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44759B - 一种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复配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复配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44759B CN103444759B CN201210179025.3A CN201210179025A CN103444759B CN 103444759 B CN103444759 B CN 103444759B CN 201210179025 A CN201210179025 A CN 201210179025A CN 103444759 B CN103444759 B CN 1034447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trine
- isothiocyanates
- oil
- soil
- solv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复配剂,其重量比为1∶9~9∶1。该类复配剂可制成可溶性液剂、水乳剂、油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应用于防治土壤线虫、土壤害虫、土传病原菌。本发明的复配剂增效明显,抑菌、杀线虫活性高,相对用量少,尤其对土传病原真菌、土壤线虫等有害生物熏蒸效果明显。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土壤中有害生物(线虫、土传病原真菌、土传病原细菌、土壤害虫)的农药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复配剂及其在制备农药熏蒸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异硫氰酸酯(ITCs)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的植物中,尤其是芸苔属和辣根属植物产出量比较可观。不同的植物中所含的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种类不同,其中大部分植物中含有烯丙基异硫氰酸酯(AITC),芳香基异硫氰酸酯,丙基异硫氰酸酯,4-异戊烯基异硫氰酸酯,苯基异硫氰酸酯,苄基异硫氰酸酯,5-甲亚硫基戊异硫氰酸酯,6-甲亚硫基己基异硫氰酸酯,7-甲亚硫基庚基异硫氰酸酯等等。在植物组织中,各种类型的ITCs共存,最先起生物熏蒸作用的可能是脂肪类的ITCs,随后芳香类的ITCs缓慢释放,起到增效和延长有效期的作用。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除了调味作用之外,人们已经广泛研究了它们的各种生物活性,证明了异硫氰酸酯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的能力,如对霍乱弧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菌、沙门氏杆菌、白喉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对真菌如宛氏拟青霉菌、啤酒酵母也有较高的抑菌率。
苦参碱(matrine)是从中草药植物苦参的根、植株、果实经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制成的,是生物碱,一般为苦参总碱,其主要成分有苦参碱、槐果碱、氧化槐果碱、槐定碱等多种生物碱,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最高。其对蔬菜、茶树、枸杞上的霜霉病、灰霉病、黑星病、炭疽病、软腐病、茎基腐病等多种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测定结果表明,苦参碱对葡萄霜霉病、番茄灰霉病、辣椒炭疽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CN1124075C公开了一种含有异硫氰酸酯的组合物及其用途,其含有AITC和带醛基或酮基的多元醇的抗菌组合物,主要用于处理微生物、蔬菜保鲜和处理易腐品的目的。CN101133739中曾提出了以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几种分别用于土壤、粮食、纺织品和烟草仓库的产品制剂配方,而且提供了对使用者非常方便的熏蒸方法,还指明了AITC作为农药产品的具体的使用对象和剂量。
王政国等申请了小檗碱·苦参碱杀菌杀虫水剂的专利,公开号为CN1401235,该发明主要用含有小檗碱0.5%~2.5%和苦参碱0.1~2.0%的组合物防治粘虫等害虫和杀灭细菌等。张恒山等申请了苦参碱杀菌水剂及其生产工艺的专利,公开号为CN1421140,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苦参碱杀菌水剂及其生产工艺,其工艺特征为首先进行中草药洗涤,然后进行切片,接着进行提取,随后进行提取液的浓缩,再进行复配,经过检验得到所述苦参碱杀菌水剂产品;产品特征为:苦参提取液10~20%、柴胡提取液2~12%、苦楝子提取液10~30%、胡椒提取液5~15%、鱼藤提取液3~13%、助剂15~25%、大蒜提取液13~23%。申书银等申请了0.3%苦参碱乳油杀菌剂的加工方法的专利,专利公开号为CN1390461,该发明涉及一种0.3%苦参碱乳油杀菌剂的加工方法,它由中草药苦参、藜芦、朝天椒加工制成。张文龙申请了苦参碱水剂植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专利公开号为CN101233867,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苦参碱水剂植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含有苦参碱的中药提取液17-25份,乳化剂10-20份,渗透剂4-8份,抗氧化剂0.1份,去离子水48-56份,所述含有苦参碱的中药提取液为按重量份数由苦参30-35份,山豆根20-35份,茶籽10-15份,胡黄藤12-19份,山苍7-10份,黄柏6-9份,厚朴5-9份混合后的提取液。该杀菌剂中含有约2.6%的超高含量苦参碱,对杀灭梨黑星病有特效,渗透性强,有利于植物的吸收,高效、低毒、无残留、无污染、无抗药性。王锐等申请了一种含苦参碱和腐植酸的组合物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专利公开号为CN102283252A,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苦参碱和腐植酸的组合物杀菌剂,采用植物源和矿物源等纯天然成分原料,对苹茶树腐烂病防治有效,符合绿色或有机生产标准要求。
纵观上述专利,大都是以苦参碱或异硫氰酸酯分别为主要活性成分在农业上的应用,并且是以对常见农业病虫害的防治,而将苦参碱和异硫氰酸酯作为复配制剂应用于防治顽固土传病原真菌、土传病原细菌、土壤线虫的专利和产品迄今未见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效作用明显的异硫氰酸酯与苦参碱的复配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异硫氰酸酯与苦参碱的复配剂用于制备防治土传病原菌、土壤线虫的农药熏蒸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人在进行异硫氰酸酯土壤熏蒸试验时,发现异硫氰酸酯单剂在使用上还存在穿透能力有限,作用时间短、且易受土壤水分影响,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等缺点,并且带有异常刺激性臭味,施药时对造作人员易产生伤害,有必要通过复配,找到能够显著增效,增加作用时间与作用效果,达到提高防治效果,降低药剂用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为此,发明人经过了大量的试验,制备出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乙基异硫氰酸酯、苯基异硫氰酸酯、苄基异硫氰酸酯、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或、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等九种异硫氰酸酯单剂,并对病原真菌、根结线虫进行了熏蒸活性筛选。异硫氰酸酯化合物的基本制备路线如下:
苦参碱是由中草药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的根、植株、果实等提取制成,是天然植物性农药,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的特点,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可被植物分解转化,不会产生富集现象,不会使农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但速效性差。
异硫氰酸酯的熏蒸活性很显著,但是持效期较短,通过对异硫氰酸酯增效剂的筛选,发现以苦参碱和异硫氰酸酯组合物较单剂增效显著,且减少了异硫氰酸酯的使用量,速效明显,持续期长,对环境更为友善,对人畜安全,可以形成一种更理想的生物源熏蒸剂,将异硫氰酸酯与苦参碱混配成一类新的杀虫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进一步进行了两种化合物的配比筛选发现有效成分异硫氰酸酯和增效成分苦参碱,其中异硫氰酸酯优选为:烯丙基异硫氰酸酯、苄基异硫氰酸酯、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ITCs与苦参碱二者的重量比为1∶9~9∶1均有增效作用,其中,优选的重量比为1∶1~6∶1,最优选的配比为1∶1~4∶1。
本发明异硫氰酸酯与苦参碱的复配剂可以制成本领域熟知的农药制剂,比如可溶性液剂、水乳剂、油剂、颗粒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等。根据不同应用场合,可制成不同剂型。
所述油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异硫氰酸酯1~60%,
苦参碱0.25~20%,
抗氧化剂0.1~2%,
溶剂10~85%,
植物油10~45%,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类物质或没食子酸戊酯,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植物油为粗菜籽油、棉油、粗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制备过程为:先将抗氧化剂投入定量称取的苦参碱和异硫氰酸酯的混合母液中充分拌匀。再将准确定量称取的植物油及溶剂充分混匀。最后将上述两种溶液在配制罐中混合并持续搅拌1~3小时。产品分装于双重阻隔塑料瓶中或内涂阻隔层的铝瓶中,密封贮藏。
所述水乳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异硫氰酸酯1~20%,
苦参碱0.25~10%,
乳化剂12~28%,
抗坏血酸0.1~2%,
溶剂10~30%,
水20~45%,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500号、602(以上两种乳化剂为钟山石化生产)、OP-10、Well201、Well205、M30(以上四种乳化剂为福建威尔化工生产)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制备过程为:先将抗坏血酸投入定量称取的苦参碱和异硫氰酸酯的混合母液中充分拌匀。将准确定量称取的乳化剂和溶剂充分混匀。最后将上述两种溶液在配制罐中持续搅拌1~3小时。产品分装于双重阻隔塑料瓶中玻璃瓶或内涂阻隔层的铝瓶中,密封贮藏。
所述可溶性液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异硫氰酸酯1~40%,
苦参碱0.2~30%,
乳化剂12~30%,
抗坏血酸1~10%,
溶剂10~85%。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500号、602(以上两种为钟山石化生产)、OP-10、Well201、Well205、M30(以上四种为福建威尔化工生产)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甲苯、一线油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以混合溶剂为佳,二甲苯与一线油为1∶1(V/V),甲醇与乙醇为1∶1(V/V)。
其制备过程为:先将抗坏血酸投入定量称取的苦参碱和异硫氰酸酯的混合母液中充分拌匀。将准确定量称取的农用乳化剂和溶剂充分混匀。最后将上述两种溶液在配制罐中持续搅拌1~3小时。产品分装于双重阻隔塑料瓶中,密封贮藏。
所述颗粒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异硫氰酸酯1~5%,
苦参碱0.5~2%,
水0.5%~5%,
氯化钾0.5%~5%,
改性淀粉1~25%,
粉料50~65%,
辅料2.5~3%,
包膜材料1~10%,
固化剂1~5%。
其中,所述改性淀粉为羟甲基淀粉、α-环糊精等;所述粉料为沸石粉、粘土、白炭黑、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辅料有交联剂甲醛或脲醛,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木质素磺酸钠或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粘合剂阿拉伯明胶或聚乙烯醇(PVAl7-88);所述包膜材料为亚麻油、蓖麻油、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固化剂为酚醛树脂。
其制备过程为:粉料吸附苦参碱和异硫氰酸酯的混合液。或将羟甲基淀粉加入水中,经糊化搅拌、加入交联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凝胶,加入粉料、氯化钾、粘合剂通过圆盘造粒器造粒,通过分级筛,筛选得到所需粒径的颗粒,这些颗粒再进行干燥,然后吸附苦参碱和异硫氰酸酯的混合液。最后称取蓖麻油、大豆油、固化剂,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将上述步骤的颗粒加到这种混合物中,搅拌混合均匀。产品分装于尼龙塑料袋中,密封贮藏。
所述微乳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苦参碱1~20%,
异硫氰酸酯1~20%,
溶剂30~85%,
乳化剂10~20%,
抗坏血酸0.1~2%,
其中,所述乳化剂为500号、602(以上两种为钟山石化生产)、OP-10、Well201、Well205、M30(以上四种为福建威尔化工生产)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一线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制备过程为:将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在调配罐(1)中充分混匀。将抗坏血酸投入调配罐(1)中充分混匀。在调配罐(2)中加入乳化剂,混合后再加入溶剂充分混匀。将调配罐(2)中的物料通过管道全部移入调配(1)中,密封罐口后开动搅拌机搅拌。将产品分装入双重阻隔的塑料瓶内,每瓶装药500mL。
所述可湿性粉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苦参碱25~40%,
异硫氰酸酯25~40%,
填料15~40%,
农药助剂5~15%,
其中,所述填料为滑石粉、白碳黑、硅澡土、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农药助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NNO、木质素黄酸钠、洗衣粉、辛基磷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基乙醚、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制备过程为:将填料、农药助剂分别粉碎混合,按照填料∶农药助剂∶苦参碱∶异硫氰酸酯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优选30∶10∶30∶30,即制成辣根素·苦参碱的可湿性粉剂。将产品分装入双重阻隔的塑料瓶内,每瓶装药50g。
以上生产过程均在密闭条件下由机器完成,要避免人员直接接触药液。
本发明的异硫氰酸酯与苦参碱组合物用于制备防治土壤线虫和有害真菌细菌的农药熏蒸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是以异硫氰酸酯为主要活性成分,以苦参碱为增效成分;适用于温棚土壤、保护地等不同场合的熏蒸;具有杀菌、杀线虫等生物活性;其可以熏杀植物根结线虫;同时可以熏杀多种有害土传病原真菌与细菌,具有明显增效作用,并且减少了异硫氰酸酯用量,降低了毒性,利于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不同含量的异硫氰酸酯原药(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乙基异硫氰酸酯、苯基异硫氰酸酯、苄基异硫氰酸酯、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或、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含量均>90%;其对应的同分异构体烯丙基硫氰酸酯、乙基硫氰酸酯、苯基硫氰酸酯、苄基硫氰酸酯、1-苯基乙基硫氰酸酯、2-苯基乙基硫氰酸酯、对氯苯基硫氰酸酯、邻氯苯基硫氰酸酯或、三氟甲基苯基硫氰酸酯<10%)或母液(辣根素提取液,含量20%,剩余为溶剂乙酸乙酯)由武汉乐立基生物科剂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不同浓度的苦参碱母液(10%,8%,5%,3%,剩余为溶剂乙醇)或原药(苦参碱,>90%,剩余为槐定碱、氧化苦参碱等<10%)由西安汇能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实施例1 8%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简称AITC)和2%的苦参碱组合物油剂菌线杀辣根素A生产
准确定量称取94%AITC原药4.25公斤,再称取苦参碱含量为4%的提取母液25公斤。将二种活性成份药液在2M3调配罐中充分混匀。准确称取抗坏血酸0.5公斤,投入调配罐(1)中并再次充分混匀。再向调配罐中准确投入10.125公斤乙酸乙酯和10.125公斤粗菜籽油,在调配罐中充分混匀。持续搅拌1小时。配制得到50KGAITC和苦参碱组合物的油剂产品。
抽样分析,其中AITC的含量为8.01%,苦参碱的含量为2.00%。将产品分装入内涂有阻隔材料的铝罐中,每罐5公斤,共计10罐。密封罐口,贴上标签即为含量为10%的组合物产品菌线杀辣根素A油剂产品。
实施例2 12%乙基异硫氰酸酯和1.4%的苦参碱组合物水乳剂菌线杀辣根素B的生产
准确称取94%含量的乙基异硫氰酸酯原药255公斤,苦参碱含量90%原药15.5公斤,抗坏血酸20公斤,在调配罐中将三者充分搅拌均匀。再向调配罐中定量加入农用乳化剂TX-10 200公斤,乙酸乙酯366公斤,植物油350公斤,加入水793.3公斤,边加边搅拌,全部物料加入之后,继续用搅拌机搅拌1小时。取样化验产品中含乙基异硫氰酸酯的量为11.98%,苦参碱含量为1.30%,最终得到有效组份总含量为13.3%的产品2吨,产品用500mL玻璃瓶装瓶口密封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1%苯基异硫氰酸酯和7%苦参碱组合物菌线杀辣根素C油剂生产
准确定量称取含量为20%的苯基异硫氰酸酯提取母液50公斤,再称取苦参碱含量为90%的原药77.8公斤。将二种活性成份药液在2M3调配罐中充分混匀。准确称取抗坏血酸10公斤,投入调配罐(1)中并再次充分混匀。再向调配罐中准确投入431.1公斤乙酸乙酯和431.1公斤棉油,在调配罐中充分混匀。持续搅拌1小时。配制得到1吨苯基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组合物的油剂产品。抽样分析,其中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为1.00%,苦参碱的含量为6.99%。将产品分装入内涂有阻隔材料的铝罐中,每罐5公斤,共计200罐。密封罐口,贴上标签即为含量为8%的组合物产品菌线灭辣根素C油剂产品。
实施例4 4%苄基异硫氰酸酯和4%苦参碱组合物可溶性液剂菌线杀辣根素D的生产
准确定量称取20%苄基异硫氰酸酯提取母液100公斤及苦参碱含量为90%的原药22.2公斤。将两种活性药液在调配罐(1)中充分混匀。再准确称取抗坏血酸15公斤,投入调配罐(1)中再次充分混匀。在调配罐(2)中加入乳化剂602 10公斤、乳化剂OP-10 50公斤,混合后再加入乙酸乙酯302.8公斤,充分混匀。将调配罐(2)中的公斤物料通过管道全部移入调配(1)中,密封罐口后开动搅拌机搅拌1小时。配制得到苄基异硫氰酸酯可溶性液剂产品500公斤。抽样分析产品中苄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为4.01%,苦参碱为3.99%,即成为8%的菌线杀辣根素D产品,将产品分装入双重阻隔的塑料瓶内,每瓶装药500mL。
实施例5 0.9%苦参碱和8%的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组合物水乳剂菌线杀辣根素E的生产
准确称取苦参碱含量约为9%植物提取母液100公斤,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含量90%原药89公斤,抗坏血酸20公斤,在调配罐中将三者充分搅拌均匀。再向调配罐中定量加入农用乳化剂Well201100公斤,乙酸乙酯180公斤,植物油180公斤,加入水331公斤,边加边搅拌,全部物料加入之后,继续用搅拌机搅拌1小时。取样化验产品中含苦参碱的量为0.91%,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含量为8.0%,最终得到有效组份总含量为8.9%的产品1吨,产品用500mL玻璃瓶装瓶口密封同实施例1。
实施例6 5%苦参碱和1%的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组合物可溶性液剂菌线杀辣根素F生产
准确定量称取94%苦参碱原药106公斤及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含量为90%的原药22.2公斤。将两种活性药液在调配罐(1)中充分混匀。再准确称取抗坏血酸30公斤,投入调配罐(1)中再次充分混匀。在调配罐(2)中加入乳化剂500号40公斤、乳化剂602200公斤,混合后再加入乙酸乙酯1601.8公斤,充分混匀。将调配罐(2)中的1841.8公斤物料通过管道全部移入调配(1)中,密封罐口后开动搅拌机搅拌1小时。配制得到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苦参碱可溶性液剂产品2000公斤。抽样分析产品中苦参碱的含量为5.01%,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含量为0.995%,即成为6%的菌线杀辣根素F产品,将产品分装入双重阻隔的塑料瓶内,每瓶装药500mL。
实施例7 3%苦参碱和1%的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组合物颗粒剂菌线杀辣根素G生产
将10kg羟甲基淀粉加入28kg水中,在30℃糊化120分钟,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将糊化的羟甲基淀粉、2kg木质素磺酸钠和0.3kg甲醛在20℃下以300转/分钟搅拌混合50分钟;接着在25℃下凝胶8h,接着向上述产物中加入85kg粘土、45kg氯化钾、5kg聚乙烯醇通过圆盘造粒器造粒容器,转速在90转/分钟,通过分级筛,筛选得到所需粒径的颗粒,这些颗粒再进行干燥,然后再吸附6.5kg含量为94%的苦参碱原药和2.2kg含量为90%的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原药。称取5kg蓖麻油和5kg大豆油,6kg酚醛树脂,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将上述步骤的颗粒加到这种混合物中,搅拌混合均匀。抽样分析产品中苦参碱的含量为3.005%,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含量为0.99%,即成为4%的菌线杀辣根素G产品200kg,将产品分装入塑料袋中,封口,每袋装500g。
实施例8 3%苦参碱和2%的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组合物颗粒剂菌线杀辣根素H生产
将170kg购买的40目黄色颗粒沸石粉(pH中性)吸附6.39kg含量为94%的苦参碱原药和4.21kg含量为95%的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原药。称取5.7kg亚麻油和5.7kg大豆油,4kg酚醛树脂,1.5kg改性淀粉、1.5kg氯化钾和1kg水充分搅拌混匀,然后将上述步骤的颗粒加到这种混合物中,搅拌混合均匀。抽样分析产品中苦参碱的含量为3%,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含量为1.995%,即成为5%的菌线杀辣根素H产品200kg,将产品分装入塑料袋中,封口,每袋装500g。实施例93%苦参碱和3%的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组合物可溶性液剂菌线杀辣根素I生产
准确定量称取15%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提取母液100公斤及苦参碱含量为90%的原药16.6公斤。将两种活性药液在调配罐(1)中充分混匀。再准确称取抗坏血酸15公斤,投入调配罐(1)中再次充分混匀。在调配罐(2)中加入乳化剂60210公斤、乳化剂OP-10 50公斤,混合后再加入乙酸乙酯308.4公斤,充分混匀。将调配罐(2)中的公斤物料通过管道全部移入调配(1)中,密封罐口后开动搅拌机搅拌1小时。配制得到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可溶性液剂产品500公斤。抽样分析产品中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为3.01%,苦参碱为2.99%,即成为6%的菌线杀辣根素I产品,将产品分装入双重阻隔的塑料瓶内,每瓶装药500mL。
实施例10 1.8%苦参碱和5%的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组合物微乳剂菌线杀辣根素J生产
准确定量称取25%烯丙基异硫氰酸酯提取母液100公斤及苦参碱含量为90%的原药10.0公斤。将两种活性药液在调配罐(1)中充分混匀。再准确称取抗坏血酸15公斤,投入调配罐(1)中再次充分混匀。在调配罐(2)中加入乳化剂602号10公斤、乳化剂OP-1050公斤,混合后再加入乙酸乙酯315.0公斤,充分混匀。将调配罐(2)中的公斤物料通过管道全部移入调配(1)中,密封罐口后开动搅拌机搅拌1小时。配制得到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微乳剂产品500公斤。抽样分析产品中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含量为5.01%,苦参碱为1.80%,即成为6.8%的菌线杀辣根素J产品,将产品分装入双重阻隔的塑料瓶内,每瓶装药500mL。
实施例11 30%苦参碱和30%的辣根素组合物可湿性粉剂菌线杀辣根素K生产
将填料硅澡土300公斤、农药助剂分散剂NNO100公斤分别用高能粉碎机粉碎至95%过325目筛,与辣根素300公斤和苦参碱300公斤充分混合后即制成辣根素·苦参碱的可湿性粉剂1吨,将产品分装入双重阻隔的塑料瓶内,每瓶装药50g。
实施例12
在陕西渭南蔬菜基地,挑取一块常年种植黄瓜的田块,且长期受黄瓜根结线虫严重危害,划分大小一致的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30m2,随机排列,开同样大小的穴,每个穴采用穴施灌根,对照组药剂为线虫速净(20%甲基阿维灭线磷微粒剂),处理组药剂为10%辣根素乳油、10%菌线杀辣根素A乳油(实施例1),分别稀释2000倍,穴施250ml,两个月后统计结果,对照组、10%辣根素(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乳油、10%菌线杀辣根素A乳油的防效分别为48%、69%、82%。
实施例13
取黄瓜根结线虫感染严重的土壤,混合均匀,并装入花盆中,每盆2kg。然后将实施例2生产的菌线杀辣根素B稀释1000倍作为处理组,每个盆施加300ml稀释药剂,埋入盆中约5cm处,再浇入少量的清水,将施了药的盆钵及沙用聚氯乙烯塑料膜密封7d,敞开4d后,播种刚萌芽的黄瓜种子于花盆中,罐清水作为空白组,空白组与处理组均为240粒种子。一个半月后统计结果,发现空白组死苗率达到60%,且植株矮小枯黄,每克黄瓜根中的根结数为234个。处理组,死苗率仅为10%,且每克根中的根结数显著下降,为65个。
实施例14
在山东寿光蔬菜试验基地,选择一块空心菜根结线虫感染严重的田块,划分大小一致的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为50m2,直接泼浇,覆膜,土壤熏蒸处理7天,间隔14天移栽幼苗。对照组药剂为13%辛硫磷乳油,处理组药剂为13%辣根素(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乳油、8%菌线杀辣根素D可溶性液剂(实施例4),分别稀释1200倍,各处理每平方米用药量为15g,两个月后统计每克根的根结数,对照组、13%辣根素乳油、8%菌线杀辣根素D可溶性液剂的防效分别为49.2%、78%、89%。
实施例15
在湖北武汉东西湖区惠慈农场大棚基地中选取一块常年根结线虫感染严重的田块,空白组(罐清水)、10%辣根素(乙基异硫氰酸酯)单剂、菌线杀辣根素B(实施例2),然后将菌线杀辣根素B稀释2000倍,每一个穴中加入300ml,覆盖尼龙薄膜,熏蒸7d后,敞气15d,移栽生长一致的番茄幼苗于每穴中。空白组、10%辣根素(乙基异硫氰酸酯)单剂与菌线杀辣根素B处理组均为240株。两个月后统计结果,发现空白组死亡率达到50%,且植株矮小枯黄,平均每株有效生物量(干重)为4.5g。10%辣根素单剂、菌线杀辣根素B处理组,死亡率仅为25%、10%,干重分别为9.6g、18.5g,菌线杀辣根素B药剂较空白、10%辣根素单剂分别提高了311%、92.3%。
实施例16
用立枯丝核菌侵染严重的土壤装花盆,每盆用土3公斤。共装盆90个,其中30盆灌清水300mL作为空白组,30盆用8%辣根素(苯基异硫氰酸酯)单剂处理,30盆用使用实施例3生产的菌线杀辣根素C油剂(实施例3)处理。先用尼龙质的薄膜袋双层将空白对照盆包裹严实。然后取菌线杀辣根素C油剂稀释800倍,每个盆灌300mL稀释后的药水,覆土,用保鲜膜密封,在太阳下晒上述盆7天。去除包裹的膜,敞气15天。然后移栽西瓜苗,每盆两株。同等管理条件下让瓜苗生长30天,空白组105棵瓜秧死去89棵,苯基异硫氰酸酯单剂处理组死去26棵,而菌线杀辣根素C油剂100棵瓜秧仅死4棵,防效达96%。
实施例17
在湖北长阳高山蔬菜基地,选取一块根肿病侵染严重的田块,划分为三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100m2。采用开沟施药的方式,每隔0.6m开一个沟,设实施例5生产的水乳剂菌线杀辣根素E、辣根素(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单剂、清水(空白组)三种处理方式,药剂均为8.9%,均稀释1200倍灌沟,每沟用量为10L,覆土,然后铺上厚薄膜,密闭七天,后敞气四天,种上白菜。播种后各处理管理措施相同。到白菜收获季节,检查根肿情况。空白组为95%,菌线杀辣根素E处理组根肿感染率为10%、辣根素(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单剂处理根肿感染率为28%。
实施例18
用西瓜枯萎病严重的土壤装缽,每缽用土6公斤。共装缽60个,其中30缽灌清水250mL作为空白组,先用尼龙质的薄膜袋双层将空白对照缽包裹严实。然后取实施例4生产的乳油剂菌线杀辣根素D,稀释1200倍,每个缽灌250mL稀释后的药水,覆土。尽快用尼龙袋按包空白对照的包法将每缽都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密闭7天,去除包裹的膜,敞气7天。然后移栽番茄苗,每缽两株。同等管理条件下让瓜苗生长45天。空白组60棵瓜秧死去54棵,菌线杀辣根素D处理过的土壤上的60棵瓜秧仅死3棵,防效达95%。
实施例19
将十字花科软腐病感染严重的土块混合均匀,并装入花盆中,每盆2kg。然后将实施例6生产菌线杀辣根素F稀释300倍作为处理组,每个盆施加300ml稀释药剂,埋入盆中约5cm处,再浇入少量的清水,将施了药的盆钵及沙用聚氯乙烯塑料膜密封7d,敞开4d后,播种大白菜种子于花盆中,灌清水作为空白组,空白与处理组均为240粒种子。半月后统计结果统计出苗率,空白组几乎没有存活。菌线杀辣根素F处理组死亡率仅为13.1%。
实施例20
在山东青州北方根结线虫感染严重的蔬菜基地,划分大小一致的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为50m2,小区每隔0.5m开沟,沟深8-15cm,直接施用实施例7生产的5%菌线杀辣根素G颗粒剂、20%甲基阿维灭线磷微粒剂为处理组、清水为空白组,每平方米施药量分别为100g/m2、25g/m2。覆土后一个星期后,上面种上黄瓜,分三季种植,播种后各处理管理措施相同。到黄瓜收获季节,检查黄瓜根结数,计算防效。2011年5月23日统计黄瓜根结线虫防效,5%菌线杀辣根素G颗粒剂、20%甲基阿维灭线磷微粒剂分别为87%、65.2%,2011年8月31日统计的防效为70.23%、33.2%;11月23日的防效为64.5%、23.2%。
实施例21
在山东安丘凌河镇姜瘟感染严重的蔬菜基地,划分大小一致的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为50m2,小区每隔0.5m开沟,沟深8-15cm,直接施用实施例7生产的6.8%微乳剂菌线杀辣根素J、20%氯化苦、清水(空白组)三种处理,每平方米施药量分别为100g/m2、25g/m2。覆土后一个星期后,上面种上黄瓜,分三季种植,播种后各处理管理措施相同。到黄瓜收获季节,检查黄瓜根结数,计算防效。2011年6月1日统计黄瓜根结线虫防效,6.8%微乳剂菌线杀辣根素J、20%氯化苦分别为82.13%、60.2%,2011年7月31日统计的防效为69.23%、45.2%;10月22日的防效为63.5%、37.2%。
实验例1九种化合物及其复配剂对病原菌生物活性熏蒸活性研究的测定,试验共设18个处理:
(1)10μg/ml烯丙基异硫氰酸酯
(2)10μg/ml乙基异硫氰酸酯
(3)10μg/ml苯基异硫氰酸酯
(4)10μg/ml苄基异硫氰酸酯
(5)10μg/ml 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
(6)10μg/ml 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
(7)10μg/ml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
(8)10μg/ml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
(9)10μg/ml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
(10)10μg/ml烯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1)10μg/ml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2)10μg/ml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3)10μg/ml苄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4)10μg/ml 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5)10μg/ml 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6)10μg/ml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7)10μg/ml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8)10μg/ml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表1不同异硫氰酸酯单剂及复配制剂对病原菌生物活性熏蒸活性
处理 | 西瓜枯萎病菌抑制率(%) | 根癌土壤杆菌抑制率(%) |
1 | 91.5 | 92.3 |
2 | 89.6 | 88.6 |
3 | 78.6 | 44.3 |
4 | 66.9 | 38.3 |
5 | 66.3 | 40.1 |
6 | 70.2 | 35.5 |
7 | 68.9 | 33.2 |
8 | 64.5 | 34.6 |
9 | 60.3 | 35.9 |
10 | 100 | 100 |
11 | 98.6 | 96.6 |
12 | 96.3 | 88.5 |
13 | 92.3 | 78.3 |
14 | 94.2 | 71.2 |
15 | 93.0 | 68.2 |
16 | 89.6 | 70.6 |
17 | 92.6 | 71.6 |
18 | 93.6 | 72.3 |
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乙基异硫氰酸酯、苯基异硫氰酸酯、苄基异硫氰酸酯、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浓度为10μg/ml时对西瓜枯萎病菌和根癌土壤杆菌等都具有强烈的熏蒸活性。对于熏蒸菌丝,烯丙基异硫氰酸酯表现出最高的生物活性。复配剂效果高于单剂,其中烯丙基复配剂表现出最高生物活性。
实验例2异硫氰酸酯、苦参碱及其复配剂分别对病原菌生物活性触杀活性研究,试验共设19个处理:
(1)20μg/ml烯丙基异硫氰酸酯
(2)20μg/ml乙基异硫氰酸酯
(3)20μg/ml苯基异硫氰酸酯
(4)20μg/ml苄基异硫氰酸酯
(5)20μg/ml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
(6)20μg/ml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
(7)20μg/ml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
(8)20μg/ml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
(9)20μg/ml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
(10)30μg/ml4%苦参碱
(11)20μg/ml烯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2)20μg/ml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3)20μg/ml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4)20μg/ml苄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5)20μg/ml 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6)20μg/ml 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7)20μg/ml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8)20μg/ml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9)20μg/ml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表2不同异硫氰酸酯单剂及复配制剂对病原菌生物活性触杀活性
处理 | 西瓜枯萎病菌抑制率(%) | 根癌土壤杆菌抑制率(%) |
1 | 31.2 | 21.3 |
2 | 20.4 | 10 |
3 | 76 | 75.3 |
4 | 100 | 95.6 |
5 | 87.56 | 86.3 |
6 | 98.2 | 100 |
7 | 65.8 | 74.2 |
8 | 43.2 | 64.8 |
9 | 54.9 | 43.5 |
10 | 55.4 | 44.3 |
11 | 65.3 | 52.3 |
12 | 50.4 | 40.0 |
13 | 88.2 | 86.3 |
14 | 100 | 96.5 |
15 | 93.3 | 93.2 |
16 | 100 | 100 |
17 | 92.3 | 88.6 |
18 | 62.3 | 77.8 |
19 | 75.3 | 65.6 |
采用抑菌圈法测定上述九种异硫氰酸酯化合物对土传病原真菌西瓜枯萎病菌和土传病原细菌根癌土壤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苯基、苄基、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等芳香基ITCs在培养基上的抑菌活性优于脂肪族异硫氰酸酯,且苄基、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活性更高。4.0%苦参碱对西瓜枯萎病菌和根癌土壤杆菌的抑制率分别为55.4%和44.3%。复配剂效果高于单剂,苄基异硫氰酸酯、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与苦参碱的复配效果较好,抑制率均达到100%。
实验例3 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组合物油剂对病原菌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
如上述分离制备的苦参碱和芳香基异硫氰酸酯分别按照不同的比例组合,并用丙酮配成不同浓度,对病原菌的生物活性进行复配筛选。采用直接熏土法,研究不同配比复配药剂对土壤中真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该土壤中的真菌主要为半知菌亚门尖镰孢属的西瓜枯萎病菌。)。熏蒸3d后检查结果,取其平均菌落数计算其抑制率及其LC50,并使用孙云沛公式计算出增效系数。
表3复配制剂对土壤中真菌的室内生物活性
处理 | LC50(μl/kg) | CTC |
苦参碱 | 13.5 | - |
2-Phenylethyl ITC | 11.3 | - |
P∶K1∶1 | 13.3 | 92.5 |
P∶K1∶4 | 8.2 | 158.5 |
P∶K1∶9 | 11.2 | 118.2 |
P∶K9∶1 | 15.2 | 75.6 |
P∶K4∶1 | 7.2 | 162.2 |
P∶K1∶6 | 13.5 | 97.3 |
P∶K6∶1 | 11.3 | 102.4 |
注:表中“K”代表苦参碱,“P”代表2-Phenylethyl ITC(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
由上表可知: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苦参碱4∶1对以半知菌亚门尖镰孢属的西瓜枯萎病菌为主的土壤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LC50为7.2μL/kg,增效系数为162.2,显著增效,而且LC50值较低,有应用于生产实际的可能。
参照上述方法,进行不同比例复配药剂对土壤中细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熏蒸3d后检查结果,取其平均菌落数计算其抑制率及其LC50,并使用孙云沛公式计算出增效系数。
表4复配制剂对土壤中细菌的室内生物活性
处理 | LC50(μl/kg) | CTC |
苦参碱(K) | 32.5 | - |
2-Phenylethyl ITC(P) | 20.3 | - |
P∶K1∶1 | 15.45 | 161.7 |
P∶K1∶4 | 13.76 | 210.8 |
P∶K1∶9 | 12.43 | 246.6 |
P∶K9∶1 | 10.56 | 199.7 |
P∶K4∶1 | 8.56 | 256.4 |
P∶K6∶1 | 14.6 | 205.0 |
P∶K1∶6 | 13.5 | 158.9 |
注:表中“K”代表苦参碱,“P”代表2-Phenylethyl ITC(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
如表4的结果显示,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组成的复配剂在其重量比为9/1~4/1的组合中,对供试的病菌都有一定得增效作用,尤其以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的重量比为4∶1时,对土壤细菌的CTC值分别为256.4,有一定的增效作用,且LC50值显著降低。
实施例4苦参碱分别于与烯丙基异硫氰酸酯、苄基异硫氰酸酯、对硝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组合物对病原菌的室内联合毒力测定
如上述分离制备烯丙基异硫氰酸酯、苄基异硫氰酸酯、对硝基苯基异硫氰酸酯、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与苦参碱按照下表比例组合,并用丙酮配成不同浓度,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的复配筛选,其结果见表5。
表5四种异硫氰酸酯分别与苦参碱复配制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表5的结果显示,由四种不同的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组成的复配剂组合中,对供试的西瓜枯萎病菌和根癌土壤杆菌都有一定得增效作用,尤其以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重量比为4∶1时,对西瓜枯萎病菌LC50值最低,仅为2.22μg/ml,而苄基异硫氰酸酯∶苦参碱=4∶1时,对根癌土壤杆菌LC50值最低,仅为5.36μg/ml。
实验例5不同异硫氰酸酯制剂及其复配剂对根结线虫熏蒸活性
干燥器离体熏蒸法进行不同异硫氰酸酯单剂对根结线虫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熏蒸后分别于24h,48h,72h取出在带有底光源的显微镜下统计二十四孔盘,每个视野中线虫数约为200头,观察并记载线虫死亡情况。
如上述分离制备不同的异硫氰酸酯,并用丙酮配成不同浓度,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的初步筛选,试验共设18个处理:
(1)5μg/ml烯丙基异硫氰酸酯
(2)5μg/ml乙基异硫氰酸酯
(3)5μg/ml苯基异硫氰酸酯
(4)5μg/ml苄基异硫氰酸酯
(5)5μg/ml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
(6)5μg/ml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
(7)5μg/ml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
(8)5μg/ml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
(9)5μg/ml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
(10)5μg/ml烯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1)5μg/ml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2)5μg/ml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3)5μg/ml苄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4)5μg/ml 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5)5μg/ml 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6)5μg/ml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7)5μg/ml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8)5μg/ml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表6不同异硫氰酸酯单剂及复配制剂对南方根结线虫根结线虫熏蒸活性
如上表6结果所示,相同浓度处理,5μg/ml时,烯丙基异硫氰酸酯72h的熏蒸效果达到99.22%,其中苯基异硫氰酸酯也表现出较好的熏蒸活性,72h的线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7.42%。大多数的芳香基异硫氰酸酯的熏蒸活性低于脂肪族异硫氰酸酯。复配剂生物活性明显高于单剂,能显著降低异硫氰酸的使用量。
实验例6异硫氰酸酯制剂、苦参碱制剂及其复配剂分别对根结线虫触杀活性,试验共设19个处理组
(1)5μg/ml烯丙基异硫氰酸酯
(2)5μg/ml乙基异硫氰酸酯
(3)5μg/ml苯基异硫氰酸酯
(4)5μg/ml苄基异硫氰酸酯
(5)5μg/ml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
(6)5μg/ml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
(7)5μg/ml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
(8)5μg/ml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
(9)5μg/ml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
(10)30μg/ml4%苦参碱
(11)5μg/ml烯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2)5μg/ml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3)5μg/ml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4)5μg/ml苄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5)5μg/ml 1-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6)5μg/ml 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7)5μg/ml对氯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8)5μg/ml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19)5μg/ml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酯+30μg/ml4%苦参碱(4∶1)
表7不同异硫氰酸酯单剂及复配制剂对南方根结线虫根结线虫触杀活性
处理 | 24h校正死亡率(%) | 48h校正死亡率(%) |
1 | 10.2 | 16.8 |
2 | 15.54 | 18.43 |
3 | 30.1 | 35.7 |
4 | 36.4 | 45.4 |
5 | 18.56 | 29.56 |
6 | 30.2 | 44.37 |
7 | 23 | 24.2 |
8 | 30.2 | 32.8 |
9 | 24.9 | 33.5 |
10 | 36.9 | 57.8 |
11 | 39.8 | 59.6 |
12 | 31.2 | 58.4 |
13 | 42.5 | 68.9 |
14 | 62.6 | 86.6 |
15 | 55.6 | 72.8 |
16 | 60.2 | 82.3 |
17 | 55.2 | 74.9 |
18 | 55.8 | 69.6 |
19 | 54.8 | 68.9 |
用24孔盘法,配制一定浓度的含药悬液,并加入准备好的二龄幼虫,24h、48h后观察统计线虫死亡率,初步筛选结果表明,随着碳链的延长,触杀活性提高。而且整体而言,芳香基异硫氰酸酯触杀活性整体高于脂肪族异硫氰酸酯,尤其是苄基、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的活性更高,较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活性高25%,苦参碱也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当苦参碱的浓度为30μg/ml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24h和48h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6.9%和57.8%,复配剂生物活性明显高于单剂,能显著降低异硫氰酸酯的使用量。
实验例7苦参碱与苄基异硫氰酸酯组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室内联合毒力的测定
如上述分离制备的苦参碱和苄基异硫氰酸酯分别按照不同的比例组合,并用丙酮配成不同浓度,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的复配筛选,其结果见表8。
表8苄基异硫氰酸酯与苦参碱复配制剂对南方根结线虫室内生物活性
处理 | LC50(μg/ml) | CTC |
BITC | 6.12 | - |
苦参碱(K) | 12.8 | - |
B∶K1∶1 | 6.02 | 137.5 |
B∶K1∶2 | 5.82 | 161.2 |
B∶K1∶4 | 5.66 | 196.3 |
B∶K1∶9 | 6.5 | 177.5 |
B∶K9∶1 | 4.20 | 153.3 |
B∶K4∶1 | 3.86 | 290.7 |
B∶K2∶1 | 4.23 | 175.1 |
B∶K6∶1 | 4.02 | 164.5 |
B∶K1∶6 | 6.33 | 174.9 |
注:表中“B”代表BITC(苄基异硫氰酸酯),“K”代表苦参碱。
表8的结果显示,由苄基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组成的复配剂在其重量比为9/1~4/1的组合中,对供试的南方根结线虫都有一定得增效作用,尤其以苄基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重量比为4∶1时,对南方根结线虫的CTC值为290.7,增效作用显著,且LC50值显著降低。
实验例8苦参碱分别于与苄基异硫氰酸酯、苯基异硫氰酸酯、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组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室内联合毒力的测定
如上述分离制备苄基异硫氰酸酯、苯基异硫氰酸酯、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与苦参碱按照下表比例组合,并用丙酮配成不同浓度,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的复配筛选,其结果见表9。
表9四种异硫氰酸酯分别与苦参碱复配制剂对南方根结线虫室内生物活性
处理 | LC50(μg/ml) |
苯基异硫氰酸酯∶苦参碱=4∶1 | 4.32 |
苯基异硫氰酸酯∶苦参碱=1∶4 | 7.26 |
苄基异硫氰酸酯∶苦参碱=4∶1 | 3.86 |
苄基异硫氰酸酯∶苦参碱=1∶4 | 6.34 |
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苦参碱=4∶1 | 6.02 |
对三氟甲基苯基异硫氰酸∶苦参碱=1∶4 | 5.89 |
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苦参碱=4∶1 | 5.82 |
邻氯苯基异硫氰酸酯∶苦参碱=1∶4 | 6.87 |
表9的结果显示,由四种不同的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组成的复配剂组合中,对供试的南方根结线虫都有一定得增效作用,尤其以苄基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重量比为4∶1时,对南方根结线虫LC50值最低,仅为3.86μg/ml。
实验例9AITC与苦参碱复配制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盆栽试验
将采集于山东安丘蔬菜种植基地中根结线虫病发病严重的番茄地的耕作层(深度约0-15cm)的土壤保温、保湿,并埋入已感染根结线虫病的番茄病根,让其在土壤中腐烂。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土壤中就含有大量的番茄根结线虫幼虫。然后将上述土壤(绝对含水量约20%)混合均匀,并装入花盆中,每盆2kg。然后,按下列浓度梯度:10、50、125μL/kg(有效成分和土壤重量比),分别将复配制剂埋入盆中约5cm处,再浇入少量的清水。最后,将施了药的盆钵及沙用聚氯乙烯塑料膜密封7d,敞开4d后,移栽番茄幼苗和播种刚萌芽的黄瓜种子于花盆中。同时,设置使用浓度为40mg/kg的20%甲基阿维灭线磷微粒剂(线虫速净)为药剂对照和不施任何药剂的处理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4次,并在相同的水肥管理条件下栽培。两个月后统计结果,结果如下。
表10AITC与苦参碱复配制剂对南方根结线虫盆栽试验结果
处理 | 浓度(μl/kg) | 平均防效 |
CK | - | - |
药剂对照 | 40(mg/kg) | 36.78 |
AITC | 10 | 39.15 |
50 | 68.11 | |
125 | 88.88 | |
苦参碱(K) | 10 | 33.15 |
50 | 58.32 | |
125 | 77.88 | |
A∶K1∶1 | 10 | 44.35 |
50 | 68.75 | |
125 | 83.32 | |
A∶K9∶1 | 10 | 57.94 |
50 | 77.42 | |
125 | 83.78 | |
A∶K4∶1 | 10 | 56.93 |
50 | 76.40 | |
125 | 93.56 | |
A∶K1∶4 | 10 | 46.38 |
50 | 63.58 | |
125 | 83.06 | |
A∶K1∶9 | 10 | 45.09 |
50 | 66.71 | |
125 | 85.93 |
注:表中“A”代表AITC(烯丙基异硫氰酸酯),“K”代表苦参碱。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单剂AITC、苦参碱的防治效果,在50μl/kg处理时,平均防效分别达到68%、58%,复配药剂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重量比为4∶1用10μl/kg时,防效能够达到57%,显著提高了AITC的防治效果,减少了AITC的使用量。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重量比为1:9~9:1;所述异硫氰酸酯为烯丙基异硫氰酸酯、2-苯基乙基异硫氰酸酯或苄基异硫氰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异硫氰酸酯与苦参碱的重量比为1:1~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异硫氰酸酯与苦参碱的重量比为1:1~4: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剂剂型为可溶性液剂或水乳剂或油剂或颗粒剂或微乳剂或可湿性粉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异硫氰酸酯 1~60%,
苦参碱 0.25~20%,
抗氧化剂 0.1~2%,
溶剂 10~85%,
植物油 10~45%;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类物质或没食子酸戊酯;所述溶剂为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植物油为粗菜籽油、棉油、粗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或所述水乳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异硫氰酸酯 1~20%,
苦参碱 0.25~10%,
乳化剂 12~28%,
抗坏血酸 0.1~2%,
溶剂 10~30%,
水 20%~45%;其中,所述乳化剂为500号、602、OP-10、Well201、TX-10、Well205、M30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植物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液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异硫氰酸酯 1~40%,
苦参碱 0.2~30%,
乳化剂 12~30%,
抗坏血酸 1~10%,
溶剂 10~85%;其中,所述乳化剂为500号、602、OP-10、Well201、Well205、M30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二甲苯、一线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或所述颗粒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异硫氰酸酯 1~5%,
苦参碱 0.5~3%,
水 0.5%~5%,
氯化钾 0.5%~5%,
改性淀粉 1~25%,
粉料 50~85%,
辅料 2.5~3%,
包膜材料 1~10%,
固化剂 1~5%;其中,所述改性淀粉为羟甲基淀粉或α-环糊精;所述粉料为沸石粉、粘土、白炭黑、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辅料有交联剂甲醛或脲醛,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木质素磺酸钠或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粘合剂阿拉伯明胶或聚乙烯醇;所述包膜材料为亚麻油、蓖麻油、大豆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固化剂为酚醛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乳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苦参碱 1~20%,
异硫氰酸酯 1~20%,
溶剂 30~85%,
乳化剂 10~20%,
抗坏血酸 0.1~2%;其中,所述乳化剂为500号、602、OP-10、Well201、Well205、M30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一线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或所述可湿性粉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含量为:
苦参碱 25~40%,
异硫氰酸酯 25~40%,
填料 15~40%,
农药助剂 5~15%,其中,所述填料为滑石粉、白碳黑、硅澡土、膨润土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农药助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分散剂NNO、木质素黄酸钠、洗衣粉、辛基磷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基乙醚、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复配剂在用于制备防治土传病原菌、土壤线虫的农药熏蒸剂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79025.3A CN103444759B (zh) | 2012-06-01 | 2012-06-01 | 一种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复配剂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79025.3A CN103444759B (zh) | 2012-06-01 | 2012-06-01 | 一种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复配剂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44759A CN103444759A (zh) | 2013-12-18 |
CN103444759B true CN103444759B (zh) | 2015-02-25 |
Family
ID=49727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79025.3A Active CN103444759B (zh) | 2012-06-01 | 2012-06-01 | 一种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复配剂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44475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04323B (zh) * | 2014-09-18 | 2016-10-26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利用昆虫病原线虫与苦参碱联用防治小地老虎的方法 |
CN108522529B (zh) * | 2017-03-03 | 2023-01-13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以沸石为载体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09221099A (zh) * | 2018-10-30 | 2019-01-18 | 陕西康禾立丰生物科技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农药油剂 |
CN111053087A (zh) * | 2019-12-30 | 2020-04-24 | 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辣根素杀虫原药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155016B (zh) * | 2020-09-07 | 2022-12-0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异硫氰酸酯和氟吡菌酰胺组合物、制剂及应用 |
CN113519507A (zh) * | 2021-06-21 | 2021-10-22 | 广州阿佩斯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无人机超低容量喷雾杀虫的植物油剂 |
CN115226722B (zh) * | 2022-07-04 | 2023-06-3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异硫氰酸酯和阿维菌素b2组合物、制剂及应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3814A (zh) * | 2004-09-10 | 2007-09-26 | 八洲产业株式会社 | 木材寄生线虫用熏蒸剂以及木材熏蒸方法 |
CN101102670A (zh) * | 2004-12-24 | 2008-01-09 | 联邦科学技术研究组织 | 杀虫剂组合物和方法 |
CN101133739A (zh) * | 2006-08-31 | 2008-03-05 | 武汉绿世纪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以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为活性成份的防虫防霉熏蒸产品及其应用 |
CN101507431A (zh) * | 2009-01-24 | 2009-08-19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 一种新型熏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1731258A (zh) * | 2009-12-23 | 2010-06-16 | 武汉乐立基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芳香基异硫氰酸酯和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1773129A (zh) * | 2010-02-02 | 2010-07-14 | 华南农业大学 | 绿僵菌素与苦参碱复配杀虫主剂及杀虫剂 |
-
2012
- 2012-06-01 CN CN201210179025.3A patent/CN1034447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43814A (zh) * | 2004-09-10 | 2007-09-26 | 八洲产业株式会社 | 木材寄生线虫用熏蒸剂以及木材熏蒸方法 |
CN101102670A (zh) * | 2004-12-24 | 2008-01-09 | 联邦科学技术研究组织 | 杀虫剂组合物和方法 |
CN101133739A (zh) * | 2006-08-31 | 2008-03-05 | 武汉绿世纪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以烯丙基异硫氰酸酯为活性成份的防虫防霉熏蒸产品及其应用 |
CN101507431A (zh) * | 2009-01-24 | 2009-08-19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检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 一种新型熏蒸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1731258A (zh) * | 2009-12-23 | 2010-06-16 | 武汉乐立基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芳香基异硫氰酸酯和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1773129A (zh) * | 2010-02-02 | 2010-07-14 | 华南农业大学 | 绿僵菌素与苦参碱复配杀虫主剂及杀虫剂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13种植物源化合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比较;丁琦等;《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70825(第03期);表格1、2 * |
吴华.辣根植物杀虫杀菌活性精油的提取及应用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4,37-43.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44759A (zh) | 2013-1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44759B (zh) | 一种异硫氰酸酯和苦参碱的复配剂及其应用 | |
CN104247713B (zh) | 一种用于土壤熏蒸的组合物 | |
CN102649654A (zh) | 一种中药有机肥料 | |
CN104855442B (zh) | 用于防治植物病原线虫药肥及施用方法 | |
TW201218956A (en) |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nthraquinone derivatives as growth promoters and antifungal agents | |
CN103283725A (zh) | 含氨基寡糖素和井冈霉素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907649A (zh) | 一种土壤杀菌剂农药组合物 | |
KR20110033691A (ko) | 토양 병해충 방제용 친환경 유기농자재 | |
CN106259411A (zh) | 含有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和吡虫啉的悬浮种衣剂 | |
CN109380243A (zh) | 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7810950A (zh) | 一种八角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 |
CN101116451A (zh) | 一种源于黄花蒿的植物性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28061A (zh) |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和用途 | |
CN105407725B (zh) | 选择性控制入侵种的组合物和方法 | |
CN112155016B (zh) | 一种异硫氰酸酯和氟吡菌酰胺组合物、制剂及应用 | |
CN105284917B (zh) | 一种含印楝素和丁香油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 | |
CN104686561B (zh) | 含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微胶囊制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4817406A (zh) | 含壳寡糖与呋虫胺的植保用组合物 | |
CN106234480A (zh) | 一种茉莉花白绢病的中草药防治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37209A (zh) | 一种种子包衣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2342284B (zh) | 一种杀菌抗病组合物及其悬浮种衣剂 | |
CN107736387A (zh) | 一种星天牛的生物防治方法 | |
CN105010368B (zh) | 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6490049A (zh) | 一种用于蔬菜种植的复合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 |
Hashem et al. | Impact of some safe agricultural treatments on insect pests, vascular wilt disease management and Roselle (Hibiscus sabdariffa L.) productivity under Siwa Oasis condit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