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21672A - 救援提升舱及脱开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救援提升舱及脱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21672A
CN103321672A CN2013102039660A CN201310203966A CN103321672A CN 103321672 A CN103321672 A CN 103321672A CN 2013102039660 A CN2013102039660 A CN 2013102039660A CN 201310203966 A CN201310203966 A CN 201310203966A CN 103321672 A CN103321672 A CN 103321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body
cabin
rescue
hooking device
disengag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39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21672B (zh
Inventor
尹乐龙
谢涛
郑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0396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216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21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1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21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21672B/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救援提升舱及脱开装置,该脱开装置包括挂钩装置和驱动装置,挂钩装置铰接在救援提升舱的下舱体的内壁上且其转动轴线为下舱体外圆的切线,挂钩装置的第一端挂接在救援提升舱的上舱体上,挂钩装置的第二端由驱动装置驱动摆动,驱动装置设置在下舱体的底板上并可沿下舱体轴向上下运动,第二端摆动时,第一端脱离上舱体。本发明在只设置有挂钩装置和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即可正常工作,零件少,便于在救援提升舱内布置;且该挂钩装置一端挂在上舱体上,另一端由驱动装置驱动摆动即可完成脱开动作,脱开动作少,动作行程短,而且操作快捷省力;且只需一脚踩下即可驱动挂钩装置摆动,进而完成脱开动作,操作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救援提升舱及脱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救援提升舱及脱开装置。
背景技术
矿难用的救援提升舱在救生通道中升降时,有被孔壁卡住的可能性,为防止救援提升舱内的乘员被困在卡住的舱内,现有的救援提升舱大多配备有二次逃生装置,脱开装置就是二次逃生装置的一种。当救援提升舱被卡住时,舱内乘员操纵脱开装置,可以使救援提升舱的底部(即下舱体)与本体(即上舱体)分离,让乘员能够返回井下安全位置,等待重新救援。
现有一些救援提升舱的脱开装置通过在水平方向设置销轴,将救援提升舱的上舱体和下舱体通过该销轴连接在一起,当下舱体需要脱开时,拔掉该销轴即可。这种结构的脱开装置需要乘员蹲下操作,且需要较大力气才能拔掉销轴,费时费力。然而救援提升舱空间狭小,在有多名乘员时,很难蹲下身子,而且当救援提升舱被卡住时,越早使上舱体与下舱体分离就越安全,多耽误一秒就多危险一分。
还有一些救援提升舱,提供了一种复杂的脱开装置,当需要脱开上下舱体时,先将设置在舱底的一个板状结构旋到一定位置后按下,拔出上下舱体的锁止销,然后带动下舱体相对于上舱体转动,转动到缺口位置时,下舱体与上舱体脱开。这种结构的脱开装置结构复杂,操作流程较多,不利于救援提升舱内的设备布局,也没有解决上述现有提升舱所具有的缺陷。
针对以上的局限性,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脱开装置零件数量尽可能少,以便于在空间狭小的救援提升舱内布置;
2)脱开过程动作少,动作元件行程尽量短,以使操作快捷省力,加大安全系数;
3)便于乘员在直立状态下操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救援提升舱及脱开装置,以使操作快捷省力,加大安全系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开装置,设置在救援提升舱内,所述脱开装置包括挂钩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挂钩装置铰接在所述救援提升舱的下舱体的内壁上且其转动轴线为所述下舱体外圆的切线,所述挂钩装置的第一端挂接在所述救援提升舱的上舱体上,所述挂钩装置的第二端由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摆动,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下舱体的底板上并可沿所述下舱体轴向上下运动,,当所述挂钩装置的第二端朝向所述下舱体的内壁摆动到预设位置时,所述挂钩装置的第一端脱离所述上舱体。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踏杆和驱动件,所述踏杆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可沿所述救援提升舱轴向上下滑动的杆状结构;所述驱动件为一端与所述踏杆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装置的第二端铰接的连杆,或所述驱动件为一端与所述踏杆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随所述踏杆向下运动紧压在所述挂钩装置的第二端上的杆件或块状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为用于使所述踏杆保持在其上止点位置的第一弹簧和/或用于使所述挂钩装置的第一端保持挂接在所述上舱体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所述踏杆上,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踏杆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抵压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挂钩装置的第一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救援提升舱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挂钩装置的第一端摆动的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为设置在所述上舱体中上部的手动操作装置或设置在所述上舱体下部的脚部操作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手动操作装置包括沿所述救援提升舱轴向设置在所述救援提升舱内壁上的拉杆和拨杆,所述拉杆的下端通过挡块挡在所述挂钩装置的第一端的摆动侧或直接抵压在所述第一端的摆动侧,所述拉杆的上端穿过设置在所述救援提升舱内壁上的支座并与所述拨杆的端部铰接,所述拨杆的中部铰接在所述上舱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脚部操作装置包括铰接在所述救援提升舱内壁上的杆状结构或片状结构,所述杆状结构或片状结构的一端挡在所述挂钩装置的第一端的摆动侧,所述杆状结构或片状结构的另一端为操作端。
进一步的,所述上舱体下部的内壁沿其周向设有一个连接环,所述挂钩装置的第一端挂接在所述连接环上。
进一步的,所述挂钩装置设置有两组以上并沿所述救援提升舱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还包括罩设在所述第一弹簧外部的弹簧筒,所述弹簧筒的一端可滑动的套接在所述踏杆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底板上。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救援提升舱,所述救援提升舱包括上舱体和下舱体,所述上舱体设有舱门,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脱开装置,所述脱开装置的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下舱体的底板上,所述脱开装置的挂钩装置设置在所述下舱体的内壁上并挂接在所述上舱体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脱开装置,在只设置有挂钩装置和驱动装置的情况下即可正常工作,因此零件少,便于在救援提升舱内布置;且该挂钩装置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在第二端由驱动装置驱动向外摆动的时候,第一端就能向内摆动,当第二端向外摆动到预设位置时,第一端与上舱体脱离以完成脱开动作,脱开动作少,动作行程短,操作快捷省力。
2、本发明所述的脱开装置,因为该驱动装置设置在下舱体的底板上,且为可上下运动的机构,因此可以使乘员在直立状态下操作,只需一脚踩下即可驱动挂钩装置摆动,进而完成脱开动作,操作简单方便。
3、本发明所述的脱开装置,还设置有复位装置,该复位装置为第一弹簧和/或第二弹簧,该第一弹簧可以使踏杆保持在其轴向上下运动的上止点的位置,以使驱动装置随时保持在可使用状态,而且当驱动件为连杆时,该第一弹簧也可以使挂钩保持挂在上舱体内壁上的状态;该第二弹簧可以使挂钩保持挂在上舱体内壁上的状态,以防止挂钩脱离,增加安全系数。
4、本发明所述的脱开装置,还设置有锁止装置,用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系数,当该锁止装置为脚部操作装置时,用脚踩向该杆状结构或片状结构的操作端使其绕铰接点旋转,从而使另一端旋转以解除锁止;当该锁止装置为手动操作装置时,用手扳动拨杆使拉杆向上运动,从而解除锁止。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脱开装置的剖视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脱开装置的剖视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上舱体;
11-连接环;
12-舱门;
2-下舱体;
21-底板;
3-挂钩装置;
31-第一端;
32-铰轴;
33-第二端;
4-驱动装置;
41-踏杆;
42-连杆;
5-第一弹簧;
51-弹簧筒;
6-锁止装置;
61-拉杆;
62-拨杆;
63-压缩弹簧;
64-支座;
65-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和图2分别是本实施例所述脱开装置的两个剖视图,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脱开装置设置在救援提升舱内,包括挂钩装置3、驱动装置4、复位装置和锁止装置6。该救援提升舱包括上舱体1和下舱体2,在上舱体1上设有舱门12,在上舱体1下部的内壁上沿其周向设有一个连接环11,在下舱体2上设有底板21。
该挂钩装置3为设置在下舱体2内壁上的杠杆机构,其第一端31挂接在连接环11上,支点设置在下舱体2的内壁上,该支点由设在内壁上的铰座和一个铰轴32构成,可以使挂钩装置3绕该铰轴32摆动,该铰轴32的转动轴线为救援提升舱外圆的切线;挂钩装置3的第二端33由驱动装置4驱动摆动,从而使第一端31脱离连接环11,进而使上舱体1与下舱体2脱离。
该驱动装置4包括踏杆41和驱动件,踏杆41为设置在底板21上并可沿下舱体2轴向上下滑动的杆状结构;驱动件为一端与踏杆41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挂钩装置3的第二端33铰接的连杆42,在本实施例中,在该踏杆41底部连接了一个盘状结构,该连杆42一端铰接在该盘状结构上,另一端铰接在挂钩装置3的第二端33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驱动件还可以为一端与踏杆41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随踏杆41向下运动紧压在挂钩装置3的第二端33上的杆件或块状结构,即该驱动件向下运动时驱动挂钩装置3的第二端33摆动,向上运动时,与该第二端33脱离。
该复位装置为套设在踏杆41上的第一弹簧5,该第一弹簧5一端固定连接在踏杆41的上部,另一端抵压在底板21上,且该第一弹簧5呈压缩状态,以使踏杆41保持在其上下运动的上止点的位置,进而带动连杆42以及挂钩装置3的第二端33,使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保持挂在连接环11上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一个罩设在第一弹簧5外的弹簧筒51,该弹簧筒51的一端可滑动的套接在所述踏杆41上,另一端连接在底板2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复位装置还可以为一端连接在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另一端连接在下舱体2内壁上的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呈拉伸装置以使第一端31保持挂在连接环11上的状态。该复位装置还可以为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
该锁止装置6为设置在上舱体1中上部的手动操作装置,用以防止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在误操作时脱离连接环11。该手动操作装置包括沿上舱体1轴向设置在上舱体1内壁上的拉杆61和拨杆62。拉杆61的下端通过挡块65挡在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的摆动侧,该摆动侧即为该第一端31脱离连接环11时向下舱体2轴心方向摆动的一侧。拉杆61的上端穿过设置在上舱体1内壁上的支座64并与拨杆62的端部铰接,拨杆62的中部铰接在上舱体1的内壁上。当用手扳动该拨杆62时,即可使拉杆61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挡块65向上运动,以解除对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的锁止。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拉杆61的上部设置一个压缩弹簧63,以使拉杆61保持在下止点的位置;也可以不使用挡块65,可以直接将拉杆61的下端抵压在该第一端31的顶部或摆动侧。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锁止装置6还可以为设置在上舱体1下部的脚部操作装置,该脚部操作装置包括铰接在救援提升舱内壁上的杆状结构或片状结构,杆状结构或片状结构的一端挡在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的摆动侧,杆状结构或片状结构的另一端为操作端,用脚踩向该杆状结构或片状结构的操作端使其绕铰接点旋转,即可使另一端旋转以解除锁止。
在本实施例中,该挂钩装置3和连杆42设置有四组并沿救援提升舱周向均匀分布,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挂钩装置3也可以为均匀分布的两组、三组或更多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所述的脱离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在只设置有挂钩装置3和驱动装置4的情况下即可正常工作,因此零件少,便于在救援提升舱内布置;且该挂钩装置3可以利用杠杆原理,在第二端33由驱动装置4驱动向外摆动的时候,第一端31就能向内摆动,当第二端33向外摆动到预设位置时,第一端31与上舱体1脱离以完成脱开动作,脱开动作少,动作行程可根据杠杆结构的支点设置情况尽可能的短,而且操作快捷省力。
2、另一方面,因为该驱动装置4设置在下舱体2的底板21上,且为可上下运动的机构,因此可以使乘员在直立状态下操作,只需一脚踩下即可驱动挂钩装置3摆动,进而完成脱开动作,操作简单方便。
3、还设置有复位装置,该复位装置为第一弹簧5和/或第二弹簧,该第一弹簧5可以使踏杆41保持在其轴向上下运动的上止点的位置,以使驱动装置4随时保持在可使用状态,而且当驱动件为连杆42时,该第一弹簧5也可以使挂钩保持挂在上舱体1内壁上的状态;该第二弹簧可以使挂钩保持挂在上舱体1内壁上的状态,以防止挂钩脱离,增加安全系数。
4、还设置有锁止装置6,用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系数,当该锁止装置6为脚部操作装置时,用脚踩向该杆状结构或片状结构的操作端使其绕铰接点旋转,从而使另一端旋转以解除锁止;当该锁止装置6为手动操作装置时,用手扳动拨杆62使拉杆61向上运动,从而解除锁止。
除了上述的脱离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救援提升舱,所述救援提升舱包括上舱体1和下舱体2,该上舱体1设有舱门12,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脱开装置,该脱开装置的驱动装置4设置在下舱体2的底板21上,挂钩装置3设置在下舱体2的内壁上并挂接在上舱体1上。该救援提升舱的其它各部分的结构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脱开装置,设置在救援提升舱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开装置包括挂钩装置(3)和驱动装置(4),所述挂钩装置(3)铰接在所述救援提升舱的下舱体(2)的内壁上且其转动轴线为所述下舱体(2)外圆的切线,所述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挂接在所述救援提升舱的上舱体(1)上,所述挂钩装置(3)的第二端(33)由所述驱动装置(4)驱动摆动,所述驱动装置(4)设置在所述下舱体(2)的底板(21)上并可沿所述下舱体(2)轴向上下运动,所述挂钩装置(3)的第二端(33)朝向所述下舱体(2)的内壁摆动到预设位置时,所述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脱离所述上舱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踏杆(41)和驱动件,所述踏杆(41)为设置在所述底板(21)上并可沿所述救援提升舱轴向上下滑动的杆状结构;所述驱动件为一端与所述踏杆(41)下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装置(3)的第二端(33)铰接的连杆(42),或所述驱动件为一端与所述踏杆(41)下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随所述踏杆(41)向下运动紧压在所述挂钩装置(3)的第二端(33)上的杆件或块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为用于使所述踏杆(41)保持在其上止点位置的第一弹簧(5)和/或用于使所述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保持挂接在所述上舱体(1)上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5)套接在所述踏杆(41)上,且所述第一弹簧(5)的一端与所述踏杆(4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抵压在所述底板(21)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救援提升舱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脱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摆动的锁止装置(6),所述锁止装置(6)为设置在所述上舱体(1)中上部的手动操作装置或设置在所述上舱体(1)下部的脚部操作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操作装置包括沿所述救援提升舱轴向设置在所述救援提升舱内壁上的拉杆(61)和拨杆(62),所述拉杆(61)的下端通过挡块(65)挡在所述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的摆动侧或直接抵压在所述第一端(31)的摆动侧,所述拉杆(61)的上端穿过设置在所述救援提升舱内壁上的支座(64)并与所述拨杆(62)的端部铰接,所述拨杆(62)的中部铰接在所述上舱体(1)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部操作装置包括铰接在所述救援提升舱内壁上的杆状结构或片状结构,所述杆状结构或片状结构的一端挡在所述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的摆动侧,所述杆状结构或片状结构的另一端为操作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舱体(1)下部的内壁沿其周向设有一个连接环(11),所述挂钩装置(3)的第一端(31)挂接在所述连接环(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装置(3)设置有两组以上并沿所述救援提升舱周向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设在所述第一弹簧(5)外部的弹簧筒(51),所述弹簧筒(51)的一端可滑动的套接在所述踏杆(41)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底板(21)上。
10.一种救援提升舱,所述救援提升舱包括上舱体(1)和下舱体(2),所述上舱体(1)设有舱门(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脱开装置,所述脱开装置的驱动装置(4)设置在所述下舱体(2)的底板(21)上,所述脱开装置的挂钩装置(3)设置在所述下舱体(2)的内壁上并挂接在所述上舱体(1)上。
CN201310203966.0A 2013-05-28 2013-05-28 救援提升舱及脱开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103321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3966.0A CN103321672B (zh) 2013-05-28 2013-05-28 救援提升舱及脱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3966.0A CN103321672B (zh) 2013-05-28 2013-05-28 救援提升舱及脱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1672A true CN103321672A (zh) 2013-09-25
CN103321672B CN103321672B (zh) 2015-09-02

Family

ID=49190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3966.0A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103321672B (zh) 2013-05-28 2013-05-28 救援提升舱及脱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2167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7336A (zh) * 2016-02-03 2016-05-18 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 一种用于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的生命垂直救援舱
CN107050693A (zh) * 2017-06-01 2017-08-18 张力敏 居民楼安全逃生舱
CN107965348A (zh) * 2017-10-31 2018-04-27 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脱开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06199A (ja) * 1986-03-07 1987-09-10 大竹 章 避難カプセル
JPH06241000A (ja) * 1993-02-17 1994-08-30 Hazama Gumi Ltd 大深度地下空間からの緊急避難設備
CN102162369A (zh) * 2011-01-30 2011-08-24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矿难用升降救生舱
CN102287225A (zh) * 2011-08-08 2011-12-21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救生舱分离装置及升降救生舱
CN202360134U (zh) * 2011-11-10 2012-08-01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救生舱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06199A (ja) * 1986-03-07 1987-09-10 大竹 章 避難カプセル
JPH06241000A (ja) * 1993-02-17 1994-08-30 Hazama Gumi Ltd 大深度地下空間からの緊急避難設備
CN102162369A (zh) * 2011-01-30 2011-08-24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矿难用升降救生舱
CN102287225A (zh) * 2011-08-08 2011-12-21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救生舱分离装置及升降救生舱
CN202360134U (zh) * 2011-11-10 2012-08-01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矿用救生舱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87336A (zh) * 2016-02-03 2016-05-18 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 一种用于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的生命垂直救援舱
CN105587336B (zh) * 2016-02-03 2018-04-10 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 一种用于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的生命垂直救援舱
CN107050693A (zh) * 2017-06-01 2017-08-18 张力敏 居民楼安全逃生舱
CN107965348A (zh) * 2017-10-31 2018-04-27 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脱开装置
CN107965348B (zh) * 2017-10-31 2019-05-03 芜湖市鸿坤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脱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21672B (zh) 2015-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45938B2 (en) Integrated locks with visual indicators for aircraft galley systems
CN103321672A (zh) 救援提升舱及脱开装置
CN101475014B (zh) 车钩及车钩防跳机构
CN201882065U (zh) 一种离车手刹自动控制装置
CN104328948A (zh) 用于监测两件式整流罩闭锁单元的监测系统
EP2568100A2 (de) System für eine Tür
CN105565119B (zh) 一种电梯轿厢救援装置
CN104870360A (zh) 吊钩及用于吊钩的安全闩锁
CN101440668B (zh) 地震波能开启的室内重力势能避险装置
CN201610347U (zh) 吊具的开闭锁装置
CN205472152U (zh) 一种电梯轿厢救援装置
CN106975712A (zh) 一种液压机滑块防坠落机构
CN106672766B (zh) 电梯层门安全防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梯
CN103195847A (zh) 智能型制动器
CN104612749A (zh) 一种矿井救生舱应急二次分离装置
CN202379568U (zh) 电梯层门安全保护装置
CN101798825A (zh) 一种用于挖掘机的连杆式快速连接器
WO2014077789A1 (en) A locking mechanism for telescopic booms
CN106740926B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列车的安全隔离装置
CN206529200U (zh) 电梯层门安全防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梯
CN206838982U (zh) 一种液压机滑块防坠落机构
CN205487890U (zh) 安全式点火开关总成
CN101955119A (zh)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上活动盖板的连接结构
CN217713423U (zh) 双推电磁铁的外置松闸机构
CN103696624B (zh) 一种防盗门用应急逃生锁锁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5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