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8952A -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8952A
CN103378952A CN2013101155541A CN201310115554A CN103378952A CN 103378952 A CN103378952 A CN 103378952A CN 2013101155541 A CN2013101155541 A CN 2013101155541A CN 201310115554 A CN201310115554 A CN 201310115554A CN 103378952 A CN103378952 A CN 103378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feedback information
uplink feedback
macro cell
cell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55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8952B (zh
Inventor
陈东
徐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ina Boso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155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789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78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89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89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895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5Adaptation of specific ARQ protocol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04W52/244Interferen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g. among macro and femto or pico cells or other sector / system interference [O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2001/125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return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避免宏基站无法接收或正确解调UE的上行反馈的问题。本申请的方法包括:宏小区基站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主要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过程中。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领域面临着数据业务爆炸增长的压力,为了提高网络容量和降低传输成本,业内提出了一种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Hetnet)技术。Hetnet由多个不同大小、不同类型的小区一起构成,包括:宏小区(Macro cell)和微小区。其中微小区包括: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远端射频头(Remote Radio Head,RRH)形态的小区等。通过为话务密集的区域部署更多的微小区,可以有效提高该区域的网络容量,并且微小区因规模较小,其建设成本(Capital Expenditure,Capax)和运营成本(Operating Expense,Opex)都比较低,因此Hetnet受到众多运营商的重视,是无线网络演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微小区与宏小区可以同频部署也可以异频部署,当微小区与宏小区同频部署时,在宏小区和微小区重叠覆盖的区域,会有同频干扰问题。具体的,如图1所示,最外圈是宏小区覆盖区域,最内圈是微小区覆盖区域,虚线圈与最内圈之间的环形区域是软切换区域。在软切换区域中,UE同时建立两条连接,分别接入到宏小区和微小区。当接入宏小区的UE靠近但还未到达软切换区域时,UE只与宏小区建立连接。由于UE到宏基站的路损明显大于到微基站的路损,UE为了提高与宏基站的通信质量会提高上行发射功率,从而对微小区造成上行干扰,使微小区上行容量降低。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宏小区与微小区同频干扰的问题,采用了降低UE的测量上报门限,扩大宏小区和微小区的软切换区域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已接入宏小区的UE在对微小区产生上行干扰前,已进入到软切换区域中,UE将微小区加入激活集,即UE与微小区建立连接。这样UE就能参考到微基站的路损,而不再继续提高上行发射功率,避免对微小区的干扰。
但是,在实现上述干扰协调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已接入宏小区的UE提前将微小区加入激活集后,因为UE在微小区上行链路路损较小,UE会逐渐降低上行发射功率,导致宏基站无法接收或正确解调UE的上行信号。
更严重的是,对于HSDPA,用于上行反馈的信道HS-DPCCH包含ACK/NACK和CQI信息,其中ACK/NACK用来反馈UE接收的下行信道HS-PDSCH中包含的数解码和合并后CRC校验的结果,CQI用来指示预估的传输块大小、调制方式和并行信道数目可以是UE正确接收。宏基站需要根据UE的HS-DPCCH等上行反馈来进行下行数据调度,如果没有UE的上行反馈将影响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可以避免宏基站无法接收或正确解调UE的上行反馈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宏小区基站侧,包括:
宏小区基站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微小区基站侧,包括:
接收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以便所述宏小区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宏小区基站侧,包括:
当宏小区基站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时,调整所述宏小区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传输策略,以使得UE能够成功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依据调整后的所述传输策略进行与所述UE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宏小区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本申请的另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微小区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以便所述宏小区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本申请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宏小区基站,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当宏小区基站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时,调整所述宏小区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传输策略,以使得UE能够成功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传输单元,用于依据调整后的所述传输策略进行与所述UE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申请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宏小区基站和微小区基站;
所述宏小区基站,用于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所述微小区基站用于接收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以便所述宏小区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获取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结合本申请的第八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获取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直接接口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结合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由所述第二基站从所述UE接收并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上行反馈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
结合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由所述第二基站从所述UE接收上行反馈信息后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个数、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比例、信道质量指示CQI的均值,最后一个CQI的值。
结合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基站获取由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的控制节点或基站管理系统下发的配置信息并完成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统计时间、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由第一基站的控制节点下发或由基站管理系统配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或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结合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基站获取由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第一基站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所述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时,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辅助调度指示;其中,所述辅助调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结合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控制面的控制信令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或由数据面的帧协议FP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结合本申请的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包括:
所述宏小区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调整下行数据传输的数据块长和/或下行发射功率,以使得UE能够成功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所述宏小区基站按照调整后的所述数据块长和/或下行发射功率向UE传输下行数据。
本申请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第二基站接收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以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所述UE传输下行数据。
结合本申请的第九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直接接口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
结合本申请的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第一基站,具体为:
所述第二基站将接收自所述UE的上行反馈信息作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
结合本申请的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第一基站,具体为:
将接收到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作为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将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个数、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比例、信道质量指示CQI的均值,最后一个CQI的值。
结合本申请的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第一基站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接收第一基站的控制节点或基站管理系统下发的配置信息并完成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统计时间、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由所述第一基站的控制节点下发给所述第二基站或由基站管理系统配置;其中,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或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结合本申请的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第一基站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辅助调度指示后,开始执行所述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第一基站。
结合本申请的第九方面或第九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控制面的控制信令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或由数据面的帧协议FP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本申请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应用于通信系统中,作为第一基站,该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结合本申请的第十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直接接口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结合本申请的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由所述第二基站从所述UE接收并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上行反馈信息。
结合本申请的第十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
结合本申请的第十方面或第十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为宏小区基站,或者为小区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小区基站,或者宏小区基站。
本申请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基站,应用于通信系统中,作为第二基站,该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以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所述UE传输下行数据。
结合本申请的第十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
结合本申请的第十一方面或第十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直接接口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可以使得宏小区基站可以得到正确的上行反馈信息,从而合理的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背景技术中的一种宏小区和微小区覆盖区域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5(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5(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6(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宏小区与微小区架构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架构一的数据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宏小区与微小区架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架构二的数据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宏小区与微小区架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架构三的数据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宏小区基站组成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宏小区基站组成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微小区基站组成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微小区基站组成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宏小区基站组成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切理解本申请。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当前2G,3G通信系统和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频分多址(FDMA,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ing)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系统,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本申请适用于UMTS网络、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CDMA2000(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2000)、TD-SCDMA(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无线局域网络)/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和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等无线网络系统。尤其是这些无线网络系统中布有微小区基站的场景。
本文中结合用户设备和/或基站和/或基站控制器来描述各种方面。
用户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申请并不限定。
基站控制器,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控制器(BSC,base stationcontroller),也可以是WCDMA中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Radio NetworkController),本申请并不限定。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宏小区基站侧,如图2所示。
101、宏小区基站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上行反馈信息是指UE向微小区基站发送的UE的上行反馈信息。当UE处于软切换状态,所述UE与所述宏小区基站和所述微小区基站都有连接,且UE的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是宏小区的RNC。此时,宏小区基站可能无法正确解调或接收到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而微小区基站可以接收到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因此,微小区基站接收到UE的上行反馈信息后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宏小区基站可以从微小区基站处获取UE向微小区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以便合理调节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微小区基站可以发送上行反馈信息,也可以经过统计后将上行反馈信息的统计结果发送给宏小区基站,具体是否实时发送,发送的时间间隔,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预先在微小区基站上配置,也可以由宏小区控制节点(宏小区RNC)对微小区基站进行指示和配置。
102、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其中,根据上行反馈信息可以调整下行数据传输的数据块长和/或下行发射功率,从而提高UE接收下行数据的成功率。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微小区基站侧,如图3所示。
201、接收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处于软切换区域,UE到微小区的路损比到宏小区的路损小很多,由于功控,UE可能会降低发射功率来减少对微小区的影响,因此宏小区基站接收不到UE的上行反馈信息,而微小区基站依然可以正常接收。
202、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以便所述宏小区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其中,将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宏小区基站的方法可以为:将接收到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宏小区基站;也可以为:将接收到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后,将统计结果发送给宏小区基站。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对应的宏小区基站是指UE当前已接入的宏小区基站,即服务宏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微小区基站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宏小区基站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所述上行反馈信息,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扩大软切换区域将微小区基站提前加入到UE的激活集的技术相比,使得宏小区基站可以得到正确的上行反馈信息,从而合理的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如图4所示。
301、当宏小区基站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所述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时,向所述微小区基站发送辅助调度指示。
其中,上行反馈信息(如HS-DPCCH信息)是通过用户扰码加扰的,在规定的时序中宏小区基站接收到UE上行数据,通过各个UE对应的扰码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解扰。如果发现没有解扰出对应UE的HS-DPCCH信息,则认为无法接收所述UE的上行反馈信息。或者,通过UE扰码解扰出对应UE的HS-DPCCH信息,但是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ycle Redundancy Check,CRC),发现收到的HS-DPCCH信息错误,则可认为无法正确解调所述UE的上行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辅助调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微小区基站开始向所述宏小区基站发送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另外,在发送所述辅助调度指示之前,宏小区基站还可以通过其他特定指示来配置所述微小区基站发送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以及上行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
302、宏小区基站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其中,微小区基站向宏小区基站发送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有两种,分别是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后直接发送的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和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后进行统计得到的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具体的,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具体可以为:由所述微小区基站从所述UE接收并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上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igh-Speed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Channel ,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等。
或者,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具体还可以为:由所述微小区基站从所述UE接收后,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第二上行反馈信息。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个数、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比例、信道质量指示CQI的均值,最后一个CQI的值等。可以理解的是,其中最后一个COI的值是指微小区基站本次向宏小区基站发送上行反馈信息之前接收到的最近一次UE反馈的CQI的值。
具体的统计方法如下:
若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ACK/NACK指示的个数,则统计过程为:微小区基站接收UE上报的ACK/NACK指示,统计一段时间内ACK或NACK指示的个数,将统计得到的个数值作为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若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ACK/NACK指示的比例,则统计过程为:微小区基站接收UE上报的ACK/NACK指示,统计一段时间内ACK指示的比例或NACK指示的比例,例如,ACK比例值可以为:ACK个数/(ACK个数+NACK个数)x100%,NACK的比例值可以为:NACK个数/(ACK个数+NACK个数)x100%,将比例值作为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若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信道质量指示CQI的均值,则统计过程为:微小区基站接收UE上报的CQI,统计一段时间内CQI的平均值,将统计得到的平均值作为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若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最后一个CQI的值,则统计过程为:微小区基站接收UE上报的CQI,将一段时间中接收到的最后一个CQI值作为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可以携带在控制面的控制信令报文中,通过所述控制信令报文传递。所述上行反馈信息业可以携带在数据面的帧协议(Frame Protocol,FP)报文中,通过所述FP报文传递。
303、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调整下行数据传输的数据块长和/或下行发射功率,以使得UE能够成功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其中,通过微小区基站获取得到的UE的上行反馈信息,可以表征下行数据传输的信道质量。例如,当ACK的数目或比例大于一定门限时,说明UE当前处于良好的接收状态,可以正确接收宏小区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因此宏小区基站可以增大调度所述UE的下行数据块长,和/或减小下行数据的发射功率。相反的,当ACK的数目或比例小于一定门限时,为了提高UE接收下行数据的成功率,宏小区基站可以减小调度所述UE的下行数据块长,和/或增大下行数据的发射功率。
304、按照调整后的所述数据块长和/或下行发射功率向UE传输下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部分步骤的具体解释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对应内容,本申请实施例这里将不再赘述。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微小区基站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宏小区基站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所述上行反馈信息,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扩大软切换区域将微小区基站提前加入到UE的激活集的技术相比,使得宏小区基站可以得到正确的上行反馈信息,从而合理的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微小区基站侧,如图5(a)所示。
401、接收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UE处于软切换区域,UE到微小区的路损比到宏小区的路损小很多,由于功控,UE可能会降低发射功率来减少对微小区的影响,因此宏小区基站接收不到UE的上行反馈信息,而微小区基站依然可以正常接收。
402、接收所述宏小区基站发送的辅助调度指示。
其中,所述辅助调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微小区基站开始向所述宏小区基站发送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种应用场景中,微小区基站可以采用以下步骤向宏小区基站发送UE的上行反馈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403、将接收自所述UE的上行反馈信息作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场景中,如图5(b)所示,微小区基站间隔特定的统计时间给宏小区基站发送UE的上行反馈信息,因此上述步骤403可以替换为以下步骤:
404、将接收到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得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上行反馈信息是由UE发送给微小区基站的。对所述上行反馈信息进行统计的统计时间是可以预先在微小区基站上配置的,也可以由宏小区控制节点或基站管理系统通过特定的指示下发给微小区基站,使得所述微小区基站根据指示中携带的参数配置所述统计时间。因此,在微小区基站向宏小区基站发送第二上行反馈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微小区基站接收宏小区控制节点或基站管理系统下发的配置信息并完成配置。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统计时间、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由宏小区控制节点下发或由基站管理系统配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或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不同的系统架构,宏小区控制节点与微小区基站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不同,宏小区控制节点可以将所述配置信息直接下发给微小区基站,也可以通过宏小区控制节点与微小区基站之间连接的其他设备转发所述配置信息,最终发送给微小区基站,以便微小区基站完成统计时间、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的配置。
405、将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个数、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比例、信道质量指示CQI的均值,最后一个CQI的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预设所述微小区基站发送上行反馈信息,也可以预设所述微小区基站以统计结果的形式发送上行反馈信息,还可以由宏小区基站下发特定指令指示所述微小区基站采用上述两种形式中的哪一种。另外,上行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也可以由宏小区基站指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部分步骤的具体解释可以参考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对应内容,本申请实施例这里将不再赘述。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微小区基站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宏小区基站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所述上行反馈信息,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扩大软切换区域将微小区基站提前加入到UE的激活集的技术相比,使得宏小区基站可以得到正确的上行反馈信息,从而合理的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为了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理解,现针对异构网络的三种常见构架,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阐述。
架构一:
在如图6(a)所示的第一种架构中,微小区基站和宏小区基站共用同一个控制节点(RNC),此时微小区基站具有类似于宏小区基站的功能,微小区基站直接通过Iub接口与RNC进行交互。
在架构一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如图6(b)所示,宏小区基站通过共用的RNC发送辅助调度指示给微小区基站。微小区基站通过共用的RNC发送UE的上行反馈信息给宏小区基站。
架构二:
在如图7(a)所示的第二种架构中,微小区基站有单独的RNC(以下称微RNC)管理,微RNC与宏RNC通过现有的Iur接口相连,微小区基站通过Iub与微RNC相连,微RNC并通过Iur与宏RNC交互信息。
在架构二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如图7(b)所示,宏小区基站将辅助调度指示发给宏RNC,再由宏RNC将辅助调度指示转发给微RNC,最后微RNC将所述辅助调度指示发送给微小区基站,使得所述微小区基站开始发送UE的上行反馈信息。微小区基站将UE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微RNC,微RNC将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宏RNC,宏RNC再将上行反馈信息转发给宏小区基站。
特殊的,对于微小区基站有专门的微小区RNC的架构,例如图7(a),若将统计结果作为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宏小区基站时,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即统计结果,可以是由微小区基站根据收到的UE的HS-DPCCH信道信息统计获得,或者可以将HS-DPCCH信道信息都发送给微小区RNC,由微小区RNC按照预先配置或宏RNC发来的配置信息进行统计,再将统计结果作为第二上行反馈信息传给宏RNC后转发给宏小区基站。
架构三:
在如图8(a)所示的第三种架构中,微小区基站实现无线网络控制器和基站的功能,基站网关(HNBGW)起汇聚功能,微小区基站通过Iuh或Iurh接口与基站网关相连,并通过Iur接口与RNC相连。微小区基站与RNC交互信息需要通过基站网关转发。
在架构三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如图8(b)所示,宏小区基站将辅助调度指示发给RNC,再由RNC将辅助调度指示转发给基站网关,最后基站网关将所述辅助调度指示发送给微小区基站,使得所述微小区基站开始发送UE的上行反馈信息。微小区基站将UE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基站网关,基站网关将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RNC,RNC再将上行反馈信息转发给宏小区基站。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宏小区基站侧,当宏小区基站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时,宏小区基站可以自行调整下行数据传输策略,以提高与UE之间的数据传输成功率。
具体的,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501、当宏小区基站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时,调整所述宏小区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传输策略,以使得UE能够成功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其中,上行反馈信息(如HS-DPCCH信息)是通过用户扰码加扰的,在规定的时序中宏小区基站接收到UE上行数据,通过各个UE对应的扰码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解扰。如果发现没有解扰出对应UE的HS-DPCCH信息,则认为无法接收所述UE的上行反馈信息。或者,通过UE扰码解扰出对应UE的HS-DPCCH信息,但是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ycle Redundancy Check,CRC),发现收到的HS-DPCCH信息错误,则可认为无法正确解调所述UE的上行反馈信息。
其中,所述调整所述宏小区基站与所述UE 之间的传输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增加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igh-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 ,HS-PDSCH)的发射功率;对同一下行数据进行多次重传;增大HS-DPCCH的功率配比;增大下行数据的反馈周期;修改当前反馈数据的时序,以便UE对同一数据进行多次上行反馈。
具体的调整方法描述如下:
调整HS-PDSCH的下行发射功率:当宏小区基站无法接收或正确解调UE的上行反馈信息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步长增大HS-PDSCH的发射功率,以使得UE能够成功接收到下行数据。具体增大的时间和增大的步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的效率预先设定。当然,若UE的上行反馈信息接收良好时,也可以相应的减小HS-PDSCH的下行发射功率,以节约能源。
对同一下行数据进行多次重传:多次重传的次数可以比当前发送下行数据的次数增加一定数目。比如当前发送下行数据的次数最大为3次,则可以调整为4次重传,通过对同一下行数据的重复多次发送,使得UE能够成功接收到该下行数据。通过仿真对应场景,可以获得重传次数的最佳值。
调整HS-DPCCH的功率配比:按照固定的步长增加HS-DPCCH的功率配比至达到额定阈值。其中,调整的步长和额定阈值可以通过仿真对应场景得出,以使得UE成功接收到宏小区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调整下行数据的反馈周期:按照固定的步长增加下行数据的反馈周期至达到额定阈值。反馈周期增大,UE在反馈周期内可以对同一数据进行上行反馈的次数增多,UE对同一数据进行多次上行反馈,以便宏小区基站成功接收到UE的上行反馈信息。其中,调整的步长和额定阈值可以通过仿真对应场景得出,以使得UE成功接收到宏小区基站发送的下行数据。
修改当前反馈数据的时序:比如当前时序设置为,在UE收到下行数据后,7.5个时隙后反馈HS-DPCCH信息,UE反馈一次需要3个时隙;宏小区基站在调度所述下行数据后等待7.5个时隙开始接收HS-DPCCH,持续接收3个时隙。若宏小区基站无法接收或正确解调UE的HS-DPCCH信息,则修改的结果为宏小区基站接收HS-DPCCH的时间持续6个时隙,这样6个时隙便允许UE反馈两次,从而使得UE对同一数据进行多次上行反馈。具体时序的调整值可以通过仿真对应场景得出,以使得宏小区基站成功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
502、依据调整后的所述传输策略进行与所述UE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在宏小区基站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时,通过宏小区基站主动调整传输策略,提高所述宏小区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数据传输成功率,解决了UE在软切换区域中由于宏基站无法接收或正确解调UE的上行信号导致的数据传输失败的问题。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宏小区基站,如图10所示,所述宏小区基站包括:获取单元61、传输单元62。
获取单元61,用于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传输单元62,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场景中,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由所述微小区基站从所述UE接收并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场景中,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由所述微小区基站从所述UE接收上行反馈信息后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个数、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比例、信道质量指示CQI的均值,最后一个CQI的值等。
进一步的,在微小区基站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之前,所述微小区基站接收宏小区控制节点或基站管理系统下发的配置信息并完成配置。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统计时间、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由所述宏小区控制节点下发给所述微小区基站或由基站管理系统配置。其中,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或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该宏小区基站还可以包括:指示单元63,用于当宏小区基站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所述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时,向所述微小区基站发送辅助调度指示。其中,所述辅助调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微小区基站开始向所述宏小区基站发送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由控制面的控制信令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或通过数据面的帧协议FP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单元62可以包括:调整模块621、传输模块622。
调整模块621,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调整下行数据传输的数据块长和/或下行发射功率,以使得UE能够成功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传输模块622,用于按照调整后的所述数据块长和/或下行发射功率向UE传输下行数据。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又提供一种微小区基站,如图12所示,所述微小区基站包括:接收单元71和发送单元72。
接收单元71,用于接收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发送单元72,用于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以便所述宏小区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实施场景中,所述发送单元72具体用于:将接收自所述UE的上行反馈信息作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其中,所述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场景中,如图13所示,所述发送单元72包括:统计模块721、发送模块722。
统计模块721,用于将接收到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作为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发送模块722,用于将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个数、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比例、信道质量指示CQI的均值,最后一个CQI的值。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单元71还用于,接收宏小区控制节点或基站管理系统下发的配置信息并完成配置。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统计时间、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由所述宏小区控制节点下发给所述微小区基站或由基站管理系统配置。其中,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或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可以通过控制面的控制信令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或通过数据面的帧协议FP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72,还用于在接收所述宏小区基站发送的辅助调度指示后,开始执行所述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如图14所示,包括:宏小区基站81和微小区基站82。
所述宏小区基站81,用于获取由微小区基站82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所述微小区基站82用于接收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81,以便所述宏小区基站81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宏小区基站、微小区基站及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微小区基站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宏小区基站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所述上行反馈信息,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扩大软切换区域将微小区基站提前加入到UE的激活集的技术相比,使得宏小区基站可以得到正确的上行反馈信息,从而合理的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宏小区基站,如图15所示,包括:调整单元91、传输单元92。
调整单元91,用于当宏小区基站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时,调整所述宏小区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传输策略,以使得UE能够成功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传输单元92,用于依据调整后的所述传输策略进行与所述UE之间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调整所述宏小区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传输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增加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S-PDSCH的发射功率;对同一下行数据进行多次重传;增大HS-DPCCH的功率配比;增大下行数据的反馈周期;修改当前反馈数据的时序,以便UE对同一数据进行多次上行反馈。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如图16所示,包括:用户设备UE1001和宏小区基站1002。
所述UE1001,用于向宏小区基站1002发送上行反馈信息。
所述宏小区基站1002,用于当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UE1001的上行反馈信息时,调整所述宏小区基站1002与所述UE1001之间的传输策略;依据调整后的所述传输策略进行与所述UE1001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宏小区基站,在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时,通过宏小区基站主动调整传输策略,提高所述宏小区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数据传输成功率,解决了UE在软切换区域中由于宏基站无法接收或正确解调UE的上行信号导致的数据传输失败的问题。
在无线通信领域中,系统容量是一个重要课题。鉴于WCDMA系统容量受限于下行容量,R5引入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技术,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下行的高速数据传输。但是采用HSDPA技术时UE无法进行软切换,因此引入了多流传输(Multi-Flow,MF)技术,即在软切换区,可以给HSDPA的UE配置多条链路进行数据发送,应用MF-HSDPA特性后,可以改善软切换区域内UE的下行吞吐性能,同时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这里以单频点为例,比如SF-DC(单频-双小区,Single Frequency-Dual Cell)的MF,UE处于同频两个小区的软切区域时,网络侧配置SF-DC给UE,使得UE可以同时从两个小区获得下行数据调度。其中一个小区是主服务小区(ServingHS-DSCH cell,也称为UE的主小区),UE和网络层的下行信令在该小区下发。另一个小区为UE的辅助服务小区(Assisting serving HS-DSCH cell,也称为辅助小区或协助小区)。UE采用联合编码方式进行上行反馈。
但是,在Hetnet的布网场景下有一种多流传输的场景,称为双频-双小区(Dual Frequency-Dual Cell,DF-DC),或者双频-三小区(Dual Frequency-ThreeCell,DF-3C)、双频-四小区(Dual Frequency-Four Cell,DF-4C)等,即协助小区基站可以与主小区基站不同频率布网,或者主小区基站和协助小区基站可以同时在两个频点都布网,这样就会形成不同频点间主小区和协助小区之间的多流操作。例如图17中所示,以微站单频点布网场景DF-DC操作为例,此时宏小区cell1作为UE的主小区,微小区为协助小区。可以理解的是,微小区为主小区,宏小区为协助小区也可以,或主小区和协助小区同时为宏小区,或同时为微小区的场景本实施例也适用,此时主小区与协助小区基站不相同且处于不同频点。此时UE采用联合编码方式,可同时反馈两个小区的信息,包括两个小区下行传输是否成功接收、信道环境等信息。但是上行反馈信息只在主小区频点f1发送,此时由于微小区基站在另一个频点f2无法接收UE的上行反馈,造成DF-DC配置在HetNet场景无法工作。因此,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解决协助小区基站无法接收UE的上行反馈问题。如图18所示,该方法包括:
1101、第一基站获取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其中,第二基站将收到的UE上行控制信道信息传输给第一基站,使第一基站对UE进行下行调度,完成DF-DC操作。传递方式可以为:第二基站通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间的直接相连的接口,实时将收到的UE上行反馈信息,例如HS-DPCCH的ACK/NACK和/或CQI等上行控制信道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可以为宏小区基站也可以是微小区基站,第二基站可以是宏小区基站也可以是微小区基站,两者可以同时是宏小区基站或微小区基站,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直接相连的接口,可以在两个基站运行时配置建立,或者通过无线网络控制器配置参数建立。在为UE配置多流传输后,第二基站将收到的UE上行反馈信息通过直接接口传递给第一基站。
1102、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行反馈信息、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的配置方式及通信过程等可以参考本申请前述的实施例中的内容,本实施例这里不在重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第一基站通过第二基站获取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并根据该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使得第一基站可以获取实时有效的上行反馈信息,从而保证对UE下行调度的顺利进行。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5)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宏小区基站获取微小区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所述宏小区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由所述微小区基站从所述UE接收并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上行反馈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由所述微小区基站从所述UE接收上行反馈信息后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个数、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比例、信道质量指示CQI的均值,最后一个CQI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宏小区基站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微小区基站接收宏小区控制节点或基站管理系统下发的配置信息并完成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统计时间、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由宏小区控制节点下发或由基站管理系统配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或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宏小区基站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宏小区基站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所述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时,向所述微小区基站发送辅助调度指示;其中,所述辅助调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微小区基站向所述宏小区基站发送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控制面的控制信令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或由数据面的帧协议FP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包括:
所述宏小区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调整下行数据传输的数据块长和/或下行发射功率,以使得UE能够成功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所述宏小区基站按照调整后的所述数据块长和/或下行发射功率向UE传输下行数据。
10.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小区基站接收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所述微小区基站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以便所述宏小区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区基站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具体为:
所述微小区基站将接收自所述UE的上行反馈信息作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具体为:
将接收到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作为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将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个数、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比例、信道质量指示CQI的均值,最后一个CQI的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小区基站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微小区基站接收宏小区控制节点或基站管理系统下发的配置信息并完成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统计时间、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由所述宏小区控制节点下发给所述微小区基站或由基站管理系统配置;其中,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或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微小区基站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所述宏小区基站发送的辅助调度指示后,开始执行所述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
17.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控制面的控制信令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或由数据面的帧协议FP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1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宏小区基站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时,调整所述宏小区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传输策略,以使得UE能够成功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所述宏小区基站依据调整后的所述传输策略进行与所述UE之间的数据传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宏小区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传输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增加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S-PDSCH的发射功率;
对同一下行数据进行多次重传;
增大HS-DPCCH的功率配比;
增大下行数据的反馈周期;
修改当前反馈数据的时序,以便UE对同一数据进行多次上行反馈。
20.一种宏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由微小区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宏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由所述微小区基站从所述UE接收并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第一上行反馈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宏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宏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由所述微小区基站从所述UE接收上行反馈信息后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的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宏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个数、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比例、信道质量指示CQI的均值,最后一个CQI的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宏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区基站接收宏小区控制节点或基站管理系统下发的配置信息并完成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统计时间、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由所述宏小区控制节点下发给所述微小区基站或由基站管理系统配置;其中,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或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宏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指示单元,用于当宏小区基站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所述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时,向所述微小区基站发送辅助调度指示;其中,所述辅助调度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微小区基站开始向所述宏小区基站发送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宏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由控制面的控制信令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或由数据面的帧协议FP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宏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包括: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调整下行数据传输的数据块长和/或下行发射功率,以使得UE能够成功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调整后的所述数据块长和/或下行发射功率向UE传输下行数据。
29.一种微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以便所述宏小区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微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将接收自所述UE的上行反馈信息作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微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微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统计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作为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宏小区基站。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微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个数、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的比例、信道质量指示CQI的均值,最后一个CQI的值。
34.根据权利要求29-3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宏小区控制节点或基站管理系统下发的配置信息并完成配置;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统计时间、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和/或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具体内容,由所述宏小区控制节点下发给所述微小区基站或由基站管理系统配置;其中,所述上行反馈信息的形式为:第一上行反馈信息,或第二上行反馈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29-3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接收所述宏小区基站发送的辅助调度指示后,开始执行所述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宏小区基站。
36.根据权利要求29-3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由控制面的控制信令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或由数据面的帧协议FP报文携带所述上行反馈信息。
37.一种宏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当宏小区基站无法正确解调或无法接收UE的上行反馈信息时,调整所述宏小区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传输策略,以使得UE能够成功接收所述下行数据;
传输单元,用于依据调整后的所述传输策略进行与所述UE之间的数据传输。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宏小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所述宏小区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传输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增加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HS-PDSCH的发射功率;对同一下行数据进行多次重传;增大HS-DPCCH的功率配比;增大下行数据的反馈周期;修改当前反馈数据的时序,以便UE对同一数据进行多次上行反馈。
39.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20-28中任一项所述的宏小区基站;以及
如权利要求29-3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小区基站。
40.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获取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获取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直接接口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由所述第二基站从所述UE接收并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上行反馈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
44.根据权利要求40或4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为宏小区基站,或者为小区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小区基站,或者宏小区基站。
4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基站接收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以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所述UE传输下行数据。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站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包括:
所述第二基站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直接接口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
48.一种基站,应用于通信系统中,作为第一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上行反馈信息向UE传输下行数据。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直接接口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50.根据权利要求48或4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上行反馈信息具体为:由所述第二基站从所述UE接收并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上行反馈信息。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一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
52.根据权利要求48或4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为宏小区基站,或者为小区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微小区基站,或者宏小区基站。
53.一种基站,应用于通信系统中,作为第二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UE发送的上行反馈信息;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以便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向所述UE传输下行数据。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上行反馈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的确认/非确认ACK/NACK指示、信道质量指示CQI。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之间的直接接口将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基站。
CN201310115554.1A 2012-04-23 2013-04-03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89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5554.1A CN103378952B (zh) 2012-04-23 2013-04-03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14653 2012-04-23
CN201210121465.3 2012-04-23
CN201210121465 2012-04-23
CN201310115554.1A CN103378952B (zh) 2012-04-23 2013-04-03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8952A true CN103378952A (zh) 2013-10-30
CN103378952B CN103378952B (zh) 2016-08-10

Family

ID=49463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555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8952B (zh) 2012-04-23 2013-04-03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36630A1 (zh)
EP (1) EP2833692A4 (zh)
CN (1) CN103378952B (zh)
WO (1) WO2013159585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96092A1 (zh) * 2013-12-26 2015-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
CN105227265A (zh) * 2014-06-30 2016-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类型通信mtc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发送端
CN106686713A (zh) * 2015-11-10 2017-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659558A (zh) * 2017-08-22 2018-02-0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07801236A (zh) * 2016-09-06 2018-03-1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08432283A (zh) * 2015-12-25 2018-08-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09155979A (zh) * 2016-06-01 2019-0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基站、移动站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10383909A (zh) * 2016-12-30 2019-10-25 卡姆鲁普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链路管理的公用设施网络的耗量表和远程读取方法
CN111107618A (zh) * 2018-10-29 2020-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645732C2 (ru) 2013-07-02 2018-02-28 Сони Корпорейш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ередачей данных, система радио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терминала
US9954790B2 (en) * 2014-11-04 2018-04-24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flow control in network
US9813970B2 (en) * 2016-01-20 2017-11-0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small cell power control and load balancing for high mobility user equipmen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9923893B (zh) * 2016-11-04 2022-06-17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单小区点到多点反馈
WO2020156651A1 (en) * 2019-01-30 2020-08-06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assive random acces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1083A (zh) * 2007-08-13 2008-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指数反馈方法
US20080227461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96167A (zh) * 2007-04-23 2008-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为上行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突发分配传输带宽的方法
EP2214435A1 (en) * 2009-01-30 2010-08-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Efficient packet data unit transmissions and re-transmissions involving a relay node
CN102067700A (zh) * 2008-06-19 2011-05-18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中继站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9016B1 (en) * 2001-09-28 2006-05-02 Arraycomm, Llc Calibration of wideband radios and antennas using a narrowband channel
US7957486B2 (en) * 2002-09-30 2011-06-07 Intel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link adaptation
US7411977B1 (en) * 2002-10-21 2008-08-12 Arraycomm Llc. Efficient usage of hardware processing resources
WO2005112296A2 (en) * 2004-04-29 2005-11-2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radio access bearers for enhanced uplink services
US7773950B2 (en) * 2004-06-16 2010-08-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nign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for received signal quality estimation
US8688049B2 (en) * 2006-10-05 2014-04-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predic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values
JP2008245017A (ja) * 2007-03-28 2008-10-09 Nec Corp 無線基地局装置、リソース割当て方法、リソース割当てプログラム
CN101521908B (zh) * 2008-02-25 2012-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时分双工系统的上行传输/反馈方法及系统
MX2010010823A (es) * 2008-05-05 2010-10-25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obertura de enlace ascendente mejorada via retransmision automatica.
US8639996B2 (en) * 2008-07-11 2014-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us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retransmissions
EP2314094B1 (en) * 2008-07-25 2014-09-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a macro base station and a femto base station
WO2010038094A1 (en) * 2008-10-01 2010-04-08 Nokia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ing performance policy
US9049739B2 (en) * 2009-06-23 2015-06-02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us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me
US8761094B2 (en) * 2009-07-22 2014-06-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that facilitates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for control channels in heterogenous networks
KR101524752B1 (ko) * 2009-10-23 2015-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간 협력을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KR101555820B1 (ko) * 2009-12-02 2015-10-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속망의 클래스에 따라 비대칭적인 피드백 기법을 사용하는 계층 셀 통신 시스템
CN102123489B (zh) * 2010-01-08 2014-09-1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调整微基站上行功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8452301B2 (en) * 2010-03-08 2013-05-2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coding format
KR101633711B1 (ko) * 2010-05-10 2016-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매크로 셀 내의 매크로 기지국, 소형 기지국 및 단말의 통신 방법
KR101645494B1 (ko) * 2010-05-28 2016-08-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2 이상의 무선접속기술을 지원하는 단말이 2 이상의 네트워크와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CN102264131B (zh) * 2010-05-29 2015-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143501B (zh) * 2011-03-31 2013-12-1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对受干扰移动终端的识别和干扰避免方法
BR112013028860A2 (pt) * 2011-05-12 2017-01-3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em estações base, estações base, programas de computador e produtos de programa de computador
CN103843265B (zh) * 2011-10-05 2015-1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协调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27461A1 (en) * 2007-03-16 2008-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and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hop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96167A (zh) * 2007-04-23 2008-10-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为上行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突发分配传输带宽的方法
CN101111083A (zh) * 2007-08-13 2008-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指数反馈方法
CN102067700A (zh) * 2008-06-19 2011-05-18 夏普株式会社 基站装置、中继站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EP2214435A1 (en) * 2009-01-30 2010-08-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Efficient packet data unit transmissions and re-transmissions involving a relay node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96092A1 (zh) * 2013-12-26 2015-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信息交互方法及设备
CN105227265A (zh) * 2014-06-30 2016-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类型通信mtc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发送端
CN105227265B (zh) * 2014-06-30 2019-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类型通信mtc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及发送端
CN106686713A (zh) * 2015-11-10 2017-05-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686713B (zh) * 2015-11-10 2021-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432283A (zh) * 2015-12-25 2018-08-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09155979A (zh) * 2016-06-01 2019-01-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基站、移动站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07801236B (zh) * 2016-09-06 2022-02-0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07801236A (zh) * 2016-09-06 2018-03-1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与装置
CN110383909A (zh) * 2016-12-30 2019-10-25 卡姆鲁普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链路管理的公用设施网络的耗量表和远程读取方法
CN110383909B (zh) * 2016-12-30 2022-06-24 卡姆鲁普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具有链路管理的公用设施网络的耗量表和远程读取方法
CN107659558A (zh) * 2017-08-22 2018-02-02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11107618A (zh) * 2018-10-29 2020-05-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33692A1 (en) 2015-02-04
WO2013159585A1 (zh) 2013-10-31
US20150036630A1 (en) 2015-02-05
EP2833692A4 (en) 2015-09-30
CN103378952B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895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及系统
US11910233B2 (en) Reliable data packet transmission among entities of a radio access network of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3111578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joint transmission over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bands using fountain codes
CN105340196A (zh) 用于e节点B间载波聚合的UL TDM的方法
CN105453624A (zh) 用于tdd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分配的动态信令
CN104283659A (zh) 数据传输定时控制及不连续接收处理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WO20111044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modifying a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allocation
US1180544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target service packet retransmission
US201701351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Data Transmission
WO2021216230A1 (en) Dynamic selection of lcp parameters
WO201404405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宏基站、小基站与用户设备
CN104145518A (zh) 上行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303735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JP6029952B2 (ja) 物理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指示チャネル情報の伝送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9125173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ccess probe enhancements
US20220110145A1 (en) Traffic aware regular buffer status reports
US1193657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EP4144012B1 (en) Harq retransmission termination based on lost redundancy version
CN116996185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及由其执行的方法
KR102258129B1 (ko) Tdd을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tdd 설정 정보를 단말에게 효과적으로 제공하고 상향링크 전송 타이밍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4383868A1 (en) Resource conflict ind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328720A1 (en) Downlink and uplink disaggregation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17479183A (zh) Drx配置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63454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41128A (zh) 一种信息传递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6

Address after: 225327 Mingzhu Avenue, Yongan Town,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108

Patentee after: Wei Liqiang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4

Address after: 300000 Tianjin Jixian Coun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nd Tianjin Special Automobile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Tianjin China boson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225327 Mingzhu Avenue, Yongan Town,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No. 108

Patentee before: Wei Liq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