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66684A - 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66684A
CN103366684A CN2012100999399A CN201210099939A CN103366684A CN 103366684 A CN103366684 A CN 103366684A CN 2012100999399 A CN2012100999399 A CN 2012100999399A CN 201210099939 A CN201210099939 A CN 201210099939A CN 103366684 A CN103366684 A CN 1033666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isplay panels
liquid crystal
cavity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99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66684B (zh
Inventor
许芳
尚可
鞠娜
张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999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666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66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6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66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66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其中在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具有预设高度的空腔;光源,设置在空腔的一侧,并且配置来发光;第一准直反射偏振薄膜,设置在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配置来使光源发射的光线在空腔内均匀散射;以及第二准直反射偏振薄膜,设置在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配置来使光源发射的光线在空腔内均匀散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分别为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入射面;以及控制单元,配置来接收显示模式控制信号,并且基于显示模式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双显示屏幕的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许多终端设备(如,翻盖式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除了配备主显示屏幕之外,还配备了辅助显示屏幕。这里,辅助显示屏幕可以显示主显示屏幕上的全部或部分信息,或者可以在主显示屏幕不工作时代理主显示屏幕显示各种信息。当前,配备双显示屏幕的终端设备通常将两个独立的显示屏幕背靠背地粘附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现有技术中的双显示屏幕配置需要两套独立的光源以及背光系统来向两个独立的显示屏幕提供背光亮度,由此导致两个显示屏幕的厚度以及重量是单个显示屏幕的两倍。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控制具有两个显示屏幕的终端设备的整体厚度以及重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具有预设高度的空腔;光源,设置在所述空腔的一侧,并且配置来发光;第一准直反射偏振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配置来使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在所述空腔内均匀散射;以及第二准直反射偏振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配置来使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在所述空腔内均匀散射,所述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为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入射面;以及控制单元,配置来接收显示模式控制信号,并且控制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所述控制单元将全黑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二液晶显示单元或中断所述第二液晶显示单元的供电;以及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所述控制单元将全黑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液晶显示单元或所述第一液晶显示单元的供电。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反射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且能够在所述空腔的厚度方向上往复运动;位移传感器,配置来基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移动所述反射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反射片由具有高反光率的材料制成;以及所述反射片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单元或所述第二液晶显示单元的面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来将所述反射片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重合;以及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来将所述反射片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重合。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需要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同时显示画面,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来将所述反射片移动至所述空腔的中间部分。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具有预设高度的空腔;设置在所述空腔的一侧的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并且使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在所述空腔内均匀散射的第一准直反射偏振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并且使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在所述空腔内均匀散射的第二准直反射偏振薄膜,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为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入射面,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显示模式控制信号,以及基于所述显示模式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将全黑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二液晶显示单元或中断所述第二液晶显示单元的供电;以及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将全黑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液晶显示单元或所述第一液晶显示单元的供电。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反射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且能够在所述空腔的厚度方向上往复运动;位移传感器,配置来基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移动所述反射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来将所述反射片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重合;以及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来将所述反射片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重合。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需要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同时显示画面,则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来将所述反射片移动至所述空腔的中间部分。
通过上述配置,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两个液晶显示面板仅使用一套光源,并且通过空腔传递光线,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两个液晶显示面板使用两套光源以及背光系统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较小的厚度(很薄),具有较低的成本,并且能够明显减轻终端设备的重量。此外,基于显示模式控制信号控制两个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可以很容易在两个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单个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显示以及两个液晶显示面板同时进行显示之间进行切换。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部分的示意图;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部分的示意图;
图3A-C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不同显示模式的示意图;以及
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
下面将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部分的示意图。这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是诸如翻盖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之类的终端设备。例如,在终端设备可以是翻盖手机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上配备的双显示屏幕可以分别是终端设备的内显示屏幕(主显示屏幕)和外显示屏幕(辅助显示屏幕)。此外,在终端设备是笔记本电脑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上配备的双显示屏幕可以分别是终端设备的显示器壳体正面的内显示屏幕以及显示屏壳体背面的外显示屏幕。另外,在终端设备是平板电脑的情况下,在终端设备上配备的双显示屏幕可以分别是终端设备正面的主显示屏幕以及背面的辅助显示屏幕。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空腔3、光源4、第一准直反射偏振薄膜5、第二准直反射偏振薄膜6以及控制单元7。
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可以由任意类型的液晶显示面板(如,TN、TFT、IPS、ASV等等)实现,并且可以用作终端设备的外显示屏幕(辅助显示屏幕)。
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可以由任意类型的液晶显示面板(如,TN、TFT、IPS、ASV等等)实现,并且可以用作终端设备的内显示屏幕(主显示屏幕)。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相对设置,也就是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光入射面(接收背光的表面)彼此相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图1所示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具有相同的大小,但是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和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例如,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主显示屏幕)可以具有更大的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之间具有预设高度的空腔3,该空腔3可以用于传递来自光源4的光线。这里,空腔3的面积至少大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中较大的液晶显示面板,使得光线可以到达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所有显示区域。此外,空腔3的厚度可以很低,例如1-3mm。
光源4可以设置在空腔的一侧,并且可以由任意的LED灯实现,光源4可以发光以形成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背景光。这里光源4可以设置在空腔相对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凸出的区域内,使得避免光源4直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从而导致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局部过亮。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此,由于光源4用于向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提供背景光,因此只要能够使光源4发出的光线在空腔3内基本均匀分布,光源4可以设置在空腔3内的任意位置上,并且可以具有任意的形状(如,条形,点阵等等)。
第一准直反射偏振薄膜5可以设置在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的光入射面(面向空腔3的表面),并且可以由任意的准直反射偏振薄膜实现。第一准直反射偏振薄膜5可以使光源4发射的光线在空腔3内均匀散射(分布)。
第二准直反射偏振薄膜6可以设置在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光入射面(面向空腔3的表面),并且可以由任意的准直反射偏振薄膜实现。第二准直反射偏振薄膜6可以使光源4发射的光线在空腔3内均匀散射(分布)。这里,具体地,由于第一准直反射偏振薄膜5以及第二准直反射偏振薄膜6允许具有预定入射角的光线通过第一准直反射偏振薄膜5以及第二准直反射偏振薄膜6并反射其它的光线,因此第一准直反射偏振薄膜5以及第二准直反射偏振薄膜6可以实现光线的漫反射,从而使光源4发射的光线在空腔3内相对均匀地分布。
控制单元7可以由任意的处理器、微处理器实现。这里,控制单元7可以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或图形处理单元。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控制单元7可以接收显示模式控制信号,并且根据该显示模式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这里,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的预定按键(如,显示模式切换按键)来向控制单元7发送显示模式控制信号。此外,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预设的程序(如,显示模式切换程序或功能)来发送显示模式控制信号,从而使控制单元7基于该显示模式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
这里,如果控制单元7接收到的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可以关闭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具体地,在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为常白型液晶显示面板(断电时其液晶层为透明状态)的情况下,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将全黑信号提供给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基于全黑信号显示黑色,也就是,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的液晶层不透光,因此,从光源4发射且在空腔3内均匀散射的光线不会透过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因此,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用户不会在终端设备的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看到任何画面或任何光线透过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此外,在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为常黑型液晶显示面板(断电时其液晶层为不透明状态)的情况下,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可以中断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的供电。在这种情况下,从光源4发射且在空腔3内均匀散射的光线不会透过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由此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时,用户不会在终端设备的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看到任何画面或任何光线透过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
类似地,如果控制单元7接收到的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可以关闭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的显示。具体地,在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为常白型液晶显示面板(断电时其液晶层为透明状态)的情况下,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将全黑信号提供给第一液晶显示单元1。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液晶显示单元1的液晶层不透光,因此,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画面时,用户不会在终端设备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看到任何画面或任何光线透过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此外,在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为常黑型液晶显示面板(断电时其液晶层为不透明状态)的情况下,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可以中断第一液晶显示单元1的供电。在这种情况下,从光源4发射且在空腔3内均匀散射的光线不会透过第一液晶显示单元1,由此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画面时,用户不会在终端设备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看到任何画面或任何光线透过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
此外,如果控制单元7接收到的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需要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同时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可以向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提供正常的图像或视频信号,即不对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进行特殊控制(如,全黑信号或断电),使得从光源4发射且在空腔3内均匀散射的光线用作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背光。
在上面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显示屏幕部分的示意图。这里,与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相比,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反射片8以及位移传感器9。
如图2所示,反射片8可以由任意的具有高反光率的反光材料实现。这里,由于可以由任意的具有高反光率的反光材料实现,因此在反射片8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都可以反射光线。反射片8可以设置在空腔3内,并且能够空腔3的厚度方向上往复运动(即,在图2的垂直方向上往复运动)。这里,反射片8的面积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液晶显示单元1和/或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的面积,使得反射片8可以有效地将来自光源4的光线反射给第一液晶显示单元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优选地,反射片8的面积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液晶显示单元1和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中面积较大的液晶显示单元的面积。
位移传感器9可以设置在空腔3中远离光源4的一侧(如,空腔的内壁上),并且与反射片8连接。位移传感器9可以由任意的可移动机构实现,并且可以基于控制单元7的控制信号在空腔3的厚度方向上移动反射片8。
具体地,控制单元7可以接收显示模式控制信号,并且根据该显示模式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这里,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的预定按键(如,显示模式切换按键)来向控制单元7发送显示模式控制信号。此外,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预设的程序(如,显示模式切换程序或功能)来发送显示模式控制信号。
这里,如图3A所示,如果控制单元7接收到的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可以关闭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具体地,在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时,控制单元7可以控制位移传感器9移动反射片8,从而使反射片8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重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射片8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重合(即,反射片8遮挡住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因此反射片8将照射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光线(背光)向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侧反射,由此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无法获得来自光源4的光线(背光)。此时,控制单元7可以中断向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供电并且不向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提供图像或视频信号。
此外,如图3B所示,如果控制单元7接收到的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可以关闭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的显示。具体地,在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画面时,控制单元7可以控制位移传感器9来移动反射片8,从而使反射片8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重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射片8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重合(即,反射片8遮挡住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因此反射片8将照射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的光线(背光)向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侧反射,由此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无法获得来自光源4的光线(背光)。此时,控制单元7可以中断向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供电并且不向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提供图像或视频信号。
另外,如图3C所示,在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需要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同时显示画面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控制位移传感器9来移动反射片8,从而使反射片8移动至空腔3的中间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射片8位于空腔3的中间部分,并且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能反光,因此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均能够获得背光。此时,控制单元7可以向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提供正常的图像或视频信号,使得从光源4发射且在空腔3内均匀散射的光线可以作为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背光来向用户显示图像或视频。
通过上述配置,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两个液晶显示面板仅使用一套光源(光源4),并且通过空腔传递光线,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两个液晶显示面板使用两套光源以及背光系统的情况相比,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实现较小的厚度(很薄),具有较低的成本,并且能够明显减少终端设备的重量。此外,基于显示模式控制信号控制两个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可以很容易在两个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单个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显示以及两个液晶显示面板同时进行显示之间进行切换。
在上面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设备,下面将参照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图4是图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方法可以应用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上。这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在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具有预设高度的空腔;设置在空腔的一侧的光源;设置在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并且使光源发射的光线在空腔内均匀散射的第一准直反射偏振薄膜;以及设置在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并且使光源发射的光线在空腔内均匀散射的第二准直反射偏振薄膜。这里,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分别为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入射面。
如图4所示,在步骤S401,接收显示模式控制信号。
具体地,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的预定按键(如,显示模式切换按键)来向控制单元7发送显示模式控制信号。此外,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预设的程序(如,显示模式切换程序或功能)来发送显示模式控制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7能够接收显示模式控制信号。
然后,在步骤S402,基于显示模式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与针对图1进行的描述类似,如果控制单元7接收到的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可以关闭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显示。具体地,在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为常白型液晶显示面板(断电时其液晶层为透明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将全黑信号提供给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的液晶层不透光,因此,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用户不会在终端设备的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看到任何画面或任何光线透过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此外,在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为常黑型液晶显示面板(断电时其液晶层为不透明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可以中断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的供电。在这种情况下,从光源4发射且在空腔3内散射的光线不会透过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由此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时,用户不会在终端设备的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看到任何画面或任何光线透过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类似地,如果控制单元7接收到的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可以关闭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的显示。具体地,在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为常白型液晶显示面板(断电时其液晶层为透明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将全黑信号提供给第一液晶显示单元1。在这种情况下,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画面时,用户不会在终端设备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看到任何画面或任何光线透过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此外,在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为常黑型液晶显示面板(断电时其液晶层为不透明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可以中断第一液晶显示单元1的供电。在这种情况下,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画面时,用户不会在终端设备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看到任何画面或任何光线透过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此外,如果控制单元7接收到的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需要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同时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可以向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提供正常的图像或视频信号,即不对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进行特殊控制(如,全黑信号或断电),使得从光源4发射且在空腔3内均匀散射的光线用作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背光。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与针对图2进行的描述类似,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反射片8以及位移传感器9。反射片8设置在空腔3内,并且能够空腔3的厚度方向上往复运动。优选地,反射片8的面积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液晶显示单元1和第二液晶显示单元2中面积较大的液晶显示单元的面积。位移传感器9可以设置在空腔3中远离光源4的一侧,并且与反射片8连接。位移传感器9可以基于控制单元7的控制信号在空腔3的厚度方向上移动反射片8。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控制单元7接收到的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可以控制位移传感器9移动反射片8,从而使反射片8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重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射片8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重合(即,反射片8遮挡住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因此反射片8将照射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光线(背光)向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侧反射,由此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无法获得来自光源4的光线(背光)。此时,控制单元7可以中断向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供电并且不向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提供图像或视频信号。此外,如果控制单元7接收到的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显示画面,则控制单元7可以控制位移传感器9来移动反射片8,从而使反射片8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重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射片8与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重合(即,反射片8遮挡住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因此反射片8将照射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的光线(背光)向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侧反射,由此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无法获得来自光源4的光线(背光)。此时,控制单元7可以中断向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供电并且不向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提供图像或视频信号。另外,在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需要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同时显示画面的情况下,控制单元7控制位移传感器9来移动反射片8,从而使反射片8移动至空腔3的中间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射片8位于空腔3的中间部分,并且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能反光,因此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均能够获得背光。此时,控制单元7可以向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提供正常的图像或视频信号,使得从光源4发射且在空腔3内均匀散射的光线可以作为第一液晶显示面板1以及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的背光来向用户显示图像或视频。
在上面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或子组合,并且这样的修改应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液晶显示面板;
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具有预设高度的空腔;
光源,设置在所述空腔的一侧,并且配置来发光;
第一准直反射偏振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配置来使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在所述空腔内均匀散射;以及
第二准直反射偏振薄膜,设置在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配置来使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在所述空腔内均匀散射,所述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为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入射面;以及
控制单元,配置来接收显示模式控制信号,并且基于所述显示模式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所述控制单元将全黑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二液晶显示单元或中断所述第二液晶显示单元的供电;以及
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所述控制单元将全黑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液晶显示单元或所述第一液晶显示单元的供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
反射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且能够在所述空腔的厚度方向上往复运动;
位移传感器,配置来基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移动所述反射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所述反射片由具有高反光率的材料制成;以及
所述反射片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单元或所述第二液晶显示单元的面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来将所述反射片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重合;以及
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来将所述反射片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重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
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需要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同时显示画面,则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来将所述反射片移动至所述空腔的中间部分。
7.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相对设置的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具有预设高度的空腔;设置在所述空腔的一侧的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并且使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在所述空腔内均匀散射的第一准直反射偏振薄膜;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表面,并且使所述光源发射的光线在所述空腔内均匀散射的第二准直反射偏振薄膜,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以及所述第二表面分别为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光入射面,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显示模式控制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显示模式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将全黑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二液晶显示单元或中断所述第二液晶显示单元的供电;以及
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将全黑信号提供给所述第一液晶显示单元或所述第一液晶显示单元的供电。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进一步包括:
反射片,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且能够在所述空腔的厚度方向上往复运动;
位移传感器,配置来基于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移动所述反射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来将所述反射片与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重合;以及
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仅需要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画面,则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来将所述反射片与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重合。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中
如果显示模式控制信号表示需要所述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所述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同时显示画面,则控制所述位移传感器来将所述反射片移动至所述空腔的中间部分。
CN201210099939.9A 2012-04-06 2012-04-06 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366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9939.9A CN103366684B (zh) 2012-04-06 2012-04-06 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9939.9A CN103366684B (zh) 2012-04-06 2012-04-06 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6684A true CN103366684A (zh) 2013-10-23
CN103366684B CN103366684B (zh) 2016-03-30

Family

ID=49367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9939.9A Active CN103366684B (zh) 2012-04-06 2012-04-06 终端设备以及显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6668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24844A1 (en) * 2003-08-01 2005-02-03 Jeong-Seok Oh Backlight assembly providing light in multiple directions and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CN2755643Y (zh) * 2004-10-14 2006-02-01 科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背光模块的改良结构
JP2007219427A (ja) * 2006-02-20 2007-08-30 Seiko Instruments Inc 表示装置及び両面発光照明装置
CN101644852A (zh) * 2009-09-02 2010-02-10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液晶显示屏
CN202101082U (zh) * 2011-06-14 2012-01-04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24844A1 (en) * 2003-08-01 2005-02-03 Jeong-Seok Oh Backlight assembly providing light in multiple directions and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CN2755643Y (zh) * 2004-10-14 2006-02-01 科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背光模块的改良结构
JP2007219427A (ja) * 2006-02-20 2007-08-30 Seiko Instruments Inc 表示装置及び両面発光照明装置
CN101644852A (zh) * 2009-09-02 2010-02-10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液晶显示屏
CN202101082U (zh) * 2011-06-14 2012-01-04 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66684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8866B2 (en) Head up display device with a polarization separation element
US1019782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02515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1390041B (zh) 交互式显示面板的均匀照明
WO2018187154A1 (en) Segmented imaging directional backlights
US10438568B2 (en) Display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splay system
WO2019080627A1 (zh) 防偷窥装置、防偷窥显示器及控制方法
KR2011008106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7519033A (ja) 2d/3d画像ディスプレイ
JP2007066555A (ja) 面光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0926838B1 (ko) 홀로그램을 이용한 영상광고 시스템
JP4152912B2 (ja) デュアルフロントライトユニットを利用したデュアル液晶表示装置
US20110069242A1 (en) Projection desplay apparatus
US20150049283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2460231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160066605A (ko) 착용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M546509U (zh) 顯示裝置
KR102040163B1 (ko) 투명표시장치
WO2012060306A1 (ja) 表示システム、携帯端末、及び電子機器
US835509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and gaming device
US20110267689A1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WO2019097935A1 (ja) 車両用インナミラー
WO2017215360A1 (zh) 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以及对应的显示装置
KR20110106616A (ko) 양방향 액정 표시 장치
WO2023276921A1 (ja) 空中浮遊映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