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6167A - 一种囊螨大量饲养与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囊螨大量饲养与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06167A CN101406167A CNA2008100718473A CN200810071847A CN101406167A CN 101406167 A CN101406167 A CN 101406167A CN A2008100718473 A CNA2008100718473 A CN A2008100718473A CN 200810071847 A CN200810071847 A CN 200810071847A CN 101406167 A CN101406167 A CN 1014061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tes
- cyst
- feeding
- mite
-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囊螨大量饲养方法,其灭菌的饲养介质接入饲料螨进行培养,当饲料螨达50-500头/克时接入囊螨,投放比例为1∶5到1∶50,饲养容器湿度控制在65%-95%间;饲养容器外界温度范围在18-35℃间、湿度控制在60-95%间;当饲养容器中囊螨密度达到10-100头/克时,即可分装出厂进行防治应用;当害虫发生且密度低于2头/叶时,可用网袋或布袋分装后布置在防治区内,或直接撒放在作物上,囊螨与害虫的释放比例为1∶15到1∶100。该方法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解决使用农药所带来的害虫再增猖獗、残留加重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技术领域中囊螨(Ascidae)的大量饲养方法及囊螨科螨类应用于作物害虫防治领域,特别是温室害虫的生物防治新方法。
技术背景
国内外研发的捕食性螨类天敌主要集中在植绥螨科(Phytoseiidae)和少数厉螨科(Laelapidae)种类,这些种类的大量饲养和应用上已经有了成熟先例,例如利用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异名:胡瓜钝绥螨)、智利小植绥螨(Phytoseiuluspersimilis)、加利福尼亚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等防治叶螨、蓟马,利用尖狭下盾螨(Hypoaspis aculeifer)和兵下盾螨(H.miles)防治蓟马(伪蛹期)、蕈蚊和根螨,而对于囊螨(Ascidae)的研究相当少,对其潜在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基本没有开展起来,更没有大量饲养和系统应用的方法。而近年来,荷兰等国先后开发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 swirskii)防治温室粉虱,并已投入初步商品化生产,但在我国目前尚无防治粉虱的捕食性天敌产品,此外由于斯氏钝绥螨在我国没有分布,进行天敌引进面临检疫问题。因此,研发国内本地天敌,建立一套低成本的生物防治系统,无论是从生产需要还是从经济发展上考虑,都有重要价值。
囊螨(Ascidae)是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捕食性螨,主要捕食其它小型节肢动物,如田间或温室作物上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叶螨(Tetranychidae,异名:红蜘蛛)和跗线螨(Tarsonemidae)等。
本发明人经过多年研究,建立了一套利用天敌囊螨控制粉虱的方法,在囊螨低成本大量饲养方面获得成功,形成了利用天敌囊螨进行粉虱生物防治的新方法,该方法比粉虱寄生蜂生产成本低,施用方法简便。本发明实现了粉虱生物防治方法上另一次突破,可以降低农药用量或避免使用农药,为解决化学药剂所带来的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粉螨大量饲养天敌囊螨,大量生产囊螨及其生产防治上的应用系统方法,本发明所涉及内容包括:
1.本发明涉及以饲料螨[如粉螨(Acaridia)]作为囊螨(Ascidae)的人工饲料的工厂化生产的饲养方法。
2.本发明涉及利用以工厂化生产的囊螨进行作物害虫生物防治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囊螨大量饲养方法,其把饲养介质进行灭菌,降温后分装到饲养厂的饲养容器内,然后接入饲料螨进行培养,当饲料螨达50-500头/克时接入囊螨,囊螨与饲料螨的投放比例为1∶5到1∶50之间,用纸或布封闭饲养容器口;饲养容器内部的水量为饲养介质的8-40%,或湿度控制在65%-95%间;饲养容器外界温度范围在18-35℃间、湿度控制在60-95%间;接入囊螨后的饲养系统培养时间为10-30天,当饲养容器中囊螨密度达到10-100头/克时,即可分装出厂投入使用。
上述的饲料螨包括:
1)粉螨科(Acaridae),例如食酪螨(Tyrophagus spp.)、粉螨(Acarus spp.)、生卡螨(Sancassania spp.)、嗜粉螨(Aleuroglyphus spp.)等。
2)果螨科(Carpoglyphidae),果螨(Carpoglyphus spp.)等。
3)脂螨科(Lardoglyphidae),脂螨(Lardoglyphus spp.)等。
4)麦食螨科(Pyroglyphidae),尘螨(Dermatophagoides spp.)、嗜霉螨(Euroglyphusspp.)、麦食螨(Pyroglyphus spp.)等.
5)食甜螨科(Glycyphagidae),食甜螨(Glycyphagus spp.)、嗜鳞螨(Lepidoglyphus spp.)等。
可任选以上的一种单独饲养或者两种甚至多种作为囊螨的人工饲料螨。
上述囊螨大量饲养方法中囊螨与饲料螨的投放比例以1∶15到1∶35之间为佳。
上述囊螨大量饲养方法中容器内的水量为饲养介质的20-30%为最佳,容器外界温度范围以22-28℃、湿度85-90%为最佳,饲养培养时间以20-25天为最佳。
所述的囊螨包括北绥螨(Arctoseius spp.)、囊螨(Asca spp.)、蠊螨(Blattisocius spp.)、毛绥螨(Lasioseius spp.)。
所述的饲养介质载体包括:植物材料以及非植物性材料;植物材料如麦麸、谷糠、稻壳、锯末、玉米棒屑等;优选:麦麸、稻壳;非植物性材料如泥炭、蛭石;饲养介质优选:麸皮、泥炭、蛭石均匀混合物。
囊螨应用于田间防治的方法,当上述饲养容器中囊螨密度达到10-100头/克时,可带介质分装,然后将分装好的囊螨置于防治大田或温室中,可采用网袋或布袋分装悬挂或直接撒放在作物上,进行生物防治,天敌囊螨与害虫的释放比例为1∶15到1∶100。
上述的囊螨田间防治应用方法中,防治最好时机是,当作物的害虫密度低于2头/叶时,将上述分装的带培养介质的囊螨置入要防治的温室或大田植物间,如害虫虫口密度超过3头,应在释放前5-7天进行一次药剂清园,天敌囊螨与害虫的释放比例以1∶30到1∶50为最佳。
所述的作物包括大田和温室生产的蔬菜(例如辣椒Capsicum spp.、茄子Solanumspp.)、瓜类(例如瓜Cucumis spp.、西瓜Citrullus spp.)、无核小水果(例如草莓Fragariaspp.)、观赏性作物(例如玫瑰Rosa spp.、菊花Arctotis spp.等)。
所述的害虫包括粉虱(例如烟粉虱Bemisia tabac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蓟马(例如烟蓟马Thrips tabaci、花蓟马Frankliniella spp.)、叶螨(例如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神泽氏叶螨T.kanzawai)、跗线螨(例如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其中烟粉虱、温室白粉虱和二斑叶螨防治效果特别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把麦麸和泥炭充分混合做为饲养介质,在高温高压蒸汽中灭菌,降温后分装到饲养厂的饲养容器内,然后加入粉螨进行培养,约5-15天,即培养到50-500头/克时,接入囊螨;接入囊螨与粉螨的比例为1∶15到1∶35。其饲养容器内内部水量为饲养介质的20-30%,或湿度控制在75%-85%;饲养容器口用纸或布封闭;饲养容器外界温度范围在22-28℃为最佳,湿度控制在85-90%;培养时间为20-25天;当饲养容器里囊螨密度达到10-100头/克时,即可进行分装出厂,投放大田或温室进行生物防治。
B:利用饲养的囊螨进行害虫生物防治:在害虫虫口密度相对较低,即作物的害虫密度低于2头/叶时,将上述分装的后带培养介质的囊螨置于大田或温室作物中,采用网袋悬挂或直接撒放在作物上即可;如害虫虫口密度过高于2头/叶时,应在释放前5-7天进行一次药剂清园;天敌囊螨与害虫的释放比例为1∶15到1∶100,以1∶30到1∶50为最佳。
实施例2:
A:囊螨的大量饲养:以腐食酪螨、毛绥螨混合的饲养。
将麦扶与蛭石充分混合后为培养介质,在100℃下进行高温高压灭菌,降温后装入饲养容器内,饲养容器内的水量为培养介质的15%,然后加入腐食酪螨进行培养;3-7天后密度达到200-300头/克时,接入毛绥螨,投放比例(毛绥螨:腐食酪螨)为1∶25到1∶35间;待毛绥螨接入后,马上用纸对饲养容器进行封口处理;整个培养环境在温度为22-25℃,湿度为85-90%间;20-25天后,当毛绥螨密度达到30-50头/克;进行分包装后即可投入使用。
B:在防治温室茄子上烟粉虱应用
根据发明人的研究,毛绥螨对烟粉虱的卵和低龄若虫具有良好捕食效果,防治时应选择烟粉虱较低密度时进行释放。当温室茄子的烟粉虱发生,密度低于2头/叶时,将A大量饲养分装好毛绥螨撒施于温室茄子叶片上即可,措施时的环境在温度为22-25℃,湿度为85-90%间最佳。如果烟粉虱虫口密度过高于2头/叶时,应在释放前3-7天进行一次药剂清园,将烟粉虱密度降低,后再撒施毛绥螨。
应用上述防治办法,温室茄子上烟粉虱量可减少85%-95%,一个生产周期能减少使用农药4-6次,降低成本,也减少农药污染。
所述实例是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并不是对该发明的限制,是可以根据多方面例如不同作物、不同害虫来制定非限制性的实施方案。
Claims (10)
1、一种囊螨大量饲养方法,在饲养容器内的介质上以非捕食性螨为饲料,大量饲养捕食螨;
其特征是把饲养介质进行灭菌,降温后分装到饲养厂的饲养容器内,然后接入饲料螨进行培养,当饲料螨达50-500头/克时接入囊螨,囊螨与饲料螨的投放比例为1∶5到1∶50之间,然后用纸或布封闭饲养容器口;饲养容器内部的加入水量为饲养介质的8-40%,或湿度控制在65%-95%间;饲养容器外界温度范围在18-35℃间、湿度控制在60-95%间;接入囊螨后的饲养系统培养时间为10-30天,当饲养容器中囊螨密度达到10-100头/克时,即可分装出厂投入使用;所用的饲料螨包括:粉螨科、果螨科、脂螨科、麦食螨科、食甜螨科螨类的1至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螨,其特征是饲料螨优选粉螨科的食酪螨、粉螨、生卡螨、嗜粉螨,果螨科的果螨,脂螨科的脂螨,麦食螨科的尘螨、嗜霉螨、麦食螨,食甜螨科的食甜螨、嗜鳞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螨包括北绥螨、囊螨、蠊螨、毛绥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螨大量饲养方法,其特征是囊螨与饲料螨的投放比例以1∶15到1∶35之间为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螨大量饲养方法,其特征是上述饲养方法中容器内部的加入水量为饲养介质20-30%为最佳,容器外界温度范围以22-28℃、湿度85-90%为最佳,饲养培养时间以20-25天为最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囊螨大量饲养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饲养介质包括:植物材料以及非植物性材料,植物材料优选麦麸和稻壳,非植物性材料优选泥炭、蛭石,饲养介质优选混匀的麸皮、泥炭和蛭石。
7、一种囊螨应用于田间防治的方法,其特征是当上述饲养容器中囊螨密度达到10-100头/克时,可带介质分装,然后将分装好的囊螨置于防治大田或温室中,可采用网袋或布袋分装悬挂或直接撒放在作物上,进行生物防治,囊螨与害虫的释放比例为1∶15到1∶1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囊螨应用于田间防治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害虫发生且密度低于2头/叶时,将上述分装的带培养介质的囊螨置入要防治的温室或大田植物间;如害虫虫口密度超过3头/叶,应在释放前5-7天进行一次药剂清园,天敌囊螨与害虫的释放比例以1∶30到1∶50为最佳。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囊螨应用于田间防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作物包括大田和温室生产的蔬菜、瓜类、无核小水果、观赏性作物。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囊螨应用于田间防治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粉虱害虫包括烟粉虱、温室白粉虱,蓟马害虫包括烟蓟马、花蓟马,叶螨害虫包括二斑叶螨、朱砂叶螨、神泽氏叶螨,跗线螨害虫包括侧多食跗线螨;其中烟粉虱、温室白粉虱和二斑叶螨防治效果特别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0718473A CN101406167A (zh) | 2008-09-25 | 2008-09-25 | 一种囊螨大量饲养与应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8100718473A CN101406167A (zh) | 2008-09-25 | 2008-09-25 | 一种囊螨大量饲养与应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06167A true CN101406167A (zh) | 2009-04-15 |
Family
ID=40569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0718473A Pending CN101406167A (zh) | 2008-09-25 | 2008-09-25 | 一种囊螨大量饲养与应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406167A (zh)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1000A (zh) * | 2010-10-29 | 2011-02-02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剑毛帕厉螨、尖狭下盾螨的方法 |
CN102301984A (zh) * | 2011-07-29 | 2012-01-04 | 黄建华 | 一种植绥螨个体饲养器 |
CN103299984A (zh) * | 2013-05-20 | 2013-09-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利用捕食螨防治食用菌害虫的方法 |
CN103299960A (zh) * | 2013-05-20 | 2013-09-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薄口螨的人工大量饲养方法 |
CN103299959A (zh) * | 2013-05-20 | 2013-09-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捕食螨的一种生产新方法 |
CN103430908A (zh) * | 2013-07-31 | 2013-12-11 | 张忠和 | 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 |
CN103563855A (zh) * | 2013-05-20 | 2014-02-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饲养猎物螨和捕食螨的新方法 |
CN103734089A (zh) * | 2013-12-26 | 2014-04-23 | 中山大学 | 一种植绥螨科捕食螨的人工饲养方法 |
CN104222066A (zh) * | 2013-06-21 | 2014-12-24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捕食螨的包装及使用新方法 |
CN104222011A (zh) * | 2013-06-21 | 2014-12-24 | 王伯明 | 一种生产捕食螨的新方法 |
CN104222012A (zh) * | 2013-06-21 | 2014-12-24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利用叶螨大量生产捕食螨的方法 |
CN105831023A (zh) * | 2016-06-14 | 2016-08-10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 一种长头螨的培育方法 |
CN107279035A (zh) * | 2017-06-23 | 2017-10-24 |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捕食螨对韭蛆捕食作用的研究方法 |
CN107581163A (zh) * | 2017-11-03 | 2018-01-16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利用朱砂叶螨饲养黄角食螨隐翅虫的方法 |
CN109526876A (zh) * | 2018-11-20 | 2019-03-29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 马六甲肉食螨的饲养方法及应用 |
CN112772567A (zh) * | 2021-01-07 | 2021-05-11 | 贵州大学 | 一种菅原毛绥螨及其猎物罗宾根螨的饲养方法 |
-
2008
- 2008-09-25 CN CNA2008100718473A patent/CN10140616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1000A (zh) * | 2010-10-29 | 2011-02-02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剑毛帕厉螨、尖狭下盾螨的方法 |
CN101961000B (zh) * | 2010-10-29 | 2013-11-06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剑毛帕厉螨、尖狭下盾螨的方法 |
CN102301984A (zh) * | 2011-07-29 | 2012-01-04 | 黄建华 | 一种植绥螨个体饲养器 |
CN103299984A (zh) * | 2013-05-20 | 2013-09-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利用捕食螨防治食用菌害虫的方法 |
CN103299960A (zh) * | 2013-05-20 | 2013-09-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薄口螨的人工大量饲养方法 |
CN103299959A (zh) * | 2013-05-20 | 2013-09-18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捕食螨的一种生产新方法 |
CN103299960B (zh) * | 2013-05-20 | 2016-04-27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薄口螨的人工大量饲养方法 |
CN103563855A (zh) * | 2013-05-20 | 2014-02-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饲养猎物螨和捕食螨的新方法 |
CN104222011A (zh) * | 2013-06-21 | 2014-12-24 | 王伯明 | 一种生产捕食螨的新方法 |
CN104222066A (zh) * | 2013-06-21 | 2014-12-24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捕食螨的包装及使用新方法 |
CN104222012A (zh) * | 2013-06-21 | 2014-12-24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利用叶螨大量生产捕食螨的方法 |
CN104222011B (zh) * | 2013-06-21 | 2016-08-10 | 首伯农(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生产捕食螨的新方法 |
CN103430908B (zh) * | 2013-07-31 | 2015-07-08 | 张忠和 | 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 |
CN103430908A (zh) * | 2013-07-31 | 2013-12-11 | 张忠和 | 一种模式胭脂虫丰产培育方法 |
CN103734089A (zh) * | 2013-12-26 | 2014-04-23 | 中山大学 | 一种植绥螨科捕食螨的人工饲养方法 |
CN105831023A (zh) * | 2016-06-14 | 2016-08-10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 一种长头螨的培育方法 |
CN107279035A (zh) * | 2017-06-23 | 2017-10-24 |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一种捕食螨对韭蛆捕食作用的研究方法 |
CN107581163A (zh) * | 2017-11-03 | 2018-01-16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利用朱砂叶螨饲养黄角食螨隐翅虫的方法 |
CN107581163B (zh) * | 2017-11-03 | 2021-05-14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利用朱砂叶螨饲养黄角食螨隐翅虫的方法 |
CN109526876A (zh) * | 2018-11-20 | 2019-03-29 |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 | 马六甲肉食螨的饲养方法及应用 |
CN112772567A (zh) * | 2021-01-07 | 2021-05-11 | 贵州大学 | 一种菅原毛绥螨及其猎物罗宾根螨的饲养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06167A (zh) | 一种囊螨大量饲养与应用方法 | |
CN101773099B (zh) | 一种斯氏小盲绥螨的人工饲养生产方法 | |
CN101961000B (zh) |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剑毛帕厉螨、尖狭下盾螨的方法 | |
CN107125023B (zh) | 一种食用菌栽培基质及利用其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 |
CN103975901B (zh) | 一种利用大头金蝇蛆养殖剩余料诱集野生黑水虻的方法 | |
CN101569297B (zh) | 中华甲虫蒲螨的繁育方法和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
CN104642267B (zh) | 一种烟蚜茧蜂的工业化培育方法 | |
CN105230397B (zh) | 一种大棚内同时进行蔬菜种植和柴鸡养殖的方法 | |
CN102293182A (zh) | 一种东亚小花蝽的饲养方法 | |
CN104798734B (zh) | 捕食性秽蝇幼虫室内饲养的方法 | |
KR102273448B1 (ko) | 포식성 이리응애 방사 시스템 및 생산 방법 | |
CN103396201A (zh) | 一种猪肚菇新种质的标准化栽培方法 | |
CN106070068A (zh) | 捕食螨大量饲养方法 | |
CN101637149B (zh) | 具有杀昆虫和杀螨特性的捕食性螨类的生产方法 | |
CN103975902B (zh) | 一种诱集野生黑水虻的方法 | |
CN104304694B (zh) | 桃蛀螟人工饲料、制备方法及继代饲养方法 | |
CN106106374A (zh) | 一种亮腹釉小蜂的规模化繁殖方法 | |
CN104137948B (zh) | 一种江原钝绥螨的饲料及人工饲养方法 | |
CN107114117A (zh) | 一种白芦菇的栽培方法 | |
Gogoi et al. | Mushroom cultivation technology | |
CN104798732A (zh) |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光滑巨螯螨的方法 | |
CN104920318A (zh) | 一种甘蔗螟虫的防治方法 | |
CN104026079A (zh) | 一种棕尾别麻蝇蛆养殖与野生黑水虻诱集的方法 | |
CN103875609A (zh) | 贝氏奥林螨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 |
Kamalakannan et al. | Mushrooms–A hidden treasur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904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