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5935B - 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5935B
CN103325935B CN201310197291.3A CN201310197291A CN103325935B CN 103325935 B CN103325935 B CN 103325935B CN 201310197291 A CN201310197291 A CN 201310197291A CN 103325935 B CN103325935 B CN 103325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film
thermobattery
thermal electric
co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72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5935A (zh
Inventor
范平
郑壮豪
梁广兴
陈天宝
蔡兆坤
张东平
罗景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1972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25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25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5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5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593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首先是将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进行清洗,再在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分别镀制上P型热电薄膜和N型热电薄膜,并在所述的P型和N型热电薄膜上的一端镀制有用于引出电极的金属导电薄膜层,在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另一端侧面镀制有用于实现相互连接的PN结薄膜层。本发明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简单,不受传统热电器件制造工艺限制,成本低,可大面积生产。所制备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在较小的温差下可提供足够高的电压和电流,有效减低了材料热导率,增加热电转换效率。电池自身可弯曲,塑性强,使用灵活,可根据柔性基片材料的选择制备一定厚度、一定面积等不同需求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差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全球常规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已经造成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问题,迫切需要积极推进和提倡使用洁净的可再生能源。温差电池是适用范围很广的绿色环保型能源,其利用热电材料的热电效应将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耦合、相互转换,实现发电,具有无噪声、无有害物质排放、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一系列优点,其在余热废热发电和移动分散式热源利用等方面有难以取代的作用。但是基于热电材料本身的特性,制造成本高,转换效率低,限制了温差电池的大规模使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将热电材料薄膜化可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且二维的薄膜材料,可以根据需要独立制成热电器件,而且更易实现微型化热电器件和大面积生产,具有块体材料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对于薄膜温差电池的研究成为了温差器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薄膜热电器件主流为两种基本制备结构,根据薄膜自身的低热导率和选择热传导方向来提高器件的性能。当热传导方向是平行于基片(薄膜)表面时,可以大幅度降低器件的热导率,提高器件的热学性能,但是同时也提高了薄膜电阻,且连接、切割等制备技术都存在较大的困难,限制了其应用;当热传导方向是垂直于基片(薄膜)表面时,则可以减少电阻,制备方式简单,因此大部分热电产品都是基于此结构制备的。但是此结构带来的问题是无法消除的大量热辐射,由于热电薄膜垂直方向只有500 nm~100 μm的高度差,P型和N型热电薄膜虽然具有较小的热导率,但是冷端与热端非常接近,热端的热辐射热量已经接近了由热电薄膜本身传导的热量,无法保持冷端与热端的温度差,因此虽然热电薄膜具有较高的优值和转换效率,但是较小的温度差使在实际应用中的温差电池的输出功率仍较小,这是为何薄膜温差电池性能优越,但实际应用却与理想输出存在偏差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这种结构的热电薄膜器件仍受传统的块体材料温差电池制造技术和封装技术的限制;微型化的温差电池与一些特殊器件符合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题;同时减低薄膜温差电池制造成本,简化工艺,使器件更灵活的使用等等关键技术和应用问题,仍需进一步进行解决。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温差电池制造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目前薄膜温差电池在中低温条件下输出功率较小及高成本、低性能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中,
A、对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进行清洗;
B、在第一柔性绝缘基片上溅射镀制P型热电薄膜,在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溅射镀制N型热电薄膜;
C、分别在镀制好P型热电薄膜和N型热电薄膜一端的膜层上镀制作为引出电极的金属导电薄膜层;在对应的另外一端,同时在P型热电薄膜、N型热电薄膜层侧面和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侧面镀制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
D、将镀制有P型热电薄膜的第一柔性绝缘基片和镀制有N型热电薄膜的第二柔性绝缘基片的背面进行粘合,将两端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进行连接形成PN结薄膜层。
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柔性绝缘基片和第二柔性绝缘基片的厚度为0.01mm~10mm,可弯曲90度以上。
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P型热电薄膜和N型热电薄膜的厚度为10nm-100μm。
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引出电极的金属导电薄膜层的厚度为10nm-10μm。
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PN结薄膜层厚度为10nm-10μm。
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侧面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上通过金属薄膜沉积实现连接形成PN结薄膜层或者通过激光焊接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实现连接形成PN结薄膜层。
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中,当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侧面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通过金属薄膜沉积实现连接形成PN结薄膜层时,所形成金属薄膜沉积层厚度为10 nm以上。
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其中,所述柔性薄膜温差电池是利用如上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制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简单,不受传统热电器件制造工艺限制。使用柔性绝缘基片做基底制备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可采用卷绕式大面积的柔性热电薄膜生产方式,再根据需求对大面积的柔性热电薄膜进行切割组合,集成不同规模的薄膜温差电池,制作十分简便,同时可大幅度的降低薄膜温差电池的制造成本;其次由于本发明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可弯曲、厚度薄、重量轻等优势,使柔性薄膜温差电池使用更加灵活,可以进一步扩大薄膜温差电池的应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P型热电薄膜单体基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N型热电薄膜单体基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柔性温差薄膜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对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进行清洗。使用酒精和丙酮等有机溶剂对基片进行超声波清洗。
S200、在第一柔性绝缘基片上通过溅射技术镀制P型热电薄膜、在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通过溅射技术镀制N型热电薄膜。将清洗后的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放入镀膜室内夹具上,分别在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采用复合靶溅射技术或者共溅射技术镀制P型热电薄膜和N型热电薄膜,热电薄膜的厚度为10nm-100μm。
S300、将镀制好P型热电薄膜和N型热电薄膜一端的膜层上分别镀制作为引出电极的金属导电薄膜层;在对应的另外一端,同时在P型热电薄膜、N型热电薄膜层侧面和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侧面镀制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
在镀制好的热电薄膜的一端上通过遮掩的方式镀制一层厚度10nm-10 μm的金属导电薄膜层作为引出电极使用,在P型、N型热电薄膜的另一端和柔性基底的侧面镀制上一层厚度10nm-10μm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
S400、将镀制有P型热电薄膜的第一柔性绝缘基片和镀制有N型热电薄膜的第二柔性绝缘基片的背面进行粘合,将两端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进行连接形成PN结薄膜层。
将第一柔性绝缘基片和第二柔性绝缘基片未镀制热电薄膜的一面通过高温粘合剂进行粘合,粘合完毕后,将两端镀制有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再通过金属薄膜沉积或激光等焊接技术进行连接,从而使P型和N型热电薄膜进行有效的连接形成PN结连接电极,最后形成薄膜温差电池。其中,通过金属薄膜沉积所形成的金属薄膜沉积层的厚度在10nm以上。
如图2、3、4所示的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贴合连接在一起的第一柔性绝缘基片110和第二柔性绝缘基片120,所述第一柔性绝缘基片110和第二柔性绝缘基片120均由聚酰亚胺等柔性材料制成,厚度均为0.01-10 mm,所制成的柔性绝缘基片塑性极好,可弯曲超过90度,这也使得最终可制备出不同厚度、不同面积及形状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
所述第一柔性绝缘基片110上镀制有P型热电薄膜210,所述第二柔性绝缘基片120上镀制有N型热电薄膜220,所述P型热电薄膜210和N型热电薄膜220的厚度为10nm-100μm。用于制备P型热电薄膜和N型热电薄膜所选用的热电材料类型为P型和N型的Sb2Te3和Bi2Te3半导体化合物或者是Zn-Sb和Zn-Al基热电材料。利用Sb2Te3和Bi2Te3半导体化合物所制备的P型和N型热电薄膜在低温环境下性能表现优异,而利用Zn-Sb和Zn-Al基热电材料制备的P型和N型热电薄膜在中温(大致为150-400℃)环境下性能表现优异,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所述薄膜温差电池所处的实际温度对热电材料进行选择。
所述P型热电薄膜210和N型热电薄膜220上的一端镀制有用于引出电极的金属导电薄膜层410和420,金属导电薄膜层410和420的厚度均为10nm-10μm,对应于金属导电薄膜层的另一端和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侧面镀制一层厚度为10nm-10μm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310和320,为实现P型热电薄膜210和N型热电薄膜220的连接,还要在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310、320上镀制一层厚度10 nm以上的金属薄膜沉积层330,形成PN结薄膜层,实现P型热电薄膜和N型热电薄膜的连接。所述PN结薄膜层的厚度为10nm-10μm。
实施例1
使用超高真空离子束溅射镀膜机,制备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的P型和N型热电薄膜层。选用热电类型为P型和N型的Sb2Te3和Bi2Te3半导体化合物,采用复合靶形式,分别将Sb/Te和Bi/Te复合靶固定在可转动选择溅射靶的靶位上。选择由高温聚酰亚胺制造的柔性PI作为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厚度为0.15 mm,使用酒精和丙酮对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进行超声波清洗,然后放入镀膜室内夹具上;分别在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镀制Sb2Te3和Bi2Te3薄膜层,厚度为1 μm;再通过遮掩的方式,在已经镀制好的热电薄膜上,镀制上一层厚度200 nm的金属导电薄膜层做引出电极,再在相对应的热电薄膜另外一端和第一、第二柔性基底的侧面镀制上一层厚度200 nm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
在完成上述流程后,将分别镀制有P型和N型热电薄膜的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的未镀制热电薄膜层的另外一面,通过粘合剂进行粘合固定,粘合后再在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上镀制一层厚度100 nm的金属薄膜沉积层,形成PN结薄膜层,完成PN结的连接,就制备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
实施例2
使用多靶磁控溅射溅射镀膜机,在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分别镀制P型和N型热电薄膜层。选用热电类型为P型和N型的Sb2Te3和Bi2Te3半导体化合物,采用磁控共溅射的形式,分别将Sb、 Bi高纯靶安置在多靶磁控溅射镀膜机的直流溅射靶位上,Te安装在射频靶位上。选择由高温聚酰亚胺制造的柔性PI作为绝缘基片,厚度为0.15mm,使用酒精和丙酮对基片进行超声波清洗,然后放入镀膜室内的夹具上;分别在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通过磁控共溅射技术镀制上Sb2Te3和Bi2Te3薄膜层,厚度为1 μm,再通过遮掩的方式,在已经镀制好的热电薄膜上的一端,镀制一层厚度200 nm的金属导电薄膜层做引出电极使用,再在相对应的热电薄膜另外一端和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的侧面镀制上一层厚度200nm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
在上述流程完成后,将分别镀制有P型和N型热电薄膜的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的未镀制热电薄膜层的另外一面,通过粘合剂进行粘合固定,粘合后再在金属连接层上镀制一层厚度100nm的金属薄膜沉积层,形成PN结薄膜层,完成PN结的连接。
实施例3
使用超高真空离子束溅射镀膜机,制备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的P型和N型热电薄膜层。选用热电类型为P型和N型的Sb2Te3和Bi2Te3半导体化合物,采用复合靶形式,分别将Sb/Te和Bi/Te复合靶固定在可转动选择溅射靶的靶位上。选择由高温聚酰亚胺制造的柔性PI作为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厚度为0.15 mm,使用酒精和丙酮对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进行超声波清洗,然后放入镀膜室内夹具上;分别在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镀制上Sb2Te3和Bi2Te3薄膜层,厚度为1μm;再通过遮掩的方式,在已经镀制好的热电薄膜上,镀制上一层厚度200nm的金属导电薄膜层做引出电极,再在相对应的热电薄膜另外一端和第一、第二柔性基底的侧面镀制上一层厚度200nm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
在完成上述流程后,将分别镀制有P型和N型热电薄膜的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的未镀制热电薄膜层的另外一面,通过粘合剂进行粘合固定,粘合后将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通过激光焊接连接到一起,完成PN结的连接,就制备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
实施例4
使用多靶磁控溅射溅射镀膜机,在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分别镀制P型和N型热电薄膜层。选用P型和N型热电薄膜层分别为Zn-Sb和Zn-Al基热电材料,采用磁控共溅射的形式,分别将Zn、Sb和Al高纯靶安置在多靶磁控溅射镀膜机的直流溅射靶位上。选择由高温聚酰亚胺制造的柔性PI作为绝缘基片,厚度为0.15mm,使用有机溶剂对基片进行超声波清洗,然后放入镀膜室内夹具上;分别在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通过磁控共溅射技术镀制上Zn-Sb和Zn-Al基薄膜层,厚度为1μm,再通过遮掩的方式,在已经镀制好的热电薄膜上的一端,镀制一层厚度200nm的金属导电薄膜层做引出电极使用,再在相对应的热电薄膜另外一端和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的侧面镀制上一层厚度200nm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
在上述流程完成后,将分别镀制有P型和N型热电薄膜的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的未镀制热电薄膜层的另外一面,通过粘合剂进行粘合固定,粘合后再在金属连接层上镀制一层厚度100nm的金属导电薄膜层,完成PN结的连接。
热电现象本身是可逆的,半导体温差发电和半导体致冷是热电现象的两个方面,互相可逆。对于同一个 PN 结,若施加温差则可用来发电,若对其通电,则可用于在一端致冷。因此,本实施例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主体结构,同时也就是柔性薄膜温差电致冷器的主体结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简单,不受传统热电器件制造工艺限制,成本低,可大面积生产。所制备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不但能在较小的温度差条件下提供足够高的电压和电流,而且有效减低了材料热导率,增加热电转换效率。同时基于塑性强的柔性基底进行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器件可弯曲使用,可根据柔性基底的选择和材料的选择制备一定厚度、一定面积等不同需求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使用灵活,符合工业生产的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 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A、对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进行清洗;
B、在第一柔性绝缘基片上溅射镀制P型热电薄膜,在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上溅射镀制N型热电薄膜;
C、分别在镀制好P型热电薄膜和N型热电薄膜一端的膜层上镀制作为引出电极的金属导电薄膜层;在对应的另外一端,同时在P型热电薄膜、N型热电薄膜层侧面和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侧面镀制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
D、将镀制有P型热电薄膜的第一柔性绝缘基片和镀制有N型热电薄膜的第二柔性绝缘基片的背面进行粘合,将步骤C中所述P型热电薄膜侧面镀制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和N型热电薄膜侧面镀制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进行连接,形成PN结薄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绝缘基片和第二柔性绝缘基片的厚度为0.01mm~10mm,可弯曲90度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热电薄膜和N型热电薄膜的厚度为10nm-1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电极的金属导电薄膜层的厚度为10nm-1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N结薄膜层厚度为10nm-10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侧面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上通过金属薄膜沉积实现连接形成PN结薄膜层或者通过激光焊接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实现连接形成PN结薄膜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一、第二柔性绝缘基片侧面的金属连接电极薄膜层通过金属薄膜沉积实现连接形成PN结薄膜层时,所形成金属薄膜沉积层厚度为10 nm以上。
8.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薄膜温差电池是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制成。
CN201310197291.3A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25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7291.3A CN103325935B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97291.3A CN103325935B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5935A CN103325935A (zh) 2013-09-25
CN103325935B true CN103325935B (zh) 2015-10-28

Family

ID=49194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729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25935B (zh) 2013-05-24 2013-05-24 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25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4521B (zh) * 2013-11-04 2016-01-06 深圳市彩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温敏探头及其制备方法
US20180090660A1 (en) 2013-12-06 2018-03-29 Sridhar Kasichainula Flexible thin-film based thermoelectric device with sputter deposited layer of n-type and p-type thermoelectric legs
US10290794B2 (en) 2016-12-05 2019-05-14 Sridhar Kasichainula Pin coupling based thermoelectric device
US10566515B2 (en) 2013-12-06 2020-02-18 Sridhar Kasichainula Extended area of sputter deposited N-type and P-type thermoelectric legs in a flexible thin-film based thermoelectric device
US11024789B2 (en) 2013-12-06 2021-06-01 Sridhar Kasichainula Flexible encapsulation of a flexible thin-film based thermoelectric device with sputter deposited layer of N-type and P-type thermoelectric legs
US10141492B2 (en) 2015-05-14 2018-11-27 Nimbus Materials Inc. Energy harvesting for wearable technology through a thin flexible thermoelectric device
US10367131B2 (en) 2013-12-06 2019-07-30 Sridhar Kasichainula Extended area of sputter deposited n-type and p-type thermoelectric legs in a flexible thin-film based thermoelectric device
CN105322087A (zh) * 2014-07-28 2016-02-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BiTe基柔性薄膜温差电池
CN105322088B (zh) * 2014-07-28 2019-01-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高集成度柔性薄膜温差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04209524B (zh) * 2014-09-11 2016-06-2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柔性热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4701449B (zh) * 2015-02-13 2017-12-05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柔性热电薄膜器件
US11283000B2 (en) 2015-05-14 2022-03-22 Nimbus Materials Inc. Method of producing a flexible thermoelectric device to harvest energy for wearable applications
US11276810B2 (en) 2015-05-14 2022-03-15 Nimbus Materials Inc. Method of producing a flexible thermoelectric device to harvest energy for wearable applications
CN107924980A (zh) * 2015-08-31 2018-04-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热电转换模块、热电转换模块的制造方法及导热性基板
CN105789425B (zh) * 2016-01-05 2019-01-18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纤维素纸/Bi2Te3热电薄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32150A (zh) * 2016-05-18 2016-09-07 深圳大学 一种Sb基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7768510A (zh) * 2016-08-22 2018-03-06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热电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8380A (zh) * 2018-03-21 2018-08-28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灶具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多头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31445A1 (de) * 2002-07-11 2004-01-2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Thermoelektrisches 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thermoelektrischen Elements
CN1890821A (zh) * 2003-12-02 2007-01-03 巴特尔纪念研究所 热电装置及其应用
CN101483218A (zh) * 2009-01-20 2009-07-15 深圳大学 一种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JP4325199B2 (ja) * 2003-01-22 2009-09-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熱電モジュール
CN101894905A (zh) * 2010-06-07 2010-11-24 江西纳米克热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热电半导体发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651208U (zh) * 2012-06-15 2013-01-02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柔性微型热电发生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31445A1 (de) * 2002-07-11 2004-01-2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Thermoelektrisches Element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thermoelektrischen Elements
JP4325199B2 (ja) * 2003-01-22 2009-09-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熱電モジュール
CN1890821A (zh) * 2003-12-02 2007-01-03 巴特尔纪念研究所 热电装置及其应用
CN101483218A (zh) * 2009-01-20 2009-07-15 深圳大学 一种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1894905A (zh) * 2010-06-07 2010-11-24 江西纳米克热电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热电半导体发电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2651208U (zh) * 2012-06-15 2013-01-02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柔性微型热电发生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热电薄膜与薄膜温差电池研究进展;范平等;《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20831;第32卷(第8期);第700-70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5935A (zh) 2013-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5935B (zh) 一种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4701449B (zh) 一种柔性热电薄膜器件
You et al. Flexible Bi2Te3-based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with an ultra-high power density
CN104183691B (zh) 平面型柔性温差发电结构
US20170162775A1 (en) Thermoelectric coatings for waste heat recovery and photo-thermal power
CN105870314B (zh) 一种柔性硅基纳米薄膜热电器件
CN103060750B (zh) 一种铋锑碲基热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CN203071070U (zh) 一种太阳电池-温差电池的复合电源
CN106229327A (zh) 一种柔性大面积钙钛矿太阳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47627A (zh) 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组件性能和热稳定性的方法
CN104868045B (zh) 光电转换器件及其应用
Ayachi et al. Solar thermoelectricity for power generation
CN103199188B (zh) 由薄膜温差电材料制造的叠层结构微型温差电器件及制造方法
KR101237235B1 (ko) 열전필름 제조방법
CN102270694B (zh) 柔性衬底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集成内联组件的制备方法
CN204614820U (zh) 柔性薄膜温差发电装置
Zhang et al. Power generation on chips: Harvesting energy from the sun and cold space
CN107093649B (zh) 一种hjt光伏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7403851B (zh) 一种光伏温差发电一体化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88901B (zh) 一种锑化钴基热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913059A (zh) 一种光伏热电耦合柔性发电装置
CN103000738A (zh) 一种机械叠层碲化镉/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Chen et al. Development of a novel transparent micro-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for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Bhuiyan et al. Opportunities for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s in suppor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CN203967136U (zh) 一种平面型柔性温差发电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