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8686B - 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方法和号码回填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方法和号码回填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8686B
CN103428686B CN201310345496.1A CN201310345496A CN103428686B CN 103428686 B CN103428686 B CN 103428686B CN 201310345496 A CN201310345496 A CN 201310345496A CN 103428686 B CN103428686 B CN 103428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id
tmsi
calling
imsi
ca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54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8686A (zh
Inventor
王政
段殳
罗毅
赖可
易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AXUN XINKE INFORMATION Co Ltd
YIBIN BRANCH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GROUP SICHU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AXUN XINKE INFORMATION Co Ltd
YIBIN BRANCH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GROUP SICHU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AXUN XINKE INFORMATION Co Ltd, YIBIN BRANCH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GROUP SICHU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AXUN XINKE INFOR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4549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86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8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8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8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8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方法和号码回填服务器,方法包括:建立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建立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将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补充IMSI,建立完整的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根据网内互拨呼叫的特征,分别获取主、被叫用户GROUPID和移动台国际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的对应关系;对主、被叫方的呼叫记录进行IMSI、MSISDN的号码回填,保存所述号码回填之后的呼叫记录结果到用户呼叫记录中。本发明涉及的移动网络接口少,易于应用及部署于目前的信令监测系统。

Description

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方法和号码回填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用于移动通网络信令监测系统中的用户呼叫记录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码IMSI和移动台国际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的回填,以区分不同用户的呼叫记录。
背景技术
移动通网络信令监测系统中的用户呼叫记录,由于用户呼叫信令流程中,使用用户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MSI来标识用户,TMSI是一个临时分配的号码,不能对应到某一特定的用户,因此,需要一种回填用户IMSI、MSISDN的方法,将用户呼叫记录打上IMSI、MSISDN标签,用以区分不同用户呼叫。
目前已有部分用户号码回填手段,一种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是一种基于网内用户互相拨打,分别获取主被叫相关信息,并将主被叫呼叫关联起来,获取用户的IMSI和MSISDN的方法,是一种只涉及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信令,不涉及其他移动网络网元接口信令的高效的解决方法。
现有技术中,对比文件1:中国专利号“CN201010299536.X”公开了一种信令监测中号码回填的方法,公开日为2012年04月18日,所述方法包括:A、利用移动交换中心MSC周边的接口传输的多条信令消息中的号码、所述信令消息的产生时间以及各信令消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以MSC为单位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码IMSI、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MSI和移动台国际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并记录所述对应关系的更新时间;B、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及其更新时间,对接收的信令消息进行IMSI或MSISDN的号码回填,保存所述号码回填之后的信令消息。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所需要的接口信令数据较多,涉及到移动网络的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以及C接口和D接口;该技术必须将所有接口的信令做关联,才能正常获取移动用户的MSISDN、IMSI号进行回填。目前,移动网络非常庞大,要全网监测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以及C接口和D接口,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工程复杂度相当高,因此,该技术只适应于很少一部分上述接口全部监测的信令监测网络。
二、由于该技术需要匹配多接口的信令,因此,信令解析、号码匹配算法非常复杂,严重影响用户号码的实时性,不能实时获取用户号码进行回填,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系统并不适用。
三、该技术未利用网内互拨呼叫呼叫特征来进行用户号码匹配,这种类型的呼叫在现网中占总呼叫量的70%以上,其号码匹配率尚有提升空间。
对比文件2:中国专利号“CN201110041589.6”公开了一种应用于2G网络的号码回填方法和通信监测系统,公开日为2011年06月15日,号码回填方法包括:监测A接口上的UE位置更新流程,获取UE的初始TMSI、初始位置区码、有效TMSI和有效位置区码;根据初始TMSI和初始位置区码,判断是否存储了UE的IMSI和TMSI映射关系,如果是,采用有效TMSI和有效位置区码替换映射关系中的TMSI和有效位置区码;如果否,判断位置更新流程的信令中是否携带有UE的IMSI,如果是,生成UE的IMSI和TMSI映射关系并存储;监测A接口上的业务流程,判断业务流程的信令中是否携带UE的IMSI,如果否,根据业务流程的信令中携带的UE的有效TMSI和有效位置区码,查询UE的IMSI和TMSI映射关系,确定UE的IMSI。该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该技术只能匹配出用户的IMSI,不能获取用户的MSISDN进行回填,就是说不能获取用户的手机号码,不适合对用户跟踪、用户投诉处理等应用。
二、该技术未利用网内互拨呼叫呼叫特征来进行用户号码匹配,这种类型的呼叫在现网中占总呼叫量的70%以上,其号码匹配率尚有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号码回填方法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本发明基于移动网内用户互拨呼叫的信令分析、解析、匹配,是网内用户的互拨呼叫,通过这些呼叫并采用本发明的匹配方法,能够实现用户IMSI、MSISDN号码的高效回填;并且,本发明只涉及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信令,不涉及其他移动网络网元接口信令,满足于目前移动网络信令监测系统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根据用户信令分析和信令跟踪方法,建立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根据被叫用户信令流程,建立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将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补充IMSI,建立完整的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根据网内互拨呼叫的特征,分别获取主、被叫用户GROUPID和移动台国际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GROUPID、MSISDN对应关系,并利用获取的IMSI,对主、被叫方的呼叫记录进行IMSI、MSISDN的号码回填,保存所述号码回填之后的呼叫记录结果到用户呼叫记录中。
所述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利用移动网络的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信令,对用户呼叫记录中的用户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MSI进行跟踪,并跟踪用户TMSI在多次呼叫中不断变化的过程,将同一用户的呼叫记录打上相同的GROUPID标签,用于区分不同用户的呼叫记录,建立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
B、针对被叫用户呼叫记录,利用呼叫过程中信令流程,建立T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码IMSI和GROUPID的对应关系,即建立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
C、针对主叫用户的呼叫,根据步骤A确定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当该用户作为被叫接听电话时,根据步骤B获取其IMSI,即将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补充IMSI,建立完整的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
D、利用移动网络的主、被叫用户网内互相拨打的呼叫信令的相关性,进行网内互拨呼叫的主、被叫呼叫的识别,并加入容错处理机制,分别获取主、被叫用户GROUPID和移动台国际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的对应关系;
E、根据所述GROUPID、MSISDN对应关系,并利用从被叫用户呼叫过程中获取的IMSI,对主、被叫方的呼叫记录进行IMSI、MSISDN的号码回填,保存所述号码回填之后的呼叫记录结果。
所述步骤A包括:
A01、当用户TMSI未改变时,同一TMSI的呼叫记录,均打上相同的GROUPID标签,表示同一用户的呼叫记录,建立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
所述步骤A还包括:
A02、当用户TMSI在呼叫过程中改变时,根据TMSI重分配信令流程,建立改变前的oldTMSI和改变后的newTMSI的对应关系,用oldTMSI查询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将其更新为newTMSI,即将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更新为用户当前使用的TMSI和GROUPID对应关系。
所述步骤B包括:
B01、被叫用户呼叫记录,利用Paging信令中的TMSI和IMSI及呼叫过程中信令所带的TMSI进行匹配,获取被叫用户呼叫记录的IMSI,建立TMSI-IMSI对应关系表;
B02、在TMSI在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中查询该用户TMSI所对应的GROUPID,建立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
所述步骤D包括:
D01、对指定的移动网络运营商的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进行信令解析,提取主叫用户在语音呼叫过程中的关键字段,并根据步骤A,建立主叫TMSI-被叫MSISDN对应关系表;
D02、对指定的移动网络运营商的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进行信令解析,提取被叫用户在语音呼叫过程中的关键字段,并根据步骤A、B,建立被叫TMSI-GROUPID-IMSI-主叫MSISDN对应关系表;
D03、利用网内用户互相拨打时,主、被叫呼叫几乎同时开始和结束的特征,按照呼叫开始时间、连接时间、挂机时间查询所有的呼叫记录,查询出呼叫记录中的主、被叫上述关键时间点相差在2秒内的呼叫,初步识别出网内用户网内用户互相拨打记录;
D04、利用上述初步识别的主、被叫互拨记录,并利用D01、D02提取的相关字段,对于主叫记录,将识别出的互拨被叫的主叫号码MSISDN,回填到主叫记录中,即将主叫呼叫的TMSI-GROUPID-MSISDN对应关系表,更新为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表;
D05、利用上述初步识别的主、被叫互拨记录,并利用D01、D02提取的相关字段,对于被叫记录,将识别出的互拨被叫的被叫号码MSISDN,回填到被叫记录中,即将被叫呼叫的TMSI-GROUPID-MSISDN对应关系表,更新为TMSI-GROUPID-IMSI-MSISDN对应关系表。
所述步骤D中的容错处理机制包括:
D06、对于D04、D05建立的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表,加上计数值MATCHCOUNTER,记录同一TMSI-GROUPID-MSISDN-IMSI出现的次数,即建立TMSI-GROUPID-MSISDN-IMSI-MATCHCOUNTER对应关系表;
D07、利用长时段的数据匹配记录,查询TMSI-GROUPID-MSISDN-IMSI-MATCHCOUNTER对应关系表,将同一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中MSISDN所对应的MATCHCOUNTER次数最多的记录,作为最终的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此步骤为最终结果,用于呼叫记录的号码回填。
所述步骤E包括:
E1、利用从步骤D获取的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将同一GROUPID的呼叫记录,回填其对应的MSISDN、IMSI到呼叫记录中。
一种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呼叫跟踪模块:用于利用用户呼叫过程中TMSI变化流程,将相同用户的多次呼叫打上同一GROUPID标签,用以标识不同用户的呼叫;同时,对被叫的呼叫记录,利用从被叫用户呼叫过程中获取的IMSI,建立GROUPID和IMSI对应关系;同时,跟踪同一用户的主被叫呼叫,建立完整的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
网内互拨呼叫匹配模块:用于利用移动网络的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主、被叫用户网内互相拨打呼叫信令的相关性,进行网内互相拨打的主、被叫呼叫匹配,并加入容错处理机制,分别获取主、被叫用户GROUPID和IMSI、MSISDN的对应关系,即建立TMSI-GROUPID-IMSI-MSISDN对应关系表;
号码回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析出的匹配关系,对同一GROUPID用户呼叫记录进行MSISDN、IMSI进行回填,并保存所述号码回填之后的呼叫记录。
所述网内互拨呼叫匹配模块包括:
网内互拨呼叫粗匹配子模块:用于利用网内用户互相拨打时,主、被叫呼叫几乎同时开始和结束的特征,对呼叫记录中的主、被叫呼叫开始时间、连接时间、挂机时间一致的呼叫进行匹配,初步识别出网内用户网内用户互相拨打记录,并利用步骤C01、C02提取的相关字段,建立用户GROUPID和MSISDN的对应关系;
网内互拨呼叫匹配判决子模块:用于对于D04出现的同一GROUPID,对其匹配出的IMSI、MSISDN,统计此种GROUPID和MSISDN匹配关系出现的次数,建立TMSI-GROUPID-MSISDN-IMSI-MATCHCOUNTER对应关系表;并利用长时段的数据匹配记录,将同一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中MSISDN所对应的MATCHCOUNTER次数最多的记录,作为最终的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
采用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一、本发明是基于移动网内用户互拨呼叫的信令分析、解析、匹配的一种号码回填方式,据统计,移动用户约70%的呼叫,是网内用户的互拨呼叫,通过这种类型的呼叫并采用本发明的匹配方法,能够实现用户IMSI、MSISDN号码的高效回填;并且,本发明,只涉及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信令,不涉及其他移动网络网元接口信令,满足于目前移动网络信令监测系统的要求,是一种高效、可靠的号码回填方式。
二、本发明所涉及的移动网络网元接口较少,易于部署于现有的移动网络信令监测系统中。
三、由于本发明只需要对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信令进行分析,因此,其效率明显高于其他需要多接口信令关联的方法。
四、本发明基于网内用户的互拨呼叫的方法,是一种独特的、创新的方法,目前尚未搜寻到有类似的方法出现。
五、移动用户约70%的呼叫,是网内用户的互拨呼叫,因此,本发明能够高效地实现用户号码的回填,有效地提高了号码的回填率,据初步测试,号码回填率可以达到95 %以上。
六、本专利与对比文件1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减少了需要分析信令数据的移动网络接口,适合于大规模的应用,减少了信令监测系统的成本;同时,创新地使用网内呼叫互拨呼叫来进行号码回填技术,有效提高了号码回填率。同时,由于文件1所述方法需要匹配多接口的信令,因此,信令解析、号码匹配算法非常复杂,严重影响用户号码的实时性,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系统并不适用,相对而言,本发明能够高效、实施的实现,这是对比文件1所不具备的。
七、 本专利与对比文件2相比,主要区别在于该技术只能匹配出用户的IMSI,不能获取用户的MSISDN进行回填,就是说不能获取用户的手机号码,不适合对用户跟踪、用户投诉处理等应用,同时,创新地使用网内呼叫互拨呼叫来进行号码回填技术,有效提高了号码回填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网内用户互相拨打,分别获取主被叫相关信息,并将主被叫呼叫关联起来,获取用户的IMSI和MSISDN的方法,该方法涉及的移动网络接口少,易于应用及部署于目前的信令监测系统;该方法与对比文件2(中国专利号“CN201110041589.6”)所述方法相结合,可以同时获取用户的IMSI和MSISDN进行回填,同时有效提高了号码的匹配率,是一种高效、实时的号码回填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数据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所述方法为:
根据用户信令分析和信令跟踪方法,建立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根据被叫用户信令流程,建立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将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补充IMSI,建立完整的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根据网内互拨呼叫的特征,分别获取主、被叫用户GROUPID和移动台国际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GROUPID、MSISDN对应关系,并利用获取的IMSI,对主、被叫方的呼叫记录进行IMSI、MSISDN的号码回填,保存所述号码回填之后的呼叫记录结果到用户呼叫记录中。
所述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利用移动网络的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信令,对用户呼叫记录中的用户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MSI进行跟踪,并跟踪用户TMSI在多次呼叫中不断变化的过程,将同一用户的呼叫记录打上相同的GROUPID标签,用于区分不同用户的呼叫记录,建立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
B、针对被叫用户呼叫记录,利用呼叫过程中信令流程,建立T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码IMSI和GROUPID的对应关系,即建立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
C、针对主叫用户的呼叫,根据步骤A确定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当该用户作为被叫接听电话时,根据步骤B获取其IMSI,即将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补充IMSI,建立完整的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
D、利用移动网络的主、被叫用户网内互相拨打的呼叫信令的相关性,进行网内互拨呼叫的主、被叫呼叫的识别,并加入容错处理机制,分别获取主、被叫用户GROUPID和移动台国际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的对应关系;
E、根据所述GROUPID、MSISDN对应关系,并利用从被叫用户呼叫过程中获取的IMSI,对主、被叫方的呼叫记录进行IMSI、MSISDN的号码回填,保存所述号码回填之后的呼叫记录结果。
所述步骤A包括:
A01、当用户TMSI未改变时,同一TMSI的呼叫记录,均打上相同的GROUPID标签,表示同一用户的呼叫记录,建立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
A02、当用户TMSI在呼叫过程中改变时,根据TMSI重分配信令流程,建立改变前的oldTMSI和改变后的newTMSI的对应关系,用oldTMSI查询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将其更新为newTMSI,即将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更新为用户当前使用的TMSI和GROUPID对应关系。
所述步骤B包括:
B01、被叫用户呼叫记录,利用Paging信令中的TMSI和IMSI及呼叫过程中信令所带的TMSI进行匹配,获取被叫用户呼叫记录的IMSI,建立TMSI-IMSI对应关系表;
B02、在TMSI在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中查询该用户TMSI所对应的GROUPID,建立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
所述步骤D包括:
D01、对指定的移动网络运营商的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进行信令解析,提取主叫用户在语音呼叫过程中的关键字段(包括被叫用户MSISDN、主叫用户TMSI、呼叫开始时间、连接时间、挂机时间),并根据步骤A,建立主叫TMSI-被叫MSISDN对应关系表;
D02、对指定的移动网络运营商的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进行信令解析,提取被叫用户在语音呼叫过程中的关键字段(包括主叫用户MSISDN、被叫用户TMSI、呼叫开始时间、连接时间、挂机时间),并根据步骤A、B,建立被叫TMSI-GROUPID-IMSI-主叫MSISDN对应关系表;
D03、利用网内用户互相拨打时,主、被叫呼叫几乎同时开始和结束的特征,按照呼叫开始时间、连接时间、挂机时间查询所有的呼叫记录,查询出呼叫记录中的主、被叫上述关键时间点相差在2秒内的呼叫,初步识别出网内用户网内用户互相拨打记录;
D04、利用上述初步识别的主、被叫互拨记录,并利用D01、D02提取的相关字段,对于主叫记录,将识别出的互拨被叫的主叫号码MSISDN,回填到主叫记录中,即将主叫呼叫的TMSI-GROUPID-MSISDN对应关系表,更新为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表;
D05、利用上述初步识别的主、被叫互拨记录,并利用D01、D02提取的相关字段,对于被叫记录,将识别出的互拨被叫的被叫号码MSISDN,回填到被叫记录中,即将被叫呼叫的TMSI-GROUPID-MSISDN对应关系表,更新为TMSI-GROUPID-IMSI-MSISDN对应关系表;
D06、由于几乎同时发生的网内互相拨打的呼叫可能有很多,所以,利用D03记录的主被叫互拨呼叫可能有一些错误记录。对于D04、D05建立的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表,加上计数值MATCHCOUNTER,记录同一TMSI-GROUPID-MSISDN-IMSI出现的次数,即建立TMSI-GROUPID-MSISDN-IMSI-MATCHCOUNTER对应关系表;
D07、利用长时段的数据匹配记录,查询TMSI-GROUPID-MSISDN-IMSI-MATCHCOUNTER对应关系表,将同一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中MSISDN所对应的MATCHCOUNTER次数最多的记录,作为最终的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此步骤为最终结果,用于呼叫记录的号码回填。
本发明中的容错处理机制是指上述的D06\D07步骤。
所述步骤E包括:
E1、利用从步骤D获取的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将同一GROUPID的呼叫记录,回填其对应的MSISDN、IMSI到呼叫记录中。
一种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服务器,包括:
用户呼叫跟踪模块:用于利用用户呼叫过程中TMSI变化流程,将相同用户的多次呼叫打上同一GROUPID标签,用以标识不同用户的呼叫;同时,对被叫的呼叫记录,利用从被叫用户呼叫过程中获取的IMSI,建立GROUPID和IMSI对应关系;同时,跟踪同一用户的主被叫呼叫,建立完整的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
网内互拨呼叫匹配模块:用于利用移动网络的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主、被叫用户网内互相拨打呼叫信令的相关性,进行网内互相拨打的主、被叫呼叫匹配,并加入容错处理机制,分别获取主、被叫用户GROUPID和IMSI、MSISDN的对应关系,即建立TMSI-GROUPID-IMSI-MSISDN对应关系表;
号码回填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析出的匹配关系,对同一GROUPID用户呼叫记录进行MSISDN、IMSI进行回填,并保存所述号码回填之后的呼叫记录。
所述网内互拨呼叫匹配模块包括:
网内互拨呼叫粗匹配子模块:用于利用网内用户互相拨打时,主、被叫呼叫几乎同时开始和结束的特征,对呼叫记录中的主、被叫呼叫开始时间、连接时间、挂机时间一致的呼叫进行匹配,初步识别出网内用户网内用户互相拨打记录,并利用步骤C01、C02提取的相关字段,建立用户GROUPID和MSISDN的对应关系;
网内互拨呼叫匹配判决子模块:用于对于D04出现的同一GROUPID,对其匹配出的IMSI、MSISDN,统计此种GROUPID和MSISDN匹配关系出现的次数,建立TMSI-GROUPID-MSISDN-IMSI-MATCHCOUNTER对应关系表;并利用长时段的数据匹配记录,将同一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中MSISDN所对应的MATCHCOUNTER次数最多的记录,作为最终的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是实现一种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的数据处理流程图,其中:
移动通信网络信令监测系统是目前已经部署于移动网络的信令监测系统,其采集的信令,以移动集团规定的数据格式,输出采集的信令,送入信令解析部分进行信令解码分析。
信令解析部分,用于解析用户信令,并按照信令流程,整理分析出主叫、被叫用户的呼叫过程,形成主被叫用户呼叫记录,并提取后续匹配计算所需要的关键字段,即主叫用户记录的关键字段:包括被叫用户MSISDN、主叫用户TMSI、呼叫开始时间、连接时间、挂机时间;被叫用户记录的关键字段:主叫用户MSISDN、被叫用户TMSI、呼叫开始时间、连接时间、挂机时间。
主被叫呼叫记录形成部分,按照同一用户TMSI在呼叫过程变化规律,以及呼叫的信令流程,对同一用户的多次呼叫,打上相同的均打上相同的GROUPID标签,表示同一用户的呼叫记录。
被叫用户呼叫记录IMSI匹配部分,针对被叫用户呼叫记录,利用Paging信令中的TMSI和IMSI及呼叫过程中信令所带的TMSI进行匹配,获取被叫用户呼叫记录的IMSI。
主被叫用户匹配部分,利用网内用户互相拨打时,主、被叫呼叫几乎同时开始和结束的特诊,对呼叫记录中的主、被叫呼叫开始时间、连接时间、挂机时间几乎一致的呼叫进行匹配,初步识别出网内用户网内用户互相拨打记录,并利用相关字段,建立用户GROUPID和MSISDN的对应关系。
由于几乎同时发生的网内互相拨打的呼叫可能有很多,所以,利用记录的GROUPID和MSISDN的对应关系可能有一些错误记录。对于出现的同一GROUPID,对其匹配出的MSISDN,统计此种GROUPID和MSISDN匹配关系出现的次数MATCHCOUNTER。
利用长时段的数据匹配记录,将同一GROUPID和不同MSISDN对应关系出现次数最多的记录,作为最终的GROUPID和MSISDN对应关系。
主被叫用户号码回填部分,根据所述分析出的匹配关系,对同一GROUPID用户呼叫的所有记录进行MSISDN、IMSI进行回填,并保存所述号码回填之后的呼叫记录。
数据输出部分,将回填IMSI、MSISDN的用户呼叫记录,输出,供其它分析平台使用。

Claims (9)

1.一种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根据用户信令分析和信令跟踪方法,建立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根据被叫用户信令流程,建立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将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补充IMSI,建立完整的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根据网内互拨呼叫的特征,分别获取主、被叫用户GROUPID和移动台国际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GROUPID、MSISDN对应关系,并利用获取的IMSI,对主、被叫方的呼叫记录进行IMSI、MSISDN的号码回填,保存所述号码回填之后的呼叫记录结果到用户呼叫记录中;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利用移动网络的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信令,对用户呼叫记录中的用户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MSI进行跟踪,并跟踪用户TMSI在多次呼叫中不断变化的过程,将同一用户的呼叫记录打上相同的GROUPID标签,用于区分不同用户的呼叫记录,建立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
B、针对被叫用户呼叫记录,利用呼叫过程中信令流程,建立T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码IMSI和GROUPID的对应关系,即建立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
C、针对主叫用户的呼叫,根据步骤A确定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当该用户作为被叫接听电话时,根据步骤B获取其IMSI,即将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补充IMSI,建立完整的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
D、利用移动网络的主、被叫用户网内互相拨打的呼叫信令的相关性,进行网内互拨呼叫的主、被叫呼叫的识别,并加入容错处理机制,分别获取主、被叫用户GROUPID和移动台国际综合业务数字网号码MSISDN的对应关系;
E、根据所述GROUPID、MSISDN对应关系,并利用从被叫用户呼叫过程中获取的IMSI,对主、被叫方的呼叫记录进行IMSI、MSISDN的号码回填,保存所述号码回填之后的呼叫记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A01、当用户TMSI未改变时,同一TMSI的呼叫记录,均打上相同的GROUPID标签,表示同一用户的呼叫记录,建立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
A02、当用户TMSI在呼叫过程中改变时,根据TMSI重分配信令流程,建立改变前的oldTMSI和改变后的newTMSI的对应关系,用oldTMSI查询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将其更新为newTMSI,即将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更新为用户当前使用的TMSI和GROUPID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B01、被叫用户呼叫记录,利用Paging信令中的TMSI和IMSI及呼叫过程中信令所带的TMSI进行匹配,获取被叫用户呼叫记录的IMSI,建立TMSI-IMSI对应关系表;
B02、在TMSI在TMSI-GROUPID对应关系表中查询该用户TMSI所对应的GROUPID,建立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
D01、对指定的移动网络运营商的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进行信令解析,提取主叫用户在语音呼叫过程中的关键字段,关键字段包括被叫用户MSISDN、主叫用户TMSI,并根据步骤A,建立主叫TMSI-被叫MSISDN对应关系表;
D02、对指定的移动网络运营商的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进行信令解析,提取主、被叫用户在语音呼叫过程中的关键字段,并根据步骤A、B、C,建立主、被叫的TMSI-GROUPID-IMSI- MSISDN对应关系表;
D03、利用网内用户互相拨打时,主、被叫呼叫几乎同时开始和结束的特征,按照呼叫开始时间、连接时间、挂机时间查询所有的呼叫记录,查询出呼叫记录中的主、被叫上述关键时间点相差在2秒内的呼叫,初步识别出网内用户互相拨打记录;
D04、利用上述初步识别的主、被叫互拨记录,并利用D01、D02提取的相关字段,对于主叫记录,将识别出的互拨被叫的主叫号码MSISDN,回填到主叫记录中,即将主叫呼叫的TMSI-GROUPID-MSISDN对应关系表,更新为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表;
D05、利用上述初步识别的主、被叫互拨记录,并利用D01、D02提取的相关字段,对于被叫记录,将识别出的互拨被叫的被叫号码MSISDN,回填到被叫记录中,即将被叫呼叫的TMSI-GROUPID-MSISDN对应关系表,更新为TMSI-GROUPID-IMSI-MSISDN对应关系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的容错处理机制包括:
D06、对于D04、D05建立的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表,加上计数值MATCHCOUNTER,记录同一TMSI-GROUPID-MSISDN-IMSI出现的次数,即建立TMSI-GROUPID-MSISDN-IMSI-MATCHCOUNTER对应关系表;
D07、利用长时段的数据匹配记录,查询TMSI-GROUPID-MSISDN-IMSI-MATCHCOUNTER对应关系表,将同一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中MSISDN所对应的MATCHCOUNTER次数最多的记录,作为最终的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此步骤为最终结果,用于呼叫记录的号码回填。
7.根据权利要求1、2、3、5或6所述的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包括: E1、利用从步骤D获取的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将同一GROUPID的呼叫记录,回填其对应的MSISDN、IMSI到呼叫记录中。
8.一种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呼叫跟踪模块:用于利用用户呼叫过程中TMSI变化流程,将相同用户的多次呼叫打上同一GROUPID标签,用以标识不同用户的呼叫;同时,对被叫的呼叫记录,利用从被叫用户呼叫过程中获取的IMSI,建立GROUPID和IMSI对应关系;同时,跟踪同一用户的主被叫呼叫,建立完整的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表;
网内互拨呼叫匹配模块:用于利用移动网络的A接口、Mc接口、IUCS接口主、被叫用户网内互相拨打呼叫信令的相关性,进行网内互相拨打的主、被叫呼叫匹配,并加入容错处理机制,分别获取主、被叫用户GROUPID和IMSI、MSISDN的对应关系,即建立TMSI-GROUPID-IMSI-MSISDN对应关系表;
号码回填模块:用于根据分析出的匹配关系,对同一GROUPID用户呼叫记录进行MSISDN、IMSI进行回填,并保存所述号码回填之后的呼叫记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内互拨呼叫匹配模块包括:
网内互拨呼叫粗匹配子模块:用于利用网内用户互相拨打时,主、被叫呼叫几乎同时开始和结束的特征,对呼叫记录中的主、被叫呼叫开始时间、连接时间、挂机时间一致的呼叫进行匹配,初步识别出网内用户网内用户互相拨打记录,并利用提取的相关字段,建立用户GROUPID和MSISDN的对应关系;
网内互拨呼叫匹配判决子模块:用于对于出现的同一GROUPID,对其匹配出的IMSI、MSISDN,统计此种GROUPID和MSISDN匹配关系出现的次数,建立TMSI-GROUPID-MSISDN-IMSI-MATCHCOUNTER对应关系表;并利用长时段的数据匹配记录,将同一TMSI-GROUPID-IMSI对应关系中MSISDN所对应的MATCHCOUNTER次数最多的记录,作为最终的TMSI-GROUPID-MSISDN-IMSI对应关系。
CN201310345496.1A 2013-08-09 2013-08-09 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方法和号码回填服务器 Active CN103428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5496.1A CN103428686B (zh) 2013-08-09 2013-08-09 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方法和号码回填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45496.1A CN103428686B (zh) 2013-08-09 2013-08-09 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方法和号码回填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8686A CN103428686A (zh) 2013-12-04
CN103428686B true CN103428686B (zh) 2016-11-23

Family

ID=49652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45496.1A Active CN103428686B (zh) 2013-08-09 2013-08-09 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方法和号码回填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86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4555B (zh) * 2015-03-31 2018-11-16 亚信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号码回填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91550B (zh) * 2015-11-30 2019-05-07 广州慧睿思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移动用户识别码的方法及系统
CN107360589B (zh) * 2016-05-10 2020-04-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清洗方法及数据清洗装置
CN107197108A (zh) * 2017-05-16 2017-09-22 青岛宇硕云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服务器及通信方法
CN107566664B (zh) * 2017-08-23 2020-06-19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移动网呼叫中获取真实被叫号码的方法
CN108012262B (zh) * 2017-12-01 2020-12-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Lte网络中imsi关联回填方法、平台
CN111818512B (zh) * 2020-06-29 2022-07-15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身份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5515121A (zh) * 2021-06-07 2022-12-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14502A1 (fr) * 2005-08-01 2007-02-08 Zte Corporation Procédé de localisation de cellule pour abonné mobile
CN102098666A (zh) * 2011-02-21 2011-06-15 北京汇泰沃德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2g网络的号码回填方法和通信监测系统
CN102421077A (zh) * 2010-09-28 2012-04-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监测中号码回填的方法和号码回填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14502A1 (fr) * 2005-08-01 2007-02-08 Zte Corporation Procédé de localisation de cellule pour abonné mobile
CN102421077A (zh) * 2010-09-28 2012-04-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监测中号码回填的方法和号码回填服务器
CN102098666A (zh) * 2011-02-21 2011-06-15 北京汇泰沃德科技有限公司 应用于2g网络的号码回填方法和通信监测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信令监测系统关联和关联回填关键技术研究;张帆;《电信网技术》;20111031;全文 *
信令监测系统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研究;李传营;《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008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8686A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8686B (zh) 基于网内互拨呼叫的用户号码回填方法和号码回填服务器
CN102421092B (zh) 一种回填用户固定身份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26129B (zh) 一种呼叫时延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HK1074302A1 (en) Method for anonymous identification of the profiles of subscriber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module
CN104811928A (zh) 提高lte网络用户数据imsi关联率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77819C (zh) 基于智能网信令监控的开机提醒的方法及其系统
US8311535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trace and core network element
CN102098630B (zh) 虚拟网短号呼叫过程中获取主被叫真实号码的系统及方法
AU200323238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ariffs for real-time calls involving ported directory numbers
CN102037756A (zh) 在号码可移植性的情况下的li/dr服务连续性
CN103281464A (zh) 基于信令的欠停漏话提醒系统及方法
CN102307361B (zh) 骚扰电话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57711B (zh) 一种基于通信计费话单进行号码回填的系统和方法
CN105024876A (zh) 业务信令跟踪的方法及装置
US8213899B1 (en) Real time network determination of intra-carrier mobile to mobile calls
CN106900004B (zh) 关联lte网络无线测量报告mr记录归属imsi号的方法
CN102685297B (zh) 屏蔽骚扰电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72754B (zh) 基于改进型无线固话终端的无线固话系统及其应用
CN105025176A (zh) 一种电话号码保密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0496072C (zh) 一种总机实现方法
CN100589592C (zh) 实现智能网呼叫监听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83025A (zh) 一种分析用户终端接续时长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77316B (zh) 数据监听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138227B (zh) 智能网企业虚拟总机业务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WO2015101805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clone sim car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11 South 644006 Yibin province Sichuan City Cuiping District West Jinsha River Avenue

Applicant after: Yibin Branch,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Group Sichua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Yaxun Xinke Inform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11 South 644006 Yibin province Sichuan City Cuiping District West Jinsha River Avenue

Applicant before: Yibin Branch,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 Group Sichua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Yaxun Xingke Industrial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