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7165A - 一种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7165A
CN103427165A CN2012101566370A CN201210156637A CN103427165A CN 103427165 A CN103427165 A CN 103427165A CN 2012101566370 A CN2012101566370 A CN 2012101566370A CN 201210156637 A CN201210156637 A CN 201210156637A CN 103427165 A CN103427165 A CN 103427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super material
metal micro
micro structure
structure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66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若鹏
金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ang Chi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ang 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ang 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Kuang Chi Innovativ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566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71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7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71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准备柔性薄膜基材;在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得到超材料薄膜。通过上述方式得到的超材料薄膜,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方便的黏贴在其他硬质板上形成任意的几何面和形状的超材料器件,方便封装也提高了超材料的性能,而且超材料薄膜可以很方便的撕下来更换新的超材料薄膜,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材料是制备成具有周期性排列的金属微结构的奇特材料。超材料对电磁波表现出非常奇妙的电磁效应,例如负折射率、反常Doppler效应、反常Cerenkov辐射以及完美透镜等奇异性能,可以用于雷达探测、卫星通信、微波暗室等领域。
超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主要来自于其周期性排列的金属微结构,是通过将各种人造金属微结构周期排列于基材中并调整人造金属微结构的尺寸和排布来调制电磁波的。
因此如何精确制备具有周期排列的金属微结构成为超材料制备技术的关键。目前超材料的加工制备过程主要是采用印刷电路板工艺,超材料的加工过程主要是将两个或多个带有金属微阵列结构的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基板叠层在一起,然后通过压合、填充等方式将叠层在一起的带有金属微阵列结构的PCB板进行封装。上述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PCB基本为硬质基板,在加工过程中不易弯曲或者折叠,应用范围较窄。且PCB板的厚度比较大,给后面的超材料封装工艺带来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使超材料具备柔性的特点,既能够增加超材料的应用范围,又方便封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准备柔性薄膜基材;在所述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得到超材料薄膜。
其中,所述的柔性薄膜基材为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PET)、尼龙薄膜(PA)、聚酰亚胺薄膜、聚硅氧烷薄膜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叠加组成的膜层。
其中,所述金属微结构阵列是通过喷墨打印或丝网印刷技术在薄膜表面形成。
其中,所述在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得到超材料薄膜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述超材料薄膜固定于硬质件的平面、弧面或棱面上。
其中,所述金属微结构阵列中的金属微结构为工字形、工字形的衍生状、雪花状、雪花状的衍生状、正四面体框状、空间曲线状、五棱柱框状及圆环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材料,其包括柔性薄膜基材和薄膜基材表面的金属微结构阵列。
其中,所述柔性薄膜基材为聚丙烯薄膜、PET、PA、聚酰亚胺薄膜、聚硅氧烷薄膜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叠加组成的膜层。
其中,所述超材料还包括硬质件,所述薄膜基材固定于硬质件的表面。
其中,所述固定薄膜基材的硬质件表面是平面、弧面或棱面。
其中,所述的金属微结构阵列的金属微结构为工字形、工字形的衍生状、雪花状、雪花状的衍生状、正四面体框状、空间曲线状、五棱柱框状及圆环状中的任意一种阵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选择薄膜材料作为基材,其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方便地黏贴在其他硬质板上形成任意的几何面和形状,便于超材料的应用,制备得到的超材料薄膜可以跟其他硬质件贴合在一起形成超材料器件,方便封装也提高了超材料的性能,而超材料薄膜可以很方便的撕下来更换新的超材料薄膜,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超材料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超材料实施例中的一种银金属微结构阵列的排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超材料实施例的薄膜微波调谐效果仿真图;
图4是本发明超材料制备方法实施例的一种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超材料制备方法实施例的另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光,作为电磁波的一种,其在穿过玻璃的时候,因为光线的波长远大于原子的尺寸,因此可以用玻璃的整体参数,例如折射率,而不是组成玻璃的原子的细节参数来描述玻璃对光线的响应。相应的,在研究材料对其他电磁波响应的时候,材料中任何尺度远小于电磁波波长的结构对电磁波的响应也可以用材料的整体参数表示,例如用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来描述。通过设计材料每点的结构使得材料各点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都相同或者不同从而使得材料整体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呈一定规律排布,规律排布的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即可使得材料对电磁波具有宏观上的响应,例如汇聚电磁波、发散电磁波、吸收电磁波等。该类具有规律排布的磁导率和介电常数的材料称之为超材料。
以上对涉及本发明的超材料进行简单介绍,以下则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发明实施例超材料的结构如图1所示,超材料包括柔性薄膜基材1和柔性薄膜基材1表面的金属微结构阵列2,金属微结构阵列2的数量为二,分别设置在柔性薄膜基材1两侧。
在实际应用中,柔性薄膜基材可以但不局限于为聚丙烯薄膜、PET、PA、聚酰亚胺薄膜、聚硅氧烷薄膜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叠加组成的膜层;金属微结构阵列中的金属微结构可以是工字形、工字形的衍生状、雪花状、雪花状的衍生状、正四面体框状、空间曲线、五棱柱框状及圆环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比如银金属微结构阵列(工字形的衍生状),请参见图2。
以上可以了解,本发明选择薄膜材料作为基材,其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方便地固定于硬质件的平面、弧面或棱面上形成任意的几何面和形状,比如但不限于方形,圆柱型,曲面,平面等,在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得到的超材料薄膜可以跟其他硬质件贴合在一起形成超材料器件,方便封装也提高了超材料的性能,而且超材料薄膜可以很方便的撕下来更换新的超材料薄膜,减少了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
在更多的应用中,超材料中的柔性薄膜基材1和金属微结构阵列2的层数不限于以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意匹配设计,比如,仅在柔性薄膜基材1的一侧设置金属微结构阵列2。
下面,对超材料的制备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超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S101:准备柔性薄膜基材;
本发明实施例从众多的基材中选择薄膜基材作为超材料制备的基材,其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可以方便的黏贴在其他硬质板上形成任意的几何面和形状,方便超材料薄膜的应用。本发明实施例薄膜基材可以是聚丙烯薄膜、PET、PA、聚酰亚胺薄膜、聚硅氧烷薄膜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叠加组成的膜层,但也不局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聚丙烯薄膜作为薄膜基材;
S102:在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得到超材料薄膜;
即可以通过喷墨打印或丝网印刷技术在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金属微结构阵列中的金属微结构可以是工字形、工字形的衍生状、雪花状、雪花状的衍生状、正四面体框状、空间曲线、五棱柱框状及圆环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比如但不限于银金属微结构阵列,本实施例在聚丙烯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银金属微结构阵列(如图2)。
本实施例超材料微波调谐效果仿真效果如图3所示,在附图中,S1,1表示该超材料薄膜的反射特性,S2,1表示该超材料薄膜的传输特性,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超材料薄膜满足设计需求,在15GHz至18GHz的频率范围内,能够达到较大的辐射效率,且损耗较小。
实施例2
请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超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S201:准备柔性薄膜基材;
本实施例中选择PET和聚酰亚胺薄膜混合叠加组成的膜层作为薄膜基材;
S202:在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得到超材料薄膜;
即可以通过喷墨打印或丝网印刷技术在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本实施例在PET和聚酰亚胺薄膜混合叠加组成的膜层表面形成雪花状金属微结构阵列;
S203:将超材料薄膜固定于硬质件的平面、弧面或棱面上;
即可以将超材料薄膜固定于硬质件的平面、弧面或棱面上形成任意的几何面和形状,比如但不限于方形、圆柱型、曲面、平面等。
实施例3
请再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超材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S201:准备柔性薄膜基材;
本实施例选择PA作为薄膜基材;
S202:在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得到超材料薄膜;
即可以通过喷墨打印或丝网印刷技术在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本实施例在PA基材表面形成正四面体框状金属微结构阵列。
S203:将超材料薄膜固定于硬质件的平面、弧面或棱面上;
即可以将超材料薄膜固定于硬质件的平面、弧面或棱面上形成任意的几何面和形状,比如但不限于方形,圆柱型,曲面,平面等。
实施例4
请再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超材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S201:准备柔性薄膜基材;
本实施例选择PA和聚硅氧烷薄膜混合叠加组成的膜层作为薄膜基材;
S202:在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得到超材料薄膜;
即可以通过喷墨打印或丝网印刷技术在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本实施例在PA和聚硅氧烷薄膜混合叠加组成的膜层表面制备圆环状金属微结构阵列。
S203:将超材料薄膜固定于硬质件的平面、弧面或棱面上;
即可以将超材料薄膜固定于硬质件的平面、弧面或棱面上形成任意的几何面和形状,比如但不限于方形,圆柱型,曲面,平面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柔性薄膜基材;
在所述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得到超材料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薄膜基材为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硅氧烷薄膜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叠加组成的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微结构阵列是通过喷墨打印或丝网印刷技术在所述薄膜基材表面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薄膜基材表面形成金属微结构阵列,得到超材料薄膜的步骤之后包括:将所述超材料薄膜固定于硬质件的平面、弧面或棱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微结构阵列中的金属微结构为工字形、工字形的衍生状、雪花状、雪花状的衍生状、正四面体框状、空间曲线状、五棱柱框状及圆环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6.一种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薄膜基材和薄膜基材表面的金属微结构阵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薄膜基材为聚丙烯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硅氧烷薄膜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叠加组成的膜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还包括硬质件,所述薄膜基材固定于所述硬质件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薄膜基材的硬质件表面是平面、弧面或棱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微结构阵列中的金属微结构为工字形、工字形的衍生状、雪花状、雪花状的衍生状、正四面体框状、空间曲线状、五棱柱框状及圆环状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CN2012101566370A 2012-05-18 2012-05-18 一种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4271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66370A CN103427165A (zh) 2012-05-18 2012-05-18 一种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66370A CN103427165A (zh) 2012-05-18 2012-05-18 一种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7165A true CN103427165A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51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66370A Pending CN103427165A (zh) 2012-05-18 2012-05-18 一种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716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0716A (zh) * 2015-07-13 2017-01-18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超材料功能片、超材料、超材料天线面板和超材料平板天线
CN106904002A (zh) * 2017-03-06 2017-06-30 东南大学 三维超材料阵列的大规模喷墨打印方法
CN107317085A (zh) * 2017-05-16 2017-11-03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一种透镜式可折叠展开薄膜天线及其尺寸设计方法
CN110931985A (zh) * 2019-11-29 2020-03-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柔性电磁波吸波超材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6451B1 (en) * 2001-05-17 2002-05-28 Trw Inc. Precision multi-layer grids fabrication technique
CN1744109A (zh) * 2004-08-31 2006-03-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Rfid标签、rfid标签天线、rfid标签天线片及制造rfid标签的方法
CN200986957Y (zh) * 2006-12-12 2007-12-05 吉林大学 双带通频率选择表面薄膜
US20100066638A1 (en) * 2008-09-18 2010-03-18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Microwave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2229763A (zh) * 2011-06-10 2011-11-02 电子科技大学 磁性墨水及喷墨打印柔性电磁波吸收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2217785U (zh) * 2011-08-10 2012-05-09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2.4GHz/5.8GHz双频无线通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6451B1 (en) * 2001-05-17 2002-05-28 Trw Inc. Precision multi-layer grids fabrication technique
CN1744109A (zh) * 2004-08-31 2006-03-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Rfid标签、rfid标签天线、rfid标签天线片及制造rfid标签的方法
CN200986957Y (zh) * 2006-12-12 2007-12-05 吉林大学 双带通频率选择表面薄膜
US20100066638A1 (en) * 2008-09-18 2010-03-18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Microwave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2229763A (zh) * 2011-06-10 2011-11-02 电子科技大学 磁性墨水及喷墨打印柔性电磁波吸收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2217785U (zh) * 2011-08-10 2012-05-09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2.4GHz/5.8GHz双频无线通讯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小秋等: ""一种适用于雷达罩的频率选择表面新单元研究"", 《物理学报》, vol. 57, no. 6, 15 June 2008 (2008-06-15)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0716A (zh) * 2015-07-13 2017-01-18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超材料功能片、超材料、超材料天线面板和超材料平板天线
CN106340716B (zh) * 2015-07-13 2023-07-18 深圳光启尖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超材料功能片、超材料、超材料天线面板和超材料平板天线
CN106904002A (zh) * 2017-03-06 2017-06-30 东南大学 三维超材料阵列的大规模喷墨打印方法
CN107317085A (zh) * 2017-05-16 2017-11-03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一种透镜式可折叠展开薄膜天线及其尺寸设计方法
CN110931985A (zh) * 2019-11-29 2020-03-27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一种柔性电磁波吸波超材料薄膜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0700B (zh) 液晶移相器的製作方法
CN106058482A (zh) 基于双层导电薄膜的透明宽带电磁吸波器
Mohamadzade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state of the art in flexible and conformal reconfigurable antennas
CN209544568U (zh) 一种液晶移相器和液晶天线
CN103427165A (zh) 一种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3899A (zh) 一种吸波超材料及吸波装置
Le et al. Transformation from 2D meta-pixel to 3D meta-pixel using auxetic kirigami for programmable multifunctional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CN105161800B (zh) 优化电磁传输特性的双屏频率选择表面
CN103559944A (zh) 可折叠导电膜和显示器
CN107809006A (zh) 基于透明导电薄膜的透明超宽带微波吸波器
Alimenti et al.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circuits on cellulose
CN108183337A (zh) 一种大角度不敏感的等离子体超材料宽带吸波器
CN102821588A (zh) 一种吸波材料
Wang et 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lightweight modular broadband microwave absorbing metastructure
Babale et al. A recent approach towards fluidic microstrip devices and gas sensors: a review
CN206180102U (zh) 一种基于褶皱金属周期结构的小型化宽带天线
CN102821589A (zh) 一种吸波材料
CN102802394B (zh) 一种吸波材料
CN105914470A (zh) 电调谐范围可变的液晶贴片天线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10808473A (zh) 一种机械可重构编码基本单元及超表面
CN103582403A (zh) 一种吸波材料
US20230163481A1 (en) Liquid crystal antena and fabrication thereof
Tong et al. 22/43 GHz low-insertion-loss dual-polarized multi-layer bandpass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 for millimeter astronomy
CN102843900A (zh) 一种吸波材料
Li et al. Transparent and broadband switchable absorber/reflector based on structured water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KUANG-CHI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KUANG-C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1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034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805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125

Address after: 518057 Guangdong City, Nanshan District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in the middle of a high tech building, building No. 2, No. 9, building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Kuang-Chi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518034 A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enter, No. 1061, Xiang Mei Road, Guangdong, Shenzhen, Futian District, China 18B

Applicant before: Shenzhen Kuang-Chi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