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3673B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53673B
CN103353673B CN201310263834.7A CN201310263834A CN103353673B CN 103353673 B CN103353673 B CN 103353673B CN 201310263834 A CN201310263834 A CN 201310263834A CN 103353673 B CN103353673 B CN 1033536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ignment
alignment layers
sub
display pane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638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53673A (zh
Inventor
周春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638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536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536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367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9002 priority patent/WO2014206019A1/zh
Priority to US14/363,229 priority patent/US9281348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536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536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731Liquid crystalline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8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3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1Filters in the form of arr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11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heteroaromatic, or aryl chains, e.g. polyaniline, polyphenylene or polyphenylene vinylene
    • H10K85/115Polyfluorene; Derivative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41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comprising aliphatic or olefinic chains, e.g. poly N-vinylcarbazol, PVC or PTF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平行设置;第一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第二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第一配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层上;第二配向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层上;和发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之间,所述发光层为包含掺杂有机发光材料的液晶聚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和具有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3D显示技术可以分为眼镜式和裸眼式两大类。在眼镜式3D技术中,我们又可以细分出三种主要的类型:色差式、偏光式和主动快门式。偏光式3D技术也叫偏振式3D技术,英文为Polarizatio多3D。偏光式3D技术的图像效果比色差式好,而且眼镜成本也不算太高。因此,目前无论是在家用消费领域如显示器、投影机或者电视,还是在商用领域如电影院都在广泛应用该类技术。
偏光式3D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先通过把图像分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两组画面,然后3D眼镜左右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目前为实现偏光式3D通常需在OLED显示面板的上基板外贴付一层偏光膜,以将显示面板射出的自然光转为偏振光,然后再在偏光膜上贴附一层位相差板(patter多retarder/多icro-retardatio多array),使从上偏光膜射出的光在通过位相差板奇数行和偶数行后变成两种不同方向的偏振光,然后被偏光眼镜的左右镜片对应地接收,从而使人的左右眼接收到不同方向的偏振光,产生立体视觉效果。
但是在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过程中,至少发现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因为,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偏光式3D需要在OLED显示面板上贴付一层偏光膜和一层位相差板,由于左右眼的分光位置与像素发光位置存在一定的间隔,因此,从显示面板的边缘处射出的光线之间形成串扰区和死区无法观看3D,从而造成3D上下视角过窄。
另外,现有技术中通过位相差板奇数行和偶数行后变成两种不同方向的偏振光,被偏光眼镜的左右镜片对应地接收,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但该结构目前在工艺上易造成对位贴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现偏光式3D的上下视角过窄和工艺上对位贴附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证偏光式3D的视角完整且立体影像真实完整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现偏光式3D的上下视角过窄和工艺上对位贴附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证偏光式3D的视角完整且立体影像真实完整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现偏光式3D的上下视角过窄和工艺上对位贴附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证偏光式3D的视角完整且立体影像真实完整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平行设置;第一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第二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
第一配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层上,所述第一配向层包括具有第一配向方向的多个第一子配向层和具有第二配向方向的多个第二子配向层,所述第一子配向层和所述第二子配向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方向的夹角为90度;
第二配向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层上,所述第二配向层包括具有第一配向方向的多个第三子配向层和具有第二配向方向的多个第四子配向层,所述第三子配向层和所述第四子配向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子配向层与所述第三子配向层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二子配向层与所述第四子配向层的位置相对;和
发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之间,所述发光层为包含掺杂有机发光材料的液晶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发光层具体包括芴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芴聚合物为PFO-聚(9,9-二辛基芴)或聚(9,9-乙(2-乙基-己基)芴。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具体为聚酰亚胺配向层。
优选地,所述聚酰亚胺配向层具体为掺杂性聚酰亚胺配向层。
优选地,所述掺杂性聚酰亚胺配向层具体为掺杂星形-胺的聚酰亚胺配向层或者聚苯撑乙烯前聚体配向层。
优选地,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λ/4,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为45度,所述第二配向方向为135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为0度,所述第二配向方向为90度。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面板。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传输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将所述第二传输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将所述多个第一子配向层按所述第一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传输层上;
将所述多个第二子配向层按所述第二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传输层上;
将所述多个第三子配向层按所述第一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二传输层上与所述多个第一子配向层相对的位置;
将所述多个第四子配向层按所述第二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二传输层上与所述多个第二子配向层相对的位置;
将所述发光层形成于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之间。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采用第一配向层、第二配向层和具有偏振性电致发光并掺杂有机发光材料的液晶聚合物制成的发光层,因此,不需要再在显示面板的外面另外贴附偏光膜和位相差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为需要在显示面板的外面另外贴附偏光膜和位相差板而造成从显示面板的边缘处射出的光线之间形成串扰区和死区无法观看3D,上下视角过窄和在工艺上对位贴附困难的技术问题,达到保证偏光式3D的视角完整的技术效果。
因为,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方向的夹角为90度,且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为0度,所述第二配向方向为90度,通过第一子配向层和第三子配向层以及第二子配向层和第四子配向层的配向,发光层发出的线偏振光变成相互垂直的线性偏振光出射,然后被偏光眼镜的左右镜片对应地接收,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到一组具有视差的图像,再经过大脑合成真实完整的立体影像,达到保证大脑合成的立体影像真实完整的技术效果。
另外,因为,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方向的夹角为90度,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λ/4,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为45度,所述第二配向方向为135度时,通过多个第一子配向层和多个第三子配向层以及多个第二子配向层和多个第四子配向层的配向,发光层发出的线性偏振光变成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出射,然后被偏光眼镜的左右镜片对应地接收,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真实完整的立体影像,达到保证大脑合成的立体影像真实完整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较佳实施方式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图3为具有图1中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现偏光式3D的上下视角过窄和工艺上对位贴附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证偏光式3D的视角完整且立体影像真实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现有技术中实现偏光式3D的上下视角过窄和工艺上对位贴附困难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平行设置;第一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第二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
第一配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层上,所述第一配向层包括具有第一配向方向的多个第一子配向层和具有第二配向方向的多个第二子配向层,所述第一子配向层和所述第二子配向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方向的夹角为90度;
第二配向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层上,所述第二配向层包括具有第一配向方向的多个第三子配向层和具有第二配向方向的多个第四子配向层,所述第三子配向层和所述第四子配向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子配向层与所述第三子配向层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二子配向层与所述第四子配向层的位置相对;和
发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之间,所述发光层包含掺杂有机发光材料的液晶聚合物。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面板。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传输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将所述第二传输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将所述多个第一子配向层按所述第一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传输层上;
将所述多个第二子配向层按所述第二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传输层上;
将所述多个第三子配向层按所述第一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二传输层上与所述多个第一子配向层相对的位置;
将所述多个第四子配向层按所述第二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二传输层上与所述多个第二子配向层相对的位置;
将所述发光层形成于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之间。
通过采用第一配向层、第二配向层和具有偏振性电致发光并掺杂有机发光材料的液晶聚合物制成的发光层,因此,不需要再在显示面板的外面另外贴附偏光膜和位相差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为需要在显示面板的外面另外贴附偏光膜和位相差板而造成光线之间形成串扰区和死区无法观看3D,上下视角过窄和在工艺上对位贴附困难的技术问题,达到保证偏光式3D的视角的技术效果。
因为,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方向的夹角为90度,通过第一子配向层和第三子配向层以及第二子配向层和第四子配向层的配向,发光层发出的线偏振光变成一组偏振方向不同的偏振光,然后被偏光眼镜的左右镜片对应地接收,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真实完整的立体影像,达到保证大脑合成的立体影像真实完整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显示面板100的剖面示意图。显示面板100用于显示图像,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1、第二基板12、第一传输层21、第二传输层22、第一配向层31、第二配向层32和发光层40。
第二基板11与第一基板12设置在上下两侧,并相对平行设置。
第一传输层21,设置在第一基板11之下表面上。第二传输层22,设置在第二基板12之上表面上。第一传输层21和第二传输层22其中之一者用于传递电子,其中之另一者用于传递阴空穴。
第一配向层31形成于第一传输层21上。第一配向层31为一种可传递载流子的配向材料制成,如聚酰亚胺配向层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聚酰亚胺配向层为掺杂性聚酰亚胺配向层,具体为掺杂星形-胺的聚酰亚胺(PI)配向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聚酰亚胺配向层可以为聚苯撑乙烯(PpV)前聚体配向层。
第一配向层31包括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子配向层311和多个第二子配向层312。多个第一子配向层311具有第一配向方向,多个第一子配向层311是按照第一配向方向形成于第一传输层21上的。多个第二子配向层312具有第二配向方向,多个第二子配向层312是按照第二配向方向形成于第一传输层21上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向方向和第二配向方向的夹角为90度。具体地,第一配向方向的角度为45度,第二配向方向的角度为135度。
第二配向层32涂设于所述第二传输层22上。第二配向层32为一种可传递载流子的配向材料制成,如聚酰亚胺配向层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聚酰亚胺配向层为掺杂性聚酰亚胺配向层,具体为掺杂星形-胺的聚酰亚胺(PI)配向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聚酰亚胺配向层可以为聚苯撑乙烯(PpV)前聚体配向层。
第二配向层32包括间隔设置多个第三子配向层323和多个第四子配向层324。多个第三子配向层323具有第一配向方向,且与多个第一子配向层311的位置相对,多个第三子配向层323是按照第一配向方向形成于第二传输层22上的。多个第四子配向层324具有第二配向方向且与多个第二子配向层312的位置相对,多个第四子配向层324是按照第二配向方向形成于第二传输层22上的。
发光层40位于第一配向层31和第二配向层32之间,通过第一配向层31和第二配向层32控制发光层的排列。发光层的厚度为λ/4。发光层40包含具有偏振性电致发光并掺杂有机发光材料的液晶聚合物。发光层40具体包括芴聚合物。在本实施方式,芴聚合物具体为PFO-聚(9,9-二辛基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芴聚合物还可以为聚(9,9-乙(2-乙基-己基)芴。
因为,发光层40为具有电致发光的特性,因此,当电子通过第一传输层21和第二传输层22进入发光层40,发光层40发光。又因为发光层40本身具有偏振特性,因此,发光层40发出的光即为线性偏振光。
通过采用第一配向层31、第二配向层32和具有偏振性电致发光并掺杂有机发光材料的液晶聚合物制成的发光层40,因此,不需要再在显示面板100的外面另外贴附偏光膜和位相差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为需要在显示面板的外面另外贴附偏光膜和位相差板而造成光线之间形成串扰区和死区无法观看3D,上下视角过窄和在工艺上对位贴附困难的技术问题,达到保证偏光式3D的视角的技术效果。
当所述发光层40的厚度为λ/4,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方向的夹角为90度,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为45度,所述第二配向方向为135度时,通过多个第一子配向层311和多个第三子配向层323以及多个第二子配向层312和多个第四子配向层324的配向,发光层40发出的线性偏振光变成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出射,然后被偏光眼镜的左右镜片对应地接收,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真实完整的立体影像,达到保证大脑合成的立体影像真实完整的技术效果。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向方向的角度可以为0度,对应地,第二配向方向的角度为90度。发光层40的厚度也可以为λ/2、3λ/4等等。
即,在不限定发光层40的厚度为λ/4的情况下,仅限定第一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方向的夹角为90度,第一配向方向的角度可以为0度,第二配向方向的角度为90度时,通过第一子配向层311和第三子配向层323以及第二子配向层312和第四子配向层324的配向,发光层40发出的线偏振光变成相互垂直的线性偏振光出射,然后被偏光眼镜的左右镜片对应地接收,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到一组具有视差的图像,再经过大脑合成真实完整立体影像,达到保证大脑合成的立体影像真实完整的技术效果。
如图2所示,为一种显示面板100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传输层21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上;
将第二传输层22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12上;
将第一配向层31的多个第一子配向层311按所述第一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传输层21上;
将第一配向层31的多个第二子配向层312按所述第二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传输层21上;
将第二配向层32的多个第三子配向层323按所述第一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二传输层22上与所述多个第一子配向层相对的位置;
将第二配向层32的多个第三子配向层324按所述第四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二传输层22上与所述多个第二子配向层相对的位置;
将发光层40形成于所述第一配向层31和所述第二配向层32之间。
优选的,多个第一子配向层311、多个第二子配向层312、多个第三子配向层323和多个第四子配向层324均是以喷墨、沉积、涂覆或者溅射的方式涂设。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输层通过沉积、涂覆或者溅射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传输层通过沉积、涂覆或者溅射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所述将所述发光层通过沉积、涂覆或者溅射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之间。
通过上述显示面板100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显示面板100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因为需要在显示面板的外面另外贴附偏光膜和位相差板而造成光线之间形成串扰区和死区无法观看3D,上下视角过窄和在工艺结构上对位贴附困难的技术问题,达到保证偏光式3D的视角完整的技术效果。
另外,发光层40发出的线性偏振光,通过发光层40的厚度以及第一配向层31和第二配向层32的配向将线性偏振光变成圆偏振光,圆偏振光部分经由多个第一子配向层311和多个第三子配向层323的配向后变成左旋偏振光,圆偏振光另一部分经由多个第二子配向层312和多个第四子配向层324的配向后变成右旋偏振光,然后被偏光眼镜的左右镜片对应地接收,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真实完整的立体影像,达到保证大脑合成的立体影像真实完整的技术效果。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较佳实施方式显示装置200的立体图。显示装置200包括壳体120和设置于壳体120内的显示面板100。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200为显示器。显示器内部设置有电路板等具体元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可以为任何可以用于显示图像数据的设备,如电视机、电脑、手机等。因此,在本申请中,对于显示装置200具体是何种显示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因为显示装置200采用了上述显示面板100,因此显示装置200同样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现偏光式3D的上下视角过窄和工艺上对位贴附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保证偏光式3D的视角完整且立体影像真实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平行设置;
第一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第二传输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
第一配向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层上,所述第一配向层包括具有第一配向方向的多个第一子配向层和具有第二配向方向的多个第二子配向层,所述第一子配向层和所述第二子配向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方向的夹角为90度;
第二配向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传输层上,所述第二配向层包括具有第一配向方向的多个第三子配向层和具有第二配向方向的多个第四子配向层,所述第三子配向层和所述第四子配向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子配向层与所述第三子配向层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二子配向层与所述第四子配向层的位置相对;和
发光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之间,所述发光层为包含具有偏振性电致发光并掺杂有机发光材料的液晶聚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具体包括芴聚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芴聚合物为PFO-聚(9,9-二辛基芴)或聚(9,9-乙(2-乙基-己基)芴。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向层和第二配向层具体为聚酰亚胺配向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配向层具体为掺杂性聚酰亚胺配向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杂性聚酰亚胺配向层具体为掺杂星形-胺的聚酰亚胺配向层或者聚苯撑乙烯前聚体配向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λ/4,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为45度,所述第二配向方向为135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为0度,所述第二配向方向为90度。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显示面板。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传输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将所述第二传输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将所述多个第一子配向层按所述第一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传输层上;
将所述多个第二子配向层按所述第二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一传输层上;
将所述多个第三子配向层按所述第一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二传输层上与所述多个第一子配向层相对的位置;
将所述多个第四子配向层按所述第二配向方向形成于所述第二传输层上与所述多个第二子配向层相对的位置;
将所述发光层形成于所述第一配向层和所述第二配向层之间。
CN201310263834.7A 2013-06-27 2013-06-27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3536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3834.7A CN103353673B (zh) 2013-06-27 2013-06-27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CT/CN2013/089002 WO2014206019A1 (zh) 2013-06-27 2013-12-10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4/363,229 US9281348B2 (en) 2013-06-27 2013-12-10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63834.7A CN103353673B (zh) 2013-06-27 2013-06-27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53673A CN103353673A (zh) 2013-10-16
CN103353673B true CN103353673B (zh) 2015-03-04

Family

ID=49310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63834.7A Active CN103353673B (zh) 2013-06-27 2013-06-27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81348B2 (zh)
CN (1) CN103353673B (zh)
WO (1) WO20142060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3673B (zh) * 2013-06-27 2015-03-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5467604B (zh) * 2016-02-16 2018-0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742331B (zh) 2016-03-24 2019-03-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3d显示面板及3d显示装置
CN106526951B (zh) * 2016-11-29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镜面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10940A (zh) * 2017-11-14 2018-05-08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三维显示装置及面板制造方法
CN107991783A (zh) * 2018-01-30 2018-05-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器件
CN110824746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光显示结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6471A (ja) * 2006-08-18 2008-02-28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71649A (zh) * 2008-04-28 2009-11-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面板
CN102890366A (zh) * 2012-10-16 2013-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203299460U (zh) * 2013-06-27 2013-1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9403063D1 (de) * 1993-02-17 1997-07-17 Hoffmann La Roche Optisches Bauelement
US6891583B1 (en) * 1997-07-03 2005-05-10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urich Phot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s having a photoluminescent layer with a high degree of polarization in its absorption,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 same
JP2004144823A (ja) * 2002-10-22 2004-05-20 Sharp Corp 液晶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三次元画像表示装置
GB2403023A (en) * 2003-06-20 2004-12-22 Sharp Kk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TWI344032B (en) * 2006-09-07 2011-06-21 Taiwan Tft Lcd As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JP5116359B2 (ja) * 2007-05-17 2013-01-0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液晶表示装置
GB2456298A (en) * 2008-01-07 2009-07-15 Anthony Ian Newman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comprising oxidation resistant fluorenes
GB0917083D0 (en) * 2009-09-30 2009-11-11 Lomox Ltd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DE102011009281B4 (de) * 2010-01-22 2022-05-25 Lg Chem. Lt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ischen Filters
TWI422931B (zh) * 2010-10-11 2014-01-1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面板
CN102169200B (zh) * 2011-05-31 2014-07-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位差板制作方法、3d面板及3d显示设备
CN103353673B (zh) * 2013-06-27 2015-03-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6471A (ja) * 2006-08-18 2008-02-28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571649A (zh) * 2008-04-28 2009-11-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光学补偿弯曲型液晶显示面板
CN102890366A (zh) * 2012-10-16 2013-01-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透半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203299460U (zh) * 2013-06-27 2013-11-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84018A1 (en) 2015-03-26
CN103353673A (zh) 2013-10-16
US9281348B2 (en) 2016-03-08
WO2014206019A1 (zh) 2014-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367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8233104B2 (en) Stereoscopic TFT-LCD with wire grid polarizer affixed to internal surfaces substrates
US9690409B2 (en) Touch three-dimensional grating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436101B (zh) 液晶透镜光栅和立体显示装置
CN102572473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02279484B (zh)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30559A (zh) 显示设备
KR102202796B1 (ko) 편광제어 유닛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2d/3d 영상 표시장치
CN102436100B (zh) 立体显示装置
CN102141703A (zh) 一种具有相位延迟膜的偏光式3d液晶屏
US8334952B2 (en) 2D and 3D switchable display device
CN102955322A (zh) 三维显示装置
WO2017161622A1 (zh) 3d显示面板及3d显示装置
CN102662247B (zh) 制造构图延迟器的方法
CN103869489B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CN102636909B (zh) 液晶狭缝光栅和立体显示装置
CN103529589B (zh) 立体图像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707362B (zh) 相位延迟器及其制备方法、偏振相位延迟器、显示装置
CN103018975B (zh) 可显示二维与三维图像的画面的立体显示装置
CN203299460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518155B (zh)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CN1839337A (zh) 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CN103513466A (zh) 构图迟滞器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251421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3529587A (zh) 图案化延迟器型立体图像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