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7964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7964A
CN103427964A CN2012101656127A CN201210165612A CN103427964A CN 103427964 A CN103427964 A CN 103427964A CN 2012101656127 A CN2012101656127 A CN 2012101656127A CN 201210165612 A CN201210165612 A CN 201210165612A CN 103427964 A CN103427964 A CN 103427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ti
data
bundling
domain position
send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656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艳峰
陈宪明
罗薇
鲁照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1656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79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7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79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发送端利用跨越N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的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并在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后,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直至重传次数达到设定值或接收到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其中,在至少一次重传过程中,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所述M、N为正整数,M不等于N。由于发送端在至少一次重传中所利用的TTI个数不等于前一次发送过程中所利用的TTI个数,即发送端在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时,可以灵活利用数目不固定的TTI,因而可以降低对资源调度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调度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有限的频谱资源逐渐成为制约无线通信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充分利用所述有限的频谱资源、达到增加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的目的,目前多采用同频方式来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组网,但是,同频方式组网会增加小区间干扰(Inter-Cell Interference,ICI),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无线通信系统覆盖性能的降低。
以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为例,在LTE通信系统中,其下行多采用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 Access,OFDMA)技术,上行多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SingleCarrier-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SC-FDMA)技术。所述OFDMA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小区内的干扰,提高小区内的信号覆盖质量,但是由于其属于同频组网技术,因而会导致小区间干扰明显增加,使得整个系统的覆盖性能降低;同样,虽然所述SC-FDMA技术能够显著降低终端的峰均比,提高信号质量,但由于其属于同频组网技术,因而也会导致小区间干扰明显增加,使得整个系统的覆盖性能降低。
为了降低同频方式组网所带来的小区间干扰,改善LTE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和容量性能,LTE通信系统提出了很多标准化技术。例如,将小区间干扰消除(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ICIC)技术应用在LTE通信系统的下行,通过基于eNodeB相对窄带发射功率(Relative Narrowband TX Power,RNTP)限制的方法来实现下行干扰预先提醒功能,达到增强物理下行业务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覆盖性能的目的;同样,将基于HII/OI的ICIC技术应用在LTE通信系统的上行,来实现增强物理上行业务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覆盖性能的效果。
另外,由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尤其是基于MIMO技术发展起来的协作多点(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CoMP)技术能够通过空间分集、空间复用和波束成形等技术改善LTE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和容量性能,因此也可以应用在LTE通信系统中;但是,由于对于当前或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网络来说,终端均为单天线发送,MIMO技术和CoMP技术对于上行的改善有限,因而所述MIMO技术和CoMP技术对LTE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和容量性能的改善效果并不佳。再有,由于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技术能够使得数据抵抗信道的各种衰落,在改善链路传输性能上具有一定作用,因而也可以应用在LTE通信系统中。
虽然存在众多能够改善LTE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尤其是网络覆盖性能的技术,但是,通过网络测试和软件仿真证实,中等速率时的PUSCH、高速率时的PDSCH以及VoIP业务仍然是LTE通信系统中各个信道中覆盖性能受限的信道,其主要原因在于:终端的发送功率有限,导致中等速率的PUSCH和VoIP业务受限,而基站间的小区间干扰导致高速率的PDSCH受限。
为此,LTE通信系统引入了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捆绑(Bundling)技术来改善LTE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所述TTI Bundling技术的主要原理为:对待传送的整个数据包进行信道编码,形成不同的冗余版本,并将所述不同的冗余版本在固定个数的TTI中进行传输。由于所述TTIBundling技术能够通过占用更多的传输资源来获得编码增益和分集增益,从而获得更高的接收能量和链路信噪比,因而,可以达到改善LTE通信系统的覆盖性能的目的。
如图1(a)所示,为VoIP业务的TTI Bundling传输示意图。在图1(a)中,终端的第一个VoIP包在PUSCH的传输时间间隔t+1至t+4上进行第1次传输,t+1至t+4中连续的4个TTI被称为一个捆绑长度(Bundling Size)为4的TTI Bundling,TTI Bundling传输的控制信息(如资源位置等信息)通过TTIBundling中第一个TTI(TTIt+1)对应的TTI t-3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指示;接收端(如基站)收到该TTI Bundling后,在传输时间间隔为t+8的下行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指示信道(PHICH)上指示HARQ实体的肯定/否定(ACK/NACK)应答信息,如果相应应答为NACK应答,则第一个VoIP包的第2次传输(即该TTI Bundling的第一次重传)将在传输时间间隔t+17至t+20的PUSCH上被执行,相应的HARQ实体的ACK/NACK应答在传输时间间隔为t+24的下行PHICH上被发送;以此类推,直到相应应答为ACK应答,或者达到了允许的最大尝试传输次数,第一个VoIP包传输终止;类似地,第n个VoIP包的传输原理与第一个VoIP包的传输原理相同。另外,在图1(b)所示的数据(Data)业务的TTI Bundling传输示意图中,终端的Data包也采用与图1(a)中VoIP包同样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但其与VoIP包传输方式的差别在于Data包的发送没有周期性。
由图1(a)和图1(b)可知,在终端数据业务(包括VoIP业务或Data业务)的传输过程中,终端所利用的TTI Bundling的长度必须是固定值,即使接收端需要小于TTI Bundling长度的冗余版本就可以正确解码,终端仍然需要发送固定的与TTI Bundling长度相同数目的冗余版本,从而导致对资源调度的限制较大,降低了资源调度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用数目固定的被捆绑的TTI进行数据传输时,资源调度的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端利用跨越N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的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发送数据;
发送端在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后,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直至重传次数达到设定值或接收到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其中,在至少一次重传过程中,发送端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所述M、N为正整数,M不等于N。
一种数据发送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利用跨越N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的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发送数据,所述N为正整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接收设备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或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并在接收到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后,触发第二发送模块;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数据接收设备重传所述数据,直至重传次数达到设定值或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其中,在至少一次重传过程中,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重传所述数据,所述M为正整数,M不等于N。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数据发送设备,用于利用跨越N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的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发送数据,并在接收到数据接收设备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后,向数据接收设备重传所述数据,直至重传次数达到设定值或接收到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其中,在至少一次重传过程中,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重传所述数据,所述M、N为正整数,M不等于N;
数据接收设备,用于接收数据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以及向数据发送设备返回数据解码失败响应或数据解码成功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发送端利用跨越N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并在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后,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直至重传次数达到设定值或接收到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其中,在至少一次重传过程中,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所述M、N为正整数,M不等于N。由于发送端在至少一次重传中所利用的TTI个数不等于前一次发送过程中所利用的TTI个数,即发送端在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时,可以灵活利用数目不固定的TTI,因而可以降低对资源调度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调度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a)所示为现有技术中VoIP业务的TTI Bundling传输示意图;
图1(b)所示为现有技术中Data业务的TTI Bundling传输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一;
图3(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二;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三;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数据传输过程示意图四;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所述数据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所述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所述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发送端利用跨越N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所述N为正整数。
所述发送端可以是宏基站、家庭基站、中继站等通信设备,还可以是手机、智能手机、手持电脑等通信终端。
具体地,在所述N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或被捆绑的TTI)的个数为n,所述n为正整数,且n小于等于N,且所述n个TTI可以是连续的TTI或者可以是不连续的TTI;也就是说,所述N个TTI中被捆绑的TTI的个数为n,且被捆绑的n个TTI并不一定连续。
具体地,所述n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为所述N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且所述n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为所述N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
具体地,在本步骤101中,由于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n,因此,发送端需要对待发送的的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形成n个不同的冗余版本(RV),并将所述n个不同的冗余版本分别在n个并不一定连续的被捆绑的TTI中进行传输,即占用n个并不一定连续的时域资源来进行所述n个不同的冗余版本的传输,其中,所述n个不同的冗余版本在经过解码还原后的实质内容与所述待发送的数据的内容相同;进一步地,若发送端对所述待发送的数据进行信道编码所形成的冗余版本的个数n为4,则所述4个冗余版本分别可以表示为RV0、RV1、RV2以及RV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步骤101中,发送端利用跨越N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的过程可以是发送端发送所述数据时的首传过程也可以是任意一次重传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具体地,发送端可以采用动态方式或静态方式来确定N、n的值以及n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并利用确定的n个TTI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
具体地,所述动态方式是指发送端通过接收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层管理消息或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令确定N、n的值以及n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所述静态方式是指发送端通过预定义方式来确定N、n的值以及n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其中,采用所述动态方式确定的N、n的值以及n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是能够随着接收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层管理消息或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令进行变动的;而采用静态方式确定的N、n的值以及n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通常是发送端与接收端预先协商后的固定结果。
具体地,所述指示信令可以通过二进制比特位图(Bitmap)、二进制比特的数值或其他形式来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当所述指示信令以二进制Bitmap的形式表示时,Bitmap的长度可以为N且Bitmap中的n个状态为1或0的二进制比特用于指示n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当所述指示信令以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的形式表示时,二进制比特的长度为小于等于N的任意正整数,且所述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用于指示N、n的值以及n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步骤102:发送端根据接收端返回的数据解码成功响应或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判断接收端是否已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解码成功,若是,则执行步骤105,否则,执行步骤103。
具体地,发送端根据接收端返回的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如接收端通过PHICH发送的ACK应答信息)或者接收端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如接收端通过PHICH发送的NACK应答信息),判断接收端是否已对发送端发送的数据进行成功解码。例如,若发送端接收到的为ACK应答信息,则说明接收端已对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进行成功解码,若发送端接收到的为NACK应答信息,则说明接收端尚未对所述发送端发送的数据进行成功解码。
步骤103:发送端判断所述数据的重传次数是否达到设定值,若是,则执行步骤105,否则,执行步骤104。
具体地,本步骤103中所设定的待发送的数据的重传次数与发送端发送所述待发送的数据时能够进行的最大传输次数相关,在LTE通信系统中,本步骤103中所设定的待发送的数据的重传次数可以为4,需要说明的是,所设定的待发送的数据的重传次数还可以为其他数值,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步骤104:发送端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并跳转至步骤102。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在某一次重传过程中,发送端可以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所述M为正整数,M不等于N。
具体地,在所述M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m,所述m为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M,且所述m个TTI可以是连续的TTI或者可以是不连续的TTI;也就是说,所述M个TTI中被捆绑的TTI的个数为m,且被捆绑的m个TTI并不一定连续。
具体地,所述m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为所述M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且所述m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为所述M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M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资源块的频域位置与步骤101中所述N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资源块的频域位置相同;或者,所述M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资源块的频域位置是通过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来确定的。
具体地,发送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
发送端根据动态方式或静态方式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并利用确定的m个TTI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
具体地,所述动态方式是指发送端通过接收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层管理消息或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令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所述静态方式是指发送端通过预定义方式来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其中,采用所述动态方式确定的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是能够随着接收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层管理消息或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令进行变动的;而采用静态方式确定的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通常是发送端与接收端预先协商后的固定结果。
具体地,所述指示信令可以通过二进制Bitmap、二进制比特的数值或其他形式来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当所述指示信令以二进制Bitmap的形式表示时,Bitmap的长度可以为M且Bitmap中的m个状态为1或0的二进制比特用于指示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当所述指示信令以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的形式表示时,二进制比特的长度为B,其中,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用于指示M、m的值和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且所述B为正整数且B小于等于M。
例如,若在本步骤104中,发送端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时,所述M值为6,且所述M个TTI中实际用于TTI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m的值为4,则当采用二进制Bitmap的形式来表示接收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层管理消息或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令时,Bitmap的长度可以为6,且所述Bitmap可以具体表示为:
110011、100111、101011、101101、110101或111001,其中,所述Bitmap中状态为1的二进制比特代表该位置对应的TTI为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或被捆绑的TTI),也就是说,所述Bitmap中的m个状态为1的二进制比特用于指示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或者,所述Bitmap可以具体表示为:
001100、011000、010100、010010、001010或000110,其中,所述Bitmap中状态为0的二进制比特代表该位置对应的TTI为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或被捆绑的TTI),也就是说,所述Bitmap中的m个状态为0的二进制比特用于指示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若在本步骤104中,发送端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时,所述M值为6,且所述M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m的值为4,则当采用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的形式来表示接收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层管理消息或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令时,二进制比特的长度可以为小于6的数值。
具体地,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当M值为6且m值为4时,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时,所述M个TTI的表现形式为6种,因此,当采用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的形式来表示所述指示信令时,需要选择所代表的二进制比特数值的数值种类大于6的二进制比特,例如可以选择二进制比特长度为3、4、5或者6的二进制比特,其中,所述二进制比特所代表的每个二进制比特数值均可以用于指示M、m的值和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利用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的方式来表示所述指示信令时,需要预先建立所述二进制比特的数值与所述M、m的值和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对应关系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在此基础上,如果限定所述M个TTI的表现形式为6种以下,则所利用的二进制比特的长度可以为小于3的正整数。
假设在步骤101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时,所利用的跨越N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被捆绑的TTI)的个数n等于N,即所述N个被捆绑的TTI是连续的,且N的值为4,其中所述被捆绑的4个TTI所对应的待发送的数据的冗余版本分别可以表示为RV0、RV3、RV2以及RV1;但接收端通过解码中的判决度量(如卷积码中的路径累计度量)的大小判断得知,某个路径的度量值错误已经很小但仍然没有正确解码时,则可以指示发送端在进行下一次数据的重传时,降低被捆绑的TTI的个数,如指示发送端在进行下一次重传时,利用被捆绑的2个TTI(所对应的数据的冗余版本可以为RV0、RV3)来进行数据的传输,从而达到降低重传时被捆绑的TTI所能够占用的时隙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的效果;具体地,发送端可以在进行数据的重传时,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来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其中,M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值需为2。
具体地,若发送端在进行数据的重传时,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2个TTI也是连续的,则所述M的值需为2,其所对应的数据的传输过程示意图一可以如图3(a)所示。
进一步地,若由于资源调度冲突导致重传中的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2个TTI中的第2个TTI无法被及时分配,而是滞后一个TTI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后再被分配,即所述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2个TTI是不连续的,则所述M的值需为3,其所对应的数据的传输过程示意图二可以如图3(b)所示。
再如,若在步骤101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时,所利用的跨越N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被捆绑的TTI)的个数n等于N,即所述N个被捆绑的TTI是连续的,且N的值为4,其中所述被捆绑的4个TTI所对应的待发送的数据的冗余版本分别表示为RV0、RV3、RV2以及RV1;且发送端在进行数据的重传时,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个数也为4,则所述M的值需为大于4的值;进一步地,若在所述重传过程中,由于资源调度冲突,导致第4个被捆绑的TTI(对应RV1)无法被及时分配,而是滞后一个TTI所占用的时域资源后再被分配,则所述M的值需为5,其所对应的数据的传输过程示意图三可以如图4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方案中,发送端在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选择利用跨越较少个数的TTI进行数据重传,或跨越较多个数的TTI进行数据重传,与现有技术相比并不限制跨越的TTI的个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限制,增大了资源调度的灵活性。
步骤105:结束所述数据的传送过程。其中,在至少一次重传过程中,发送端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所述M为正整数,M不等于N。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方案中,若发送端在利用跨越N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后,再次向接收端进行数据重传的次数共为3次,则在上述3次重传过程中,只要有一次重传过程中发送端是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即可。
具体地,发送端可以通过接收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层管理消息或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令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或通过预定义方式来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其中,所述指示信令可以通过二进制Bitmap、二进制比特的数值或其他形式来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具体地,若发送端向接收端进行数据的首传、第1次重传及第2次重传过程中,所利用的TTI Bundling方式需要跨越4个TTI,且所述4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均为4;但在第3次重传过程中,所利用的TTI Bundling方式需要跨越6个TTI,且所述6个TTI中实际用于TTI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4;同时,在第4次重传过程中,所利用的TTIBundling方式需要跨越2个TTI,且所述2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2,则当采用二进制BitMAP的形式来表示所述指示信令时,所述指示信令具体可以如表1所示:
  首传   第1次重传   第2次重传   第3次重传   第4次重传
  绑定4个TTI   绑定4个TTI   绑定4个TTI   绑定4个TTI   绑定2个TTI
  1111   1111   1111   110011   11
表1
再如,若发送端向接收端进行数据的首传、第1次重传及第2次重传过程中,所利用的TTI Bundling方式需要跨越4个TTI,且所述4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均为4;但在第3次重传过程中,所利用的TTI Bundling方式需要跨越6个TTI,且所述6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4;同时,在第4次重传过程中,所利用的TTI Bundling方式需要跨越4个TTI,且所述4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2,则当采用二进制BitMAP的形式来表示所述指示信令时,所述指示信令具体可以如表2所示:
  首传   第1次重传   第2次重传   第3次重传   第4次重传
  绑定4个TTI   绑定4个TTI   绑定4个TTI   绑定2个TTI   绑定2个TTI
  1111   1111   1111   110011   1001
表2
具体地,若所述指示信令通过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的形式来表示时,可以根据预先设定二进制比特的数值与发送端向接收端进行数据的首传、第1次重传、第2次重传、第3次重传以及第4次重传等过程中所利用的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的对应关系,选择适当的二进制比特的数值来表示发送端向接收端进行数据的首传、第1次重传、第2次重传、第3次重传以及第4次重传等过程中所利用的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例如:若发送端向接收端进行数据的首传、第1次重传及第2次重传过程中,所利用的TTI Bundling方式需要跨越4个TTI,且所述4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均为4;在第3次重传过程中,所利用的TTIBundling方式需要跨越6个TTI,且所述6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4;同时,在第4次重传过程中,所利用的TTI Bundling方式需要跨越2个TTI,且所述2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2;则在所采用的二进制比特的长度为3(其所对应的二进制比特的数值为000、001、010、011、100、101、110和111)时,可以预先建立001与数据的首传、第1次重传及第2次重传时所利用的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的对应关系、010与数据的第3次重传时所利用的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的对应关系以及011与数据的第4次重传时所利用的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的对应关系,并利用所述001、010和011来表示所述指示信令,具体地,所述指示信令可以如表3所示:
  首传   第1次重传   第2次重传   第3次重传   第4次重传
  绑定4个TTI   绑定4个TTI   绑定4个TTI   绑定2个TTI   绑定2个TTI
  001   001   001   010   011
表3
再例如,在图5所示的数据的传输过程示意图四中,若发送端向接收端进行数据的首传过程中,所利用的TTI Bundling方式需要跨越4个TTI,且所述4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被捆绑的TTI)的个数也为4,其中所述被捆绑的4个TTI所对应的待发送的数据的冗余版本分别表示为RV0、RV3、RV2以及RV1;而在发送端的某次重传过程中,所利用的TTIBundling方式需要跨越8个TTI,且所述8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被捆绑的TTI)的个数为8;则在所采用的二进制比特的长度为1(其所对应的二进制比特的数值为0和1)时,可以预先建立二进制比特的数值“0”与数据的首传时所利用的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的对应关系、二进制比特的数值“1”与数据的第1次重传时所利用的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的对应关系,并利用所述“0”和“1”来表示所述指示信令,具体地,所述指示信令可以如表4所示:
  首传 ...   某次重传
  绑定4个TTI ...   绑定8个TTI
  0 ...   1
表4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发送端利用跨越N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发送数据,并在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后,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直至重传次数达到设定值或接收到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其中,在至少一次重传过程中,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所述M、N为正整数,M不等于N。由于发送端在至少一次重传中所利用的TTI个数不等于前一次发送过程中所利用的TTI个数,即发送端在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时,可以灵活利用数目不固定的TTI,因而可以降低对资源调度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调度的灵活性;进一步地,由于发送端在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时,所利用的M可以小于N,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数据发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据发送设备可以是宏基站、家庭基站、中继站等通信设备,还可以是手机、智能手机、手持电脑等通信终端,所述数据发送设备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1、接收模块12以及第二发送模块13: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用于利用跨越N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发送数据,所述N为正整数;具体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利用的N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n,所述n为正整数,且n小于等于N,并且,所述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n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为所述N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且所述n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为所述N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进一步地,所述n个TTI是连续的TTI或是不连续的TTI。
具体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需要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形成n个不同的冗余版本,并将所述n个不同的冗余版本分别在n个被捆绑的TTI中进行传输,其中,所述n个不同的冗余版本在经过解码还原后的实质内容与所述待传送的数据的内容相同。
所述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数据接收设备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或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并在接收到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后,触发第二发送模块13;具体地,数据接收设备返回的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可以为数据接收设备通过PHICH发送的ACK应答信息、数据接收设备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可以为数据接收设备通过PHICH发送的NACK应答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12的触发,向数据接收设备重传所述待传送的数据,直至重传次数达到设定值或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其中,在至少一次重传过程中,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重传所述数据,所述M为正整数,M不等于N。
具体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3利用的M个TTI中,实际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m,所述m为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M,并且,所述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m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为所述M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且所述m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为所述M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进一步地,所述m个TTI是连续的TTI或是不连续的TTI。
具体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3用于根据动态方式或静态方式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并利用确定的m个TTI向数据接收设备重传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3采用的动态方式是指通过数据接收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层管理消息或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令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所述第二发送模块采用的静态方式是指通过预定义方式来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具体地,所述指示信令可以通过二进制Bitmap或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的形式来表示;当所述指示信令以二进制Bitmap的形式表示时,Bitmap的长度可以为M且Bitmap中的m个状态为1或0的二进制比特用于指示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当所述指示信令以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的形式表示时,二进制比特的长度为B,其中,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用于指示M、m的值和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且所述B为正整数且B小于等于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3利用的M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资源块的频域位置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利用的N个TTI中用于TTIBundling传输的资源块的频域位置相同;或者,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3利用的M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资源块的频域位置是通过所述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来确定的。
实施例三: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数据发送设备21和数据接收设备22,所述数据发送设备21和数据接收设备22可以是宏基站、家庭基站、中继站等通信设备,还可以是手机、智能手机、手持电脑等通信终端,其中:
所述数据发送设备21用于利用跨越N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的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22发送数据,并在接收到数据接收设备22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后,向数据接收设备22重传所述待传送的数据,直至重传次数达到设定值或接收到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其中,在至少一次重传过程中,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22重传所述数据,所述M、N为正整数,M不等于N;所述数据接收设备22用于接收数据发送设备21发送的数据以及向数据发送设备21返回数据解码失败响应或数据解码成功响应。
具体地,所述数据发送设备21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1、接收模块12以及第二发送模块13,其中: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11用于利用跨越N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发送数据;所述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数据接收设备22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或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并在接收到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后,触发第二发送模块13;所述第二发送模块13用于根据接收模块12的触发,向数据接收设备22重传所述待传送的数据,直至重传次数达到设定值或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其中,在至少一次重传过程中,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22重传所述数据。
具体地,所述数据接收设备22包括数据接收模块31以及数据发送模块32,其中:所述数据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数据发送设备21发送的数据,所述数据发送模块32用于向数据发送设备21返回数据解码失败响应或数据解码成功响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9)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利用跨越N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的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发送数据;
发送端在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后,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直至重传次数达到设定值或接收到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其中,在至少一次重传过程中,发送端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所述M、N为正整数,M不等于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n,所述n为正整数,且n小于等于N;
所述M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m,所述m为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TTI是连续的TTI或是不连续的TTI;
所述n个TTI是连续的TTI或是不连续的TTI。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n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为所述N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且所述n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为所述N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
所述m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为所述M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且所述m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为所述M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端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具体包括:
发送端根据动态方式或静态方式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并利用确定的m个TTI向接收端重传所述数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态方式是指发送端通过接收端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层管理消息或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令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所述静态方式是指发送端通过预定义方式来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令以二进制比特位图Bitmap或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的形式来表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信令以二进制Bitmap的形式表示时,Bitmap的长度为M且Bitmap中的m个状态为1或0的二进制比特用于指示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所述指示信令以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的形式表示时,二进制比特的长度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且所述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用于指示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M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资源块的频域位置与所述N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资源块的频域位置相同;或者,
所述M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资源块的频域位置通过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来确定。
10.一种数据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利用跨越N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的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发送数据,所述N为正整数;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接收设备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或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并在接收到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后,触发第二发送模块;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数据接收设备重传所述数据,直至重传次数达到设定值或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其中,在至少一次重传过程中,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重传所述数据,所述M为正整数,M不等于N。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利用的N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n,所述n为正整数,且n小于等于N;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利用的M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TTI的个数为m,所述m为正整数,且m小于等于M。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n个TTI是连续的TTI或是不连续的TTI;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m个TTI是连续的TTI或是不连续的TTI。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n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为所述N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且所述n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为所述N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m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为所述M个TTI中的第一个TTI,且所述m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为所述M个TTI中的最后一个TTI。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动态方式或静态方式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并利用确定的m个TTI向数据接收设备重传所述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采用的动态方式是指通过数据接收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层管理消息或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中携带的指示信令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采用的静态方式是指通过预定义方式来确定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信令以二进制比特位图Bitmap或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的形式来表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示信令以二进制Bitmap的形式表示时,Bitmap的长度为M且Bitmap中的m个状态为1或0的二进制比特用于指示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所述指示信令以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的形式表示时,二进制比特的长度为小于等于M的正整数,且所述二进制比特的数值用于指示M、m的值以及m个TTI所占用的时域位置。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数据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利用的M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资源块的频域位置与所述第一发送模块利用的N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资源块的频域位置相同;或者,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利用的M个TTI中用于TTI Bundling传输的资源块的频域位置通过物理层资源调度信息来确定。
19.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发送设备,用于利用跨越N个传输时间间隔TTI的传输时间间隔捆绑TTI 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发送数据,并在接收到数据接收设备返回的数据解码失败响应后,向数据接收设备重传所述数据,直至重传次数达到设定值或接收到数据解码成功响应,其中,在至少一次重传过程中,利用跨越M个TTI的TTI Bundling方式向数据接收设备重传所述数据,所述M、N为正整数,M不等于N;
数据接收设备,用于接收数据发送设备发送的数据以及向数据发送设备返回数据解码失败响应或数据解码成功响应。
CN2012101656127A 2012-05-25 2012-05-2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034279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56127A CN103427964A (zh) 2012-05-25 2012-05-2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56127A CN103427964A (zh) 2012-05-25 2012-05-2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7964A true CN103427964A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5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656127A Pending CN103427964A (zh) 2012-05-25 2012-05-25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796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4828A (zh) * 2013-12-23 2015-06-24 苹果公司 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tti捆绑
CN106954264A (zh) * 2016-01-07 2017-07-1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的资源映射方法及系统
WO2018028057A1 (zh) * 2016-08-09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8027588A1 (zh) * 2016-08-09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845160A (zh) * 2016-10-09 2019-06-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urllc ul/dl传输的tti集束
CN111757479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38028A (zh) * 2018-07-20 2021-03-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前端加载的csi-rs的反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2488A (zh) * 2007-06-18 2010-03-24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通过发送时间间隔集束处理来增强上行链路传输
US20100098006A1 (en) * 2006-12-20 2010-04-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Avoidance of feedback colli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3391175A (zh) * 2012-05-09 2013-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或接收上行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170294A (zh) * 2012-03-16 2014-11-26 英特尔公司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传输时间间隔(tti)捆绑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8006A1 (en) * 2006-12-20 2010-04-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Avoidance of feedback collis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CN101682488A (zh) * 2007-06-18 2010-03-24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通过发送时间间隔集束处理来增强上行链路传输
CN104170294A (zh) * 2012-03-16 2014-11-26 英特尔公司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传输时间间隔(tti)捆绑
CN103391175A (zh) * 2012-05-09 2013-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或接收上行sps业务数据的方法和用户设备和基站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32224B2 (en) 2013-12-23 2023-11-28 Apple Inc. TTI bundling for downlink communication
CN109462459B (zh) * 2013-12-23 2021-07-16 苹果公司 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tti捆绑
CN104734828B (zh) * 2013-12-23 2018-11-02 苹果公司 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tti捆绑
CN109462459A (zh) * 2013-12-23 2019-03-12 苹果公司 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tti捆绑
CN104734828A (zh) * 2013-12-23 2015-06-24 苹果公司 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tti捆绑
CN106954264B (zh) * 2016-01-07 2019-06-21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的资源映射方法及系统
CN106954264A (zh) * 2016-01-07 2017-07-1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的资源映射方法及系统
CN109565368A (zh) * 2016-08-09 2019-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565368B (zh) * 2016-08-09 2020-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8027588A1 (zh) * 2016-08-09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8028057A1 (zh) * 2016-08-09 2018-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9845160A (zh) * 2016-10-09 2019-06-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urllc ul/dl传输的tti集束
CN109845160B (zh) * 2016-10-09 2022-05-2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urllcul/dl传输的tti集束
CN112438028A (zh) * 2018-07-20 2021-03-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前端加载的csi-rs的反馈
CN111757479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08250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8292976B (zh) 电信装置和方法
CN102484569B (zh) 具有减少的反馈延迟的无线通信
US9680578B2 (en) Soft packet combining for superposition coding
US9209940B2 (en) Method of retransmission for supporting MIMO in synchronous HARQ
CN102017504B (zh) 具有捆绑窗口中的所指配数据分组的信令的电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34381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2461004B (zh) 一种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07803B (zh) 发送装置和发送方法
KR102320439B1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및 데이터 정보 자원 매핑 방법 및 장치
CN108604945A (zh) 有效harq反馈的鲁棒性增强
CN103427964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378936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235398A (zh) 用于部分重传的方法
KR102339902B1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1094926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source mapping for multiple transport blocks over wireless backhaul link
CA277356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for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ignaling
CN101682919A (zh) 基站装置、移动台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03379628A (zh) 基于传输时间间隔捆绑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1801094A (zh) 长期演进多载波系统中的子帧绑定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384193B (zh) 终端调度方法、装置和基站
KR20200003020A (ko) 기지국 장치, 단말기 장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신 방법
US20100211840A1 (en)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in the multi-carriers system
CN107634821A (zh) 一种无线传输的ue和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KR20210134535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및 데이터 정보 자원 매핑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