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1155A -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71155A
CN103371155A CN2012101068375A CN201210106837A CN103371155A CN 103371155 A CN103371155 A CN 103371155A CN 2012101068375 A CN2012101068375 A CN 2012101068375A CN 201210106837 A CN201210106837 A CN 201210106837A CN 103371155 A CN103371155 A CN 103371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imbin
azadirachtin
soil
water
fr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68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明
周围
钟军
纪明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LYUHE AGRICUL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LYUHE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LYUHE AGRICUL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LYUHE AGRICUL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068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711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3371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711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特别是涉及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所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印楝素A0.0045-0.005份,印楝素B0.08-0.12份,印楝素C0.14-0.16份,水0.74-0.75份。取符合所述重量份数的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加入到符合所述重量份数的水中搅拌,使得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溶解到水中,既得。本发明印楝素水溶剂具有杀虫高效、土壤改良、易降解、无残留、无抗药性、稳定性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特别是涉及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果树根癌病(致病菌为根癌土壤杆菌)又称果树根瘤病、根肿病、冠瘿病,是果树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原菌是一种短杆状具极生鞭毛的细菌,可侵染60多科300多种植物,主要寄主有山楂、苹果、葡萄、梨、桃、杏、柿子、樱桃、核桃、板栗等果树和杨柳等树种,该病危害严重,发病植株由于根部发生癌变,水分、养分流通受阻,树势日衰,叶薄色黄,严重时死树。苗木受害后发育受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严重时叶片黄化、早衰。盛果期树受害,果实小,树龄缩短,树势衰弱,果树结果不良,品质降低。虽然根癌病一般对成年果树不会产生致命的伤害,但是由此引起显著的果树产量减少以及生活力的降低。
病菌来源:由根癌细菌所致。病原细菌存活于病组织中和土壤中,可存活多年,病原随病苗、病株向外传带。在园内可由雨水、灌溉水及地下害虫、线虫等媒介传播扩散。病菌发育温度为10℃~34℃,最适为22℃,致死为51℃,耐酸碱范围pH5.7~9.2,最适为pH7.3。     侵害途径:病原细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寄生植物,也可通过自然孔口侵入。病菌侵入植株后,可在皮层的薄壁细胞间隙中不断繁殖,并分泌刺激性物质,使邻近细胞加快分裂、增生,形成癌瘤症。病菌进入植株后,可潜伏存活,待条件合适时发病。
目前传统的防治方法有如下几种:
选用抗病砧木嫁接:通常嫁接换根是防止此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嫁接以后植株抗逆性增强,生长旺盛,品质增进,产量提高。选用抗病性较强、亲和力强的砧木和无病接穗,在无病史的田块育苗。但是接穗和砧木的亲和力以及嫁接的技术和嫁接后的管理直接影响嫁接的成活率。
苗木检查消毒:要检查病虫害的情况,对砧木种子进行消毒。所有接穗、出圃苗木,都应在未抽芽前将接口以下部位,用1%硫酸铜溶液浸5分钟,或用3%次氯酸钠液浸泡3分钟,再放入20%的石灰水中浸2分钟,有效防止苗木上携带的病菌传播出去。但是农民在使用化学药品进行消毒时,有时掌握不准其用法和用量,随意增加配比,从而对果树苗木造成伤害。
改进育苗方法,加强栽培管理:选择育苗地建立无病苗木基地,培养无病壮苗,避免重茬;老果园,特别是曾经发生过根癌病的果园和老苗圃地不能作为育苗基地,苗圃地应进行土壤消毒;嫁接苗木应避免伤口接触土壤,减少染病机会,改枝接为芽接,以加快愈合,减小伤口。同时嫁接需要适宜的环境和熟练的技术,如果处理不好,伤口很难愈合,对果树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危害。
新建果园逐步增施有机肥或生物活性有机肥,改变土壤pH值,以利增强树势,不利于病菌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在施用有机肥时要充分进行腐熟,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可以灼伤果树根系,导致果树根腐病的发生。同时极易招惹地下越冬的害虫,对来年害虫防治极为不利。
病株处理:在定植后的果树上发现病瘤时,先用快刀彻底切除病瘤,切下的病瘤应随即烧毁。对原树坑要更换新土,隔年再进行补植。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果树根瘤病的发生。
化学药剂防治:去除病瘤,用100倍硫酸铜溶液或5度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50倍液等药剂消毒后,用1:2:100波尔多液或K84的5倍液抹,然后再用100倍硫酸铜溶液浇灌果树根际土壤。40%福美砷50倍液涂刷后,用“843”康复剂或波尔多浆涂抹保护。而土壤是一个由无机胶体、有机胶体以及有机-无机胶体所组成的胶体体系,其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在酸性土壤下,土壤胶体带正电荷,在碱性条件下,则带负电荷。进入土壤的化学农药可以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氢键结合与配位价键结合等形式吸附在土壤颗粒表面。农药被土壤吸附后,移动性与生理毒性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土壤对农药的净化。但这种净化作用是有限度的,土壤胶体的种类与数量,胶体的阳离子组成,化学农药的物质成分与性质等都直接药性到土壤对农药的吸附能力,吸附能力越强,农药在土壤中的有效性越低,则净化效果越好。但这种土壤吸附净化作用也是不稳定的,农药既可被土粒吸附,又可释放到土壤中去,它们之间是相互平衡的。因此,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缓冲解毒作用,而没有使化学农药得到降解。 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扩散与迁移:土壤中的农药,在被土壤固相吸附的同时,还通过气体挥发与水的淋溶在土体中扩散迁移,从而导致大气、水与生物的污染。 大量资料证明,不仅非常易挥发的农药,而且不易挥发的农药(如有机氯)都可以从土壤、水及植物表面大量挥发。对于低水溶性与持久性的化学农药来说,挥发是农药进入大气中的重要途径。 农药在土壤中的挥发作用大小,主要决定于农药本身的溶解度与蒸气压,也与土壤的温度、湿度等有关。 农药除以气体形式扩散外,还能以水为介质进行迁移,其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直接溶于水;二是被吸附于土壤固体细粒表面上随水分移动而进行机械迁移。一般来说,农药在吸附性能小的砂性土壤中容易移动,而在粘粒含量高或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中则不易移动,大多积累于土壤表层30cm土层内。因此有的研究者指出,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是不大的,主要是由于土壤侵蚀,通过地表径流流入地面水体造成地表水体的污染。农药对人体的危害:目前,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约500余种,这些农药的广泛使用,不仅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同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农药主要由三条途径进入人体内:一是偶然大量接触、二是长期接触一定量的农药、三是日常生活接触环境和食品、化妆品中的残留农药,后者是大量人群遭受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环境中大量的残留农药可通过食物链经生物富集作用,最终进入人体。农药对其他生物的危害:首先是直接杀伤,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必然杀伤大量非靶标生物,只是害虫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死亡;环境中大量的农药还可以使生物产生急性中毒,造成生物群体迅速死亡;鸟类是农药的最大受害者之一;除草剂对农作物及其它植物的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其次是慢性危害:低剂量的农药对生物产生慢性危害,影响其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农药可驱使生物改变原来的栖息场所,影响固有的生活规律,是生命活动受到影响;另外,生物长期生活在含有农药的环境中,通过取食、呼吸等生命活动而使农药在体内不断积累,最终造成危害,主要表现在免疫力、生殖力、抗逆力等降低;农药的生物富集是农药对生物见解危害的最严重形式,植物中的农药可经过食物链逐级传递并不断蓄积,对任何动物构成潜在威胁,并影响生态系统。农药破坏生态平衡:农田环境中有多种害虫和天敌,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他们相互制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农药的大量使用,良莠不分地杀死大量害虫天敌,严重破坏了农田生态平衡,并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我国产生抗药性的害虫已遍及粮、棉、果、茶等作物。害虫抗药性的不断提高成为害虫爆发成灾的内因。半个多世纪以来,全世界杀虫剂使用量增加了近10倍,而害虫造成的谷物产量损失居高不下。害虫的猖獗为害迫使农民不断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生物防治:自1973年以来,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广泛应用K84(在我国的商品名为根癌宁)防治核果类和蔷薇根癌病,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目前在澳大利亚根癌几乎达到完全控制,成为近代生物防治的典范。K84是一种根际细菌,对核果类、苹果、梨、柿等果树含有的生化Ⅰ型和Ⅱ型根癌土壤杆菌具有防效,但是对生化Ⅲ型根瘤菌引起的葡萄根癌病则无效。使用时以水稀释,用于浸根、浸种或浸插条。处理后的树在病地种植,可以有效的防治根癌病的发生,有效期可以达到两年。另外还可以用作嫁接伤口的保护。国内以用K84菌株发酵产品制成了拮抗根癌病的生物农药——根癌宁。应用根癌宁生物农药30倍稀释液对桃树进行浸桃核育苗、浸根定植、切瘤灌根等生物措施,均能有效地控制根癌病的发生,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且对核果类的其他树种和仁果类果树的根癌病也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K84只是一种生物保护剂,只有在发病前,即病菌侵入前使用才能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生物农药其中也含有化学成分,是生物与化学成分的有机结合。所以对土壤也存在一定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印楝素水溶剂具有杀虫高效、土壤改良、易降解、无残留、无抗药性、稳定性好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所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印楝素A0.0045-0.005份,印楝素B 0.08-0.12份,印楝素C 0.14-0.16份,水0.74-0.75份。
所述的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所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印楝素A0.0048份,印楝素B 0.1份,印楝素C 0.15份,水0.7452份。
所述的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符合所述重量份数的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加入到符合所述重量份数的水中搅拌,使得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溶解到水中,既得。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和效果:
本发明印楝素水溶剂具有改善土壤,培肥地力的效果:它可以改善土壤的微生态系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能够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如外观、色泽、口感、营养成分、耐贮性;增强免疫,提高抗性:增强作物的抗旱、抗涝、抗冻能力,抑制病原微生物及虫卵的生长繁育,提高作物的抗性,可减缓害虫的抗药性;绿色环保,天然有机:本品高效、不污染环境及土壤、易降解、无残留、无污染是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理想肥料;其稳定性好,易于储存。
本发明的作用机理:印楝素能降低昆虫的血细胞数量、降低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降低血淋巴中海藻糖和金属阳离子浓度,能抑制昆虫中肠酯酶和脂肪体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磷酸酶和葡萄糖酶的活性,降低昆虫的取食率和对食物的转化利用率,能影响昆虫的正常呼吸节律,降低昆虫脂肪体中DNA和RNA含量,降低雌虫卵巢、输卵管、受精囊中蛋白质、糖原和脂类的含量及一些酶的活性,对雄虫生殖系统有影响,使昆虫的脑、咽侧体、心侧体、前胸腺、脂肪体等发生病变,影响昆虫体内激素平衡,从而干扰昆虫生长发育。 
本发明印楝素水溶剂较好地满足了目前农药开发的要求,如高效、低毒、无残留、选择性好等。印楝中活性成分是自然存在的物质,在与自然界的长期演化过程中,自然界对印楝中的各种化学成分早已形成了完善的降解机制,其活性成分在自然界中无累积,印楝素是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分子结构中有许多能够发生反应的官能团,易分解,对环境安全,特别适用于蔬菜、水果和茶叶等直接食用的作物,且对作物不产生药害。印楝制剂主要具有抑制生长发育、拒食、忌避和不育等作用方式,与常规农药的杀虫作用机理差异很大,活性成分复杂,有利于克服害虫抗药性,对非靶标生物安全, 对哺乳动物毒性低, 并有明显的选择性。印楝素及印楝制剂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并具有环境污染治理功能,如清除Cu2+、Zn2+、Cd2+等,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印楝素及印楝杀虫剂在农药、卫生用药、日化和环境治理等领域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百分含量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百分含量。
实施例1: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所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印楝素A0.0045g,印楝素B 0.08 g,印楝素C0.16 g,水0.74 g。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所述重量的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加入到符合所述重量的水中搅拌,使得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溶解到水中,既得。
实施例2: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所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印楝素A0.005g,印楝素B 0.12 g,印楝素C0.14 g,水0.75 g。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所述重量的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加入到符合所述重量的水中搅拌,使得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溶解到水中,既得。
实施例3: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所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印楝素A0.0045g,印楝素B 0.12 g,印楝素C0.14 g,水0.75 g。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所述重量的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加入到符合所述重量的水中搅拌,使得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溶解到水中,既得。
实施例4: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所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印楝素A0.005g,印楝素B 0.12 g,印楝素C0.15 g,水0.74 g。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所述重量的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加入到符合所述重量的水中搅拌,使得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溶解到水中,既得。
实施例5: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所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印楝素A0.0048g,印楝素B 0.1 g,印楝素C 0.15 g,水0.7452 g。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所述重量的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加入到符合所述重量的水中搅拌,使得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溶解到水中,既得。
实施例6: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所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印楝素A0.0047g,印楝素B 0.11 g,印楝素C 0.155 g,水0.748 g。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所述重量的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加入到符合所述重量的水中搅拌,使得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溶解到水中,既得。
实施例7: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它是由下述原料按所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印楝素A0.0046g,印楝素B 0. 09 g,印楝素C 0.145 g,水0.744 g。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取所述重量的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加入到符合所述重量的水中搅拌,使得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溶解到水中,既得。
本发明印楝素水溶剂治疗果树根癌的试验数据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印楝素水溶剂(按本发明实施例1-7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制得)
供试植物:桃树、梨树、苹果树
1.2方法与步骤
试验在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城子镇果树试验基地中进行,此地块根癌病的发病率严重,达90%以上。选择在此地块已有8-10年树龄的桃树、梨树、苹果树各180株。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Ⅰ为印楝素水溶剂 ,清水作为对照(CK)。设3次重复,共18个小区,每6个小区栽植一种果树,设桃树、梨树、苹果树的种植小区分别为A、B、C,则各处理分别为A、ACK;B、BCK;C、CCK。其栽培管理方式与一般生产相同。
从果树发芽时开始使用印楝素水溶液,以1:100比例稀释溶液进行灌根和伤口涂抹,每棵果树用量150ml,对照浇入清水。发芽后第15天、30天、45天各使用一次,施用后5天分别取主根附近5-10cm,土壤深度5-15cm进行检测,测量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土壤物理性质,根系活力,同时统计防治效果。发芽后20天,35天、50天时,观察果树的生长状况,并统计果树产量。采集成熟期桃子、梨、苹果鲜样,分析可溶性糖、Vc含量。
2结果与分析
土壤微量元素是植株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其丰缺不仅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固氮作用以及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等,它与生物多糖、核酸、维生素等密切相关,而且影响植株抗病性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同时对改善果实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印楝素水溶剂能够改变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时对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较大,其中A、B、C中水溶性钙、水溶性镁、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锰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改变,可以增强植株的吸附特性,使其更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性,对果实的品质和产量有较大的影响。
试验表明:施用印楝素水溶剂后,土壤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随着印楝素水溶剂的施用次数不断增加,土壤容重和比重较对照的小,发芽后50天时,土壤容重为1.46g·cm-3,比重为2.70,土壤的透气性逐渐增加。同时,随着土壤孔隙度的逐渐增加,土壤的含氧量也逐渐增加,有效改善了土壤板结状况和土壤疏松性。随着印楝素水溶剂施用次数不断增加,土壤中水溶性盐含量逐渐下降,A的水溶性盐含量低于Ack,B低于Bck,C低于Cck
根系活力是衡量根系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直接与上部分营养状况及产量水平相关。施用印楝素水溶液后,植株的根系活力逐渐增加,A、B、C各处理总体高于对照。印楝素水溶剂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根系生长的土壤物理环境,也为果树的根系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土壤中营养元素释放供作物吸收利用,有机质分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和腐殖酸对土壤矿物部分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可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某些养分的有效化。施用印楝素水溶剂能够改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其中发芽后20天、35天、50天时,施用印楝素水溶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对照相比,明显高于对照。
印楝素水溶剂对桃树、梨树、苹果树的根癌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A20天时,根癌病相对防效为67.61%,35天时,根癌病相对防效为75.16%,50天时,根癌病相对防效为85.83% 。ACK未施用印楝素,根癌病的发病率为91.05%。B20天时,根癌病相对防效为53.98%,35天时,根癌病相对防防效为63.27%,50天时,根癌病相对防效为82.14%。BCK未施用印楝素,根癌病的发病率为90.53%。C20天时,根癌病相对防效为50.19%,35天时,根癌病防效为67.94%。50天时,防效为85.25%。CCK未施用印楝素,根癌病的发病率为88.46%。
施用印楝素水溶剂能提高桃、梨、苹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A、B、C处理的增产幅度可以达到15.3%、19.5%和12.8%。与其它果树相比,梨树增产较显著。施用印楝素水溶剂处理果树畸形果少,而且果实香味浓郁,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桃、梨、苹果的口感。而对照植株由于根部发生癌变,水分和养分流通受阻,植株发育受阻,生长缓慢且矮小,树势衰弱,叶片薄、细瘦、小而黄。果实小,成熟也不一致。抽枝少,严重时植株干枯死亡。
另外,印楝素水溶剂中含有很多活性物质azadirachtin、protolimonoids、limonoids、tetranortriterpenoids、pentanortriterpenoids、hexanortriterpenoids和一些nonterpenoid,不仅可以有效杀灭土壤杆菌属的细菌,对根癌病的发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保护果树伤口不受致病菌的侵染,而且对多种不同生活习性的地下病菌和害虫有拒食、忌避、触杀、胃毒、抑制生长发育、破坏昆虫繁育等作用。同时,印楝素水溶液可以有效抑制土壤中致病菌和害虫的生长和繁殖,这就减少了对植株根部的伤害,从而减少根癌病的发病机会。施用印楝素水溶剂后,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均发生变化,随着印楝素水溶剂施用次数的增加,促进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了土壤肥力;抑制了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生长,其数量明显低于对照。印楝素水溶剂与其他农药相比,可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分解和养分的转化。
施用和涂抹印楝素水溶剂可以有效防治果树根癌病。对土壤本身有很好的改良作用,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从而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促进桃树、梨树、苹果树生长,显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印楝素水溶剂治疗根癌病在一年之内都未复发,具有较好的持效期。
稳定性结果:
在0-30℃贮存条件下,避免阳光直射,本发明印楝素水溶剂可以保存24个月,而印楝素水乳剂仅保存12个月。

Claims (3)

1.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按所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印楝素A0.0045-0.005份,印楝素B 0.08-0.12份,印楝素C 0.14-0.16份,水0.74-0.7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按所述重量份数制备而成:印楝素A0.0048份,印楝素B 0.1份,印楝素C 0.15份,水0.7452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符合所述重量份数的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加入到符合所述重量份数的水中搅拌,使得印楝素A、印楝素B和印楝素C溶解到水中,既得。
CN2012101068375A 2012-04-13 2012-04-13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3711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68375A CN103371155A (zh) 2012-04-13 2012-04-13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68375A CN103371155A (zh) 2012-04-13 2012-04-13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71155A true CN103371155A (zh) 2013-10-30

Family

ID=49457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68375A Pending CN103371155A (zh) 2012-04-13 2012-04-13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71155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2323A (zh) * 2014-09-24 2015-02-04 刘猛 一种葡萄根朽病的防治方法
CN106007971A (zh) * 2016-05-24 2016-10-12 句容市满园春家庭农场 一种预防樱花根癌病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02995A (zh) * 2018-05-22 2018-10-26 广西昭平县古书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树根癌病的防治方法
CN114451427A (zh) * 2022-02-22 2022-05-10 合肥高尔生命健康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印楝籽提取物和松脂酸铜的农药杀虫剂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3135A (zh) * 2004-06-18 2005-03-16 华南农业大学 印楝素与氟螨脲混配可湿性粉剂
RU2433589C1 (ru) * 2010-03-30 2011-11-20 Орлов Евген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пособ борьбы с личинками кровососущих насекомых
CN102626092A (zh) * 2012-03-15 2012-08-08 辽宁绿禾农业有限公司 治疗根结线虫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3135A (zh) * 2004-06-18 2005-03-16 华南农业大学 印楝素与氟螨脲混配可湿性粉剂
RU2433589C1 (ru) * 2010-03-30 2011-11-20 Орлов Евгени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Способ борьбы с личинками кровососущих насекомых
CN102626092A (zh) * 2012-03-15 2012-08-08 辽宁绿禾农业有限公司 治疗根结线虫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志祥等: "印楝素A和印楝素B生物活性比较", 《植物保护》, no. 03, 8 June 2007 (2007-06-08) *
张志祥等: "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生物活性及增效作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no. 05, 30 October 2004 (2004-10-30) *
张志祥等: "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稳定性比较",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no. 01, 30 January 2005 (2005-01-3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2323A (zh) * 2014-09-24 2015-02-04 刘猛 一种葡萄根朽病的防治方法
CN106007971A (zh) * 2016-05-24 2016-10-12 句容市满园春家庭农场 一种预防樱花根癌病的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02995A (zh) * 2018-05-22 2018-10-26 广西昭平县古书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树根癌病的防治方法
CN114451427A (zh) * 2022-02-22 2022-05-10 合肥高尔生命健康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印楝籽提取物和松脂酸铜的农药杀虫剂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ngham The compost tea brewing manual
Sileshi et al. Integrating ethno-ecological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of termites for sustainable termite management and human welfare in Africa
Brevik Soil health and productivity
CN1969606B (zh) 一种白蚁共生人工种植鸡*的方法
Philbrick et al. Companion plants and how to use them
KR101431787B1 (ko) 유기농 인삼 및 그의 재배방법
CN104823626A (zh) 一种防控柑桔黄龙病同时收获有机柑桔的农业生态技术
KR101784143B1 (ko) 유황 함유량이 높은 부추 재배방법 및 유황 함유량이 높은 부추
CN106961985A (zh) 一种能够预防瓜列当寄生番茄的番茄种植方法
CN103371155A (zh) 治疗果树根癌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4799A (zh) 一种改良土壤的方法
CN102626092B (zh) 治疗根结线虫的印楝素水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8245B (zh) 百香果茎基部的保护方法
Massee A text-book of plant diseases caused by cryptogamic parasites
CN106717740A (zh) 一种水稻种植方法
CN110199761A (zh) 一种金山翠芽的改良种植方法
CN105494448A (zh) 一种防治蔬菜线虫病的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651576B (zh) 一种蜜化烟碱杀虫液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29288B1 (ko) 식물 병원균에 대한 항진균 활성 및 대취 분해능을 갖는 스트렙토미세스 헤이롱지안제시스 균주와 이를 함유한 미생물 제제
KR101638833B1 (ko) 식물 병원균에 대한 항진균 활성 및 대취 분해능을 갖는 리소박터 굼모서스 균주와 이를 함유한 미생물 제제
JPH1192323A (ja) 線虫病害防除剤
Pinhey et al. Plants for Soil Regeneration: An Illustrated Guide
Abbas The effect of neem leaves and poultry manure in soil amendments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cucumber in Ohawu
RU2734922C1 (ru) Способ сидерации почв в органическом земледелии
KR100773148B1 (ko) 님 분말과 토양 미생물을 이용한 토양선충 방제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