CN103475457B - 处理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处理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75457B
CN103475457B CN201310223492.6A CN201310223492A CN103475457B CN 103475457 B CN103475457 B CN 103475457B CN 201310223492 A CN201310223492 A CN 201310223492A CN 103475457 B CN103475457 B CN 1034754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incidence set
subframe
under
n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34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75457A (zh
Inventor
李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r In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ublication of CN103475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5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75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75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94Allocation of channels in TDM/TDMA networks, e.g. distributed multi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上链路子帧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的方法,包括根据传统通信装置的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上链路子帧的关联集,决定上链路子帧的第一新关联集;当传统通信装置未能在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所对应的至少一子帧内执行接收时,将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替换为先进通信装置的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上链路子帧的关联集的子集;根据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设定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上链路子帧的至少一序列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间的映射;以及根据映射以及第一新关联集,决定上链路子帧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

Description

处理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分时双工模式中处理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资源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为了改善通用行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制定了具有较佳效能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其支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八版本(3GPP Rel-8)标准及/或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九版本(3GPP Rel-9)标准,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使用者需求。长期演进系统被视为提供高数据传输率、低潜伏时间、封包最佳化以及改善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的一种新无线接口及无线网络架构,包括由多个演进式基地台(evolved Node-Bs,eNBs)所组成的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一方面与客户端(userequipment,UE)进行通信,另一方面与处理非存取层(Non Access Stratum,NAS)控制的核心网路进行通信,而核心网络包括伺服网关器(serving gateway)及行动管理单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等实体。
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由长期演进系统进化而成,其包括载波集成(carrier aggregation,CA)、协调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传送/接收以及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等先进技术,以延展频宽、提供快速转换功率状态及提升细胞边缘效能。为了使先进长期演进系统中的客户端及演进式基地台能相互通信,客户端及演进式基地台必须支持为了先进长期演进系统所制定的标准,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十版本(3GPP Rel-10)标准或较新版本的标准。
不同于分频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ing,FDD)的长期演进系统/先进长期演进系统,在分时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TDD)的长期演进系统/先进长期演进系统中,同一频带中子帧(subframes)的传输方向可不相同。也就是说,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所规范的上链路(uplink,UL)/下链路(downlink,DL)组态(UL/DLconfiguration),子帧可分为上链路子帧(uplink subframe)、下链路子帧及特殊子帧。
请参考图1,其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中子帧及其所对应的方向的对应表10。图1绘示有7个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其中每个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指示分别用在10个子帧的传输方向。详细来说,“U”表示该子帧是一上链路子帧,其用来传送上链路数据。“D”表示该子帧是一下链路子帧,其用来传送下链路数据。“S”表示该子帧是一特殊子帧,其用来传送控制信息及可能的数据(根据特殊子帧组态而定),特殊子帧也可被视为下链路子帧。
除此之外,演进式基地台所传送的系统信息区块型态1(System InformationBlock Type1,SIB1)可用来改变传统客户端(legacy UE)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例如从上链路/下链路组态1改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由于用来传送系统信息区块型态1的最小周期性通常较大(例如640毫秒),传统客户端仅能以相同或大于640毫秒的周期来改变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由于此种半静态配置(semi-static allocation)难以匹配快速变化的数据流(traffic)特性及环境,产生了改善系统效能的空间。因此,以更小的周期性(例如小于640毫秒)来改变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是目前讨论中的议题。
一般而言,根据系统信息区块型态1,传统客户端会被设定有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此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也为一先进客户端(advanced UE)所知悉,该先进客户端则被设定有另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该另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是演进式基地台所运作的真实组态,演进式基地台会根据该另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提供服务(即执行传送及/或接收)予传统客户端及先进客户端。
然而,当传统客户端与先进客户端被设定为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时,若传统客户端与先进客户端欲在相同的上链路子帧中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可能会发生冲突。此冲突发生的原因是因为传统客户端与先进客户端可能会在此上链路子帧中使用重叠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如使用相同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在此情况下,网络端无法侦测传统客户端以及先进客户端所传送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导致网络端与传统客户端以及先进客户端之间的通信无法正常地运作。
因此,如何解决因传统客户端及先进客户端间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造成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冲突是亟待讨论及解决的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分时双工中处理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的方法及其相关通信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处理一上链路子帧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的方法,用在一先进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一传统通信装置的一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一关联集(association set),决定该上链路子帧的一第一新关联集;当该传统通信装置未能在该第一新关联集的一子集所对应的至少一子帧内执行一接收时,将该第一新关联集的该子集替换为该先进通信装置的一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一关联集的一子集;根据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设定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至少一序列指标与该第一新关联集之间的一映射;以及根据该映射以及该第一新关联集,决定该上链路子帧的该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中子帧及其所对应的方向的对应表1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的流程图。
图5~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传统客户端及先进客户端的关联集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表
20 无线通信系统
30 通信装置
300 处理装置
310 储存单元
314 程序代码
320 通信接口单元
40 流程
400、402、404、406、408、410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无线通信系统20的示意图,其简略地由一网络端、先进(advanced)客户端(user equipment,UE)及传统客户端(legacy UE)所组成。无线通信系统20支持分时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ing,TDD)模式。也就是说,网络端及客户端之间可根据一或多种上链路/下链路组态,通过上链路子帧以及下链路子帧进行通信。用来改变先进客户端的上链路(uplink,UL)/下链路(downlink,DL)组态(UL/DLconfiguration)的最小周期性小于用来改变传统客户端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最小周期性。也就是说,根据快速变化的数据流(traffic)特性及环境,先进客户端可快速地改变其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此外,先进客户端知悉传统客户端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例如根据网络端所传送的系统信息区块型态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1,SIB1)。举例来说,先进客户端为支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第十一版本(3GPP Rel-11)或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第十一版本以后版本的通信装置,但不限于此。并且,传统客户端可通过更新,取得类似于先进客户端所支持的功能,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先进客户端可为支持先进干扰降低及数据流适应(enhancedinterference mitigation and traffic adaption,EIMTA)功能的通信装置。在此状况下,传统客户端可为未启动(如未支持)加强式干扰降低及数据流调适的通信装置。
在图2中,网络端及客户端是用来说明无线通信系统20的架构。在通用行动电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中,网络端可为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其包括多个基地台(Node-Bs,NBs),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先进长期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中,网络端可为一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其可包括多个演进式基地台(evolved NBs,eNBs)及/或中继站(relays)。
除此之外,网络端也可同时包括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及核心网络,其中核心网络可包括伺服网关器(serving gateway)、行动管理单元(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封包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网关器(PDN gateway,P-GW)、本地网关器(local gateway,L-GW)、自我组织网络(Self-Organizing Network,SON)及/或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等网络实体。换句话说,在网络端接收客户端所传送的信息后,可由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来处理信息及产生对应于该信息的决策。或者,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可将信息转发至核心网络,由核心网络来产生对应于该信息的决策。此外,也可在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演进式通用陆地全球无线存取网络及核心网络在合作及协调后,共同处理该信息,以产生决策。客户端可为移动电话、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电子书及可携式计算机系统等装置。此外,根据传输方向,可将网络端及客户端分别视为传送端或接收端。举例来说,对于一上链路而言,客户端为传送端而网络端为接收端;对于一下链路而言,网络端为传送端而客户端为接收端。更具体来说,对于一网络端而言,传送的方向为下链路而接收的方向为上链路;对于一客户端而言,传送的方向为上链路而接收的方向为下链路。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通信装置30的示意图。通信装置30可为图2中的先进客户端、传统客户端或网络端,包括一处理装置300、一储存单元310以及一通信接口单元320。处理装置300可为一微处理器或一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储存单元310可为任一数据储存装置,用来储存一程序代码314,处理装置300可通过储存单元310读取及执行程序代码314。举例来说,储存单元310可为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只读式内存(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内存(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DVD-ROM)、磁带(magnetic tape)、硬盘(hard disk)及光学数据储存装置(optical data storagedevice)等,而不限于此。通信接口单元320可为一无线收发器,其是根据处理装置300的处理结果,用来传送及接收信息(如信息或封包)。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流程40的流程图。流程40用在图2所示的先进客户端,用来决定一上链路子帧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流程40可被编译成程序代码314,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0:开始。
步骤402:根据一传统客户端的一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uplink/downlinkconfiguration)的该上链路子帧的一关联集(association set),决定该上链路子帧的一第一新关联集。
步骤404:当该传统客户端未能在该第一新关联集的一子集所对应的至少一子帧内执行一接收时,将该第一新关联集的该子集替换为该先进客户端的一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一关联集的一子集。
步骤406:根据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设定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至少一序列指标与该第一新关联集之间的一映射。
步骤408:根据该映射以及该第一新关联集,决定该上链路子帧的该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
步骤410:结束。
根据流程40,先进客户端首先根据传统客户端的一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上链路子帧的一关联集,决定上链路子帧的一第一新关联集。接下来,当传统客户端未能在第一新关联集的一子集所对应的至少一子帧内执行一接收时,先进客户端将第一新关联集的一子集替换为先进客户端中一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上链路子帧的一关联集的一子集。随后,先进客户端根据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设定(例如:建立)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上链路子帧的至少一序列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之间的一映射(即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上链路子帧的一映射),并根据此映射及第一新关联集,决定上链路子帧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换言之,先进客户端根据传统客户端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及其所知悉的待响应的子帧的特性(如方向),决定用来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子集可为整个集合。举例来说,先进客户端可完全地替换第一新关联集。在另一实施例中,先进客户端可将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完全地替换为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上链路子帧的关联集。因此,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冲突可获得解决,同时,传统客户端的运作不会受到影响。如此一来,网络端与传统客户端及先进客户端间的通信可正常地运作。
需注意的是,流程40的实现方式未有所限。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先进客户端及传统客户端的关联集的示意图,其中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对应的子帧配置绘示在图5的上半部份。详细来说,先进客户端以及传统客户端分别被设定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及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其中传统客户端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可为系统信息区块型态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1,SIB1)组态。用在多种上链路子帧及多种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关联集绘示在图5中。举例来说,当先进客户端欲在子帧2中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时,根据现有技术,子帧2中包括关联集指标7、6及11的关联集将会被用来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此外,此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对应于关联集指标7、6及11所对应的下链路子帧中的一下链路接收。在此实施例中,此下链路子帧为一先前帧的子帧5、6及1。映射于关联集指标的序列指标m绘示在关联集的顶端。举例来说,上链路╱下链路组态2的子帧2的关联集指标7、6及11是分别由序列指标0、1及2所映射。
根据流程40及以上叙述,先进客户端决定第一新关联集为传统客户端的关联集;在传统客户端未能在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所对应的至少一子帧内执行接收时,将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替换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的上链路子帧的关联集的子集;以及将序列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之间的映射设定为传统客户端使用的映射。较佳地,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的上链路子帧的子集中每一关联集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的其余的每一关联集指标(即未被取代的关联集指标)都不相同。也就是说,在子帧2中,先进客户端首先决定第一新关联集为(12,8,7,11)。接下来,由于关联集指标8对应于先前帧的子帧4且子帧4实际上为上链路子帧,因此先进客户端会将关联集指标8替换为关联集指标6。具体而言,根据传统客户端所运作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子帧4被决定为一下链路子帧,而根据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即网络端及先进客户端所运作的真实组态),子帧4则被决定为一上链路子帧。根据流程40,关联集指标7、6及11现是分别由序列指标2、1及3所映射。随后,当先进客户端欲在子帧2内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时,根据流程40,具有序列指标1、2及3的关联集指标6、7及11会被用来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除此之外,此实施例用在详述如何在子帧2内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应可据以决定位在其它子帧中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值得注意的是,用在第一新关联集(12,6,7,11)的交错(interleaving)处理是根据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来执行。也就是说,传统客户端据以执行交错处理的规则维持不变(如序列指标M的数目(即第一新关联集的大小)依然为4),以使传统客户端可正常地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因此,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冲突可获得解决,同时,传统客户端的运作不会受到影响。如此一来,网络端与传统客户端及先进客户端间的通信可正常地运作。
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先进客户端及传统客户端的关联集的示意图,其中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对应的子帧配置绘示在图6的上半部份。详细来说,先进客户端以及传统客户端分别被设定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及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其中传统客户端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可为系统信息区块型态1组态。用在多种上链路子帧及多种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关联集绘示在图6中。举例来说,当先进客户端欲在子帧2中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时,根据现有技术,子帧2中包括关联集指标12、8、7及11的关联集将会被用来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此外,此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对应于关联集指标12、8、7及11所对应的下链路子帧中的一下链路接收。在此实施例中,此下链路子帧为一先前帧的子帧0、4、5及1。映射于关联集指标的序列指标m绘示在关联集的顶端。举例来说,上链路╱下链路组态2的子帧2的关联集指标12、8、7及11是分别由序列指标0、1、2及3所映射。
根据流程40及以上叙述,先进客户端可决定第一新关联集为传统客户端的关联集;在传统客户端未能在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所对应的至少一子帧内执行接收时,将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替换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的上链路子帧的关联集的子集;决定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的上链路子帧的一第二新关联集;以及将序列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之间的映射设定为传统客户端使用的映射。较佳地,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的上链路子帧的子集中每一关联集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的其余的每一关联集指标(即未被取代的关联集指标)都不相同。也就是说,在子帧2中,先进客户端首先决定第一新关联集为(7,6,11)。接下来,由于关联集指标6对应于先前帧的子帧6且子帧6未能被传统客户端所用,因此先进客户端会将关联集指标6替换为关联集指标12。举例来说,网络端未配置子帧6予传统客户端执行接收,且先进客户端可能由网络端得知此排程决定。随后,先进客户端会根据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决定第二新关联集为〝8〞。
由上述可知,第二新关联集与第一新关联集不相互重叠。此外,如图6所示,第二新关联集与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的上链路子帧的子集(即〝12〞)也不相互重叠。根据流程40,关联集指标7、12及11现是分别由序列指标0、1及2所映射。较佳地,对应于第一新关联集的一资源区域(如实体上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L control channel,PUCCH)资源区域)与对应于第二新关联集的一资源区域不相互重叠。随后,当先进客户端欲在子帧2内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时,根据流程40,第一新关联集中具有序列指标0、1及2的关联集指标7、12及11以及具有相对应的关联集指标的第二新关联集会被用来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据此,第一新关联集的所对应的资源区域中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与第二新关联集所对应的资源区域中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不相互重叠。需注意的是,可根据系统需求及设计考虑,设定用在第二新关联集的关联集指标8的序列指标,但不限于此。除此之外,此实施例用在详述如何在子帧2内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应可据以决定位在其它子帧中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值得注意的是,用在第一新关联集(7,12,11)的交错处理是根据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来执行。也就是说,传统客户端据以执行交错处理的规则维持不变(如序列指标M的数目(即第一新关联集的大小)依然为3),以使传统客户端可正常地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因此,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冲突可获得解决,同时,传统客户端的运作不会受到影响。如此一来,网络端与传统客户端及先进客户端间的通信可正常地运作。
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先进客户端及传统客户端的关联集的示意图,其中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对应的子帧配置绘示在图7的上半部份。详细来说,先进客户端以及传统客户端分别被设定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及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其中传统客户端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可为系统信息区块型态1组态。用在多种上链路子帧及多种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关联集绘示在图7中。关于图7所示的关联集的详细叙述可参考前述,为求简洁,在此不赘述。
根据流程40及以上叙述,先进客户端决定第一新关联集为传统客户端的关联集;在传统客户端未能在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所对应的至少一子帧内执行接收时,将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替换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的上链路子帧的关联集的子集;决定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的上链路子帧的一第二新关联集;以及将序列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之间的映射设定为传统客户端使用的映射。较佳地,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的上链路子帧的子集中每一关联集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的其余的每一关联集指标(即未被取代的关联集指标)都不相同。也就是说,在子帧2中,先进客户端首先决定第一新关联集为(7,6,11)。接下来,由于关联集指标6对应于先前帧的子帧6且子帧6未能被传统客户端所用,因此先进客户端会将关联集指标6替换为关联集指标12。举例来说,网络端未配置子帧6予传统客户端执行接收,且先进客户端可由网络端得知此配置决定。随后,先进客户端会根据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决定第二新关联集为(8,7,11)。
由上述可知,第二新关联集与第一新关联集相互重叠。此外,如图7所示,第二新关联集与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的上链路子帧的子集(即〝12〞)不相互重叠。根据流程40,关联集指标7、12及11现是分别由序列指标0、1及2所映射。较佳地,对应于第一新关联集的一资源区域(如实体上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区域)与对应于第二新关联集的一资源区域不相互重叠。随后,当先进客户端欲在子帧2内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时,根据流程40,第一新关联集中具有序列指标1的关联集指标12以及具有相对应的关联集指标的第二新关联集会被用来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据此,第一新关联集的所对应的资源区域中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与第二新关联集所对应的资源区域中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不相互重叠。需注意的是,可根据系统需求及设计考虑,设定用在第二新关联集的关联集指标8、7及11的序列指标,但不限于此。除此之外,此实施例用在详述如何在子帧2内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应可据以决定位在其它子帧中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值得注意的是,用在第一新关联集(7,12,11)的交错处理是根据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来执行。也就是说,传统客户端据以执行交错处理的规则维持不变(如序列指标M的数目(即第一新关联集的大小)依然为3),以使传统客户端可正常地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因此,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冲突可获得解决,同时,传统客户端的运作不会受到影响。如此一来,网络端与传统客户端及先进客户端间的通信可正常地运作。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先进客户端及传统客户端的关联集的示意图,其中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对应的子帧配置绘示在图8的上半部份。详细来说,先进客户端以及传统客户端分别被设定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及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其中传统客户端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可为系统信息区块型态1组态。用在多种上链路子帧及多种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关联集绘示在图8中。举例来说,当先进客户端欲在子帧2中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时,根据现有技术,子帧2中包括关联集指标7、6及11的关联集将会被用来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此外,此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对应于关联集指标7、6及11所对应的下链路子帧中的一下链路接收。在此实施例中,此下链路子帧为一先前帧的子帧5、6及1。映射于关联集指标的序列指标m绘示在关联集的顶端。举例来说,上链路╱下链路组态2的子帧2的关联集指标7、6及11是分别由序列指标0、1及2所映射。
根据流程40及以上叙述,先进客户端将第一新关联集设为传统客户端的关联集;在传统客户端未能在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所对应的至少一子帧内执行接收时,将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替换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的上链路子帧的关联集的子集;决定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的上链路子帧的一第二新关联集;以及将序列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之间的映射设定为传统客户端使用的映射。较佳地,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的上链路子帧的子集中每一关联集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的其余的每一关联集指标(即未被取代的关联集指标)都不相同。也就是说,在子帧2中,先进客户端首先决定第一新关联集为(12,8,7,11)。接下来,由于关联集指标8对应于先前帧的子帧4且子帧4实际上为上链路子帧,因此先进客户端会将关联集指标8替换为关联集指标6。具体而言,根据传统客户端所运作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子帧4被决定为一下链路子帧,而根据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即网络端及先进客户端所运作的真实组态),子帧4则被决定为一上链路子帧。随后,先进客户端根据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决定第二新关联集为(7,11)。
由上述可知,第二新关联集与第一新关联集相互重叠。此外,如图8所示,第二新关联集与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的上链路子帧的子集(即〝6〞)不相互重叠。根据流程40,关联集指标12、6、7及11现是分别由序列指标0、1、2及3所映射。较佳地,对应于第一新关联集的一资源区域(如实体上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区域)与对应于第二新关联集的一资源区域不相互重叠。随后,当先进客户端欲在子帧2内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时,根据流程40,第一新关联集中具有序列指标1的关联集指标6以及具有相对应的关联集指标的第二新关联集会被用来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据此,第一新关联集的所对应的资源区域中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与第二新关联集所对应的资源区域中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不相互重叠。需注意的是,可根据系统需求及设计考虑,设定用在第二新关联集的关联集指标7及11的序列指标,但不限于此。除此之外,此实施例用在详述如何在子帧2内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应可据以决定位在其它子帧中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值得注意的是,用在第一新关联集(12,6,7,11)的交错处理是根据上链路╱下链路组态4来执行。也就是说,传统客户端据以执行交错处理的规则维持不变(如序列指标M的数目(即第一新关联集的大小)依然为4),以使传统客户端可正常地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因此,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冲突可获得解决,同时,传统客户端的运作不会受到影响。如此一来,网络端与传统客户端及先进客户端间的通信可正常地运作。
请参考图9,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先进客户端及传统客户端的关联集的示意图,其中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对应的子帧配置绘示在图9的上半部份。详细来说,先进客户端以及传统客户端分别被设定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0及上链路╱下链路组态2,其中传统客户端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可为系统信息区块型态1组态。用在多种上链路子帧及多种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关联集绘示在图9中。关于图9所示的关联集的详细叙述可参考前述,为求简洁,在此不赘述。需注意的是,传统客户端被限制仅可在帧的子帧0及5中执行接收。举例来说,网络端仅配置传统客户端在帧的子帧0及5中执行接收,且先进客户端可由网络端得知此排程决定。
根据流程40及以上叙述,先进客户端将第一新关联集设为传统客户端的关联集;在传统客户端未能在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所对应的至少一子帧内执行接收时,将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替换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0的上链路子帧的关联集的子集;以及将序列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之间的映射设定为传统客户端使用的映射。较佳地,上链路╱下链路组态0的上链路子帧的子集中每一关联集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的其余的每一关联集指标(即未被取代的关联集指标)都不相同。也就是说,在子帧2中,先进客户端首先决定第一新关联集为(8,7,4,6)。接下来,由于关联集指标8、4及6对应于未执行接收的子帧4、8及6,因此先进客户端会将关联集指标8、4及6替换为关联集指标6。根据流程40,第一新关联集的关联集指标6及7是分别由序列指标0及1所映射。随后,当先进客户端欲在子帧2内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时,根据流程40,第一新关联集中具有序列指标0的关联集指标6会被用来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除此之外,此实施例用在详述如何在子帧2内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应可据以决定位在其它子帧中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值得注意的是,用在第一新关联集(6,7)的交错处理是根据上链路╱下链路组态2来执行。也就是说,传统客户端据以执行交错处理的规则维持不变(如序列指标M的数目(即第一新关联集的大小)依然为4),以使传统客户端可正常地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因此,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冲突可获得解决,同时,传统客户端的运作不会受到影响。如此一来,网络端与传统客户端及先进客户端间的通信可正常地运作。
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具有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先进客户端及传统客户端的关联集的示意图,其中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所对应的子帧配置绘示在图10的上半部份。详细来说,先进客户端以及传统客户端分别被设定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1及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其中传统客户端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可为系统信息区块型态1组态。用在多种上链路子帧及多种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关联集绘示在图10中。举例来说,当先进客户端欲在子帧3中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时,根据现有技术,子帧3中包括关联集指标4的关联集将会被用来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需注意的是,此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对应于关联集指标4所对应的下链路子帧中的一下链路接收。在此实施例中,此下链路子帧为一先前帧的子帧9。映射于关联集指标的序列指标m绘示在关联集的顶端。举例来说,上链路╱下链路组态1的子帧3的关联集指标4是由序列指标0所映射。
根据流程40及以上叙述,先进客户端设定第一新关联集为传统客户端的关联集;在传统客户端未能在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所对应的至少一子帧内执行接收时,将第一新关联集的子集替换为上链路╱下链路组态1的上链路子帧的关联集的子集;以及将序列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之间的映射设定为传统客户端使用的映射。较佳地,上链路╱下链路组态1的上链路子帧的子集中每一关联集指标与第一新关联集的其余的每一关联集指标(即未被取代的关联集指标)都不相同。也就是说,在子帧3中,先进客户端首先决定第一新关联集为(6,5)。接下来,由于关联集指标6及5对应于先前帧的子帧7及8且子帧7及8实际上为上链路子帧,因此先进客户端会将关联集指标6及5替换为关联集指标4。具体而言,根据传统客户端所运作的上链路╱下链路组态3,子帧7及8被决定为一下链路子帧,而根据上链路╱下链路组态1(即网络端及先进客户端所运作的真实组态),子帧7及8则被决定为一上链路子帧。随后,当先进客户端欲在子帧3内传送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回传时,根据流程40,第一新关联集中具有序列指标(如序列指标0)的关联集指标4会被用来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当先进客户端将第一新关联集完全地替换为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在此实施例中,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为真实组态)的上链路子帧的关联集的子集时,由于传统客户端可能使用的关联集被完全替换,先进客户端无需考虑传统客户端的运作,因此先进客户端可停止设定映射,并在不使用映射的情况下根据第一新关联集,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除此之外,此实施例用在详述如何在子帧3内决定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应可据以决定位在其它子帧中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因此,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冲突可获得解决,同时,传统客户端的运作不会受到影响。如此一来,网络端与传统客户端及先进客户端间的通信可正常地运作。
当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分别对应于配置予先进客户端的二分量载波时,流程40及以上叙述可被应用在载波集成技术。详细来说,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可能对应于一主要细胞(如一主要分量载波)且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可能对应于一次要细胞(如一次要分量载波)。相似于传统客户端的运作,由于大部分的控制信息是藉由主要细胞传送,因此相关于主要细胞的运作不应受影响。因此,若将以上所述及实施例中的传统客户端替换为主要细胞(即主要细胞的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以及将先进客户端替换为次要细胞(即次要细胞的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流程40及以上叙述可轻易地被应用在载波集成技术。
本领域具通常知识者当可依本发明的精神加以结合、修饰或变化以上所述的实施例,而不限于此。前述的所有流程的步骤(包括建议步骤)可透过装置实现,装置可为硬件、韧体(为硬件装置与计算机指令与数据的结合,且计算机指令与数据属于硬件装置上的只读软件)或电子系统。硬件可为模拟微电脑电路、数字微电脑电路、混合式微电脑电路、微电脑芯片或硅芯片。电子系统可为系统单芯片(system on chip,SOC)、系统级封装(systemin package,SiP)、嵌入式计算机(computer on module,COM)及通信装置30。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提供一种在分时双工模式中处理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的方法。因先进客户端及传统客户端采用不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而产生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冲突可获得解决,与此同时,传送客户端的运操作也不受影响。如此一来,网络端与传统客户端及先进客户端间的通信可正常地运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处理一上链路子帧的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在一先进通信装置,该方法包括:
根据一传统通信装置的一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一关联集,决定该上链路子帧的一第一新关联集;
当该传统通信装置未能在该第一新关联集的一子集所对应的至少一子帧内执行一接收时,将该第一新关联集的该子集替换为该先进通信装置的一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一关联集的一子集;
根据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设定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至少一序列指标与该第一新关联集之间的一映射;以及
根据该映射以及该第一新关联集,决定该上链路子帧的该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根据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判断该至少一子帧为至少一下链路子帧,以及若根据该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判断该至少一子帧为至少一上链路子帧,该传统通信装置未能在该至少一子帧内执行该接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先进通信装置由一网络端得知网络端不会配置该至少一子帧予该传统通信装置来执行该接收,该传统通信装置未能在该至少一子帧内执行该接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该子集的每一关联集指标与该第一新关联集的其余的每一关联集指标都不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该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该关联集,决定一第二新关联集;以及
根据该映射、该第一新关联集及该第二新关联集,决定该上链路子帧的该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新关联集与该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的该子集不相互重叠。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新关联集与该第一新关联集部份重叠。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新关联集与该第一新关联集不相互重叠。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于该第一新关联集的一资源区域与对应于该第二新关联集的一资源区域不相互重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先进通信装置利用该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该关联集的该子集完全替代该第一新关联集时,该先进通信装置停止设定该映射,且该先进通信装置在不利用该映射的情况下,根据该第一新关联集,决定该上链路子帧的该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在该第一新关联集的一交错处理是根据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被执行。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是一系统信息区块型态1组态。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该关联集,决定该上链路子帧的该第一新关联集的步骤包括:
将该第一新关联集决定为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该关联集。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设定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该至少一序列指标与该第一新关联集之间的该映射的步骤包括:
将该映射设定为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该至少一序列指标与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的该上链路子帧的该关联集之间的一映射。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先进通信装置与该传统通信装置为相同的通信装置,该第一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对应于一第一分量载波,且该第二上链路╱下链路组态对应于一第二分量载波。
CN201310223492.6A 2012-06-06 2013-06-06 处理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Active CN1034754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56493P 2012-06-06 2012-06-06
US61/656,493 2012-06-06
US13/909,043 US9160475B2 (en) 2012-06-06 2013-06-03 Method of handling HARQ resource in TDD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3/909,043 2013-06-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75457A CN103475457A (zh) 2013-12-25
CN103475457B true CN103475457B (zh) 2016-12-28

Family

ID=48577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3492.6A Active CN103475457B (zh) 2012-06-06 2013-06-06 处理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60475B2 (zh)
EP (1) EP2672645A3 (zh)
CN (1) CN103475457B (zh)
TW (1) TWI5029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68839A1 (ja) * 2012-10-30 2014-05-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受信方法及び送信方法
US10237020B2 (en) * 2013-07-19 2019-03-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9668288B2 (en) * 2014-03-19 2017-05-30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handling device-to-device operation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8170670A1 (en) 2017-03-20 2018-09-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to handle collisions between uplink transmissions and downlink transmissions over a wireless spectru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579A (zh) * 2010-04-02 2011-10-1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分量载波启动及关闭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CN102271346A (zh) * 2010-06-01 2011-12-0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混合自动重发请求单元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EP2400685A1 (en) * 2010-06-22 2011-12-28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a damage information-assisted hybrid arq schem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63932C (en) 2006-08-21 2013-01-2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harq processes in the uplink
CN101505208A (zh) 2008-02-04 2009-08-1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分配上行ack/nack信道的方法
EP2254306A4 (en) * 2008-03-07 2014-10-22 Alcatel Lucent MS AND INTERACTION METHOD WITH BS COMPATIBLE WITH FIRST PROTOCOL AND SECOND PROTOCOL
EP2269397A4 (en) * 2008-04-21 2012-08-08 Nortel Networks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ARQ PROTOCOLS
CN101790240B (zh) * 2009-01-24 2015-04-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Ack/nack信道资源分配及确认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15014B (zh) 2009-04-28 2014-10-29 中兴通讯(美国)公司 在lte tdd系统中动态调整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分配比的方法和系统
US9184899B2 (en) 2009-10-14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association set for uplink ACK/NACK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KR101673906B1 (ko) * 2010-04-29 2016-11-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Ofdm 시스템에서 공간 다중화 제어 채널 지원을 위한 상향 링크 ack/nack 채널의 맵핑 방법 및 장치
CN102377542A (zh) 2010-08-19 2012-03-14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上链路回报触发及组态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US8670379B2 (en) * 2010-10-02 2014-03-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on the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LTE-A
WO2012106840A1 (en) * 2011-02-10 2012-08-1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flexible tdd configuration
CA2850569C (en) * 2011-09-30 2020-03-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a reduced channel bandwidth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5579A (zh) * 2010-04-02 2011-10-1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分量载波启动及关闭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CN102271346A (zh) * 2010-06-01 2011-12-0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混合自动重发请求单元的方法及相关通信装置
EP2400685A1 (en) * 2010-06-22 2011-12-28 HTC Corporation Method of handling a damage information-assisted hybrid arq scheme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72645A2 (en) 2013-12-11
TWI502918B (zh) 2015-10-01
US20130329703A1 (en) 2013-12-12
EP2672645A3 (en) 2017-01-18
TW201351919A (zh) 2013-12-16
CN103475457A (zh) 2013-12-25
US9160475B2 (en) 2015-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5084B (zh) 在支持无线电资源的使用变化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61903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随机接入的方法
CN104769878B (zh) 在通信系统中针对e‑pdcch的pucch资源分配
CN103238368B (zh) 用于执行多无线电接入技术载波聚合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782207B (zh) 针对epdcch的pucch资源确定
CN104348604B (zh) 处理通信运作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4935416B (zh) 处理装置对装置运作的方法
CN103580841B (zh) 分时双工系统中处理通信运作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CN103368710B (zh) 处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回传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9716704A (zh) 动态时分双工
CN103475456B (zh) 处理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2300301A (zh) 处理发射功率控制及控制信令的方法及其通讯装置
CN106464480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中执行半/全双工操作的技术
CN104519483B (zh)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处理上行/下行链路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18857A (zh) 决定上链路子帧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资源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7040344A (zh) 处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送的装置及方法
CN107078849A (zh) 减少低延迟传输和接收的处理时间
CN104901900A (zh) 处理传输区块的软缓冲器尺寸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3475457B (zh) 处理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资源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7852258A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384403B (zh) 处理分时双工系统中资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3368711B (zh) 处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回传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4780498B (zh) 处理装置对装置信号及装置对小区信号的方法
CN103384185B (zh) 处理分时双工系统中资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CN104468182B (zh) 在时分双工系统中处理测量模式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15

Address after: Chinese Taiwan New Taipei City

Patentee after: Acer Inc

Address before: Hsinchu Coun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