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84392B -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84392B
CN103384392B CN201210137594.1A CN201210137594A CN103384392B CN 103384392 B CN103384392 B CN 103384392B CN 201210137594 A CN201210137594 A CN 201210137594A CN 103384392 B CN103384392 B CN 1033843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p
load balancing
load
feedback message
reques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75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84392A (zh
Inventor
刘翔
张明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13759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84392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7447 priority patent/WO2013163842A1/zh
Priority to US14/398,560 priority patent/US9338689B2/en
Priority to EP12876005.5A priority patent/EP2846580B1/en
Publication of CN1033843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43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84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843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89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6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raf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0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at the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4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user query or user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所述方法应用于由无线接入点组成的无线网络中,包括:第一无线接入点在获知移动站点请求接入后,若判断出自身负载超过预设的第一负载上限,则根据已获知的本无线网络中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向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请求;收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向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其中携带自身负载及接入本无线接入点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第一无线接入点从接收到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中选择携带的负载最小的消息,将该选择出的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该无线接入点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发送给移动站点;移动站点根据接收到的连接认证信息,向对应的无线接入点发起接入流程。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背景技术
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s,无线局域网络)是一种无线数据网络,它以无线的方式构建局域网,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收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WLAN是对有线联网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网络中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从而快速方便地解决使用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联通问题。
目前可以将作为客户端的带有无线网卡的电脑、支持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相容性认证)的手机等设备统称为移动终端,即移动终端包括了支持Wi-Fi的手机等终端设备、带有无线网卡的电脑,这些移动终端在无线局域网中均作为STA(Station,站点)角色,因此为了表述方便,以下将移动终端统称为STA。
如图1所示,WLAN网络中包括STA和接入点(AccessPoint,简称为AP),其中各AP(如AP1、AP2、…APn)通过不停的发送Beacon(信标帧)报文来通知本接入点周围的STA,使STA可以搜索到本AP从而发起关联请求。
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STA与AP建立连接的流程,包括:
STA广播探测请求(Proberequest),接收到该请求的AP向该STA回复探测相应(Proberesponse),其中携带接入本AP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STA向上述AP发送认证请求(Authenticationrequest),收到该请求的AP向STA回复认证响应(Authenticationresponse);STA向上述AP发送关联请求(Associationrequest),收到该请求的AP向STA回复关联响应(Associationresponse)。
在STA与AP之间进行探测、认证、关联成功后就建立起连接,之后STA就可以通过AP接入局域网。由图2所示的流程可见,每一个STA必须经过与AP的多次交互之后,才能建立起与AP之间的连接。
为了提升STA的接入量以及保证各个STA的网络信号情况,在某些区域内可能存在多个AP。当接收到多个AP发送的Beacon报文时,STA会根据各Beacon报文的信号强度等条件来决定接入哪个AP;当选定一个AP后,与该AP采用图2所示的流程建立连接;如果被选定的AP当前自身负载过重,就可能拒绝STA的连接请求,这种方式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种AP负载均衡的方式。但是当一个AP拒绝掉STA的连接请求后,如有STA再次发送连接请求时,可能仍然选择向该AP请求连接,而不断的被该AP拒绝掉,这就导致该STA无法正常接入。
目前对于多AP间的负载均衡有多种解决方案,如申请号为200810112355.4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接入点间负载均衡的方法、系统、AP和无线移动终端。该方法包括:STA收集当前可接入的AP并在其中选择一个AP作为主控AP,该AP接收到STA发送的LSS(负载均衡服务集)报文时,根据自身所属的LSS中各AP的负载状态,在该STA能够接入的AP中进行选择并通知该STA接入选择出的AP。该方法对负载的断定方法是基于AP信号质量等简单的指标。申请号为200810112188.3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负载均衡方法及接入控制器。其中,该方法包括:AC接收STA发来的加入一个AP的请求,计算该站点请求加入的AP的无线负载,判断该无线负载是否满足预设的接受条件,若是则接受该STA的请求;否则拒绝该STA的请求。该发明对于负载的判断考虑到了无线局域网内部的STA接入数及各无线口的流量,负载检测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但上述方法对于AP负载的判断仅仅基于AP在无线局域网内部的指标,如Wi-Fi信号强度、已接入的STA数量以及无线局域网内各无线口的流量。
随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EVDO(Evolution-DataOnly,演进数据)等3G(3rd-generation,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技术以及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越来越普遍,通过3G/4G(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Internet的无线接入点(Eufi)产品逐渐成为无线局域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上述说明可以看出,目前的各种AP负载均衡方案在解决Eufi这种特殊AP之间的负载均衡问题上存在明显的缺陷:
1、常见的AP负载均衡均考虑了某AP接入的STA数量,但是由于AP当前接入的STA并非一直处于忙碌状态,即接入STA数量多的AP并一定负载最大。因此STA接入数量并无法精确地反映出特定AP的有效负载;
2、由于Eufi类无线接入点产品是通过无线方式接入移动运营商网络的,而无线接入的方式与有线方式存在本质区别,无线接入点的出口带宽、AP间的组网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是目前各种AP负载均衡方案均无法解决的;
3、由于常用的AP负载均衡方案都使用到了AC(APController,AP控制器),这增加了无线网络的成本;另外一些方案使用某一AP作为AP控制器,但是当作为控制器的AP与其它AP发生数据交互时,会引起无线网络内部短暂的数据拥塞等不良现象,在无线网络繁忙的情况下用户感知度较强,因此用户体验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以克服现有负载均衡方法不适用于无线AP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应用于由无线接入点组成的无线网络中,包括:
第一无线接入点在获知移动站点请求接入后,若判断出自身负载超过预设的第一负载上限,则根据已获知的本无线网络中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向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请求;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其中携带自身负载及接入本无线接入点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从接收到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中选择携带的负载最小的消息,然后将该选择出的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该无线接入点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点;
所述移动站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连接认证信息,向对应的无线接入点发起接入流程。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通过下述方式获知本无线网络中其他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
所述无线网络中的各无线接入点通过管理帧将自身的连接信息广播给其它无线接入点。
进一步地,
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所采用的移动网络的信息及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进一步地,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具体包括: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检测自身的负载状态,在自身负载不超过为本无线接入点预设的负载上限时,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检测自身的负载状态,若判断出自身负载已超过为本无线接入点预设的负载上限,则直接丢弃接收到的所述负载均衡请求。
进一步地,
所述负载均衡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移动站点的连接信息;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在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之前,还包括: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移动站点的连接信息,检测能否与所述移动站点进行通信;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具体包括:
在检测出能与所述移动站点进行通信后,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向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请求后,启动计时器;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从接收到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中选择携带的负载最小的消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从在所述计时器超时之前所接收到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中选择携带的负载最小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进一步地,
所述负载均衡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计时器的超时时刻信息;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具体包括: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在封装好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后,判断当前时刻是否超过所述计时器的超时时刻;若未超过,则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进一步地,
所述管理帧的帧结构是对802.11MAC标准帧进行扩展后得到的,在所述管理帧中,
帧控制(FrameControl)字段中的子类型(SubType)位的值为0110~0111与1101~1111中的任意一个值,帧主体(Framebody)字段用于携带自身的连接信息。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线接入点,包括:收发模块、负载判断模块、解析模块及选择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站点发来的探测请求;还用于在收到负载均衡命令后,根据已获知的本无线网络中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向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请求;还用于在收到其他无线接入点发来的负载均衡请求后,向所述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其中携带自身负载及接入本无线接入点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来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发送给解析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选择模块发来的连接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点;
所述负载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所述探测请求后,若判断出自身的负载超过为本设备预设的负载上限,则向所述收发模块发送负载均衡命令;
所述解析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进行解析;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解析模块解析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中选择携带的负载最小的消息,然后将该选择出的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该无线接入点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收发模块。
进一步地,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管理帧将本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广播给其它无线接入点;其中,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所采用的移动网络的信息及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进一步地,
所述负载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后,检测自身的负载状态,在自身负载不超过为本无线接入点预设的负载上限时,向所述收发模块发送参与负载均衡命令;
所述收发模块在收到所述参与负载均衡命令后,向所述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进一步地,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向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请求后,启动计时器;
所述收发模块仅在所述计时器超时之前所接收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进一步地,
所述负载均衡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计时器的超时时刻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封装好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后,判断当前时刻是否超过所述计时器的超时时刻;若未超过,则发送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本发明综合考虑了Eufi类无线接入点的特殊形态,充分考虑了负载的影响因素;同时本发明提供了无线接入点负载均衡过程中的通讯方式,借助传统的短消息模块来完成负载均衡过程中的信息交换,以小量的系统开销,一方面保证了认证信息的安全,另一方面保证负了载均衡过程不影响无线接入点的数据业务,进一步有效的保证了无线网络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WLAN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STA与AP建立连接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AP之间广播和接收的连接信息的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收到负载均衡请求消息的无线接入点对该消息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无线接入点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应用于由两个以上的无线接入点组成的无线网络中,包括:
步骤10、第一无线AP在获知STA请求接入后(即第一无线AP收到STA发来的探测请求),若判断出自身负载超过预设的第一负载上限,则根据已获知的本无线网络中的其他无线AP的连接信息,分别向各其他无线AP发送负载均衡请求;
其中,无线AP获知本无线网络中其他无线AP的连接信息的过程,可按以下方式实现:
无线网络中的各无线AP通过管理帧将自身的连接信息广播给其它无线AP,其中,连接信息至少包括:SSID(Service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所采用的移动网络的信息(如运营商信息)及MAC(Medium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无线网络中的各无线AP保存接收到的其它无线AP的连接信息。在本例中,连接信息是指连接
步骤20、收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AP向该第一无线AP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其中携带自身负载及接入本无线AP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
步骤30、第一无线AP从接收到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中选择携带的负载值最小的消息,然后将该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该无线AP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STA;
步骤40、STA根据接收到的连接认证信息,向对应的无线AP发起接入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10~步骤30中,基于Eufi类产品的特性,本实施例中各无线AP之间可使用短消息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此方式可根据产品的应用场景进行重新定义,例如当Eufi产品之间存在有线骨干网时,各无线AP之间也可以采用有线的骨干网进行信息传递;又例如当第一无线AP向其它无线AP发送负载均衡请求时可采用Beacon帧来广播负载均衡请求。
为了保证接入的有效性,在步骤20中,收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AP可首先检测自身的负载状态,在自身负载不超过为本AP预设的负载上限时,向第一无线AP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若判断出自身负载已超过为本AP预设的负载上限,则由于自身负载较大无法参与负载均衡,可直接丢弃接收到的负载均衡请求消息,不作任何回应。
此外,收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AP在向第一无线AP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之前,还可以检测能否与上述STA进行通信;在二者能通信的前提下向第一无线AP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否则,亦可直接丢弃接收到的负载均衡请求消息,不作任何回应。为了保证其他无线AP可检测与STA的通信情况,第一无线AP可在向各其他无线AP发送的负载均衡请求中携带该STA的连接信息;其中,该STA的连接信息包括:SSID(Service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所采用的移动网络的信息(如运营商信息)及MAC地址。其他无线AP可根据接收到的该STA的连接信息来检测是否能与该STA进行通信。
另外,在步骤10中,第一无线AP在向各其他无线AP发送负载均衡请求后,可启动一计时器;相应地,在步骤30中,第一无线AP仅在上述计时器超时前接收并处理负载均衡回馈消息进行相应处理,在上述计时器超时后不再进行负载均衡回馈消息的接收。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无线AP之间交互的连接信息时所使用的管理帧的帧结构是对802.11MAC标准帧进行了改进,修改的内容包括:
FrameControl(帧控制)字段:对标准帧的FrameControl字段进行改进,从该字段的Type=00可以看到,此帧属于管理帧;
SubType(子类型):对标准帧的SubType字段进行改进,构成本实施例的特殊帧,用于广播无线AP本身的连接信息,而收到此无线帧的无线AP也能够对其进行解析;
优选的,本实施例为SubType赋值为0110。由于标准协议中管理帧的SubType值0110~0111与1101~1111未被定义,此处可使用其中的任意一个值,与其它的标准值相区分。
Framebody(帧主体)字段:Framebody字段是帧的数据字段,本实施例中将无线AP自身的连接信息,包括MAC地址、SSID、Number等信息封装在该字段中;
优选的,本实施例可将Number信息设置为本无线AP所使用SIM(SubscriberIdentityModule,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的MDN(MobileDirectoryNumber,移动用户号码簿号码)号码。
除了上述对标准帧进行了修改的字段外,该帧中还包括以下字段:
FrameControl字段中还包括:Protocol(协议版本)位、ToDS与FromDS位、MoreFragment(更多分段)位、Retry(重试)位、PowerManagement(电源管理)位、MoreData(更多数据)位、ProtectedFrame(保护帧)位及Order(顺序)位;
Duration/ID(时长)字段、Address1(地址1)字段、Address2(地址2)字段、Address3(地址3)字段、SequenceControl(顺序控制)字段Address4(地址4)字段、FCS(帧校验序列)字段。
上述各字段的定义同现有标准,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下面用一个应用示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与说明。
如图4所示,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本例中假设为AP1)的方法,包括:
S401,AP1收到STA的接入请求后,根据当前自身负载的状态,判断在当前负载下能否接入该STA;
在本例中,AP1对自身负载的判断需结合本无线AP当前的STA接入数、本无线AP所使用的SIM卡当前剩余的带宽来判断。STA接入数反应了无线网络内部的负载,本无线AP所使用的SIM卡当前剩余的带宽反应了该无线AP接入互联网的负载。
S402,根据S402的判断结果,若AP1判断出可以接入STA,则执行步骤S411,否则执行S421;
S411,AP1与STA进行后续认证和关联流程后结束,详细的流程与图2所示流程一致,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S421,AP1由于无法接入STA,需要其它无线AP参与负载均衡。AP1查询已保存的其它AP连接信息,从中读取已经保存的各无线AP对应的Number信息,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是指无线AP所使用的SIM卡对应的MDN号。然后AP1根据获取的MDN号码,通过短消息的方式向该号码发送负载均衡请求;
优选的,所述短消息可定义为Class0短信等特殊短信,即送达后不显示内容,而是由后台直接进行接收解析;
需要说明的是,AP1发送负载均衡请求后启动负载均衡回馈计时器,在该计时器未到时前等待其它无线AP返回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在计时器超时后不再接收和解析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S422,判断计时器是否超时,若超时则不再接收和解析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直接转入S423,否则等待计时器超时;
S423,AP1从收到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中提取出其它无线AP返回的负载,对各无线AP的负载进行排序,从中选择负载最小的一个无线AP(本例中假设为AP2),并将该AP2的连接认证信息发送给上述STA;,同时,还可以将AP2的负载值一同发送给该STA;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在计时器超时之前AP1未从其它无线AP处获得负载均衡消息,则意味着没有其它无线AP可以参与对AP1的负载均衡,则AP1必须自行将上述STA接入本AP或直接拒绝该STA的接入请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管理帧无法加密,而AP1发送给上述STA的AP2的连接认证信息涉及无线安全,是重要信息,因此较佳地可通过数据帧来发送;
S424,STA收到AP1发来的数据帧,从中读取AP2的连接认证信息,与AP2完成认证和关联流程,从而接入AP2。如果该数据帧中含有AP2的负载值,该STA亦可将该负载值显示给用户,以便用户查阅。
如图5所示,收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以AP2为例)对该消息的处理流程,包括:
S501,AP2收到上例中AP1发来的负载均衡请求,其中携带AP1启动的计时器的超时时刻值;
S502,AP2对该负载均衡请求进行解析,从中读取AP1设定的超时时刻值,并据此启动自身的计时器;
S503,AP2计算自身当前的负载;
优选的,本例中,无线AP对自身的负载判断结合自身当前的STA接入数、本AP所使用的SIM卡当前剩余的带宽来判断。STA接入数反应了无线网络内部的负载,所述无线AP所使用的SIM卡当前剩余的带宽反应了该无线AP接入Internet的负载;
S504,AP2根据S503的计算结果,判定当前是否能够参与AP1发起的负载均衡请求(即判断自身当前的负载值是否未超过为本AP预设的负载上限值),若可参与,则执行S505,否则不作任何操作,丢弃所收到的负载均衡请求;
S505,若计时器还未超时,则AP2将自身的连接认证信息及当前负载值封装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中,通过短消息的方式发送给AP1;若定时器已超时,则不再进行后续处理,结束。
优选的,该短消息可定义为Class0短信等特殊短信,即送达后不显示内容,而是后台接收解析;
优选的,该连接认证信息包括本AP的SSID、加密方式及密码等。由于认证信息涉及安全,因此通过短消息发送的方式能够较好的保证安全性。
如图6所示,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系统包括:
无线AP(AP1,AP2,……,APn),这些无线AP组成AP集,共同完成负载均衡,为STA提供接入服务;
移动终端:能够向无线AP发送接入请求,能够解析AP的数据帧,并提取其中关于特定AP的认证消息并根据此认证消息接入无线AP。
如图7所示,无线接入点包括:
收发模块701,用于接收移动站点发来的探测请求;还用于在收到负载均衡命令后,根据已获知的本无线网络中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向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请求;还用于在收到其他无线接入点发来的负载均衡请求后,向所述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其中携带自身负载及接入本无线接入点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来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发送给解析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选择模块发来的连接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点;
解析模块702,用于对接收到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进行解析;
负载判断模块703,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所述探测请求后,若判断出自身的负载超过为本设备预设的负载上限,则向所述收发模块发送负载均衡命令;
优选的,本实施对无线AP的负载判断结合AP当前的STA接入数、无线AP所使用的SIM卡当前剩余的带宽来判断。所述STA接入数反应了无线网络内部的负载,所述无线AP所使用的SIM卡当前剩余的带宽反应了该无线AP接入Internet的负载
选择模块704,用于从所述解析模块解析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中选择携带的负载最小的消息,然后将该选择出的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该无线接入点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收发模块。
较佳地,
所述收发模块701还用于通过管理帧将本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广播给其它无线接入点;其中,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所采用的移动网络的信息及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较佳地,
所述负载判断模块703还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701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后,检测自身的负载状态,在自身负载不超过为本无线接入点预设的负载上限时,向所述收发模块发送参与负载均衡命令;
所述收发模块701在收到所述参与负载均衡命令后,向所述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较佳地,
所述收发模块701还用于在向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请求后,启动计时器;
所述收发模块701仅在所述计时器超时之前所接收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较佳地,
所述负载均衡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计时器的超时时刻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701还用于在封装好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后,判断当前时刻是否超过所述计时器的超时时刻;若未超过,则发送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接入点,除包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模块之外,还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其它元件,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发明思想,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只对涉及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模块进行了描述,对无线接入点中公知的其它元件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根据本发明的发明内容,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应用于由无线接入点组成的无线网络中,包括:
第一无线接入点在获知移动站点请求接入后,若判断出自身负载超过预设的第一负载上限,则根据已获知的本无线网络中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向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请求;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其中携带自身负载及接入本无线接入点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从接收到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中选择携带的负载最小的消息,然后将该选择出的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该无线接入点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点;
所述移动站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连接认证信息,向对应的无线接入点发起接入流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通过下述方式获知本无线网络中其他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
所述无线网络中的各无线接入点通过管理帧将自身的连接信息广播给其它无线接入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所采用的移动网络的信息及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具体包括: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检测自身的负载状态,在自身负载不超过为本无线接入点预设的负载上限时,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检测自身的负载状态,若判断出自身负载已超过为本无线接入点预设的负载上限,则直接丢弃接收到的所述负载均衡请求。
6.如权利要求1、4或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均衡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移动站点的连接信息;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在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之前,还包括: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移动站点的连接信息,检测能否与所述移动站点进行通信;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具体包括:
在检测出能与所述移动站点进行通信后,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7.如权利要求1、4或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在向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请求后,启动计时器;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从接收到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中选择携带的负载最小的消息,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从在所述计时器超时之前所接收到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中选择携带的负载最小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均衡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计时器的超时时刻信息;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具体包括:
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的无线接入点在封装好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后,判断当前时刻是否超过所述计时器的超时时刻;若未超过,则向所述第一无线接入点发送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帧的帧结构是对802.11MAC标准帧进行扩展后得到的,在所述管理帧中,
帧控制(FrameControl)字段中的子类型(SubType)位的值为0110~0111与1101~1111中的任意一个值,帧主体(Framebody)字段用于携带自身的连接信息。
10.一种无线接入点,包括:收发模块、负载判断模块、解析模块及选择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站点发来的探测请求;还用于在收到负载均衡命令后,根据已获知的本无线网络中的其他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向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请求;还用于在收到其他无线接入点发来的负载均衡请求后,向所述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其中携带自身负载及接入本无线接入点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来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发送给解析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选择模块发来的连接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移动站点;
所述负载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接收到所述探测请求后,若判断出自身的负载超过为本设备预设的负载上限,则向所述收发模块发送负载均衡命令;
所述解析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进行解析;
所述选择模块,用于从所述解析模块解析的各负载均衡回馈消息中选择携带的负载最小的消息,然后将该选择出的消息中携带的接入该无线接入点所需的连接认证信息发送给所述收发模块。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管理帧将本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广播给其它无线接入点;其中,无线接入点的连接信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的服务集标识、所采用的移动网络的信息及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判断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收到所述负载均衡请求后,检测自身的负载状态,在自身负载不超过为本无线接入点预设的负载上限时,向所述收发模块发送参与负载均衡命令;
所述收发模块在收到所述参与负载均衡命令后,向所述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13.如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向各其他无线接入点发送负载均衡请求后,启动计时器;
所述收发模块仅在所述计时器超时之前接收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载均衡请求中携带有所述计时器的超时时刻信息;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封装好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后,判断当前时刻是否超过所述计时器的超时时刻;若未超过,则发送所述负载均衡回馈消息。
CN201210137594.1A 2012-05-04 2012-05-04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Active CN103384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7594.1A CN103384392B (zh) 2012-05-04 2012-05-04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PCT/CN2012/077447 WO2013163842A1 (zh) 2012-05-04 2012-06-25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US14/398,560 US9338689B2 (en) 2012-05-04 2012-06-25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to access wireless access point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EP12876005.5A EP2846580B1 (en) 2012-05-04 2012-06-25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to access wireless access point and wireless access poi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7594.1A CN103384392B (zh) 2012-05-04 2012-05-04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84392A CN103384392A (zh) 2013-11-06
CN103384392B true CN103384392B (zh) 2016-06-15

Family

ID=49492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7594.1A Active CN103384392B (zh) 2012-05-04 2012-05-04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38689B2 (zh)
EP (1) EP2846580B1 (zh)
CN (1) CN103384392B (zh)
WO (1) WO20131638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1429B (zh) * 2013-11-11 2016-09-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03702398A (zh) * 2013-12-23 2014-04-02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点选择方法及系统
WO2015126960A1 (en) * 2014-02-18 2015-08-27 Benu Networks, Inc. Cloud controller for self-optimized networks
CN103888947A (zh) * 2014-03-21 2014-06-25 深圳市中天信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网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301927B (zh) * 2014-11-10 2017-12-19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热点接入量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5743670B (zh) 2014-12-09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和接入点
CN105991452B (zh) * 2015-01-30 2019-05-31 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路由器及借用他人网络上网的方法
CN105101106B (zh) * 2015-07-16 2018-07-3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06487988A (zh) * 2015-08-25 2017-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终端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5263167A (zh) * 2015-09-25 2016-01-20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离散无线接入点负载均衡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17152303A1 (zh) * 2016-03-05 2017-09-14 臧利 基站的负载转移方法及系统
CN110115067B (zh) * 2016-03-31 2023-06-20 艾锐势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wlan管理的快速传播的操作信息
CN106131964A (zh) * 2016-06-13 2016-11-1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接入点和站点
CN107548132A (zh) * 2016-06-24 2018-01-0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接入点和站点
CN107613538A (zh) * 2016-07-12 2018-0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方法、设备、终端和系统
CN107347022A (zh) * 2017-07-10 2017-11-14 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ap自动选举生成ac的系统及方法
CN109714793B (zh) * 2017-10-26 2022-04-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负荷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05627B (zh) * 2018-05-17 2022-05-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接入节点组的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8737223B (zh) * 2018-06-29 2020-09-25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负载均衡的健康咨询方法、装置、平台和存储介质
CN109413696A (zh) * 2018-09-11 2019-03-01 华南师范大学 无线局域网的多ap负载均衡方法及无线接入装置、无线接入设备
CN109495930B (zh) * 2018-12-20 2022-07-29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ac及系统
JP7131825B2 (ja) * 2019-09-20 2022-09-06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アクセスポイント、無線端末接続先誘導方法および無線端末接続先誘導プログラム
CN110831112B (zh) * 2019-11-07 2022-05-03 深圳市欧瑞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智能家居设备、智能网关及电子设备
CN111147336A (zh) * 2019-12-24 2020-05-12 翱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接入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105049B (zh) * 2020-08-28 2022-05-2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2866434B (zh) * 2021-01-22 2022-07-12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6057B (zh) * 2021-04-21 2021-09-10 深圳市乙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无线网络的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CN114760667A (zh) * 2022-06-15 2022-07-15 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ap主备自动切换方法及切换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1039A (zh) * 2004-03-10 2005-01-05 ����ͨѶ�ɷ����޹�˾ 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间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54798A1 (en) * 2002-09-17 2004-03-18 Frank Ed H.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seamless connectiv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a multi-band multi-protocol hybrid wired/wireless network
CN1317860C (zh) * 2003-09-24 2007-05-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接入点的负载均衡方法
US7020090B2 (en) * 2004-06-21 2006-03-2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balancing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US20060239207A1 (en) * 2005-04-20 2006-10-26 Nokia Corporation Combined load balancing for overlay and ad hoc networks
WO2010025766A1 (en) * 2008-09-03 2010-03-11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 gateway network element, a method, and a group of load balanced access points configured for load balancing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2273820A1 (en) * 2009-06-30 2011-01-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ter-VPLMN handover via a handover proxy node
JP5399830B2 (ja) 2009-09-09 2014-01-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無線中継局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CN102149136B (zh) 2010-02-10 2013-12-25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点信道切换的方法、系统和接入点
TWI415501B (zh) * 2010-07-20 2013-11-11 Gemtek Technology Co Ltd 無線網路系統及其無線閘道器
CN101902822B (zh) * 2010-07-22 2012-12-2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基站辅助的移动终端设备自主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78260A (zh) 2010-08-20 2012-03-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负载均衡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2387537B (zh) * 2010-08-30 2015-04-22 正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无线接入点
KR20120025102A (ko) 2010-09-07 2012-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엘비오 서비스를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125165B2 (en) * 2011-07-29 2015-09-01 Broadcom Corporation WLAN-based position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1039A (zh) * 2004-03-10 2005-01-05 ����ͨѶ�ɷ����޹�˾ 一种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间负载均衡的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38689B2 (en) 2016-05-10
EP2846580B1 (en) 2017-08-02
EP2846580A4 (en) 2015-06-17
WO2013163842A1 (zh) 2013-11-07
CN103384392A (zh) 2013-11-06
US20150109912A1 (en) 2015-04-23
EP2846580A1 (en) 2015-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4392B (zh)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无线接入点的方法和无线接入点
US103567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cann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EP2792187B1 (en) Request-response procedure for wireless network
US9860926B2 (en) Network discovery in wireless network
US10383104B2 (en)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multimode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ntrol server and terminal
US20200008064A1 (en) Access control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network device
KR101736647B1 (ko) 마이그레이션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EP3799455A1 (en) Roaming method, access point, and access point collaborative work controller
WO2013062583A1 (en) Active scanning in wireless network
EP398601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ggregated connection, and storage medium
US10212048B2 (en) Service offloa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3386244B1 (en)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method for selecting cel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342199B1 (en) User profile provisioning in wlan
US10667180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aging access priority of a wireless device
JP6046265B2 (ja) ステーションとwlanとの関連付け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160066310A1 (en) Base station device, radio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3974331B (zh) 一种异构网络的负载均衡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50305081A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ssociation Between a Station and a WLAN
US10334498B2 (en) Service transfer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051539B2 (en) Access network offloa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201074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first station, second station, and access point
US2019009867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First Station, Second Station, And Access Poi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