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8537B - 多功能能量集中器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能量集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8537B
CN103348537B CN201180064877.1A CN201180064877A CN103348537B CN 103348537 B CN103348537 B CN 103348537B CN 201180064877 A CN201180064877 A CN 201180064877A CN 103348537 B CN103348537 B CN 1033485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energy concentration
universal device
antenna
recep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48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8537A (zh
Inventor
E·V·科姆拉科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TRILL ESTATE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NTRILL ESTAT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TRILL ESTATE Inc filed Critical QUANTRILL ESTAT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348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85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8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853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2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wherein the surfaces are concave
    • H01Q19/17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wherein the surfaces are concave the primary radiating source comprising two or more radia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5/00Devices for reflection, refraction, diffraction or polarisation of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e.g. quasi-optical devices
    • H01Q15/14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 H01Q15/16Reflecting surface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urved in two dimensions, e.g. paraboloid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0891Ultraviolet [UV] mirr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10Mirrors with curved fa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2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wherein the surfaces are concav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1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H01Q19/12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wherein the surfaces are concave
    • H01Q19/17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wherein the surfaces are concave the primary radiating source comprising two or mor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19/175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reflecting surfaces wherein the surfaces are concave the primary radiating source comprising two or more radiating elements arrayed along the focal line of a cylindrical focusing surf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01Q5/22RF wavebands combined with non-RF wavebands, e.g. infrared or optic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Lens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线工程领域并可用于包括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短波、微波和超短波等的宽波段范围内操作的不同装置。使用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效果使得该装置多功能、小型、耐用、经济并且高效。上述技术结果实现在包括反射器和辐射源或接收器的能量集中器的通用设备中,该反射器是旋转固体的至少部分表面的形式,该辐射源或接收器因而是有源或无源元件的分布式系统的形式,位于距该反射器为其曲率半径的0.3到0.5倍之间的相等距离上。进一步,该反射器可以是圆柱形表面或其一部分的形式,或者是球形表面或其被削去一部分的形式,或者在反射器的横截面在第一平面内可以是圆弧的形式,并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平面内是二阶曲线的形式,或在垂直平面中使用球形或抛物线形的偏移部分。另外,反射器表面可以是旋转固体的形式,其在横截面上包括两个连接的椭圆,从而每个椭圆有一个焦点与该旋转固体的轴线重合,其中,有源或无源元件的分布式系统放置在该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上。

Description

多功能能量集中器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设计,可以用于操作于宽波段范围,包括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短波、超高频以及甚高频的多种装置。
背景技术
有许多现有装置可以应用于收集能量。特别地,在1995年5月20日公开的专利SU1819488中描述的辐射集中器设计为具有后表面的抛物面、半球形透镜和发射晶体,该后表面在该装置轴线方向上反射辐射,该半球形透镜设置在该装置前表面的凹陷处,该发射晶体位于该透镜和反射器共同的焦点上。在1982年7月23日公开的发明人证书SU945839中描述的另一个辐射能量集中器中包括线性源和曲线反射器。
这些现有的集中器存在相对低效率的缺点。
从重要特征的结合上看,2003年6月10日公开的专利RU2206158中的装置是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该装置包括一个主集中器和一个副集中器以及能量变换器。该现有装置存在功能有限和低效率的缺点。
发明内容
通常知道在当今的世界范围内的实践中维持着这样的趋势,即采用包括多个在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波段的发光二极管和多个在各种电磁和声波波段的雷达机通信系统中的固态超高频元件的分布式系统代替大功率的、浪费的并且寿命短的灯泡。
本发明的目的是发展多功能、小型、寿命长、经济且有效的,能够同时在两个平面直到120°的宽扇区内照明、照射、加热或收听的装置。
本发明的实现性技术结果是一种小型、多目的及多功能装置,其尺寸类似于现有的在足够窄的方向图内操作的前灯、探照灯、灯泡、通信天线、雷达和其他照明、照射或接收系统。该装置在直到120°*120°的宽方向图内以在每个方向上足够高的天线放大系数(天线增益)发射光和辐射,或接收光和辐射两者。
上述技术结果由包括反射器和辐射源或接收器的多功能能量集中器实现,其中该反射器是旋转固体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该辐射源或接收器是有源或无源元件的分布式系统,他们分别位于距该反射器为其曲率半径的0.3到0.5信之间的相同距离上。进一步,该反射器可以是圆柱形表面或其一部分,或者是球形表面或其被削去一部分,或者反射器的横截面在第一平面可以是圆弧,并且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平面内其是二阶曲线,或在垂直平面中使用球形或抛物线形的偏移部分。并且,反射器表面可以是旋转固态,其表现为在横截面上由两个以这样的方式连接的椭圆,使得每个部分的一个焦点在该旋转固体的轴线上,有源或无源元件的分布式系统置于该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上。
上述技术结果也可以在具有不同的功率等级的有源元件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可以采用连续操作的发射器或接收器作为这里的有源或无源元件。此外,可以进一步提供具有至少一个反射器和至少一个辐射源或接收器的装置;该辐射源或接收器是可以旋转的;并且该反射器和辐射源或接收器可以同时旋转。
通常,该反射器或天线被设计为被削去的球形表面、或在一个面上是圆柱形表面而在另一个面上是抛物线形或椭圆形表面的复杂表面。在一些装置中,可以使用圆柱形反射器。也可以在两个面的任一个上使用其他形状以产生期望的方向图。
可以使用有源或无源元件(在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波段的发光二极管,固态超高频元件,红外辐射和超声波辐射源,麦克风等)的实际上连续的线列作为辐射源或接收器。可以使用具有单个发射器或接收器的连续线列以便于实现在超高频波段宽方向图内的同时操作。在红外线波段,可以使用连续辐射源代替元件线列。将具有特定尺寸的有源或无源元件置于特定距离处,使得距离天线或反射器比球或圆柱的半径的一半稍微更近些,并且在抛物线或椭圆的焦点上从而为每个元件产生有效的天线孔径。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说明本发明,其中:
图1是该装置的全视图;
图2是具有削顶球形表面形状的反射器或天线以及线性元件形式的辐射源或接收器的装置的全视图;
图3是使用球形或抛物线形的偏移部分的装置的全视图;
图4是包括全向接收器的三个天线的装置、或接收和发射信息的全向装置、或具有圆形方向图的装置的全视图;
图5是具有旋转垂直圆柱天线及有源相位天线线列的装置的全视图;
图6是具有固定垂直圆柱天线及三个旋转有源相位天线线列的装置的全视图;以及
图7说明了凹球形或圆柱形天线的焦点距离的计算。
具体实施方式
该装置以如下述方式进行操作:
有源或无源元件的实际的连续的线列在距离反射器或天线等于0.3到0.5个天线表面曲率半径处,分别位于距离彼此最小距离处,每个所述元件发射能量到球形或圆柱形1的一部分,或从球形或圆柱形1的一部分处接收能量。
有源或无源元件的数量可以是足够大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这样的元件,该球形或圆柱形天线的足够大的部分就被使用多少次。
当该装置用于集中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超高频、甚高频、短波、超声波或声辐射时,其使用形状为球形表面的削去部分、或在一个面是圆柱形而在另一个面是抛物线或椭圆形、或具有20mm到几百米的半径的普通圆柱形的天线是更好的。在两个面上的天线扇区的范围可以从20°到360°。可以使用在声波、超声波、短波、甚高频、超高频、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或X射线波段的有源或无源器件作为这样的线列。可以用单独的元件的线列替换连接到一个在任何波段的有源或无源发射器或接收器的单个连续元件。可以使用单个元件的几个线列或几个连续的线性元件或任何其他配置代替在某一尺寸的反射器和天线中的单个线列。可以使用不同的能量级别的元件来实现在水平面上期望的方向图,并且可以使用在球形、抛物线或椭圆形与假设是圆柱形的情况下的直线之间的其他形状媒介物以在两个面的任一个上获得期望的方向图。
图7说明了半径为R的凹球形或圆柱形天线的焦点距离FP的计算,其中波束在与其主光轴平行的方向上在距离为a处照射到天线上。图中清楚的描述了这个问题的几何学结构。在等腰三角形AOF中,基于OA=R以及角α,边OF容易表示为:
直角三角形OBA给出:
在这种情况下
从点F到P的未知焦点距离:
这是用于圆柱形或球形天线的焦点区域的等式。从主光轴到平行波束的距离a越长,焦点朝天线移动的距离越远。其中有源或无源元件定义了几何尺寸,依据半径大小和元件的几何尺寸,可以将其置于离半径一半的计算出的距离天线较近的位置。上述公式应用于单个主光轴。在圆柱形或圆形情况下,如当前情况,从圆柱形或圆形的中心到在天线的方向图宽度内的表面可以有多个主光轴。
由线列中的每个单独的有源或无源元件到具有自己主光轴的圆形或圆柱形天线的区域的辐射,或从具有自己主光轴的圆形或圆柱形天线的区域的接收,允许在一个面中产生宽扇形方向图,在这个面中每个元件在自己的扇区内操作,独立于在近似等于球形或圆柱形的半径处的反射器或天线的区域中的其他元件。与具有单个超高频辐射器和单个天线的传统雷达类似,例如,具有250mm圆柱半径,250mm高度,以及9GHz频率的要求保护的装置可以用大约20个辐射器测量14mm,每一个负责球形或圆柱形的一部分,测量大约250×250mm。因此,一个250×250mm的天线将至少用20次。如果使用20个天线,每个测量250×250mm,并且具有放置在其焦点处且每个具有在水平面近似8°的方向图的分离的元件,将照亮交迭的综合的120°扇区。在这种情况下,天线将具有整个5×0.25m的尺寸,而要求保护的装置的天线将只有0.5×0.25m的尺寸,或原尺寸的10%那么大,并近似的显示出同样性能。
当反射器是圆柱形表面形状(具有直到120°×120°的照明孔径),或用于在水平面内直至120°的扇区内以及在垂直平面内足够窄的方向图(例如,在控制系统、扫描探照灯、汽车的低波束前灯、大海和河流浮标以及在可视波段内的灯塔、用于使用紫外线波段对水、空气、种子和日光浴室进行消毒的装置,用于使用红外线波段加热水的系统、加热器以及后灯,用于使用超声波波段混合、清洁、洗烫以及处理液体的系统中)的集中照明,当反射器是球形表面削去部分的形状、或在一个面上是圆柱形表面而在另一个面上是抛物线或椭圆表面时,其中使用了在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波段的发光二极管,要求保护的装置可以有效地用于探照灯、街灯、工业或家用灯、用于植物生长的灯以及其他期望大面积一致的照明或加热照明装置。
当用于紫外线波段时,使用经济的并且耐久的紫外线波段的发光二极管的分布式线列的集中辐射代替大功率的、不经济的并且不可靠的紫外线灯,该装置允许从三个或四个方向一致的集中辐射指向目标(人、流动的水、气流、种子等)。具有替换了线列的分布式的持续的红外线辐射源的相似设备可以用于在红外线波段加热流动水。
可以用具有完整或削去部分的球形、或者普通圆柱形、或者在一个面上是圆柱形而另一个面上是椭圆形的形状的单个圆形天线代替几个天线。在这种情况下,发射器的线列或连续的发射器将如同360°的圆形一样。其中使用抛物线形,线列将放置得比圆柱形的半径的一半近一点、在抛物线的焦点处,以及当使用椭圆形时,其被放置在椭圆形的两个焦点之一,而其另一个焦点放置在圆柱形的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在放置有将被处理的物体的装置的中心部分处实现紫外线和红外线辐射、或者在其他波段的辐射的高度集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同样小的尺寸的辐射集中,可以使用如上所述的具有元件的三个线列的三个圆形天线,只要元件沿着所有的三个面上的等同的轴放置。结果是,普通的聚焦区域将包括在三个面上的三个相交的聚焦区域。
具有单个天线和连续红外辐射源代替线列的装置可以用在加热系统中,其中其是期望波长的红外二极管线列,可以用于直至120°的宽波段内的红外后灯。其中红外、紫外或X射线波段内的感光元件线列放置在上述的天线中,可以得到在水平面上直至120°的宽扇区内操作的小尺寸的夜视装置。
在声波波段内,放置在线列的焦点区域内的感应麦克风线列产生直至120°的宽水平扇区的大范围声音传感器,具有足够精确地探测声源方向并且每个频道单独处理的能力。
在超声波波段,在焦点区域使用振动器线列,它的集中辐射可以用在用于准备均匀混合、清洁、洗烫及液体处理的系统中,以及用在用于驱逐动物和昆虫等的装置中。
该技术用在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的灯中,发光二极管的三个线列,两个红线路和一个蓝线列,可以用来产生对植物生长最有效的混合光。
要求保护的装置用于汽车的低波束前灯时,其允许司机看到前方,这对于用于多数现有汽车中的具有反射器的一个灯的系统这是很普通的,并且在直至120°宽度的扇区内提供侧光。通过选择线列中的发光二极管的功率,可以获得在水平面上的优选的方向图,具有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用于照明正前方,较低功率二极管用于照明右侧,和非常低功率的LED用于照明左侧(在右侧交通中)。上述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黑暗中的道路交通安全。类似装置可以用于安放在汽车或其他移动物体上的雷达系统以自动监视交通安全。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通过选择固态超高频元件的功率获得期望的雷达方向图。
该装置用在海洋和河流浮标及灯塔中,可以使用三个反射器产生在水平面上的圆形方向图以及在垂直平面上的足够窄的方向图。因为该设计的光输出比单独的发光二极管的光输出高,因此整个期望的功率是低的,由于多数浮标和灯塔是完全自我管理的,低功率是一个重要的优点。
当要求保护的装置用在雷达系统中时其具有重要的优点,因为雷达能够在直至120°宽的方向图内持续照射,提供了在方向图内照射目标的机会。反过来,可以更彻底地处理从目标反射的信号的多普勒成分和相当长的时间内收集的信息。使用具有窄方向图的旋转和扫描雷达,尤其是具有笔形方向图的雷达例如相位阵列,雷达波束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锁定目标,这些时间对于收集信息和处理信号的多普勒成分并不总是足够的。前述设计的雷达在探测移动目标,特别是低速移动目标是非常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有足够的时间充分处理来自目标的信号的多普勒成分,例如探测单独的细节(例如在男人和女人的步伐之间的不同)。这种充分处理不能由快速扫描波束完成。前述设计的雷达的能量潜力与同样功率的扫描雷达相比是良好的,因为目标照射时间与辐射功率成正比,并且该天线系统的有效总面积是比较大的。雷达系统可以使用抛物线形和球形的偏移部分以除去天线孔径中的发射器。
蜂窝网络基站的现有天线在垂直方向足够大、在水平方向比较小,因为它们不得不在水平面上提供直至120°宽的方向图和在垂直面上大约10°足够窄的方向图。这种情况下的天线增益非常低,大约30。包括三个具有球形表面的削去部分、或者在水平面是圆柱形而在垂直面1是抛物线形的形式的天线的装置被用在蜂窝网络基站中用于圆形扫描,天线增益将增大很多倍,直至350。反过来,该增益将显著地提高发射和接收范围。该天线可以具有大约1×2米的尺寸,具有120°扇区。然后该天线具有类似于现有天线的120°×10°的的常规方向图,但是在每个方向上的有源天线孔径大约1×1米大并且具有大约10×10度的方向图。较长的通信范围可以减少所需基站的数目并且降低蜂窝网络配置成本。
要求保护的装置可以用于接收卫星电视信号以及用在不需要天线精确定位的卫星通信中。具有直至120°×120°的方向图的卫星天线可以是圆柱形形式的。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需要或明显减少对用在安装到移动物体上的天线中的非常昂贵的陀螺仪稳定器的需要。这种类型的天线在低轨道通信或因特网卫星中也是非常有效的。对于卫星电视节目的全向接收和全向卫星通信,包括独立于卫星而只需要改变接收频率的卫星因特网,在具有连续接收或接收-发送线列的单个接收器或发送器中使用这种类型的三个天线是足够的。当卫星因特网使用低轨道快速卫星时,在固定的或移动的物体上提供的这种具有视野连续改变的线列的类型的装置特别有效。
要求保护的装置也可以用在地面宽带通信系统中的固定或移动物体上,例如Wi-Max、地面数字电视和其他系统。
如果批量生产,这种天线装置,甚至是那些包括三个天线的装置,将是非常便宜的。
在雷达中的另一种应用中,使用在垂直面1上是普通圆柱形的该装置,垂直平面1位于它的有源相位天线线列(APAL)2的0.3到0.5倍半径的距离上,该有源相位天线线列APAL2包括单个的固态超高频接收-发射模块(RTM),该固态超高频接收-发射模块RTM放置在距离另一个模块大约半波长的距离处。他们允许电子扫描垂直面中的方向图以控制RTM相位并且系统作为整体能够在水平面上旋转。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三个坐标雷达。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系统具有固定的圆柱形1和沿着比该圆柱的半径的一半大的路径移动的APAL2。该圆柱形具有在水平面上允许120°几何辐射,三个APAL2可以在120°角度上围绕其圆周设置,当获得的该系统在一个方向上缓慢旋转时,其提供在系统前面120°扇区内的空间中连续的观察范围。该设计在分米波长雷达(波长是30厘米或更大)中,特别是在米波段是最有利的。在这些波长内要实现好的分辨率和高的天线增益,需要大量的RTM设置有源相位天线阵列(APAA),这带来高成本、需要冷却和其他问题。要求保护的装置可以以相对低的成本、使用少量的RTM实现高的天线增益和好的分辨率。此外,即使RTM具有几倍于APAA的功率,也不需要特别的冷却装置。RTM在操作中只有7%的时间处于开关率为5的状态,因为三分之一的APAL中的一个只在三分之一的时间内操作,而在其他时间里(240°)是不操作的。
例如对于波长30cm,要实现的2°×2°分辨率,不得不在单个APAL中提供64个RTM,或者在三个APAL中提供192个RTM。这种配置给出了在水平面上旋转的2°×2°铅笔方向图,并在垂直面上提供电子相位扫描。在这种情况下,圆柱形垂直天线的半径为大约10m,高大约15m,APAL高10米,APAL旋转半径稍微超过5m。相比之下,对于APAA要获得这样的分辨率和天线增益将需要3500个RTM。
要获得1°×1°分辨率,单个APAL在20m的长度上需要放置128个RTM(三个APAL总共是384个RTM),圆柱形天线的半径增加到20m,其高度为30m,APAL的旋转半径超过10m。这种尺寸的APAA将需要几乎14000个RTM,这需要使用太多的材料,导致低效能。
要求保护的装置在总峰值功率上比APAA低,并且还知道在天线增益上的增长像功率提高那样有效地双倍地影响雷达的总能量潜能。
在米波段圆柱形可以具有直至100米的半径。在这种波段内使用的天线可以设计为网。具有三个APAL的装置可以围着圆形围栏放置。
工业应用
本发明可以用在不同的可见波段装置中,例如探照灯、前灯、街灯、家用的灯以及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的灯;或者用于使用紫外线波段对水、种子和在日光浴室内进行消毒;用在利用红外线波段的加热及干燥系统中、热水器、以及红外后灯系统中;在超高频和甚高频波段中,用于雷达和通信技术,特别是用于卫星电视和因特网技术,用于蜂窝通信系统的基站中,用于Wi-Max类型的地面宽带通信系统中,用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中;在紫外线、红外线和X射线波段,用在夜视装置中;在声波波段,用在远程声音传感器中;在超声波波段用在均匀混合准备、清洁、洗烫和液体处理系统中;用在用于驱逐动物和昆虫的装置中、以及用在任何电磁、超声波和声波波段内的其他许多装置中。本发明的小尺寸装置可以用于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直至120°的宽扇区内照射,在每个方向上都具有足够大的增益。

Claims (11)

1.一种多功能能量集中器,其包括旋转固体的至少部分表面的形式的反射器,作为有源和/或无源元件的分布式系统的多个辐射源或接收器,该辐射源或接收器分别位于在与所述旋转固体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面垂直的方向上距该反射器为该反射器的曲率半径的0.3到0.5信之间的相同距离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能量集中器,其中该反射器是圆柱形表面或其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能量集中器,其中该反射器是球形表面或其被削去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能量集中器,其中反射器的横截面在一个第一平面内是圆弧,并且在垂直于第一平面的平面内是二阶曲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能量集中器,其中在其垂直平面中使用球形或抛物线形的偏移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能量集中器,其中该反射器表面是旋转固体,其在横截面上包括两个连接的椭圆,使得每个椭圆有一个焦点在该旋转固体的轴线上,并且该椭圆的另一个焦点用于要放置于其中的有源或无源元件的分布式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能量集中器,其中分布式系统中的有源元件具有不同的功率等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能量集中器,其中采用连续操作的发射器或接收器作为有源或无源元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能量集中器,进一步具有至少一个反射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能量集中器,其中该辐射源或接收器是能够旋转的,在旋转期间,在至少一个点处,该辐射源或接收器位于距该反射器为该反射器的曲率半径的0.3到0.5倍之间的相同距离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能量集中器,其中该反射器和辐射源或接收器能同时旋转。
CN201180064877.1A 2011-12-29 2011-12-29 多功能能量集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485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RU2011/001041 WO2013028099A1 (ru) 2011-12-29 2011-12-29 Универс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центрации энергии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8537A CN103348537A (zh) 2013-10-09
CN103348537B true CN103348537B (zh) 2017-03-22

Family

ID=47746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487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48537B (zh) 2011-12-29 2011-12-29 多功能能量集中器

Country Status (1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26903A1 (zh)
EP (1) EP2637253A4 (zh)
JP (1) JP5565717B2 (zh)
KR (1) KR20130139325A (zh)
CN (1) CN103348537B (zh)
AU (1) AU2011375501A1 (zh)
BR (1) BR112013013847A2 (zh)
CA (1) CA2819402C (zh)
EA (1) EA201300957A1 (zh)
IL (1) IL226695A (zh)
MX (1) MX2013007078A (zh)
MY (1) MY163445A (zh)
SG (1) SG191403A1 (zh)
UA (1) UA113055C2 (zh)
WO (1) WO2013028099A1 (zh)
ZA (1) ZA2014035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55314A1 (en) * 2012-08-21 2014-02-27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Doubly shaped reflector transmitting antenna for millimeter-wave security scanning system
CN103558655B (zh) * 2013-11-18 2015-09-09 上海师范大学 基于超材料的全平面结构圆锥曲面反射器的设计方法
FR3014417B1 (fr) * 2013-12-10 2017-09-08 European Aeronautic Defence & Space Co Eads France Nouvelle architecture de vehicule spatial
CN105981215B (zh) 2014-02-11 2019-05-10 Vega格里沙贝两合公司 天线设备及其用途、料位测量装置和表面拓扑确定方法
CN104345236A (zh) * 2014-10-29 2015-02-1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一种模拟真空环境中的微波聚焦装置
EP3281250B1 (en) * 2015-04-08 2022-04-27 SRI International 1d phased array antenna for radar and communications
FR3046301B1 (fr) * 2015-12-28 2019-05-31 Thales Systeme antennaire
US10698099B2 (en) 2017-10-18 2020-06-30 Leolabs, Inc. Randomized phase and amplitude radar codes for space object tracking
US10921427B2 (en) 2018-02-21 2021-02-16 Leolabs, Inc. Drone-based calibration of a phased array radar
US11378685B2 (en) 2019-02-27 2022-07-05 Leolabs,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space object attitude stabilities from radar cross-section statistics
CN110416734A (zh) * 2019-07-03 2019-11-05 东南大学 声电共用型编码超材料及其在隐身装置的应用
CN112987286B (zh) * 2021-04-21 2021-07-2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一种基于体布拉格光栅的光束扫描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945839A1 (ru) * 1980-07-28 1982-07-23 За витель Концентратор лучистой энергии
CN2177911Y (zh) * 1993-11-23 1994-09-21 陈宝伶 聚能器
CN1795352A (zh) * 2004-02-05 2006-06-28 环球拔萃有限公司 放射仪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25900A (en) * 1950-02-17 1958-03-04 Rand Corp Directional receiver
US3267472A (en) * 1960-07-20 1966-08-16 Litton Systems Inc Variable aperture antenna system
JPS5423450A (en) * 1977-07-25 1979-02-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Reflector antenna
US4505260A (en) * 1982-09-09 1985-03-19 Metzger Research Corporation Radiant energy device
US5787877A (en) * 1995-01-26 1998-08-04 Nicklas; Michael H. Solar energy concentrating system having a novel focal collection zone
JP3327440B2 (ja) * 1995-02-24 2002-09-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多焦点パラボラアンテナ
JP3103335B2 (ja) * 1998-01-07 2000-10-30 株式会社東芝 アンテナ装置
US6211836B1 (en) * 1999-07-30 2001-04-03 Waveband Corporation Scanning antenna including a dielectric waveguide and a rotatable cylinder coupled thereto
WO2002001808A2 (en) * 2000-06-23 2002-01-03 Sky Station International, Inc. Adap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tenna and method
RU2206158C2 (ru) 2001-03-12 2003-06-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машиностроения" Зеркальное анте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4702200B2 (ja) * 2006-06-27 2011-06-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受光器及び当該受光器を備えたレーダ装置
KR100894909B1 (ko) * 2007-08-21 2009-04-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재구성 하이브리드 안테나 장치
DE102008013066B3 (de) * 2008-03-06 2009-10-01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Vorrichtung zur zweidimensionalen Abbildung von Szenen durch Mikrowellen-Abtastung und Verwendung der Vorrichtung
US8743001B2 (en) * 2009-09-15 2014-06-03 EMS Technology, Inc. Mechanically steered reflector antenna
CN201584501U (zh) * 2009-11-27 2010-09-15 东南大学 可用于基站的波束下倾高增益扇区天线单元及一体化天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945839A1 (ru) * 1980-07-28 1982-07-23 За витель Концентратор лучистой энергии
CN2177911Y (zh) * 1993-11-23 1994-09-21 陈宝伶 聚能器
CN1795352A (zh) * 2004-02-05 2006-06-28 环球拔萃有限公司 放射仪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13013847A2 (pt) 2016-09-13
JP2014506429A (ja) 2014-03-13
CA2819402A1 (en) 2013-02-28
MY163445A (en) 2017-09-15
JP5565717B2 (ja) 2014-08-06
AU2011375501A1 (en) 2013-07-18
EP2637253A1 (en) 2013-09-11
EA201300957A1 (ru) 2014-01-30
IL226695A (en) 2017-07-31
EP2637253A4 (en) 2014-12-17
CA2819402C (en) 2018-08-07
ZA201403583B (en) 2015-07-29
US20140326903A1 (en) 2014-11-06
WO2013028099A1 (ru) 2013-02-28
MX2013007078A (es) 2013-07-17
CN103348537A (zh) 2013-10-09
UA113055C2 (xx) 2016-12-12
SG191403A1 (en) 2013-08-30
KR20130139325A (ko) 2013-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8537B (zh) 多功能能量集中器
CN106486784A (zh) 反射式天线阵列及波束扫描方法
CN101576649A (zh) 一种利用抛物面镜传送光能的装置
CN110806590B (zh) 太赫兹主、被动复合成像准光学扫描系统
CN113253469B (zh) 一种用于太赫兹频段的匀光系统及其成像方法
JP2016038211A (ja) レーザレーダ装置
AU2018200287A1 (en) Multipurpose energy concentrator
CN110011063B (zh) 基于时间反演产生任意方向贝塞尔波束的方法
US6672729B1 (en) High efficiency and projection reflectors for light and sound
DK2665127T3 (en) Universal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adiation
JPH0654843B2 (ja) 多周波帯域共用アンテナ
Fang et al. Compound parabolic concentrator applied as receiving antenna in scatter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N113064283A (zh) 一种用于太赫兹频段的匀光棱镜结构及其成像方法
EP0212963A2 (en)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RU2741770C1 (ru) Многолучевая зеркальная антенна
RU171359U1 (ru) Интегральная антенна
Ze-Ming et al. An improved array feed parabolic reflector antenna for spatial power combining
CN112701437B (zh) 一种应用于风廓线雷达的多波束赋形天线系统
SU985864A1 (ru) Линзова антенна
RU2815004C2 (ru)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лучом в гибридной двухзеркальной антенной системе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109861005B (zh) 多频段交叉波束抛物面测向天线
CN106154261A (zh) 使用可见光标识的无线电测距测速传感器
GB656852A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ntenna
Larumbe Gonzalo et al. Real-time imaging with frequency scanning array antenna for industrial inspection applications at W band
RU2355082C2 (ru) Зеркальная антенн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909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8909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