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7988B - 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 - Google Patents

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7988B
CN103397988B CN201310308074.7A CN201310308074A CN103397988B CN 103397988 B CN103397988 B CN 103397988B CN 201310308074 A CN201310308074 A CN 201310308074A CN 103397988 B CN103397988 B CN 1033979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extension dish
module
skirt
balancing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080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97988A (zh
Inventor
钟明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 Xifan
Original Assignee
钟明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钟明华 filed Critical 钟明华
Priority to CN2013103080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979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97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7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97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79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壁式器具固定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风能动力设备的安装挂器。本发明产品由基板、悬架、托挂三个模块组成,包括面板地裙、加强柱、倒三角面板、三角托架、托架内孔、托架顶弧、矩形托架、下平衡架、上平衡架、平衡架燕尾、平衡架斜边、圆弧前叉、挂盘垂裙、挂盘、挂柱、托盘、托盘竖裙、托盘沉槽、托盘垂裙、托盘紧定孔、挂盘中孔、挂盘沉槽、挂盘紧定孔等三十一组成部分,克服目前公知立壁式安装装置稳定性差、结构软弱、跨度不足等缺陷,形成一种结构稳定、运行可靠、适应性广的风能动力挂器,且有实施简单,制造简易的优点,所形成产品结构美观大方,坚实耐用,使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较高的经济附加价值。

Description

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壁式器具固定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风能动力设备的安装挂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立壁式器具固定装置,大体上均能对立壁式器具起到安装、固定的作用,但对体积庞大、扭力强劲的风能动力设备而言,就显得力不从心,主要存在着下列缺陷:
⑴稳定性差:目前公知的立壁式器具固定装置,虽然也能挺举起一定重量的器具,但由于缺乏横向平衡固定机构,当其安装上扭力较大的风能动力设备时,则左右摇晃不定,难以保障设备可靠稳定地运行,稳定性差。
⑵结构软弱:目前公知的立壁式器具固定装置,缺乏强劲的支撑加强筋,结构软弱,承重量不足,当承载上重量较大的器具时,易发生垂坠事故。
⑶跨度不足:目前公知的立壁式器具固定装置,从安装面板到托挂之间的横梁长度较短,跨度不足,缺乏运行风能动力轮的安装空间,难以适应较大型风能设备的运行需要。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从而影响到公知立壁式器具固定装置的使用功能、应用范围及社会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公知立壁式器具固定装置稳定性差、结构软弱、跨度不足等缺陷,向公众提供一种独特的立壁式风能动力安装挂器,该挂器除了能够像公知立壁式固定装置一样承托一定重量的器具之外,还通过拓展面板两翼、设置燕尾平衡架、增加托架加强筋、延长悬架长度等措施,使立壁式挂器具有了承重更强劲、运行更稳定、适应性更广等优点。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⑴将产品分为基板、悬架、托挂三个模块来设计,其中,基板模块用于产品对外部立壁的连接和安装,悬架模块用于基板和悬架之间的连接,托挂模块用于承托风能动力设备。
⑵将基板模块的面板部分设计为等边倒三角形,形成产品对外部立壁安装固定时三点定位的格局,增强产品运行的稳定性。
⑶在面板垂直中线设置一筒形加强柱,扩大基板模块与悬架模块的连接面。
⑷在悬架模块中,设置上下两个平衡架,且在每一平衡架前部,设置一圆弧前叉,以牢固抓钳托挂模块;在每一平衡架后部,设置一圆弧燕尾,以牢固连接基板模块,确保产品运行的平衡稳定。
⑸在上平衡架与下平衡架之间,设置一矩形托架,以增强上下平衡架之间的协同支撑力;在下平衡架下方,设置一三角托架,以增强产品的承重力。
⑹将托挂模块分为托盘、挂柱、挂盘三大部分来设计,其中,托盘部分用于承托风能动力设备,挂柱用于托盘与挂盘之间的连接,挂盘用于固定立式发电机,以及用于设置光电感应控制器。
⑺在托盘的顶面,设置一竖裙和一沉槽,用于对风能动力轮及其附件的安装;在托盘的底面,设置一垂裙,用于固定立式发电机的顶部护罩。
⑻在挂盘的顶面,设置一沉槽,用于固定立式发电机的方位;在挂盘的底面,设置一垂裙,用于固定光电感应控制器。
通过上述一系列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产品除了具有与公知立壁式固定装置相同的优点之外,还可以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⑴结构稳定──通过倒三角面板、筒形加强柱、圆弧前叉、圆弧燕尾、矩形托架、三角托架等设置,使产品结构极为稳定,负重时不致于垂坠,运行不致于摇摆。
⑵运行可靠──通过产品平衡架的设置,使产品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运行安全可靠,稳定性强。
⑶适应性广──产品除了可以承托精巧细致的物理器具之外,还可以承托由多个兜风翼环形阵列组成的较大型风能动力轮,可以全方位地兜截来自任何方向的天然风力,使用是没有风向角度方面和风力大小方面的格禁,适应性广。
此外,本发明还有实施简单,制造简易的优点,所形成产品结构美观大方,坚实耐用,使用方便,市场空间广阔,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价值。
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组织结构示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模块形态示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基板模块结构全剖示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悬架模块结构整体示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托挂模块结构局部剖示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装配示例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成型产品尺寸示例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应用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作为一项产品制造的技术方案,通过相应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方案得到具体实施。本发明一实施例产品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中,产品由基板、悬架、托挂三个模块组成,其中,基板模块结构包括面板地裙、加强柱、通孔、通孔地裙、倒三角面板五个组成部分,悬架模块结构包括三角托架、托架内孔、内孔倒圆、托架顶弧、矩形托架、下平衡架、上平衡架、平衡架燕尾、平衡架斜边、圆弧前叉十个组成部分,托挂模块,其结构包括挂盘垂裙、挂盘、挂柱、托盘、托盘竖裙、竖裙顶面、托盘沉槽、托盘斜面、托盘中孔、托盘垂裙、托盘紧定孔、挂盘中孔、挂盘沉槽、挂盘紧定孔、挂盘固定孔十六个组成部分。
实施例中,产品各模块的物理形态如图2所示。
图2中,按照标号顺序排列的模块依次是:基板模块(1)、悬架模块(2)、托挂模块(3),每个模块的数量各自为1。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模块的结构均由不同的组成部分结合组成。基板模块(1)结构如图3所示。
图3中,基板模块(1)结构包括面板地裙(4)、加强柱(5)、通孔(6)、通孔地裙(7)、倒三角面板(8)五个组成部分,其中,通孔(6)、通孔地裙(7)的数量各自为3,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自为1。
实施例中,倒三角面板(8)呈等边倒三角形形态,是整个产品中高度最高、宽度最宽的组成部分,即:倒三角面板(8)的高度,为整个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产品的最大高度,倒三角面板(8)的宽度,为整个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产品的最大宽度。
基板模块中的加强柱(5),为圆筒壳体状态,其轴心线与倒三角面板(8)的中心垂线重合,其长度值与倒三角面板(8)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1.05到1:1.10之间。
实施过程中,通过面板地裙(4)、加强柱(5)、通孔(6)、通孔地裙(7)、倒三角面板(8)五个组成部分结合形成的基板模块(1),三个通孔(6)各自位于倒三角面板(8)的三个夹角末端,且通孔轴心线与所在夹角平分线垂直相交。
悬架模块(2)结构如图4所示。
图4中,悬架模块(2)结构包括三角托架(9)、托架内孔(10)、内孔倒圆(11)、托架顶弧(12)、矩形托架(13)、下平衡架(14)、上平衡架(15)、平衡架燕尾(16)、平衡架斜边(17)、圆弧前叉(18)十个组成部分,其中,内孔倒圆(11)、托架顶弧(12)、平衡架斜边(17)的数量各自为4,托架内孔(10)、平衡架燕尾(16)、圆弧前叉(18)的数量各自为2,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自为1。
实施例中,通过三角托架(9)、托架内孔(10)、内孔倒圆(11)、托架顶弧(12)、矩形托架(13)、下平衡架(14)、上平衡架(15)、平衡架燕尾(16)、平衡架斜边(17)、圆弧前叉(18)十个组成部分结合形成的悬架模块(2),其上平衡架(15)、矩形托架(13)、下平衡架(14)、三角托架(9)四个组成部分自上而下依次串连排列,其中,上平衡架(15)的宽度中心线、矩形托架(13)的厚度中心线、下平衡架(14)的宽度中心线、三角托架(9)的厚度中心线在同一立面上。
托挂模块(3)结构如图5所示。
图5中,托挂模块(3)结构包括挂盘垂裙(19)、挂盘(20)、挂柱(21)、托盘(22)、托盘竖裙(23)、竖裙顶面(24)、托盘顶面(25)、托盘沉槽(26)、托盘斜面(27)、托盘中孔(28)、托盘垂裙(29)、托盘紧定孔(30)、挂盘中孔(31)、挂盘沉槽(32)、挂盘紧定孔(33)、挂盘固定孔(34)十六个组成部分,其中,挂盘固定孔(34)的数量为4,挂柱(21)、托盘紧定孔(30)、挂盘紧定孔(33)的数量各自为3;其它组成部分的数量各自为1。
实施例中,通过挂盘垂裙(19)、挂盘(20)、挂柱(21)、托盘(22)、托盘竖裙(23)、竖裙顶面(24)、托盘顶面(25)、托盘沉槽(26)、托盘斜面(27)、托盘中孔(28)、托盘垂裙(29)、托盘紧定孔(30)、挂盘中孔(31)、挂盘沉槽(32)、挂盘紧定孔(33)、挂盘固定孔(34)十六个组成部分结合形成的托挂模块,其托盘(22)、挂柱(21)、挂盘(20)三个组成部分自上而下依次串连排列,且托盘(22)轴心线与挂盘(20)轴心线相互重合,挂柱(21)绕托盘(22)与挂盘(20)相互重合的轴心线环形阵列,挂柱(21)上端与托盘(22)连接,挂柱(21)下端与挂盘(20)连接。
实施例中,基板(1)、悬架(2)、托挂(3)三个模块紧密结合形成的成型产品,其总体结构如图6所示。
图6中,悬架模块(2)置于基板模块(1)、托挂模块(3)的中间,成为基板模块(1)连接托挂模块(3)的介质;其中,悬架模块(2)的平衡架燕尾与基板模块(1)的倒三角面板、加强柱连接,悬架模块(2)的圆弧前叉与托挂模块(3)的托盘、挂盘连接。
实施过程中,整个成型产品使用高强度工程材料,其制造材质为合金结构钢、铝合金、铜合金、粉末合金、工程塑料五种材料中的任一种;通过实施生成的成型产品,其尺寸比例关系如图7所示。
图7中,通过基板(1)、悬架(2)、托挂(3)三个模块紧密结合形成的成型产品,其最大长度(F)与最大高度(A)之间的数值比例,在1:1.1到1:1.2之间。
图7中,还标示产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尺寸比例关系和结构方位比例关系。其中,在基板模块中,加强柱长度值(B)与倒三角面板高度值(A)之间的比例,在1:1.05到1:1.10之间;在悬架模块中,矩形托架的高度值(D)与其长度值(O)之间的比例,在1:1.2到1:1.3之间;矩形托架高度值(D)与整个零件最大高度值(A)之间的比例,在1:2.5到1:2.7之间;下平衡架厚度值等同于上平衡架厚度值(E),该厚度值(E)与下平衡架长度值(P)之间的比例,在1:42到1:45之间;该厚度值(E)与矩形托架高度值(D)之间的比例,在1:23到1:24之间;该厚度值(E)与整个悬架模块高度值(C)之间的比例,在1:49到1:52之间;在托挂模块中,托盘中孔直径值(I)与托盘沉槽直径值(H)之间的比例,在1:1.8到1:1.9之间;与托盘竖裙内径值(G)之间的比例,在1:2.0到1:2.2之间;与整个产品最大长度值(F)之间的比例,在1:4.6到1:4.8之间;挂盘中孔直径值(L),与挂盘垂裙内径值(M)之间的比例,在1:4.8到1:5.2之间;与挂盘垂裙外径值(N)之间的比例,在1:5.3到1:5.7之间;与整个产品最大长度值(F)之间的比例,在1:33到1:38之间;挂柱高度值(K)与整个托挂模块高度值(J)之间的比例,在1:1.3到1:1.4之间;与整个产品最大高度值(A)之间的比例,在1:2.8到1:3.2之间。
通过实施形成的成型产品,主要应用于风能动力轮设备,其应用情况如图8所示。
图8中,成型产品的基板模块(1)固定在建筑物立壁上,通过悬架模块(2)连接的托挂模块(3),其上方升托起庞大的风能动力轮(37),其中间设置立式发电机(35),其下方安装光电感应控制器(35),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风能发电系统,为我国绿色能源的开拓作出贡献。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产品各模块及其相关组成部分的形状、规格、方位等,均可以根据功能的需要而灵活变通,从而实现多种规格、多种型号的有机组合,形成多种实施方案,开拓出千姿百态的产品。

Claims (10)

1.一种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由基板模块、悬架模块、托挂模块三个模块组成,其特征是:
⑴所述的基板模块,其结构包括面板地裙、加强柱、通孔、通孔地裙、倒三角面板五个组成部分,其中,通孔、通孔地裙的数量各自为3,面板地裙、加强柱、倒三角面板的数量各自为1;
⑵所述的悬架模块,其结构包括三角托架、托架内孔、内孔倒圆、托架顶弧、矩形托架、下平衡架、上平衡架、平衡架燕尾、平衡架斜边、圆弧前叉十个组成部分,其中,内孔倒圆、托架顶弧、平衡架斜边的数量各自为4,托架内孔、平衡架燕尾、圆弧前叉的数量各自为2,三角托架、矩形托架、下平衡架、上平衡架的数量各自为1;
⑶所述的托挂模块,其结构包括挂盘垂裙、挂盘、挂柱、托盘、托盘竖裙、竖裙顶面、托盘顶面、托盘沉槽、托盘斜面、托盘中孔、托盘垂裙、托盘紧定孔、挂盘中孔、挂盘沉槽、挂盘紧定孔、挂盘固定孔十六个组成部分,其中,挂盘固定孔的数量为4,挂柱、托盘紧定孔、挂盘紧定孔的数量各自为3;挂盘垂裙、挂盘、托盘、托盘竖裙、竖裙顶面、托盘顶面、托盘沉槽、托盘斜面、托盘中孔、托盘垂裙、挂盘中孔、挂盘沉槽的数量各自为1;
⑷在成型产品中,悬架模块置于基板模块、托挂模块的中间,成为基板模块连接托挂模块的介质;其中,悬架模块的平衡架燕尾与基板模块的倒三角面板、加强柱连接,悬架模块的圆弧前叉与托挂模块的托盘、挂盘连接;
⑸通过基板模块、悬架模块、托挂模块三个模块紧密结合形成的成型产品,使用高强度工程材料制造,制造材质为合金结构钢、铝合金、铜合金、粉末合金、工程塑料五种材料中的任一种;
⑹通过基板模块、悬架模块、托挂模块三个模块紧密结合形成的成型产品,其最大长度与其最大高度之间的数值比例,在1:1.1到1: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其特征是:所述基板模块中的倒三角面板,呈等边倒三角形形态,倒三角面板高度为整个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产品的最大高度,倒三角面板宽度为整个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产品的最大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其特征是:所述基板模块中的加强柱,为全剖圆筒壳体状态,加强柱轴心线与倒三角面板的中心垂线重合,加强柱长度值与倒三角面板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1.05到1:1.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其特征是:通过面板地裙、加强柱、通孔、通孔地裙、倒三角面板五个组成部分结合形成的基板模块,三个通孔各自位于倒三角面板三个夹角的末端,且每个通孔的通孔轴心线与每个通孔所在夹角平分线垂直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其特征是:所述悬架模块中的矩形托架,其高度值与其长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1.2到1:1.3之间;矩形托架高度值与整个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产品最大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2.5到1:2.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其特征是:所述悬架模块中的下平衡架,其厚度值等同于上平衡架的厚度值,该厚度值与下平衡架长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42到1:45之间;该厚度值与矩形托架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23到1:24之间;该厚度值与整个悬架模块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49到1:5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其特征是:通过三角托架、托架内孔、内孔倒圆、托架顶弧、矩形托架、下平衡架、上平衡架、平衡架燕尾、平衡架斜边、圆弧前叉十个组成部分结合形成的悬架模块,上平衡架、矩形托架、下平衡架、三角托架四个组成部分自上而下依次串连排列,其中,上平衡架的宽度中心线、矩形托架的厚度中心线、下平衡架的宽度中心线、三角托架的厚度中心线在同一立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其特征是:所述托挂模块的托盘中孔,其直径值与托盘沉槽直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1.8到1:1.9之间;托盘中孔直径值与托盘竖裙内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2.0到1:2.2之间;托盘中孔直径值与整个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产品最大长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4.6到1:4.8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其特征是:所述托挂模块的挂盘中孔,其直径值与挂盘垂裙内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4.8到1:5.2之间;挂盘中孔直径值与挂盘垂裙外径值之间的比例,在1:5.3到1:5.7之间;挂盘中孔直径值与整个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产品最大长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33到1:38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其特征是:通过挂盘垂裙、挂盘、挂柱、托盘、托盘竖裙、竖裙顶面、托盘顶面、托盘沉槽、托盘斜面、托盘中孔、托盘垂裙、托盘紧定孔、挂盘中孔、挂盘沉槽、挂盘紧定孔、挂盘固定孔十六个组成部分结合形成的托挂模块,托盘、挂柱、挂盘三个组成部分自上而下依次串连排列,且托盘轴心线与挂盘轴心线相互重合,挂柱绕托盘与挂盘相互重合的轴心线环形阵列,挂柱上端与托盘连接,挂柱下端与挂盘连接;挂柱高度值与整个托挂模块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1.3到1:1.4之间;挂柱高度值与整个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产品最大高度值之间的比例,在1:2.8到1:3.2之间。
CN201310308074.7A 2013-07-23 2013-07-23 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97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8074.7A CN103397988B (zh) 2013-07-23 2013-07-23 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08074.7A CN103397988B (zh) 2013-07-23 2013-07-23 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7988A CN103397988A (zh) 2013-11-20
CN103397988B true CN103397988B (zh) 2015-11-18

Family

ID=49561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0807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97988B (zh) 2013-07-23 2013-07-23 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979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88758B (zh) * 2014-06-28 2016-07-20 钟婕 附壁式风能光照发电装置
CN105179472B (zh) * 2015-08-10 2017-05-31 郑小玲 一种内扣式圆锥轴承齿盘
CN114933100B (zh) * 2022-07-21 2022-11-08 烟台环山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除湿除尘功能的饲料存储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9387A (zh) * 2006-06-16 2007-12-19 朱国昌 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设备
CN201131069Y (zh) * 2007-09-26 2008-10-08 黄蕴萍 带发光二极管夜灯的壁灯
CN202531359U (zh) * 2012-05-08 2012-11-14 王平利 城市用风力发电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6784B2 (ja) * 2007-03-22 2012-03-14 株式会社富士ピー・エス 風力発電用タワーのナセル上架方法およ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9387A (zh) * 2006-06-16 2007-12-19 朱国昌 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设备
CN201131069Y (zh) * 2007-09-26 2008-10-08 黄蕴萍 带发光二极管夜灯的壁灯
CN202531359U (zh) * 2012-05-08 2012-11-14 王平利 城市用风力发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7988A (zh) 201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94035U (zh) 可折叠悬臂货架
CN103397988B (zh) 立壁式风能动力挂器
CN205691118U (zh) 一种测绘支撑装置
CN109802628A (zh) 一种梯田式太阳能棚架
CN105054597B (zh) 一种可折叠的金属货架
CN204947958U (zh) 一种太阳能板支架结构
CN204474186U (zh) 一种伸缩式附着架
CN204126232U (zh) 一种建筑钢构折叠式施工架
CN204115558U (zh) 一种冷却塔格网挂式支承
CN203059271U (zh) 一种多功能挂衣架
CN202186827U (zh) 一种吊具
CN206242790U (zh) 一种可调节画板角度的儿童画板
CN207553654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竖向支撑装置
CN203476191U (zh) 一种组合梯
CN207813472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爬梯
CN203059270U (zh) 多功能挂衣架
CN110700540A (zh) 一种脚手架
CN205241095U (zh) 塔式起重机可拆卸式套架
CN204464434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卫星天线立柱
CN205724133U (zh) 一种多功能工业设计插排
CN103398356A (zh) 斜壁式承重固定器
CN204096083U (zh) 一种用于20kg遥控无人施药机上的起落架
CN205070892U (zh) 光伏支架
CN203954524U (zh) 一种室内用的健身单杠
CN204750562U (zh) 多旋翼飞行器的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 Xifan

Inventor after: Yang Jinliang

Inventor before: Zhong Minghu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901

Address after: 300000 Tianjin city Nankai District road rehabilitation Rongqian No. 17 East 504

Co-patentee after: Yang Jinliang

Patentee after: Hu Xifan

Address before: 204, room 515041, block 20, Party School Road, Shant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ong Minghua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