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7885B - 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7885B
CN103427885B CN201210150450.XA CN201210150450A CN103427885B CN 103427885 B CN103427885 B CN 103427885B CN 201210150450 A CN201210150450 A CN 201210150450A CN 103427885 B CN103427885 B CN 1034278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mode
mcs
mcs value
value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04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7885A (zh
Inventor
陈国峰
姚春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s Automation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1504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78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7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7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7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7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其中,传输模式包括: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根据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通过本发明,实现了准确的根据信道状况对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两种传输模式进行选择。

Description

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简称为MIMO)技术是使用多个发射天线(NT)和多个接收天线(NR)的无线传输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无线网络的容量和链路传输性能。
相关技术中,采用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两种MIMO技术进行传输。发射分集相对于波束赋形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而波束赋形相对于发射分集可以达到更低的误码率。因此,需要根据实际信道状况对两种发送方式进行选择。
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传输模式7的切换方法,该方法的基本原理为:当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简称为UE)测量信道空间为高速变化时选择使用发射分集,当为低速时选择使用波束赋形。然而,该算法存在UE测量信道空间速度不精确的问题,以及高速和低速的衡量标准不确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无法准确实现根据信道状况对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两种传输模式进行选择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包括: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值,其中,所述传输模式包括: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根据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
优选地,根据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包括:选取确定的所述MCS值中较大的MCS值对应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
优选地,根据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还包括:确定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不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则选取发射分集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
优选地,根据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还包括:确定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则根据用户设备UE针对上一次在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选取的传输模式的反馈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
优选地,根据UE针对上一次在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选取的传输模式的反馈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包括:若所述反馈为ACK,则选取上一次选取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若所述反馈为NACK,则选取与上一次选取的传输模式不同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
优选地,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包括:依据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当前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内环MCS值;依据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所述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确定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为所述各个传输模式对应的内环MCS值与外环MCS值之和。
优选地,在确定当前的传输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当前连续选择第一传输模式的次数是否在超过预设次数,如果是,则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式为发射分集,所述第二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或者,所述第一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所述第二传输模式为发射分集。
优选地,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采用所述第二传输模式调度当前子帧,其中,调度所使用的MCS值为所述第一传输模式的MCS值。
优选地,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之后,还包括:步骤A,根据UE针对当前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当前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步骤B,判断所述当前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如果是,则按照所述各个传输模式在下一子帧的MCS值,选取所述下一子帧的传输模式;如果否,则判断连续选取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的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如果是,则更新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的MCS值,并按照所述各个传输模式在下一子帧的MCS值,选取所述下一子帧的传输模式;如果否,在下一子帧继续选择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并返回步骤A。
优选地,依据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所述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包括:若所述反馈为ACK,则确定所述外环MCS值为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与第二预设值之和,若所述反馈为NACK,则确定所述外环MCS值为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与第三预设值之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模式的选择装置,包括:确定模块,用于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值,其中,所述传输模式包括: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
优选地,所述选择模块按照以下方式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选取确定的所述MCS值中较大的MCS值对应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
优选地,所述选择模块按照以下方式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确定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不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则选取发射分集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
优选地,所述选择模块按照以下方式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确定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则根据用户设备UE针对上一次在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选取的传输模式的反馈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
优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依据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当前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内环MCS值;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所述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为所述各个传输模式对应的内环MCS值与外环MCS值之和。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确定当前的传输模式时,判断当前连续选择第一传输模式的次数是否在超过预设次数;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式为发射分集,所述第二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或者,所述第一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所述第二传输模式为发射分集。
优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按照以下方式更新所述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若所述反馈为ACK,则确定所述外环MCS值为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与第二预设值之和,若所述反馈为NACK,则确定所述外环MCS值为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与第三预设值之差。
通过本发明,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两个传输模式的对应的MCS值,并根据确定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实现了准确的根据信道状况对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两种传输模式进行选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传输模式的选择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优选的确定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优选的传输模式的选择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优选的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根据信道条件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简称为MCS)值,并根据MCS的值选择传输模式,实现了准确的根据信道状况对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两种传输模式进行选择。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102-步骤S104):
步骤S102,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其中,传输模式包括: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
步骤S104,根据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两个传输模式的对应的MCS值,并根据确定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实现了准确的根据信道状况对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两种传输模式进行选择。
为了根据信道条件动态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可以根据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根据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内环MCS值。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时,可以依据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当前各个传输模式的内环MCS值,依据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为各个传输模式对应的内环MCS值与外环MCS值之和。例如,可以根据UE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简称为CQI)映射得到SFBC的载波干扰噪声比(Carrier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简称为CINR),并由CINR映射得到发射分集可使用的内环MCS值,波速赋形(Beamforming,简称为BF)相对于SFBC有一定的增益,因此,BF可使用的MCS值为SFBC的CINR与预设增益之和对应的MCS值。
进一步的,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可以是确认报文(ACK)或者非确认报文(NACK),UE的反馈为ACK指示上一子帧传输成功,UE的反馈为NACK指示上一子帧传输失败,选择上一子帧传输成功的传输模式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MCS值越大的传输模式下的数据传输的吞吐量越大,选择MCS值大的传输模式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若UE的反馈为ACK,则确定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当前的外环MCS值为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与第二预设值之和,若UE的反馈为NACK,则确定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当前的外环MCS值为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与第三预设值之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为了保证BLER稳定在10%左右,第二预设值和第三预设值的比值可以为1∶9,同时,第二预设值和第三预设值可分别取值为0.02和0.18。
MCS值越大的传输模式下的数据传输的吞吐量越大,选择MCS值大的传输模式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时,可以选取确定的MCS值中较大的MCS值对应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例如,在LTE系统中,单流且调度资源块(Resource Block,简称为RB)固定时,MCS对应频谱效率,选择较大的MCS对应的传输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吞吐量。通过本优选实施方式,选取根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的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中较大的MCS值对应的传输模式,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在根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的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在上一次出现该情况时UE针对选取的传输模式的反馈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因此,在本发明实施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则可以根据UE针对上一次在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选取的传输模式的反馈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
进一步的,由于选择上一次出现上述情况时传输成功的传输模式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若UE的反馈为ACK,则选取上一次出现该情况时选取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若UE的反馈为NACK,则选取与上一次选取的传输模式不同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的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不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不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则可以选取发射分集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
如果连续多次调度均采用同一传输模式,那么另一种传输方式的外环MCS值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则可能出现“锁死”的现象,使得系统后续调度无法使用另一种传输模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为避免出现上述现象,在确定当前的传输模式时,还可以判断当前连续选择第一传输模式的次数是否在超过预设次数,如果是,则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其中,上述第一传输模式为发射分集,第二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或者,上述第一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第二传输模式为发射分集。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之后,采用第二传输模式调度当前子帧,其中,调度所使用的MCS值为第一传输模式的MCS值。
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之后,可以连续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后续子帧的传输模式,还可以根据UE针对当前传输模式(即第二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当前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优选地,若UE的反馈为ACK,则当前传输模式更新后的外环MCS值为当前外环MCS值与第二预设值之和,若UE的反馈为NACK,则当前传输模式更新后的外环MCS值为当前外环MCS值与第三预设值之差。进一步的,还可以判断当前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如果是,则按照各个传输模式在下一子帧的MCS值选取下一子帧的传输模式;如果否,则判断连续选取第二传输模式的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如果是,则更新第二传输模式的MCS值,并按照各个传输模式在下一子帧的MCS值,选取下一子帧的传输模式;如果否,在下一子帧继续选择第二传输模式,并返回根据UE针对当前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当前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
例如,对于UE,若连续N次调度均采用同一传输方式(第一传输模式),则在第N+1次调度采用另一种传输方式(第二传输模式),第二传输模式使用的是第一传输模式的MCS值,记为MCS1。在第N+1次调度时,可以设置一个观察窗。设窗长为N1,在该窗内连续使用第二传输模式,并设在该窗内使用的MCS为MCS3,MCS3=MCS1+ΔMCS3,ΔMCS3为传输模式二在观察窗内的外环MCS值。反馈的ACK/NACK用于ΔMCS3的更新,并统计使用第二传输模式的子帧数N2。然后,对ΔMCS3进行判断,若ΔMCS3<-0.9,则按照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传输模式,否则,判断是否N2≥N1(起保护作用),如果是,则更新第二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ΔMCS2),使之为ΔMCS2=MCS3-MCSinit_2,并返回按照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传输模式,MCSinit_2为第二传输模式的内环MCS值;如果否,根据UE的反馈更新MCS3,并继续选择第二传输模式作为本子帧的传输模式。
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模式的选择装置,用以实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传输模式的选择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确定模块10和选择模块20。确定模块10,用于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值,其中,传输模式可以包括: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选择模块20,与确定模块10相耦合,用于根据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确定模块10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两个传输模式的对应的MCS值,并由选择模块20根据确定的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实现了准确的根据信道状况对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两种传输模式进行选择。
为了根据信道条件动态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可以根据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根据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内环MCS值。因此,在如图3所示的装置中,确定模块10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102,用于依据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当前各个传输模式的内环MCS值;第二确定单元104,用于依据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第三确定单元106,与第一确定单元102和第二确定单元104相耦合,用于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为各个传输模式对应的内环MCS值与外环MCS值之和。
进一步的,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可以是ACK或NACK,UE的反馈为ACK指示上一子帧传输成功,UE的反馈为NACK指示上一子帧传输失败,选择上一子帧传输成功的传输模式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MCS值越大的传输模式下的数据传输的吞吐量越大,选择MCS值大的传输模式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若UE的反馈为ACK,则第二确定单元104确定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当前的外环MCS值为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与第二预设值之和,若UE的反馈为NACK,则第二确定单元104确定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当前的外环MCS值为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与第三预设值之差。
MCS值越大的传输模式下的数据传输的吞吐量越大,选择MCS值大的传输模式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时,选择模块20可以选取确定的MCS值中较大的MCS值对应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通过本优选实施方式,选取根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的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中较大的MCS值对应的传输模式,提高了系统吞吐量。
在根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的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在上一次出现该情况时UE针对选取的传输模式的反馈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在本发明实施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则选择模块20可以根据UE针对上一次在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选取的传输模式的反馈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
进一步的,由于选择上一次出现上述情况时传输成功的传输模式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若UE的反馈为ACK,则选择模块20选取上一次出现该情况时选取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若UE的反馈为NACK,则选择模块20选取与上一次选取的传输模式不同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根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的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不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情况下,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不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则选择模块20选取发射分集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
如果连续多次调度均采用同一传输模式,另一种传输方式的外环MCS值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则可能出现“锁死”的现象,使得系统后续调度无法使用另一种传输模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为避免出现上述现象,在如图4所示的装置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判断模块30,与选择模块20相耦合,用于在确定当前的传输模式时,判断当前连续选择第一传输模式的次数是否在超过预设次数;选择模块20,还用于在判断模块30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其中,第一传输模式为发射分集,第二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或者,第一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第二传输模式为发射分集。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之后,采用第二传输模式调度当前子帧,其中,调度所使用的MCS值为第一传输模式的MCS值。
选择模块20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之后,可以连续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后续子帧的传输模式,还可以根据UE针对当前传输模式(即第二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当前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优选地,若UE的反馈为ACK,则当前传输模式更新后的外环MCS值为当前外环MCS值与第二预设值之和,若UE的反馈为NACK,则当前传输模式更新后的外环MCS值为当前外环MCS值与第三预设值之差。
进一步的,还可以判断当前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如果是,则按照各个传输模式在下一子帧的MCS值选取下一子帧的传输模式;如果否,则判断连续选取第二传输模式的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如果是,则更新第二传输模式的MCS值,并由选择模块20按照各个传输模式在下一子帧的MCS值,选取下一子帧的传输模式;如果否,在下一子帧选择模块20继续选择第二传输模式,并返回根据UE针对当前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当前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的步骤。
实施例三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可以比较根据信道条件得到的两种传输模式能够使用的MCS,根据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传输模式,实现了传输模式的自适应切换。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S502-步骤S516):
步骤S502,参数初始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两个AMC外环调整参数,来进行MIMO发送模式的切换,分别记为ΔMCSSFBC和ΔMCSBF,以上两个参数的获得流程原理一致,相关参数独立。各个传输模式的外环MCS的确定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确定ΔMCS的初始值、ΔMCS的最大值以及ΔMCS的最小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ΔMCS的初始值可以设置为0;ΔMCS的最大值,取值范围可以为1-10;ΔMCS的最小值,取值范围可以为-20到-1。
步骤二:如果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为ACK,则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为ΔMCS+stepup,如果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为NACK,则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为ΔMCS-stepdown。其中,stepup和stepdown为外环MCS值的调整步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要进行设置。例如,在LTE系统中,为了保证BLER稳定在10%左右,stepup和stepdown的比值应为1∶9,stepup和stepdown可分别取值为0.02和0.18。
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内环MCS时,可以依据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当前各个传输模式的内环MCS值。例如,基站侧得到UE反馈的CQI后,将其映射为CINR并最终得到MCS,该MCS是SFBC的内环MCS值,BF相对于SFBC有一定的增益,即BF的内环MCS值为SFBC的CINR与增益之和对应的MCS。
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是各个传输模式对应的内环MCS和外环ΔMCS之和,将各个传输模式的内环MCS与外环MCS求和,得到各个传输模式当前的MCS,完成参数的初始化。
步骤S504,比较两种传输模式可使用的MCS,如果BF可使用的MCS大于SFBC可使用的MCS,则进入步骤S506;如果BF可使用的MCS等于SFBC可使用的MCS,则进入步骤S508;如果BF可使用的MCS等于SFBC可使用的MCS,则进入步骤S510。
步骤S506,选择BF作为传输模式。
步骤S508,判断当前可用的MCS值是否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在LTE系统中最大值为28,最小值为0,如果否,进入步骤S510;如果是,进入步骤S512。
步骤S510,选择SFBC作为传输模式。
步骤S512,查看上次出现相同情况时UE针对该情况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反馈,如果UE的反馈为ACK,进入步骤S514。
步骤S514,选择和上次出现该情况时相同的传输模式。
步骤S516,选择和上次出现该情况时两种传输模式中的另一种传输模式。
对于UE,如果多次(假设为N次)调度均采用同一传输模式,那么另一种传输模式的外环调整量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会出现“锁死”的现象。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对于多次连续调度同一传输模式的情况,如图6所示,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步骤的处理:
步骤S602,参数初始化。
步骤S604,执行图5中的传输模式选择流程,并实时统计连续调用同一种传输模式的次数。
步骤S606,判断是否连续N次调用同一种传输模式(记为传输模式1),其中,N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608;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604。
步骤S608,设置观察窗N1,在N1内使用传输模式2,并使用传输模式1的MCS1,传输模式2在观察窗内的MCS记为MCS3。观察窗N1内对MCS3更新,统计使用传输方式3的次数N2。
步骤S610,判断传输方式2在观察窗内的外环MCS(Delta_MCS3)是否小于预设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预设值设置为-0.9.,如果是,进入步骤S612;如果否,进入步骤S614。
步骤S612,停止统计N2,将N2清零,并返回步骤S604。
步骤S614,判断N2是否大于N1,如果是,进入步骤S616;如果否,返回步骤S608。
步骤S616,更新传输模式2的外环MCS为:Delta_MCS3+MCS1-MCS_init2,将N2清零,并返回步骤S604。其中,MCS_init2为传输模式2的内环MCS。
实施例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结合AMC的外环调整参数来估计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两种传输模式(发送方式)的吞吐量,选择吞吐量较高的MIMO发送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比较当前子帧基站得到的两种传输模式能够使用的MCS,选择能够使用较高MCS的传输模式。因单流且调度资源块(Resource Block,简称为RB)固定的情况下,MCS对应频谱效率,选择较大的MCS对应的传输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吞吐量。选择较大的MCS对应的传输模式的处理流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1:UE侧进行CINR测量,得到SFBC的CINR后,由CINR映射到MCS并最终映射成CQI,将CQI反馈到基站侧。
步骤A2:基站侧得到UE反馈的CQI后,将其映射为CINR并最终得到MCS,该MCS是SFBC的内环MCS值,记为MCSSFBC_init;BF相对于SFBC有一定的增益,设为ΔGain,即BF的内环MCS值为CINR+ΔGain对应的MCS,记为MCSBF_init
步骤A3:AMC外环调整。在UE反馈上一子帧为ACK时,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参量ΔMCS加上一固定值stepup;反馈为NACK时,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参量ΔMCS减去一固定值stepdown。遵循慢升快降的原则,为了保证BLER维持在0.1左右,可以设置stepup∶stepdown=1∶9。得到两种传输模式的外环调整量,分别记为ΔMCSSFBC和ΔMCSBF
步骤A4:两种传输模式在本子帧上可以使用的MCS分别为MCSSFBC_init+ΔMCSSFBC和MCSBF_init+ΔMCSBF并向下取整,分别记为MCSSFBC和MCSBF。比较两者大小,选择较大者对应的传输模式。
在两种传输模式可使用的MCS相等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以下步骤的处理:
步骤B1:若本子帧可使用MCSSFBC和MCSBF相等,且等于28或0,则查看上一次出现该情况时子帧反馈的为ACK/NACK。若反馈为ACK,则当前子帧仍使用和上述子帧相同的传输模式;若反馈为NACK,则使用和上述子帧相反的传输模式。
步骤B2:若本子帧可使用MCSSFBC和MCSBF相等,且不等于28或0,则选择使用发射分集。
对于UE,如果多次(假设为N次)调度均采用同一传输模式,那么另一种传输模式的外环调整量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有可能出现“锁死”的现象。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对于多次连续调度同一传输模式的情况,可以进行以下步骤的处理:
步骤C1:对于UE,若连续N次调度均采用同一传输方式(设为模式1),则在第N+1次调度采用另一种传输方式(设为方式2),方式2使用的是方式1的MCS,即MCS1,MCS1=MCSinit_1+ΔMCS1
步骤C2:在第N+1次调度时,设置一个观察窗。设窗长为N1,在该窗内连续使用方式2,并设在该窗内使用的MCS为MCS3,MCS3=MCS1+ΔMCS3。反馈的ACK/NACK用于ΔMCS3的更新,并统计使用方式2的子帧数N2。
步骤C3:对ΔMCS3进行判断,若ΔMCS3<-0.9,转向步骤C4;否则转向步骤C5;
步骤C4:终止统计,返回正常流程;
步骤C5:判断是否N2≥N1(起保护作用),如果是,则更新ΔMCS2,使之为ΔMCS2=MCS3-MCSinit_2,并返回正常流程;如果否,根据UE的反馈更新MCS3,并继续选择方式2作为本子帧的传输模式。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信道条件分别估算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发送方式的MCS,选择MCS较高的MIMO传输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并针对两者可使用MCS相同的情况,以及防止某种发送方式“锁死”现象的产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例1
设某一时刻,ΔMCSBF=-1,ΔMCSSFBC=-2。CQI到MCS的映射表是根据CQI对应的目标码率等于MCS对应的平均码率的准则来确定,如下表所示:
设本子帧UE上报的CQI=5,且CFI=1,常规子帧,则MCSSFBC_init=7。
设BF相对于SFBC的增益ΔGain折算到MCS的增益ΔGainmcs为3,则MCSBF_init=MCSSFBC_init+ΔGainmcs=10。根据以上假设,进入切换算法流程A,流程A分为以下3步:
步骤A1:BF和SFBC对应的MCS可分别表示为:MCSBF=MCSBF_init+ΔMCSBF=9,MCSSFBC=MCSSFBC_init+ΔMCSSFBC=5。
步骤A2:MCSBF>MCSSFBC,则最终基站发送数据的MCS为:MCSuse=MCSBF=9,并选择BF作为下发方式;
步骤A3:UE反馈本子帧的ACK/NACK用于外环参数获取流程2。
实例2
设某一时刻ΔMCSBF_init=-10,ΔMCSSFBC_init=-7,本帧UE上报的CQI=5,且CFI=1,常规子帧,则MCSSFBC_init=7。设BF相对于SFBC的增益ΔGain折算到MCS的增益ΔGainmcs为3,则MCSBF_init=MCSSFBC_init+ΔGainmcs=10。此时:MCSBF=MCSBF_init+ΔMCSBF=MCSSFBC_init+ΔMCSSFBC=0,查看上一次两种模式均可使用MCS=0时的场景,设该场景时使用的为BF,且该子帧最终反馈ACK。
根据以上假设,进入切换算法流程B,流程B分为以下2步:
步骤B1:MCSBF=MCSSFBC=0,选择BF作为发射模式,且MCSuse=0。
步骤B2:UE反馈本子帧的ACK/NACK用于外环参数获取流程2。
设该时刻ΔMCSBF_init=-4,ΔMCSSFBC_init=-1,则切换算法流程B如下:
步骤B1:MCSBF=MCSSFBC=6,选择SFBC作为发射模式,且MCSuse=6。
步骤B2:UE反馈本子帧的ACK/NACK用于外环参数获取流程1。
设N次调度SFBC为传输方式。在第N+1次调度使用BF为传输方式,并连续N1次调度BF,且调度的MCS为MCSuse=MCSSFBC,其中MCSuse=MCSSFBC=MCSBF_init+ΔMCS3
根据以上假设,进入切换算法流程C,流程C分为以下几步:
步骤C1:UE反馈本子帧的ACK/NACK用于外环参数获取流程2,实时更新ΔMCS3。若ΔMCS3<-0.9,则进入步骤C2;否则进入步骤C3;
步骤C2:终止统计,返回正常流程;
步骤C3:更新ΔMCSBF=ΔMCSBF=MCSuse-MCSBF_init
步骤C4:UE反馈本子帧的ACK/NACK用于外环参数获取流程。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两个传输模式的对应的MCS值,并根据确定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实现了准确的根据信道状况对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两种传输模式进行选择。并且,选取根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的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中较大的MCS值对应的传输模式,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同时在连续调用同一传输模式的次数达到预设值的情况下,选择另一种传输模式,避免了传输模式的“锁死”现象。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值,其中,所述传输模式包括: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
根据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
其中,根据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不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则选取发射分集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或者,
确定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则根据用户设备UE针对上一次在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选取的传输模式的反馈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
其中,根据UE针对上一次在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选取的传输模式的反馈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包括:
若所述反馈为确认报文ACK,则选取上一次选取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若所述反馈为非确认报文NACK,则选取与上一次选取的传输模式不同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包括:
依据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当前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内环MCS值;
依据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所述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
确定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为所述各个传输模式对应的内环MCS值与外环MCS值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当前的传输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当前连续选择第一传输模式的次数是否在超过预设次数,如果是,则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式为发射分集,所述第二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或者,所述第一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所述第二传输模式为发射分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所述第二传输模式调度当前子帧,其中,调度所使用的MCS值为所述第一传输模式的MCS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之后,还包括:
步骤A,根据UE针对当前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当前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
步骤B,判断所述当前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如果是,则按照所述各个传输模式在下一子帧的MCS值,选取所述下一子帧的传输模式;如果否,则判断连续选取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的次数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次数,如果是,则更新所述第二传输模式的MCS值,并按照所述各个传输模式在下一子帧的MCS值,选取所述下一子帧的传输模式;如果否,在下一子帧继续选择所述第二传输模式,并返回步骤A。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所述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包括:
若所述反馈为ACK,则确定所述外环MCS值为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与第二预设值之和,若所述反馈为NACK,则确定所述外环MCS值为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与第三预设值之差。
7.一种传输模式的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依据当前信道条件确定各个传输模式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值,其中,所述传输模式包括:发射分集和波束赋形;
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
其中,所述选择模块按照以下方式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
确定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不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则选取发射分集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或者,
确定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则根据用户设备UE针对上一次在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选取的传输模式的反馈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其中,根据UE针对上一次在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相等且为配置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选取的传输模式的反馈选择当前的传输模式,包括:若所述反馈为确认报文ACK,则选取上一次选取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若所述反馈为非确认报文NACK,则选取与上一次选取的传输模式不同的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依据UE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当前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内环MCS值;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UE针对上一子帧传输模式的反馈更新所述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各个传输模式的MCS值为所述各个传输模式对应的内环MCS值与外环MCS值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确定当前的传输模式时,判断当前连续选择第一传输模式的次数是否在超过预设次数;
所述选择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选取第二传输模式作为当前的传输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传输模式为发射分集,所述第二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或者,所述第一传输模式为波束赋形,所述第二传输模式为发射分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按照以下方式更新所述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
若所述反馈为ACK,则确定所述外环MCS值为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与第二预设值之和,若所述反馈为NACK,则确定所述外环MCS值为上一子帧采用的传输模式的外环MCS值与第三预设值之差。
CN201210150450.XA 2012-05-15 2012-05-15 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427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0450.XA CN103427885B (zh) 2012-05-15 2012-05-15 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0450.XA CN103427885B (zh) 2012-05-15 2012-05-15 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7885A CN103427885A (zh) 2013-12-04
CN103427885B true CN103427885B (zh) 2016-09-07

Family

ID=49652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0450.XA Active CN103427885B (zh) 2012-05-15 2012-05-15 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788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44576B2 (en) * 2014-05-09 2016-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dates to MU-MIMO rate adaptation algorithm
CN106656411B (zh) * 2015-11-04 2019-12-17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Harq绑定模式下调度mcs的方法及系统
CN107437975A (zh) * 2016-05-25 2017-12-05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imo 方式切换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733592B (zh) * 2016-08-10 2020-11-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案指示方法、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632181A (zh) * 2017-03-24 2018-10-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以及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10649988B (zh) * 2018-06-26 2022-05-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48789B (zh) * 2019-09-02 2023-10-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制方式控制方法、装置、基站及存储介质
CN112929980A (zh) 2019-12-06 2021-06-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初始mcs值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176A (zh) * 2008-03-11 2009-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的天线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63747B1 (ko) * 2009-08-19 2015-10-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적응적 채널 품질 정보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BR112012005870A2 (pt) * 2009-09-15 2017-03-21 Rockstar Bidco Lp modulação e codificação adaptativa de ajuste de sistema de redes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4176A (zh) * 2008-03-11 2009-09-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的天线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7885A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7885B (zh) 传输模式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US10187166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communications link
CN111769860B (zh) Cqi信息接收方法、发送方法、接收装置及发送装置
US97130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uplink scheduling in a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
EP280123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operating parameter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610527B (zh) 一种用于td-hspa+mimo系统的s-parc单双流选择方法
CN104885393A (zh) 自适应传送模式切换
CN101651880A (zh) 多小区协作发送方法
CN1918815A (zh) 基于mimo的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34176B (zh) 一种自适应的天线模式控制方法及装置
JP5424222B2 (ja) プリコーディングフィードバックのための方法、プリコーディングフィードバックシステム、ユーザ装置、および基地局
JPWO2007102363A1 (ja) 無線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送信方法
CN107896123A (zh) 一种大规模天线波束传输方法及基站、终端
CN101039163A (zh) 相关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自适应波束选取和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1605395B (zh)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
US2014019886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2064867B (zh) 多天线发射方式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7210789A (zh) 无线设备、第一网络节点和第二网络节点及其执行的用于它们之间的通信的相应方法
CN110138536A (z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8275062B2 (en) User scheduling method in multiple antenna system
US10128977B2 (en) Transmitting a first and a second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network elements
CN110192353B (zh) 网络节点及调度网络节点与无线设备之间的传输的方法
CN102215055B (zh) 数据发送方法与装置
US9794005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IMO transmission
CN103095354A (zh) 基于svd分解的多基站协作系统传输参数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16

Address after: 401121 Chongqing new high tech area in northern Yubei District Mount Huangshan Middle Road No. 66 A207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AOPO Ruise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or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08

Address after: 401120 Chongqing Longxi street, California city garden, Yubei District, 3, 8-5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FANCHAO BRAND MANAGE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1121 Chongqing new high tech area in northern Yubei District Mount Huangshan Middle Road No. 66 A207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AOPO Ruisen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10

Address after: 221600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5, Peix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ns Automation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Address before: 401120 Chongqing Yubei District Longxi Street 3 California City Garden 8-5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FANCHAO BRAND MANAGEMENT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