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30908B - 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30908B
CN103430908B CN201310325434.4A CN201310325434A CN103430908B CN 103430908 B CN103430908 B CN 103430908B CN 201310325434 A CN201310325434 A CN 201310325434A CN 103430908 B CN103430908 B CN 1034309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cochineal
generation
days
female ad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254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30908A (zh
Inventor
张忠和
陈海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3254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309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30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0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30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309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包括植株布置、植株管护、接种方式、生态因子调控、采收方式、轮放培育等步骤。在室内种植模式下实现胭脂虫培育的高产、低消耗、低成本,且轮放模式使仙人掌寄主林资源得到可持续及有效利用。本发明中,单片茎片最多可产456头雌成虫,平均每茎片产220头,较传统培育增产40%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胭脂虫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生命健康的关注,天然色素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胭脂虫,是介壳虫,原产于美洲。寄主在多刺的仙人掌上,通常形成集群,被有白色蜡粉和丝线状覆盖物,明显易见。当一个虫体不小心被挤碎后,鲜红的颜色可清楚显示出来。中国西南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干热河谷,适于仙人掌的生长,可以发展胭脂虫的饲养。胭脂虫体内含胭脂红酸(C22H20O13),可以制备成胭脂红色素广泛地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多种行业中,目前世界上对天然胭脂红色素需求激增,价格日高。胭脂虫的培育既可以使荒山绿化、防止水土流失,解决了林业工作者造林不见林的问题;又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增加农民朋友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弥补我国胭脂红生产的空白。
我国现有的胭脂虫培育技术因成本高、产量低,无法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且无法做到对仙人掌寄主林资源的可持续及有效利用,造成大量仙人掌寄主林的浪费。
若可以实现胭脂虫的高产培育,既解决了我国靠进口胭脂红的窘境,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还可出口创汇;而且,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可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本发明在室内种植模式下实现胭脂虫培育的高产、低消耗、低成本,且轮放模式使仙人掌寄主林资源得到可持续及有效利用。本发明在尽量低的生产成本的条件下,实现产值的最大化,为我国胭脂虫培育实现产量化、规模化、商品化创造了可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包括植株布置、植株管护、接种方式、生态因子调控、采收方式、轮放培育等步骤:
1)、植株布置:植株掌片与垄方向一致,均为东北西南向,垄高18-24cm,株行距为60cm×110cm,过道宽68-75cm;
2)、植株管护:株高控制在四级茎片以下,植株之间挖一浇灌坑,每隔4-5天浇水一次,每次均浇到坑中水满;
3)、接种:使用纱网搭建在植株上方0-5cm处,在纱网中对应植株上方洒下胭脂虫雌成虫:
4)、生态因子调控:日平均气温控制在13-30℃,日平均湿度控制在40-90%;
5)、采收:机械采收,使用胭脂虫采收吸收器,即利用大功率真空吸收器进行采收,功率在2000w左右,在收集桶内壁装上一圈厚度2cm左右的海绵。
6)、轮放培育:室内种植模式下,在植株培育一代胭脂虫后,将雌成虫全部采收下来,放到该代未培育胭脂虫的植株上,让已培育植株轮休,轮休期为1代,通过2)的适当管理,第三代又可在该植株上培育。同时,在轮休期间,植株会萌发更多茎片,株高、茎片长、宽、厚度也会有增加,株高要控制在四级茎片左右。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垄高20cm,株行距为60cm×110cm,过道宽70cm。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灌溉坑深度为9-12cm,灌溉坑坑上口直径大于下口径,上口直径尺寸为25-35cm。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接种密度为,每株植株接种10-30胭脂虫雌成虫;更优选地,接种密度为,每株植株接种20胭脂虫雌成虫。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日平均气温控制在18-30℃,日平均湿度控制在50-90%。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采收春夏代采收时胭脂虫虫龄为90-115天,夏秋代采收时胭脂虫虫龄为85-110天,秋冬代采收时胭脂虫虫龄为160-178天。采收时间关键:全部次成虫个体饱满,且有部分个体已开始产下幼虫。
本发明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
(1)产量上
传统培育胭脂虫:多世代培育平均每片茎片为165头雌成虫;
新技术培育胭脂虫:单片茎片最多可产456头雌成虫,平均每茎片产220头,较传统培育增产40%。
(2)植株布置
传统培育是东北西南向摆放掌片,东西向起垄,掌片与垄的方向不一致,导致仙人掌植株茂盛时茎片延伸到垄之间(即过道),不易管理。新技术让掌片与垄方向一致,植株茂盛时茎片大多都在垄的上层空间中,便于管理。
(3)种植模式下胭脂虫的培育技术
传统培育胭脂虫雌成虫的产量低、培育成本高,连续培育两代植株大量倒伏、断离、死亡,需整地后重新栽植新的仙人掌植株,放虫与采收时人均与仙人掌有大量接触,易造成人被仙人掌刺戳伤。本发明包括植株布置、植株管护、接种方式、生态因子调控、采收方式、轮放培育等方面,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培育的上述问题,而且产量大幅提高、成本降低。本发明中,仙人掌茎片示意图如图3所示,1代表一级茎片,21、22、...、25代表二级茎片,211、222、...、252代表三级茎片,2111、...、2411代表四级茎片。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培育模式中的植株布置模式;
图2是本发明中的植株布置模式;
图3是仙人掌茎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①植株布置:植株掌片与垄方向一致,均为东北西南向,垄高18cm,株行距为60cm×110cm,过道宽68cm;
②植株管护:株高控制在四级茎片以下,植株之间挖一浇灌坑,深度为垄9cm,坑上口直径为25cm左右,每隔5天浇水一次,每次均浇到坑中水满;
③接种方式:使用纱网搭建在植株高度0-5cm处,在纱网中对应植株上方洒下20头胭脂虫雌成虫;
④生态因子调控:温度上日平均气温控制在13-25℃,湿度上日平均湿度控制在40-70%,通过大棚覆盖遮阴网、大棚洒水、植株浇灌与大棚通风系统控制温湿度。植株浇灌控制在5天一次,太频繁容易造成植株根腐病;
⑤采收方式:机械采收,使用胭脂虫采收吸收器,即利用大功率真空吸收器进行采收,功率在2000w左右,在收集桶内壁装上一圈厚度2cm左右的海绵。
单片茎片最多可产432头雌成虫,平均每茎片产200头,较传统培育增产约40%。
⑥轮放培育:室内种植模式下,在植株培育一代胭脂虫后,将雌成虫全部采收下来,放到该代未培育胭脂虫的植株上,让已培育植株轮休,轮休期为1代,通过②的适当管理,第三代又可在该植株上培育。同时,在轮休期间,植株会萌发更多茎片,株高、茎片长、宽、厚度也会有增加,株高要控制在四级茎片左右。
实施例2
①植株布置:植株掌片与垄方向一致,均为东北西南向,垄高20cm,株行距为60cm×110cm,过道宽70cm;
②植株管护:株高控制在四级茎片以下,植株之间挖一浇灌坑,深度为垄10cm,坑上口直径为30cm左右,每隔5天浇水一次,每次均浇到坑中水满;
③接种方式:使用纱网搭建在植株高度0-5cm处,在纱网中对应植株上方洒下20头胭脂虫雌成虫;
④生态因子调控:温度上日平均气温控制在18-30℃,湿度上日平均湿度控制在70-90%,通过大棚覆盖遮阴网、大棚洒水、植株浇灌与大棚通风系统控制温湿度。植株浇灌控制在5天一次,太频繁容易造成植株根腐病;
⑤采收方式:机械采收,使用胭脂虫采收吸收器,即利用大功率真空吸收器进行采收,功率在2000w左右,在收集桶内壁装上一圈厚度2cm左右的海绵。
单片茎片最多可产456头雌成虫,平均每茎片产220头,较传统培育增产约40%。
⑥轮放培育:室内种植模式下,在植株培育一代胭脂虫后,将雌成虫全部采收下来,放到该代未培育胭脂虫的植株上,让已培育植株轮休,轮休期为1代,通过②的适当管理,第三代又可在该植株上培育。同时,在轮休期间,植株会萌发更多茎片,株高、茎片长、宽、厚度也会有增加,株高要控制在四级茎片左右。
实施例3
①植株布置:植株掌片与垄方向一致,均为东北西南向,垄高24cm,株行距为60cm×110cm,过道宽75cm;
②植株管护:株高控制在四级茎片以下,植株之间挖一浇灌坑,深度为垄12cm,坑上口直径为35cm左右,每隔5天浇水一次,每次均浇到坑中水满;
③接种方式:使用纱网搭建在植株高度0-5cm处,在纱网中对应植株上方洒下20头脂虫雌成虫;
④生态因子调控:温度上日平均气温控制在20-30℃,湿度上日平均湿度控制在50-90%,通过大棚覆盖遮阴网、大棚洒水、植株浇灌与大棚通风系统控制温湿度。植株浇灌控制在4天一次,太频繁容易造成植株根腐病;
⑤采收方式:机械采收,使用胭脂虫采收吸收器,即利用大功率真空吸收器进行采收,功率在2000w左右,在收集桶内壁装上一圈厚度2cm左右的海绵。
单片茎片最多可产443头雌成虫,平均每茎片产220头,较传统培育增产约40%。
⑥轮放培育:室内种植模式下,在植株培育一代胭脂虫后,将雌成虫全部采收下来,放到该代未培育胭脂虫的植株上,让已培育植株轮休,轮休期为1代,通过②的适当管理,第三代又可在该植株上培育。同时,在轮休期间,植株会萌发更多茎片,株高、茎片长、宽、厚度也会有增加,株高要控制在四级茎片左右。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种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植株布置:植株掌片与垄方向一致,均为东北西南向,垄高18-24cm,株行距为60cm×110cm,过道宽68-75cm;
2)、植株管护:株高控制在四级茎片以下,植株之间挖一浇灌坑,每隔4-5天浇水一次,每次均浇到坑中水满;
3)、接种:使用纱网搭建在植株上方0-5cm处,在纱网中对应植株上方洒下胭脂虫雌成虫;
4)、生态因子调控:日平均气温控制在13-30℃,日平均湿度控制在40-90%;
5)、采收:机械采收,使用胭脂虫采收吸收器,即利用大功率真空吸收器进行采收,在收集桶内壁装上一圈厚度2cm左右的海绵;
6)、轮放培育:在植株培育一代胭脂虫后,将雌成虫全部采收下来,放到该代未培育胭脂虫的植株上,让已培育植株轮休,轮休期为1代,通过步骤2)的管理,第三代又可在该植株上培育;
其中,所述步骤3)中,接种密度为,每株植株接种10-30头胭脂虫雌成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为室内培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垄高为20cm,株行距为60cm×110cm,过道宽为7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浇灌坑深度为9-12cm,浇灌坑上口直径大于下口直径,上口直径尺寸为25-3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3)中,接种密度为,每株植株接种20头胭脂虫雌成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中,日平均气温控制在18-30℃,日平均湿度控制在50-9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5)中,春夏代采收时胭脂虫虫龄为90-115天,夏秋代采收时胭脂虫虫龄为85-110天,秋冬代采收时胭脂虫虫龄为160-178天。
CN201310325434.4A 2013-07-31 2013-07-31 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309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5434.4A CN103430908B (zh) 2013-07-31 2013-07-31 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5434.4A CN103430908B (zh) 2013-07-31 2013-07-31 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30908A CN103430908A (zh) 2013-12-11
CN103430908B true CN103430908B (zh) 2015-07-08

Family

ID=49684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2543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30908B (zh) 2013-07-31 2013-07-31 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309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07018B (zh) * 2016-04-19 2018-12-18 涂网杰 一种胭脂虫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106035236A (zh) * 2016-05-20 2016-10-26 张忠和 一种胭脂虫原料采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6167A (zh) * 2008-09-25 2009-04-1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囊螨大量饲养与应用方法
CN101836621A (zh) * 2009-12-30 2010-09-22 吉林农业大学 越冬代异色瓢虫收集、低温储藏及释放方法
CN102599112A (zh) * 2011-06-29 2012-07-25 泰山医学院 一种蛹期寄生蜂的快速收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6167A (zh) * 2008-09-25 2009-04-1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囊螨大量饲养与应用方法
CN101836621A (zh) * 2009-12-30 2010-09-22 吉林农业大学 越冬代异色瓢虫收集、低温储藏及释放方法
CN102599112A (zh) * 2011-06-29 2012-07-25 泰山医学院 一种蛹期寄生蜂的快速收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印榕仙人掌、胭脂虫及其繁育技术;李志国等;《农村实用技术》;20011225(第6期);第28-29页 *
印榕仙人掌栽培和胭脂虫养殖技术;包松莲等;《林业调查规划》;20051225(第6期);第122页 1仙人掌的栽培,第122-123页 2胭脂虫养殖 *
印榕仙人掌栽培和胭脂虫繁养技术;徐如意;《广西热带农业》;20030930(第3期);第39页 *
接种方法对胭脂虫生长的影响;刁毅等;《安徽农业科学》;20100701;第38卷(第19期);第10094-10095页 *
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栽培要点;刘令智;《农业科技与信息》;20021030(第10期);第13页 *
胭脂虫养殖方式初探;赖为民等;《四川动物》;20100128;第29卷(第1期);第124-126页 *
胭脂虫的形态分类及生物学特性概述;张忠和等;《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1215(第4期);第67-7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30908A (zh) 2013-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6540B (zh) 一种适于高密度栽培的桃树树形及树体控制方法
CN103430805B (zh) 一种桃树二主枝一中心干形整形栽培方法
CN105684820A (zh) 一种名优茶机采茶园的建立及管理方法
CN104920150B (zh) 密植枣园树形改造方法
CN201928763U (zh) 橡胶树石斛附生栽培柱
CN104186265B (zh) 一种蓝莓单主干省力化栽培整形方法
CN105284538A (zh) 一种桃树半直立多主无侧高光效树形栽培方法
CN203407256U (zh) 一种多层次草绳辅助树干养殖石斛结构
CN102318499A (zh) 一种榉树套种下的多层林木栽培方法
CN104982194A (zh) 一种适用新疆南疆地区果林间小麦收获后套种玉米的方法
CN103430908B (zh) 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
CN104620820B (zh) 一种应用植物枝条制备黄化苗的方法
CN203206880U (zh) 铁皮石斛栽培用竹节
CN109169504A (zh) 大熊猫适宜生境恢复方法
CN105766530B (zh) 一种柑橘的栽培方法
CN104663342A (zh) 一种苹果树的栽培方法
CN106212190A (zh) 油茶树高光效省时省工树形整形修剪方法和应用
CN105340560A (zh) 卷柏的引种栽培方法
CN110024575A (zh) 一种优美大树冠乔木丝绵木的快速成形培育方法
CN103098705A (zh) 蝴蝶兰品种培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CN202738526U (zh) 石斛离地栽培架
CN102113444A (zh) 植物聚合体建造方法
CN108040708A (zh) 一种鸡蛋枣矮化密植栽培方法
CN103749126A (zh) 一种乌药可持续栽培方法
CN203467358U (zh) 一种水培培养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Zhang Zhonghe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