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07515B - 一种双模式移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模式移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07515B
CN103407515B CN201310311125.1A CN201310311125A CN103407515B CN 103407515 B CN103407515 B CN 103407515B CN 201310311125 A CN201310311125 A CN 201310311125A CN 103407515 B CN103407515 B CN 1034075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link
hole
universal
contiguous block
joint contigu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11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07515A (zh
Inventor
姚燕安
王洁羽
苗志怀
刘阶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3111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075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07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7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07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07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双模式移动机构包括上、下组件,上组件设有第一至第八连接杆,下组件设有第九至第十六连接杆;所有连接杆均设有半圆槽,第四、七连接杆另设有螺纹孔,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连接杆设有电机孔;第一、二连接杆上的半圆槽组成的通孔与第九、十连接杆上的半圆槽组成的通孔形成转动副;第三、四连接杆上的半圆槽组成的通孔与第十一、十二连接杆上的半圆槽组成的通孔通过电机连接;第五、六连接杆上的半圆槽组成的通孔与第十五、十六连接杆上的半圆槽组成的通孔形成转动副;第七、八连接杆上的半圆槽组成的通孔与第十三、十四连接杆上的半圆槽组成的通孔通过电机连接;该机构可以实现步行与滚动的移动功能。<!--1-->

Description

一种双模式移动机构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既可实现步行又可实现滚动的双模式移动机构,同时还兼具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功能,该机构可实现多种姿态变化及探测功能。
2.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CN102114879A公开了一种两足步行四杆机构,包括两平行的移动足、两连接杆、三个电机、四个万向节,它能实现三自由度运动和探测姿态调整功能,但其不能实现机构滚动。
中国专利申请CN2789106Y公开了一种单动力滚动四杆机构。该机构由4根杆组成,并由一个电机驱动。它可以实现平面内的滚动前进,但该机构只能进行滚动无法步行,且无法变换方向。
3.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已有步行机构和滚动机构的基础上,拓展出一种4自由度既可步行又可滚动的机构,且可压缩与伸展,能够更灵活地实现地面运动,提高适应环境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机构包括,两个平台,四条含有一个转动副的支链,且每条支链与两平台间由两个万向节相连。该机构共有四个自由度,可实现上下平台沿纵向交替行进,离地平台的横向移动,离地平台的垂直升降,也可实现类似六边形的滚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机构变形能力强,灵活度高,可方便控制机构实现步行与滚动。本发明可用于特种变形移动机器人的设计,利用机构两种运动模式,实现复杂地面上的移动。进一步地可设计制造特殊的地面侦察机器人。
4.附图说明
图1.本机构三维图
图2.上组件三维图
图3.上组件第一连接杆三维图
图4.上组件第二连接杆三维图
图5.上组件第四连接杆三维图
图6.上组件第三万向节连接块三维图
图7.上组件第四万向节连接块三维图
图8.上组件第一万向节连接块三维图
图9.上组件第一小足三维图
图10.上组件第一大足三维图
图11.上组件第一长轴三维图
图12.上组件第一短轴三维图
图13.下组件三维图
图14.下组件第十一连接杆三维图
图15.机构变形图一
图16.机构变形图二
图17.机构变形图三
图18.机构变形图四
图19.机构变形图五
5.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双模式移动机构主要包括上组件(I)和下组件(II),上组件(I)设有第一连接杆(1A)、第二连接杆(1B)、第三连接杆(1F)、第四连接杆(1G)、第五连接杆(1H)、第六连接杆(1I)、第七连接杆(1J)、第八连接杆(1K);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A)上的半圆槽(1Ac)和第二连接杆(1B)上的半圆槽(1Bd)对接成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F)上的半圆槽(1Fc)和第四连接杆(1G)上的半圆槽(1Gd)对接成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五连接杆(1H)上的半圆槽(1Hc)和第六连接杆(1I)上的半圆槽(1Ic)对接成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七连接杆(1J)上的半圆槽(1Jd)和第八连接杆(1K)上的半圆槽(1Kc)对接成第四通孔;下组件(II)设有第九连接杆(2A)、第十连接杆(2V)、第十一连接杆(2H)、第十二连接杆(2I)、第十三连接杆(2K)、第十四连接杆(2N)、第十五连接杆(2O)、第十六连接杆(2P);第四、第六电机(2M、2T);所述的第九连接杆(2A)上的半圆槽(2Ac)和第十连接杆(2V)上的半圆槽(2Vc)对接成第五通孔;第十一连接杆(2H)上的半圆槽(2Hd)和第十二连接杆(2I)上的半圆槽(2Id)对接成第六通孔;第十三连接杆(2K)上的半圆槽(2Kd)和第十四连接杆(2N)上的半圆槽(2Nd)对接成第七通孔;第十五连接杆(2O)上的半圆槽(2Oc)和第十六连接杆(2P)上的半圆槽(2Pc)对接成第八通孔;第十三连接杆(2K)和第十四连接杆(2N)上各设有一个电机安装孔(2Kc,2Nc),第四电机(2M)通过上述的电机安装孔固定;第十一连接杆(2H)和第十二连接杆(2I)上各设有一个电机安装孔(2Hc,2Ic),第六电机(2T)通过上述的电机安装孔固定;上、下组件(I、II)连接关系如下:上组件(I)上的第一通孔和下组件(II)上的第五通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上组件(I)上的第二通孔和下组件(II)上的第六电机轴通过顶丝固定连接;上组件(I)上的第三通孔和下组件(II)上的第八通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上组件(I)上的第四通孔和下组件(II)上的第四电机轴通过顶丝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A)、第三连接杆(1F)、第五连接杆(1H)、第六连接杆(1I)、第八连接杆(1K)、第九连接杆(2A)、第十连接杆(2V)、第十五连接杆(2O)、第十六连接杆(2P)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所述的第十一连接杆(2H)、第十二连接杆(2I)、第十三连接杆(2K)、第十四连接杆(2N)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G)、第七连接杆(1J)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
如图2所示,上组件(I)包括第一连接杆(1A),第二连接杆(1B),第三连接杆(1F),第四连接杆(1G),第五连接杆(1H),第六连接杆(1I),第七连接杆(1J),第八连接杆(1K),第一至第四个万向节连接块(1U、1R、1L、1M),第一至第三个电机(1C、1S、1P),第一大足(1Q),第一小足(1D),第二小足(1O),第一长轴(1E),第一短轴(1T),第二短轴(1N)。
如图3所示的第一连接杆(1A)设有半圆槽(1Ac)、固定孔(1Ab)、通孔(1Aa)。
如图4所示的第二连接杆(1B)设有半圆槽(1Bd)、电机孔(1Ba)、固定孔(1Bc)、通孔(1Bb)。
如图5所示的第四连接杆(1G)设有半圆槽(1Gd)、螺纹孔(1Gc)、固定孔(1Gb)、通孔(1Ga)。
如图6所示的第三万向节连接块外形为一立方体,其中两个平行的侧面各设有伸出轴(1Lb),且通孔(1La)的轴线和伸出轴(1Lb)的轴线垂直;所述的第二万向节连接块(1R)与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
如图7所示的第四万向节连接块(1M)为一设有通孔(1Ma)、固定孔(1Mb)和两个平行的侧面各设有伸出轴(1Mc)的立方体,通孔(1Ma)的轴线和伸出轴的轴线垂直。
如图8所示的第一万向节连接块(1U)为一设有通孔(1Ua)、固定孔(1Ub)和两个平行的侧面各设有伸出轴(1Uc)、且其中一个伸出轴(1Uc)含有D型孔(1Ud)的立方体,通孔(1Ua)的轴线和伸出轴的轴线垂直;
如图9所示的第一小足(1D)设有通孔(1Da)、固定孔(1Db)、电机孔(1Dc)、电机轴孔(1Dd);所述的第二小足(1O)结构与尺寸与第一小足(1D)完全相同。
如图10所示的第一大足(1Q)侧面设有通孔(1Qa)和固定孔(1Qb)。
如图11所示的第一长轴(1E)设有通孔1(1Ea)、通孔2(1Eb)、通孔3(1Ec)。
如图12所示的第一短轴(1T)设有轴端孔(1Ta)、固定孔(1Tb);所述的第二短轴(1N)与第一短轴(1T)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
如图2所示,所述的第一大足(1Q)是矩形块,侧面设有通孔(1Qa),第一长轴(1E)穿过该通孔,并通过顶丝固定在第一大足(1Q)上,第一长轴(1E)的长度大于第一大足(1Q)的宽度,且第一长轴(1E)伸出第一大足两侧的长度相同;第一长轴(1E)的一端连接有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所述的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外形为一立方体,中间设有通孔(1La),套在第一长轴(1E)的一端,与第一长轴(1E)转动配合,并通过卡簧进行轴向定位;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的两个伸出轴(1Lb)先分别插入第七连接杆(1J)、第八连接杆(1K)一端的通孔(1Ja、1Ka)中,再将第七连接杆(1J)、第八连接杆(1K)通过固定孔(1Jb、1Kb)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第七连接杆(1J)、第八连接杆(1K)共同绕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上的伸出轴(1Lb)转动;第一长轴(1E)的外端还连接第二小足(1O),第一长轴(1E)的外端插入第二小足(1O)一端的通孔(1Oa)中,并通过顶丝固定连接,第二小足(1O)与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安装在第一长轴的同侧;所述的第二小足(1O)另一端还设有电机安装孔(1Oc),并固定第三电机(1P),电机轴插入到第二短轴(1N)一端的轴端孔(1Na)中,并通过顶丝固定;第二短轴(1N)另一端固定连接第四万向节连接块(1M);所述的第四万向节连接块(1M)外形为一立方体,中间设有通孔(1Ma),套在第二短轴(1N)另一端,并通过第四万向节连接块(1M)上的固定孔(1Mb)与第二短轴(1N)固定连接;第四万向节连接块(1M)的其中两个平行的侧面各设有伸出轴(1Mc),且通孔(1Ma)的轴线和伸出轴(1Mc)的轴线垂直;两个伸出轴(1Mc)先分别插入第五连接杆(1H)、第六连接杆(1I)一端的通孔(1Ha、1Ia)中,再将第五连接杆(1H)、第六连接杆(1I)通过固定孔(1Hb、1Ib)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1H、1I)共同绕第四万向节连接块(1M)上的伸出轴(1Mc)转动;
第一长轴(1E)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万向节连接块(1R),所述的第二万向节连接块(1R)与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中间设有通孔(1Ra),套在第一长轴(1E)上,与第一长轴(1E)转动配合,并通过卡簧进行轴向定位;两个伸出轴(1Rb)先分别插入第三连接杆(1F)、第四连接杆(1G)一端的通孔(1Fa、1Ga)中,再将第三连接杆(1F)、第四连接杆(1G)通过固定孔(1Fb、1Gb)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1F、1G)共同绕第二万向节连接块(1R)上的伸出轴(1Rb)转动;第一长轴(1E)的外端还连接第一小足(1D),第一长轴(1E)的外端插入第一小足(1D)一端的通孔(1Da)中,并通过顶丝固定连接,第一小足(1D)与第二万向节连接块(1R)安装在第一长轴的同侧;所述的第一小足(1D)另一端还设有电机安装孔(1Dc),并固定第二电机(1S),电机轴插入到第一短轴(1T)一端的轴端孔(1Ta)中,并通过顶丝固定;第一短轴(1T)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万向节连接块(1U);所述的第一万向节连接块(1U)中间设有通孔(1Ua),套在第一短轴(1T)另一端,并通过第一万向节连接块(1U)上的固定孔(1Ub)与第一短轴(1T)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机(1C)通过电机安装孔(1Ba)固定于第二连接杆(1B)上;第一万向节连接块(1U)的不含D型孔一端的伸出轴(1Uc)先插入第一连接杆(1A)一端的通孔(1Aa)中,再将固定在第二连接杆(1B)一端的第一电机(1C)的电机轴插入第一万向节连接块(1U)的D型孔(1Ud)中,最后将第一连接杆(1A)、第二连接杆(1B)通过固定孔(1Ab、1Bb)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1A、1B)共同绕第一万向节连接块(1U)上的伸出轴(1Uc)转动。
如图13所示,下组件(II)包括第九连接杆(2A),第十连接杆(2V),第十一连接杆(2H),第十二连接杆(2I),第十三连接杆(2K),第十四连接杆(2N),第十五连接杆(2O),第十六连接杆(2P),第五至第八个万向节连接块(2B、2G、2J、2Q),第四至第七个电机(2M、2U、2T、2S),第二大足(2E),第三小足(2D),第四小足(2L),第二长轴(2F),第三短轴(2C),第四短轴(2R)。
所述第二大足(2E)与第一大足(1Q)的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
所述第三小足(2D)和第四小足(2L)与第一小足(1D)的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
所述第二长轴(2F)与第一长轴(1E)的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
所述第三短轴(2C)和第四短轴(2R)与第一短轴(1T)的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
所述第六万向节连接块(2G)和第七万向节连接块(2J)与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的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
所述第八万向节连接块(2Q)和第五万向节连接块(2B)与第四万向节连接块(1M)的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
如图14所示的第十一连接杆(2H)设有半圆槽(2Hd)、电机孔(2Hc)、固定孔(2Hb)、通孔(2Ha)。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大足(2E)的侧面设有通孔(2Ea),第二长轴(2F)穿过该通孔,并通过顶丝固定在第二大足(2E)上,第二长轴(2F)的长度大于第二大足(2E)的宽度,且第二长轴(2F)伸出第二大足两侧的长度相同;第二长轴(2F)的一端连接有第七万向节连接块(2J),所述的第七万向节连接块(2J)外形为一立方体,中间设有通孔(2Ja),套在第二长轴(2F)的一端,与第二长轴(2F)转动配合,并通过卡簧进行轴向定位;第七万向节连接块(2J)的其中两个平行的侧面各设有伸出轴(2Jb),且通孔(2Ja)的轴线和伸出轴(2Jb)的轴线垂直;两个伸出轴(2Jb)先分别插入第十三连接杆(2K)、第十四连接杆(2N)一端的通孔(2Ka、2Na)中,再将第十三连接杆(2K)、第十四连接杆(2N)通过固定孔(2Kb、2Nb)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第十三连接杆(2K)、第十四连接杆(2N)共同绕第七万向节连接块(2J)上的伸出轴(2Jb)转动;第二长轴(2F)的外端还连接第四小足(2L),第二长轴(2F)的外端插入第四小足(2L)一端的通孔(2La)中,并通过顶丝固定连接,第四小足(2L)与第七万向节连接块(2J)安装在第二长轴的同侧;所述的第四小足(2L)另一端还设有电机安装孔(2Lc),并固定第七电机(2S),电机轴插入到第四短轴(2R)的一端的轴端孔(2Ra)中,并通过顶丝固定;第四短轴(2R)另一端固定连接第八万向节连接块(2Q);所述的第八万向节连接块(2Q)外形为一立方体,中间设有通孔(2Qa),套在第四短轴(2R)另一端,并通过第八万向节连接块(2Q)上的固定孔(2Qb)与第四短轴(2R)固定连接;第八万向节连接块(2Q)的其中两个平行的侧面各设有伸出轴(2Qc),且通孔(2Qa)的轴线和伸出轴(2Qc)的轴线垂直;两个伸出轴(2Qc)先分别插入第十五连接杆(2O)、第十六连接杆(2P)一端的通孔(2Oa、2Pa)中,再将第十五连接杆(2O)、第十六连接杆(2P)通过固定孔(2Ob、2Pb)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2O、2P)共同绕第八万向节连接块(2Q)上的伸出轴(2Qc)转动;
第二长轴(2F)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六万向节连接块(2G),所述的第六万向节连接块(2G)与第七万向节连接块(2J)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中间设有通孔(2Ga),套在第二长轴(2F)上,与第二长轴(2F)转动配合,并通过卡簧进行轴向定位;两个伸出轴(2Gb)先分别插入第十一连接杆(2H)、第十二连接杆(2I)一端的通孔(2Ha、2Ia)中,再将第十一连接杆(2H)、第十二连接杆(2I)通过固定孔(2Hb、2Ib)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2H、2I)共同绕第六万向节连接块(2G)上的伸出轴(2Gb)转动;第二长轴(2F)的外端还连接第三小足(2D),第二长轴(2F)的外端插入第三小足(2D)一端的通孔(2Da)中,并通过顶丝固定连接,第三小足(2D)与第六万向节连接块(2G)安装在第二长轴的同侧;所述的第三小足(2D)另一端还设有电机安装孔(2Dc),并固定第五电机(2U),电机轴插入到第三短轴(2C)的一端的轴端孔(2Ca)中,并通过顶丝固定;第三短轴(2C)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五万向节连接块(2B);所述的第五万向节连接块(2B)与第八万向节连接块(2Q)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中间设有通孔(2Ba),套在第三短轴(2C)另一端,并通过第五万向节连接块(2B)上的固定孔(2Bb)与第三短轴(2C)固定连接;第五万向节连接块(2B)的两个伸出轴(2Bc)先分别插入第九连接杆(2A)、第十连接杆(2V)一端的通孔(2Aa、2Va)中,再将第九连接杆(2A)、第十连接杆(2V)通过固定孔(2Ab、2Vb)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2A、2V)共同绕第五万向节连接块(2B)上的伸出轴(2Bc)转动。
通过上述连接,机构可以实现步行、滚动、转向,且可以作为剪叉式的升降平台。图15-17为机构步行过程中的两个变形图;图18为机构滚动过程中的变形图;图19为机构转向过程中的变形图。

Claims (3)

1.双模式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上组件(I)和下组件(II);
上组件(I)设有第一连接杆(1A),第二连接杆(1B),第三连接杆(1F),第四连接杆(1G),第五连接杆(1H),第六连接杆(1I),第七连接杆(1J),第八连接杆(1K),第一至第四个万向节连接块(1U、1R、1L、1M),第一至第三个电机(1C、1S、1P),第一大足(1Q),第一小足(1D),第二小足(1O),第一长轴(1E),第一短轴(1T),第二短轴(1N);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A)上的半圆槽(1Ac)和第二连接杆(1B)上的半圆槽(1Bd)对接成第一通孔,所述的第三连接杆(1F)上的半圆槽(1Fc)和第四连接杆(1G)上的半圆槽(1Gd)对接成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五连接杆(1H)上的半圆槽(1Hc)和第六连接杆(1I)上的半圆槽(1Ic)对接成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七连接杆(1J)上的半圆槽(1Jd)和第八连接杆(1K)上的半圆槽(1Kc)对接成第四通孔;
下组件(II)设有第九连接杆(2A),第十连接杆(2V),第十一连接杆(2H),第十二连接杆(2I),第十三连接杆(2K),第十四连接杆(2N),第十五连接杆(2O),第十六连接杆(2P),第五至第八个万向节连接块(2B、2G、2J、2Q),第四至第七电机(2M、2U、2T、2S),第二大足(2E),第三小足(2D),第四小足(2L),第二长轴(2F),第三短轴(2C),第四短轴(2R);所述的第九连接杆(2A)上的半圆槽(2Ac)和第十连接杆(2V)上的半圆槽(2Vc)对接成第五通孔;第十一连接杆(2H)上的半圆槽(2Hd)和第十二连接杆(2I)上的半圆槽(2Id)对接成第六通孔;第十三连接杆(2K)上的半圆槽(2Kd)和第十四连接杆(2N)上的半圆槽(2Nd)对接成第七通孔;第十五连接杆(2O)上的半圆槽(2Oc)和第十六连接杆(2P)上的半圆槽(2Pc)对接成第八通孔;
第十三连接杆(2K)和第十四连接杆(2N)上各设有一个电机安装孔(2Kc,2Nc),第四电机(2M)通过上述的电机安装孔固定;第十一连接杆(2H)和第十二连接杆(2I)上各设有一个电机安装孔(2Hc,2Ic),第六电机(2T)通过上述的电机安装孔固定;
上、下组件(I、II)连接关系如下:
上组件(I)上的第一通孔和下组件(II)上的第五通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
上组件(I)上的第二通孔和下组件(II)上的第六电机轴通过顶丝固定连接;
上组件(I)上的第三通孔和下组件(II)上的第八通孔通过销钉活动连接;
上组件(I)上的第四通孔和下组件(II)上的第四电机轴通过顶丝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A)、第三连接杆(1F)、第五连接杆(1H)、第六连接杆(1I)、第八连接杆(1K)、第九连接杆(2A)、第十连接杆(2V)、第十五连接杆(2O)、第十六连接杆(2P)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
所述的第十一连接杆(2H)、第十二连接杆(2I)、第十三连接杆(2K)、第十四连接杆(2N)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
所述的第四连接杆(1G)、第七连接杆(1J)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大足(1Q)是矩形块,侧面设有通孔(1Qa),第一长轴(1E)穿过该通孔,并通过顶丝固定在第一大足(1Q)上,第一长轴(1E)的长度大于第一大足(1Q)的宽度,且第一长轴(1E)伸出第一大足两侧的长度相同;
第一长轴(1E)的一端连接有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所述的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外形为一立方体,第三万向节连接块中间设有通孔(1La),套在第一长轴(1E)的一端,与第一长轴(1E)转动配合,并通过卡簧进行轴向定位;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的其中两个平行的侧面各设有伸出轴(1Lb),且通孔(1La)的轴线和伸出轴(1Lb)的轴线垂直;两个伸出轴(1Lb)先分别插入第七连接杆(1J)、第八连接杆(1K)一端的通孔(1Ja、1Ka)中,再将第七连接杆(1J)、第八连接杆(1K)通过固定孔(1Jb、1Kb)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第七连接杆(1J)、第八连接杆(1K)共同绕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上的伸出轴(1Lb)转动;
第一长轴(1E)的外端还连接第二小足(1O),第一长轴(1E)的外端插入第二小足(1O)一端的通孔(1Oa)中,并通过顶丝固定连接,第二小足(1O)与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安装在长轴的同侧;所述的第二小足(1O)另一端还设有电机安装孔(1Oc),并固定第三电机(1P);电机轴插入到第二短轴(1N)的一端的沉孔中,并通过顶丝固定,第二短轴(1N)另一端固定连接第四万向节连接块(1M);所述的第四万向节连接块(1M)外形为一立方体,中间设有通孔(1Ma),套在第二短轴(1N)另一端,并通过第四万向节连接块(1M)上的固定孔(1Mb)与第二短轴(1N)固定连接;第四万向节连接块(1M)的其中两个平行的侧面各设有伸出轴(1Mc),且通孔(1Ma)的轴线和伸出轴(1Mc)的轴线垂直;两个伸出轴(1Mc)先分别插入第五连接杆(1H)、第六连接杆(1I)一端的通孔(1Ha、1Ia)中,再将第五连接杆(1H)、第六连接杆(1I)通过固定孔(1Hb、1Ib)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1H、1I)共同绕第四万向节连接块(1M)上的伸出轴(1Mc)转动;
第一长轴(1E)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万向节连接块(1R),所述的第二万向节连接块(1R)与第三万向节连接块(1L)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中间设有通孔(1Ra),套在第一长轴(1E)上,与第一长轴(1E)转动配合,并通过卡簧进行轴向定位;两个伸出轴(1Rb)先分别插入第三连接杆(1F)、第四连接杆(1G)一端的通孔(1Fa、1Ga)中,再将第三连接杆(1F)、第四连接杆(1G)通过固定孔(1Fb、1Gb)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1F、1G)共同绕第二万向节连接块(1R)上的伸出轴(1Rb)转动;
第一长轴(1E)的外端还连接第一小足(1D),第一长轴(1E)的外端插入第一小足(1D)一端的通孔(1Da)中,并通过顶丝固定连接,第一小足(1D)与第二万向节连接块(1R)安装在第一长轴的同侧;所述的第一小足(1D)另一端还设有电机安装孔(1Dc),并固定第二电机(1S);电机轴插入到第一短轴(1T)的一端的沉孔中,并通过顶丝固定,第一短轴(1T)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万向节连接块(1U);所述的第一万向节连接块(1U)中间设有通孔(1Ua),套在第一短轴(1T)另一端,并通过第一万向节连接块(1U)上的固定孔(1Ub)与第一短轴(1T)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机(1C)通过电机安装孔(1Ba)固定于第二连接杆(1B)上;第一万向节连接块(1U)的不含D型孔一端的伸出轴(1Uc)先插入第一连接杆(1A)一端的通孔(1Aa)中,再将固定在第二连接杆(1B)一端的第一电机(1C)的电机轴插入第一万向节连接块(1U)的D型孔(1Ud)中,最后将第一连接杆(1A)、第二连接杆(1B)通过固定孔(1Ab、1Bb)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1A、1B)共同绕第一万向节连接块(1U)上的伸出轴(1Uc)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大足(2E)是矩形块,侧面设有通孔(2Ea),第二长轴(2F)穿过该通孔,并通过顶丝固定在第二大足(2E)上,第二长轴(2F)的长度大于第二大足(2E)的宽度,且第二长轴(2F)伸出第二大足两侧的长度相同;
第二长轴(2F)的一端连接有第七万向节连接块(2J),所述的第七万向节连接块(2J)外形为一立方体,中间设有通孔(2Ja),套在第二长轴(2F)的一端,与第二长轴(2F)转动配合,并通过卡簧进行轴向定位;第七万向节连接块(2J)的其中两个平行的侧面各设有伸出轴(2Jb),且通孔(2Ja)的轴线和伸出轴(2Jb)的轴线垂直;两个伸出轴(2Jb)先分别插入第十三连接杆(2K)、第十四连接杆(2N)一端的通孔(2Ka、2Na)中,再将第十三连接杆(2K)、第十四连接杆(2N)通过固定孔(2Kb、2Nb)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第十三连接杆(2K)、第十四连接杆(2N)共同绕第七万向节连接块(2J)上的伸出轴(2Jb)转动;
第二长轴(2F)的外端还连接第四小足(2L),第二长轴(2F)的外端插入第四小足(2L)一端的通孔(2La)中,并通过顶丝固定连接,第四小足(2L)与第七万向节连接块(2J)安装在第二长轴的同侧;所述的第四小足(2L)另一端还设有电机安装孔(2Lc),并固定第七电机(2S);电机轴插入到第四短轴(2R)的一端的沉孔中,并通过顶丝固定,第四短轴(2R)另一端固定连接第八万向节连接块(2Q);所述的第八万向节连接块(2Q)外形为一立方体,中间设有通孔(2Qa),套在第四短轴(2R)另一端,并通过第八万向节连接块(2Q)上的固定孔(2Qb)与第四短轴(2R)固定连接;第八万向节连接块(2Q)的其中两个平行的侧面各设有伸出轴(2Qc),且通孔(2Qa)的轴线和伸出轴(2Qc)的轴线垂直;两个伸出轴(2Qc)先分别插入第十五连接杆(2O)、第十六连接杆(2P)一端的通孔(2Oa、2Pa)中,再将第十五连接杆(2O)、第十六连接杆(2P)通过固定孔(2Ob、2Pb)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2O、2P)共同绕第八万向节连接块(2Q)上的伸出轴(2Qc)转动;
第二长轴(2F)的另一端连接有第六万向节连接块(2G),所述的第六万向节连接块(2G)与第七万向节连接块(2J)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中间设有通孔(2Ga),套在第二长轴(2F)上,与第二长轴(2F)转动配合,并通过卡簧进行轴向定位;两个伸出轴(2Gb)先分别插入第十一连接杆(2H)、第十二连接杆(2I)一端的通孔(2Ha、2Ia)中,再将第十一连接杆(2H)、第十二连接杆(2I)通过固定孔(2Hb、2Ib)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2H、2I)共同绕第六万向节连接块(2G)上的伸出轴(2Gb)转动;
第二长轴(2F)的外端还连接第三小足(2D),第二长轴(2F)的外端插入第三小足(2D)一端的通孔(2Da)中,并通过顶丝固定连接,第三小足(2D)与第六万向节连接块(2G)安装在第二长轴的同侧;所述的第三小足(2D)另一端还设有电机安装孔(2Dc),并固定第五电机(2U);电机轴插入到第三短轴(2C)的一端的沉孔中,并通过顶丝固定,第三短轴(2C)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五万向节连接块(2B);所述的第五万向节连接块(2B)与第八万向节连接块(2Q)结构与尺寸完全相同,中间设有通孔(2Ba),套在第三短轴(2C)另一端,并通过第五万向节连接块(2B)上的固定孔(2Bb)与第三短轴(2C)固定连接;两个伸出轴(2Bc)先分别插入第九连接杆(2A)、第十连接杆(2V)一端的通孔(2Aa、2Va)中,再将第九连接杆(2A)、第十连接杆(2V)通过固定孔(2Ab、2Vb)使用螺钉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板(2A、2V)共同绕第五万向节连接块(2B)上的伸出轴(2Bc)转动。
CN201310311125.1A 2013-07-23 2013-07-23 一种双模式移动机构 Active CN103407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1125.1A CN103407515B (zh) 2013-07-23 2013-07-23 一种双模式移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1125.1A CN103407515B (zh) 2013-07-23 2013-07-23 一种双模式移动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7515A CN103407515A (zh) 2013-11-27
CN103407515B true CN103407515B (zh) 2015-11-18

Family

ID=49600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1125.1A Active CN103407515B (zh) 2013-07-23 2013-07-23 一种双模式移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075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4198B (zh) * 2015-02-03 2017-02-2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滚动式变形移动机器人
CN105109573B (zh) * 2015-06-25 2017-10-10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可变形三棱柱机器人
CN105818879B (zh) * 2016-03-29 2018-05-04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正反双步态足式机器人
CN108820067B (zh) * 2018-07-05 2020-12-0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多模式步滚移动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109050697B (zh) * 2018-07-25 2020-05-05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多模式全姿态移动并联机构
CN110091933B (zh) * 2019-03-27 2020-05-22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类轮式滚动侦察机器人
CN112896360B (zh) * 2021-02-24 2022-03-04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单动力移动六杆机器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06582A1 (en) * 1993-08-31 1995-03-09 Roos Goeran Ground engaging conveying device
CN102009708A (zh) * 2010-11-25 2011-04-1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缩放滚动机构
CN102092429A (zh) * 2011-03-24 2011-06-15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双腿行走机构
CN102114879A (zh) * 2011-01-27 2011-07-0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两足步行四杆机构
CN102615649A (zh) * 2012-04-11 2012-08-0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滚动双四平行四边形机器人
CN102632936A (zh) * 2012-04-26 2012-08-1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滚动行进的双类车轮六边形机器人
CN103010329A (zh) * 2012-11-28 2013-04-0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两足步行移动机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5006582A1 (en) * 1993-08-31 1995-03-09 Roos Goeran Ground engaging conveying device
CN102009708A (zh) * 2010-11-25 2011-04-1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缩放滚动机构
CN102114879A (zh) * 2011-01-27 2011-07-0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两足步行四杆机构
CN102092429A (zh) * 2011-03-24 2011-06-15 天津理工大学 一种双腿行走机构
CN102615649A (zh) * 2012-04-11 2012-08-0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滚动双四平行四边形机器人
CN102632936A (zh) * 2012-04-26 2012-08-15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滚动行进的双类车轮六边形机器人
CN103010329A (zh) * 2012-11-28 2013-04-0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两足步行移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07515A (zh) 201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7515B (zh) 一种双模式移动机构
CN102887184B (zh) 立方体移动机构
CN101462561B (zh) 一种滚动三角形机器人
CN201793336U (zh) 汽车起重机及其伸缩臂装置
CN103738426A (zh) 双模式16杆滚动机构
CN104709107A (zh) 磁浮列车及其迫导向装置
CN113443041A (zh) 复合腿足机构及3-ups并联轮足复合弹跳机器人
CN102887044A (zh) 一种悬架系统稳定杆
CN202628867U (zh) 万向连接关节体结构
CN1772442A (zh) 一种三维平动一维转动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
CN102765434A (zh) 步行器腿部缓冲结构
CN102745572A (zh) 一种电梯滚轮导靴
CN209025598U (zh) 一种用于钻机的行走底盘
CN1772443A (zh) 一种三维平动二维转动的五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
CN215883203U (zh) 一种开放式行走装置及移动式翻板平台
CN208364915U (zh) 气动执行器和气动阀门
CN201329911Y (zh) 一种滚动三角形机器人
CN204884399U (zh) 模块化组合抽油机模型
CN100475633C (zh) 双履带行走机构
CN109742504B (zh) 一种雷达天线阵面展收机构
CN111594249A (zh) 一种用于掘进机的支护辅助装置
CN219316970U (zh) 一种能够用于不同断面和高度的隧道中施工的台车
CN114043818B (zh) 一种基于两杆三索张拉整体结构的可变径车轮
CN101817490B (zh) 连杆式行程放大升降立柱
CN208454439U (zh) 一种应用于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两侧可伸缩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o Yanan

Inventor after: Wang Jieyu

Inventor after: Miao Zhihuai

Inventor after: Liu Jieping

Inventor before: Yao Yanan

Inventor before: Miao Zhihuai

Inventor before: Wang Jieyu

Inventor before: Liu Jiep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AO YANAN MIAO ZHIHUAI WANG JIEYU LIU JIEPING TO: YAO YANAN WANG JIEYU MIAO ZHIHUAI LIU JIEPING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