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1173A - 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91173A
CN103391173A CN201210144152XA CN201210144152A CN103391173A CN 103391173 A CN103391173 A CN 103391173A CN 201210144152X A CN201210144152X A CN 201210144152XA CN 201210144152 A CN201210144152 A CN 201210144152A CN 103391173 A CN103391173 A CN 103391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pcch
data flow
transmission
auxiliary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41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91173B (zh
Inventor
杨毅
赵悦莹
焦淑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4415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911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91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91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911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UE接收基站反馈的包含所述UE前一次传输数据流时的数据流传输是否正确的情况的HARQ确认字符;当UE根据HARQ确认字符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在下一次HARQ回环时间进行数据流重传时,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UE按照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UE通过辅E-DPCCH承载控制信道所对应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本发明中UE在进行上行数据流重传时,可以根据重传时的传输条件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式以及承载重传数据流的数据信道,以使基站可以获知重传数据流的承载情况,由此使得UE可以自适应系统当前的传输条件,从而提高系统的重传性能。

Description

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HSDPA(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等通信系统中,为了提升用户峰值速率,通常采用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UL(Up Link,上行链路)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在现有DPCCH(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主E-DPCCH(E-DCH(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增强专用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E-DCH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主E-DPDCH(E-DCH(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增强专用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Data Control Channel,E-D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的基础上,增加了辅E-DPCCH和辅E-DPDCH,其中主E-DPCCH承载的是主E-DPDCH数据传输的相关控制信息,辅E-DPCCH承载的是辅E-DPDCH数据传输的相关控制信息。
现有UMTS系统中,UE(User Equipment)采用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保障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在HARQ_RTT(Round TripTime,回环时间)内数据传输不正确时,UE可以在下一个HARQ_RTT对该数据进行重传。对于UL MIMO系统来说,支持UE与基站之间传输一条数据流的单流传输模式,也支持UE与基站之间传输两条数据流的双流传输模式,但是无论采用哪一种传输模式,当数据传输不正确时,仍然需要按照原来的传输模式进行重传。
发明人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当UE重传时,如果系统中的传输条件发生变化,例如rank值发生变化或者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发生变化,则UE仍然按照原来的传输模式执行重传,例如,如果当前系统的信道状况适合双流传输模式,但重传时限制为使用单流传输模式,则难以充分利用系统中当前的信道容量;如果当前系统的信道状况适合单流传输,但重传时限制为使用双流传输模式,则无法保证重传数据流的信道质量,从而影响基站的接收性能。由此可知,现有上行重传方式难以自适应系统当前的传输条件,从而会降低系统的重传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行重传过程难以实行系统当前的传输条件,从而降低系统重传性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接收基站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字符,所述HARQ确认字符包含所述UE前一次传输数据流时的数据流传输是否正确的情况;
当所述UE根据所述HARQ确认字符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在下一次HARQ回环时间进行数据流重传时,获取所述重传时的传输条件;
所述UE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所述UE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所述数据流为控制信道所对应的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流。
一种上行数据流重传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UE,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所述HARQ确认字符包含所述UE前一次传输数据流时的数据流传输是否正确的情况;
获取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HARQ确认字符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在下一次HARQ回环时间进行数据流重传时,获取所述重传时的传输条件;
传输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所述数据流为控制信道所对应的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中,UE接收基站反馈的包含UE前一次传输数据流时的数据流传输是否正确的情况的HARQ确认字符,当UE根据HARQ确认字符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在下一次HARQ回环时间进行数据流重传时,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UE按照该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UE通过辅E-DPCCH承载控制信道所对应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UE在进行上行数据流重传时,可以根据重传时的传输条件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式以及承载重传数据流的数据信道,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以使基站可以获知重传数据流的承载情况,由此使得UE可以自适应系统当前的传输条件,从而提高系统的重传性能。例如,当前一次传输时为单流传输模式,而重传时系统的信道状况适合双流传输模式,则可以充分利用系统中当前的信道容量;当前一次传输时为双流传输模式,而重传时系统的信道状况适合单流传输模式,则可以保证重传数据流的信道质量,从而确保基站的接收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UMTS系统上行MIMO的发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的第五实施例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上行数据流重传装置的实施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下实施例提供了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下面在对本发明上行数据重传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发射系统结构进行介绍。参见图1,为UMTS系统上行MIMO的发射结构示意图:
图1中,上行发射分为主预编码发射和辅预编码发射,其中主预编码上发射的物理信道包括主DPCCH(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专用物理控制信道),主E-DPDCH(E-DCH(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增强专用信道)Dedicated PhysicalData Control Channel,E-D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主E-DPCCH(E-DCH(EnhancedDedicated Channel,增强专用信道)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E-DCH专用物理控制信道)、辅E-DPCCH以及其他传统数据和控制信道,如HS-DPCCH(High-Speed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和DPDCH(DedicatedPhysical Data Channel,专用物理数据信道);辅预编码上发射的物理信道包括辅DPCCH和辅E-DPDCH。主预编码上发射的物理信道和辅预编码上发射的物理信道分别经过扩频、累加和加扰处理后,生成预编码向量,其中W1和W2表示主预编码向量,W3和W4表示辅预编码向量,W1和W3累加后通过天线1发射,W2和W4累加后通过天线2发射。
本发明实施例中,rank指代信道的秩,通过rank可以在空间区分出的相互独立互不相关的信道的数量的信息,rank类型包括rank1和rank2。
参见图2,为本发明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图:
步骤201: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该HARQ确认字符包含UE前一次传输数据流时的数据流传输是否正确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中,UE进行上行数据的前一次传输时,由主E-DPCCH承载主E-DPDCH所承载数据流的控制信息,由辅E-DPCCH承载辅E-DPDCH所承载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当前一次传输的数据流传输到基站后,基站向UE反馈包含前一次传输数据流是否传输正确的HARQ确认字符。
当前一次传输时为主E-DPDCH和辅E-DPDCH均承载数据流的双流传输模式,则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时的HARQ确认字符包括:主E-DPDCH承载数据流传输正确且辅E-DPDCH承载数据流传输错误,或者主E-DPDCH承载数据流传输错误且辅E-DPDCH承载数据流传输正确,或者主E-DPDCH和辅E-DPDCH承载数据流均传输错误;当前一次传输时为主E-DPDCH承载数据流的单流传输模式,则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时的HARQ确认字符包括:主E-DPDCH承载数据流传输错误。
本发明实施例中,前一次传输可以具体指UE对上行数据流进行的初传,也可以指UE对重传数据流进行的重传,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步骤202:当UE根据HARQ确认字符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则在下一次HARQ回环时间进行数据流重传时,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
当UE在前一次传输的HARQ_RTT内所传输的数据流发生错误时,则在下一次HARQ_RTT到来时对数据流进行重传。HARQ_RTT一般包括六个TTI,在每个TTI上传输条件都可能发生变化,传输条件可以包括rank值和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因此在进行数据流重传的下一次HARQ_RTT,需要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
步骤203:UE按照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UE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该数据流为控制信道所对应的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流。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辅E-DPCCH上与主E-DPCCH对应的的happy比特位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例如,可以设置当happy比特位为“1”时,表示数据流发生交叉,当happy比特位为“0”时,表示数据流未发生交叉,上述仅是示例性描述,实际应用中,辅E-DPCCH也可以采用除happy比特位的其它比特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以及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比特设置方式对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进行指示,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当重传时UE为双流传输模式,则UE同时发送主E-DPCCH和辅E-DPCCH两个控制信息,以及主E-DPDCH和辅E-DPDCH两个数据信息。当辅E-DPCCH上承载了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时,则表示主E-DPCCH所承载控制信息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辅E-DPCCH所承载控制信息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辅E-DPDCH上;当辅E-DPCCH上承载了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时,则表示辅E-DPCCH所承载控制信息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主E-DPCCH所承载控制信息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辅E-DPDCH上,由该数据流交叉的指示可以进一步表示两个数据流中至少有一个数据流为重传数据流。其中,如果控制信道对应的数据流不是新数据流,则该数据流为该控制信道在前一次传输时对应的数据流。
当重传时UE为单流传输模式,则UE发送一个辅E-DPCCH或者一个主E-DPCCH,以及一个主E-DPDCH。当UE发送的是主E-DPCCH,则主E-DPCCH所承载控制信息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当UR发送的是辅E-DPCCH时,且该辅E-DPCCH承载了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则辅E-DPCCH所承载控制信息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由此表示主E-DPDCH承载的数据流为重传数据流。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UE在进行上行数据流重传时,可以根据重传时的传输条件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式以及承载重传数据流的数据信道,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以使基站可以获知重传数据流的承载情况,由此使得UE可以自适应系统当前的传输条件,从而提高系统的重传性能。例如,当前一次传输时为单流传输模式,而重传时系统的信道状况适合双流传输模式,则可以充分利用系统中当前的信道容量;当前一次传输时为双流传输模式,而重传时系统的信道状况适合单流传输模式,则可以保证重传数据流的信道质量,从而确保基站的接收性能。
下面以UE的前一次传输是初传为例,详细描述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参见图3,为本发明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示出了初传时主E-DPCCH对应的数据流传输正确,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传输错误时的重传过程:
步骤301:UE初传为双流传输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UE在初传时采用双流传输模式,指UE在初传时主E-DPDCH和辅E-DPDCH均传输数据流。
步骤302: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其中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正确,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步骤303:UE根据HARQ确认字符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
步骤304:在下一次HARQ回环时间进行数据流重传,UE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如果为最大允许秩rank值为1,或者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未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则执行步骤305;如果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低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执行步骤306;如果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低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执行步骤307。
步骤305:UE采用单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结束当前流程。
重传时的传输条件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1,或者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未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此时只需要重传初传时发生传输错误的第二数据流即可。此时UE采用单流传输模式,为了提高重传数据流的传输可靠性,采用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而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仍然由辅E-DPCCH承载,由于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因此辅E-DPCCH还需要承载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步骤306: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新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结束当前流程。
重传时的传输条件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低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此时需要重传初传时发生传输错误的第二数据流以及新数据流。此时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由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低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因此为了保证重传数据流的传输可靠性,采用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而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仍然由辅E-DPCCH承载,同时采用辅E-DPDCH承载新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由于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因此辅E-DPCCH还需要承载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步骤307: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新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结束当前流程。
重传时的传输条件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低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此时需要重传初传时发生传输错误的第二数据流以及新数据流。此时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由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低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因此可以仍然采用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采用主E-DPDCH承载新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由于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辅E-DPDCH上,因此辅E-DPCCH还需要承载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UE在进行上行数据流重传时,可以根据重传时的传输条件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式以及承载重传数据流的数据信道,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以使基站可以获知重传数据流的承载情况,由此使得UE可以自适应系统当前的传输条件,从而提高系统的重传性能;在初传时为双流传输模式,而重传时系统的信道状况适合单流传输模式的情况下,可以保证重传数据流的信道质量,从而确保基站的接收性能。
参见图4,为本发明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示出了初传时主E-DPCCH对应的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传输正确的重传过程:
步骤401:UE初传为双流传输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UE在初传时采用双流传输模式,指UE在初传时主E-DPDCH和辅E-DPDCH均传输数据流。
步骤402: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其中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正确。
步骤403:UE根据HARQ确认字符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
步骤404:在下一次HARQ回环时间进行数据流重传,UE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如果为最大允许秩rank值为1,或者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未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则执行步骤405;如果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高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执行步骤406;如果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高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执行步骤407。
步骤405:UE采用单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结束当前流程。
重传时的传输条件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1,或者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未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此时只需要重传初传时发生传输错误的第一数据流即可。此时UE采用单播传输模式,仍然采用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二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仍然由主E-DPCCH承载。
步骤406: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主E-DPDCH承载新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结束当前流程。
重传时的传输条件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高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此时需要重传初传时发生传输错误的第一数据流和新数据流。此时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由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高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因此可以采用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而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仍然由主E-DPCCH承载,同时采用主E-DPDCH承载新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由于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因此辅E-DPCCH还需要承载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步骤407: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结束当前流程。
重传时的传输条件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高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此时需要重传初传时发生传输错误的第一数据流以及新数据流。此时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由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高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因此为了保证重传数据流的传输可靠性,仍然由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同时采用辅E-DPDCH承载新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由于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辅E-DPDCH上,因此辅E-DPCCH还需要承载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UE在进行上行数据流重传时,可以根据重传时的传输条件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式以及承载重传数据流的数据信道,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以使基站可以获知重传数据流的承载情况,由此使得UE可以自适应系统当前的传输条件,从而提高系统的重传性能;在初传时为双流传输模式,而重传时系统的信道状况适合单流传输模式的情况下,可以保证重传数据流的信道质量,从而确保基站的接收性能。
参见图5,为本发明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示出了初传时主E-DPCCH对应的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传输错误的重传过程:
步骤501:UE初传为双流传输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UE在初传时采用双流传输模式,指UE在初传时主E-DPDCH和辅E-DPDCH均传输数据流。
步骤502: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其中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步骤503:UE根据HARQ确认字符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
步骤504:在下一次HARQ回环时间进行数据流重传,UE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如果最大允许rank值为1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低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执行步骤505;如果最大允许rank值为1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低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执行步骤506;如果最大允许rank值为2,则执行步骤507。
步骤505:UE采用单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结束当前流程。
重传时的传输条件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1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低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此时由于只能重传一个数据流,且由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低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因此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以重传时发生传输错误的第二数据流。此时UE采用单流传输模式,采用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由于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因此辅E-DPCCH还需要承载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步骤506:UE采用单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结束当前流程。
重传时的传输条件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1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低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此时由于只能重传一个数据流,且由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低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因此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可以重传时发生传输错误的第一数据流。此时UE采用单流传输模式,采用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
步骤507: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结束当前流程。
重传时的传输条件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2,此时需要重传初传时发生错误的第一数据流和第二数据流。此时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由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由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由于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辅E-DPDCH上,因此辅E-DPCCH还需要承载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UE在进行上行数据流重传时,可以根据重传时的传输条件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式以及承载重传数据流的数据信道,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以使基站可以获知重传数据流的承载情况,由此使得UE可以自适应系统当前的传输条件,从而提高系统的重传性能;在初传时为双流传输模式,而重传时系统的信道状况适合单流传输模式的情况下,可以保证重传数据流的信道质量,从而确保基站的接收性能。
参见图6,为本发明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的第五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示出了初传时主E-DPCCH对应的数据流传输错误的重传过程:
步骤601:UE初传为单流传输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UE在初传时采用单流传输模式,指UE在初传时仅由主E-DPDCH传输数据流。
步骤602: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其中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
步骤603:UE根据HARQ确认字符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
步骤604:在下一次HARQ回环时间进行数据流重传,UE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如果最大允许rank值为1,或者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未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则执行步骤605;如果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高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执行步骤606;如果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高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则执行步骤607。
步骤605:UE采用单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结束当前流程。
重传时的传输条件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1,或者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未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此时仅需要重传初传时发生错误的第一数据流即可。此时UE采用单流传输模式,仍然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
步骤606: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主E-DPDCH承载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结束当前流程。
重传时的传输条件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高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此时需要重传初传时发生传输错误的第一数据里以及新数据流。此时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由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高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因此只需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主E-DPDCH承载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由于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因此辅E-DPCCH还需要承载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步骤607: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结束当前流程。
重传时的传输条件为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高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此时需要重传初传时发生传输错误的第一数据里以及新数据流。此时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由于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高于初传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因此为了保证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传输可靠性,采用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采用辅E-DPDCH承载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由于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辅E-DPDCH上,因此辅E-DPCCH还需要承载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UE在进行上行数据流重传时,可以根据重传时的传输条件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式以及承载重传数据流的数据信道,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以使基站可以获知重传数据流的承载情况,由此使得UE可以自适应系统当前的传输条件,从而提高系统的重传性能;在初传时为单流传输模式,而重传时系统的信道状况适合双流传输模式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系统中当前的信道容量。
与本发明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行数据流重传装置的实施例。
参见图7,为本发明上行数据流重传装置的实施例框图,该装置设置在UE内,用于执行UE上行数据流重传过程:
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710、获取单元720和传输单元730。
其中,接收单元710,用于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所述HARQ确认字符包含所述UE前一次传输数据流时的数据流传输是否正确的情况;该前一次传输可以具体指UE对上行数据流进行的初传,也可以指UE对重传数据流进行的重传,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进行限制;
获取单元720,用于当根据所述HARQ确认字符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在下一次HARQ回环时间进行数据流重传时,获取所述重传时的传输条件;
传输单元730,用于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所述数据流为控制信道所对应的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流。
其中,传输单元730,可以具体用于通过辅E-DPCCH上与主E-DPCCH对应的happy比特位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
其中,传输单元730,可以具体用于当采用双流传输模式时,如果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且主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辅E-DPDCH上,则通过所述辅E-DPCCH承载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如果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辅E-DPDCH上,且主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则通过所述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当采用单流传输模式时,如果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则通过所述辅E-DPCCH承载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在第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为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正确,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秩rank值为1,或者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未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单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或者,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低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
或者,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低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在第二个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为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正确;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高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主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或者,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高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在第三个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为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1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低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单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或者,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在第四个具体实施例中: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前一次传输为单流传输模式时,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为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
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高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主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或者,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高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UE接收基站反馈的包含UE前一次传输数据流时的数据流传输情况的HARQ确认字符,当UE根据HARQ确认字符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在下一次HARQ回环时间进行数据流重传时,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UE按照该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UE通过辅E-DPCCH承载控制信道所对应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UE在进行上行数据流重传时,可以根据重传时的传输条件选择合适的传输模式以及承载重传数据流的数据信道,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以使基站可以获知重传数据流的承载情况,由此使得UE可以自适应系统当前的传输条件,从而提高系统的重传性能。例如,当前一次传输时为单流传输模式,而重传时系统的信道状况适合双流传输模式,则可以充分利用系统中当前的信道容量;当前一次传输时为双流传输模式,而重传时系统的信道状况适合单流传输模式,则可以保证重传数据流的信道质量,从而确保基站的接收性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接收基站反馈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确认字符,所述HARQ确认字符包含所述UE前一次传输数据流时的数据流传输是否正确的情况;
当所述UE根据所述HARQ确认字符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在下一次HARQ回环时间进行数据流重传时,获取所述重传时的传输条件;
所述UE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所述UE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所述数据流为控制信道所对应的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具体为:
所述UE通过辅E-DPCCH上与主E-DPCCH对应的happy比特位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包括:
当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时,如果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且主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辅E-DPDCH上,则所述辅E-DPCCH承载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如果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辅E-DPDCH上,且主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则所述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当UE采用单流传输模式时,如果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则所述辅E-DPCCH承载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前一次传输数据流具体为:所述UE初传数据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具体为: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正确,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具体为: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秩rank值为1,或者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未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
所述UE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包括:
所述UE采用单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具体为: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正确,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具体为: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低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UE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包括:
所述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字符具体为: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正确,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具体为: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低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UE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包括:
所述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具体为: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正确;
所述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具体为: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高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UE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包括:
所述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主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具体为: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正确;
所述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具体为: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高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UE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包括:
所述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具体为: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具体为: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1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低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UE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包括:
所述UE采用单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字符具体为: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具体为: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
所述UE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包括:
所述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具体为:前一次传输为单流传输模式时,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具体为: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高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UE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包括:
所述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主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UE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具体为:前一次传输为单流传输模式时,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重传时的传输条件具体为: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高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UE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包括:
所述UE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14.一种上行数据流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UE,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所述HARQ确认字符包含所述UE前一次传输数据流时的数据流传输是否正确的情况;
获取单元,用于当根据所述HARQ确认字符确定需要进行数据流重传,在下一次HARQ回环时间进行数据流重传时,获取所述重传时的传输条件;
传输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传输条件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所述数据流为控制信道所对应的数据信道承载的数据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通过辅E-DPCCH上与主E-DPCCH对应的的happy比特位承载数据流是否发生交叉的指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当采用双流传输模式时,如果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且主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辅E-DPDCH上,则通过所述辅E-DPCCH承载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如果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辅E-DPDCH上,且主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则通过所述辅E-DPCCH承载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当采用单流传输模式时,如果辅E-DPCCH对应的数据流承载在主E-DPDCH上,则通过所述辅E-DPCCH承载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为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正确,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秩rank值为1,或者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未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
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单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为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正确,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低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为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正确,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低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为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正确;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高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并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主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并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为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正确;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高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22.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为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1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低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单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23.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前一次传输为双流传输模式时,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为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辅E-DPCCH对应的第二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
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二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二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24.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前一次传输为单流传输模式时,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为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高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辅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主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发生交叉的指示。
25.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当前一次传输为单流传输模式时,接收基站反馈的HARQ确认字符为主E-DPCCH对应的第一数据流传输错误;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重传时的最大允许rank值为2且已生成所述HARQ回环时间内的新数据流,且最大允许发射功率不高于前一次传输时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采用双流传输模式向基站传输上行数据流,其中通过主E-DPDCH承载重传的第一数据流,通过主E-DPCCH承载所述重传的第一数据流的控制信息,以及通过辅E-DPD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通过辅E-DPCCH承载所述新数据流的控制信息和数据流未发生交叉的指示。
CN201210144152.XA 2012-05-10 2012-05-10 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911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4152.XA CN103391173B (zh) 2012-05-10 2012-05-10 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4152.XA CN103391173B (zh) 2012-05-10 2012-05-10 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1173A true CN103391173A (zh) 2013-11-13
CN103391173B CN103391173B (zh) 2017-04-12

Family

ID=49535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415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91173B (zh) 2012-05-10 2012-05-10 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9117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13194A1 (zh) * 2014-01-28 2015-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基站以及上行数据调度方法
WO2018127214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数据重传方法及终端
WO2021104035A1 (zh) * 2019-11-26 2021-06-03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1094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E-dch数据传输方法
CN101453309A (zh) * 2007-12-03 2009-06-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0124470A1 (zh) * 2009-04-30 2010-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1122835A2 (en) * 2010-03-29 2011-10-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transmission on up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imo
WO2012044083A1 (en) * 2010-09-29 2012-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mimo retransmission in lte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1094A (zh) * 2006-03-03 200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E-dch数据传输方法
CN101453309A (zh) * 2007-12-03 2009-06-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0124470A1 (zh) * 2009-04-30 2010-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1122835A2 (en) * 2010-03-29 2011-10-0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transmission on up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imo
WO2012044083A1 (en) * 2010-09-29 2012-04-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mimo retransmission in lte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NOKIA SIEMENS NETWORKS: "UL MIMO H-ARQ Oper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8BIS,R1-121736》, 30 March 2012 (2012-03-3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13194A1 (zh) * 2014-01-28 2015-08-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基站以及上行数据调度方法
WO2018127214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数据重传方法及终端
US11102767B2 (en) 2017-01-06 2021-08-24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Uplink data re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WO2021104035A1 (zh) * 2019-11-26 2021-06-03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91173B (zh) 2017-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18078B (zh) 终端、通信系统以及反馈方法
CN103209483B (zh)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1400139B (zh) 一种多基站协作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基站
AU2015409323B2 (en) Control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JP6194422B2 (ja) アップリンク制御情報の送信方法、ユーザ装置及び基地局
CN101841398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KR101940964B1 (ko) 정보 구성 및 데이터 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WO2011157098A1 (zh) 一种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传输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81854A (zh) 在具有NxPDCCH结构的LTE-A TDD中的PUCCH上的ACK/NACK传输
CN109964431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基站、用户设备和系统以及相应的方法
US2017005524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684705A (zh) 传输harq应答信息以及csi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484568A (zh) 正确错误应答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反馈方法及系统
US971312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data transmission resource
CN102684853B (zh) 一种ack反馈模式选择方法和装置
TW201330540A (zh) 處理混合式自動重發請求確認收訖回應的方法及通訊裝置
CN101964698A (zh) 多天线系统下应答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用户设备
AU2012387032A1 (en) Data re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3391173A (zh) 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2263620B (zh) 一种对多载波应答信息的反馈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412883A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2916792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5532048A (zh) 终端、网络设备和上行控制信息处理方法
CN104135351A (zh) 一种对多载波应答信息的反馈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739379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