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7579A - 休眠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休眠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7579A
CN103327579A CN2012100730293A CN201210073029A CN103327579A CN 103327579 A CN103327579 A CN 103327579A CN 2012100730293 A CN2012100730293 A CN 2012100730293A CN 201210073029 A CN201210073029 A CN 201210073029A CN 103327579 A CN103327579 A CN 103327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rmancy
website
time
access point
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730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7579B (zh
Inventor
李楠
吕开颖
孙波
邢卫民
韩志强
姜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730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27579B/zh
Priority to EP13765230.1A priority patent/EP2827657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70815 priority patent/WO2013139182A1/zh
Priority to US14/386,646 priority patent/US20150036575A1/en
Publication of CN103327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75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7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75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休眠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站点确定自身进入长时间休眠的第一休眠时间;站点将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本发明中,站点将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使得接入点可以获知站点的第一休眠时间,为站点缓存数据,同时接入点知道站点的状态,节省了业务指示信息发送的开销。

Description

休眠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休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技术中,根据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Engineers,简称为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为WLAN)已成为最广泛使用的,不仅用于各种专用环境,以及膝上型电脑、手持设备和移动终端,还考虑作为在蜂窝网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简称为3GPP)系统中与因特网的热点接入技术。IEEE802.11工作组先后定义了802.11a,802.11b,802.11g等一系列WLAN技术标准,随后又陆续出现了其他任务组,致力于发展涉及现有802.11技术改进的规范,例如,802.11n任务组提出高吞吐量(High Throughput,简称为HT)的要求,支持高达600Mbps的数据速率。802.11ac任务组提出超高吞吐量(Very High Throughput,简称为VHT)的概念,将数据速率提升到1Gbps,其他802.11系列协议还包括支持工作在60GHz的802.11ad,以及支持工作在1GHz以下的802.11ah。
IEEE802.11技术支持省电模式。IEEE802.11的网络结构包括:通过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为AP)使与其关联的一个通信装置,即非接入站点(non-AP Station,简称为non-AP STA)与另一个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基础结构模式(infrastructure mode)和无需接入点介入、站间相互通信的自组织模式(Ad hoc mode)。基础结构模式和自组织模式的省电机制稍有不同,在基础结构模式中,接入点不能运用省电模式,而在自组织模式中,站点都可以使用省电模式,并且必须总要考虑到对方的状态来发送数据。下文中,将非接入站点简称为站点(Station,简称为STA)。
基础结构模式中,IEEE802.11标准定义的省电机制的基本内容如下:
非AP的STA一般工作在激活模式(Active mode),进入省电模式后,交替工作于清醒状态(awake state)和休眠(doze state)状态。在清醒状态,STA和在激活模式时一样,可以收发数据;在休眠状态,STA不进行收发,维持低电量工作。STA是否进入了省电模式需要在自己发送的帧的帧控制头中通知,如果AP获知STA进入了节电模式,则需要在STA休眠时为STA缓存数据,并在携带系统信息的信标帧信标帧中携带一个缓存指示信息,称为业务通知元素(Traffic Indication Map,简称为TIM),通知有缓存数据的STA。
使用TIM为STA指示有缓存数据的方法是:在TIM中携带比特图,比特图的每个比特对应于一个已关联站点的关联标识(Association identifier,简称为AID),AP用AID对应的比特图中的比特是否置位来指示某STA是否有业务。TIM同时还指示了AP侧是否有多播广播业务缓存。有一种特殊的TIM称为DTIM(Delivery Traffic Indication Map),AP在每个信标帧中都会携带TIM,但其中仅固定的间隔发送的是DTIM,DTIM和TIM的不同之处在于,DTIM后,AP会在发送单播数据前立即发送缓存的多播广播数据。如果与AP关联的任何一个STA进入了省电模式,AP需要将所有缓存的组播数据和广播数据在DTIM发送后(发送单播缓存数据之前)紧接着发送出去。因此,站点必须在DTIM时从休眠状态进入清醒状态(可以称之为醒来),接收DTIM后的多播和广播缓存。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使用DTIM和TIM的传统省电机制示意图。
为节省接收多播缓存而耗费的电量,现有技术还提供了针对多播业务的省电机制,包括直接多播服务(Direct Multicast Service)和灵活多播服务(Flexible Multicast Service),前者使得站点能够请求接入点将多播地址的数据以单播方式发送给站点,后者使得站点能够为不同的多播地址数据请求不同的DTIM发送间隔。
连续的两个信标帧之间的时间被划分为竞争期(Contention Period)和非竞争期(ContentionFree Period)。在竞争期内,处于节电模式的STA需要在TIM发送时刻醒来,通过接收TIM获知自己有数据缓存在AP,将发送一个PS-Poll帧给AP,AP收到后会立即发送缓存数据给STA,或者先发送一个ACK,表示自己收到了PS-Poll,然后在自己竞争到信道后将缓存数据发送给STA。在非竞争期内,非AP的STA在TIM发送时刻醒来,接收TIM后,如果获知自己有缓存数据,不发送PS-Poll帧给AP,而是保持清醒,等待AP将缓存数据发送给自己后,再进入休眠。
当前,许多具有IEEE802.11无线接口的设备已经广泛商用并且具有高便携性,大多数便携式装置由电池驱动,因而降低电池消耗、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变得十分重要。特别是对于应用了802.11ah技术的物联网传感器节点,预期能够在无人值守的环境下依靠电池维持长达数年的工作,因此更加需要能够有效节约可用电能的省电机制。现有技术中,希望节省电量的站点可以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而不接收AP发送的TIM元素,在它醒来时,主动向AP发送一个PS-Poll帧,询问是否有它的数据缓存,如果AP侧有它的缓存,则AP立即将缓存数据发送给站点,或者立即回复一个确认帧,并在其中携带是否有其缓存的指示信息,如果有缓存,则在随后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将缓存发送给站点。
但是,当站点决定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时,如果没有通知AP,AP在不知道站点休眠时长的情况下,可能出现AP侧缓存不足而丢弃数据的可能。另外,AP在不知道站点状态的情况下,仍继续为站点在TIM中携带业务指示信息,带来了额外的开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休眠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AP无法获知站点长时间休眠的时长,可能因AP侧缓存不足导致丢弃数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休眠方法,包括:站点确定自身进入长时间休眠的第一休眠时间;站点将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
优选地,站点将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包括:站点向接入点发送第一无线帧,其中,第一无线帧携带有第一休眠时间。
优选地,第一无线帧包括以下之一:关联请求帧、重关联请求帧、信道探测请求帧、进入长时间休眠时站点向接入点发送的通知帧。
优选地,第一无线帧还携带有站点是否具有长时间休眠能力的能力信息。
优选地,在站点具有长时间休眠能力的情况下,站点在第一无线帧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点是否在业务通知元素TIM中通知站点的缓存情况。
优选地,在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之前,还包括: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第二休眠时间;站点根据第二休眠时间确定执行长时间休眠的休眠时间。
优选地,站点根据第二休眠时间确定执行长时间休眠的休眠时间包括:在第一休眠时间和第二休眠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确定第二休眠时间作为执行长时间休眠的休眠时间。
优选地,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第二休眠时间包括: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第二无线帧,其中,第二无线帧中携带有第二休眠时间。
优选地,响应帧包括以下之一:关联响应帧、重关联响应帧、信道探测响应帧、进入长时间休眠时站点发送给接入点的通知帧的响应帧、信标帧。
优选地,第二无线帧中还携带有接入点是否支持站点长时间休眠能力的能力信息。
优选地,在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之前,还包括:站点向接入点发送通知帧,其中,通知帧用于通知接入点站点将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
优选地,在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之前,还包括: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通知帧的响应帧,其中响应帧用于指示接入点是否接受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在接入点接受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情况下,站点执行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操作。
优选地,接入点根据与其关联的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数量确定是否接受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
优选地,如果通知帧还携带有站点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业务的信息,则接入点在站点处于长时间休眠时,为站点缓存相应的多播广播业务数据。
优选地,在站点向接入点发送通知帧之后,还包括:接入点获知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接入点在业务通知元素TIM中向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
优选地,在接入点在TIM中向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之前,还包括:接入点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站点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点是否在TIM中向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如果判断结果为是,且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接入点在TIM中向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则接入点执行在TIM中向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的操作,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接入点不通知站点的缓存情况,则接入点不执行在TIM中向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的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接入点仅在TIM中通知其他要求通知其缓存情况的长时间休眠站点的缓存情况,以及未进入长时间休眠的处于省电模式站点的缓存情况,即在没有站点第一指示信息的情况下,接入点不在TIM中通知其缓存情况。
优选地,在接入点在TIM中向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之前,还包括:接入点向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二指示信息的通知帧的响应帧,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点是否在TIM中向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当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接入点在TIM中向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时,接入点执行在TIM中向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的操作。
优选地,通知帧包括以下之一:直接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灵活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数据帧、管理帧、控制帧,响应帧包括以下之一:直接多播服务过程的响应帧、灵活多播服务过程的响应帧、数据帧、管理帧、控制帧。
优选地,在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之后,还包括:在第一休眠时间内,站点至少一次进入清醒状态并发送第三无线帧给接入点;站点接收来自接入点的确认帧,其中确认帧中携带用于指示是否存在缓存数据的指示信息;如果存在缓存数据,则站点在接入点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接收缓存数据。
优选地,在站点在接入点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接收缓存数据之后,还包括:站点确定接收缓存数据完毕;站点从清醒状态返回长时间休眠。
优选地,第一休眠时间从站点返回长时间休眠的时刻重新起算。
优选地,如果在第一休眠时间内站点没有进入清醒状态,在第一休眠时间到达后,接入点不再为站点缓存数据。
优选地,第一休眠时间从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时刻开始计算,以信标帧间隔的整数倍为单位。
优选地,在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之后,还包括:接入点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为站点缓存单播数据:站点的休眠时间、数据的优先级、数据的丢弃策略、接入点的缓存冲区大小。
优选地,长时间休眠是指站点处于可以选择接收或者不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缓存指示信息的休眠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休眠方法,包括: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第一休眠时间,其中第一休眠时间用于指示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时间;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
优选地,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第一休眠时间包括:站点通过第一无线帧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第一休眠时间,其中,第一无线帧包括以下之一:关联响应帧、重关联响应帧、信道探测响应帧、信标帧、进入长时间休眠的通知帧的响应帧,第一无线帧中还包括用于指示接入点是否支持站点进行长时间休眠能力的能力信息。
优选地,在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第一休眠时间之前,还包括:站点向接入点发送第二无线帧,其中第二无线帧包括以下之一:关联请求帧、重关联请求帧、信道探测请求帧、进入长时间休眠时站点向接入点发送的通知帧,第二无线帧中还包括用于指示站点是否具有长时间休眠能力的能力信息、用于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的信息。
优选地,长时间休眠是指站点处于可以选择接收或者不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缓存指示信息的休眠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休眠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站点,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自身进入长时间休眠的第一休眠时间;通知模块,用于将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休眠模块,用于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休眠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站点,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点的第一休眠时间,其中第一休眠时间用于指示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时间;休眠模块,用于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
本发明中,站点将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使得接入点可以获知站点的第一休眠时间,为站点缓存数据,同时接入点知道站点的状态,节省了业务指示信息发送的开销。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相关技术的使用DTIM和TIM的传统省电机制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休眠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休眠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时的消息交互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一;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二;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三;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四;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五;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休眠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休眠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的步骤S202至步骤S206。
步骤S202,站点确定自身进入长时间休眠的第一休眠时间。
步骤S204,站点将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
步骤S206,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
相关技术中,AP无法获知站点长时间休眠的时长,从而可能因AP侧缓存不足导致丢弃数据。上述实施例中,站点将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使得接入点可以获知站点的第一休眠时间,为站点缓存数据,同时接入点知道站点的状态,节省了业务指示信息发送的开销。
上述长时间休眠是指站点处于不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缓存指示信息的休眠状态,不进行无线帧的收发,维持低电量工作。
其中,步骤S204中站点将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站点向接入点发送第一无线帧,站点在第一无线帧中告知接入点自己是否具有长时间休眠的能力,当支持长时间休眠时,第一无线帧携带有第一休眠时间。上述第一无线帧包括以下之一:关联请求帧、重关联请求帧、信道探测请求帧、进入长时间休眠时站点向接入点发送的通知帧。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在无线帧中携带第一休眠时间,通知接入点,通知方式简单、可靠。当站点告知接入点自己具有长休眠能力时,可以向接入点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
另外,站点还可以通过与接入点协商的方式确定长时间休眠的休眠时间,具体地,在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之前,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第二休眠时间;站点根据第二休眠时间确定执行长时间休眠的休眠时间,即在第一休眠时间和第二休眠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确定第二休眠时间作为执行长时间休眠的休眠时间。也就是说,以接入点发送的第二休眠时间为准。
其中,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第二休眠时间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第二无线帧,接入点在第二无线帧中告知站点自己是否支持站点进行长时间休眠,当支持站点进行长时间休眠时,第二无线帧中携带有第二休眠时间。上述第二无线帧包括以下之一:关联响应帧、重关联响应帧、信道探测响应帧、进入长时间休眠时站点发送给接入点的通知帧的响应帧、信标帧。
优选地,上述第一休眠时间(或者与接入点协商确定的休眠时间)是从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状态开始计算的时间段,在长时间休眠时间内,站点至少一次进入清醒状态并发送无线帧(即下面描述的用于请求缓存数据的第三无线帧)给接入点,接入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立即发送缓存数据给该站点,或者立即回复确认帧,并在其中携带是否有其缓存的指示信息,如果有缓存,则在随后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将缓存发送给站点。站点接收缓存完毕,从清醒状态返回休眠状态时,第一休眠时间从返回时刻重新开始计算。第一休眠时间以信标帧间隔的整数倍为单位。
如果在第一休眠时间内站点没有进入清醒状态,在第一休眠时间到达后,接入点不再为站点缓存数据。
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时,还需要通知接入点,使得接入点了解站点所处的状态。具体步骤如下:站点向接入点发送通知帧,其中,通知帧用于通知接入点站点将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站点发送通知帧后,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或者,站点发送通知帧后,接收来自接入点的对通知帧的响应帧,其中响应帧用于指示接入点是否接受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在与接入点关联的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的数量在接入点允许的情况下,接入点接受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上述通知帧包括以下之一:直接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灵活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数据帧、管理帧、控制帧,响应帧包括以下之一:直接多播服务过程的响应帧、灵活多播服务过程的响应帧、数据帧、管理帧、控制帧。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点可以控制处于长时间休眠站点的数量而拒绝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
优选地,站点向接入点发送的通知帧还可以携带有站点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业务,接入点在站点处于休眠状态时,为站点缓存站点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数据。
优选地,在站点向接入点发送通知帧之后,当站点没有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不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当站点指示了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按照站点的要求通知或者不通知其缓存情况。接入点不在TIM中通知进入长时间休眠的站点的缓存情况,节省了信令开销。
优选地,在站点向接入点发送通知帧之后,接入点向站点发送携带有指示信息的通知帧的响应帧,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点是否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当指示信息指示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在TIM中携带其缓存情况;当指示信息指示不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在TIM中不携带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
优选地,在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之后,接入点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为站点缓存单播数据:站点的休眠时间、数据的优先级、数据的丢弃策略、接入点的缓存冲区大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休眠方法,即接入点通知站点休眠时间,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的步骤S302至步骤S304。
步骤S302,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第一休眠时间,其中第一休眠时间用于指示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时间。
步骤S304,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
优选地,在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第一休眠时间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接入点向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一休眠时间的第一无线帧,其中,第一无线帧包括以下之一:关联响应帧、重关联响应帧、信道探测响应帧、信标帧、进入长时间休眠的通知帧的响应帧。
优选地,接入点在第一无线帧中告知站点自己是否支持站点进行长时间休眠。
优选地,在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第一休眠时间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站点向接入点发送第二无线帧。
优选地,站点向接入点发送第二无线帧包括:站点在第二无线帧中告知接入点自己是否具有长时间休眠的能力。
优选地,当站点告知接入点自己具有长休眠能力时,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
优选地,第二无线帧包括以下之一:关联请求帧、重关联请求帧、信道探测请求帧、进入长时间休眠时站点向接入点发送的通知帧。
优选地,长时间休眠是指站点处于不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缓存指示信息的休眠状态。
优选地,在第一休眠时间内,站点至少一次进入清醒状态并发送第三无线帧给接入点其中,第三无线帧用于请求缓存数据;接入点根据第三无线帧向站点回复确认帧并在确认帧中携带用于指示是否存在缓存数据的指示信息;如果存在缓存数据,则接入点在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将缓存数据发送给站点;站点接收缓存数据完毕后,从清醒状态返回长时间休眠,第一休眠时间从该返回时刻重新起算。
优选地,如果在第一休眠时间内站点没有进入清醒状态,在第一休眠时间到达后,接入点不再为站点缓存数据。
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时,还需要通知接入点,使得接入点了解站点所处的状态。具体步骤如下:站点向接入点发送通知帧,其中,通知帧用于通知接入点站点将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站点发送通知帧后,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或者,站点发送通知帧后,接收来自接入点的对通知帧的响应帧,其中响应帧用于指示接入点是否接受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在与接入点关联的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的数量在接入点允许的情况下,接入点接受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站点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上述通知帧包括以下之一:直接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灵活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数据帧、管理帧、控制帧,响应帧包括以下之一:直接多播服务过程的响应帧、灵活多播服务过程的响应帧、数据帧、管理帧、控制帧。需要说明的是,接入点可以控制处于长时间休眠站点的数量而拒绝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
优选地,站点向接入点发送的通知帧还可以携带有站点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业务,接入点在站点处于休眠状态时,为站点缓存站点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数据。
优选地,在站点向接入点发送通知帧之后,当站点没有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不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当站点指示了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按照站点的要求通知或者不通知其缓存情况。接入点不在TIM中通知进入长时间休眠的站点的缓存情况,节省了信令开销。
优选地,在站点向接入点发送通知帧之后,接入点向站点发送携带有指示信息的通知帧的响应帧,其中,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接入点是否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当指示信息指示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在TIM中携带其缓存情况;当指示信息指示不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在TIM中不携带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
优选地,第一休眠时间从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时刻开始计算,以信标帧间隔的整数倍为单位。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时的消息交互流程图,如图4所示,STA1在进入长时间休眠之前,向AP发送通知帧,收到AP的响应帧,在AP接受其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情况下,STA1进入长时间休眠状态。在休眠时间内,STA1至少进入清醒状态一次,并向AP发送PS-Poll,请求AP缓存的数据。当然,STA1也可以在向AP发送通知帧后,直接进入长时间休眠,也就是不需接收AP的响应,通知AP后,直接进入长时间休眠。
下面将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优选实施例中的最长休眠时间,解释如下:当采用站点通知接入点的方式时,最长休眠时间对应于上述第一休眠时间;当采用站点与接入点协商的方式时,最长休眠时间对应于上述执行休眠的休眠时间。以下优选实施例中的长时间休眠是指站点处于可以选择接收或者不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缓存指示信息的休眠状态。
优选实施例一
本优选实施例中,站点在信道探测过程中通知接入点、或者与接入点协商最长休眠时间;站点使用置位相关比特的数据帧、管理帧、或者控制帧中作为通知帧,或者发送专用的长时间休眠通知帧向接入点指示自己进入了长时间休眠。
站点在进行信道探测时,发送probe request帧给接入点,并在该帧中告知接入点自己是否具有长时间休眠的能力,具体方法是,设置一个长休眠能力域,该域取值为1表示自己支持长时间休眠,为0表示不支持,反之亦可。当站点支持长时间休眠时,可选的,可以进一步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站点支持长时间休眠时,在信道探测过程中通知接入点自己的最长休眠时间的方法是:在probe request帧中携带自己进入长休眠模式时的最长休眠时间,该最长休眠时间是信标帧间隔的整数倍。
在信道探测过程中与接入点协商最长休眠时间的方法是:站点在进行信道探测时,发送probe request帧给接入点,其中携带自己是否支持长时间休眠的能力域,当支持长时间休眠时,还携带有进入长休眠模式时期望的最长休眠时间、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的指示。接入点收到站点发送给自己的probe request帧后,回复probe response帧给该站点,并在其中告知站点自己是否支持长时间休眠,当支持站点的长时间休眠时,该帧内还携带有为站点确定的最长休眠时间,则站点成功收到此probe response帧,并成功与此接入点关联后,使用接入点确定的最长休眠时间作为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时的最长休眠时间。
站点需要发送通知帧给接入点,通知接入点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本优选实施例中,通知帧可以复用现有的数据帧、管理帧或者控制帧,具体方法是,在站点发送给接入点的数据帧、管理帧或者控制帧的物理层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层信令中设置一个指示站点是否进入长时间休眠的域,该域置为1,表示站点进入了长时间休眠,置为0表示没有进入,反之亦可。或者,站点发送专用的长时间休眠通知帧指示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站点在发送通知帧后即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或者,接入点收到该帧后发送相应的响应帧,并携带状态码:接收或拒绝。站点收到响应帧,判断接入点接受了自己的请求,则进入长时间休眠。接入点根据自身情况,例如当前缓存情况等,可以控制处于长时间休眠站点的数量,从而拒绝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
一旦站点进入长休眠状态,在此最长休眠时间内,需要至少醒来一次并发送无线帧给接入点(例如发送一个PS-Poll帧),接入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立即发送缓存数据给该站点,或者立即回复一个确认帧,并在其中携带是否有其缓存的指示信息,如果有缓存,则在随后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将缓存发送给站点。
最长休眠时间从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时刻开始计算,例如,接入点侧设置一个计时器或者计数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在最长休眠时间到达前,如果站点从长时间休眠状态进入清醒状态,该计时器或者计数器清零,当站点接收缓存完毕,从清醒状态返回长休眠状态时,接入点从此时刻重新开始计时。
当接入点获知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当站点没有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默认不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当站点指示了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按照站点的要求通知或者不通知其缓存情况。接入点在发送给站点的通知帧的响应帧中指示是否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当表示为指示时,则接入点仍旧会在TIM中携带处于长时间休眠站点的缓存情况,当表示不指示时,则不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
接入点在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后,为站点缓存单播数据,可以根据以下参数的一种或多种:站点的最长休眠时间、数据的优先级、数据的丢弃策略、接入点的缓存冲区大小。
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时,可以在上述通知帧中通知接入点自己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业务,则接入点在站点处于长时间休眠状态时,根据最长休眠时间为站点缓存站点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数据;站点从长时间休眠醒来,发送无线帧,请求接入点为其发送缓存的多播广播数据。
如果在最长休眠时间内站点没有进入清醒状态,在最长休眠时间到达后,接入点可以不再为该站点缓存数据。
优选实施例二
本优选实施例中,站点在信道探测过程中通知接入点,或者与接入点协商最长休眠时间;站点通过复用现有的直接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或者是灵活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作为通知帧,向接入点指示自己进入了长时间休眠。
在信道探测过程中通知接入点的方法以及在信道探测过程中与接入点协商的方法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再赘述。
站点需要发送通知帧给接入点,通知接入点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本优选实施例中,通知帧复用现有的直接多播服务(Direct Multicast Service)过程的请求帧(DMS Request frame),或者是灵活多播服务(Flexible Multicast Service)过程的请求帧(FMS Request frame)作为通知帧,具体方法是,在上述帧的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中增加一个指示站点是否进入长时间休眠的域,该域置为1,表示站点进入了长时间休眠,置为0表示没有进入,反之亦可。接入点收到上述帧后发送相应的响应帧,并携带状态码:接收或拒绝。站点收到响应帧,判断接入点接受了自己的请求,则进入长时间休眠。接入点根据自身情况,例如当前缓存情况等,可以控制处于长时间休眠站点的数量,从而拒绝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
一旦站点进入长休眠状态,在此最长休眠时间内,需要至少醒来一次并发送一个无线帧给接入点(例如发送一个PS-Poll帧),接入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立即发送缓存数据给该站点,或者立即回复一个确认帧,并在其中携带是否有其缓存的指示信息,如果有缓存,则在随后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将缓存发送给站点。
最长休眠时间从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时刻开始计算,例如,接入点侧设置一个计时器或者计数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在最长休眠时间到达前,如果站点从长时间休眠状态进入清醒状态,该计时器或者计数器清零,当站点接收缓存完毕,从清醒状态返回长休眠状态时,接入点从此时刻重新开始计时。
当接入点获知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当站点没有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默认不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当站点指示了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按照站点的要求通知或者不通知其缓存情况。接入点在发送给站点的通知帧的响应帧中指示是否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当表示为指示时,则接入点仍旧会在TIM中携带处于长时间休眠站点的缓存情况,当表示不指示时,则不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
接入点在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后,为站点缓存单播数据,可以根据以下参数的一种或多种:站点的最长休眠时间、数据的优先级、数据的丢弃策略、接入点的缓存冲区大小。
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时,可以在上述帧中通知接入点自己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业务,则接入点在站点处于长时间休眠状态时,根据最长休眠时间为站点缓存站点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数据;站点从长时间休眠醒来,发送无线帧,请求接入点为其发送缓存的多播广播数据。
如果在最长休眠时间内站点没有进入清醒状态,在最长休眠时间到达后,接入点可以不再为该站点缓存数据。
优选实施例三
本优选实施例中,站点在关联或者重关联过程中通知接入点,或者与接入点协商最长休眠时间;站点使用置位相关比特的数据帧、管理帧、或者控制帧中作为通知帧,或者发送专用的长时间休眠通知帧指示自己进入了长时间休眠。
站点在进行(重)关联时,发送(Re)Association request帧给接入点,并在该帧中告知接入点自己是否具有长时间休眠的能力,具体方法是,设置一个长休眠能力域,该域取值为1表示自己支持长时间休眠,为0表示不支持,反之亦可。当站点支持长时间休眠时,可选的,可以进一步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站点支持长时间休眠时,在关联或者重关联过程中通知接入点自己的最长休眠时间的方法是:站点在进行(重)关联时,发送(Re)Association request帧给接入点,其中携带自己进入长休眠模式时的最长休眠时间。
在关联或者重关联过程中与接入点协商最长休眠时间的方法是:站点在进行(重)关联时,发送(Re)Association request帧给接入点,其中携带自己是否支持长时间休眠的能力域,当支持长时间休眠时,还携带有进入长休眠模式时期望的最长休眠时间、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的指示。接入点收到站点发送给自己的(Re)Association request帧后,回复(Re)Association response帧给该站点,并在其中告知站点自己是否支持长时间休眠,当支持站点的长时间休眠时,该帧内还携带有携带为站点确定的最长休眠时间,则站点成功收到此(Re)Association response帧,并成功与此接入点关联后,使用接入点确定的最长休眠时间作为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时的最长休眠时间。
站点需要发送通知帧给接入点,通知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本优选实施例中,通知帧可以复用现有的数据帧、管理帧或者控制帧,具体方法是,在站点发送给接入点的数据帧、管理帧或者控制帧的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中设置一个域,该域置为1,表示站点进入了长时间休眠,置为0表示没有进入,反之亦可。或者,站点发送专用的长时间休眠通知帧指示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站点在发送通知帧后即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或者,接入点收到该帧后发送相应的响应帧,并携带状态码:接收或拒绝。站点收到响应帧,判断接入点接受了自己的请求,则进入长时间休眠。
一旦站点进入长休眠状态,在此最长休眠时间内,需要至少醒来一次并发送一个无线帧给接入点(例如发送一个PS-Poll帧),接入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立即发送缓存数据给该站点,或者立即回复一个确认帧,并在其中携带是否有其缓存的指示信息,如果有缓存,则在随后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将缓存发送给站点。
当接入点获知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当站点没有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默认不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当站点指示了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按照站点的要求通知或者不通知其缓存情况。接入点在发送给站点的通知帧的响应帧中指示是否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当表示为指示时,则接入点仍旧会在TIM中携带处于长时间休眠站点的缓存情况,当表示不指示时,则不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
接入点在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后,为站点缓存单播数据,可以根据以下参数的一种或多种:站点的最长休眠时间、数据的优先级、数据的丢弃策略、接入点的缓存冲区大小。
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时,可以在上述通知帧中通知接入点自己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业务,则接入点在站点处于长时间休眠状态时,根据最长休眠时间为站点缓存站点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数据;站点从长时间休眠醒来,发送无线帧,请求接入点为其发送缓存的多播广播数据。
如果在最长休眠时间内站点没有进入清醒状态,在最长休眠时间到达后,接入点可以不再为该站点缓存数据。
优选实施例四
本优选实施例中,站点在关联或者重关联过程中通知接入点,或者与接入点协商最长休眠时间;站点通过复用现有的直接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或者是灵活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作为通知帧,指示自己进入了长时间休眠。
在关联或者重关联过程中通知接入点的方法以及在关联或者重关联过程中与接入点协商的方法与实施例三相同,不再赘述。
站点需要发送通知帧给接入点,通知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本优选实施例中,通知帧复用现有的直接多播服务(Direct Multicast Service)过程的请求帧(DMS Request frame),或者是灵活多播服务(Flexible Multicast Service)过程的请求帧(FMS Request frame)作为通知帧,具体方法是,在上述帧的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中增加一个域,该域置为1,表示站点进入了长时间休眠,置为0表示没有进入,反之亦可。接入点收到上述帧后发送相应的响应帧,并携带状态码:接收或拒绝。站点收到响应帧,判断接入点接受了自己的请求,则进入长时间休眠。
一旦站点进入长休眠状态,在此最长休眠时间内,需要至少醒来一次并发送一个无线帧给接入点(例如发送一个PS-Poll帧),接入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立即发送缓存数据给该站点,或者立即回复一个确认帧,并在其中携带是否有其缓存的指示信息,如果有缓存,则在随后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将缓存发送给站点。
当接入点获知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当站点没有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默认不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当站点指示了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按照站点的要求通知或者不通知其缓存情况。接入点在发送给站点的通知帧的响应帧中指示是否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当表示为指示时,则接入点仍旧会在TIM中携带处于长时间休眠站点的缓存情况,当表示不指示时,则不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
接入点在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后,为站点缓存单播数据,可以根据以下参数的一种或多种:站点的最长休眠时间、数据的优先级、数据的丢弃策略、接入点的缓存冲区大小。
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时,可以在上述通知帧中通知接入点自己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业务,则接入点在站点处于长时间休眠状态时,根据最长休眠时间为站点缓存站点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数据;站点从长时间休眠醒来,发送无线帧,请求接入点为其发送缓存的多播广播数据。
如果在最长休眠时间内站点没有进入清醒状态,在最长休眠时间到达后,接入点可以不再为该站点缓存数据。
优选实施例五
本优选实施例中,站点在进入长时间休眠状态的过程中通知接入点,或者与接入点协商最长休眠时间;站点使用置位相关比特的数据帧、管理帧、或者控制帧中作为通知帧,或者发送专用的长时间休眠通知帧指示自己进入了长时间休眠。
站点在信道探测或者关联过程中,告知接入点自己是否具有长时间休眠的能力。当站点支持长时间休眠时,可选的,可以进一步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站点支持长时间休眠时,在进入长时间休眠的过程中通知接入点自己的最长休眠时间的方法是:站点在进入长时间休眠时,在发送给接入点的通知帧中携带自己进入长休眠模式时的最长休眠时间。
接入点在信道探测过程、关联过程或者信标帧中告知站点自己是否支持长时间休眠。当接入点支持长时间休眠时,在进入长时间休眠的过程中与接入点协商的方法是:站点在进入长时间休眠时,发送通知帧给接入点,其中携带自己进入长休眠模式时期望的最长休眠时间。接入点收到站点发送给自己的通知帧后,回复响应帧给该站点,并在其中携带为站点确定的最长休眠时间,则站点成功收到此响应帧后,使用接入点确定的最长休眠时间作为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时的最长休眠时间。
站点需要发送通知帧给接入点,通知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本优选实施例中,通知帧可以复用现有的数据帧、管理帧或者控制帧,具体方法是,在站点发送给接入点的数据帧、管理帧或者控制帧的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中设置一个域,该域置为1,表示站点进入了长时间休眠,置为0表示没有进入,反之亦可。当数据帧、管理帧或者控制帧中该域设置为1时,同时携带上述最长休眠时间。或者,站点发送专用的长时间休眠通知帧指示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其中携带最长休眠时间,站点在发送通知帧后即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或者,接入点收到上述帧后发送相应的响应帧,并携带状态码:接收或拒绝。站点收到响应帧,判断接入点接受了自己的请求,则进入长时间休眠。
一旦站点进入长休眠状态,在此最长休眠时间内,需要至少醒来一次并发送一个无线帧给接入点(例如发送一个PS-Poll帧),接入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立即发送缓存数据给该站点,或者立即回复一个确认帧,并在其中携带是否有其缓存的指示信息,如果有缓存,则在随后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将缓存发送给站点。
当接入点获知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当站点没有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默认不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当站点指示了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按照站点的要求通知或者不通知其缓存情况。接入点在发送给站点的通知帧的响应帧中指示是否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当表示为指示时,则接入点仍旧会在TIM中携带处于长时间休眠站点的缓存情况,当表示不指示时,则不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
接入点在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后,为站点缓存单播数据,可以根据以下参数的一种或多种:站点的最长休眠时间、数据的优先级、数据的丢弃策略、接入点的缓存冲区大小。
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时,可以在上述通知帧中通知接入点自己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业务,则接入点在站点处于长时间休眠状态时,根据最长休眠时间为站点缓存站点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数据;站点从长时间休眠醒来,发送无线帧,请求接入点为其发送缓存的多播广播数据。
如果在最长休眠时间内站点没有进入清醒状态,在最长休眠时间到达后,接入点可以不再为该站点缓存数据。
优选实施例六
本优选实施例中,站点在进入长时间休眠状态的过程中通知接入点,或者与接入点协商最长休眠时间;站点通过复用现有的直接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或者是灵活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作为通知帧,指示自己进入了长时间休眠。
在进入长时间休眠的过程中通知接入点的方法及在进入长时间休眠的过程中与接入点协商的方法与实施例五相同,不再赘述。
站点需要发送通知帧给接入点,通知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本优选实施例中,通知帧复用现有的直接多播服务(Direct Multicast Service)过程的请求帧(DMS Request frame),或者是灵活多播服务(Flexible Multicast Service)过程的请求帧(FMS Request frame)作为通知帧,具体方法是,在上述帧的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中增加一个域,该域置为1,表示站点进入了长时间休眠,置为0表示没有进入,反之亦可。当上述帧中该域设置为1时,同时携带上述最长休眠时间。接入点收到上述帧后发送相应的响应帧,并携带状态码:接收或拒绝。站点收到响应帧,判断接入点接受了自己的请求,则进入长时间休眠。
一旦站点进入长休眠状态,在此最长休眠时间内,需要至少醒来一次并发送一个无线帧给接入点(例如发送一个PS-Poll帧),接入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立即发送缓存数据给该站点,或者立即回复一个确认帧,并在其中携带是否有其缓存的指示信息,如果有缓存,则在随后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将缓存发送给站点。
当接入点获知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当站点没有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默认不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当站点指示了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按照站点的要求通知或者不通知其缓存情况。接入点在发送给站点的通知帧的响应帧中指示是否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当表示为指示时,则接入点仍旧会在TIM中携带处于长时间休眠站点的缓存情况,当表示不指示时,则不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
接入点在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后,为站点缓存单播数据,可以根据以下参数的一种或多种:站点的最长休眠时间、数据的优先级、数据的丢弃策略、接入点的缓存冲区大小。
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时,可以在上述通知帧中通知接入点自己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业务,则接入点在站点处于长时间休眠状态时,根据最长休眠时间为站点缓存站点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数据;站点从长时间休眠醒来,发送无线帧,请求接入点为其发送缓存的多播广播数据。
如果在最长休眠时间内站点没有进入清醒状态,在最长休眠时间到达后,接入点可以不再为该站点缓存数据。
优选实施例七
本优选实施例中,站点在信道探测或者关联过程中,告知接入点自己是否具有长时间休眠的能力。当站点支持长时间休眠时,可选的,可以进一步在上述帧中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
接入点在关联响应帧、重关联响应帧、信标帧、探测响应帧、或者站点通知进入长时间休眠的通知帧的响应帧中,告知站点自己是否支持长时间休眠,当接入点支持长时间休眠时,接入点在上述帧中通知站点的最长休眠时间。该最长休眠时间是信标帧间隔的整数倍。
站点发送通知帧给接入点,通知接入点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
通知帧可以复用现有的数据帧、管理帧或者控制帧,具体方法是,在站点发送给接入点的数据帧、管理帧或者控制帧的物理层信令或者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为MAC)层信令中设置一个指示站点是否进入长时间休眠的域,该域置为1,表示站点进入了长时间休眠,置为0表示没有进入,反之亦可。或者,站点发送专用的长时间休眠通知帧指示自己进入长时间休眠,接入点收到该帧后发送相应的响应帧,并携带状态码:接收或拒绝,同时携带最长休眠时间。站点收到响应帧,判断接入点接受了自己的请求,则进入长时间休眠,按照最长休眠时间进行休眠。接入点根据自身缓存情况,可以控制处于长时间休眠站点的数量,从而拒绝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
或者,复用现有的直接多播服务(Direct Multicast Service)过程的请求帧(DMS Requestframe),或者是灵活多播服务(Flexible Multicast Service)过程的请求帧(FMS Request frame)作为通知帧,具体方法是,在上述帧的物理层信令或者MAC层信令中增加一个指示站点是否进入长时间休眠的域,该域置为1,表示站点进入了长时间休眠,置为0表示没有进入,反之亦可。接入点收到上述帧后发送相应的响应帧,并携带状态码:接收或拒绝。站点收到响应帧,判断接入点接受了自己的请求,则进入长时间休眠。
一旦站点进入长休眠状态,在此最长休眠时间内,需要至少醒来一次并发送无线帧给接入点(例如发送一个PS-Poll帧),接入点接收到该无线帧后,立即发送缓存数据给该站点,或者立即回复一个确认帧,并在其中携带是否有其缓存的指示信息,如果有缓存,则在随后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将缓存发送给站点。
最长休眠时间从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时刻开始计算,例如,接入点侧设置一个计时器或者计数器,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在最长休眠时间到达前,如果站点从长时间休眠状态进入清醒状态,该计时器或者计数器清零,当站点接收缓存完毕,从清醒状态返回长休眠状态时,接入点从此时刻重新开始计时。
当接入点获知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当站点没有指示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默认不在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当站点指示了是否需要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时,接入点按照站点的要求通知或者不通知其缓存情况。接入点在发送给站点的通知帧的响应帧中指示是否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当表示为指示时,则接入点仍旧会在TIM中携带处于长时间休眠站点的缓存情况,当表示不指示时,则不为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在TIM中指示其缓存情况。
接入点在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后,为站点缓存单播数据,可以根据以下参数的一种或多种:站点的最长休眠时间、数据的优先级、数据的丢弃策略、接入点的缓存冲区大小。
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时,可以在上述通知帧中通知接入点自己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业务,则接入点在站点处于长时间休眠状态时,根据最长休眠时间为站点缓存站点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数据;站点从长时间休眠醒来,发送无线帧,请求接入点为其发送缓存的多播广播数据。
如果在最长休眠时间内站点没有进入清醒状态,在最长休眠时间到达后,接入点可以不再为该站点缓存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休眠装置,应用于站点,该休眠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2所示的休眠方法。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确定模块51、通知模块52和休眠模块53。下面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确定模块51,用于确定站点自身进入长时间休眠的第一休眠时间;通知模块52,连接至第一确定模块51,用于将第一确定模块51确定的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休眠模块53,连接至通知模块52,用于按照第一确定模块51确定并由通知模块52通知接入点的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一,如图6所示,上述休眠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54,连接至通知模块52,用于在通知模块52将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之后,接收来自接入点的第二休眠时间;第二确定模块55,连接至第一接收模块54,用于根据接第一接收模块54接收的第二休眠时间确定执行长时间休眠的休眠时间。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二,如图7所示,第二确定模块55包括:确定子模块552,用于在第一休眠时间和第二休眠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确定第二休眠时间作为执行长时间休眠的休眠时间。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三,如图8所示,第一接收模块54包括:第一接收子模块542,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点的响应帧,其中,响应帧中携带有第二休眠时间。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四,如图9所示,休眠模块53包括发送子模块532、第二接收子模块534和休眠子模块536。
其中,发送子模块532,用于向接入点发送通知帧,其中,通知帧用于通知接入点该站点将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第二接收子模块534,连接至发送子模块532,用于在发送子模块532发送通知帧之后,接收来自接入点的响应帧,其中响应帧用于指示接入点是否接受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休眠子模块536,连接至第二接收子模块534,用于在第二接收子模块534接收的响应帧指示接入点接受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情况下,按照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具体结构框图五,如图10所示,上述休眠装置还包括:发送模块56,连接至休眠模块53,用于从长时间休眠醒来后向接入点发送第二无线帧,其中,第二无线帧用于请求接入点发送在站点长时间休眠时为站点缓存的数据;第二接收模块57,连接至发送模块56,用于接收接入点发送的缓存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休眠装置,应用于站点,该休眠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3所示的休眠方法。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休眠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11所示,包括接收模块1101和休眠模块1102。下面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点的第一休眠时间,其中第一休眠时间用于指示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时间;休眠模块1102,连接至接收模块1101,用于按照接收模块1101接收的第一休眠时间进入长时间休眠。
需要说明的是,装置实施例中描述的休眠装置对应于上述的方法实施例,其具体的实现过程在方法实施例中已经进行过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休眠方法及装置。本发明中,站点将第一最长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使得接入点可以根据第一最长休眠时间为站点缓存数据,同时接入点知道站点的状态,节省了业务指示信息发送的开销。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1)

1.一种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站点确定自身进入长时间休眠的第一休眠时间;
所述站点将所述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
所述站点按照所述第一休眠时间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将所述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包括:所述站点向所述接入点发送第一无线帧,其中,所述第一无线帧携带有所述第一休眠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帧包括以下之一:关联请求帧、重关联请求帧、信道探测请求帧、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时所述站点向所述接入点发送的通知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帧还携带有所述站点是否具有长时间休眠能力的能力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站点具有所述长时间休眠能力的情况下,所述站点在所述第一无线帧中携带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是否在业务通知元素TIM中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站点按照所述第一休眠时间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之前,还包括:
所述站点接收到来自所述接入点的第二休眠时间;
所述站点根据所述第二休眠时间确定执行所述长时间休眠的休眠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根据所述第二休眠时间确定执行所述长时间休眠的休眠时间包括:在所述第一休眠时间和所述第二休眠时间不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二休眠时间作为执行所述长时间休眠的休眠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接收到来自所述接入点的第二休眠时间包括:所述站点接收到来自所述接入点的第二无线帧,其中,所述第二无线帧中携带有所述第二休眠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帧包括以下之一:关联响应帧、重关联响应帧、信道探测响应帧、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时所述站点发送给所述接入点的通知帧的响应帧、信标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帧中还携带有所述接入点是否支持站点长时间休眠能力的能力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站点按照所述第一休眠时间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之前,还包括:所述站点向所述接入点发送通知帧,其中,所述通知帧用于通知所述接入点所述站点将按照所述第一休眠时间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站点按照所述第一休眠时间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之前,还包括:
所述站点接收到来自所述接入点的所述通知帧的响应帧,其中所述响应帧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是否接受所述站点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
在所述接入点接受所述站点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的情况下,所述站点执行按照所述第一休眠时间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的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点根据与其关联的处于长时间休眠的站点数量,确定是否接受所述站点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通知帧还携带有所述站点希望接收的多播广播业务的信息,则所述接入点在所述站点处于所述长时间休眠时,为所述站点缓存相应的多播广播业务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站点向所述接入点发送通知帧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获知所述站点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
所述接入点在业务通知元素TIM中向所述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入点在TIM中向所述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判断是否接收到来自所述站点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是否在TIM中向所述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
如果判断结果为是,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接入点在TIM中向所述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则所述接入点执行在TIM中向所述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的操作,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接入点不通知所述站点的缓存情况,则所述接入点不执行在TIM中向所述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的操作;
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所述接入点仅在TIM中通知其他要求通知其缓存情况的长时间休眠站点的缓存情况,以及未进入长时间休眠的处于省电模式站点的缓存情况。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入点在TIM中向所述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之前,还包括:
所述接入点向所述站点发送携带有第二指示信息的通知帧的响应帧,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是否在TIM中向所述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
当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指示所述接入点在TIM中向所述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时,所述接入点执行在TIM中向所述站点通知其缓存情况的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帧包括以下之一:直接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灵活多播服务过程的请求帧、数据帧、管理帧、控制帧,所述响应帧包括以下之一:直接多播服务过程的响应帧、灵活多播服务过程的响应帧、数据帧、管理帧、控制帧。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站点按照所述第一休眠时间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休眠时间内,所述站点至少一次进入清醒状态并发送第三无线帧给所述接入点;
所述站点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点的缓存数据;或者,
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点的确认帧,其中所述确认帧中携带用于指示是否存在所述缓存数据的指示信息,如果存在所述缓存数据,则所述站点在所述接入点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接收所述缓存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站点在所述接入点获得信道接入机会时接收所述缓存数据之后,还包括:
所述站点确定接收所述缓存数据完毕;
所述站点从所述清醒状态返回所述长时间休眠。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休眠时间从所述站点返回所述长时间休眠的时刻重新起算。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所述第一休眠时间内所述站点没有进入清醒状态,在所述第一休眠时间到达后,所述接入点不再为所述站点缓存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休眠时间从站点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的时刻开始计算。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站点按照所述第一休眠时间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之后,还包括:所述接入点根据以下至少之一的参数为所述站点缓存单播数据:所述站点的休眠时间、数据的优先级、数据的丢弃策略、所述接入点的缓存冲区大小。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时间休眠是指所述站点处于可以选择接收或者不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缓存指示信息的休眠状态。
26.一种休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第一休眠时间,其中所述第一休眠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时间;
所述站点按照所述第一休眠时间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第一休眠时间包括:所述站点通过第一无线帧接收到来自所述接入点的第一休眠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无线帧包括以下之一:关联响应帧、重关联响应帧、信道探测响应帧、信标帧、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的通知帧的响应帧,所述第一无线帧还携带有用于指示所述接入点是否支持站点长时间休眠能力的能力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站点接收到来自接入点的所述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第一休眠时间之前,还包括:所述站点向所述接入点发送第二无线帧,其中所述第二无线帧包括以下之一:关联请求帧、重关联请求帧、信道探测请求帧、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时所述站点向所述接入点发送的通知帧,所述第二无线帧还携带有用于指示所述站点是否具有长时间休眠能力的能力信息、以及用于指示是否需要所述接入点在TIM中通知自己的缓存情况的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6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时间休眠是指所述站点处于可以选择接收或者不接收所述接入点发送的缓存指示信息的休眠状态。
30.一种休眠装置,应用于站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自身进入长时间休眠的第一休眠时间;
通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休眠时间通知到接入点;
休眠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一休眠时间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
31.一种休眠装置,应用于站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接入点的第一休眠时间,其中所述第一休眠时间用于指示所述站点进入长时间休眠的时间;
休眠模块,用于按照所述第一休眠时间进入所述长时间休眠。
CN201210073029.3A 2012-03-19 2012-03-19 休眠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3275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3029.3A CN103327579B (zh) 2012-03-19 2012-03-19 休眠方法及装置
EP13765230.1A EP2827657B1 (en) 2012-03-19 2013-01-22 Slee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PCT/CN2013/070815 WO2013139182A1 (zh) 2012-03-19 2013-01-22 休眠方法及装置
US14/386,646 US20150036575A1 (en) 2012-03-19 2013-01-22 Sleeping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73029.3A CN103327579B (zh) 2012-03-19 2012-03-19 休眠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7579A true CN103327579A (zh) 2013-09-25
CN103327579B CN103327579B (zh) 2019-07-09

Family

ID=49196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73029.3A Active CN103327579B (zh) 2012-03-19 2012-03-19 休眠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36575A1 (zh)
EP (1) EP2827657B1 (zh)
CN (1) CN103327579B (zh)
WO (1) WO2013139182A1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2835A (zh) * 2014-06-20 2016-01-27 苹果公司 具有至低功率状态的机会转换以用于功率管理的wlan系统
CN105392215A (zh) * 2014-09-02 2016-03-09 德州仪器公司 功率高效Wi-Fi的系统及方法
CN105988550A (zh) * 2015-01-30 2016-10-05 深圳会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省电的休眠方法
CN106413061A (zh) * 2016-10-25 2017-02-15 罗伟坚 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的通信系统
CN106464454A (zh) * 2014-05-30 2017-02-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Drx休眠周期确定
CN107172633A (zh) * 2017-06-09 2017-09-1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的状态控制方法及无线路由器
CN107809789A (zh) * 2016-09-09 2018-03-1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接入点和站点
CN107809790A (zh) * 2016-09-09 2018-03-1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08513340A (zh) * 2017-02-24 2018-09-0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络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站点、接入点
CN109309935A (zh) * 2017-07-28 2019-02-0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装置、接入点设备和站点设备
CN110475321A (zh) * 2018-05-10 2019-11-19 芯光飞株式会社 无线局域网ap的节电最佳化方法及装置
CN111279259A (zh) * 2017-11-01 2020-06-12 佳能株式会社 相机、附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10265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44009B2 (en) 2013-03-14 2021-06-22 Everactiv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ing using a proxy device and backchannel communication
US10420072B2 (en) * 2013-03-14 2019-09-17 Everactiv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P2974090B1 (en) 2013-03-14 2019-05-08 Psikick,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ia a predefined sequence of a change of a characteristic of a wireless signal
US9804664B2 (en) 2014-05-27 2017-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control of RF low power modes in a multi-rate wireless system using MCS value
US9781673B2 (en) * 2014-05-27 2017-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control of RF low power modes in a multi-rate wireless system using device mode
CN106385697B (zh) * 2015-07-28 2019-09-20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蜂窝网辅助的无线局域网信道切换通知方法
CN106550376B (zh) * 2015-09-17 2020-06-26 杭州华为企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唤醒方法以及装置
EP3494734A4 (en) * 2016-09-26 2019-08-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MANAGING ACTIVE MODE OPERATION
US20180227850A1 (en) * 2017-02-08 2018-08-09 Christie Lites Enterprises Canada, Inc.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for inventory control
JP2018170569A (ja) * 2017-03-29 2018-11-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9151956B (zh) * 2017-06-28 2023-05-1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通信设备
US11277795B2 (en) * 2018-01-14 2022-03-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wake up packet via wake up radio module in wireless LAN system and wireless terminal using same
US11146299B2 (en) 2019-09-09 2021-10-12 Everactive, Inc. Wireless receiv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11758480B2 (en) 2020-02-14 2023-09-12 Everactiv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w power and secure wake-up radio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4316A1 (en) * 2009-05-05 2010-11-11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Dynamic energy saving mechanism for access points
CN102055574A (zh) * 2009-11-05 2011-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协商睡眠周期设置的装置及方法
US20110225440A1 (en) * 2010-03-09 2011-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a terminal and an access point for power sav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93117B2 (en) * 2002-12-16 2010-04-06 Avaya Inc. Power-saving mechanism for periodic traffic streams in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
KR100542345B1 (ko) * 2003-06-30 2006-01-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랜 단말의 전력 관리를 지원하는 에이피의 데이터전송처리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에이피
JP2005026862A (ja) * 2003-06-30 2005-01-27 Sony Corp 無線端末管理方法及び基地局、並びに無線端末管理プログラム
KR100966517B1 (ko) * 2005-11-04 2010-06-29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가변 멀티캐스트 및/또는 브로드캐스트 청취 인터벌
US20070291681A1 (en) * 2006-06-16 2007-12-2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each group address that has data waiting for delivery in node, point or terminal in a WLAN
US20080123577A1 (en) * 2006-11-07 2008-05-29 Mikko Jaakkol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ower save management
US20080232310A1 (en) * 2007-03-19 2008-09-25 Shugong Xu Flexible user equipment-specifi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US8442024B2 (en) * 2010-05-14 2013-05-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dvertise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notificat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AU2011304260B2 (en) * 2010-10-08 2014-02-13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Method for power sav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WO2012048717A1 (en) * 2010-10-12 2012-04-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icro sleep mode control for a receiver
CN102076067A (zh) * 2010-12-23 2011-05-2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站点的休眠方法、装置和设备及通信系统
US8971225B2 (en) * 2011-06-16 2015-03-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for station operating based on battery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SG11201402212SA (en) * 2011-11-09 2014-09-26 Agency Science Tech & Res Addres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30225068A1 (en) * 2012-02-24 2013-08-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existence-awar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for multi-radio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84316A1 (en) * 2009-05-05 2010-11-11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Dynamic energy saving mechanism for access points
CN102055574A (zh) * 2009-11-05 2011-05-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协商睡眠周期设置的装置及方法
US20110225440A1 (en) * 2010-03-09 2011-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a terminal and an access point for power saving

Cited B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4454A (zh) * 2014-05-30 2017-02-2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Drx休眠周期确定
CN106464454B (zh) * 2014-05-30 2020-01-0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Drx休眠周期确定
CN105282835B (zh) * 2014-06-20 2019-03-01 苹果公司 具有至低功率状态的机会转换以用于功率管理的wlan系统
CN105282835A (zh) * 2014-06-20 2016-01-27 苹果公司 具有至低功率状态的机会转换以用于功率管理的wlan系统
CN114531724A (zh) * 2014-09-02 2022-05-24 德州仪器公司 功率高效Wi-Fi的系统及方法
CN105392215A (zh) * 2014-09-02 2016-03-09 德州仪器公司 功率高效Wi-Fi的系统及方法
CN105988550A (zh) * 2015-01-30 2016-10-05 深圳会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省电的休眠方法
CN107809789A (zh) * 2016-09-09 2018-03-1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接入点和站点
CN107809790A (zh) * 2016-09-09 2018-03-1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通信设备
CN106413061A (zh) * 2016-10-25 2017-02-15 罗伟坚 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的通信系统
CN106413061B (zh) * 2016-10-25 2019-12-27 罗伟坚 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的通信系统
CN108513340A (zh) * 2017-02-24 2018-09-0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络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站点、接入点
CN108513340B (zh) * 2017-02-24 2022-02-1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络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站点、接入点
CN107172633A (zh) * 2017-06-09 2017-09-1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的状态控制方法及无线路由器
CN109309935A (zh) * 2017-07-28 2019-02-0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装置、接入点设备和站点设备
CN109309935B (zh) * 2017-07-28 2022-08-0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装置、接入点设备和站点设备
CN111279259A (zh) * 2017-11-01 2020-06-12 佳能株式会社 相机、附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79259B (zh) * 2017-11-01 2021-11-12 佳能株式会社 相机、附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1201996B2 (en) 2017-11-01 2021-12-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accessory apparatus, and their control methods
CN110475321A (zh) * 2018-05-10 2019-11-19 芯光飞株式会社 无线局域网ap的节电最佳化方法及装置
CN111510265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7579B (zh) 2019-07-09
EP2827657A1 (en) 2015-01-21
EP2827657A4 (en) 2016-04-27
EP2827657B1 (en) 2019-01-02
US20150036575A1 (en) 2015-02-05
WO2013139182A1 (zh) 201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7579A (zh) 休眠方法及装置
KR101569298B1 (ko)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KR101496126B1 (ko) 유휴 상태에서 무선 클라이언트 디바이스로의 페이지 전달을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US98484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ging cycl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EP2866513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aining access in wireless lan system
US20160006627A1 (en) Method for power save mode oper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US9848381B2 (en) Channel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LAN system
US7865196B2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ordinating wireless connections
CN109314923B (zh) 一种站点唤醒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5052213A (zh) 在无线lan系统中交换用于低功率设备的帧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335663A (zh) 在wlan系统中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57330B (zh) 一种支持省电模式的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4412691A (zh) 一种在无线局域网系统中接入信道的方法
CN104335664A (zh) 在wlan系统中接入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US9319902B2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by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57489B2 (en) Method for power save mode oper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JP2023523224A (ja) サイドリンク通信チャネルにおける間欠受信動作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US11178660B2 (en) Determining access slot for communications on radio interface
WO2013127304A1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和通信系统
RU2635868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доступа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lan
WO2007117848A2 (en) Method of opera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633099B (zh) 信道接入的指示方法和设备
AU20133857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ignal by station in wireless LAN system
RU2618906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доступа в системе на основ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lan
CN114402670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