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14179A - 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14179A
CN103414179A CN2013102202906A CN201310220290A CN103414179A CN 103414179 A CN103414179 A CN 103414179A CN 2013102202906 A CN2013102202906 A CN 2013102202906A CN 201310220290 A CN201310220290 A CN 201310220290A CN 103414179 A CN103414179 A CN 103414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slope
voltage
cons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029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承志
文安
李建设
赵曼勇
周红阳
曾勇刚
寻斌斌
陈刚
莫天文
金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2029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141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414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41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多受多送”运行方式下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包括功率受端和功率送端,在一类型直流端采用具有斜率控制的定直流电压控制方法,另一类型直流端采用定功率控制方法,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斜率实现各定直流电压换流站对功率的自动分担。当某一换流站由于故障退出运行时,定直流电压换流站在直流电压保持恒定的同时,通过斜率的自动调整功率自动重新分配,保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本发明只需将斜率引入某一类型功率端,使得直流线路上的功率在该类型功率端间按既定斜率进行分配。这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斜率整定依据明确,无需换流站之间进行通信,实现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特别适用于“多受多送“运行方式下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压源换流器的快速发展,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Voltage Source Converter)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成为直流输电技术的主流趋势。由多个VSC构成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VSC Multi-terminal HVDC,VSC-MTDC)成为研究的热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指的是,同一直流网架下含有多个VSC换流站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相对于常规直流输电系统具有经济灵活,更易构成的优点,但它的控制策略也变得更加复杂。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是直流电压的稳定。相对于传统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不需要各端之间保持通信,因此,研究无通信情况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协同控制,保证某一个换流站因故障退出运行的情况下,其余换流站抵御一定的扰动之后,仍能过渡的一个新的稳定运行点。 
目前无通信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协同控制可分为直流电压偏差控制和直流电压斜率控制两种。直流电压偏差控制器的实质是在定直流电压主站退出运行后,后备定直流电压从站能够检测到定直流电压偏差并转入定直流电压运行模式,保证直流电压的稳定。运用直流电压斜率控制的VSC-MTDC各个换流站有独立的功率和直流电压曲线,以实现不同运行情况下,各个功率的快速平衡和匹配,这种斜率控制方法要求同时对每个换流站的功率和电压的斜率进行整定,实现较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 
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对于功率受端和功率送端固定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中某一类型功率端采用具有下垂特性定直流电压控制方法;另一类型功率端采用定功率控制方法,采用具有下垂特性定直流电压控制功率端的功率分配由其设定的斜率决定,保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 
设定的斜率值应能实现定直流电压控制类型换流站容量越大,出力越多的目的。这种下垂控制方法只需将斜率引入某一类型功率端,使得直流线路上的功率在该类型功率端间按既定斜率进行分配。 
所述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斜率的作用,实现各定直流电压换流站对直流功率的自动分担;当某一换流站由于故障退出运行时,定直流电压换流站在直流电压保持恒定的同时,通过斜率的自动调整,使得功率在剩余的直流电压控制端之间自动重新分配。 
所述定直流电压端的斜率值与换流站的额定容量和直流线路的阻值相关,设有n个定直流电压控制类型换流站,每个定直流电压控制类型换流站的斜率整定值为ki,i=1,2,3...n,应使以下公式成立, 
S1:S2:...Si...:Sn=Idc1:Idc1:...Idci...:Idcn
式中Idci为定直流电压控制类型换流站的电流,Si为对应换流站的额定容量,满足上述保证能够实现定直流电压控制类型换流站容量越大,出力越多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对于功率受端和功率送端固定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中某一类型功率端(功率受端或送端)采用具有下垂特性定直流电压控制方法;另一类型功率端(功率送端或受端)采用定功率控制方法。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斜率的作用,实现各定直流电压换流站对直流功率的自动分担;当某一换流站由于故障退出运行时,定直流电压换流站在直流电压保持恒定的同时,通过斜率的自动调整,使得功率在剩余的直流电压控制端之间自动重新分配,保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斜率整定值主要由换流站的额定运行容量和直流线路的电阻值等因素决定,其整定值应能实现定直流电压控制类型,换流站容量越大,出力越多的目的。这种下垂控制方法只需将斜率引入某一类型功率端,使得直流 线路上的功率在该类型功率端间按既定斜率进行分配,斜率整定依据明确,无需换流站之间进行通信,实现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定直流电压控制端引入斜率方法流程图。 
图2(a)、图2(b)是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两送两受”运行方式示意图。 
图3是引入斜率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侧U-I特性曲线图。 
图4(a)至图4(d)为实施例1中仿真一的曲线图。 
图5(a)至图5(d)为实施例1中仿真二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定直流电压控制端引入斜率的方法如图1所示,将该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流Idc与增益k相乘,乘积作为基准直流电压的反馈量,与直流电压基准值Udcref作差之后,形成该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实际直流电压参考量,与该端实际直流电压测试值Udc作比较,送入外环控制器,实现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 
下面以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为例,对该方法的具体实现方案进行说明。 
对于如图2(a)所示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根据运行需要,定义两个功率受端T1和T2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方法,引入斜率之后,T1端和T2端的实际电压参考值为: 
U dcref 1 = U dcref - k 1 I dc 1 U dcref 2 = U dcref - k 2 I dc 2 - - - ( 1 )
Udcref1为功率受端T1的实际电压参考值,Udcref2为功率受端T2的实际电压参考值,Udcref为基准直流电压参考值,Idc1和Idc2分别为T1换流站和T2换流站直流侧电流,以流向换流站为正,流向直流线路为负。可见引入斜率后,功率受端实际直流电压参考值随着直流电流的增大而减小,而当功率送端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方法时刚好相反,其实际直流电压参考值随着直流电流的增大而增大。以A作为电压参考点,引入斜率之后,对功率受端T1来说,A点电压为: 
UA=Udcref-(k1+R1)Idc1      (2) 
对功率受端T2来说,A点电压为: 
UA=Udcref-k2Idc2       (3) 
联立两个公式可得: 
I dc 1 I dc 2 = k 2 ( k 1 + R 1 ) - - - ( 4 )
可见引入斜率之后,两个功率受端的功率分配与斜率及直流线路电路阻值有关。若功率送端T3和T4采用定功率控制方法,送到直流线路的功率由于定直流电压端的斜率作用,在T1和T2按照公式所示的比例进行分配。 
考虑到在实际运行中,希望容量越大,分配到的功率越多,则可将容量作为确定两个受端系统斜率的主要依据 
k 2 ( k 1 + R 1 ) = S 1 S 2 - - - ( 5 )
图3所示的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引入斜率之后的U-I特性曲线,图中Idc1max和Idc2max为额定容量S1和S2下对应的额定电流值。对功率受端T1和功率受端T2的U-I特性曲线进行合成,即保持纵坐标(直流电压)不变,将两者的横坐标相加,就得到功率受端T1和功率受端T2的U-I特性的合成曲线。 
当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运行时,斜率的作用使得直流电压不断下降,直至当功率送端注入到直流线路上的功率与合成U-I特性曲线A对应的电流相等时,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定运行,此时的直流电压为UA。由图可以看出,此时功率受端T1和功率受端T2分配到的电流为 
I dc 1 = U dcref - U A k 1 + R 1 I dc 2 = U dcref - U A k 2 - - - ( 6 )
显然为把系统电压稳定在UA,功率受端T1和功率受端T2投入的容量与它们各自的斜率成反比,即 
I dc 1 I dc 2 = k 2 k 1 + R 1 = S 1 S 2 = I dc 1 max I dc 2 max - - - ( 7 )
由式(7)可知:通过四端柔性直流系统中各个斜率的整定,定直流电压各端吸收的直流电流与各自的最大容量成正比,即实现容量越大,输出越大,出力 越多的目的。 
对于如图2(b)所示的“两送两受”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引入斜率之后,对功率受端T1来说,A点电压为 
UA=Udcref-k1Idc1               (8) 
对功率受端T2来说,A点电压为 
UA=Udcref-k2Idc2-(Idc1-Idc3)R2 (9) 
联立两个公式可得 
(k1-R2)Idc1=k2Idc2-R2Idc3     (10) 
再由公式:Idc4+Idc3=Idc1+Idc2可得 
I dc 1 I dc 2 = k 2 ( I dc 3 + I dc 4 ) - R 2 I dc 3 k 1 ( I dc 3 + I dc 4 ) - R 2 I dc 4 - - - ( 11 )
显然,对已建成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Idc1max和Idc2max,Idc3和Idc4是已知的,令 
I dc 1 I dc 2 = S 1 S 2 = I dc 1 max I dc 2 max - - - ( 12 )
将式(12)代入式(11),则可求得k1和k2是呈一定的线性关系。通过合理整定k1和k2的值就可以确定Idc1和Idc2的比值关系,即可通过斜率的合理配置,使得功率在T1和T2实现合理分配。 
对于“两送两受”的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当某一定直流电压控制端因故障退出运行时,另外一个定直流电压端一方面稳定直流测电压,同时承担两个定功率控制端的全部功率;当某一定功率控制端因故障退出运行时,两个定直流电压控制端在稳定直流电压的同时,在斜率的作用下对未退出运行的定功率端注入直流线路的功率按既定比例关系进行分配。 
对于四端系统,任意功率受端和功率送端的接线方式都可以转化成图2(a)、2(b)所示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通过斜率调节使得各直流电压控制端的功率得到合理分配。 
同理可知,对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以参考上述整定依据确定斜率,便可实现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 
实施例1 
为了验证本发明采取的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利用电力系统电磁暂态 仿真软件PSCAD/EMTDC对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进行仿真。该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采用“两送两受”运行方式,功率受端T1和功率受端T2采用带有下垂控制的定直流电压控制方法,功率送端T3和功率送端T4采用定有功功率控制方法。仿真参数为:功率送端和功率受端交流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分别为110kV,额定直流电压为±160kV;功率送端T3和功率送端T4输送的功率都为60MW;受端T1的额定容量为240MW,设定的斜率值为0.01,功率受端2的额定容量为120MW,设定的斜率值为0.02。 
仿真一:系统稳态运行时段内,斜率的作用使得功率送端T3和功率送端T4注入直流系统的120MW功率在功率受端T1和功率受端T2之间得到合理分配,其中功率受端T1分配到的功率为80MW,功率受端T1分配到的功率为40MW,这样就实现额定容量越大,出力越多的目的。 
系统运行至5s,功率受端T2由于故障退出运行,由图4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功率受端T1在保持直流电压稳定的同时,将功率送端T3和功率送端T4注入直流系统的120MW功率全部接收。可见,在该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当某一个定直流电压端退出运行时,通过另一个定直流电压端的有效控制,保证剩余的三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定运行。 
图4(a)为直流电压仿真示意图,4(b)功率受端T1、T2的功率趋势图,4(c)为功率送端T3、T4的功率趋势图。 
仿真二:系统运行至5s,功率受端T4由于故障退出运行,由图5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功率受端T1和T2在保持直流电压稳定的同时,将功率送端T3注入直流系统的60MW功率分担接收,其中T1端接收的功率为40MW,T2端接收的功率为20MW。可见,在该四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当某一个定功率端退出运行时,两个定直流电压端一方面维持直流电压的稳定,另一方面,使得定功率端注入直流系统的功率,得到合理的分配,保证剩余的三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稳定运行。 
图5(a)为直流电压仿真示意图,5(b)功率受端T1、T2的功率趋势图,5(c)为功率送端T3、T4的功率趋势图。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 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功率受端和功率送端固定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其中某一类型功率端采用具有下垂特性定直流电压控制方法;另一类型功率端采用定功率控制方法,采用具有下垂特性定直流电压控制功率端的功率分配由其设定的斜率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斜率的作用,实现各定直流电压换流站对直流功率的自动分担;当某一换流站由于故障退出运行时,定直流电压换流站在直流电压保持恒定的同时,通过斜率的自动调整,使得功率在剩余的直流电压控制端之间自动重新分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直流电压端的斜率值与换流站的额定容量和直流线路的阻值相关,设有n个定直流电压控制类型换流站,每个定直流电压控制类型换流站的斜率整定值为ki,i=1,2,3...n,应使以下公式成立,
S1:S2:...Si...:Sn=Idc1:Idc1:...Idci...:Idcn
式中Idci为定直流电压控制类型换流站的电流,Si为对应换流站的额定容量。
CN2013102202906A 2013-06-04 2013-06-04 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34141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02906A CN103414179A (zh) 2013-06-04 2013-06-04 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02906A CN103414179A (zh) 2013-06-04 2013-06-04 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4179A true CN103414179A (zh) 2013-11-27

Family

ID=49607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02906A Pending CN103414179A (zh) 2013-06-04 2013-06-04 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14179A (zh)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5853A (zh) * 2015-01-08 2015-04-0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多个定直流电压站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4901301A (zh) * 2014-03-04 2015-09-0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5006816A (zh) * 2015-07-22 2015-10-28 上海交通大学 计及不平衡功率最优分配的直流电压控制器及系统
CN105244902A (zh) * 2015-10-23 2016-01-13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斜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896517A (zh) * 2014-12-31 2016-08-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直流电网的电压下垂控制方法
CN104734189B (zh) * 2015-03-27 2016-09-28 武汉大学 基于vsc-hvdc的风电分散并网下垂控制方法
CN106099974A (zh) * 2016-06-30 2016-11-09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实现风场频率响应的hvdc惯性同步控制方法
CN106160023A (zh) * 2015-04-17 2016-11-2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受端弱电网频率协同控制方法
CN106451515A (zh) * 2016-08-17 2017-02-22 东北电力大学 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广义下垂控制方法
CN107302224A (zh) * 2017-07-17 2017-10-27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内点法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控制方法
CN107895964A (zh) * 2017-11-30 2018-04-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947218A (zh) * 2017-11-30 2018-04-2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v‑i曲线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CN108173277A (zh) * 2018-01-09 2018-06-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变目标控制方法
CN108574309A (zh) * 2018-04-24 2018-09-25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适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无差直流电压下垂控制方法
CN109120005A (zh) * 2018-06-22 2019-01-01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CN109617112A (zh) * 2018-12-14 2019-04-1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改进型直流电压控制策略
CN110350571A (zh) * 2019-07-15 2019-10-18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升柔性直流输电交流侧故障穿越能力的控制方法
CN110401214A (zh) * 2019-07-04 2019-11-01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CN110675276A (zh) * 2019-09-06 2020-01-1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直流输电系统反演下垂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10808605A (zh) * 2019-11-20 2020-02-18 天津大学 电流模式下垂控制多端直流系统动态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11224420A (zh) * 2019-10-14 2020-06-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流站大扰动后自适应的下垂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001044A (zh) * 2022-07-19 2022-09-02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一种换流器自主功率共享控制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9733A (zh) * 2012-11-08 2013-03-13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9733A (zh) * 2012-11-08 2013-03-13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 WANG*, M. BARNES*, O. MARJANOVIC*: "Droop Control Modelling and Analysis of Multi-terminal VSC-HVDCfor Offshore Wind Farms", 《AC AND DC POWER TRANSMISSION (ACDC 2012), 10TH IE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 31 December 2012 (2012-12-31), pages 1 - 6 *
辛俊峰等: "基于直流电压下降特性的VSC-MTDC 控制策略研究", 《电力科学与工程》, vol. 27, no. 8, 31 August 2011 (2011-08-31), pages 42 - 46 *

Cited B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1301A (zh) * 2014-03-04 2015-09-0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
WO2015131602A1 (zh) * 2014-03-04 2015-09-1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5896517A (zh) * 2014-12-31 2016-08-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直流电网的电压下垂控制方法
CN105896517B (zh) * 2014-12-31 2018-08-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直流电网的电压下垂控制方法
CN104505853B (zh) * 2015-01-08 2017-01-25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多个定直流电压站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4505853A (zh) * 2015-01-08 2015-04-0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多个定直流电压站的功率分配方法
CN104734189B (zh) * 2015-03-27 2016-09-28 武汉大学 基于vsc-hvdc的风电分散并网下垂控制方法
CN106160023B (zh) * 2015-04-17 2019-01-25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受端弱电网频率协同控制方法
CN106160023A (zh) * 2015-04-17 2016-11-23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受端弱电网频率协同控制方法
CN105006816B (zh) * 2015-07-22 2017-06-13 上海交通大学 计及不平衡功率最优分配的直流电压控制器及系统
CN105006816A (zh) * 2015-07-22 2015-10-28 上海交通大学 计及不平衡功率最优分配的直流电压控制器及系统
CN105244902A (zh) * 2015-10-23 2016-01-13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斜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244902B (zh) * 2015-10-23 2017-10-17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压斜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099974B (zh) * 2016-06-30 2019-05-24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实现风场频率响应的hvdc惯性同步控制方法
CN106099974A (zh) * 2016-06-30 2016-11-09 上海交通大学 用于实现风场频率响应的hvdc惯性同步控制方法
CN106451515A (zh) * 2016-08-17 2017-02-22 东北电力大学 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广义下垂控制方法
CN106451515B (zh) * 2016-08-17 2019-04-26 东北电力大学 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广义下垂控制方法
CN107302224A (zh) * 2017-07-17 2017-10-27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内点法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控制方法
CN107302224B (zh) * 2017-07-17 2019-10-15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内点法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换流站控制方法
CN107947218B (zh) * 2017-11-30 2019-11-2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v-i曲线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CN107895964A (zh) * 2017-11-30 2018-04-1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947218A (zh) * 2017-11-30 2018-04-20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v‑i曲线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CN108173277A (zh) * 2018-01-09 2018-06-15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变目标控制方法
CN108574309B (zh) * 2018-04-24 2021-04-2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适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无差直流电压下垂控制方法
CN108574309A (zh) * 2018-04-24 2018-09-25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适用于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的无差直流电压下垂控制方法
CN109120005A (zh) * 2018-06-22 2019-01-01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CN109120005B (zh) * 2018-06-22 2022-04-01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CN109617112A (zh) * 2018-12-14 2019-04-1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改进型直流电压控制策略
CN109617112B (zh) * 2018-12-14 2020-09-18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改进型直流电压控制策略
CN110401214A (zh) * 2019-07-04 2019-11-01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CN110350571A (zh) * 2019-07-15 2019-10-18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提升柔性直流输电交流侧故障穿越能力的控制方法
CN110675276A (zh) * 2019-09-06 2020-01-10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直流输电系统反演下垂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11224420A (zh) * 2019-10-14 2020-06-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流站大扰动后自适应的下垂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224420B (zh) * 2019-10-14 2022-10-1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换流站大扰动后自适应的下垂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808605A (zh) * 2019-11-20 2020-02-18 天津大学 电流模式下垂控制多端直流系统动态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15001044A (zh) * 2022-07-19 2022-09-02 东南大学溧阳研究院 一种换流器自主功率共享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4179A (zh) 一种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下垂控制方法
EP2589128B1 (en)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power flow within a dc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CN102969733B (zh)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CN106099899B (zh) 一种基于电压基准节点的带死区直流电网电压下垂控制策略
Lonkar et al. An overview of DC microgrid operation and control
US20160190810A1 (en) Utility scale renewable energy system controls for ramp-rate, voltage, and frequency management
CN103390892B (zh) 基于换流器接口的微电网电源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521139B (zh) 一种频率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071372A (zh) 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配电网的电压控制方法
CN106786599B (zh) 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双向dc-ac互联装置智能控制方法
CN103606945A (zh) 一种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Barker et al. Further developments in autonomous converter control in a multi-terminal HVDC system
KR20180103178A (ko) 직류 전력 망 전압 제어 방법
CN104104102A (zh) 电压源换流器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稳态工作点优化方法
CN105226700B (zh) 基于阀门流量特性动态调整的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158229A (zh) 一种适用于含有多种分布式电源的微网系统二次控制方法
CN109659941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自治控制方法及系统
Kljajić et al. Microgrid Stability: A Review on Voltage and Frequency Stability
CN104167764B (zh) 具有滞回特性的下垂-pq型微电网逆变器电源
CN109617112A (zh) 适用于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改进型直流电压控制策略
CN103997042A (zh) 电压调节方法、逆变器及微电网系统
CN104426159A (zh) 一种三极直流输电协调控制方法
CN103475017A (zh) 一种自适应移动微电网的能量交互系统
CN110350521A (zh) 一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跨区互动消纳的受端电网阻塞预测方法及装置
Au-Yeung et al. Development of a voltage and frequency control strategy for an autonomous LV network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