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25436B - 终端设备以及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以及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25436B
CN103425436B CN201210159309.6A CN201210159309A CN103425436B CN 103425436 B CN103425436 B CN 103425436B CN 201210159309 A CN201210159309 A CN 201210159309A CN 103425436 B CN103425436 B CN 1034254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itional memory
memory unit
unit
storag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93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25436A (zh
Inventor
钟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593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25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25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5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25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25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终端设备以及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基本存储单元,配置来存储系统数据以及应用数据;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配置来存储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处理单元,配置来运行操作系统,并且管理基本存储单元以及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其中当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被操作系统加载时,处理单元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以及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设备以及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高清技术、诸如导航软件之类的大型应用以及大型游戏的普及,对诸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之类的终端设备的存储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通常,除了终端设备内置的存储空间(ROM)之外,还提供附加的至少一个内置存储空间并提供外接存储卡接口来扩展存储空间,或者提供多个外接存储卡接口来扩展空间。根据现有技术,通常利用不同的挂挂载点来加载这些存储设备。
例如,在终端设备允许android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内部设置了内部存储空间(如,sd卡1)并通过插入外置存储卡(sd卡2)时,通常以第一挂载点mnt/sdcard挂载sd卡1,并且通常以挂载点mnt/sdcard/sdcard2挂载外置存储卡。在这种情况下,仅能将各种应用程序(如,导航、游戏)等等安装在sd卡1中,而不能安装在sd卡2中(其仅用作存储多媒体数据和其它数据的存储空间),由此极大限制了能够在终端设备中安装的应用的数量,并且使用户感到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基本存储单元,配置来存储系统数据以及应用数据;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配置来存储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处理单元,配置来运行操作系统,并且基于所述操作系统管理所述基本存储单元以及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其中当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时,所述处理单元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基本存储单元为内置存储单元;以及所述附加存储单元为内置存储单元或外置存储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包括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时,所述处理单元基于预设的存储/访问规则管理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并且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的可使用空间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将后续安装的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并且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的可使用空间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中存储的部分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复制到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均存在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则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特定应用程序当前所使用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存储的位置,并且基于所确定的位置引导所述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从所述终端设备卸载时,所述处理单元同时卸载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为SD卡。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在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未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时,所述处理单元将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基本存储单元以及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所述终端设备上运行操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时,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基本存储单元为内置存储单元;以及所述附加存储单元为内置存储单元或外置存储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包括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时,基于预设的存储/访问规则管理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基于预设的存储/访问规则管理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并且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的可使用空间小于预设阈值时,将后续安装的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基于预设的存储/访问规则管理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并且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的可使用空间小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中存储的部分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复制到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基于预设的存储/访问规则管理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如果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均存在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则确定所述特定应用程序当前所使用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存储的位置,并且基于所确定的位置引导所述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从所述终端设备卸载时,同时卸载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未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时,将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方框图;以及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以相同挂载点加载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
下面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这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是诸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之类的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至少包括基本存储单元1、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以及处理单元4。
基本存储单元1可以由任意的内置存储单元(如,闪存)实现。这里,基本存储单元1可以用于存储系统数据(如,android操作系统)以及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数据,并且通常对于用户不可见(如,系统ROM)。
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可以由任意的存储单元(如,闪存或SD卡)实现。这里,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可以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数据(如,游戏、各类应用软件等等)以及用户数据(如,应用程序产生的用户数据、照片、视频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存储单元1以及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可以由终端设备中内置的同一存储单元实现。例如,基本存储单元1以及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均可以由同一内置闪存芯片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在同一闪存芯片上设置不同的存储区域,其中基本存储单元1所在的存储区域对于用户不可见,而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所在的存储区域可以以特定挂载点(mnt/sdcard)的形式加载到终端设备。此外,基本存储单元1以及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也可以由不同的存储单元实现。例如,基本存储单元1以及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可以由不同的内置闪存芯片实现,或者第一附加存储单元可以为通过sd卡接口连接的sd卡。
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可以由任意的外置存储单元(如,SD卡)实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可以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这里,例如,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是通过sd卡接口连接的sd卡的情况下,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可以是通过另一sd卡接口连接的sd卡(即,终端设备配备双sd卡接口)。此外,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是内置的闪存芯片的情况下,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可以是通过sd卡接口连接的sd卡(即,终端设备配备单sd卡接口)。
处理单元可以由任意的处理器、微处理器等实现。处理单元4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如,android),并且管理基本存储单元、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以供操作系统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被操作系统加载时,处理单元可以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该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
具体地,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利用联合文件系统(AUFS)的原理,通过修改操作系统内核(如,android操作系统中的kernel)中的驱动程序,使得处理单元4可以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该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
例如,在终端设备加载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的情况下,可以以特定挂载点(mnt/sdcard)的形式加载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终端设备的用户来说,他仅看到具有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的总和容量的挂载点。此外,由于通过修改操作系统内核中的驱动程序来实现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该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因此对于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和上层接口来说,仅存在由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合并形成的虚拟存储单元,而不是分立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对操作系统的各个接口进行修改就可以实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的合并。
此外,还可以通过修改操作系统内核中的驱动程序,使得处理单元4能够基于预设的存储/访问规则管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处理单元4可以获得来自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或上层接口的存储/访问请求(针对逻辑地址),并且可以基于操作系统内核中的驱动程序将该逻辑地址转换为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的实际地址。
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被操作系统加载的情况下,处理单元4可以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默认为优先存储应用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存储单元。在用户使用终端设备(安装应用程序,存储用户数据)使得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剩余空间)小于预设阈值(存储空间的20%或100M)时,处理单元4可以将后续安装的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
具体地,在用户安装应用程序以及存储用户数据时,处理单元4在驱动程序的控制下,首先判断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小于预设阈值,则处理单元4将应用程序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反之,如果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处理单元4将应用程序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这种情况下,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小于预设阈值时,将后续的应用程序以及用户数据写入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可以减少将大于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的程序或用户数据被存储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从而导致存储单元报错的情况。此外,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预留预设的存储空间可以保证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与终端设备分离时,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仍然可以继续存储程序数据和用户数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被操作系统加载的情况下,处理单元4可以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默认为优先存储应用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存储单元。在用户使用终端设备使得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剩余空间)小于预设阈值(存储空间的20%或100M)时,处理单元4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1中存储的部分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复制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
具体地,在用户使用终端设备,如,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更新数据(如,微博更新,导航应用的地图下载)使得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剩余空间)小于预设阈值(存储空间的20%或100M)时,处理单元4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1中存储的部分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复制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这里,复制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的应用程序可以是用户经常使用的应用程序(如,微博),或者是容量较大的应用程序(如,导航软件)。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4可以监测终端设备的用户所使用的应用程序的频率或监测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1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大小,并且据此判断需要复制哪些应用程序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这里,在将部分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复制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时,处理单元4可以获得这部分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的实际地址,并且基于该实际地址修改其与该部分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逻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在后续的程序数据或用户数据的更新中,更新的数据存储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而不是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这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处理单元4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显示单元(未示出)提示用户是否需要移动应用程序或用户数据,或者处理单元4可以直接移动一部分应用程序或用户数据。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避免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被写满而导致存储单元报错的情况,并且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预留预设的存储空间可以保证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与终端设备分离时,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仍然可以继续存储程序数据和用户数据。此外,在将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复制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之后,处理单元4可以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的对应数据删除,或者处理单元4可以利用任意的防同名干扰技术来屏蔽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的该部分数据。
此外,由于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可能都存在针对某个特定应用的程序数据和用户数据,因此处理单元4还需要在特定情况下确定该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位置。这里,特定的情况可以包括当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SD卡)被卸载或拔出之后,再插入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SD卡)的情况。此时,当处理单元4监测到该特定情况时,处理单元4可以确定该特定应用程序当前所使用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存储的位置,并且基于所确定的位置引导该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
例如,假设该特定应用程序的最新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处理单元4可以确定该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如,最后一次读/写)的逻辑地址与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的实际地址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SD卡)被卸载或拔出之后,再插入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SD卡)时,处理单元4可以确定应用程序当前所使用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存储的位置(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并引导该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由此可以避免数据冲突。
此外,如果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SD卡)被卸载或拔出之后,特定应用程序存在程序数据或用户数据的更新,则处理单元4可以将该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或用户数据存储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并且确定应用程序当前所使用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存储的位置(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再插入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SD卡)时,处理单元4能够确定应用程序当前所使用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存储的位置(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并引导该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以避免数据冲突。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单元4确定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从终端设备卸载(用户卸载或拔出SD卡)时,处理单元4同时卸载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这是因为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构成合并的虚拟存储单元,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连贯性并避免错误的发生,在卸载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需要同时卸载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
在上面描述了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合并,并且基于特定的访问/存储规则管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的情况。此外,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未与终端设备连接(未插入SD卡)时,处理单元4可以将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
通过上述配置,可以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并且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合并为虚拟的存储单元。此外,通过设置合理的访问/存储规则,可以确保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一致性以及连贯性,并且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
在上面描述了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三个或更多的附加存储单元。这里,由于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三个或更多的附加存储单元的存储/访问规则与之前的描述类似,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在上面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这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存储单元管理方法可以应用到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上。这里,终端设备可以至少包括基本存储单元、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并且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操作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可以包括:当第一附加存储单元和第二附加存储单元被操作系统加载时,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这里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均可以由内置闪存芯片实现,或者第一附加存储单元可以为通过sd卡接口连接的sd卡。此外,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可以由任意的外置存储单元(如,SD卡)实现。这里,例如,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是通过sd卡接口连接的sd卡的情况下,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可以是通过另一sd卡接口连接的sd卡(即,终端设备配备双sd卡接口)。此外,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是内置的闪存芯片的情况下,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可以是通过sd卡接口连接的sd卡(即,终端设备配备单sd卡接口)。
具体地,可以利用联合文件系统(AUFS)的原理,通过修改操作系统内核(如,android操作系统中的kernel)中的驱动程序,使得处理单元4可以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该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例如,在终端设备加载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的情况下,可以以特定挂载点(mnt/sdcard)的形式加载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终端设备的用户来说,他仅看到具有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的总和容量的挂载点(mnt/sdcard)。此外,由于通过修改操作系统内核中的驱动程序来实现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该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因此对于终端设备的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和上层接口来说,仅存在由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合并形成的虚拟存储单元,而不是分立的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对操作系统的各个接口进行修改就可以实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的合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步骤: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被操作系统加载时,基于预设的存储/访问规则管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
例如,基于预设的存储/访问规则管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的步骤可以包括: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被操作系统加载,并且第一附加存储单元3的可使用空间小于预设阈值时,将后续安装的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中。具体地,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被操作系统加载的情况下,处理单元4可以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默认为优先存储应用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存储单元。在用户使用终端设备(安装应用程序,存储用户数据)使得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剩余空间)小于预设阈值(存储空间的20%或100M)时,处理单元4可以将后续安装的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例如,在用户安装应用程序以及存储用户数据时,处理单元4在驱动程序的控制下,首先判断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如果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小于预设阈值,则处理单元4将应用程序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反之,如果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处理单元4将应用程序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基于预设的存储/访问规则管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的步骤还可以包括: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被操作系统加载,并且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小于预设阈值时,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存储的部分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复制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具体地,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被操作系统加载的情况下,处理单元4可以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默认为优先存储应用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存储单元。例如,在用户使用终端设备,如,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更新数据(如,微博更新,导航应用的地图下载)使得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的可使用空间(剩余空间)小于预设阈值(存储空间的20%或100M)时,处理单元4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1中存储的部分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复制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这里,复制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的应用程序可以是用户经常使用的应用程序(如,微博),或者是容量较大的应用程序(如,导航软件)。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单元4可以监测终端设备的用户所使用的应用程序的频率或监测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1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大小,并且据此判断需要复制哪些应用程序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这里,在将部分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复制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时,处理单元4可以获得这部分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的实际地址,并且基于该实际地址修改其与该部分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逻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使得在后续的程序数据或用户数据的更新中,更新的数据存储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而不是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此外,处理单元4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的显示单元(未示出)提示用户是否需要移动应用程序或用户数据,或者处理单元4可以直接移动一部分应用程序或用户数据。
此外,由于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可能都存在针对某个特定应用的程序数据和用户数据,因此处理单元4还需要在特定情况下确定该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位置。这里,特定的情况可以包括当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SD卡)被卸载或拔出之后,再插入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SD卡)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基于预设的存储/访问规则管理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的步骤还可以包括:如果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均存在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则确定特定应用程序当前所使用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存储的位置,并且基于所确定的位置引导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具体地,假设该特定应用程序的最新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处理单元4可以确定该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如,最后一次读/写)的逻辑地址与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的实际地址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SD卡)被卸载或拔出之后,再插入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SD卡)时,处理单元4可以确定应用程序当前所使用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存储的位置(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中)并引导该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以避免数据冲突。此外,如果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SD卡)被卸载或拔出之后,特定应用程序存在程序数据或用户数据的更新,则处理单元4可以将该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或用户数据存储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并且确定应用程序当前所使用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存储的位置(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再插入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SD卡)时,处理单元4能够确定应用程序当前所使用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存储的位置(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并引导该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以避免数据冲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了保证数据的连贯性并避免错误的发生,在卸载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需要同时卸载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在确定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从终端设备卸载时,同时卸载第一附加存储单元。具体地,在处理单元4确定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从终端设备卸载(用户卸载或拔出SD卡)时,处理单元4同时卸载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这是因为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构成合并的虚拟存储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还可以包括: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未与终端设备连接时,将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中。具体地,此外,在第二附加存储单元3未与终端设备连接(未插入SD卡)时,处理单元4可以将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第一附加存储单元2中。
在上面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或子组合,并且这样的修改应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基本存储单元,配置来存储系统数据以及应用数据;
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配置来存储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
处理单元,配置来运行操作系统,并且管理所述基本存储单元以及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
其中当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时,在不需要对操作系统的各个接口进行修改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单元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包括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以及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默认为优先存储应用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存储单元,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并且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的可使用空间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将后续安装的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中,并且
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并且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的可使用空间小于预设阈值时,所述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一部分复制到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中,并基于所复制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修改所述实际地址与所复制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一部分的逻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基本存储单元为内置存储单元;以及
所述附加存储单元为内置存储单元或外置存储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时,所述处理单元基于预设的存储/访问规则管理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如果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均存在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则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特定应用程序当前所使用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存储的位置,并且基于所确定的位置引导所述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在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从所述终端设备卸载时,所述处理单元同时卸载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为SD卡。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其中在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未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时,所述处理单元将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中。
8.一种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基本存储单元以及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包括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所述终端设备上运行操作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时,在不需要对操作系统的各个接口进行修改的情况下,以相同的挂载点加载所述至少两个附加存储单元;
其中基于预设的存储/访问规则管理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将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默认为优先存储应用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存储单元,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并且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的可使用空间小于预设阈值时,将后续安装的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中,并且
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第二附加存储单元被所述操作系统加载,并且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的可使用空间小于预设阈值时,将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一部分复制到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中,并基于所复制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修改所述实际地址与所复制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的一部分的逻辑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其中
所述基本存储单元为内置存储单元;以及
所述附加存储单元为内置存储单元或外置存储单元。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其中
如果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以及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均存在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则确定所述特定应用程序当前所使用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所存储的位置,并且基于所确定的位置引导所述特定应用程序的读/写。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从所述终端设备卸载时,同时卸载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进一步包括:
其中在所述第二附加存储单元未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时,将特定应用程序的程序数据以及用户数据存储在所述第一附加存储单元中。
CN201210159309.6A 2012-05-21 2012-05-21 终端设备以及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 Active CN103425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9309.6A CN103425436B (zh) 2012-05-21 2012-05-21 终端设备以及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9309.6A CN103425436B (zh) 2012-05-21 2012-05-21 终端设备以及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5436A CN103425436A (zh) 2013-12-04
CN103425436B true CN103425436B (zh) 2019-11-26

Family

ID=49650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9309.6A Active CN103425436B (zh) 2012-05-21 2012-05-21 终端设备以及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254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9338B (zh) * 2013-12-11 2016-07-20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载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3793256B (zh) * 2014-03-03 2017-11-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管理存储卡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04050000A (zh) * 2014-06-23 2014-09-17 广州金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下载安装成功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05005502B (zh) * 2015-07-15 2018-07-17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内核结束使用sd卡进程的方法及系统
WO2018000300A1 (zh) * 2016-06-30 2018-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数据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965161A (zh) * 2018-06-11 2018-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2537B2 (en) * 2000-06-20 2005-06-28 Storage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ynamically changeable virtual mapping scheme
CN101226477B (zh) * 2007-01-16 2012-09-26 北京共创开源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移动应用的Linux操作系统的实现方法
TWI387879B (zh) * 2008-09-05 2013-03-01 Acer Inc 儲存空間管理方法及應用該方法之電腦系統
CN102262568B (zh) * 2010-05-25 2014-01-15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抗掉电的Linux系统启动方法
CN102103470A (zh) * 2011-01-28 2011-06-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能够扩展内存的电子设备及扩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25436A (zh) 2013-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5436B (zh) 终端设备以及虚拟存储单元管理方法
US9898354B2 (en) Operating system layering
CN106716375B (zh) 具有每区段校验和的文件系统
CN107480237B (zh) 面向异构桌面云平台的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
WO2017180411A1 (en) Dynamic generation of a software container image
US20120265792A1 (en) Data storage access device
US20150032690A1 (en) Virtual synchronization with on-demand data delivery
CN106445398B (zh) 一种基于新型存储器的嵌入式文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US20140067879A1 (en) Application management for a terminal
CN103425468B (zh) 插件式软件集成方法及装置
US10228993B2 (en) Data dump for a memory in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KR20120000065A (ko) 트리거링 이벤트에 응답하여 저장 내용의 전송을 최적화하는 시스템
US10346150B2 (en) Computeriz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tching an application by separating executables and working data using different images
CN109902034A (zh) 快照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02541969B (zh) 基于fat文件系统的文件保护方法、系统及存储器
KR101551206B1 (ko) 차량 데이터 제어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CN103617039B (zh) 一种访问用户空间文件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02679B (zh) 一种智能终端存储稳定性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218228B (zh) 一种安卓设备内置硬盘实现ntfs文件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34453B (zh) 一种文件调试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54328B2 (en) Storage management device, storage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CN115048046A (zh) 日志文件系统以及数据管理方法
US10776261B2 (en) Storage apparatus managing system and storage apparatus managing method for increasing data reading speed
TWI707235B (zh) 儲存裝置管理系統以及儲存裝置管理方法
US11256618B2 (en) Storage apparatus managing system comprising local and global registering regions for registering data and associate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