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17252A - 一种跟腱缝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跟腱缝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17252A
CN103417252A CN2013103513635A CN201310351363A CN103417252A CN 103417252 A CN103417252 A CN 103417252A CN 2013103513635 A CN2013103513635 A CN 2013103513635A CN 201310351363 A CN201310351363 A CN 201310351363A CN 103417252 A CN103417252 A CN 1034172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ositioning tube
heel string
pilot sleev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513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17252B (zh
Inventor
陈华
夏伟
唐佩福
王岩
王彬彬
张维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nav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nav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nav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513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1725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4500 priority patent/WO201502168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4172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72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17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72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performing anastomosis; Buttons for anastomosis
    • A61B17/1146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performing anastomosis; Buttons for anastomosis of ten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82Needle or suture guid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跟腱缝合器,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松紧调节装置、第一导向套筒、第二导向套筒、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松紧调节装置相连,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外两臂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一指引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二指引孔,第一导向套筒通过第一定位孔固定且第一导向套筒的一端与第一指引孔相配合,第一定位筒的一端穿进第一导向套筒的内部;第二导向套筒通过第二定位孔固定且第二导向套筒的一端与第二指引孔相配合,第二定位筒的一端穿进第二导向套筒的内部,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内均设置有与跟腱缝合针匹配的通孔。本发明能够简化手术操作,保证理想的缝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跟腱缝合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外科器械,特别是在经皮微创手术中采用的跟腱缝合器。
背景技术
跟腱断裂通常是由运动损伤或者是切割、刀砍引起的跟腱组织的断裂。传统的跟腱缝合手术为开放手术,需要显露出正常的跟腱部分,以便通过bunnel、kessler、8字缝合法等常用缝合方法将缝合线固定在正常的跟腱部分上,因此需要较长的切口,需将腱鞘剥离,因此跟腱组织的血运破坏严重,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并发症包括跟腱再断裂、皮肤坏死、感染、关节僵硬等。
采用经皮微创缝合手术进行跟腱缝合可以达到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同的缝合效果,即在跟腱两侧做6个小切口,经皮缝合断裂的跟腱,由于切口小损伤小,并发症几率大大降低。但是由于经皮微创缝合不能在直视下进行手术,手术操作难度相当大,不能保证断端修复的质量,并且可能造成腓肠神经损伤。Bunnel缝合法是一种被临床公认的能够为跟腱修复提供足够强度的修复方法,但是由于操作较复杂,经皮缝合时操作困难,医生徒手操作难以达到手术的要求。目前临床上进行的经皮微创缝合手术通常借助经皮缝合装置并且均采用8字缝合法,如专利号为“201020522288.6”、名称为“跟腱缝合引线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跟腱缝合引线装置,由引导臂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的引导孔穿过一根跟腱缝合线,在穿过多根跟腱缝合线后抽回引线装置,缝合跟腱远端和近端后,拉紧缝合线,远近端缝合线打结。通过经皮缝合装置进行8缝合虽然有效避免了神经损伤,但是8字缝合法容易出现缝合线对跟腱组织的切割,断端线结较多,在拉紧缝合线时各缝合线受力不均,松紧不同步,容易撕裂跟腱,缝合的强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跟腱断裂借助现有的经皮缝合装置进行经皮微创缝合手术存在缝合线断端线结多、拉紧缝合线时各缝合线受力不均导致跟腱撕裂、缝合强度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跟腱缝合器,结合Bunnel缝合法原理,并利用跟腱可以与跟腱筋膜相对滑动的特点,能够简化手术操作,保证理想的缝合效果,并且具有进一步减小手术切口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跟腱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松紧调节装置、第一导向套筒、第二导向套筒、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松紧调节装置相连,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具有U型臂,所述第一支架的U型臂外臂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上设置有第一指引孔,所述第二支架的U型臂外臂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臂上设置有第二指引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一指引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二指引孔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导向套筒通过第一定位孔固定且第一导向套筒的一端与第一指引孔相配合,所述第一定位筒的一端穿进第一导向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二导向套筒通过第二定位孔固定且第二导向套筒的一端与第二指引孔相配合,所述第二定位筒的一端穿进第二导向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内均设置有与跟腱缝合针匹配的通孔。
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一指引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二指引孔均设置有两组,两组孔的中心分别在两条直线上,所述第一导向套筒、第二导向套筒、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选择孔中心在一条直线上的一组孔。
还包括第三导向套筒,所述第一支架的U型臂外臂前端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前端、第二支架的U型臂外臂前端和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臂前端均设置有第三指引孔,所述第三定位孔和各第三指引孔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三导向套筒通过第三定位孔固定且第三导向套筒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前端的第三指引孔相配合,所述第三导向筒内设置与骨针匹配的通孔。
所述第一定位筒内的通孔的中心轴线偏离第一定位筒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定位筒内的通孔的中心轴线为第二定位筒的中心轴线。
所述第一定位筒内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一定位筒内的通孔相通;所述第二定位筒内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第二定位筒内的通孔相通。
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螺纹孔,所述第一导向套筒通过螺纹孔与第一支架固定,所述第二导向套筒通过螺纹孔与第二支架固定。
所述松紧调节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下端,松紧调节装置包括导向轴和锁紧螺杆,所述导向轴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沿导向轴滑动的孔槽,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螺纹连接锁紧螺杆以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臂锁紧。
还包括辅助第一导向套筒穿出第一指引孔的第一导向针以及辅助第二导向套筒穿出第二指引孔的第二导向针。
所述第一定位筒内的通孔的中心轴线偏离第一定位筒的中心轴线的距离为0.5mm—1.5mm。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跟腱缝合器,通过设置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松紧调节装置、第一导向套筒、第二导向套筒、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具有U型臂,可将两支架的U型臂内臂插入腱鞘和跟腱之间,通过松紧调节装置夹紧跟腱,设置第一定位孔、第一指引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二指引孔,配合第一导向套筒和第二导向套筒进行缝合导向,第一定位筒的一端穿进第一导向套筒的内部,第二定位筒的一端穿进第二导向套筒的内部,可以直接将跟腱缝合针从第一定位筒内的通孔内穿入,并在第一导向套筒的导向下穿入跟腱后从对侧的第二导向套筒内穿出,同样,可将对侧的另一跟腱缝合针从第二定位筒内的通孔内穿入,并在第二导向套筒的导向下穿入跟腱后从对侧的第一导向套筒内穿出,利用跟腱可以与跟腱筋膜相对滑动的特点,在每次穿跟腱缝合针前放松跟腱即可完成近端或远端的跟腱缝合,拆卸跟腱缝合针,通过松紧调节装置放松跟腱,抽回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跟腱缝合线从跟腱断端导出,此时仅有一根跟腱缝合线的两端线头;再次利用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进行远端或近端的缝合后同样将跟腱缝合线从跟腱断端导出,此时仍然是仅有另一根跟腱缝合线的两端线头,两两拉紧缝合线,将远近端缝合线打结完成最终跟腱缝合。使用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进行Bunnel缝合,能够为跟腱修复提供足够强度的修复方法,避免了现有的经皮缝合装置由于采用8字缝合法原理导致断端线结较多,在拉紧缝合线时各缝合线受力不均,容易撕裂跟腱,缝合的强度较差的问题,Bunnel缝合不会出现缝合线对跟腱组织的切割的问题,且断端线结少,由于远端的缝合线为一根线,近端的缝合线也为一根线,故在拉紧缝合线时缝合线受力均匀,松紧同步,不会发生撕裂跟腱,提高了跟腱缝合的强度。采用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能够简化手术操作,保证理想的缝合效果,并且能进一步减小手术切口,因为经皮缝合手术通常需要6个小切口,采用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只需2个小切口即可完成缝合。此外,各孔、各导向套筒和定位筒的设置使得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在缝合时可以准确定位,精度高,定位和固定效果好,能满足经皮微创手术中的定位精度的要求。
将第一定位孔、第一指引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二指引孔均设置有两组,两组孔的中心分别在两条直线上,可根据不同人的跟腱高度不同进行定位孔和指引孔的选择,第一导向套筒、第二导向套筒、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只需选择孔中心在一条直线上的一组孔即可,该设置使得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能够同时适应更多的人群。
通过设置第三导向套筒、第三定位孔和第三指引孔,是考虑到跟腱断裂在跟骨处时的情况,此时远端缝合无需使用第一定位孔、第一指引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二指引孔以及第一导向套筒、第二导向套筒、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仅将骨针穿过第三导向套筒进入跟骨并从另一侧穿出即可完成远端缝合线固定,具有进一步简化手术操作的效果。
设定第一定位筒内的通孔的中心轴线偏离第一定位筒的中心轴线,第二定位筒内的通孔的中心轴线为第二定位筒的中心轴线,能够进一步保证同一跟腱缝合线两端的缝合针互相穿过对侧时,在跟腱内部不会发生重合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缝合效果。
第一定位筒内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一缺口,设定第一缺口与第一定位筒内的通孔相通;第二定位筒内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二缺口,设定第二缺口与第二定位筒内的通孔相通,在缝合线穿出后,能够将缝合线沿着该缺口垂下,在缝合线沿着定位筒穿回时,缝合针不会扎破跟腱缝合线,保证了跟腱缝合手术顺利完成。
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设置辅助第一导向套筒穿出第一指引孔的第一导向针以及辅助第二导向套筒穿出第二指引孔的第二导向针,第一导向针的设置避免了第一导向套筒不容易穿进皮肤进入跟腱表面的问题,此时将第一定位筒取出,第一导向针和第一导向套筒一体穿过皮肤、皮下组织和腱鞘筋膜,直达跟腱表面,再将第一导向针取出后穿入第一定位筒以进行后续的跟腱缝合,依据同样原理,第二导向针也能够取得同样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跟腱缝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跟腱缝合器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分别为优选的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跟腱缝合器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发明跟腱缝合器的跟腱缝合结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跟腱缝合器所采用的第一导向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列示如下:
1-第一支架;2-导向轴;3-第二支架;4-锁紧螺杆;5-定位销;6-跟腱缝合针;7-第一导向套筒;8-第一定位筒;9-第一定位孔;10-第一指引孔;11-第二导向套筒;12-第二定位筒;13-第二定位孔;14-第二指引孔;15-第三导向套筒;16-骨针;17-第三定位孔;18-第三指引孔;19-第一导向针;20-第一支架的U型臂外臂;21-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22-第二支架的U型臂外臂;23-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臂;24-松紧调节装置;25-第一缺口;26-第二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跟腱缝合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3、松紧调节装置、第一导向套筒7、第二导向套筒11、第一定位筒8和第二定位筒。其中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3通过松紧调节装置相连,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为U型支架,即均具有U型臂,形成顺次分布的第一支架的U型臂外臂20、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21、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臂23和第二支架的U型臂外臂22。
松紧调节装置用于调整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3之间的松紧程度,即夹紧和放松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21和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臂23。松紧调节装置的结构可以如图1所示设置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3的下端,包括导向轴2、锁紧螺杆4和定位销5,导向轴2连接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3,可以在第一支架1或者是在第二支架3上设置沿导向轴2滑动的孔槽,这与两支架至少有一个能滑动,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3之间螺纹连接锁紧螺杆4以将第一支架1的U型臂内臂21和第二支架3的U型臂内臂23夹紧和放松,在夹紧后可通过定位销5定位固定。由于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在使用时是在跟腱断端,沿腱鞘和跟腱之间插入第一支架1的U型臂内臂21和第二支架3的U型臂内臂23,如图4所示的使用状态图,通过调节松紧调节装置能够起到夹紧跟腱的作用。当然,松紧调节装置也可以是能够进行松紧调节的其它结构,如采用导向槽+锁紧钉结构,或类似止血钳锁紧的弹性齿卡紧机构。
第一支架的U型臂外臂2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9,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21上设置有第一指引孔10,第二支架的U型臂外臂2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3,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臂23上设置有第二指引孔14,第一定位孔9、第一指引孔10、第二定位孔13和第二指引孔14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第一导向套筒7通过第一定位孔9固定,该第一定位孔9可以采用螺纹孔,此时第一导向套筒7通过螺纹孔与第一支架1固定,或者说是第一导向套筒7通过螺纹孔与第一支架的U型臂外臂20固定,当然,第一定位孔9也可以采用能够固定第一导向套筒7的其它结构。第一导向套筒7的一端与第一指引孔10相配合,第一导向套筒7从侧面切口插入,穿过皮肤、皮下组织和腱鞘筋膜,通过第一指引孔10,直达跟腱表面。第一定位筒8的一端穿进第一导向套筒7的内部,且第一定位筒8该端的长度最长可深入至第一指引孔10。第二导向套筒11通过第二定位孔13固定,该第二定位孔13同样也可以采用螺纹孔,此时第二导向套筒11通过螺纹孔与第二支架的U型臂外臂22固定,当然,第二定位孔13也可以采用能够固定第二导向套筒11的其它结构。第二导向套筒11的一端与第二指引孔14相配合,第二导向套筒11从另一侧面切口插入,穿过皮肤、皮下组织和腱鞘筋膜,通过第二指引孔14,直达跟腱表面。第二定位筒12的一端穿进第二导向套筒11的内部,且第二定位筒12该端的长度最长可深入至第二指引孔14。第一定位筒8和第二定位筒12内均设置有与跟腱缝合针6匹配的通孔,采用一根跟腱缝合线,该跟腱缝合线的两端头都具有跟腱缝合针6,通过第一定位筒8内设置的通孔,穿入缝合线一端头的跟腱缝合针6,在第一导向套筒7的导向下穿入跟腱并从对侧的第二导向套筒11内穿出,且为方便跟腱缝合针和跟腱缝合线从对侧穿出,此时第二导向套筒11内不设置第二定位筒12。在进行本侧穿针时,去掉对面侧的定位筒,在进行对侧穿针时,去掉本侧的定位筒。通过第二定位筒12内设置的通孔,穿入缝合线另一端头的跟腱缝合针6,在第二导向套筒11的导向下穿入跟腱并从其对侧的第一导向套筒7内穿出,利用跟腱可以与跟腱筋膜相对滑动的特点,在每次穿跟腱缝合针6前放松跟腱后再进行跟腱缝合,以便在跟腱不同位置上缝合,获取跟腱缝合范围,保证跟腱缝合效果。完成近端(或远端)的跟腱缝合,拆卸跟腱缝合针,通过松紧调节装置放松跟腱,抽回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跟腱缝合线从跟腱断端导出,此时仅有一根跟腱缝合线的两端线头;再次利用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进行远端(或近端)的缝合后同样将跟腱缝合线从跟腱断端导出,此时仍然是仅有另一根跟腱缝合线的两端线头,两两拉紧缝合线,将远近端缝合线打结完成最终跟腱缝合,该跟腱缝合结果示意图如图5所示。
图2为本发明跟腱缝合器的优选结构图。该实施例中设置了两组第一定位孔9、第一指引孔10、第二定位孔13和第二指引孔14,每组孔中心均成一条直线,即两组孔的中心分别在两条直线上,根据不同人的跟腱高度不同进行定位孔和指引孔的选择,第一导向套筒7、第二导向套筒11、第一定位筒8和第二定位筒12只需选择孔中心在一条直线上的一组孔即可,该设置使得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能够同时适应更多的人群。
图2所示跟腱缝合器还包括第三导向套筒15,在第一支架的U型臂外臂20前端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17,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21前端、第二支架的U型臂外臂22前端和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臂23前端均设置有第三指引孔18,第三定位孔17和各第三指引孔18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第三导向套筒15通过第三定位孔17固定,具体可以将第三定位孔17设置成螺纹孔进而将第三导向套筒15固定,第三导向套筒15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21前端的第三指引孔18相配合,第三导向筒15内设置与骨针16匹配的通孔。如果跟腱断裂的部位在跟骨处时,远端缝合无需采用上述的滑动跟腱的方式,即远端缝合无需使用第一定位孔9、第一指引孔10、第二定位孔13和第二指引孔14以及第一导向套筒7、第二导向套筒11、第一定位筒8和第二定位筒12,仅将骨针16穿过第三导向套筒15进入跟骨并从另一侧穿出即可完成远端缝合,具有进一步简化手术操作的效果。同样道理,也可以在第二支架的U型臂外臂22前端上设置第三定位孔17,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臂23前端、第一支架的U型臂外臂20前端和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21前端均设置第三指引孔18,此时第三导向套筒15仍然通过第三定位孔17固定,当根骨断裂时候,将骨针16穿过第三导向套筒15进入跟骨并从另一侧穿出即可完成远端缝合。
本发明跟腱缝合器的第一定位筒8内设置有与跟腱缝合针6匹配的通孔,优选设置该第一定位筒8的通孔的中心轴线偏离第一定位筒的中心轴线,如图3a所示的横截面示意图,此时第一定位筒8作为一种偏置定位器件,可进一步优选设置第一定位筒8内的通孔的中心轴线偏离第一定位筒8的中心轴线的距离为0.5mm—1.5mm,优选偏离距离可以为1.0mm或1.1mm或1.2mm等。本发明跟腱缝合器的第二定位筒12内同样设置有与跟腱缝合针6匹配的通孔,优选设置该第二定位筒12内的通孔的中心轴线为第二定位筒12的中心轴线,如图3b所示的横截面示意图,此时第二定位筒12作为一种中置定位器件。第一定位筒8和第二定位筒12的该优选结构能够进一步保证同一跟腱缝合线在两端的缝合针互相穿过对侧时,在跟腱内部不会发生重合的问题,进一步增强缝合效果。此外,如图3a所示,在第一定位筒8内可以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一缺口25,设定第一缺口25与第一定位筒8内的通孔相通;如图3b所示,第二定位筒12内可以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二缺口26,设定第二缺口26与第二定位筒12内的通孔相通,在跟腱缝合线穿出后,能够将跟腱缝合线沿着各自的缺口垂下,然后当缝合线沿着定位筒穿回时,缝合针不会扎破跟腱缝合线,保证了跟腱缝合手术顺利完成。
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由于第一导向套筒7需要穿过皮肤、皮下组织和腱鞘筋膜,通过第一指引孔10,直达跟腱表面,为避免第一导向套筒7的前端不易穿进入跟腱表面的问题,可以设置第一导向针19,以辅助第一导向套筒穿出第一指引孔10,第一导向针19的结构如图6所示,第一导向针19的前端为锋利针尖,第一导向针19的外径与第一导向套筒7的内径匹配,此时将第一定位筒8取出,第一导向针19穿入第一导向套筒7并与第一导向套筒7形成一体,共同穿过皮肤、皮下组织和腱鞘筋膜,直达跟腱表面,再将第一导向针19取出,之后再在第一导向套筒7内穿入第一定位筒8即可进行后续的跟腱缝合。依据同样原理,也可以设置辅助第二导向套筒11穿出第二指引孔14的第二导向针,该第二导向针也可采用图6所示结构,第二导向针也能够取得同样的技术效果。
此外,为使得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中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U型臂更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可进行其优选结构设置,优选设置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外两臂均向外倾斜2°—8°,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外两臂均向外倾斜2°—8°。优选设置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外两臂之间的距离为1cm—2.5cm,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外两臂之间的距离为1cm—2.5cm,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与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臂之间的距离为1cm—4cm,该结构参数设置更有利于跟腱缝合并能进一步提高缝合精度。
本发明跟腱缝合器的工作步骤如下:
1)沿跟腱断端表面横行切开皮肤1.0cm—1.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识别并切开腱鞘,找到跟腱断端,夹持跟腱近侧断端,沿腱鞘和跟腱之间插入第一支架1的U型臂内臂21和第二支架3的U型臂内臂23,如图4所示,调整松紧调节装置,将第一支架1的U型臂内臂21和第二支架3的U型臂内臂23夹紧,通过拧紧锁紧螺杆4使得第一支架1的U型臂内臂21和第二支架3的U型臂内臂23夹紧跟腱,并通过定位销5使锁紧螺杆4固定;
2)跟腱处于自然位置,两侧切小口分别插入第一导向套筒7和第二导向套筒11,两个导向套筒均穿过皮肤、皮下组织和腱鞘筋膜,直达跟腱表面,手术中的第一导向套筒7和第二导向套筒11的前端钻破腱鞘(或分别借助第一导向针和第二导向针钻破腱鞘),形成稳定的缝合针走针通道,防止缝合针对腱鞘其它部位的损伤;
3)拉紧跟腱使之相对腱鞘筋膜相对滑动,跟腱缝合线从一侧导向套筒内的定位筒穿入跟腱再从对侧导向套筒穿出,比如,从第一导向套筒7内的第一定位筒8穿入跟腱并从对侧的第二导向套筒11穿出;
4)放松跟腱,跟腱相对套筒向近端滑动1cm,将跟腱缝合线一侧沿作为中置定位器件的第二定位筒12穿入,穿过跟腱从对侧的第一导向套筒7穿出,另一侧跟腱缝合线在跟腱缝合针6的穿引下沿相反方向自作为偏置定位器件的第一定位筒8穿入,穿过跟腱从对侧的第二导向套筒11穿出,当然,该步骤的两个方向的缝合顺序可以互换;
5)再次放松跟腱,重复步骤4)的操作,进而完成近端的跟腱缝合;
6)拆卸跟腱缝合针,通过松紧调节装置放松跟腱,松开定位销5和锁紧螺杆4,退出第一支架1的U型臂内臂21和第二支架3的U型臂内臂23,即抽回本发明的跟腱缝合器,跟腱缝合线从跟腱断端导出,此时仅有一根跟腱缝合线的两端线头,如图5所示;
7)同步骤1)—6)所述的方法缝合跟腱远端,缝合后同样将跟腱缝合线从跟腱断端导出,此时仍然是仅有另一根跟腱缝合线的两端线头,如图5所示;
8)拉紧缝合线,将远端和近端缝合线打结,完成最终跟腱缝合,如图5所示的跟腱缝合器结合Bunnel缝合法原理,并利用跟腱可以与跟腱筋膜相对滑动的特点完成的最终效果的示意图。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创造,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创造。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创造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创造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总之,一切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创造专利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跟腱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松紧调节装置、第一导向套筒、第二导向套筒、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松紧调节装置相连,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具有U型臂,所述第一支架的U型臂外臂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上设置有第一指引孔,所述第二支架的U型臂外臂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臂上设置有第二指引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一指引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二指引孔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一导向套筒通过第一定位孔固定且第一导向套筒的一端与第一指引孔相配合,所述第一定位筒的一端穿进第一导向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二导向套筒通过第二定位孔固定且第二导向套筒的一端与第二指引孔相配合,所述第二定位筒的一端穿进第二导向套筒的内部,所述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内均设置有与跟腱缝合针匹配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腱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一指引孔、第二定位孔和第二指引孔均设置有两组,两组孔的中心分别在两条直线上,所述第一导向套筒、第二导向套筒、第一定位筒和第二定位筒选择孔中心在一条直线上的一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腱缝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导向套筒,所述第一支架的U型臂外臂前端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孔,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前端、第二支架的U型臂外臂前端和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臂前端均设置有第三指引孔,所述第三定位孔和各第三指引孔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所述第三导向套筒通过第三定位孔固定且第三导向套筒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的U型臂内臂前端的第三指引孔相配合,所述第三导向筒内设置与骨针匹配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跟腱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筒内的通孔的中心轴线偏离第一定位筒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定位筒内的通孔的中心轴线为第二定位筒的中心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跟腱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筒内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一定位筒内的通孔相通;所述第二定位筒内设置有轴向贯通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第二定位筒内的通孔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跟腱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均为螺纹孔,所述第一导向套筒通过螺纹孔与第一支架固定,所述第二导向套筒通过螺纹孔与第二支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腱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调节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下端,松紧调节装置包括导向轴和锁紧螺杆,所述导向轴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或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沿导向轴滑动的孔槽,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螺纹连接锁紧螺杆以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U型臂内臂锁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跟腱缝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第一导向套筒穿出第一指引孔的第一导向针以及辅助第二导向套筒穿出第二指引孔的第二导向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跟腱缝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筒内的通孔的中心轴线偏离第一定位筒的中心轴线的距离为0.5mm—1.5mm。
CN201310351363.5A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跟腱缝合器 Active CN1034172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1363.5A CN103417252B (zh)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跟腱缝合器
PCT/CN2013/084500 WO2015021687A1 (zh) 2013-08-13 2013-09-27 一种跟腱缝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51363.5A CN103417252B (zh)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跟腱缝合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7252A true CN103417252A (zh) 2013-12-04
CN103417252B CN103417252B (zh) 2015-05-27

Family

ID=49643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51363.5A Active CN103417252B (zh) 2013-08-13 2013-08-13 一种跟腱缝合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17252B (zh)
WO (1) WO2015021687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3310A (zh) * 2014-12-23 2015-04-22 张跃辉 一种跟腱微创吻合器
WO2016119082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陈华 跟腱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6264633A (zh) * 2016-09-10 2017-01-04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一种跟腱断裂可吸收接合器
CN107802301A (zh) * 2017-11-29 2018-03-16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跟腱断裂修复导向装置
CN109431562A (zh) * 2018-10-19 2019-03-08 彭力 一种医疗用多点交叉缝合的伤口缝合装置
CN109498157A (zh) * 2018-12-06 2019-03-22 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刀柄组件及套筒
CN110051397A (zh) * 2019-05-21 2019-07-26 李�杰 新型跟腱吻合装置
CN111317524A (zh) * 2020-02-28 2020-06-23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肌腱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88887B (zh) * 2016-08-31 2019-12-17 左振柏 一种跟腱缝合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76337A1 (fr) * 1992-06-25 1993-12-29 Societe B.F.L Medical Sa Matériel utilisable pour la réparation du tendon d'achille rompu
CN201775644U (zh) * 2010-09-09 2011-03-30 张丙磊 跟腱缝合引线装置
CN102085108A (zh) * 2011-01-11 2011-06-08 曲巍 跟腱微创手术器具
US20110313454A1 (en) * 2010-05-27 2011-12-22 Raptor Surgical,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chilles tendon repair
CN203388900U (zh) * 2013-08-13 2014-01-15 陈华 一种跟腱缝合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91285A5 (fr) * 1997-02-05 2001-06-29 Mathieu Assal Dispositif de rattrapage d'un tendon rompu.
CN201734775U (zh) * 2010-07-14 2011-02-09 王宇 克氏针导向器
CN201870679U (zh) * 2010-11-17 2011-06-22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远距离深部组织缝合器械
CN202235614U (zh) * 2011-07-22 2012-05-30 上海通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医用骨科跟腱断裂修复导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76337A1 (fr) * 1992-06-25 1993-12-29 Societe B.F.L Medical Sa Matériel utilisable pour la réparation du tendon d'achille rompu
US20110313454A1 (en) * 2010-05-27 2011-12-22 Raptor Surgical,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chilles tendon repair
CN201775644U (zh) * 2010-09-09 2011-03-30 张丙磊 跟腱缝合引线装置
CN102085108A (zh) * 2011-01-11 2011-06-08 曲巍 跟腱微创手术器具
CN203388900U (zh) * 2013-08-13 2014-01-15 陈华 一种跟腱缝合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3310A (zh) * 2014-12-23 2015-04-22 张跃辉 一种跟腱微创吻合器
WO2016119082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陈华 跟腱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JP2017516607A (ja) * 2015-01-30 2017-06-22 華 陳 アキレス腱用縫合器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US20180036002A1 (en) * 2015-01-30 2018-02-08 Hua Chen Achilles tendon su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10952720B2 (en) * 2015-01-30 2021-03-23 Hebei Ain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Achilles tendon su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06264633A (zh) * 2016-09-10 2017-01-04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一种跟腱断裂可吸收接合器
CN107802301A (zh) * 2017-11-29 2018-03-16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跟腱断裂修复导向装置
CN109431562A (zh) * 2018-10-19 2019-03-08 彭力 一种医疗用多点交叉缝合的伤口缝合装置
CN109498157A (zh) * 2018-12-06 2019-03-22 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刀柄组件及套筒
CN110051397A (zh) * 2019-05-21 2019-07-26 李�杰 新型跟腱吻合装置
CN111317524A (zh) * 2020-02-28 2020-06-23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肌腱缝合器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7252B (zh) 2015-05-27
WO2015021687A1 (zh) 2015-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7252A (zh) 一种跟腱缝合器
CN203388900U (zh) 一种跟腱缝合器
US11660103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ttaching tissue to bone
JP6332889B2 (ja) アキレス腱用縫合器
CN203815515U (zh) 跟腱微创缝合装置及其瞄准器
CN107374698A (zh) 一种经皮肾镜可视扩张鞘
CN106388887A (zh) 一种跟腱缝合设备
CN114587457B (zh) 一种半月板缝合器
CN109938811A (zh) 一种微创可视扩张吸引鞘
CN211609986U (zh) 直视下一体式腹腔镜穿刺缝合器
CN113274075A (zh) 一种防止舌后坠的穿线固定装置
CN211066931U (zh) 一种具有缝合功能的穿刺组件及穿刺器
CN210009074U (zh) 一种可脱针头的穿刺缝合针
CN203425103U (zh) 一种鱼钩式深部软组织缝合器
CN2925395Y (zh) 一种带刺肌腱、韧带缝合器
US11058442B2 (en) Distal biceps tendon repair device
CN2925396Y (zh) 一种带螺纹肌腱、韧带缝合器
CN107320154A (zh) 经皮肾镜可视扩张鞘
CN112674844A (zh) 直视下一体式腹腔镜穿刺缝合器
CN209018825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带线缝合针
CN208756650U (zh) 血液透析留置扣眼针
CN103565484A (zh) Minz深层组织缝合法及Minz深层组织缝合器
CN105286942B (zh) 一种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套件
CN102085108B (zh) 跟腱微创手术器具
CN203815514U (zh) Minz深层组织缝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TIANZHIH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829

Owner name: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HEN HUA

Effective date: 201408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829

Address after: 28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Fux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100853, China

Applicant after: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Address before: 100853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28 Fux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Chen Hua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Tinav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Assignee: HEBEI AIN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Assignor: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Contract record no.: 2018130000008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chilles tendon stitching instrumen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