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3080B - 托盘、喷墨印染装置以及印花物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托盘、喷墨印染装置以及印花物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3080B
CN103373080B CN201310100119.1A CN201310100119A CN103373080B CN 103373080 B CN103373080 B CN 103373080B CN 201310100119 A CN201310100119 A CN 201310100119A CN 103373080 B CN103373080 B CN 1033730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llet
main body
foot
printing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01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73080A (zh
Inventor
武内秀介
滨田展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0984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7435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73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3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73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30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托盘、喷墨印染装置以及印花物的制造方法,其降低如下的可能性,即,在用手抓住安置有被印染材料的状态下的托盘而转移该托盘时,导致该被印染材料的安置状态在所述转移的前后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本发明所涉及的托盘的特征在于,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设置于喷墨印染装置的支承部上,并具备:主体,其具有用于安置被印染材料的安置面;第一突出部,其以向所述安置面的相反侧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并在将所述主体配置在所述支承部上时被使用;抓持部,其至少为两个,且被设置在所述安置面的相反侧并相互分离。

Description

托盘、喷墨印染装置以及印花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对布帛、即被印染材料进行安置时所使用的托盘、具有该托盘的喷墨印染装置以及印花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如下的喷墨印染装置被开发出并被广泛地使用,所述喷墨印染装置通过从油墨喷出头向作为布帛的T恤等被印染材料的表面喷出各种颜色的油墨,从而印染所需的图像。
当相对于这种喷墨印染装置而安置需要进行印花的被印染材料时,使用通过输送部而被支承的托盘,所述输送部能够朝向油墨喷出头所存在的印染执行区域输送所述被印染材料。
在所述托盘上,如下述的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以向所述支承部侧突出的方式而设置有定位用的长轴部,所述长轴部用于所述托盘相对于所述输送部的支承部的定位及固定。
当以相对于喷墨印染装置的所述支承部可拆装方式构成托盘时,从所述支承部上拆下托盘,而在其他的操作区域内将被印染材料安置于该托盘上。而且,通常使用如下方式,即,通过用手抓住安置有该被印染材料的状态下的托盘,并转移至喷墨印染装置的所述支承部的位置处,从而安装在该支承部上。
但是,当用手抓住安置有被印染材料的状态下的托盘而进行转移时,会在抓住该托盘的同时直接用手抓住被进行了安置的被印染材料。因此,导致被印染材料的安置状态在上述转移的前后发生变化,从而有可能破坏该被印染材料的安置状态。
此外,当如上文所述,在托盘上设置有定位用的较长的轴部时,即使欲将托盘从所述支承部上拆下并放置于平坦的桌子上,也因为所述较长的轴部成为障碍,从而难以水平地放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43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在用手抓住安装有被印染材料的状态下的托盘而进行转移时,该被印染材料的安置状态在所述转移的前后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实现将被印染材料安置在喷墨印染装置的托盘上的安置操作的效率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托盘的特征在于,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设置于喷墨印染装置的支承部上,并具备:主体,其具有用于安置被印染材料的安置面;第一突出部,其以向所述安置面的相反侧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并在将所述主体配置在所述支承部上时被使用;抓持部,其至少为两个,且被设置在所述安置面的相反侧并相互分离。
此处,“被印染材料”是指,成为印染的对象的“布料”,包括,棉、丝绸、羊毛等天然纤维、尼龙等化学纤维、或者将这些材料混合而成的复合纤维的纺织品、编织品、无纺布等,并包括被卷绕成卷筒状的长条的布料和被切割成预定的长度的布料这两种材料。而且,除了缝制后的T恤等衣服类、缝制后的手绢、围巾、毛巾、帘子、床单、床罩等家居用品类之外,还包括作为缝制前的状态的部分而存在的裁剪前后的布料等。
此外,“以向安置面的相反侧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包括,从主体的安置面的相反侧的面向与第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的结构、和从主体的侧面向与第一突出部的突出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的结构这两种结构。
根据本方式,能够用双手来抓住两个抓持部而转移托盘。因此,在用手抓住安置有被印染材料的状态下的托盘而进行转移时,通过抓住所述抓持部,从而无需在抓住托盘的同时直接用手抓住被进行了安置的被印染材料。由此,破坏该安置状态的力不会直接作用于被进行了安置的被印染材料上,从而能够降低导致该被印染材料的安置状态在所述转移的前后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托盘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中,所述抓持部被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的、至少相对置的两个端部处。
根据本方式,由于在例如长方形形状的主体的左右两边的端部处设置有一对抓持部,因此能够容易用双手抓住所述安置状态下的托盘,从而提高了操作者执行安置动作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托盘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具备框架,所述框架被嵌套到于所述安置面上安置有被印染材料的状态下的所述主体上,从而维持所述被印染材料的所述安置状态,所述抓持部的、以所述安置面的相反侧的安装面为基准的突出尺寸为,超过所述被嵌套的状态下的所述框架在所述突出方向上所存在的范围的长度。
根据本方式,所述抓持部的、以所述安置面的相反侧的安装面为基准的突出尺寸为,超过所述被嵌套的状态下的所述框架在所述突出方向上所存在的范围的长度。因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的产生,即,当用手来抬起安装有嵌套式的框架的托盘时,因为手先作用于框架的下表面上,从而仅抬起该框架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通过该框架而被安置于预定的安置位置上的被印染材料的位置偏移、即安置状态的破坏。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托盘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任一方式中,具备脚部,所述脚部以向所述主体的所述安置面的相反侧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比突出尺寸较长,在通过所述脚部而使所述主体站立的状态下,在所述抓持部的下方具有供手伸入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由于托盘的主体具有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比突出尺寸较长的脚部,因此能够将该托盘从喷墨印染装置的支承部上拆下,而水平地放置在桌子等的平面部上。由此,将被印染材料安置在喷墨印染装置的托盘上的安置操作变得容易,从而能够实现该安置操作的效率化。
此外,由于在通过所述脚部而使所述主体站立的状态下,在所述抓持部的下方具有供手伸入的间隙,因此在结束安置后用手抓住抓持部的动作由于所述间隙的存在而变得容易,从而提高了操作性。
此外,也能够从喷墨印染装置的装置主体上拆下该托盘,而在装置主体之外的其他位置处进行将被印染材料安置在托盘上的操作。
根据该方式,只要通过准备多组托盘,并预先将被印染材料安置在这些托盘上,便能够省略在每次印花结束时所实施的、在安置区域内对被印染材料的安置操作,从而能够执行效率良好的对被印染材料的安置操作和印花。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托盘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方式中,所述抓持部和所述脚部被一体地形成。
根据本方式,通过使所述抓持部和所述脚部一体化,即,通过一体化而形成为脚部单元,从而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减少,且通过较少的工序来进行对所述抓持部和脚部的拆装操作和对安装位置的调节操作。
此外,通过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使所述脚部单元的安装位置能够变化为与其他的脚部单元连接的位置,或者背离的位置,或者重叠的位置,从而能够应对各种大小的主体。
此外,在该方式的情况下,在不使用该托盘时,能够以从主体上拆下脚部单元的状态进行保管。由此,当在以这种方式而在拆下了脚部单元的状态下,对托盘进行保管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托盘的收纳效率,并且降低了在将抓持部和脚部设定为不同的单体结构时所存在的、个别发生丢失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所涉及的喷墨印染装置具备: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任一方式的托盘;支承部,其上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而设置有所述托盘;印花部,其向被安置于所述托盘上的被印染材料喷出油墨。
根据本方式,作为喷墨印染装置,能够获得与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任一方式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所涉及的印花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将所述第四方式或者第五方式的托盘从喷墨印染装置的支承部上拆下,并在通过所述脚部而使该托盘站立的状态下,将被印染材料安置在所述安置面上,接下来用手抓住该托盘的所述抓持部而转移该托盘,并将该托盘配置在所述支承部上,从而执行印花。
根据本方式,能够获得与第六方式相同的效果,并且操作性良好地制造出较多的印染物。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安装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涉及的托盘的喷墨印染装置的简要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表示安装了该实施例1所涉及的托盘的喷墨印染装置的简要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3为表示该实施例1所涉及的托盘和安装配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表示该实施例1所涉及的托盘的、从斜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该实施例1所涉及的安装配件的、从斜下方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将该实施例1所涉及的托盘水平地放置在平面部上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7为表示该实施例1所涉及的托盘的、脚部单元的安装方式的仰视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涉及的托盘的立体图。
图9为表示层叠了该实施例2所涉及的托盘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所涉及的托盘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及图2,来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喷墨印染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概要进行说明,接下来,根据在图3至图7中所示的实施例1、在图8及图9中所示的实施例2、和在图10中所示的实施例3,来对本发明的托盘的结构及其作用进行说明。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被印染材料(以下,也称为“布帛”)T,以躯体部Ta和袖部Tb被缝制成筒状的T恤为例,通过将在该T恤上形状印花图像G的表面侧的面设定为第一面9,将该第一面9的相反侧的背面侧的被支承面设定为第二面11而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喷墨印染装置1为,具备托盘3和安装配件47的、以喷墨方式执行印染的装置,其中,所述托盘3用于安置被印染材料T,所述安装配件47为了以可拆装的方式将该托盘3安装在装置主体2的支承部31上而被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3的结构、和独立于所述托盘3而另行设置所述安装配件47的方式构成了一个特征。
在该喷墨印染装置1中,除了上述的托盘3和安装配件47之外,还具备构成输送部17的各个部件和构成印花部19的各个部件,其中,所述输送部17沿着输送方向A输送被安置在所述托盘3上的被印染材料T,所述印花部19通过对由该输送部17引导至印染执行区域15内的被印染材料T的第一面9喷出各种颜色的油墨,从而执行印花。
所述输送部17具备:支承基座29,其沿着所述输送方向A延伸;滑块30,其在作为该支承基座29的上方的一个示例的、宽度方向B上的中央部处,沿着输送方向A进行往复移动;支承部31,其被搭载于该滑块30上并向上方被立起;正时带43,其对所述滑块30进行驱动;未图示的电机,其对该正时带43进行驱动;导杆45,其对所述滑块30在输送方向A上的移动进行引导。
在所述支承部31的上方,经由连接机构33而设置有后述的安装配件47,而且经由该安装配件47而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有后述的托盘3。
所述印花部19具备:滑架21,其以与被印染材料T的输送方向A交差的、装置主体2的宽度方向B为移动方向而进行往复移动;油墨喷出头13,其被搭载于该滑架21上,并朝向存在于印染执行区域15内的被印染材料T的第一面9喷出各种颜色的油墨,从而执行印花。
在装置主体2的朝向正面观察时的左侧(图1),经由未图示的油墨管而设置有墨盒41,所述墨盒41用于朝向成为上述的印花部19的构成部件的所述油墨喷出头13供给各种颜色的油墨。
此外,在装置主体2的朝向正面观察时的右侧,设置有操作按钮37和显示部39,所述操作按钮37用于执行对喷墨印染装置1的各种操作,所述显示部39对与该喷墨印染相关的设定信息和各种消息进行显示。
实施例1(参照图3~图7)
本实施例1所涉及的托盘3A(在以下说明中,当对各实施例1~3进行区别时,标记为托盘3A、3B、3C)具备:主体65,其具有用于安置被印染材料T的安置面23;作为第一突出部的定位销67,其被突出设置于所述主体65的所述安置面23的相反侧的安装面24上,且在将所述主体65安装在所述支承部31上时被使用;抓持部73,其至少为两个,且被设置于所述主体的所述安装面的端缘部上并相互分离。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还具备脚部71,并且所述抓持部73和所述脚部71被一体地形成,所述脚部71被突出设置于所述主体65的所述安装面24上,并且与所述定位销67相比突出尺寸较长。
托盘3A具备脚部71,在将所述主体65水平地放置在桌子等的平面部69(图6)上时,所述脚部71以所述定位销67的顶端67a未抵接于所述平面部69上的状态,水平地对所述主体65进行支承。在通过所述脚部71而使所述主体65站立的状态下,在所述抓持部73的下方存在供手伸入的间隙S。该托盘3A以可拆装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2的支承部31上。
此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65为,拐角部被倒圆加工的矩形平板状的部件。在主体65的外周四边上,形成有外凸缘状的边缘部7,所述边缘部7被形成为与中央的主体部5相比较薄,并向水平方向外侧伸出。所述主体65的主体部5的上表面成为,从下方对被印染材料T的第二面11进行支承的安置面23,而所述主体部5的下表面成为,被安装在后述的安装配件47上的安装面24。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在所述主体65的边缘部7上安装有如图3所示的嵌入式的框架25,所述框架25用于在将被印染材料T对准了预定的安置位置的状态下,将所述被印染材料T固定在主体65上。
在所述框架25上形成有,供所述主体65的主体部5嵌入的四角窗口状的窗口部57。即,框架25由如下的矩形框架状的部件而构成,所述矩形框架状的部件通过具有L字状的截面形状的四根框架要素26包围在中央处形成有窗口部57的外围四边而形成。
另外,在所述四根框架要素26上设置有内凸缘状的阶梯部59和侧板部61,其中,所述阶梯部59与上述的主体65的边缘部7的上表面相对置,所述侧板部61与上述的主体65的边缘部7的侧表面相对置。
此外,在上述主体65的中央处形成有两个孔部68,所述孔部68用于安装在下文中进行说明的定位销67。在所述主体65的宽度方向B上的左右两边的附近,以使各两个排列而成的列错开的方式而在左右各形成有四个安装孔77,所述安装孔77在安装后述的脚部单元70时被使用。
在图3中,脚部单元70处于未安装在主体65上的状态。
被设置在所述主体65的安装面24上的定位销67为,顶端67a被倒圆加工成球面状的、直径较粗的圆形截面形状的轴部件。
此外,在所述定位销67的中途形成有外凸缘部67b,并且从该外凸缘部67b到基端侧的部位被埋入至形成于所述主体65的中央处的孔部68内。另外,也可以不设置外凸缘部67b。
脚部71通过在从侧面观察时呈三角形状的平板状的部件构成,并位于与所述主体65的一个端缘部66相比靠内侧的位置处。而且,脚部71具有从所述主体65的所述端缘部66朝向内侧而退避的倾斜面71a。即,该脚部71的外侧的面成为倾斜面71a,所述倾斜面71a能够对从所述端缘部66被安装的被印染材料T的移动进行引导。
如图4及图6所示,由于所述倾斜面71a被设置在托盘移动方向上的前后的两侧,因此能够获得如下的效果,即,与在铅直方向上垂直延伸的结构相比,能够减少移动时的空气的影响。
所述脚部71被设置为,在托盘移动方向(输送方向A)上位于端缘部66与定位销67之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从所述脚部71的内侧的倾斜面朝向内侧而形成有四角棒状的部件,并且该四角棒状的部件作为在搬运托盘3A时由用户用手抓住而使用的抓持部73而发挥作用。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抓持部73被设置在所述主体65的至少相对置的两个端缘部上。即,所述主体65为长方形形状,且该主体的左右两边的端缘部上设置有一对抓持部73、73。由此,易于用双手抓住所述安置状态下的托盘3A,从而提高了操作者实施安置动作的操作性。
此外,如图6所示,在将托盘3A水平地放置在桌子等的平面部69上的状态下,在所述抓持部73与平面部69之间形成有供操作者的手伸入的空间S。
另外,在将安装了所述固定框架25的托盘3A水平地放置在平面部69上的状态下,所述抓持部73的下表面73a位于与所述固定框架25的下表面25a相比靠所述平面部69侧(铅直方向下侧)的位置处。
在所述脚部71和抓持部73被一体构成的脚部单元70的上表面侧,设置有螺纹孔。采用如下的结构,即,通过在所述螺纹孔中螺合固定螺钉79,从而在所述主体65的安装面24的预定位置处,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安装有四组上述脚部单元70,所述螺钉79从上述被形成于主体65的宽度方向B上的左右两边的附近的安装孔77的上方被插入。
上述脚部单元70相对于上述主体65的安装面24的安装位置能够以图7中所示的安装方式等适当地进行变更。
图7(A)为如下的安装方式,即,在将托盘3A安装在支承部31上的状态下,使脚部单元70A和脚部单元70B在托盘3A上相连接的安装方式,其中,所述脚部单元70A被配置在成为操作者进行使用的一侧的前方,所述脚部单元70B被配置在后方。
图7(B)为如下的安装方式,即,使被配置在前方的脚部单元70A、和被配置在后方的脚部单元70B分离的安装方式。在此,连接是指,脚部单元70A的后方侧的端部和脚部单元70B的前方侧的端部中的至少一部分互相接触的情况。
另外,图7(C)为如下的安装方式,即,使被配置在前方的脚部单元70A、和被配置在后方的脚部单元70B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一部分重叠的安装方式。对于这些方式,可以根据所使用的主体65的大小等情况,而适当地切换这些安装方式并进行选择。
在图7中,优选为,所述定位销67和抓持部73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重叠配置。此外,可以至少重叠一部分。由此,能够降低用户的手或印刷物接触到定位销67的可能性。抓持部73如防波堤那样发挥功能。
对于尺寸不同的多个托盘,也可以使用单侧两个的脚部。此时,脚部单元70(一个脚部71及抓持部73)在作为第一方向的前后方向(输送方向A)上的长度优选为,在最小托盘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以下、且最大托盘中的定位销67与端缘部66之间的最短距离以上。
由此,脚部单元70(一个脚部71及抓持部73)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不会从所述最小托盘(第一托盘)露出,从而容易使用。此外,由于定位销67处于被该脚部单元70(一个脚部71及抓持部73)覆盖的状态,因此能够降低用户的手或印刷物接触到定位销67的可能性。
另外,最短距离是指,所述定位销67与在前后方向(输送方向A)上的距各个定位销67最近的端缘部66之间的、前后方向(输送方向A)上的最短距离。即可以为距定位销67的中心的距离,也可以为距定位销67和外凸缘部67b中的、到成为对象的端缘部66的点最远的部分的距离。
托盘3的主体65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在实施例中所示的长方形。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五角形、六角形、七角形、八角形等。
此外,如图5所示,为了将托盘3A安装在装置主体2的所述支承部31上而使用的安装配件47具备:安装板49,其具有与所述托盘3的定位销67嵌合的孔部48;定位用的轴部51,其从该安装板49的中心向装置主体2的支承部31侧突出。
此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定位用的轴部51的周围和偏中央前端的位置处设置有,共计四根的定位销53(三根定位销53A和一根定位销53B)。通过上述四根定位销53和所述定位用的轴部51,从而安装配件47经由所述连接机构33而被安装在所述支承部31上。
安装板49为,与所述托盘3A的主体65相比较小的矩形平板状的部件,作为一个示例,可以通过对金属制平板材料适当地进行弯曲加工而构成。
在安装板49上,安装有轴承部件81A、81B,所述轴承部件81A、81B用于在安装有托盘3A的上表面侧,对从托盘3A的安装面24突出的两根定位销67A、67B(以标记A和B的方式,对两根的定位销67进行区别)。在上述轴承部件81A、81B(以标记A和B的方式,对两个轴承部件81进行区别)的插入侧开口部处,形成有对所述定位销67A、67B的插入进行引导的、越向下越窄的形状的倾斜面81a、81a。并且,所述嵌合孔部48、48以从上述倾斜面81a、81a的下端部贯穿至该安装板49的下表面的状态而形成。
在所述安装板49的被安装在支承部31上的下表面的中心处,以向所述支承部31侧突出的方式,而设置有直径较粗且较长的圆形截面的、上述的定位用的轴部51。
所述定位用的轴部51的基端部通过被收纳在安装板49内的轴承部件83(图5)而被支承,并且通过拧紧从孔部55插入的固定螺栓,从而所述定位用的轴部51被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9上,其中,所述孔部55被形成在所述安装板49的上表面侧的中心处。
此外,被设置在所述定位用的轴部51的周围的三根定位销53A为,与所述定位用的轴部51相比直径较小且长度较短的圆棒状的部件,并且定位销53A的顶端53a被加工成球面状。一方面,安装板49的前端附近的定位销53B为,直径较小且较长的圆棒状的部件,并且顶端53b被实施了倒角加工。
接下来,按照通过使用上述的托盘3A和安装配件47而实施的、从被印染材料T的安置操作至托盘3A相对于装置主体2的安装为止的操作流程,来对所述托盘3A的作用进行说明。
(1)安置操作时
将被印染材料T安置在托盘3A上的操作是通过将托盘3A放置在桌子等的平面部69(图6)上而进行的。此时,在本实施例中,从托盘3A的结构中去除较长的定位用的轴部51,而在上述的安装配件47上设置定位用的轴部51。此外,在托盘3A上设置有上述的脚部单元70。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水平地支承主体65的状态下,将托盘3放置在平面部69上。
因此,不需要以使主体65倾斜的不稳定的姿态安置被印染材料T,从而能够以水平地支承主体65的稳定的姿态安置被印染材料T。因此,能够实现被印染材料T的安置操作的效率化和操作者的劳动力的减轻。
以这种方式相对于托盘3A的安置面23而被安置的被印染材料T,通过在被位置调节到预定的安置位置之后,从上方嵌套所述框架25,从而被夹持该框架25的阶梯部59及侧板部61、与所述托盘3A的边缘部7之间,进而被固定在托盘3A上。
此外,通过准备多组上述结构的托盘3A,从而能够在喷墨印染之前,预先完成多张被印染材料T的安置操作,此时,重复执行与所需的张数相对应的次数的、所述被印染材料T的安置操作和通过所述框架25实施的固定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脚部71设置在与托盘3A的端缘部66相比靠内侧的位置处,并在脚部71的外侧形成倾斜面71a,从而能够在所述脚部71的存在不成为障碍的条件下,实施在该脚部71的周边附近执行安置操作时的、对被印染材料T的向所述安置面23外露出的端部的处理。
此外,在将托盘3A配置在喷墨印染装置的支承部31上的状态下,当以使T恤等被印染材料T套在所述主体65上的方式来安置所述被印染材料T时,减少在实施该套上的操作时挂在所述脚部71上的可能性,从而提高操作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以针对于不同尺寸的托盘而改变安装位置的方式来安装脚部单元70,从而能够通过使用相同结构的脚部单元70,来应对各种大小的主体65。因此,通过脚部单元70的共通化,从而实现了部件成本的缩减,并且减少了在设置多种脚部单元70时所存在的、脚部单元70的错误安装的问题。
(2)转移时
以这种方式安置了被印染材料T的托盘3A,在以此状态直接被用于喷墨印染时,用手抓住抓持部73而朝向喷墨印染装置1的支承部31被转移,而当临时保管在保管空间等内时,朝向该保管空间而被转移。
在转移托盘3A时,从外侧向被形成于左右抓持部73、73与平面部69(图6)之间的空间S内伸入手,并抓住上述左右抓持部73、73而向上方抬起。
并且,此时,因为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与所述框架25的下表面25a相比,抓持部73的下表面73a位于平面部69侧的结构,所以能够减少由于手先作用于框架25的下表面25a上而不小心仅抬起框架25的可能性。
此外,通过设置这种抓持部73,从而能够易于搬运托盘3A,由此能够可靠地保持托盘3A并将托盘3A转移到目标位置处。
(3)向支承部的安装
以这种方式被转移到喷墨印染装置1的支承部31上的托盘3A,相对于被安装在该支承部31上安装配件47而以如下的方式被安装。
对于通过抓住所述抓持部73而被搬运至存在于安置区域内的支承部31上的托盘3A,在由轴承部件81、81的倾斜面81a、81a对从主体65的安装面24突出的两根定位销67、67进行引导的同时,使两根定位销67、67插入并嵌合到被形成于该安装板49上的嵌合孔部48、48中,其中,所述轴承部件81、81被安装在安装配件47的安装板49的上表面上。
另外,通过所述两根定位销67、67和两个嵌合孔部48、48之间的嵌合,从而执行托盘3A相对于安装配件47的定位,因为托盘3A自身具有相应的重量,所以通过该托盘3A的自重,从而形成了托盘3A相对于安装配件47的固定状态。
因此,相对于喷墨印染装置1的输送部17的移动,也能够维持所述固定状态,并执行由印花部19实施的喷墨印染。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例,能够通过用双手抓住两个抓持部73、73,来转移托盘3A。因此,在通过用手抓住在安置面23上安置有被印染材料T的状态下的托盘3A,而对该托盘3A进行转移时,通过抓住所述抓持部73、73,从而无需在抓住该托盘3A的同时直接用手抓住被进行了安置的状态下的被印染材料T。由此,破坏该安置状态的力不会直接作用于被进行了安置的被印染材料T上,从而能够降低该被印染材料T的安置状态在上述转移的前后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此外,所述抓持部73、73的、自所述安置面24的突出尺寸为,超过所述被嵌套的状态下的所述框架25在所述突出方向上所存在的范围的长度。因此,能够抑制如下情况的发生,即,当用手来抬起安装有嵌套式的框架25的托盘3A时,因为手先作用于框架25的下表面上,从而仅抬起该框架25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通过该框架25而被安置在预定的安置位置处的被印染材料T的位置偏移、即安置状态的破坏。
此外,由于托盘3A的主体65具有与所述定位销67相比突出尺寸较长的脚部71,因此能够将该托盘3A从喷墨印染装置1的支承部31上拆下,并水平地放置在桌子等的平面部上。由此,将被印染材料T安置在喷墨印染装置1的托盘3A上的安置操作变得较为容易,从而能够实现该安置操作的效率化。
此外,由于在通过所述脚部71而使所述主体65站立的状态下,在所述抓持部73、73的下方存在供手伸入的间隙S,因此在结束安置后用手来抓住抓持部73、73的动作因为所述间隙S的存在而变得较为容易,从而提高了操作性。
此外,通过从喷墨印染装置1的装置主体上拆下该托盘3A,从而还能够在除装置主体之外的其他位置处执行将被印染材料T安置在托盘3A上的操作。
根据该方式,只要准备多组托盘3A,并预先将被印染材料T安置在这些托盘3A上,便能够省略在每次印花结束时所实施的、在安置区域内对被印染材料T的安置操作,从而能够执行效率良好的被印染材料的安置操作及印花。
此外,通过使所述抓持部73和所述脚部71一体化,即,通过一体化而形成为脚部单元70,从而能够实现部件数量的削减,并且通过较少的工序来执行所述抓持部73和脚部71的拆装操作以及对安装位置的调节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当不使用该托盘3A时,能够以从主体65上拆下脚部单元70的状态进行保管。由此,当在以此种方式而在拆下了脚部单元70的状态下对托盘3A进行保管时,能够进一步提高托盘3A的收纳效率,且降低在将抓持部73和脚部71设定为单独的单体结构时所存在的、个别发生丢失的可能性。
实施例2:托盘的重叠的说明(参照图8和图9)
实施例2所涉及的托盘3B仅主体65的一部分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所涉及的托盘3A不同,其他的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
因此,在此对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以与所述实施例1不同的主体65的结构为中心,对实施例2所涉及的托盘3B的结构、和通过使用该托盘3B而执行的使用方式及其作用进行说明。
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主体65的安置面23上,以与脚部71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的方式形成有四个凹部87,在所述凹部87用于使被重叠在该托盘3B上的、其他托盘3B的脚部71配置在其中。在此,凹部87的形状优选被形成为,较浅且平滑的凹面(在图8中,为了容易理解而将凹部87记载得较大),以使作为主体65的安置面23的相同的平滑性不会降低。
所述凹部87具有能够收纳所述脚部71的顶端部71b的深度,并且,通过以与所述脚部71的顶端部71b相同的形状且与所述顶端部71b相比稍微大的凹部而形成。
因为在托盘表面上形成凹部,所以所述凹部87的深度优选在主体65的厚度以下。另外,从抑制主体65的强度降低的观点出发,该凹部87的深度更加优选在该主体65的厚度的二分之一以下。此外,因为因脚部71的顶端部71b和所述凹部87之间的接触,从而根据其原材料的不同,而存在两者均被磨损的可能性,所以也可以为贯穿至主体65的下表面的贯穿孔。凹部87的形成部位优选位于印刷区域的外侧。
并且,在使用以这种方式构成的托盘3B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因为在层叠了多组托盘3B时,上方的托盘3B的脚部71的顶端部71b被配置在被形成于下方的托盘3B的安置面23上的凹部87内,所以该托盘3B的层叠状态变得牢固,从而能够抑制各层托盘3B的位置偏移或托盘3B的崩塌。
此外,通过层叠多组托盘3B,从而相对于无法层叠的结构而提高了托盘3B的收纳效率。在此,收纳效率是指,每单位面积的托盘数量。
实施例3(参照图10)
实施例3所涉及的托盘3C中,主体65和脚部71C(为了与实施例1进行区别,而附加了符号C)和抓持部73C(为了与实施例1进行区别,而附加了符号C)的结构,与所述实施例1所涉及的托盘3A不同,其他的结构具有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
因此,在此对于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说明,并且以与所述实施例1不同的主体65、脚部71C和抓持部73C的结构为中心,对实施例3所涉及的托盘3C的结构及其作用进行说明。
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抓持部73C和脚部71C由独立的部件而构成。在托盘3C的主体65上,代替在所述实施例1中所设置的安装孔77,而设置有长孔89,所述长孔89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的固定的范围内对所述脚部71C的安装位置进行调节。
具体而言,脚部71C通过从侧面观察时呈三角形状的平板状部件而构成,并且在该脚部71C的上表面上,各形成两个螺纹孔。
抓持部73C由如下形状的如把手的部件而构成,所述形状为,使弯曲成门型的棒状部件从主体65的安装面24朝向下方突出,并且朝向侧面外侧折弯的形状。
此外,在所述主体65上,形成有用于将所述抓持部65安装在主体65的安装面24上的安装孔91,使用固定螺钉79而将所述脚部71C和抓持部73C安装在主体65的安装面24的预定位置上。
并且,在使用了以这种方式构成的托盘3C的情况下,也能够发挥与所述实施例1的托盘3A相同的作用,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将脚部71C的安装位置调节为操作者容易执行操作的位置,并且抓持部73C容易抓住,从而托盘3C的转移操作变得容易。
其他实施例
虽然本发明所涉及的托盘、喷墨印染装置、以及印花物的制造方法以具有以上所述的结构为基本,但当然也可以实施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的、对部分结构的变更或省略等。
例如,所述脚部71的形状、材质以及个数等并不限于在所述实施例1~3中所示的结构,而是可以采用各种结构,可以采用矩形框形状、圆锥台形状、角锥台形状、圆柱形状或者角柱形状等的脚部71。此外,材质也可以采用合成树脂、木材或者橡胶状弹性材料等各种材质。
此外,脚部71的数量并不限于四个,也可以为三个,或者可以设置五个以上,并且脚部71的安装位置也并不限于主体65的安装面24的边缘部处,也可以将脚部71设置在该边缘部的内侧。
(1)脚部的数量
例如,可以根据托盘尺寸来对脚部的数量进行调节。具体而言,如较小的S尺寸设置两个脚部、中间的M尺寸设置三个脚部、较大的L尺寸设置四个脚部这样,根据托盘尺寸的增大而增加脚部。在脚部为两个时,该脚部的下端被形成为平坦的面形状,从而即使为两个脚部,也稳定地站立。当托盘尺寸增大时,根据该变化,托盘自身的重量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当长期放置托盘时,托盘有可能因为自重而变形。因此,通过根据托盘尺寸来增加脚部,从而能够抑制托盘的变形。
由于当托盘尺寸较小时,从中心点至端部的距离变短,所以与较大情况相比,托盘变形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对于小尺寸的托盘,为了削减成本并防止重量的增加,从而减少脚部。
(2)脚部的位置
此外,由托盘的自重而引起的变形,在托盘中的、距离中心点较远的四个拐角的部分处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当将脚部配置在更加接近角处时,能够抑制托盘的变形。
(3)脚部的设置方法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脚部71以从主体65的安装面24向与定位销67相同的方向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但例如还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从主体65的侧面突出,即,将脚部71螺栓固定在主体65的侧面上,从而使脚部71从所述主体65的侧面向与所述定位销67相同的方向突出。
此外,作为主体65的材质,虽然作为一个示例而可以使用丙烯板等透明的合成树脂平板材料,但也可以使用不透明的合成树脂平板材料、木材、铝制的平板材料等。此外,也可以在丙烯制的合成树脂平板的周边设置铝制或者不锈钢制的加强框架等、通过复合材料而构成主体65。
主体的形状也并不限于实施例的长方形,也可以为一部分呈凸曲面形状、山形形状等的形状。
此外,在托盘3的重量较轻时,为了防止印花过程中的托盘3的浮起,还可以设置在将托盘3放置在安装配件47上之后,将托盘3固定在安装配件47上的螺钉式或者箝位式等的锁止单元。
符号说明
1…喷墨印染装置;2…装置主体;3…托盘;5…主体部;7…边缘部;9…第一面;11…第二面;13…油墨喷出头;15…印染执行区域;17…输送部;19…印花部;21…滑架;23…安置面;24…安装面;25…框架;25a…下表面;26…框架要素;29…支承基座;30…滑块;31…支承部;33…连接机构;37…操作按钮;39…显示部;41…墨盒;43…正时带;45…导杆;47…安装配件;48…嵌合孔部;49…安装板;51…(定位用的)轴部;53…定位销(第一突出部);53a…顶端;53b…顶端;55…孔部;57…窗口部;59…阶梯部;61…侧板部;65…主体;66…端缘部;67…定位销;67a…顶端;67b…外凸缘部;68…孔部;69…平面部;70…脚部单元;71…脚部;71a…倾斜面;71b…顶端部;73…抓持部;73a…下表面;77…安装孔;79…固定螺钉;81…轴承部件;81a…倾斜面;83…轴承部件;87…凹部;89…长孔;91…安装孔;T…被印染材料(布帛);Ta…躯体部;Tb…袖部;A…输送方向;B…宽度方向;S…空间。

Claims (6)

1.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被设置于喷墨印染装置的支承部上,并具备:
主体,其具有用于安置被印染材料的安置面;
第一突出部,其以向所述安置面的相反侧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并在将所述主体配置在所述支承部上时被使用;
抓持部,其至少为两个,且以用户能够用手抓持的方式被设置在所述安置面的相反侧并相互分离;
脚部,所述脚部以向所述主体的所述安置面的相反侧突出的方式而被设置,并且与所述第一突出部相比突出尺寸较长,
在通过所述脚部而使所述主体站立的状态下,于所述抓持部的下方具有供手伸入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抓持部被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的、至少相对置的两个端部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
具备框架,所述框架被嵌套到于所述安置面上安置有被印染材料的状态下的所述主体上,从而维持所述被印染材料的所述安置状态,
所述抓持部的、以所述安置面的相反侧的安装面为基准的突出尺寸为,超过所述被嵌套的状态下的所述框架于所述突出方向上所存在的范围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抓持部和所述脚部被一体地形成。
5.一种喷墨印染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
支承部,其上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而设置有所述托盘;
印花部,其向被安置于所述托盘上的被印染材料喷出油墨。
6.一种印花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从喷墨印染装置的支承部上拆下,并在通过所述脚部而使该托盘站立的状态下,将被印染材料安置在所述安置面上,接下来用手抓住该托盘的所述抓持部而转移该托盘,并将该托盘配置在所述支承部上,从而执行印花。
CN201310100119.1A 2012-04-24 2013-03-26 托盘、喷墨印染装置以及印花物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30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98464A JP5974359B2 (ja) 2012-04-24 2012-04-24 セットトレイ、インクジェット被捺染装置及び印捺物の製造方法
JP2012-098464 2012-04-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3080A CN103373080A (zh) 2013-10-30
CN103373080B true CN103373080B (zh) 2016-11-30

Family

I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4911A (zh) * 1999-12-29 2003-04-30 株式会社伊泰克 数字式织物印花用喷墨印刷机
US6631985B2 (en) * 2000-11-17 2003-10-14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textile printing system, ink-jet textil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textile printing method
JP2007190840A (ja) * 2006-01-20 2007-08-02 Patent Section:Kk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EP2033782A1 (en) * 2007-08-30 2009-03-11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nting apparatus
CN101589190A (zh) * 2006-12-26 2009-11-25 马斯特满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喷墨打印机的衣服印刷方法和衣服印刷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4911A (zh) * 1999-12-29 2003-04-30 株式会社伊泰克 数字式织物印花用喷墨印刷机
US6631985B2 (en) * 2000-11-17 2003-10-14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textile printing system, ink-jet textil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textile printing method
JP2007190840A (ja) * 2006-01-20 2007-08-02 Patent Section:Kk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CN101589190A (zh) * 2006-12-26 2009-11-25 马斯特满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喷墨打印机的衣服印刷方法和衣服印刷系统
EP2033782A1 (en) * 2007-08-30 2009-03-11 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 Printing apparatu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73081B (zh) 托盘、喷墨印染装置、托盘的保管方法以及印花物的制造方法
JP5974359B2 (ja) セットトレイ、インクジェット被捺染装置及び印捺物の製造方法
CA2865145C (en) Laundry hampers and sorters with accessible front loading regions
CN214529484U (zh) 一种下筒、针筒以及圆纬机
JP2013096017A (ja) 被捺染材の支持装置、捺染装置及び印捺物の製造方法
JP6024870B2 (ja) 被捺染材のセット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装置
CN103373080B (zh) 托盘、喷墨印染装置以及印花物的制造方法
CN112342756B (zh) 晾杆及晾衣系统
CN202390622U (zh) 一种双面圆纬机沉降片
JP4855808B2 (ja) 布類投入装置
EP1602764A3 (en) Basket, machine and plant for dyeing textile materials
CN1989282A (zh) 缝纫机
RU2005119189A (ru) Многоярусное веревочное захватно-направляющее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и тканевого полотнища в бумагоделательной машине
CN209932207U (zh) 服装陈列架
CN207062503U (zh) 袜机机头加固结构
CN107713407B (zh) 一种便于书籍取放的多功能书架
CN213864700U (zh) 一种高清晰度印花机的收料装置
CN218008935U (zh) 一种生物安全柜便携式座椅装置
CN211367931U (zh) 一种用于针织布料的经编机放卷装置
CN217651378U (zh) 一种纺织用筒纱架
CN215974300U (zh) 一种便捷式纱架
CN215456491U (zh) 一种陶瓷编织红酒架
CN219495940U (zh) 一种弹性布用拉力检测装置
CN216663355U (zh) 一种包覆纱用锭子
JPH0430087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