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8069A - 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8069A
CN103338069A CN2013102309462A CN201310230946A CN103338069A CN 103338069 A CN103338069 A CN 103338069A CN 2013102309462 A CN2013102309462 A CN 2013102309462A CN 201310230946 A CN201310230946 A CN 201310230946A CN 103338069 A CN103338069 A CN 103338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length
optical fiber
branch optical
correspondenc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309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8069B (zh
Inventor
杨中文
梁维刚
唐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QIANMENG INDUSTRIAL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309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380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38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8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8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80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装置和设备。光纤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光纤,每个分支光纤连接一个光栅序列,选择一组测试波长,一组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光纤网络中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且根据一组测试波长构建的一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一组波长行向量中包括各个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采用一组测试波长检测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以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组成检测矩阵,以每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作为检测矩阵的一个行向量;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检测矩阵,获得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装置和设备,能够降低工程应用难度。

Description

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简称OTDR)是利用光在光纤中的瑞利散射所产生的背向散射和光纤中不连续点产生的菲涅尔反射而制成的光电一体化仪表。在无源光纤网络(Passive OpticalNetwork,简称PON)网络中,使用OTDR进行网络铺设的验收和后期运行维护。
目前,在使用OTDR仪器测试PON网络的分支光纤时,需要在每个分支光纤的末端均安装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简称FBG),并且各个分支光纤上安装的FBG的反射波长各不相同,利用FBG的反射波长来区别各个分支光纤。
采用上述现有的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由于PON网络中的分支光纤末端位于各终端用户室内,因此需要逐一入户安装;并且,由于要求各个分支光纤安装的FBG的反射波长各不相同,因此FBG的物料种类繁多。总之,上述现有的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的工程应用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降低工程应用难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检测分支光纤的装置和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降低工程应用难度。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光纤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光纤,每个所述分支光纤连接一个光栅序列,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一组测试波长,所述一组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光纤网络中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且根据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构建的一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所述一组波长行向量中包括各个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
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以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组成检测矩阵,其中,以每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作为所述检测矩阵的一个行向量;
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所述检测矩阵,获得所述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还包括:
以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中各项的绝对值,如果所述分支光纤透射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正号,如果所述分支光纤反射所述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负号,获取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包括:
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检测光源,利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检测分支光纤的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检测光纤网络中的分支光纤,所述光纤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光纤,每个所述分支光纤连接一个光栅序列,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光栅序列,每个所述光栅序列连接一个分支光纤;
波长行向量获取单元,用于选择一组测试波长,所述一组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光纤网络中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且根据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构建的一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所述一组波长行向量中包括各个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
检测单元,用于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检测矩阵获取单元,用于以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组成检测矩阵,其中,以每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作为所述检测矩阵的一个行向量;
检测结果获取单元,用于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所述检测矩阵,获得所述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波长行向量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以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中各项的绝对值,如果所述分支光纤透射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正号,如果所述分支光纤反射所述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负号,获取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检测单元具体包括光时域反射仪OTDR,所述检测单元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检测光源,利用所述OTDR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检测分支光纤的设备,所述设备用于检测光纤网络中的分支光纤,所述光纤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光纤,每个所述分支光纤连接一个光栅序列,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光栅序列,每个所述光栅序列连接一个分支光纤;
收发器,用于采用一组测试波长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处理器,用于选择一组测试波长,所述一组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光纤网络中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且根据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构建的一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所述一组波长行向量中包括各个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以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组成检测矩阵,其中,以每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作为所述检测矩阵的一个行向量,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所述检测矩阵,获得所述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
总线,用于连接所述收发器和所述处理器,所述收发器和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进行数据交互。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以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中各项的绝对值,如果所述分支光纤透射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正号,如果所述分支光纤反射所述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负号。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收发器具体包括光时域反射仪OTDR,所述收发器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检测光源,利用所述OTDR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由上述发明内容可见,仅在光纤分支端口处增加光栅序列即可实现对分支光纤的检测,由于光纤分支端口设置在局端或街边柜,因此不需要对任何终端用户室内的光路进行改变,避免了逐一入户安装,仅在局端设备或街边柜进行改进即可完成对分支光纤的检测,简便易行,降低了工程应用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检测分支光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检测分支光纤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的流程图。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光纤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光纤,在每个分支光纤上连接一个光栅序列,每个光栅序列由若干个光栅串联组成,同一个光栅序列中的各个光栅的反射波长各不相同,不同分支光纤上连接的光栅序列中的光栅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以分支光纤不连接任何光栅的情况作为一种特殊的光栅序列,该光栅序列中的光栅个数为0。测试波长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分光器的各个端口连接光栅序列的一端,在光栅序列的另一端连接分支光纤。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光栅均采用光纤光栅。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101:选择一组测试波长。
在本步骤中,选择一组测试波长,所述一组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光纤网络中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且根据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构建的一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其中,所述一组波长行向量中包括各个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
步骤102: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步骤103:以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组成检测矩阵。
在本步骤中,以每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作为所述检测矩阵的一个行向量,以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组成所述检测矩阵。
步骤104: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所述检测矩阵,获得所述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步骤101中,获取各个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的具体方法包括:以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中各项的绝对值,如果所述分支光纤透射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正号,如果所述分支光纤反射所述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负号,获取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其中,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全部反射波长,全部反射波长为包括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的集合,对于在各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中重复多次出现的波长数值,在该集合中仅包括一次。在步骤101中,对获取各个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以外的其它波长行向量的具体方法不做限制,凡是使得全部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的波长行向量均可采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步骤102的具体方法包括: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检测光源,利用OTDR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选择满足如下条件的一组测试波长:该组测试波长包括光纤网络中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且根据该组测试波长构建的包括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的一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采用上述测试波长检测光纤网络,根据检测曲线组成检测矩阵,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检测矩阵,获得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从而仅在光纤分支端口处增加光栅序列即可,由于光纤分支端口设置在局端或街边柜,因此不需要对任何终端用户室内的光路进行改变,避免了逐一入户安装,仅在局端设备或街边柜进行改进即可完成对分支光纤的检测,简便易行,降低了工程应用难度。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法中,光纤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光纤,采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一相同的方式在每个分支光纤上连接一个光栅序列,具体方式可以参见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步骤201:选择一组测试波长。
在本步骤中,选择一组测试波长,所述一组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光纤网络中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且根据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构建的一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所述一组波长行向量中包括各个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获取各个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的具体方法可以包括:以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中各项的绝对值,如果所述分支光纤透射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正号,如果所述分支光纤反射所述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负号,获取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在以下描述中,以αn表示第n个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n=0,1,…,N,其中,N为分支光纤总数。例如,以分支光纤总数为4个为例,则这4个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分别为α1、α2、α3、α4。例如,第1个分支光纤没有连接的光栅序列,第2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为λ3和λ4,第3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为λ2和λ4,第4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为λ2和λ3,则第1个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为:α11λ2λ3λ4,第2个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为:α21λ234,第3个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为:α312λ34,第4个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为:α4123λ4。在为分支光纤设置光栅序列时,将各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设置为满足如下要求:α1、α2、α3、α4相互正交。
在实际光路测试中,尤其是区分大分光比光路分支,如果构建一个行向量正交矩阵,就面临分支中光栅数量多的问题,带来光路的很大额外损耗。下面的例子中介绍了使用不同的波长构建多个行向量正交的矩阵来区分大分光比光路分支的方法,不同波长之间不会相互干扰。
方法是构建含有全通行向量的行向量正交矩阵,对于别的波长来说,通过该矩阵的光栅串时表现为全通的特性,通过上述的算法可以消除影响,彼此不会干扰。例如,以包括31个分支光纤为例,我们构建如下的矩阵:
1 1 1 1 1 1 - 1 - 1 1 - 1 1 - 1 1 - 1 - 1 1
取第2、3行向量,这样每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均包括2个光栅为例,因此,每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包括2个反射波长,31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如下:
第1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25.5nm,1626.5nm
第2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26nm,1626.5nm
第3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28.5nm,1629.5nm
第4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29nm,1629.5nm
第5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30.5nm,16.5nm
第6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nm,16.5nm
第7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31.5nm,1632.5nm
第8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32nm,1632.5nm
第9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37.5nm,1638.5nm
第10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38nm,1638.5nm
第11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40.5nm,1641.5nm
第12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41nm,1641.5nm
第13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42.5nm,1643.5nm
第14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43nm,1643.5nm
第15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44.5nm,1645.5nm
第16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45nm,1645.5nm
第17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49.5nm,1650.5nm
第18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50nm,1650.5nm
第19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52.5nm,1653.5nm
第20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53nm,1653.5nm
第21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54.5nm,1655.5nm
第22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55nm,1655.5nm
第23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56.5nm,1657.5nm
第24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57nm,1657.5nm
第25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61.5nm,1662.5nm
第26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62nm,1662.5nm
第27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64.5nm,1665.5nm
第28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65nm,1665.5nm
第29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66.5nm,1667.5nm
第30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67nm,1667.5nm
第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68.5nm,1669.5nm
第31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1669nm,1669.5nm
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全部反射波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光栅均可以采用光纤光栅,可以对光纤光栅的参数作如下要求:光纤光栅为单波长反射光栅,反射中心波长偏移为±0.1nm,反射率为99%,3dB带宽不小于0.2nm,20dB带宽不大于0.4n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将上述全部分支光纤对应的光栅序列集成制作在一个光学元件中。步骤202: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检测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在本步骤中,具体地,可以采用OTDR进行检测,OTDR依次产生全部测试波长的检测光源,检测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其中,一组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全部所述反射波长,全部所述反射波长为包括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的集合,对于在各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中重复多次出现的波长数值,在该集合中仅包括一次。例如,第1个分支光纤没有连接的光栅序列,第2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为λ3和λ4,第3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为λ2和λ4,第4个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为λ2和λ3,则可以采用全部反射波长作为测试波长:λ2、λ3和λ4,进一步地,测试波长还可以包括反射波长以外的其它波长,只要根据一组测试波长构建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即可。
OTDR产生上述测试波长,对包括各个分支光纤的光纤网络进行检测,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在以下描述中,以Ln表示第n个分支光纤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n=0,1,…,N,其中,N为分支光纤总数。
步骤203:以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组成检测矩阵。
在本步骤中,以每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作为所述检测矩阵的一个行向量,以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组成检测矩阵。以分支光纤总数为4为例,则检测矩阵为: L 1 L 2 L 3 L 4
步骤204: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所述检测矩阵,获得所述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
在本步骤中,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所述检测矩阵,获得所述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即,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为: α i L 1 · · · L N ,其中,i表示目标分支光纤的序号,αi表示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Ln表示第n个分支光纤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n=0,1,…,N,N为分支光纤总数。仍以分支光纤总数为4为例,则当目标分支光纤为第2个分支光纤时,第2个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为: α 2 L 1 L 2 L 3 L 4 ,当目标分支光纤为第3个分支光纤为例,第3个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为: α 3 L 1 L 2 L 3 L 4 .
根据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获取网络故障的类型和位置。进一步地,可以根据上述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绘制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曲线,从而可以定位网络故障的位置,并获知该网络故障的类型。
在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选择满足如下条件的一组测试波长:该组测试波长包括光纤网络中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和其它波长,且根据该组测试波长构建的包括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的一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采用上述测试波长检测光纤网络,根据检测曲线组成检测矩阵,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检测矩阵,获得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从而仅在光纤分支端口处增加光栅序列即可实现对分支光纤的检测,由于光纤分支端口设置在局端或街边柜,因此不需要对任何终端用户室内的光路进行改变,避免了逐一入户安装,仅在局端设备或街边柜进行改进即可完成对分支光纤的检测,简便易行,降低了工程应用难度。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检测分支光纤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检测分支光纤的装置用于检测光纤网络中的分支光纤,所述光纤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光纤,每个所述分支光纤连接一个光栅序列。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光栅序列、波长行向量获取单元31、检测单元32、检测矩阵获取单元33、检测结果获取单元34。
其中,每个所述光栅序列连接一个分支光纤,在图3中未予示出。
波长行向量获取单元31用于选择一组测试波长,所述一组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光纤网络中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且根据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构建的一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所述一组波长行向量中包括各个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
检测单元32用于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检测矩阵获取单元33用于以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组成检测矩阵,其中,以每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作为所述检测矩阵的一个行向量。
检测结果获取单元34用于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所述检测矩阵,获得所述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波长行向量获取单元31具体用于以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中各项的绝对值,如果所述分支光纤透射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正号,如果所述分支光纤反射所述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负号,获取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32具体包括光时域反射仪OTDR,所述检测单元32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检测光源,利用所述OTDR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检测分支光纤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述的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效果可以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一和本发明实施例二,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检测分支光纤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的检测分支光纤的设备用于检测光纤网络中的分支光纤,所述光纤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光纤,每个所述分支光纤连接一个光栅序列。如图4所示,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光栅序列、收发器41、处理器42和总线40。
其中,至少一个光栅序列,每个所述光栅序列连接一个分支光纤,在图4中未予示出。
收发器41,用于采用一组测试波长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处理器42,用于选择一组测试波长,所述一组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光纤网络中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且根据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构建的一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所述一组波长行向量中包括各个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所述处理器42还用于以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组成检测矩阵,其中,以每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作为所述检测矩阵的一个行向量,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所述检测矩阵,获得所述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
总线40,用于连接所述收发器41和所述处理器42,所述收发器41和所述处理器42通过所述总线40进行数据交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42具体用于以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中各项的绝对值,如果所述分支光纤透射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正号,如果所述分支光纤反射所述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负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收发器41具体包括光时域反射仪OTDR,所述收发器41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检测光源,利用所述OTDR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检测分支光纤的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述的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和技术效果可以参照本发明实施例一和本发明实施例二,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纤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光纤,每个所述分支光纤连接一个光栅序列,所述方法包括:
选择一组测试波长,所述一组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光纤网络中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且根据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构建的一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所述一组波长行向量中包括各个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
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以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组成检测矩阵,其中,以每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作为所述检测矩阵的一个行向量;
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所述检测矩阵,获得所述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以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中各项的绝对值,如果所述分支光纤透射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正号,如果所述分支光纤反射所述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负号,获取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包括:
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检测光源,利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4.一种检测分支光纤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检测光纤网络中的分支光纤,所述光纤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光纤,每个所述分支光纤连接一个光栅序列,所述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光栅序列,每个所述光栅序列连接一个分支光纤;
波长行向量获取单元,用于选择一组测试波长,所述一组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光纤网络中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且根据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构建的一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所述一组波长行向量中包括各个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
检测单元,用于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检测矩阵获取单元,用于以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组成检测矩阵,其中,以每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作为所述检测矩阵的一个行向量;
检测结果获取单元,用于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所述检测矩阵,获得所述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行向量获取单元具体用于以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中各项的绝对值,如果所述分支光纤透射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正号,如果所述分支光纤反射所述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负号,获取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具体包括光时域反射仪OTDR,所述检测单元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检测光源,利用所述OTDR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7.一种检测分支光纤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用于检测光纤网络中的分支光纤,所述光纤网络中包括至少两个分支光纤,每个所述分支光纤连接一个光栅序列,所述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光栅序列,每个所述光栅序列连接一个分支光纤;
收发器,用于采用一组测试波长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处理器,用于选择一组测试波长,所述一组测试波长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光纤网络中全部分支光纤连接的光栅序列的反射波长,且根据所述一组测试波长构建的一组波长行向量相互正交,所述一组波长行向量中包括各个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以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组成检测矩阵,其中,以每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作为所述检测矩阵的一个行向量,采用目标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乘以所述检测矩阵,获得所述目标分支光纤的检测结果数据;
总线,用于连接所述收发器和所述处理器,所述收发器和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总线进行数据交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以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所述分支光纤对应的波长行向量中各项的绝对值,如果所述分支光纤透射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正号,如果所述分支光纤反射所述当前项对应的测试波长,则所述当前项的符号为负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具体包括光时域反射仪OTDR,所述收发器采用所述一组测试波长作为检测光源,利用所述OTDR检测所述光纤网络,获得各个测试波长对应的检测曲线数据。
CN201310230946.2A 2013-06-09 2013-06-09 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380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0946.2A CN103338069B (zh) 2013-06-09 2013-06-09 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0946.2A CN103338069B (zh) 2013-06-09 2013-06-09 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8069A true CN103338069A (zh) 2013-10-02
CN103338069B CN103338069B (zh) 2015-12-02

Family

ID=49246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3094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38069B (zh) 2013-06-09 2013-06-09 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3806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1378A (zh) * 2015-12-23 2017-06-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光路检测的方法、管理系统及光时域反射仪设备
CN106911379A (zh) * 2015-12-23 2017-06-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光路检测的方法、管理系统及光时域反射仪设备
CN113644971A (zh) * 2020-05-11 2021-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检测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5020B1 (en) * 1996-08-05 2001-02-06 Kokusai Denshin Denwa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fault location in an optical fiber line
CN101043272A (zh) * 2006-06-08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线路故障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2111686A (zh) * 2009-12-25 201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支光纤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2083782A1 (zh) * 2010-12-22 201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支光纤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790644A (zh) * 2012-08-14 2012-11-21 深圳市华为安捷信电气有限公司 光纤检测系统、光纤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5020B1 (en) * 1996-08-05 2001-02-06 Kokusai Denshin Denwa Kabushiki Kaisha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 fault location in an optical fiber line
CN101043272A (zh) * 2006-06-08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纤线路故障的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02111686A (zh) * 2009-12-25 2011-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支光纤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2083782A1 (zh) * 2010-12-22 2012-06-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支光纤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790644A (zh) * 2012-08-14 2012-11-21 深圳市华为安捷信电气有限公司 光纤检测系统、光纤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1378A (zh) * 2015-12-23 2017-06-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光路检测的方法、管理系统及光时域反射仪设备
CN106911379A (zh) * 2015-12-23 2017-06-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光路检测的方法、管理系统及光时域反射仪设备
CN113644971A (zh) * 2020-05-11 2021-11-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3644971B (zh) * 2020-05-11 2023-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端口检测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8069B (zh) 2015-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67872A (zh) 光纤光栅编码组识别的方法
US8670110B2 (en) Array connector test harness for single-ended optical test instruments
CN103338069B (zh) 检测分支光纤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2790644A (zh) 光纤检测系统、光纤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4301037A (zh) 一种实现无源光网络光纤故障自动告警的方法及系统
WO2020075343A1 (ja) 光ファイバ試験方法及び光ファイバ試験装置
CN104378156A (zh) 一种对光缆故障点精确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US11169051B2 (en) Optical testing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KR20020021085A (ko) 광섬유의 특성 측정 장치
CN103222206A (zh) 分支光纤的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107842A (zh) 分光器端口识别装置及方法、分光器温度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964754A (zh) 光通信器件的插损校正方法、系统及插损测量系统
US7415206B1 (en) Arrangement for characterizing and reducing multi-path interference (MPI) and/or optical return loss (ORL) in optical transmission link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reflection sources
CN101567724A (zh) 一种网络状况检测系统和方法
JP4932197B2 (ja) 光線路障害監視装置及び方法
WO2014174256A1 (en) Single fiber bragg grating as delay line interferometer
CN110702263B (zh) 一种大芯径多模光纤的测温装置及方法
CN208691248U (zh) 一种光通信器件的插损测量系统
Zhang et al. Fault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a multi-mode transmission reflection analysis for a few-mode fiber link
WO2016197647A1 (zh) 分光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Thongdaeng et al. Effect of bending radius and bending location on insertion loss in single mode fibers and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fibers
JP2005062172A (ja) 光線路の障害探索方法
JP2012156945A (ja) 光アクセス設備管理方法及び光アクセス設備管理システム
CN105874314A (zh) 光波导群速度延时测量装置及方法
Bourdine et al.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connector ferrule end-face contamination impact on degradation of fiber optic connection parame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10

Address after: 510640 Guangdong City, Tianhe District Province, No. five, road, public education building, unit 371-1, unit 2401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Zenghua

Inventor after: Peng Yi

Inventor after: Yang Xuanbing

Inventor after: Guo Longyuan

Inventor after: Li Yingchi

Inventor before: Yang Zhongwen

Inventor before: Liang Weigang

Inventor before: Tang L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02

Address after: 414000 Hunan Province, Yueyang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ndustrial Park qikang Montevideo Road No. 28

Patentee after: HUNAN QIANMENG INDUSTRIAL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40 Guangdong City, Tianhe District Province, No. five, road, public education building, unit 371-1, unit 2401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Gaoha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Operation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2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