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53309A - 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53309A
CN101453309A CNA2007101786577A CN200710178657A CN101453309A CN 101453309 A CN101453309 A CN 101453309A CN A2007101786577 A CNA2007101786577 A CN A2007101786577A CN 200710178657 A CN200710178657 A CN 200710178657A CN 101453309 A CN101453309 A CN 101453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ch
information
channel
data flow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786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53309B (zh
Inventor
杨宇
白杰
周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786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53309B/zh
Priority to PCT/CN2008/073311 priority patent/WO200907409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453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3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53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533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30Network data restoration; Network data reliability; Network data fault toler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高速共享控制信道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包括步骤:A)设置分别支持单流和双流传输的HS-SICH信道控制信息;B)UE对HS-SICH信道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后发送给Node B;C)Node B对HS-SICH上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解码;D)Node B根据解码后HS-SICH控制信息,决定是否重传数据以及下一次数据发送的传输格式。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实现基站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以及一种基站。通过本发明,可以使TDD系统中的HS-SICH信道支持在HS-DSCH上进行双数据流传输,从而可以提高TDD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和数据吞吐量。

Description

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中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上行高速共享信息信道(Shared Information Channel for HS-DSCH,HS-SICH)支持在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 Channel,HS-DSCH)上进行双数据流传输的方法、一种实现基站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以及一种基站。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随着数据业务种类的扩展,上、下行链路之间的数据业务量并不对称,下行链路的业务量普遍大于上行链路的业务量,因此,为了满足用户对上、下行数据业务的传输需要,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R5协议中引入了HSDPA技术,该技术采用共享的下行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显著地提高下行数据的传输速率,达到更高的数据吞吐量。
在TD-SCDMA系统中,HSDPA的高速业务承载主要靠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完成,它是HSDPA的一个专用数据传输信道,其映射到物理信道时称之为HS-PDSCH(High 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HS-PDSCH)。另外,在上行和下行分别还有一个共享控制信道,即上行的HS-DSCH共享信息信道(Shared Information Channel for HS-DSCH,HS-SICH)和下行的HS-DSCH共享控制信道(Shared Control Channel forHS-DSCH,HS-SCCH)。其中,HS-DSCH用于承载数据比特,而共享控制信道HS-SCCH,用以承载业务信道的控制信令,即负责承载对HS-DSCH信道进行解码所需要的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用户终端设备(UE)接收HS-DSCH的数据必须要在HS-SCCH控制信息的配合下才能完成;上行控制信道HS-SICH负责承载对HS-DSCH信道上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ybridAutomatic Request,HARQ)确认信息(即应答/否定应答(Acknowledgment/Negative Acknowledgment,ACK/NACK)信息)和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信息,HS-SICH使用一个扩频因子(Spreading Factor,SF)为16的码道,和HS-SCCH成对使用。
当有下行数据需要在HS-DSCH上进行发送时,基站(Node B)首先在HS-SCCH信道上发送下行控制信息和调度信息,UE通过对HS-SCCH信道进行检测,获得对HS-DSCH信道上的数据进行解码所必需的控制信息,然后根据所获取的控制信息接收HS-DSCH上的数据块,UE再通过HS-SICH信道向基站(Node B)反馈信道质量指示(CQI)以及下行数据的ACK/NACK信息,以使Node B获知数据块是否正确接收以及Node B与该UE之间的信道质量。NodeB根据反馈,可以决定是否重传数据并且可自适应的调整共享数据信道的调制和编码方式。
在HS-SICH信道上传递的与HS-DSCH相关的信令信息包括:应答/非应答ACK/NACK信息(1bit)和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其中,CQI信息包括UE推荐调制格式(Recommended Modulation.Format,RMF)信息(1bit)和UE推荐传输块大小(Recommended Transport Block Size,RTBS)信息(6bits)。对于ACK/NACK信息,如果下行HS-DSCH上传送的数据块被UE正确接收,则应答信息将被传送给Node B,否则UE将反馈否定应答信息(NACK)给NodeB;对于CQI信息,为了帮助Node B根据UE所处的信道条件选择合适的调制和编码方式,UE需要将接收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给Node B。这个质量信息是UE建议的下次数据发送的传输资源,包括传输块集的大小、调制方式,共有7个bits。
为了进一步提高TD-SCDMA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容量,可以在TD-SCDMA HSDPA系统中引入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 InputMultiple Output)技术,鉴于UE的硬件实现与成本损耗问题,TD-SCDMAHSDPA系统最多支持下行链路的双流传输。而为了支持在HS-DSCH上进行双流传输,需要在HS-SICH信道上向Node B反馈UE对接收的双流数据的HARQ确认信息,以及向Node B推荐在下一个传输时间间隙(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TTI)内的数据流个数和各数据流上的传输块大小与调制方式。
但是,目前规范中,HSDPA系统中HS-SICH信道的ACK/NACK信息和CQI信息的信令比特仅能够指示UE对单个数据流进行接收的正确性情况和UE接收单个数据流时的信道质量,无法向Node B反馈UE对接收的双流数据的确认,以及向Node B推荐在下一个传输时间间隙TTI内的数据流个数和各数据流上的传输块大小与调制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行高速共享信息信道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HS-SICH信道无法支持双流传输的HSDPA系统的缺点,使HS-SICH信道支持双流传输的HSDPA系统,提高TD-SCDMA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容量。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高速共享控制信道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分别支持单流和双流传输的HS-SICH信道控制信息;
B)UE对HS-SICH信道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后发送给Node B;
C)Node B对HS-SICH上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解码;
D)Node B根据解码后HS-SICH控制信息,决定是否重传数据以及下一次数据发送的传输格式。
优选地,所述步骤A)具体为:
A1)检测当前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A2)根据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设置相应HS-SICH信道控制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A2)具体为:
当HSDPA系统处于非MIMO模式时,设置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1比特;设置推荐调制方式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推荐传输块大小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6比特;
当HSDPA系统处于MIMO模式时,设置支持单流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1比特,设置支持双流且双流中每个数据流单独指示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设置支持双流且双流中的数据流联合指示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根据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以及是否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对RTBS信息进行相应设置。
优选地,根据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以及是否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对RTBS信息进行相应设置具体为:
若单、双流统一指示,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各自独立的TBS索引号时,设置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2+64)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统一指示,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1个TBS表来共用1个TBS索引号时,设置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64)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不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各自独立的TBS索引来联合指示时,设置支持单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6比特,设置支持双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2)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不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1个TBS表来共用1个TBS索引号时,设置支持单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6比特,设置支持双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且双流分别指示时,每个数据流上的RTBS信息至少为大于log2(M)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其中,M为数据流所使用的TBS表大小。
优选地,所述步骤B)具体为:
对于不同工作模式的HS-SICH信道,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对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进行单独编码。
优选地,所述步骤C)具体为:
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根据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Node B使用与HS-SICH编码的逆过程进行解码。
优选地,所述步骤B具体为:
将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
优选地,所述步骤C)具体为:
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当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Node B按照单流和双流两种方式对HS-SICH进行检测;
当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A)还包括步骤:设置分别支持单流和双流传输的RMF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A2)具体为:
当HSDPA系统处于非MIMO模式时,设置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1比特;设置推荐调制方式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推荐传输块大小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6比特;
当HSDPA系统处于MIMO模式时,设置支持单流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1比特,设置支持双流且双流中每个数据流单独指示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设置支持双流且双流中的数据流联合指示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
根据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以及是否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对RTBS信息进行相应设置;
根据MIMO模式的HS-SICH是否同时支持下行64QAM以及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对推荐调制方式RMF信息进行相应设置。
优选地,根据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以及是否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对RTBS信息进行相应设置具体为:
若单、双流统一指示,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各自独立的TBS索引号时,设置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2+64)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统一指示,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1个TBS表来共用1个TBS索引号时,设置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64)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不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各自独立的TBS索引来联合指示时,设置支持单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6比特,设置支持双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2)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不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1个TBS表来共用1个TBS索引号时,设置支持单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6比特,设置支持双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且双流分别指示时,每个数据流上的RTBS信息至少为大于log2(M)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其中,M为数据流所使用的TBS表大小。
优选地,根据MIMO模式的HS-SICH是否同时支持下行64QAM以及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对推荐调制方式RMF信息进行相应设置具体为:
当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同时支持下行64QAM,且单、双流不统一指示时,设置支持单流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设置支持双流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至少为3比特;
当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同时支持下行64QAM,且单、双流统一指示时,设置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4比特;
当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不同时支持下行64QAM,且单、双流不统一指示时,设置支持单流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1比特,设置支持双流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
当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不同时支持下行64QAM,且单、双流统一指示时,设置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3比特。
优选地,所述步骤A)还包括:在HS-SICH信道上设置有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步骤B)具体为:对于不同工作模式的HS-SICH信道,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对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进行单独编码。
优选地,所述步骤C)具体为: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根据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Node B使用与HS-SICH编码的逆过程进行解码。
优选地,所述步骤B)具体为:将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
优选地,所述步骤C)具体为:
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当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先解码获得数据流个数,然后根据数据流个数对应的删余图样对HS-SICH上的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
当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优选地,当HS-SICH信道上设置有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时,所述步骤B)与步骤C)之间包括:
BC)将编码输出的所述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放置于HS-SICH的码道的训练序列码的相邻位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基站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包括步骤:
a)Node B对HS-SICH上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解码;
b)Node B根据解码后HS-SICH控制信息,决定是否重传数据以及下一次数据发送的传输格式。
优选地,当不同工作模式的HS-SICH信道各部分控制信息进行单独编码时,所述步骤a)具体为:
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根据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使用与HS-SICH编码的逆过程进行解码。
优选地,当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时,所述步骤a)具体为:
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当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Node B按照单流和双流两种方式对HS-SICH进行检测;
当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优选地,当在HS-SICH信道上设置有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且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时,所述步骤a)具体为:
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当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先解码获得数据流个数,然后根据数据流个数对应的删余图样对HS-SICH上的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
当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优选地,所述HS-SICH信道上经过编码的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位于HS-SICH的码道的训练序列码的相邻位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解码单元,用于对支持单流和双流传输的HS-SICH上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解码;
数据传输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解码后HS-SICH控制信息,决定是否重传数据以及下一次数据发送的传输格式。
优选地,所述解码单元包括:
第一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当不同工作模式的HS-SICH信道各部分控制信息进行单独编码时,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并输出;
第一解码执行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使用与HS-SICH编码的逆过程进行解码。
优选地,所述解码单元包括:
第二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当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时,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并输出;
第二解码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第二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指示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按照单流和双流两种方式对HS-SICH进行检测;
第三解码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第二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指示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优选地,所述解码单元包括:
第三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当HS-SICH上设置有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且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时,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并输出;
第四解码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第三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指示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先解码获得数据流个数,然后根据数据流个数对应的删余图样对HS-SICH上的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
第五解码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第三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指示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优选地,所述解码单元进行解码的HS-SICH上的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位于HS-SICH的码道的训练序列码的相邻位置。
跟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设置分别支持单流和双流传输的HS-SICH控制信息,并在对控制信息编码后由Node B对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从而使Node B可以根据解码后的HARQ确认信息和CQI信息等控制信息决定是否重传数据并且调整下行共享信道HS-DSCH的调制和编码方式。因此,本发明使得TDD系统中的HS-SICH信道支持在HS-DSCH上进行双数据流传输,通过本发明,可以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和HSDPA系统的数据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行高速共享信息信道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对RMF信息进行隐式表示的具体实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HS-SICH信道编码方法的实施例一流程图;
图4为对应图3所示编码方法,Node B接收HS-SICH信道上控制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HS-SICH信道编码方法的实施例二流程图;
图6为对应图5所示编码方法,Node B接收HS-SICH信道上控制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HS-SICH信道编码方法的实施例三流程图;
图8为对应图7所示编码方法,Node B接收HS-SICH信道上控制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HS-SICH信道编码方法的实施例四流程图;
图10为HS-SICH信道的突发格式图;
图11为对应图9所示编码方法,Node B接收HS-SICH信道上控制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站实施例一的框架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站实施例二的框架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站实施例三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为了更清楚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整体流程,首先对HSDPA的过程作一简单介绍。
HSDPA过程简单描述如下:
基站Node B首先通过HS-SCCH通知UE相应的HS-DSCH信息,包括用户标识、HS-PDSCH码道资源、调制方式等。然后相隔预定的时间后,在HS-DSCH上发送数据。UE则监控HS-SCCH,通过识别用户设备身份信息(UEID信息),来判断该时刻信息是否属于本UE。如果是,则根据HS-SCCH携带的信息,接收并解码共享信道HS-DSCH,获得数据。然后根据对接收数据块的校验结果以及该数据块所历经信道条件的测量,在HS-SICH信道,反馈数据块是否正确被接收以及信道质量信息。基站Node B根据反馈,可以决定是否重传数据并且可自适应的调整下行共享信道HS-DSCH的调制和编码方式。
对于TDD HSDPA系统,由高层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来配置当前HSDPA系统是工作在MIMO模式还是非MIMO模式,即由高层根据实时的业务类型、用户数据量、信道环境等因素,来决定在某段时间范围内HSDPA系统采取何种模式。其中,非MIMO模式即为HSDPA系统中未引入MIMO技术的工作模式。在这里,将HSDPA中的HS-SICH信道相应地分为MIMO模式HS-SICH信道和非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两种。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HSDPA系统会根据信道条件的优劣来选择单流传输或双流传输,MIMO模式不是始终使用双流来发射数据,当信道条件较差时,为了保证数据的传输质量,需要切换至单流发射,而当信道条件转好时,再切换至双流发射。因此,在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的组成方面,其所包含的信令信息要既能够支持单流传输,又能够支持双流传输,而支持单、双流的HS-SICH信道有着不同的信道结构、信令信息序列长度和不同的编码方案。
参见图1,为了使TDD系统中的HS-SICH支持在HS-DSCH上进行双数据流传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行高速共享信息信道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设置分别支持单流和双流传输的HS-SICH信道控制信息。
具体实现上,检测当前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并根据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设置相应模式的HS-SICH信道控制信息。对于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即设置符合单、双流数据的传输条件的HARQ确认信息和CQI信息,而对于非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设置支持单流传输的HARQ确认信息和CQI信息。CQI信息包括RTBS信息和RMF信息两部分内容。该步骤通过对HS-SICH信道上的HARQ确认信息和CQI信息进行扩充或修改等设置,使HS-SICH信道上的承载的各部分控制信息既能支持单流传输,又能够支持双流传输。该步骤的具体设置情况将在后面进行详细描述。
步骤S102:UE对HS-SICH信道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后发送给Node B。
步骤S103:Node B对HS-SICH上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解码。
步骤S104:Node B根据解码后HS-SICH控制信息,决定是否重传数据以及下一次数据发送的传输格式。
在步骤S104中,根据解码后的HS-SICH信道的HARQ确认信息,NodeB决定是否重传前次发送的数据,根据解码后的HS-SICH信道的CQI信息,Node B调整HS-DSCH共享信道上数据的调制方式和传输块大小。
上述步骤S102和S103中的具体编码、解码过程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本发明通过对现有的HS-SICH的信令信息进行扩充和修改等设置,得到支持HS-DSCH信道进行双流传输的HS-SICH信道的信令信息。对于HS-SICH上的HARQ确认信息、推荐调制格式RMF信息和推荐传输块大小RTBS信息,鉴于HSDPA系统根据高层RRC信令来配置是否处于MIMO工作模式,下面分别给出在MIMO模式和非MIMO模式下HS-SICH上的各种控制信息的序列长度与表示方式。
在HSDPA系统处于非MIMO工作模式时,本发明在目前的HS-SICH信道上增加了对下行64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的指示。具体HS-SICH上的各种控制信息的设置如下:
HARQ确认信息:
设置该信息的序列长度为1bit,例如,用比特“0”指示否定应答(NACK),用比特“1”指示应答(ACK)。
推荐调制方式(RMF)信息:
设置该信息的序列长度为2bits,即在现有1bit长度的基础上增加了1bit,用于指示四相移相键控(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QAM、64QAM三种调制方式。
推荐传输块大小(RTBS)信息:
设置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为6bits,与3GPP R5协议中的规定相同。对于64QAM,需要新增支持64QAM的新UE能力TBS表,在这里,可以使新TBS表的大小与现有规范中的TBS表的大小一致,即新TBS表中的索引号为0~63。
此外,在本发明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将RTBS信息扩展几位比特,例如增至8比特,以表示支持64QAM的新TBS表,在这里,新TBS表的大小要大于64,即大于现有3GPP R5协议中的TBS表大小,而对于现有规范中支持QPSK和16QAM的旧TBS表,则仍然使用低位的6比特表示TBS,高位补0。
当HSDPA系统处于MIMO工作模式时,具体HS-SICH上各种控制信息的设置如下:
HARQ确认信息:
对于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本发明对单流、双流的确认信息分别指示,其中,根据双数据流中的每个数据流是否单独指示,HARQ确认信息设置为不同的序列长度。具体设置如下:
设置支持单流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为1比特,用比特“0”指示否定应答(NACK),用比特“1”指示应答(ACK);
设置支持双流时每个数据流单独指示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为2比特,每个数据流各使用1比特来表示ACK或NACK信息。
在需要对双流中的数据流进行联合指示时,鉴于双流的HARQ确认信息有ACK-ACK、ACK-NACK、NACK-ACK、NACK-NACK四种组合形式,因此,本发明将支持双流中的数据流联合指示的HARQ确认信息设置为2比特。
推荐调制方式(RMF)信息:
对于RMF信息,根据MIMO模式的HS-SICH是否同时支持下行64QAM以及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分为四种设置方式:
(1)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同时支持下行64QAM,且单、双流不统一指示时,鉴于此时数据流共有QPSK、16QAM、64QAM三种调制方式,设置支持单流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2比特;
当需要单独指示双流中的每个数据流时,每个数据流有QPSK、16QAM、64QAM三种调制方式,则每个数据流需要2比特来指示调制方式,从而设置支持双流且每个数据流单独指示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4比特;
当需要联合指示双流中的两个数据流时,i)预先固定两个数据流的顺序,两个数据流的调制方式组合共有9种,即:QPSK-QPSK、QPSK-16QAM、QPSK-64QAM、16QAM-QPSK、16QAM-16QAM、16QAM-64QAM、64QAM-QPSK、64QAM-16QAM、64QAM-64QAM,因此需要设置支持双流且两个数据流联合指示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4比特;ii)以信道条件较好的数据流为主流、信道条件较差的数据流为辅流,两个数据流的调制方式组合共有6种,即:QPSK-QPSK、16QAM-QPSK、16QAM-16QAM、64QAM-QPSK、64QAM-16QAM、64QAM-64QAM,因此需要设置支持双流且两个数据流联合指示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3比特。
(2)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同时支持下行64QAM,且单、双流统一指示时,i)预先固定两个数据流的顺序,HS-SICH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流共有12种调制方式组合,即:QPSK-无、16QAM-无、64QAM-无、QPSK-QPSK、QPSK-16QAM、QPSK-64QAM、16QAM-QPSK、16QAM-16QAM、16QAM-64QAM、64QAM-QPSK、64QAM-16QAM、64QAM-64QAM,因此需要设置同时支持64QAM且单、双流统一指示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4比特;ii)以信道条件较好的数据流为主流、信道条件较差的数据流为辅流,HS-SICH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流共有9种调制方式组合,即:QPSK-无、16QAM-无、64QAM-无、QPSK-QPSK、16QAM-QPSK、16QAM-16QAM、64QAM-QPSK、64QAM-16QAM、64QAM-64QAM,因此需要设置同时支持64QAM且单、双流统一指示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4比特。
(3)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不同时支持下行64QAM,且单、双流不统一指示时,鉴于此时数据流共有QPSK、16QAM两种调制方式,设置支持单流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1比特;
当需要单独指示双流中的每个数据流时,每个数据流有QPSK、16QAM、两种调制方式,则每个数据流需要1比特来指示调制方式,从而设置支持双流且每个数据流单独指示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2比特;
当需要联合指示双流中的两个数据流时,i)预先固定两个数据流的顺序,两个数据流的调制方式组合共有4种,即:QPSK-QPSK、QPSK-16QAM、16QAM-QPSK、16QAM-16QAM,因此需要设置支持双流且两个数据流联合指示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2比特;ii)以信道条件较好的数据流为主流、信道条件较差的数据流为辅流,两个数据流的调制方式组合共有3种,即:QPSK-QPSK、16QAM-QPSK、16QAM-16QAM,因此需要设置支持双流且两个数据流联合指示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2比特。
(4)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不同时支持下行64QAM,且单、双流统一指示时,i)预先固定两个数据流的顺序,HS-SICH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流共有6种调制方式组合,即:QPSK-无、16QAM-无、QPSK-QPSK、QPSK-16QAM、16QAM-QPSK、16QAM-16QAM,因此需要设置不同时支持64QAM且单、双流统一指示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3比特;ii)以信道条件较好的数据流为主流、信道条件较差的数据流为辅流,HS-SICH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流共有5种调制方式组合,即:QPSK-无、16QAM-无、QPSK-QPSK、16QAM-QPSK、16QAM-16QAM,因此需要设置不同时支持64QAM且单、双流统一指示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3比特。
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去掉RMF信息,对RMF信息进行隐式表示,即Node
B根据前次的时隙码道等资源占用情况和本次UE反馈的RTBS来计算得到UE推荐的调制方式。参见图2,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S201:RNC将不同调制方式下码率与信道条件(功率、信噪比、信干比)的映射关系分别配置给UE和Node B。
步骤S202:UE反馈RTBS后,Node B结合码道资源计算出码率。
步骤S203:Node B根据计算出的码率查找RNC配置的映射关系,获取每个调制方式在该码率下对应的信道条件(功率、信噪比、信干比)。
步骤S204:将取值最小的信道条件对应的调制方式作为UE向Node B推荐的调制方式。
具体实现上,通过比较步骤S203所获得的每个调制方式的信道条件,获知哪个信道条件的取值最小,则将取值最小的信道条件对应的调制方式作为UE向Node B隐含推荐的调制方式。
当然,通过上述步骤流程,Node B已获知UE向其推荐的调制方式,不需要进行如步骤S103所述的解码步骤那样去解码获知RMF。
推荐传输块大小(RTBS)信息:
对于RTBS信息,根据MIMO模式的HS-SICH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以及是否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分为五种设置方式:
(1)若单、双流统一指示,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各自独立的TBS索引号,则
Figure A200710178657D00241
上式中M为两个数据流所使用TBS表大小,Index1和Index2分别为两个数据流所使用TBS表的十进制索引号(如在现有规范中,M=64,Index1和Index2为0~63),Indexsingle为单流时所对应的TBS索引,取值0~63,则MIMO模式下的RTBS信令共需大于log2(M2+64)的最小整数个比特,如果M=64,则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需设置为13比特,根据RTBS的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就能获知UE向Node B推荐的数据流个数为单流还是双流。
(2)若单、双流统一指示,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1个TBS表来共用1个TBS索引号,该索引号对应着分别用于双流的2个TBS,那么此时
Figure A200710178657D00251
该式中Index为双流共用的TBS表的十进制索引号(设M为双流所用TBS表的大小),Indexsingle为单流时所对应的TBS索引,取值0~63,则MIMO模式下的RTBS信令需要大于log2(M+64)的最小整数个比特,如果M=64,则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需设置为7比特,根据RTBS的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就能获知UE向Node B推荐的数据流个数为单流还是双流。
(3)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不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各自独立的TBS索引来联合指示
对于指示单流:设置支持单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为6比特,与3GPPR5协议中的规定相同。对于64QAM,如果需要同时支持64QAM,需要新增支持64QAM的新UE能力TBS表,在这里,可以使新TBS表的大小与现有规范中的TBS表的大小一致,即新TBS索引号为0~63。此外,在本发明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将支持单流的RTBS信息扩展几位比特,例如增至8比特,以表示支持64QAM的新TBS表,在这里,新TBS表的大小要大于64,即大于现有3GPP R5协议中规定的TBS表大小,而对于现有规范中的旧TBS表,则仍然使用低位的6比特表示TBS,高位补0。
对于指示双流:RTBS索引号(十进制)=M×Index1+Index2,共需大于log2(M2)的最小整数个比特,如果M=64,则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需设置为12比特。
(4)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不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1个TBS表来共用1个TBS索引号联合指示,该索引号对应着分别用于双流的2个TBS。
对于指示单流:设置支持单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为6比特,与3GPPR5协议中的规定相同。对于64QAM,如果需要同时支持64QAM,需要新增支持64QAM的新UE能力TBS表,在这里,可以使新TBS表的大小与现有规范中的TBS表的大小一致,即新TBS索引号为0~63。此外,在本发明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将支持单流的RTBS信息扩展几位比特,例如增至8比特,以表示支持64QAM的新TBS表,在这里,新TBS表的大小要大于64,即大于现有3GPP R5协议中规定的TBS表大小,而对于现有规范中的旧TBS表,则仍然使用低位的6比特表示TBS,高位补0。
对于指示双流:RTBS索引号(十进制)=Index,则需要大于log2(M)的最小整数个比特,如果M=64,则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需设置为6比特。
(5)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且双流分别指示时,若每个数据流上的RTBS信令各使用N个比特(N=log2(M)),则共需2N比特。例如使用现有规范的TBS表,由于TBS的索引号为0~63,因此,每个数据流上的RTBS信令使用N=6个比特,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一共需要设置为12比特。
当不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时,本发明可以在HS-SICH信道上增加1比特的推荐数据流流个数信令(RSN:Recommended Stream Number)来具体表示数据流的个数信息,而不在RTBS信息中隐式表示。下面的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HS-SICH上包含有指示数据流个数的RSN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个控制信息的具体序列长度只是最佳的长度,各个控制信息的序列长度可以为不小于上述具体数值的其它长度值。
根据上面所述,设置好支持单流和双流传输的HS-SICH信道控制信息后,需要对所有控制信息进行编码以及Node B需要对编码后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根据HS-SICH信道中是否包含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本发明提供了如下几种对HS-SICH信道上的所有控制信息进行编码的方法以及相应的Node B解码控制信息的方法,以获得指示数据块是否正确接收的ACK/NACK信息以及指示当前UE所处的信道质量的CQI信息。
请参考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HS-SICH信道编码方法的实施例一流程图。具体编码流程如下:
步骤S301:将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单独编码。
步骤S302:将编码输出的控制信息进行复用。
步骤S303:交织。
交织的作用在于克服突发性的错误。
步骤S304:物理信道映射。
物理信道映射是将交织后的输出比特流映射到所对应分配的码道上。
在本实施例一中,HS-SICH信道上RTBS信息中RTBS索引号的十进制值大小来隐式表示在MIMO模式下UE向Node B推荐的数据流个数。
关于步骤S301,非MIMO模式和MIMO模式下,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有着不同的编码实现方式。
(1)对于非MIMO模式下的HS-SICH信道:
鉴于该模式下利用ACK/NACK信息,UE对接收的单流数据正确性进行确认,本实施例将ACK/NACK信令的1比特采用(36,1)重复编码,则编码输出为36比特。
RMF信息:鉴于本发明提供的非MIMO模式HS-SICH信道增加了对下行64QAM的指示,因此,共有三种调制方式,即QPSK、16QAM、64QAM。若RMF采用2比特序列长度,本实施例将RMF信息的2比特采用(16,2)的分组编码,如RM(Reed-Muller)编码,此时编码输出为16比特。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HS-SICH信道上去掉(即不承载)RMF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类似于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Packet Access,HSUPA)中现有的隐式表示方法,即:Node B根据前次的时隙码道等资源占用情况和本次UE反馈的RTBS来计算得到UE推荐的调制方式,参见上述图2描述的具体过程。此时,为了使Node B和UE对调制方式的理解一致,需要高层信令在初始建立链接时对Node B和UE都配置不同调制方式下码率与信道条件(功率、信噪比、信干比)的映射关系。
RTBS信息:
鉴于本发明提供的HS-SICH上的RTBS信息新增了支持64QAM的UE能力的新TBS表。TBS表的大小可与现有规范TS25.321中现有的其它UE能力TBS表相同,即TBS表的索引号为0~63,共有64种取值,因此使用6比特表示RTBS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32,6)一阶RM编码,此时,RTBS信息编码输出为32比特。
(2)对于MIMO模式下的HS-SICH信道:
对于ACK/NACK信息,UE通过接收HS-SCCH信道可以获知数据流的个数,并在接收到单流或双流数据后利用ACK/NACK信息对数据接收的正确性进行确认。在本实施例中,对MIMO模式下ACK/NACK信息的编码方式,UE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流个数,采取相应的编码方式:
编码方式一:若UE接收到单流数据,将ACK/NACK信令的1比特采用(36,1)重复编码,ACK/NACK信息编码后输出长度为36比特。
编码方式二:若UE接收到双流数据,对双流的ACK/NACK信令进行单独编码。对每个数据流使用1比特进行正确性确认,每个数据流的1比特采用各自独立的(18,1)的重复编码,因此每个数据流的ACK/NACK信息均输出18比特,则双流的ACK/NACK信令编码后总长度为36比特。
编码方式三:若UE接收到双流数据,对双流的ACK/NACK信令进行联合编码。双流ACK/NCAK信令共有4种可能组合,即ACK-ACK、ACK-NACK、NACK-ACK、NACK-NACK,ACK/NCAK信令使用2比特,本实施例采用(36,2)的分组编码,如RM编码,并尽量增大各码字间的Hanmming(汉明)距离,此时,ACK/NACK编码后的长度为36比特。
RMF信息:由于在MIMO模式中可以考虑同时支持64QAM或不同时支持64QAM两种情况,在两种情况下,RMF信息的序列比特长度不同,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两种情况下RMF信息的编码方案是一样的,具体编码方式如下:
编码方式一:单双流不统一指示时,对双流中的每个数据流单独编码。
若UE反馈单流的RMF,则使用分组编码或者重复编码等编码方法,输出16比特。
若UE反馈双流的RMF,则每个数据流进行各自独立的RMF信令指示,并且分别采用各自独立的分组编码或重复编码,每个数据流的RMF编码输出为8比特,那么双流RMF信息编码后的总长度为16比特。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进一步增加编码输出的序列长度,以提高编码性能。
编码方式二:单双流不统一指示时,对双流中的两个数据流联合编码。
若UE反馈单流的RMF,则使用分组编码或者重复编码等编码方法,编码后输出16比特。
若UE反馈双流的RMF,则对双流的调制方式组合使用RMF信令来联合指示,并进行分组编码(如RM编码)。例如,不支持64QAM时,双流的调制方式组合包括QPSK-QPSK、QPSK-16QAM、16QAM-QPSK、16QAM-16QAM共4种,RMF信令需要2比特即可,再对2比特进行(16,2)RM编码。
编码方式三:单双流统一指示时的编码。
先将反馈单流时的RMF与双流时的RMF进行联合指示,例如,不支持64QAM时,单双流的调制方式组合包括QPSK-无、16QAM-无、QPSK-QPSK、QPSK-16QAM、16QAM-QPSK、16QAM-16QAM共6种,需3比特,然后将单双流联合指示的RMF信令比特(3比特)进行分组编码(如RM编码)。
编码方式四:在HS-SICH信道上去掉RMF信令,使用类似于HSUPA中现有的隐式表示方法来表示调制方式时,那么Node B根据前次的时隙码道等资源占用情况和本次UE反馈的RTBS信息来计算得到调制方式。具体获知推荐调制方式的过程参见上述图2的过程描述。由于通过图2所述的步骤流程,Node B已获知UE向其推荐的调制方式,则不需要再进行如步骤S103所述的解码步骤。
RTBS信息:
对于RTBS信息,具体编码方式如下:
首先,确定RTBS信令的十进制值。
UE通过RTBS信令来向Node B隐式地推荐在下次传输时使用的数据流个数。设单流时使用现有规范TBS表,索引号为0~63,双流时各数据流使用的TBS表索引号为0~(M-1),其中M可与现有规范一致取64,或为新制定TBS表的长度,那么单流时MIMO模式RTBS索引号(十进制)=Indexsingle(单流的TBS表索引号),双流时MIMO模式RTBS索引号(十进制)=M×Index1+Index2+64,(M为两个数据流所使用TBS表大小,Index1和Index2分别为双流中每个流的TBS表索引号)。
此外,本实施例也可以制定新TBS表,只有1个索引号,每个索引号对应着2个分别用于双流的TBS,那么此时MIMO模式RTBS索引号(十进制)=Index+64。
其次,将RTBS的十进制值转化为二进制比特序列。
将两个流的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进行联合计算,再转化为二进制。这里也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法,即为双流的RTBS信令各使用N个比特,则共需2N比特。如使用现有规范的TBS表,则N=6。
然后,使用分组编码(如RM编码)或者其它的编码方式,编码输出为32比特。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HS-SICH信道上没有去掉RMF信息,则将RTBS信息的编码输出与RMF信息的编码输出进行复用。
在TDD HSDPA系统的上行链路接收端,Node B需要对HSDPA系统的HS-SICH信道进行检测(解码),从而获得指示数据块是否正确接收的ACK/NACK信息以及指示Node B与UE之间信道质量的CQI信息。在实施例一中,参见图4,基站Node B接收HS-SICH信道上控制信息的方法描述如下:
步骤S401:Node B根据高层RRC信令获知当前时间内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即Node B根据高层RRC信令得知在当前时间内HSDPA系统的工作模式是MIMO模式还是非MIMO模式。
步骤S402:根据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Node B使用与HS-SICH编码的逆过程进行解码。
如前步骤S301所述,非MIMO模式和MIMO模式下,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有着不同的编码实现方式。
本步骤从承载HS-SICH的物理信道上读取该信道信息,再解交织、解复用,按照预先各信令编码后的长度和排放顺序区分开各个信令信息,对每个信令分别进行解码即可获得RTBS、RMF和ACK/NACK信令。
具体实现上,通过解码ACK/NACK域的数据,获知ACK/NACK信息,从而获知上次传输时所有数据流上的数据包是否被UE正确接收,如为ACK,则准备发送新数据包,如为NACK,则需要根据HARQ的参数设置来重发上次的数据包。
本实施例还通过解码CQI域的数据,获知RTBS信息。其中,可以通过RTBS信息来隐性获知UE向Node B推荐的下次发送的数据流个数(例如,可以利用上述方案中的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区分单双流),以及各数据流上的TBS大小。此外,还通过解码CQI域的数据,获知RMF信息。
Node B根据解码获得的RMF信息来决定在下次传输时各数据流上所使用的调制方式。如果RMF信令为隐式表示,则Node B根据前次的时隙码道等资源占用情况和本次UE反馈的RTBS来计算得到调制方式。
参见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HS-SICH信道编码方法的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二中,仍然不在HS-SICH信道上增加反馈MIMO模式下的数据流个数的信令信息,而是根据单双流信令的不同编码方式来隐式通知NodeB。本实施例二是将HS-SICH信道上的各部分信令信息先复用都到一起,然后进行联合编码。
在实施例二中,MIMO模式与非MIMO模式下HS-SICH信道信令的编码步骤相似,参见图5,故统一描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501:将HS-SICH信道上ACK/NACK信息、RMF信息(如果不采用隐式表示的话)、RTBS信息进行复用。
当然,只有在RMF信息没有去掉,没有以隐式表示推荐调制方式时,才存在RMF信息进行复用。
步骤S502:对复用后的HS-SICH信道控制信息加CRC。
这里的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可以有助于进行误块统计,用于辅助外环功控。此外,也可以不加CRC,或者换成CRC与用户设备身份(User Equipment Identity,UE ID)信息异或。
步骤S503:信道编码。
例如使用1/3卷积码进行信道编码,通过使用卷积码进行编码可以克服控制信令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
步骤S504:进行速率匹配。
如果信道编码后的输出序列长度大于1个SF=16的码道所能承载的比特长度,则进行适当的比特删除,如果不超过1个SF=16所能承载的比特长度,则不需要删除,从而可以使得单流和双流时在进行速率匹配操作之后的序列长度相同。
步骤S505:交织。
交织的作用在于克服突发性的错误。
步骤S506:物理信道映射。
物理信道映射是将交织输出的比特流映射到所对应分配的码道上。在本实施例中,映射到1个SF=16的码道上。
在TDD HSDPA系统的上行链路接收端,Node B需要对HSDPA系统的HS-SICH信道进行检测(解码),从而获得指示数据块是否正确接收的ACK/NACK信息以及指示Node B与UE之间信道质量的CQI信息。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编码方案,在实施例二中,参见图6,基站Node B接收HS-SICH信道上控制信息的方法描述如下:
步骤S601:Node B根据高层RRC信令获知当前时间内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即Node B根据高层的RRC信令得知在当前时间内系统的工作模式是MIMO模式还是非MIMO模式。
步骤S602:当TDD HSDPA系统工作在非MIMO模式时,Node B直接检测(解码)HS-SICH信道。
具体实现上,Node B通过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对HS-SICH信道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从而获知HS-SICH信道上的各信令信息。
步骤S603:当TDD HSDPA系统工作在MIMO模式时,Node B按照单流和双流两种方式对HS-SICH进行检测。
由于此时Node B不知道数据流个数信息,因此需要分别按照单流和双流两种形式去盲检测(解码)。
由于上述图5所示的编码过程中对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加了CRC校验,并且单流和双流的原始信令比特序列长度不同,所以速率匹配的模式也不相同,Node B可以通过按照单流和双流两种方式对HS-SICH信道进行盲检测来获知UE向Node B推荐的数据流个数以及HS-SICH信道的各个控制信息。因此就不必要如实施例一中所述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区分单双流,简化了RTBS的设计。
在上述Node B按照单流和双流两种方式对HS-SICH进行盲检测具体为:由于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令中不包括反馈MIMO模式数据流个数的信息,因此,Node B按单流和双流方式分别对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令进行解码,即同时进行HS-SICH控制信令的两种方式的并行解码,其中单流方式解码具体为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进行解码,双流方式解码具体为使用双流的删余图样进行解码。在这里,HS-SICH的两种解码方式都通过循环冗余校验CRC来校验解码是否正确。
参见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HS-SICH信道编码方法的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三中,MIMO模式下HS-SICH信道上增加UE向Node B反馈数据流个数的信令信息,在这里,称之为推荐数据流个数信令RSN。显然,在非MIMO模式下HSDPA系统始终是进行单流传输,因此在HS-SICH信道上不需要增加RSN信令指示数据流个数。除RSN信令外,和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三将HS-SICH信道上其它的信令(ACK/NACK、RMF、RTBS等)信息分别单独编码,再将编码输出进行复用,并映射到物理信道。
具体编码流程如下:
步骤S701:将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分别单独编码。
此时,HS-SICH信道上包括RSN信息。
步骤S702:将编码输出的控制信息进行复用。
步骤S703:交织。
交织的作用在于克服突发性的错误。
步骤S704:物理信道映射。
物理信道映射是将交织后的输出比特流映射到所对应分配的码道上。
关于步骤S702,HSDPA系统在非MIMO模式下,由于在HS-SICH信道上不需要增加RSN信令,因此此时HS-SICH信道上不包括RSN信令,相应地,在MIMO模式下,本实施例增加了RSN信令以指示数据流个数,此时,HS-SICH信道上包括RSN信令。
关于步骤S701,非MIMO模式和MIMO模式下,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有着不同的编码实现方式。
(1)对于非MIMO模式下的HS-SICH信道:
HSDPA系统工作在非MIMO模式下时,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的编码方案和实施例一中所述非MIMO模式下的HS-SICH信道的编码方案相同。
(2)HSDPA系统工作在MIMO模式下时,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有着不同的编码实现方式。UE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流个数,采取相应的编码方式,具体编码实现方式如下所述:
ACK/NACK信息:
UE通过接收HS-SCCH信道可以获知数据流的个数,并在接收到单流或双流数据后利用ACK/NACK信息对数据接收的正确性进行确认。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流个数,UE对MIMO模式下ACK/NACK信息的编码方式有三种:
编码方式一:若UE接收到单流数据,将ACK/NACK信令的1比特采用(36,1)重复编码,ACK/NACK信令信息编码后输出长度为36比特。
编码方式二:若UE接收到双流数据,对双流的ACK/NACK信令进行单独编码。对每个数据流使用1比特进行正确性确认,每个数据流的1比特采用各自独立的(18,1)的重复编码,因此每个数据流的ACK/NACK信息均输出18比特,则双流ACK/NACK信令编码后总长度为36比特。
编码方式三:若UE接收到双流数据,对双流的ACK/NACK信令进行联合编码。双流ACK/NACK信令共有4种可能组合,即ACK-ACK、ACK-NACK、NACK-ACK、NACK-NACK,ACK/NACK信令需要使用2比特长度,本实施例采用(36,2)的分组编码,如RM编码,并尽量增大各码字间的Hanmming(汉明)距离,此时,ACK/NACK编码后的长度为36比特。
RMF信息:
在MIMO模式中可以考虑同时支持64QAM或不同时支持64QAM两种情况,这会使得两种情况下的RMF信令的比特长度不同,但是,在本实施例中,两种情况下RMF信息的编码方案是一样的,具体编码方式如下
编码方式一:单双流分别指示,双流单独编码。
若UE反馈单流的RMF,则使用分组编码或者重复编码等编码方法,输出16比特。
若UE反馈双流的RMF,则每个数据流进行各自独立的RMF信令指示,并且分别采用各自独立的分组编码或重复编码,每个数据流的RMF编码输出为8比特,那么双流RMF信息编码后的总长度为16比特。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进一步增加编码输出的序列长度,以提高编码性能。
编码方式二:单双流分别指示,双流联合编码。
若UE反馈单流的RMF,则使用分组编码或者重复编码等编码方法,输出16比特。
若UE反馈双流的RMF,则对双流的调制方式组合使用RMF信令来联合指示,并进行分组编码(如RM码)。例如,不支持64QAM时,双流的调制方式组合包括QPSK-QPSK、QPSK-16QAM、16QAM-QPSK、16QAM-16QAM共4种,RMF信令需要2比特即可,再对2比特进行(16,2)RM编码。
编码方式三:在HS-SICH信道上去掉RMF信令,使用类似于HSUPA中现有的隐式表示方法,那么Node B根据前次的时隙码道等资源占用情况和本次UE反馈的RTBS信息来计算得到调制方式,具体参见上述图2的过程描述。由于通过图2所述的步骤流程,Node B已获知UE向其推荐的调制方式,则不需要再进行如步骤S103所述的解码步骤。
RTBS信息:
首先,确定RTBS信令的十进制值。由于存在RSN信令,因此UE不需要通过RTBS信令来向Node B隐式地推荐在下次传输时使用的数据流个数。设置单流时使用现有规范TBS表,索引号为0~63,双流时各数据流使用的TBS表索引号为0~(M-1),其中M可与现有规范一致取64,或为新制定TBS表的长度,那么单流时MIMO模式RTBS索引号(十进制)=Indexsingle(单流的TBS表索引号),双流时MIMO模式RTBS索引号(十进制)=M×Index1+Index2。其中Index1和Index2分别为双流中每个数据流对应的TBS索引号。
此外,本实施例也可以制定新TBS表,只有1个索引号,每个索引号对应着2个分别用于双流的TBS,那么此时MIMO模式RTBS索引号(十进制)=Index(双流TBS的联合索引号)。
其次,将RTBS的十进制值转化为二进制序列。
将两个流的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进行联合计算,再转化为二进制。这里也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法,即为双流的RTBS信令各使用N个比特,则共需2N比特。如使用现有规范的TBS表,则N=6。
然后,使用分组编码(如RM编码),或者其它的编码方式,编码输出为32比特。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HS-SICH信道上没有去掉RMF信令,则将RTBS信息的编码输出与RMF信息的编码输出进行复用。
RSN信息:
首先,用1比特指示UE向Node B推荐的是单流还是双流;
然后,对1比特使用重复编码;
最后,将编码输出的序列与ACK/NACK信息、RMF信息、RTBS信息的编码输出进行复用。
在TDD HSDPA系统的上行链路接收端,Node B需要对HSDPA系统的HS-SICH信道进行检测(解码),从而获得指示数据块是否正确接收的ACK/NACK信息以及指示Node B与UE之间信道质量的CQI信息。在实施例三中,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三中的编码方案,参见图8,基站Node B接收HS-SICH信道上控制信息的方法描述如下:
步骤S801:Node B根据高层RRC信令获知当前时间内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Node B根据高层的RRC信令得知在当前时间内系统的工作模式是MIMO模式还是非MIMO模式。
步骤S802:Node B使用与HS-SICH编码的逆过程进行解码。
如前步骤S701所述,非MIMO模式和MIMO模式下,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有着不同的编码实现方式。
本步骤从承载HS-SICH的物理信道上读取该信道信息,再解交织、解复用,按照预先各信令编码后的长度和排放顺序区分开各个信令信息。
步骤S803:Node B解码RSN域的信息,获知UE向Node B推荐的下次发送数据所使用的数据流个数。
步骤S804:根据解码RSN域信息所得的数据流个数,Node B分别对其余HS-SICH信令进行解码,获得RTBS、RMF和ACK/NACK信令。
具体实现上,通过解码RSN域的数据,获知UE向Node B推荐的下次发送数据所使用的数据流个数;通过解码ACK/NACK域的数据,获知ACK信令信息,从而获知上次传输时所有数据流上的数据包是否被UE正确接收,如为ACK,则准备发送新数据包,如为NACK,则需要根据HARQ的参数设置来重发上次的数据包。
通过解码CQI域的数据,获知UE推荐的下次数据发送时各数据流上的TBS大小;通过解码CQI域的数据,获知RMF信令信息。Node B根据解码所获得的RMF信息来决定在下次传输时各数据流上所使用的调制方式。如果RMF信令为隐式表示,则Node B根据前次的时隙码道等资源占用情况和本次UE反馈的RTBS来计算得到调制方式。
同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三中的Node B可以直接根据RSN信令解码出UE推荐的数据流个数信息,而不必如实施例一中一样,利用RTBS等信令的设计来隐式指示数据流个数,即根据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区分单流还是双流,从而简化了RTBS信令的设计。
参见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HS-SICH信道编码方法的实施例四的流程图。
在本实施例四中,同实施例三一样,MIMO模式HS-SICH信道增加了UE向Node B推荐数据流个数的反馈信令信息RSN。除RSN信令外,和实施例二相同,本实施例四将HS-SICH信道上其它的信令(ACK、RMF、RTBS等)信息先复用到一起,然后进行联合编码。
在本实施例中,RSN信令不与HS-SICH信道上其它的信令信息一起编码传输,而是在HS-SICH码道的Midamble码(即训练序列码)的相邻位置增加一个指示数据流个数信息的域。突发格式如图10所示。
在实施例四中,MIMO模式与非MIMO模式下HS-SICH信道信令的编码步骤相似,故统一描述具体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非MIMO模式HS-SICH信道上不需要承载RSN信令,那么编码步骤中没有相应的RSN信令编码部分。
参见图9,具体编码步骤如下:
步骤S901:将HS-SICH信道上RSN信息进行重复编码。
在重复编码后,可以将编码输出的RSN信息放在位于HS-SICH的码道的Midamble码的相邻位置上,如图8所示。
步骤S902:将HS-SICH信道上的ACK/NACK信息、RMF信息(如果不采用隐式表示的话)、RTBS信息进行复用。
当RMF信息没有去掉,没有隐式表示调制方式时,HS-SICH信道上承载有RMF信息。
步骤S903:对复用后的HS-SICH信道控制信息加CRC。
步骤S904:进行信道编码。
例如使用1/3卷积码进行信道编码,通过使用卷积码进行编码可以克服控制信令在传输过程中的误码。
步骤S905:进行速率匹配。
如果信道编码后的输出序列长度大于1个SF=16的码道所能承载的比特长度,则进行适当的比特删除,如果不超过1个SF=16所能承载的比特长度,则不需要删除,从而可以使得单流和双流时在速率匹配操作之后的序列长度相同。
步骤S906:交织。
在该步骤中,交织的作用在于克服突发性的错误。
步骤S907:物理信道映射。
物理信道映射是将交织输出的比特流映射到所对应分配的码道上。在本实施例中,映射到1个SF=16的码道上。
在TDD HSDPA系统的上行链路接收端,Node B需要对HSDPA系统的HS-SICH信道进行检测(解码),从而获得指示数据块是否正确接收的ACK/NACK信息以及指示Node B与UE之间信道质量的CQI信息。对应于上述实施例四中的编码方案,参见图11,在实施例四中,基站Node B接收HS-SICH信道上控制信息的方法描述如下:
步骤S1101: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是否为MIMO模式,如果是,执行步骤S1103,否则,执行步骤S1102。
Node B根据高层的RRC信令得知在当前时间内系统的工作模式是MIMO模式还是非MIMO模式。
步骤S1102:Node B直接检测(解码)HS-SICH,获知HS-SICH信道上各控制信令信息。
由于HSDPA系统工作与非MIMO模式,那么只有单流传输这一种情况,因此,本步骤通过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去解码HS-SICH信道的控制信息。
步骤S1103:Node B从Midamble码临近的数据流指示域检测RSN,获知UE推荐的数据流个数。
步骤S1104:根据数据流个数,检测HS-SICH信道上的其他控制信令信息。
步骤S1103、S1104具体为:如果TDD HSDPA系统工作在MIMO模式,则Node B先从Midamble码临近的数据流指示域检测RSN,获知UE推荐的数据流个数为单流还是双流。然后,Node B再按照数据流个数,去检测HS-SICH信道上的其它信令信息,即直接使用RSN指定的流个数的删余图样去解码HS-SICH信道的其它信令信息,获知ACK、RMF、RTBS等信息。
与实施例二相比,实施例四中对于MIMO模式的HS-SICH不需要进行盲检测,而是通过RSN信令先获知数据流个数信息,然后按照确知的流数去检测HS-SICH,从而可以提高检测的效率。另外,也不必需要如实施例一中那样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地区分单双流,这也就可以简化RTBS的设计。
上述四个实施例中,Node B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令以获得指示数据块是否正确接收的ACK/NACK信息以及指示Node B与UE之间信道质量的CQI信息的方法即为Node B支持HS-DSCH上进行双流传输的方法。
基于上述基站Node B支持HS-DSCH上进行双流传输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持双流传输的基站。
参见图12,该基站包括:解码单元1201和数据传输控制单元1202,其中,
解码单元1201与数据传输控制单元1202相连,用于对支持单流和双流传输的HS-SICH上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解码;
数据传输控制单元1202与解码单元1201相连,用于根据解码后HS-SICH控制信息,决定是否重传数据以及下一次数据发送的传输格式。
其中,所述解码单元1201包括:
第一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12011,用于当不同工作模式的HS-SICH信道各部分控制信息进行单独编码时,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并输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可以根据高层的RRC信令得知在当前时间内HSDPA系统的工作模式是MIMO模式还是非MIMO模式。
第一解码执行子单元12012,用于根据第一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使用与HS-SICH编码的逆过程进行解码。
另外,参见图13,所述解码单元1202可以包括:第二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12013、第二解码执行子单元12014、第三解码执行子单元12015,其中,
第二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12013,用于当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时,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并输出;同样,可以根据高层的RRC信令得知在当前时间内HSDPA系统的工作模式是MIMO模式还是非MIMO模式。
第二解码执行子单元12014,用于在第二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指示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按照单流和双流两种方式对HS-SICH进行检测;
第三解码执行子单元12015,用于在第二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指示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此外,参见图14,所述解码单元1201可以包括:第三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12016、第四解码执行子单元12017、第五解码执行子单元12018,其中,
第三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12016,用于当HS-SICH上设置有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且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时,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并输出;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可以根据高层的RRC信令得知在当前时间内HSDPA系统的工作模式是MIMO模式还是非MIMO模式。
第四解码执行子单元12017,用于在第三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指示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先解码获得数据流个数,然后根据数据流个数对应的删余图样对HS-SICH上的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
第五解码执行子单元12018,用于在第三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指示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述解码单元1201进行解码的HS-SICH上的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可以放置于HS-SICH的码道的训练序列码的相邻位置。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本发明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8)

1、一种上行高速共享控制信道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分别支持单流和双流传输的HS-SICH信道控制信息;
B)UE对HS-SICH信道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后发送给Node B;
C)Node B对HS-SICH上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解码;
D)Node B根据解码后HS-SICH控制信息,决定是否重传数据以及下一次数据发送的传输格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为:
A1)检测当前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A2)根据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设置相应HS-SICH信道控制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具体为:
当HSDPA系统处于非MIMO模式时,设置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1比特;设置推荐调制方式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推荐传输块大小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6比特;
当HSDPA系统处于MIMO模式时,设置支持单流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1比特,设置支持双流且双流中每个数据流单独指示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设置支持双流且双流中的数据流联合指示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根据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以及是否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对RTBS信息进行相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以及是否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对RTBS信息进行相应设置具体为:
若单、双流统一指示,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各自独立的TBS索引号时,设置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2+64)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统一指示,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1个TBS表来共用1个TBS索引号时,设置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64)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不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各自独立的TBS索引来联合指示时,设置支持单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6比特,设置支持双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2)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不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1个TBS表来共用1个TBS索引号时,设置支持单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6比特,设置支持双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且双流分别指示时,每个数据流上的RTBS信息至少为大于log2(M)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其中,M为数据流所使用的TBS表大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为:
对于不同工作模式的HS-SICH信道,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对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进行单独编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为:
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根据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Node B使用与HS-SICH编码的逆过程进行解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为:
将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为:
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当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Node B按照单流和双流两种方式对HS-SICH进行检测;
当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步骤:设置分别支持单流和双流传输的RMF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具体为:
当HSDPA系统处于非MIMO模式时,设置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1比特;设置推荐调制方式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推荐传输块大小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6比特;
当HSDPA系统处于MIMO模式时,设置支持单流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1比特,设置支持双流且双流中每个数据流单独指示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设置支持双流且双流中的数据流联合指示的HARQ确认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
根据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以及是否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对RTBS信息进行相应设置;
根据MIMO模式的HS-SICH是否同时支持下行64QAM以及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对推荐调制方式RMF信息进行相应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以及是否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对RTBS信息进行相应设置具体为:
若单、双流统一指示,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各自独立的TBS索引号时,设置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2+64)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统一指示,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1个TBS表来共用1个TBS索引号时,设置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64)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不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各自独立的TBS索引来联合指示时,设置支持单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6比特,设置支持双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2)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不利用RTBS索引号十进制值的大小来隐式表示数据流个数,且双流使用1个TBS表来共用1个TBS索引号时,设置支持单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6比特,设置支持双流的RTBS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大于log2(M)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若单、双流不统一指示,且双流分别指示时,每个数据流上的RTBS信息至少为大于log2(M)的最小整数个比特;
其中,M为数据流所使用的TBS表大小。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MIMO模式的HS-SICH是否同时支持下行64QAM以及是否在HS-SICH上统一指示单、双流对推荐调制方式RMF信息进行相应设置具体为:
当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同时支持下行64QAM,且单、双流不统一指示时,设置支持单流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设置支持双流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为至少为3比特;
当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同时支持下行64QAM,且单、双流统一指示时,设置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4比特;
当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不同时支持下行64QAM,且单、双流不统一指示时,设置支持单流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1比特,设置支持双流的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2比特;
当MIMO模式的HS-SICH信道不同时支持下行64QAM,且单、双流统一指示时,设置RMF信息的序列长度至少为3比特。
13、如权利要求2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在HS-SICH信道上设置有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为:对于不同工作模式的HS-SICH信道,采用不同的编码方式对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进行单独编码。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为: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根据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Node B使用与HS-SICH编码的逆过程进行解码。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为:将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为:
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当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先解码获得数据流个数,然后根据数据流个数对应的删余图样对HS-SICH上的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
当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HS-SICH信道上设置有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时,所述步骤B)与步骤C)之间包括:
BC)将编码输出的所述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放置于HS-SICH的码道的训练序列码的相邻位置。
19、一种实现基站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Node B对HS-SICH上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解码;
b)Node B根据解码后HS-SICH控制信息,决定是否重传数据以及下一次数据发送的传输格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不同工作模式的HS-SICH信道各部分控制信息进行单独编码时,所述步骤a)具体为:
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根据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使用与HS-SICH编码的逆过程进行解码。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时,所述步骤a)具体为:
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当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Node B按照单流和双流两种方式对HS-SICH进行检测;
当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HS-SICH信道上设置有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且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时,所述步骤a)具体为:
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
当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先解码获得数据流个数,然后根据数据流个数对应的删余图样对HS-SICH上的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
当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S-SICH信道上经过编码的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位于HS-SICH的码道的训练序列码的相邻位置。
2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码单元,用于对支持单流和双流传输的HS-SICH上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相应解码;
数据传输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解码后HS-SICH控制信息,决定是否重传数据以及下一次数据发送的传输格式。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单元包括:
第一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当不同工作模式的HS-SICH信道各部分控制信息进行单独编码时,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并输出;
第一解码执行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使用与HS-SICH编码的逆过程进行解码。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单元包括:
第二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当HS-SICH信道上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时,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并输出;
第二解码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第二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指示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按照单流和双流两种方式对HS-SICH进行检测;
第三解码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第二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指示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单元包括:
第三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当HS-SICH上设置有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且各部分控制信息复用在一起进行编码时,检测HSDPA系统所处的工作模式并输出;
第四解码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第三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指示HSDPA系统工作于MIMO模式时,先解码获得数据流个数,然后根据数据流个数对应的删余图样对HS-SICH上的经过编码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
第五解码执行子单元,用于在第三模式信息获取子单元的输出结果指示HSDPA系统工作于非MIMO模式时,使用单流的删余图样解码HS-SICH信道上的控制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码单元进行解码的HS-SICH上的数据流个数指示信息位于HS-SICH的码道的训练序列码的相邻位置。
CN2007101786577A 2007-12-03 2007-12-03 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3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86577A CN101453309B (zh) 2007-12-03 2007-12-03 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PCT/CN2008/073311 WO2009074096A1 (fr) 2007-12-03 2008-12-03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prise en charge de transmission bidirectionnel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786577A CN101453309B (zh) 2007-12-03 2007-12-03 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3309A true CN101453309A (zh) 2009-06-10
CN101453309B CN101453309B (zh) 2012-07-25

Family

ID=40735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7865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53309B (zh) 2007-12-03 2007-12-03 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53309B (zh)
WO (1) WO2009074096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4619A (zh) * 2009-06-16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lte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和装置
WO2011017993A1 (zh) * 2009-08-10 2011-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天线系统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02083187A (zh) * 2010-01-15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信息和处理上行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098140A (zh) * 2009-12-10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入多出mimo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215528A (zh) * 2010-04-06 2011-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Harq参数的传递、获取方法与hsdpa系统
CN102263617A (zh) * 2010-05-31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386994A (zh) * 2010-08-30 2012-03-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Hs-sich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199957A (zh) * 2013-02-18 2013-07-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共享信息信道译码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283157A (zh) * 2011-01-04 2013-09-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输出流的方法、用户设备、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378942A (zh) * 2012-04-17 2013-10-30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中对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编/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91173A (zh) * 2012-05-10 2013-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9979C (zh) * 2005-07-01 2009-01-07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系统支持多阶调制方式的方法
CN1960232A (zh) * 2005-11-04 2007-05-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提高信道质量指示准确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1026429B (zh) * 2006-02-17 201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为多载波用户设备分配高速下行共享信道的方法
CN100512020C (zh) * 2006-07-28 2009-07-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译码方法及译码装置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4619B (zh) * 2009-06-16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lte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和装置
CN101924619A (zh) * 2009-06-16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lte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和装置
CN101997651B (zh) * 2009-08-10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天线系统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
WO2011017993A1 (zh) * 2009-08-10 2011-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天线系统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02098140A (zh) * 2009-12-10 201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多入多出mimo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1085639A1 (zh) * 2010-01-15 2011-07-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传输上行信息和处理上行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083187B (zh) * 2010-01-15 2013-02-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传输上行信息和处理上行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083187A (zh) * 2010-01-15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信息和处理上行信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2215528A (zh) * 2010-04-06 2011-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Harq参数的传递、获取方法与hsdpa系统
CN102215528B (zh) * 2010-04-06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Harq参数的传递、获取方法与hsdpa系统
CN102263617A (zh) * 2010-05-31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263617B (zh) * 2010-05-31 2016-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386994A (zh) * 2010-08-30 2012-03-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Hs-sich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3283157B (zh) * 2011-01-04 2016-08-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输出流的方法、用户设备和装置
CN103283157A (zh) * 2011-01-04 2013-09-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选择输出流的方法、用户设备、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378942A (zh) * 2012-04-17 2013-10-30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中对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编/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391173A (zh) * 2012-05-10 2013-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3391173B (zh) * 2012-05-10 2017-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流重传方法及装置
CN103199957A (zh) * 2013-02-18 2013-07-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共享信息信道译码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3199957B (zh) * 2013-02-18 2015-12-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共享信息信道译码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53309B (zh) 2012-07-25
WO2009074096A1 (fr) 2009-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3309B (zh) 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US10609717B2 (en) Down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terminal equipment
CN110266430B (zh) 一种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RU2450456C2 (ru)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терминал связ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а и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сигнала
CN100449979C (zh) 控制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系统支持多阶调制方式的方法
EP1903735B1 (en) A multicarrier hsdpa traffic transmission channel coding method and the coding apparatus thereof
US8072931B2 (e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CN101426229B (zh) 支持双流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052572A (zh) 一种下行传输方法和用户终端设备
CN102224689A (zh) 用于支持多小区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数据接入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质量指示符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1917253A (zh) 控制信息传输、传输块获得、偏移因子配置方法及终端
CN104735720A (zh) 一种机器类通信业务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系统
AU2008362215B9 (en) Tele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7282021A (ja) 送信機、受信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1282280B (zh) 一种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上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
CN101640900B (zh) 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信令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347822A (zh) 一种下行子帧应答信息的反馈方法及基站
CN101686117B (zh) 多流传输模式下用户设备反馈数据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88524B (zh) 一种增强无线自组网链路传输性能的方法
CN101667892A (zh) 一种高速共享信息信道发送和接收方法
US20140072069A1 (en) Rate matching for high 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in a multi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K2893642T3 (en) Symmetric puncture for CQI / PCI reporting on HS-DPCCH
WO2005076511A1 (en) Link adapt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INST OF TELE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G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4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083 NO. 29,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O: 100083 NO. 40, XUEYUAN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22

Address after: 100083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083 Haidi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No. 29,

Applicant befor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