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2034A - 快照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快照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902034A
CN109902034A CN201910138430.2A CN201910138430A CN109902034A CN 109902034 A CN109902034 A CN 109902034A CN 201910138430 A CN201910138430 A CN 201910138430A CN 109902034 A CN109902034 A CN 109902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ume
snapshot
production
logical address
production volu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84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902034B (zh
Inventor
扈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equoia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equoia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equoia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equoia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91013843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9020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9902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2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902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9020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快照的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在本申请中,针对生产卷已启用写拷贝快照模式且预设有快照策略,其中,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包括普通卷、精简卷,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通过对原有的写拷贝快照模式的改进,增加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的判断及对应处理,实现了减少快照的数据拷贝,并提升对多种存储介质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快照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存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快照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量越来越大,数据也越来越重要,把数据保存在专门的存储设备中,并通过存储设备的数据保护特性提高数据可靠性已经成为主流方式。
快照是存储设备的数据保护特性之一,也是应对“软灾难”的常用方案。软灾难,故名思议,指“软”的灾难,通常指由于误操作、软件Bug、病毒等导致生产数据逻辑上损坏或者不能读取。通过快照技术,在写入新数据前,可以把旧数据备份起来,这样当数据发生软灾难时,可以采用之前备份的旧数据来恢复,使数据回滚到一个可用的时间平面。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快照的创建方法,针对生产卷已启用写拷贝快照模式且预设有快照策略,其中,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包括普通卷、精简卷,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
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
可选的,所述写请求至少包括起始地址、数据长度、数据内容。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对应的快照资源,其中,所述快照资源用于保存所述生产卷的快照,所述快照资源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相同。
可选的,所述写拷贝快照模式支持所述生产卷及所述快照资源基于闪存存储介质或机械硬盘存储介质构建。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包括:
若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精简卷,则基于所述写请求的起始地址及数据长度,获取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D的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用于指示所述数据D在所述生产卷中的逻辑地址范围与物理地址范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至少包括起始逻辑地址LBA1、起始物理地址PBA1、映射地址长度AL。
将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保存至所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的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并将所述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中的起始逻辑地址LBA1修改为所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的对应的起始逻辑地址LBA2;
更新所述快照的元数据的源逻辑地址为LBA1、所述元数据的目的逻辑地址为LBA2、所述元数据的地址长度为AL,其中,所述快照的元数据用于指示所述快照对应记录备份数据的情况,所述元数据至少包括源逻辑地址、目的逻辑地址、地址长度;
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到所述生产卷。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到所述生产卷,包括:
分配新的物理空间,其中,所述新的物理空间为所述生产卷中空闲的物理空间,所述新的物理空间用于保存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
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入到所述新的物理空间的起始物理地址PBA3,并在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中增加对应表项。
可选的,还包括:
若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普通卷,则创建所述生产卷的普通写拷贝快照,其中,所述普通写拷贝快照为基于写拷贝快照模式的原有处理过程所创建的快照。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快照的创建装置,针对生产卷已启用写拷贝快照模式且预设有快照策略,其中,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包括普通卷、精简卷,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
创建模块,用于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
可选的,所述写请求至少包括起始地址、数据长度、数据内容。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之前,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还包括:
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对应的快照资源,其中,所述快照资源用于保存所述生产卷的快照,所述快照资源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相同。
可选的,所述写拷贝快照模式支持所述生产卷及所述快照资源基于闪存存储介质或机械硬盘存储介质构建。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进一步,若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精简卷,则基于所述写请求的起始地址及数据长度,获取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D的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用于指示所述数据D在所述生产卷中的逻辑地址范围与物理地址范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至少包括起始逻辑地址LBA1、起始物理地址PBA1、映射地址长度AL。
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将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保存至所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的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并将所述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中的起始逻辑地址LBA1修改为所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的对应的起始逻辑地址LBA2;
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更新所述快照的元数据的源逻辑地址为LBA1、所述元数据的目的逻辑地址为LBA2、所述元数据的地址长度为AL,其中,所述快照的元数据用于指示所述快照对应记录备份数据的情况,所述元数据至少包括源逻辑地址、目的逻辑地址、地址长度;
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到所述生产卷。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到所述生产卷,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包括:
分配新的物理空间,其中,所述新的物理空间为所述生产卷中空闲的物理空间,所述新的物理空间用于保存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
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入到所述新的物理空间的起始物理地址PBA3,并在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中增加对应表项。
可选的,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还包括:
若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普通卷,则创建所述生产卷的普通写拷贝快照,其中,所述普通写拷贝快照为基于写拷贝快照模式的原有处理过程所创建的快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相互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机器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机器可读指令,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通过以上实施例,针对生产卷已启用写拷贝快照模式且预设有快照策略,其中,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包括普通卷、精简卷,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通过对原有的写拷贝快照模式的改进,增加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的判断及对应处理,实现了减少快照的数据拷贝,并提升对多种存储介质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照创建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照创建及数据写入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照创建的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快照相关技术,进行简单说明。
目前常用的快照技术包括:写拷贝模式和写重定向模式。所谓写拷贝模式即COW(Copy On Write),COW是最老的快照技术之一,其做法是在创建了新的快照后,当生产数据卷(简称为生产卷)的数据首次发生变化时,在向所述生产卷写入新数据前,把旧数据拷贝到其他的区域中,然后再覆盖原来的区域中旧数据;已拷贝的旧数据被提供给最新的快照使用,也称为快照数据,通常保存在不属于生产卷的额外的快照资源中。所谓写重定向模式即ROW(Redirect On Write),其是和COW并列的另一种快照技术,其做法是在创建了新的快照后,当生产卷的数据首次发生变化时,额外为新数据分配一块区域写入,而不是覆盖生产卷数据对应原来的区域,同时,把所述生产卷数据对应原来的区域中旧数据变成快照数据,提供给最新的快照使用。
在机械硬盘介质的时代,基于机械硬盘的特点,例如:顺序读写快,随机读写很慢,构建了适用于机械硬盘的快照技术,即在机械硬盘上,通常使用卷类型为普通卷的生产卷及快照资源,并对所述生产卷启用COW快照模式来创建快照,通过预先分配好生产卷及快照资源的物理空间,利用缓存技术尽可能保证对机械硬盘的顺序读写,从而确保生产卷及快照资源的访问性能。随着闪存存储介质出现,由于在闪存存储介质上,随机读写的速度变得很快,不再受机械特性的制约,同时闪存存储介质又带来擦写次数限制等,于是,在快照技术等存储技术的实现上,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即由于基于闪存存储介质上使用COW快照模式效率极其低下,所以通常使用卷类型为精简卷的生产卷及快照资源,并对所述生产卷启用ROW快照模式来创建快照,减少预分配存储的物理空间,对存储物理空间的需求随着数据增长再逐步扩容,同时减少数据量写入,从而规避闪存存储介质的价格昂贵、擦写次数有限等缺陷,上述普通卷为相对上述精简卷的卷类型的一种,关于卷类型的详细解释请参见下文中的说明。
一些场景下,作为基于机械硬盘介质及COW快照模式构建存储软件的传统存储厂商,若要支持闪存存储介质,则需要重新开发一套全新的基于ROW快照模式的存储软件,并需要同时维护两套存储软件,一套用在机械硬盘上,一套用在闪存存储介质上,这样,软件维护的成本会成倍增加,同时,两套软件之间的兼容也存在较大问题。
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快照的创建的技术方案,存储设备针对生产卷已启用写拷贝快照模式且预设有快照策略,其中,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包括普通卷、精简卷,该方案包括: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照的创建方法,应用于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针对生产卷已启用写拷贝快照模式且预设有快照策略,其中,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包括普通卷、精简卷,上述方法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02、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
这里的生产卷实际对应一个存储卷,该存储卷的卷类型可以是普通卷或精简卷,其中,上述普通卷是指预先分配了足够的物理空间存储卷,保证用户在写入数据时,不会出现空间不足的问题;上述精简卷,也即全称为自动精简配置卷,上述自动精简配置卷是指采用写时分配物理空间的方式的存储卷,即创建自动精简配置卷时,并不会一次性的划分过大的空间,而是当应用写入数据时,才动态分配物理空间来实现数据存储。这里的写请求是指上述生产卷的使用者,比如:应用程序,对上述生产卷的写IO操作。
上述存储设备针对上述生产卷已启用写拷贝快照模式且预设有快照策略,上述存储设备可以按所述快照策略为上述生产卷创建一系列快照。具体地,当需对上述生产卷创建一个快照时,上述存储设备获取上述时刻范围内对上述生产卷的写请求,上述写请求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其中,上述写请求至少包括起始地址、数据长度、数据内容,其中,上述起始地址用于指示上述写请求将要上述数据内容写入到上述生产卷对应逻辑地址空间,其中,上述起始地址也即上述逻辑地址空间的起始地址,上述数据长度为上述数据内容的长度,也即上述逻辑地址空间以上述起始地址为基址的地址范围。
在上述存储设备获取对上述生产卷的写请求之前,上述存储设备基于上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上述生产卷对应的快照资源,其中,上述快照资源用于保存上述生产卷的快照,上述快照资源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相同。
具体地,比如:若上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普通卷,则上述存储设备为上述生产卷创建对应对应卷类型为普通卷的快照资源,再比如:若上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精简卷,则上述存储设备为上述生产卷创建对应对应卷类型为精简卷的快照资源,也即上述快照资源实际对应一个存储卷,该存储卷的卷类型为精简卷。
上述存储设备为上述生产卷及上述快照资源时,基于闪存存储介质或机械硬盘存储介质构建,比如:上述生产卷及上述快照资源对应的存储卷所在的RAID(RedundantArrays of Independent Drives,独立冗余磁盘阵列)可以闪存存储介质或机械硬盘存储介质构建。上述机械硬盘存储介质至少包括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机械硬盘、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机械硬盘、SAS(Serial AttachedSCSI)机械硬盘、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机械硬盘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上述闪存存储介质至少包括SATA固态硬盘、SAS固态硬盘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步骤104、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
具体地,比如:上述生产卷的物理空间数据布局,请参考表1所示例:
表1
上述数据D1、D2、D3、D4数据长度都为1,对应存储在上述生产卷的物理空间的物理地址分别为P11、P22、P33、P44。
在上述生产卷上,与上述生产卷的上述物理空间数据布局对应的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请参考表2所示例:
表2
上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用于指示上述生产卷中已存储的数据(例如:D1、D2、D3、D4)的逻辑地址范围与物理地址范围的对应关系。
假定上述写请求的起始地址为L1、数据长度为1,数据内容为D5,即上述写请求需要将长度为1的数据内容为D5的数据写入到上述生产卷中的逻辑地址为L1所对应的物理地址为P11的物理空间,也即上述写请求要在旧数据D1存储的物理地址写入数据新数据D5。由于上述写请求对应上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被备份过,也即上述旧数据D1在之前未被做快照,则存储设备基于上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上述生产卷的快照。
在示出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存储设备基于上述写请求对上述生产卷执行快照创建及数据写入过程流程,如图2所示例,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202、获取并检查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
步骤204、若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精简卷,则创建所述生产卷的改进写拷贝快照。
上述改进写拷贝快照的创建过程,执行如下步骤:a)存储设备基于上述写请求的起始地址及数据长度,获取上述写请求对应上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D的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其中,上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用于指示上述数据D在上述生产卷中的逻辑地址范围与物理地址范围的对应关系,上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至少包括起始逻辑地址LBA1、起始物理地址PBA1、映射地址长度AL。b)存储设备将上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保存至上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的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并将上述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中的起始逻辑地址LBA1修改为所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的对应的起始逻辑地址LBA2。c)存储设备更新上述快照的元数据的源逻辑地址为LBA1、所述元数据的目的逻辑地址为LBA2、所述元数据的地址长度为AL,其中,所述快照的元数据用于指示所述快照对应记录备份数据的情况,所述元数据至少包括源逻辑地址、目的逻辑地址、地址长度。
具体地,以上述步骤104示例的过程继续举例,存储设备获取上述写请求的起始地址为L1为及数据长度为1,查询如表2所示的上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获取待写入位置的旧数据为D1,则获取D1对应的物理地址P11;存储设备将上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中,D1所对应的表项复制一份至上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作为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也即上述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位于上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并在上述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进行修改,将D1对应在上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中逻辑地址L1修改为上述快照资源中对应分配的逻辑地址,比如:上述分配的逻辑地址为L111,上述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请参考表3所示例:
表3
存储设备创建当前快照所需要备份的数据即D1对应的快照的一条元数据,并更新上述元数据,其中,上述快照的元数据用于指示上述快照对应记录备份数据的情况,上述元数据通常保存于上述快照资源特定预留的存储空间中,上述元数据至少包括源逻辑地址、目的逻辑地址、地址长度,上述元数据,请参考表4所示例:
表4
基于上述过程可见,当上述写请求针对生产卷上物理地址为P11的旧数据D1需要写入新数据D5时,存储设备先将旧数据D1在上述生产卷上物理地址为P11及数据长度保存至上述快照资源中,并记录在上述快照资源中对应分配的逻辑地址为L111;在旧数据D1对应的快照元数据中记录待备份数据D1对应在生产卷的逻辑地址,即源逻辑地址LBA1(例如:LBA1为L11)和待备份数据D1对应在快照资源的逻辑地址,即目的逻辑地址LBA2(例如:LBA2为L111)的对应关系以及对应逻辑地址的地址长度,即上述地址长度对应为上述写请求的数据长度(例如:地址长度为1)。
通过上述改进写拷贝快照的实现过程,在本申请中,可以既保持兼容原有写拷贝快照模式中的快照的元数据的生产卷的逻辑地址(LBA)到快照资源的逻辑地址(LBA)的映射方式,以及,进一步在快照资源中,实现快照资源的逻辑地址(LBA)到生产卷的物理地址(PBA)的映射。在一些场景下,当生产卷的物理地址(PBA)发生变化时,受到影响的是快照资源中的的逻辑地址映射,而由于快照的元数据不直接映射物理地址,则快照的元数据不会发生变化,例如:当数据所在生产卷的物理空间发生迁移时,仅仅数据对应保存生产卷的物理地址发生变化,快照的元数据由于进行生产卷与快照资源的逻辑地址之间映射,而无需感知的生产卷的物理地址的变化,从而简化了整个存储系统的设计。
步骤206、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到所述生产卷。
存储设备在上述生产卷中分配新的物理空间,其中,上述新的物理空间为所述生产卷中空闲的物理空间上述新的物理空间用于保存上述写请求的数据D的数据内容;存储设备将上述数据D的数据内容写入到上述新的物理空间的起始物理地址PBA3,并在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中增加对应表项。
具体地,以上述示例的过程继续举例,存储设备在上述生产卷中为上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D为D5,分配上述写请求的长度为1的物理空间,比如:上述物理空间对应起始物理地址为P66,P66所对应的逻辑地址为L6,则存储设备在上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中增加上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D5对应逻辑地址表项,上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具体请参考表5所示例:
表5
上述表项中最后一条表项,逻辑地址为L6对应物理地址为P66,映射地址长度为1,即为原计划写入逻辑地址为L1对应物理地址为P11的上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D5所对应在上述生产卷中的逻辑地址映射表的新增表项。
可选的,作为上述步骤204的另一种可能,在示出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上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普通卷,则创建上述生产卷的普通写拷贝快照,其中,上述普通写拷贝快照为基于写拷贝快照模式的原有处理过程所创建的快照以及数据写入,具体地,原有的写拷贝快照模式以及数据写入实现请参见已有COW技术文档,本申请不再赘述。
至此,完成图1所示的流程,通过图1所示的流程可以看出,存储设备针对生产卷已启用写拷贝快照模式且预设有快照策略,其中,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包括普通卷、精简卷,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原有的写拷贝快照模式的改进,增加了对生产卷的卷类型的判断及对应处理,一方面,对原有的写拷贝快照技术保持兼容,降低软件开发成本;另一方面,实现了减少快照的数据拷贝,并提升对多种存储介质的兼容性;再一方面,当数据所在生产卷的物理空间发生迁移时,仅仅数据对应保存生产卷的物理地址发生变化,快照的元数据由于进行逻辑地址之间映射,是不需要感知的生产卷的物理地址的变化,从而简化了整个存储系统的设计。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快照创建装置的框图。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快照创建装置的实施例,针对生产卷已启用写拷贝快照模式且预设有快照策略,其中,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包括普通卷、精简卷,请参考图3所示例的一种快照创建装置30,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
创建模块,用于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写请求至少包括起始地址、数据长度、数据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之前,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还包括:
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对应的快照资源,其中,所述快照资源用于保存所述生产卷的快照,所述快照资源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写拷贝快照模式支持所述生产卷及所述快照资源基于闪存存储介质或机械硬盘存储介质构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进一步,若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精简卷,则基于所述写请求的起始地址及数据长度,获取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D的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用于指示所述数据D在所述生产卷中的逻辑地址范围与物理地址范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至少包括起始逻辑地址LBA1、起始物理地址PBA1、映射地址长度AL。
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将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保存至所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的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并将所述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中的起始逻辑地址LBA1修改为所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的对应的起始逻辑地址LBA2;
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更新所述快照的元数据的源逻辑地址为LBA1、所述元数据的目的逻辑地址为LBA2、所述元数据的地址长度为AL,其中,所述快照的元数据用于指示所述快照对应记录备份数据的情况,所述元数据至少包括源逻辑地址、目的逻辑地址、地址长度;
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到所述生产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到所述生产卷,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包括:
分配新的物理空间,其中,所述新的物理空间为所述生产卷中空闲的物理空间,所述新的物理空间用于保存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
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入到所述新的物理空间的起始物理地址PBA3,并在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中增加对应表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还包括:
若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普通卷,则创建所述生产卷的普通写拷贝快照,其中,所述普通写拷贝快照为基于写拷贝快照模式的原有处理过程所创建的快照。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模块,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本申请的快照创建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将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后运行形成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的快照创建装置所在电子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4所示的处理器、通信接口、总线以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电子设备通常根据该电子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图3所示装置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包含:通信接口401、处理器402、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03和总线404;其中,通信接口401、处理器402、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03通过总线4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中,通信接口401,用于进行网络通信。处理器402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处理器402可以执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03中存储的机器可读指令,以实现以上描述的方法。
本文中提到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03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具体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03可以是RAM(Ra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至此,完成图4所示的硬件结构描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图4中的机器可读机器可读存储介质403,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可由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处理器402执行以实现以上描述的方法。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快照的创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生产卷已启用写拷贝快照模式且预设有快照策略,其中,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包括普通卷、精简卷,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
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写请求至少包括起始地址、数据长度、数据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之前,还包括:
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对应的快照资源,其中,所述快照资源用于保存所述生产卷的快照,所述快照资源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写拷贝快照模式支持所述生产卷及所述快照资源基于闪存存储介质或机械硬盘存储介质构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包括:
若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精简卷,则基于所述写请求的起始地址及数据长度,获取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D的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用于指示所述数据D在所述生产卷中的逻辑地址范围与物理地址范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至少包括起始逻辑地址LBA1、起始物理地址PBA1、映射地址长度AL;
将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保存至所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的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并将所述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中的起始逻辑地址LBA1修改为所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的对应的起始逻辑地址LBA2;
更新所述快照的元数据的源逻辑地址为LBA1、所述元数据的目的逻辑地址为LBA2、所述元数据的地址长度为AL,其中,所述快照的元数据用于指示所述快照对应记录备份数据的情况,所述元数据至少包括源逻辑地址、目的逻辑地址、地址长度;
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到所述生产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到所述生产卷,包括:
分配新的物理空间,其中,所述新的物理空间为所述生产卷中空闲的物理空间,所述新的物理空间用于保存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
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入到所述新的物理空间的起始物理地址PBA3,并在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中增加对应表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普通卷,则创建所述生产卷的普通写拷贝快照,其中,所述普通写拷贝快照为基于写拷贝快照模式的原有处理过程所创建的快照。
8.一种快照的创建装置,其特征在于,针对生产卷已启用写拷贝快照模式且预设有快照策略,其中,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包括普通卷、精简卷,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
创建模块,用于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写请求至少包括起始地址、数据长度、数据内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对所述生产卷的写请求之前,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还包括:
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对应的快照资源,其中,所述快照资源用于保存所述生产卷的快照,所述快照资源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写拷贝快照模式支持所述生产卷及所述快照资源基于闪存存储介质或机械硬盘存储介质构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未备份,则基于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创建所述生产卷的快照,包括:
所述获取模块进一步,若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精简卷,则基于所述写请求的起始地址及数据长度,获取所述写请求对应所述生产卷待写入位置的数据D的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其中,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用于指示所述数据D在所述生产卷中的逻辑地址范围与物理地址范围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至少包括起始逻辑地址LBA1、起始物理地址PBA1、映射地址长度AL;
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将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保存至所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的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并将所述第二逻辑地址映射表中的起始逻辑地址LBA1修改为所述快照资源逻辑空间中的对应的起始逻辑地址LBA2;
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更新所述快照的元数据的源逻辑地址为LBA1、所述元数据的目的逻辑地址为LBA2、所述元数据的地址长度为AL,其中,所述快照的元数据用于指示所述快照对应记录备份数据的情况,所述元数据至少包括源逻辑地址、目的逻辑地址、地址长度;
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到所述生产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到所述生产卷,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包括:
分配新的物理空间,其中,所述新的物理空间为所述生产卷中空闲的物理空间,所述新的物理空间用于保存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
将所述写请求的数据内容写入到所述新的物理空间的起始物理地址PBA3,并在所述第一逻辑地址映射表中增加对应表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还包括:
若所述生产卷的卷类型为普通卷,则创建所述生产卷的普通写拷贝快照,其中,所述普通写拷贝快照为基于写拷贝快照模式的原有处理过程所创建的快照。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相互连接;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机器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机器可读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38430.2A 2019-02-25 2019-02-25 快照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99020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8430.2A CN109902034B (zh) 2019-02-25 2019-02-25 快照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8430.2A CN109902034B (zh) 2019-02-25 2019-02-25 快照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2034A true CN109902034A (zh) 2019-06-18
CN109902034B CN109902034B (zh) 2021-09-10

Family

ID=66945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8430.2A Active CN109902034B (zh) 2019-02-25 2019-02-25 快照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90203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1925A (zh) * 2019-08-01 2019-12-03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读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55389A (zh) * 2019-11-15 2020-04-03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卷兼容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67856A (zh) * 2020-02-28 2020-07-03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复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28904A1 (zh) * 2019-12-27 2021-07-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多级缓存的方法和设备
CN113722157A (zh) * 2021-11-03 2021-11-3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3000535A1 (zh) * 2021-07-19 2023-01-2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卷扩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0362A (zh) * 2009-10-28 2010-09-22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写时拷贝快照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2163177A (zh) * 2010-02-24 2011-08-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用于可写的写时复制快照功能的i/o延迟的减小
CN104407935A (zh) * 2014-11-07 2015-03-11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快照回滚方法和存储设备
US20150193315A1 (en) * 2014-01-07 2015-07-0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multiple snapshots of data strorage device
CN105190567A (zh) * 2013-03-06 2015-12-23 戴尔产品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存储系统快照的系统和方法
CN105912425A (zh) * 2016-04-08 2016-08-31 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 快照映像建立、回滚方法以及装置
CN105988723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51375A (zh) * 2016-01-06 2017-07-14 北京忆恒创源科技有限公司 在存储系统中删除快照卷的方法及装置
CN107423233A (zh) * 2017-07-19 2017-12-01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写快照实现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0362A (zh) * 2009-10-28 2010-09-22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写时拷贝快照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2163177A (zh) * 2010-02-24 2011-08-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用于可写的写时复制快照功能的i/o延迟的减小
CN105190567A (zh) * 2013-03-06 2015-12-23 戴尔产品有限公司 用于管理存储系统快照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193315A1 (en) * 2014-01-07 2015-07-0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multiple snapshots of data strorage device
CN104407935A (zh) * 2014-11-07 2015-03-11 华为数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快照回滚方法和存储设备
CN105988723A (zh) * 2015-02-12 2016-10-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照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951375A (zh) * 2016-01-06 2017-07-14 北京忆恒创源科技有限公司 在存储系统中删除快照卷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12425A (zh) * 2016-04-08 2016-08-31 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 快照映像建立、回滚方法以及装置
CN107423233A (zh) * 2017-07-19 2017-12-01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写快照实现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伟: "软件定义存储模型的研究及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1925A (zh) * 2019-08-01 2019-12-03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读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1925B (zh) * 2019-08-01 2022-11-25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读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55389A (zh) * 2019-11-15 2020-04-03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卷兼容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55389B (zh) * 2019-11-15 2022-07-05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卷兼容实现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28904A1 (zh) * 2019-12-27 2021-07-0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多级缓存的方法和设备
CN111367856A (zh) * 2020-02-28 2020-07-03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复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67856B (zh) * 2020-02-28 2024-03-29 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复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00535A1 (zh) * 2021-07-19 2023-01-2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卷扩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US11886305B2 (en) 2021-07-19 2024-01-30 Inspur Suzho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anding cloud volume, and device and readable medium
CN113722157A (zh) * 2021-11-03 2021-11-30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722157B (zh) * 2021-11-03 2022-03-08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数据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902034B (zh) 2021-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2034A (zh) 快照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US11481121B2 (en) Physical media aware spacially coupled journaling and replay
US10521131B2 (en) Storage apparatus and storage control apparatus
US8108597B2 (en) Storage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backup and/or restoration
US20060047926A1 (en) Managing multiple snapshot copies of data
US20090157756A1 (en) File System For Storing Files In Multiple Different Data Storage Media
US20150081971A1 (en) Storage system and storage control method
KR20130083356A (ko) 메타데이터 지속성을 위한 방법
WO2014074449A2 (en) Wear leveling in flash memory devices with trim commands
US20120151125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for nonvolatile memory system
US20100103549A1 (en) Data archive system
CN112035294B (zh) 安全日志文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和介质
CN110502188A (zh) 一种基于数据库读写性能的数据存储方法与装置
CN110531925B (zh) 数据读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KR102589609B1 (ko) 분할된 저장장치에서의 스냅샷 관리
US9235349B2 (en) Data duplication system, data dupl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thereof
US1146777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oring data in portable storage devices
US2022038263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reating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s in Persistent Memory
CN111913664B (zh)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10287064B (zh) 一种磁盘数据的还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213692B (zh) 存储装置管理系统以及存储装置管理方法
KR20220088274A (ko) 코어별 저널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컴퓨팅 시스템
CN111949212A (zh) 基于自定义开放通道ssd的文件系统及文件管理方法
TWI707235B (zh) 儲存裝置管理系統以及儲存裝置管理方法
US11966637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oring data in portable storage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