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13019A - 发送设备、发送方法、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发送设备、发送方法、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13019A
CN103313019A CN2013102080311A CN201310208031A CN103313019A CN 103313019 A CN103313019 A CN 103313019A CN 2013102080311 A CN2013102080311 A CN 2013102080311A CN 201310208031 A CN201310208031 A CN 201310208031A CN 103313019 A CN103313019 A CN 103313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line
signal
function information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80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13019B (zh
Inventor
北野胜己
近藤量资
林俊英
市村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13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13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130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or multiplex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IEEE 1394 or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04N21/43635HDM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7PVR [Personal Video Recor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15Interfacing a Home Network, e.g. for connecting the client to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22Interfacing an external record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27Monitoring of local network, e.g. connection or bandwidth variations; Detecting new devices in the local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6Consumer Electronics Control, i.e. control of another device by a display or vice vers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12Use of DVI or HDMI protocol in interfaces along the display data pipe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1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disk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可以提供一种发送设备、发送方法、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所述方法设备包括:视频信号发送单元,配置为经由具有使用差分信号的多个信道的发送路径,发送视频信号到外部设备;通信单元,配置为经由由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其中所述一对差分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使用DC偏置电势通知所述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的功能;功能信息发送单元,配置为经由构成所述发送路径的控制数据线,将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包括所述通信单元的第一功能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功能信息包括指示是否支持音频返回信道或以太网信道的信息;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每个单元的操作。

Description

发送设备、发送方法、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3月5日、申请号为200980000481.3、发明名称为“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设备、发送方法、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样的发送设备等,在包括配置为经由由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执行通信的通信单元的情况下,所述发送设备等配置为通过允许外部设备识别与其通信单元有关的信息,使得外部设备能够适当地发送信号。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例如,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已经变为广泛用作这样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用于将数字视频信号(即,未压缩的(基带)视频信号)(以下适当地称为“图像数据”)和数字音频信号(以下,适当地称为“音频数据”)与其视频信号一起,从DVD(数字多功能盘)记录器、机顶盒或另一AV源(音视频源)以高速发送到电视接收器、投影仪、或另一显示器。例如,已经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HDMI标准的细节进行了描述。
专利文献1:WO 2002/078336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当前的HDMI标准的情况下,发送设备(源设备)可以根据HDMI电缆的保留线的电压状态,确定接收设备(宿设备)是否是eHDMI兼容的设备。这里,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与eHDMI兼容意味着:该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包括这样的通信单元,其配置为使用由HDMI电缆的预定线(例如,保留线和HPD线)构成的通信路径执行通信。
然而,接收设备在识别发送设备是否是eHDMI兼容的设备方面有困难。在发送设备处于忙碌状态的情况下,接收设备在识别该忙碌状态方面有困难。因此,接收设备有时已经发送不需要的信号到与eHDMI不兼容的发送设备、或者在忙碌状态下的与eHDMI兼容的发送设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允许接收设备适当地发送信号到发送设备。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构思是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视频信号发送单元,配置为经由具有使用差分信号的多个信道的发送路径,发送视频信号到外部设备;
通信单元,配置为经由由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
功能信息发送单元,配置为经由构成所述发送路径的控制数据线,将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包括所述通信单元的第一功能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以及
功能信息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二功能信息,所述第二功能信息指示所述外部设备包括配置为经由所述通信路径执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构思是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视频信号接收单元,配置为经由具有使用差分信号的多个信道的发送路径,从外部设备接收视频信号;
通信单元,配置为经由由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
功能信息发送单元,配置为经由构成所述发送路径的控制数据线,将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包括所述通信单元的第一功能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以及
功能信息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二功能信息,所述第二功能信息指示所述外部设备包括配置为经由所述通信路径执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构思是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视频信号发送单元,配置为经由具有使用差分信号的多个信道的发送路径,发送视频信号到外部设备;
通信单元,配置为经由由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其中所述一对差分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使用DC偏置电势通知所述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的功能;
功能信息发送单元,配置为经由构成所述发送路径的控制数据线,将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包括所述通信单元的第一功能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功能信息包括指示是否支持音频返回信道或以太网信道的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每个单元的操作。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构思是一种发送方法,包括:
发送步骤,经由具有使用差分信号的多个信道的发送路径,发送视频信号到外部设备;
通信步骤,经由由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其中所述一对差分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使用DC偏置电势通知所述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的功能;以及
功能信息发送步骤,经由构成所述发送路径的控制数据线,将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包括所述通信单元的第一功能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功能信息包括指示是否支持音频返回信道或以太网信道的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构思是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视频信号接收单元,配置为经由具有使用差分信号的多个信道的发送路径,从外部设备接收视频信号;
通信单元,配置为经由由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其中所述一对差分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使用DC偏置电势通知所述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的功能;
功能信息接收单元,配置为通过所述发送路径的控制数据线接收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一功能信息,所述第一功能信息包括指示是否支持音频返回信道或以太网信道的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每个单元的操作。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构思是视频信号接收步骤,经由具有使用差分信号的多个信道的发送路径,从外部设备接收视频信号;
通信步骤,经由由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其中所述一对差分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使用DC偏置电势通知所述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的功能;以及
功能信息接收步骤,通过所述发送路径的控制数据线接收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一功能信息,所述第一功能信息包括指示是否支持音频返回信道或以太网信道的信息。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构思是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网络端子单元,配置为连接至网络;
DTCP电路,配置为保护所述视频信号;
CPU,配置为控制所述发送设备;以及
DRAM,配置为所述CPU的工作区域。
利用本发明,发送设备包括视频信号发送单元,配置为经由具有使用差分信号的多个信道的发送路径,发送视频信号到外部设备(接收设备),并且例如是HDMI源设备。发送设备提供有通信单元,配置为经由由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例如,所述通信路径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使用DC偏置电势通知所述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的功能。例如,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是构成HDMI电缆的保留线和HPD线。
经由控制数据线,将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包括所述通信单元的功能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例如,所述控制数据线是HDMI电缆的CEC线,并且功能信息作为CEC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该功能信息可包括其(发送设备)自身可以支持的发送格式(应用)的信息。
接收设备包括视频信号接收单元,配置为经由具有使用差分信号的多个信道的发送路径,从外部设备(发送设备)接收视频信号,并且是例如HDMI宿设备。接收设备提供有通信单元,配置为经由由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例如,所述通信路径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使用DC偏置电势通知所述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的功能。例如,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是构成HDMI电缆的保留线和HPD线。
利用接收设备,经由控制数据线接收从外部设备发送的功能信息。例如,所述控制数据线是HDMI电缆的CEC线,并且功能信息作为CEC信号从外部设备接收。
经由控制数据线,将指示所述接收设备包括所述通信单元的功能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该功能信息可包括其(接收设备)自身可以支持的发送格式(应用)的信息。利用发送设备,经由控制数据线接收从外部设备发送的功能信息。
因此,在发送设备包括通信单元的情况下,指示发送设备包括通信单元的功能信息从发送设备发送到接收设备,并且在接收设备处接收该功能信息。因此,接收设备可识别外部设备(发送设备)是否包括通信单元,因此可以避免经由通信路径发送不需要的信号到没有通信单元的外部设备。此外,在功能信息包括外部设备可以支持的发送格式信息的情况下,接收设备可以从其信息容易地知道外部设备可以支持的发送格式。
此外,在接收设备包括通信单元的情况下,指示接收设备包括通信单元的功能信息从接收设备发送到发送设备,并且在发送设备处接收该功能信息。因此,发送设备可识别外部设备(接收设备)是否包括通信单元,因此可以避免经由通信路径发送不需要的信号到没有通信单元的外部设备。此外,在功能信息包括外部设备可以支持的发送格式信息的情况下,发送设备可以从其信息容易地知道外部设备可以支持的发送格式。
利用本发明,例如可以进行这样的安排,其中所述接收设备包括:发送请求发送单元,配置为将用于所述功能信息的发送请求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发送设备),所述发送设备包括发送请求接收单元,配置为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设备)接收用于所述功能信息的发送请求,并且当所述发送请求接收单元接收发送请求时,所述发送设备的功能信息发送单元发送所述功能信息到外部设备(接收设备)。在此情况下,接收设备可以通过发送用于功能信息的发送请求到外部设备,在任意定时(例如,在通电时、在输入改变时等)确认外部设备是否包括通信单元。
有益效果
在包括配置为经由由发送路径中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执行通信的通信单元的情况下,本发明允许外部设备识别与其通信单元有关的信息,并且外部设备能够适当地发送信号,如避免不需要的分组的发送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用作本发明实施例的AV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是图示构成AV系统的盘记录器(源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3是图示构成AV系统的电视接收器(宿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4是图示HDMI发送单元(HDMI源)和HDMI接收单元(HDMI宿)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5是图示HDMI发送器和HDMI接收器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6是图示TMDS发送数据的结构的图。
图7是图示HDMI终端的管脚阵列(类型A)的图。
图8是图示盘记录器和电视接收器的高速数据线接口的配置示例的连接图。
图9是图示盘记录器和电视接收器的高速数据线接口等的配置示例的连接图。
图10是图示AVI InfoFrame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11是图示要用CEC线发送的CEC数据的结构的图。
图12是图示报头块的结构示例的图。
图13是图示根据具有HDMI的每个设备的类型要设置的逻辑地址的图。
图14是用于描述<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的使用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5是图示AV系统的设备配置示例的图。
图16是用于描述<支持激活(active)的信道>消息的使用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7是用于描述<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的使用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8是图示AV系统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19是用于描述其中通过改变电源线的电压来将HPD信号设置为“H”、而不是用<请求HPD=H>消息的示例的图。
图20是图示盘记录器和电视接收器的高速数据线接口等的配置示例的连接图。
图21是图示HPD线和保留线的电压改变示例的图。
图22是图示在功能信息和兼容发送格式信息从盘记录器发送到电视接收器并且兼容发送格式信息也从电视接收器发送到盘记录器的情况下、盘记录器和电视接收器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3是图示电视接收器(宿设备)侧的HPD线的电压控制示例、以及与其对应的盘记录器(源设备)侧和电视接收器(宿设备)侧的保留线的电压控制示例的图。
图24是图示包括多个(例如,三个)HDMI端子的电视接收器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5是图示在宿设备是多HDMI输入的情况下的操作示例的图。
图26是图示在电视接收器(宿设备)的CPU执行关于预定HDMI输入的检测操作时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27是图示在宿设备的CPU设备确定伙伴侧的源设备是eHDMI不兼容设备的情况下的HPD线和保留线的电压改变示例的图。
图28是用于描述在即使经过100毫秒来自源设备的答复也没有到达时、关于伙伴侧的源设备再次请求功能信息等的发送的重试处理的图。
图29是图示盘记录器(源设备)的CPU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0是图示在功能信息和兼容发送格式信息从盘记录器发送到电视接收器并且兼容发送格式信息同样从电视接收器发送到盘记录器的情况下、盘记录器和电视接收器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31是图示保留线的电压控制示例的图。
图32是图示在宿设备是多HDMI输入的情况下的操作示例的图。
图33是图示在从宿设备输出请求的情况下、该宿设备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4是图示在宿设备的CPU确定伙伴侧的源设备是eHDMI不兼容设备的情况下、保留线的电压改变示例的图。
图35是用于描述在即使经过2秒来自源设备的答复也没有到达时、关于伙伴侧的源设备再次请求功能信息等的发送的重试处理的图。
图36是图示在从源设备输出请求的情况下的宿设备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7是图示在从源设备输出请求的情况下的宿设备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8是图示在从源设备输出请求的情况下的宿设备的处理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39是图示AV系统的另一配置示例的框图。
参考标号的说明
10AV系统,11、12CDC设备,13非CDC设备,11a、11b、12a、13aHDMI端子,14、15HDMI电缆,200AV系统,210盘记录器,211HDMI端子,212HDMI发送单元,213高速数据线接口,250电视接收器,251HDMI端子,252HDMI接收单元,253高速数据线接口,350HDMI电缆,417SPDIF接收电路,449SPDIF发送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图示用作实施例的AV(音视频)系统200的配置示例。该AV系统200包括用作源设备的盘记录器210和用作宿设备的电视接收器250。在该AV系统200的情况下,盘记录器210和电视接收器250是eHDMI兼容设备。这里,是eHDMI兼容设备意味着包括配置为使用具有构成HDMI电缆的保留线和HPD线的通信路径执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盘记录器210和电视接收器250经由HDMI电缆350连接。盘记录器210提供有HDMI端子211,HDMI发送单元(HDMITX)212和高速数据线接口(I/F)213连接到该HDMI端子211。电视接收器250提供有HDMI端子251,HDMI接收单元(HDMIRX)252和高速数据线接口(I/F)253连接到该HDMI端子251。HDMI电缆350的一端连接到盘记录器210的HDMI端子211,并且该HDMI电缆350的另一端连接到电视接收器250的HDMI端子251。
在图1所示的AV系统200的情况下,在盘记录器210播放的视频信号经由HDMI电缆350提供到电视接收器250,并且图像在该电视接收器250显示。此外,在盘记录器210播放的音频信号经由HDMI电缆350提供到电视接收器250,并且音频从该电视接收器250的扬声器输出。
图2图示盘记录器210的配置示例。该盘记录器210包括HDMI端子211、HDMI发送单元212、高速数据线接口213、天线端子214、数字调谐器215、解复用器216、内部总线217、记录单元接口218、DVD/BD驱动器219、HDD(硬盘驱动器)220、CPU(中央处理单元)221、闪存ROM(只读存储器)222、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223、以太网接口(以太网I/F)224、网络端子225、DTCP(数字发送内容保护)电路226、MPEG解码器227、图形生成电路228、视频输出端子229和音频输出端子230。注意,“以太网”是注册商标。
HDMI发送单元(HDMI源)212通过符合HDMI的通信,从HDMI端子211发送基带视频(图像)和音频数据。稍后将描述该HDMI发送单元212的细节。高速数据线接口213是使用构成HDMI电缆的预定线(在本实施例中为保留线和HPD线)的双向通信接口。稍后将描述该高速数据线接口213的细节。
天线端子214是输入在接收天线(未示出)接收的电视广播信号的端子。数字调谐器215处理要输入到天线端子214的电视广播信号,以输出预定传输流。解复用器216从在数字调谐器215获得的传输流提取对应于预定选择信道的部分TS(传输流)(视频数据的TS分组、音频数据的TS分组)。
此外,解复用器216从在数字调谐器215获得的传输流提取PSI/SI(节目特定信息/服务信息),并且将其输出到CPU221。利用在数字调谐器215获得的传输流,复用多个信道。用于从该传输流提取任意信道的部分TS的处理可以通过从PSI/SI获得该任意信道的分组ID(PID)的信息(PAT/PMT)而执行。
CPU221、闪存ROM222、DRAM223、解复用器216、以太网接口224、和记录单元接口218连接到内部总线217。DVD/BD驱动器219和HDD220经由记录单元接口218连接到内部总线217。DVD/BD驱动器219和HDD220记录在解复用器216提取的部分TS。此外,DVD/BD驱动器219和HDD220的每个播放在记录介质中记录的部分TS。
MPEG解码器227通过使构成在解复用器216提取的、或在DVD/BD驱动器219或HDD220播放的部分TS的视频PES分组经历解码处理,获得视频数据。此外,MPEG解码器227通过使构成该部分TS的音频PES分组经历解码处理,获得音频数据。
图形生成电路228使在MPEG解码器227获得的视频数据适当地经历图形数据卷积处理等。视频输出端子229输出从图形生成电路228输出的视频数据。音频输出端子230输出在MPEG解码器227获得的音频数据。
DTCP电路226适当地加密在解复用器216提取的部分TS、或在DVD/BD驱动器219或HDD220播放的部分TS。此外,DTCP电路226解密从网络端子225或高速数据线接口213提供到以太网接口224的加密数据。
CPU221控制盘记录器210的每个单元的操作。闪存ROM222执行控制软件的存储和数据的存储。DRAM223构成CPU221的工作区域。CPU221将从闪存ROM222读出的软件和数据呈现在DRAM223上,激活软件以控制盘记录器210的每个单元。
将简要描述图2中所示的盘记录器210的操作。
输入到天线端子224的电视广播信号提供到数字调谐器215。利用该数字调谐器215,使电视广播信号经历处理以提取预定传输流,并且该预定传输流提供到解复用器216。利用解复用器216,从传输流提取对应于预定信道的部分TS(视频数据的TS分组,音频数据的TS分组)。该部分TS经由记录单元接口218提供到DVD/BD驱动器219或HDD220,并且基于来自CPU221的记录指令,记录在其中。
此外,如上所述,在解复用器216提取的部分TS、或在DVD/BD驱动器219或HDD220播放的部分TS提供到MPEG解码器227。利用该MPEG解码器227,由视频数据的TS分组构成的视频PES分组经历解码处理,并获得视频数据。该视频数据在图形生成电路228经历图形数据卷积处理等,然后输出到视频输出端子229。此外,利用MPEG解码器227,由音频数据的TS分组构成的音频PES分组经历解码处理,并获得音频数据。该音频数据输出到音频输出端子230。
对应于在DVD/BD驱动器219或HDD220播放的部分TS的、在MPEG解码器227获得的视频(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提供到HDMI发送单元212,并且发送到与HDMI端子211连接的HDMI电缆。
利用高速数据线接口213,接收包括经由连接到HDMI端子211的HDMI电缆的预定线发送的遥控码的IP分组。该IP分组经由以太网接口224提供到CPU221。在该IP分组中包括的遥控码与盘记录器210的控制有关的情况下,CPU221基于该遥控码控制盘记录器210的每个单元。
此外,如果将在解复用器216提取的部分TS、或在DVD/BD驱动器219或HDD220播放的部分TS发送到网络,则该部分TS在DTCP电路226加密,然后经由以太网接口224输出到网络端子225。
图3图示电视接收器250的配置示例。该电视接收器250包括HDMI端子251、HDMI接收单元252、高速数据线接口253、天线端子257、数字调谐器258、解复用器259、MEPG(运动画面专家组)解码器260、视频/图形处理单元261、面板驱动电路262、显示面板263、音频信号处理电路264、音频放大电路265、扬声器266、DTCP电路267、内部总线270、CPU271、闪存ROM272、DRAM273、以太网接口(以太网I/F)274、网络端子275、遥控接收单元276和遥控收发器277。
天线端子257是用于输入在接收天线(未示出)接收的电视信号的端子。数字调谐器258使输入到天线端子257的电视广播信号经历处理,并输出对应于由用户选择的信道的预定传输流。解复用器259从在数字调谐器258获得的传输流提取对应于由用户选择的信道的部分TS(传输流)(视频数据的TS分组、音频数据的TS分组)。
此外,解复用器259从在数字调谐器258获得的传输流提取PSI/SI(节目特定信息/服务信息),并且将其输出到CPU271。利用在数字调谐器258获得的传输流,复用多个信道。用于从该传输流提取任意信道的部分TS的处理通过从PSI/SI获得该任意信道的分组ID(PID)的信息(PAT/PMT)而执行。
MPEG解码器260使由在解复用器259获得的视频数据的TS分组构成的视频PES(分组化的基本流)分组经历解码处理,从而获得视频数据。此外,MPEG解码器260使由在解复用器259获得的音频数据的TS分组构成的音频PES分组经历解码处理,从而获得音频数据。注意,该MPEG解码器260适当地使通过在DTCP电路267解密而获得的视频和音频PES分组经历解码处理,从而获得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
视频/图形处理电路261使在MPEG解码器260获得的视频数据适当地经历多屏幕处理、图形数据卷积处理等。面板驱动电路262基于从视频/图形处理电路261输出的视频数据驱动显示面板263。显示面板263例如配置为LCD(液晶显示器)、PDP(等离子显示面板)等。音频信号处理电路264使在MPEG解码器260获得的音频数据适当地经历必要的处理,如D/A转换等。音频放大电路265放大从音频信号处理电路264输出的音频信号,并将其提供到扬声器266。
DTCP电路267适当地加密在解复用器259提取的部分TS。此外,DTCP电路267解密从网络端子275或高速数据线接口253和256提供到以太网接口274的加密数据。
CPU271控制电视接收器250的每个单元的操作。闪存ROM272执行控制软件的存储和数据的存储。DRAM273构成CPU271的工作区域。CPU271将从闪存ROM272读出的软件和数据呈现在DRAM273上,激活软件以控制电视接收器250的每个单元。遥控接收单元276接收从遥控收发器277发送的遥控信号(遥控码),并将其提供到CPU271。CPU271、闪存ROM272、DRAM273和以太网接口274连接到内部总线270。
HDMI接收单元(HDMI宿)252通过符合HDMI的通信,接收提供到HDMI端子251的基带视频(图像)和音频数据。稍后将描述该HDMI接收单元252的细节。高速数据线接口253是使用构成HDMI电缆的预定线(本实施例中的保留线和HPD线)的双向通信接口。稍后将描述该高速数据线接口253的细节。
将简要描述图3所示的电视接收器250的操作。
输入到天线端子157的电视广播信号提供到数字调谐器258。利用该数字调谐器258,电视广播信号经历处理,并输出对应于由用户选择的频道的预定传输流,并且该预定传输流提供到解复用器259。利用该解复用器259,从传输流提取对应于由用户选择的频道的部分TS(视频数据的TS分组,音频数据的TS分组),并且该部分TS提供到MPEG解码器260。
利用该MPEG解码器260,由视频数据的TS分组构成的视频PES分组经历解码处理,从而获得视频数据。该视频数据在视频/图形处理电路261适当地经历多屏幕处理、图形数据卷积处理等,然后提供到面板驱动电路262。因此,对应于由用户选择的频道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263上。
此外,利用MPEG解码器260,由音频数据的TS分组构成的音频PES分组经历解码处理,从而获得音频数据。该音频数据在音频信号处理电路264经历必要的处理,如D/A转换等,此外在音频放大电路265放大,然后提供到扬声器266。因此,从扬声器266输出对应于由用户选择的频道的音频。
如果在接收上述电视广播信号时、在解复用器259提取的部分TS提供到网络,则该部分TS在DTCP电路267加密,然后经由以太网接口274输出到网络端子275。
利用遥控接收单元276,接收从遥控收发器277发送的遥控码(遥控信号),并且该遥控码提供到CPU271。在遥控码与电视接收器250的控制有关的情况下,CPU271基于该遥控码,控制电视接收器250的每个单元。
此外,利用CPU271,生成包括从遥控接收单元276提供的遥控码的IP分组。该IP分组经由以太网接口274和高速数据线接口253输出到HDMI端子251。
此外,该IP分组适当地发送到网络。在此情况下,该IP分组经由以太网接口274输出到网络端子275。此外,该IP分组经由以太网接口274和高速数据线接口253输出到HDMI端子251。
注意,在DTCP电路267处解密从网络端子275提供到以太网接口274、或从HDMI端子251经由高速数据线接口253提供到以太网接口274的加密的部分TS,然后将其提供到MPEG解码器260。此后,电视接收器250的操作与接收上面的电视广播信号时的操作相同,其中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263上,并且音频从扬声器266输出。
此外,利用HDMI接收单元252,获得经由HDMI电缆输入到HDMI端子251的视频(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该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的每个提供到视频/图形处理电路261和音频信号处理电路264。此后,电视接收器250的操作与接收上面的电视广播信号时的操作相同,其中图像显示在显示面板263上,并且音频从扬声器266输出。
图4图示在图1中的AV系统200的情况下、盘记录器210的HDMI发送单元(HDMI源)212和电视接收器250的HDMI接收单元(HDMI宿)252的配置示例。
HDMI源212在有效(valid)图像部分(以下,也适当地称为“有效(active)视频部分”)期间,使用多个信道在一个方向上发送对应于未压缩的一个屏幕量(worth)的图像的像素数据的差分信号到HDMI宿252,在所述有效图像部分中,从自垂直同步信号到下一垂直同步信号的部分移除水平回扫(retrace)线部分和垂直回扫线部分,并且还在水平回扫线部分和垂直回扫线部分期间,使用多个信道在一个方向上将至少对应于音频数据的差分信号与图像、控制数据和其他辅助数据等一起随图像发送到HDMI宿252。
也就是说,HDMI源212包括发送器81。发送器81例如将未压缩图像的像素数据转换为对应的差分信号,并且使用作为多个信道的三个TMDS信道#0、#1和#2,在一个方向上将其串行发送到经由HDMI电缆350与其连接的HDMI宿252。
此外,发送器81将音频数据与未压缩图像、以及必要的控制数据、其他辅助数据等一起转换为对应的差分信号,并且使用三个TMDS信道#0、#1和#2,在一个方向上将其串行发送到经由HDMI电缆350与其连接的HDMI宿252。
此外,发送器81使用TMDS时钟信道,将与要使用三个TMDS信道#0、#1和#2发送的像素数据同步的像素时钟发送到经由HDMI电缆350与其连接的HDMI宿252。这里,利用TMDS信道#i(i=0,1,2)之一,在像素时钟的一个时钟期间,发送10比特的像素数据。
HDMI宿252接收在激活视频部分期间使用多个信道在一个方向上从HDMI源212发送的、对应于像素数据的差分信号,并且还接收在水平回扫线部分和垂直回扫线部分期间在一个方向上从HDMI源212发送的、对应于音频数据和控制数据的差分信号。
也就是说,HDMI宿252包括接收器82。接收器82与使用TMDS时钟信道类似地从HDMI源212发送的像素时钟同步地,接收使用TMDS信道#0、#1和#2从经由HDMI电缆350与其连接的HDMI源212在一个方向发送的、对应于像素数据的差分信号。
除了用作用于与像素时钟同步地在一个方向上串行发送像素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发送信道的三个TMDS信道#0到#2之外,由HDMI源212和HDMI宿252构成的HDMI系统的发送信道还包括用作用于发送像素时钟的发送信道的TMDS时钟信道、称为DDC(显示数据信道)83和CEC线84的发送信道。
DDC83由包括在HDMI电缆350中的两个未示出的信号线构成,并且用于从经由HDMI电缆350与其连接的HDMI宿252读出E-EDID(高级扩展显示标识数据)的HDMI源212。
也就是说,除了HDMI接收器81外,HDMI宿252还包括EDID ROM(只读存储器)85,其存储作为与自身性能(配置/能力)有关的性能信息的E-EDID。HDMI源212经由DDC83,从经由HDMI电缆350与其连接的HDMI宿252读出该HDMI宿252的E-EDID,并且识别HDMI宿252的性能的设置,即,例如,对应于包括HDMI宿252的电子设备的图像的格式(简档),例如,RGB、YCbCr4:4:4、YCbCr4:2:2等。
CEC线84由HDMI电缆350中包括的未示出的单个信号线构成,并且用于执行HDMI源212和HDMI宿252之间的控制数据的双向通信。
此外,HDMI电缆350包括连接到称为HPD(热插拔检测)的管脚的线(HPD线)86。源设备使用该线86,从而可以检测宿设备的连接。此外,HDMI电缆350包括用于从源设备为宿设备供电的线87。此外,HDMI电缆351包括保留线88。
图5图示图4中的HDMI发送器81和HDMI接收器82的配置示例。
发送器81包括分别对应于三个TMDS信道#0、#1和#2的三个编码器/串行化器81A、81B和81C。编码器/串行化器81A、81B和81C的每个编码对其提供的图像数据、辅助数据和控制数据,将其从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使用差分信号发送该数据。这里,在例如图像数据包括R(红)、G(绿)和B(蓝)的三个分量的情况下,B分量提供到编码器/串行化器81A,G分量提供到编码器/串行化器81B,并且R分量提供到编码器/串行化器81C。
此外,辅助数据的示例包括音频数据和控制分组,控制分组例如提供到编码器/串行化器81A,并且音频数据提供到编码器/串行化器81B和81C。
此外,控制数据的示例包括1比特垂直同步信号(VSYNC)、1比特水平同步信号(HSYNC)和1比特控制比特CTL0、CTL1、CTL2和CTL3。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提供到编码器/串行化器81A。控制比特CTL0和CTL1提供到编码器/串行化器81B,并且控制比特CTL2和CTL3提供到编码器/串行化器81C。
编码器/串行化器81A以时间共享方式发送提供到此的图像数据的B分量、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以及辅助数据。也就是说,编码器/串行化器81A将提供到此的图像数据的B分量以8比特为增量取为并行数据,该8比特是固定比特数。此外,编码器/串行化器81A编码其并行数据以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并使用TMDS信道#0发送该数据。
此外,编码器/串行化器81A编码提供到此的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的2比特并行数据,以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并使用TMDS信道#0发送该数据。此外,编码器/串行化器81A将提供到此的辅助数据以4比特为增量取为并行数据。此外,编码器/串行化器81A编码其并行数据以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并使用TMDS信道#0发送该数据。
编码器/串行化器81B以时间共享方式发送提供到此的图像数据的G分量、控制比特CTL0和CTL1、以及提供到此的辅助数据。也就是说,编码器/串行化器81B将提供到此的图像数据的G分量以8比特为增量取为并行数据,该8比特是固定比特数。此外,编码器/串行化器81B编码其并行数据以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并使用TMDS信道#1发送该数据。
此外,编码器/串行化器81B编码提供到此的控制比特CTL0和CTL1的2比特并行数据,以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并使用TMDS信道#1发送该数据。此外,编码器/串行化器81B将提供到此的辅助数据以4比特为增量取为并行数据。编码器/串行化器81B编码其并行数据以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并使用TMDS信道#1发送该数据。
编码器/串行化器81C以时间共享方式发送提供到此的图像数据的R分量、控制比特CTL2和CTL3、以及辅助数据。也就是说,编码器/串行化器81C将提供到此的图像数据的R分量以8比特为增量取为并行数据,该8比特是固定比特数。此外,编码器/串行化器81C编码其并行数据以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并使用TMDS信道#2发送该数据。
此外,编码器/串行化器81C编码提供到此的控制比特CTL2和CTL3的2比特并行数据,以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并使用TMDS信道#2发送该数据。此外,编码器/串行化器81C将提供到此的辅助数据以4比特为增量取为并行数据。编码器/串行化器81C编码其并行数据以将其转换为串行数据,并使用TMDS信道#2发送该数据。
接收器82包括分别对应于三个TMDS信道#0、#1和#2的三个恢复器/解码器82A、82B和82C。恢复器/解码器82A、82B和82C的每个接收使用TMDS信道#0、#1和#2用差分信号发送的图像数据、辅助数据和控制数据。此外,恢复器/解码器82A、82B和82C的每个将图像数据、辅助数据和控制数据从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进一步解码该数据,并输出该数据。
也就是说,恢复器/解码器82A接收使用TMDS信道#0用差分信号发送的图像数据的B分量、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以及辅助数据。随后,恢复器/解码器82A将图像数据的B分量、垂直信号和水平信号以及辅助数据从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解码该数据并输出该数据。
恢复器/解码器82B接收使用TMDS信道#1用差分信号发送的图像数据的G分量、控制比特CTL0和CTL1以及辅助数据。随后,恢复器/解码器82B将图像数据的G分量、控制比特CTL0和CTL1以及其辅助数据从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解码该数据并输出该数据。
恢复器/解码器82C接收使用TMDS信道#2用差分信号发送的图像数据的R分量、控制比特CTL2和CTL3以及辅助数据。随后,恢复器/解码器82C将图像数据的R分量、控制比特CTL2和CTL3以及辅助数据从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解码该数据并输出该数据。
图6图示其中使用HDMI的三个TMDS信道#0、#1和#2发送各种类型的发送数据的发送部分(时段)的示例。注意,图6图示在用TMDS信道#0、#1和#2发送其垂直×宽度为720×480像素的逐行扫描图像的情况下的发送数据的各种类型的部分。
在用HDMI的三个TMDS信道#0、#1和#2发送发送数据的视频场的情况下,根据发送数据的类型存在三类部分:视频数据部分(视频数据时段)、数据岛(island)部分(数据岛时段)以及控制部分(控制时段)。
这里,视频场部分是从某个垂直同步信号的前沿(有效沿)到下一垂直同步信号的前沿的部分,并且划分为水平消隐时段(水平消隐)、垂直消隐时段(垂直消隐)、以及有效视频时段(有效视频),该有效视频时段是移除了水平消隐时段和垂直消隐时段的视频场部分。
视频数据部分分配给有效视频部分。在该视频数据部分期间,发送构成未压缩图像数据的一屏幕量的有效的像素(有效像素)的720像素×480行量的数据。
数据岛部分和控制部分分配给水平消隐时段和垂直消隐时段。在该数据岛部分和控制部分期间,发送辅助数据(辅助数据)。
也就是说,数据岛部分分配给水平消隐时段和垂直消隐时段的一部分。在该数据岛部分期间,发送辅助数据中的、与控制无关的数据,例如,音频数据的分组等。
控制部分被分配给水平消隐时段和垂直消隐时段的另一部分。在该控制部分期间,发送辅助数据中的、与控制有关的数据,例如垂直同步信号和水平同步信号、控制分组等。
这里,在当前的HDMI的情况下,用TMDS时钟信道发送的像素时钟的频率例如是165MHz,并且在此情况下,数据岛部分的发送速率大约为500Mbps。
图7图示HDMI端子211和251的管脚阵列。这些管脚阵列称为类型A(A型)。
提供了作为差分线的两条线,其中用作TMDS信道#i的差分信号的TMDS数据#i+和TMDS数据#i-连接到为其分配TMDS数据#i+的管脚(管脚号为1、4和7的管脚)、以及为其分配TMDS数据#i-的管脚(管脚号为3、6和9的管脚)。
此外,其中发送作为用于控制的数据的CEC信号的CEC线84连接到其管脚号为13的管脚,并且其管脚号为14的管脚是空(保留)管脚。此外,其中发送如E-EDID信号等的SDA(串行数据)信号的线连接到其管脚号为16的管脚,并且其中发送作为用于SDA信号的发送/接收时的同步的时钟信号的SCL(串行时钟)信号的线连接到其管脚号为15的管脚。上面的DDC83由其中发送SDA信号的线和其中发送SCL信号的线构成。
此外,如上所述用于源设备检测宿设备的连接的HPD线86连接到其管脚号为19的管脚。此外,如上所述用于供电的线87连接到其管脚号为18的管脚。
图8图示盘记录器210的高速数据线接口213和电视接收器250的高速数据线接口253的配置示例。这些接口213和253构成配置为执行LAN(局域网)通信的通信单元。该通信单元使用构成HDMI电缆350的多个线中的一对差分线执行双向通信,并且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该对差分线为对应于空(保留)管脚(管脚14)的保留线(以太-线)、以及对应于HPD管脚(管脚19)的HPD线(以太+线)。
盘记录器210包括LAN信号发送电路411、终端电阻器412、AC耦合电容413和414、LAN信号接收电路415和减法电路416,其构成高速数据线接口213。
AC耦合电容413、终端电阻器412和AC耦合电容414的串联电路连接在HDMI端子211的管脚14和管脚19之间。AC耦合电容413和终端电阻器412的互连点P1连接到LAN信号发送电路411的正输出侧,并且还连接到LAN信号接收电路415的正输入侧。此外,AC耦合电容414和终端电阻器412的互连点P2连接到LAN信号发送电路411的负输出侧,并且还连接到LAN信号接收电路415的负输入侧。LAN信号发送电路411的输入侧提供有发送信号(发送数据)SG411。
此外,减法电路416的正侧端提供有LAN信号接收电路415的输出信号SG412,并且该减法电路416的负侧端提供有发送信号(发送数据)SG411。利用该减法电路416,从LAN信号接收电路415的输出信号SG412减去发送信号SG411,并且获得接收信号(接收数据)SG413。
电视接收器250包括LAN信号发送电路441、终端电阻器442、AC耦合电容443和444、LAN信号接收电路445和减法电路446,其构成高速数据线接口253。此外,电视接收器250包括上拉电阻器447和448。
AC耦合电容443、终端电阻器442和AC耦合电容444的串联电路连接在HDMI端子251的管脚14和管脚19之间。AC耦合电容443和终端电阻器442的互连点P3连接到LAN信号发送电路441的正输出侧,并且还连接到LAN信号接收电路445的正输入侧。此外,AC耦合电容444和终端电阻器442的互连点P4连接到LAN信号发送电路441的负输出侧,并且还连接到LAN信号接收电路445的负输入侧。LAN信号发送电路441的输入侧提供有发送信号(发送数据)SG417。
此外,减法电路446的正侧端提供有LAN信号接收电路445的输出信号SG418,并且该减法电路446的负侧端提供有发送信号(发送数据)SG417。利用该减法电路446,从LAN信号接收电路445的输出信号SG418减去发送信号SG417,并且获得接收信号(接收数据)SG419。
HDMI端子251的管脚19经由上拉电阻器447连接到电源线(+5.0V)。此外,该电视接收器250是eHDMI兼容设备,因此,HDMI端子251的管脚14经由上拉电阻器448连接到电源线(+5.0V)。
HDMI电缆350中包括的保留线501和HPD线502构成差分双绞线。保留线501的源侧边缘511连接到HDMI端子211的14管脚,并且该保留线501的宿侧边缘521连接到HDMI端子251的14管脚,此外,HPD线502的源侧边缘512连接到HDMI端子211的19管脚,并且该HPD线502的宿侧边缘522连接到HDMI端子251的19管脚。
接下来,将描述用如上所述配置的高速数据线接口213和253的LAN通信的操作。
利用盘记录器210,发送信号(发送数据)SG411提供到LAN信号发送电路411的输入侧,并且对应于发送信号SG411的差分信号(正输出信号,负输出信号)从该LAN信号发送电路411输出。随后,从LAN信号发送电路411输出的差分信号提供到连接点P1和P2,并且经由HDMI电缆350的一对线(保留线501,HPD线502)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
此外,利用电视接收器250,发送信号(发送数据)SG417提供到LAN信号发送电路441的输入侧,并且对应于发送信号SG417的差分信号(正输出信号,负输出信号)从该LAN信号发送电路441输出。随后,从LAN信号发送电路441输出的差分信号提供到连接点P3和P4,并且经由HDMI电缆350的一对线(保留线501,HPD线502)发送到盘记录器210。
此外,利用盘记录器210,LAN信号接收电路415的输入侧连接到连接点P1和P2,因此,从对应于从LAN信号发送电路411输出的差分信号(当前(current)信号)的发送信号、和如上所述对应于从电视接收器250发送的差分信号的接收信号获得加法信号,作为该LAN信号接收电路415的输出信号SG412。利用减法电路416,从LAN信号接收电路415的输出信号SG412减去发送信号SG411。因此,该减法电路416的输出信号SG413对应于电视接收器250的发送信号(发送数据)SG417。
此外,利用电视接收器250,LAN信号接收电路445的输入侧连接到连接点P3和P4,因此,从对应于从LAN信号发送电路441输出的差分信号(当前信号)的发送信号、和如上所述对应于从盘记录器210发送的差分信号的接收信号获得加法信号,作为该LAN信号接收电路445的输出信号SG418。利用减法电路446,从LAN信号接收电路445的输出信号SG418减去发送信号SG417。因此,该减法电路446的输出信号SG419对应于盘记录器210的发送信号(发送数据)SG411。
因此,可在盘记录器210的高速数据线接口213和电视接收器250的高速数据线接口253之间执行双向LAN通信。
注意,在电视接收器250的情况下,HDMI端子251的管脚19连接到电源线(+5.0V)。因此,当电视接收器250经由HDMI电缆350连接到盘记录器210时,在HDMI端子211的管脚19处的电压Vhpd增加。因此,在盘记录器210的情况下,可通过监视HDMI端子211的管脚19处的电压Vrsv,检测电视接收器250是否已经经由HDMI电缆350连接到盘记录器210。
此外,在电视接收器250的情况下,HDMI端子251的管脚14连接到电源线(+5.0V)。因此,当电视接收器250经由HDMI电缆350连接到盘记录器210时,在HDMI端子211的管脚14处的电压Vhpd增加。因此,在盘记录器210的情况下,可通过监视HDMI端子211的管脚14处的电压Vhpd,检测电视接收器250是否是eHDMI兼容设备。
利用本实施例,电视接收器250可以识别盘记录器210是eHDMI兼容设备。以下将描述其技术。
例如,当电视接收器250经由HDMI电缆350连接到盘记录器210时,盘记录器210使用由HDMI电缆250的保留线和HPD线构成的通信线路,将指示其自身是eHDMI兼容设备(即,包括通信单元(高速数据线接口213等))的功能信息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此外,盘记录器210在该功能信息中包括盘记录器210可以支持的发送格式(应用)信息。
这里,发送格式信息是关于仅支持SPDIF(索尼飞利浦数字接口)信号、或仅支持以太网信号、或支持SPDIF信号和以太网信号两者的信息。
现在,将简要描述SPDIF信号。该SPDIF信号是要用SPDIF标准发送的信号。SPDIF标准是用于实时发送数字音频信号的接口标准。SPDIF信号经历双相标记调制(biphase mark modulation),因此,在其信号内包括时钟分量。
注意,上面的图8的配置示例图示了仅支持以太网信号的情况。在还支持SPDIF信号的情况下,其配置示例如图9所示。电视接收器250包括SPDIF发送电路449。从该SPDIF发送电路449输出的SPDIF信号通过加法器451和452,使用构成HDMI电缆350的保留线和HPD线,以相同相位发送到盘记录器210侧。这里,SPDIF发送电路449以与高速数据线接口253相同的方式构成配置为使用由保留线和HPD线构成的通信线路执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此外,盘记录器210包括SPDIF接收电路417。用构成HDMI电缆350的保留线和HPD线从电视接收器250侧以相同相位发送的SPDIF信号在加法器421相加,并提供给SPDIF接收电路417。这里,SPDIF接收电路417以与高速数据线接口213相同的方式,构成配置为使用由保留线和HPD线构成的通信线路执行通信的通信单元。
注意,在仅支持SPDIF信号的情况下,利用图9所示的配置示例,通过从其移除高速线数据接口213和253,改变配置。
例如,盘记录器210在要用上述TMDS信道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的视频信号的消隐时段期间插入上述功能信息,从而将该功能信息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这里,盘记录器210例如使用HDMI的AVI(辅助视频信息)InfoFrame分组,以在视频信号的消隐时段期间插入上述功能信息。
在上述数据岛部分期间放置该AVI InfoFrame分组。图10图示AVIInfoFrame分组的数据格式。在HDMI的情况下,根据该AVI InfoFrame分组,与图像有关的辅助信息可从源设备发送到宿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以分层方式在第四字节(数据字节1)的一个比特E1和第八字节(数据字节5)的两个比特E2和E3中布置功能信息,如图10中的AVI InfoFrame的数据结构所示。
1比特数据的E1是用于标识是否是包括通信单元(高速数据线接口213、SPDIF接收电路417)的eHDMI兼容设备的数据,该通信单元配置为经由由HDMI电缆350的保留线和HPD线构成的通信路径执行通信。这里,当E1=0时,其指示不是eHDMI兼容的,而当E1=1时,其指示是eHDMI兼容的。
此外,2比特数据的E2和E3是用于标识是否仅支持SPDIF信号、仅支持以太网信号、或支持SPDIF信号和以太网信号两者的比特数据。例如,当E2=1并且E3=0时,其指示仅支持SPDIF信号,并且当E2=0并且E3=1时,其指示仅支持以太网信号,而当E2=1并且E3=1时,其指示支持SPDIF信号和以太网信号两者。
在盘记录器210在将要用上述TMDS信道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的视频信号的消隐时段期间插入上述功能信息、从而将该功能信息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的情况下,电视接收器250通过从用TMDS信道从盘记录器210接收的视频信号的消隐时段提取上述功能信息,接收该功能信息。
注意,上面的描述已经示出了使用AV InfoFrame分组在视频信号的消隐时段期间插入功能信息的情况。尽管将省略详细描述,但即使使用如GCP分组等的其他分组,也可在视频信号的消隐时段期间插入功能信息。
此外,例如,盘记录器210经由作为HDMI电缆350的控制数据线的CEC线84,将上面的功能信息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在此情况下,电视接收器250经由CEC线84从盘记录器210接收功能信息。
电视接收器250如上所述接收功能信息,从而可以识别盘记录器210是否是eHDMI兼容设备,并且在eHDMI兼容设备的情况下,可以识别盘记录器210可以支持的发送格式(应用)。注意,如上所述,在功能信息从盘记录器210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的情况下,盘记录器210的HDMI发送单元212构成功能信息发送单元,并且电视接收器250的HDMI接收单元252构成功能信息接收单元。
注意,上面的描述已经示出了电视接收器250经由HDMI电缆350连接到盘记录器210、盘记录器210自动发送功能信息到电视接收器250的情况。然而,可以进行这样的安排,其中用于该功能信息的发送请求从电视接收器250侧发送到盘记录器210,并且当接收该发送请求时,盘记录器210将功能信息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
例如,当电视接收器250在通电时执行HDMI输入等的切换时,电视接收器250将该发送请求经由CEC线84发送到盘记录器210。在此情况下,电视接收器250的HDMI接收电路253构成功能信息请求单元,并且盘记录器210的HDMI发送单元213构成发送请求接收单元。
因此,在电视接收器250发送发送请求到盘记录器210的情况下,电视接收器250可以在任意定时(例如,在通电时,在输入切换时等)确认盘记录器210是否是eHDMI兼容设备,并且可以进一步确认盘记录器210可以支持的发送格式(应用)。
上面的描述已经示出了其中从盘记录器210发送功能信息到电视接收器250的示例。相反,可以构思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将功能信息从电视接收器250发送到盘记录器210。在此情况下,功能信息不能通过在视频信号的消隐时段期间将其插入而发送,但是功能信息可经由作为控制数据线的CEC线84而发送。在此情况下,盘记录器210的HDMI发送单元212构成功能信息接收单元,并且电视接收器250的HDMI接收单元252构成功能信息发送单元。
现在,将描述使用CEC线(CEC信道)的功能信息的发送/接收。利用该CEC线,控制数据的发送可在源设备和宿设备之间双向执行。利用本发明,上述功能信息作为CEC(消费电子设备控制)数据或CDC(能力发现信道)数据,从源设备发送到宿设备,或从宿设备发送到源设备。
图11图示要用CEC线发送的CEC数据的结构。利用CEC线,由10比特数据构成的一个块发送4.5毫秒。开始比特布置在头部,随后布置报头块,此后,布置包括要发送的期望数据的任意数量(n)个数据块。功能信息包括在数据块中。
图12是图示报头块的结构块的图。利用报头块,布置源(Initiator(发起者))的逻辑地址(Logical Address)和目的地(Destination)的逻辑地址(Logical Address)。根据每个设备的类型设置每个逻辑地址。
图13图示根据每个设备的类型要设置的逻辑地址。如图13所示,对每类设备设置从“0”到“15”的16类地址值。利用构成图12中的报头块的源(发起者)的逻辑地址和目的地(目的地)的逻辑地址,用四比特布置对应的地址值。
接下来,将描述CDC数据。定义CDC以便与CEC具有相同物理层,但以便具有与CEC不同的逻辑层。CDC数据的结构没有在附图中示出,但是与图11所示的CEC的数据结构具有相同的数据结构,其中开始比特布置在头部,随后布置报头块,此后,布置包括要发送的期望数据的任意数量(n)个数据块。
此外,CDC数据的报头块的结构没有在附图中示出,但是与图12所示的CEC数据的报头块在结构上相同。然而,“15”恒定地用作构成报头块的源(发起者)的逻辑地址和目的地(目的地)的逻辑地址,而不论设备的类型。也就是说,关于源(发起者),使用未知(Unregistered(未登记)),并且关于目的地(目的地),使用广播(Broadcast)。
因此,随着CDC数据的发送,“15”用作报头块中布置的发起者和目的地的逻辑地址(Logical Address),因此,不必获得每个设备的逻辑地址。根据CDC数据的消息(CDC消息)是对于CEC未知其发起者的广播消息,因此,该消息从哪个设备寻址到哪个设备是未知的。
因此,利用CDC消息,为了标识物理连接路径,源(发起者)和目的地(Target(目标))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无误地包括在要布置在数据块中的消息中。也就是说,在CDC消息的发送时,不使用逻辑地址,并且使用物理地址。
利用CEC,关于广播消息,不能返回意思是(to the effect that)<特征异常>“不兼容”的消息。因此,考虑到该情况,并且相应地,认为将消息无误地返回为CDC。
[CDC消息]
这里,作为要布置在CDC数据的数据块中的命令消息,定义<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和<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是在两个设备之间交换功能信息时使用的消息。此外,<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是在确认两个设备之间实际要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并开始通信时使用的消息。每个消息具有如下所述的数据结构。
[表1]
Figure BDA00003271631500241
Figure BDA00003271631500251
将描述<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该<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具有第一字节到第五字节的五字节的数据。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PhysicalAddress)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字节中,并且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PhysicalAddress)布置在第三和第四字节中。
此外,源(发起者)的功能信息布置在第五字节中。该功能信息是指示其自身是eHDMI兼容设备并且包括其自身可以支持的信道的信息,即,其自身可以支持的发送格式(应用)的信息。
第五字节的一比特(例如,第七比特(最高有效位))指示其自身是eHDMI兼容设备、以及是否支持SPDIF信号的发送格式(应用),即,是否支持[AudioReturn Channel(音频返回信道)]。当支持其时,第五字节的一比特设为“1”,而当不支持其时设为“0”。
此外,第五字节的另一比特(例如,第六比特)指示其自身是eHDMI兼容设备、以及是否支持以太网信号的发送格式(应用),即,是否支持[Ethernet Channel(以太网信道)]。当支持其时,第五字节的另一比特设为“1”,而当不支持其时设为“0”。
此外,第五字节的剩余六比特(例如,第五比特到第零比特)设为保留位,并全部设为“0”。
接下来,将描述<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包括第一字节到第五字节的五字节的数据。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PhysicalAddress)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字节中,并且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PhysicalAddress)布置在第三和第四字节中。
此外,源(发起者)要求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布置在第五字节中。第五字节的一比特(例如,第七比特)指示其自身是否要求SPDIF信号的通信,即,激活[音频返回信道]的信道。当要求激活时,该第五字节的一比特设为“1”,而当不要求激活时,其设为“0”。
此外,第五字节的另一比特(例如,第六比特)指示其自身是否要求以太网信号的通信,即,激活[以太网信道]的信道。当要求激活时,该第五字节的一比特设为“1”,而当不要求激活时,其设为“0”。
此外,第五字节的剩余六比特(例如,第五比特到第零比特)设为保留位,并全部设为“0”。
上述<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和<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的规则如下定义。即,当某个CDC设备广播<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时,具有其消息中包括的目的地的物理地址的CDC设备广播包括自身的信息(参数)的<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
此外,当某个CDC设备广播<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时,具有其消息中包括的目的地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的CDC设备广播包括自身的信息(参数)的<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此外,利用在[音频返回信道]和[以太网信道]的信道中的用<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交换的功能信息,当存在两者支持的信道(发送格式)时,可以在两个设备之间执行通过其信道的通信。
注意,CDC设备意味着可以支持CDC数据<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等的eHDMI兼容设备。另一方面,非CDC设备意味着不能支持CDC数据<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等的eHDMI设备。
[交换序列]
接下来,将参照图14的序列图描述<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的使用示例。注意,该情况假设图15所示的设备配置的AV系统10。即,AV系统10由CDC设备11和12以及非CDC设备13配置。CDC设备11的HDMI端子11a和CDC设备12的HDMI端子12a经由HDMI电缆14连接。此外,CDC设备11的HDMI端子11b和非CDC设备13的HDMI端子13a经由HDMI电缆15连接。此外,CDC设备11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是[0.0.0.0],CDC设备12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是[1.0.0.0],而非CDC设备13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是[2.0.0.0]。
返回图14,(a)CDC设备11广播<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以与CDC设备12交换功能信息。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设为[0.0.0.0],并且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设为[1.0.0.0],其包括在<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中。此外,CDC设备11在<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中包括自身的功能信息。例如,该<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指示支持[音频返回信道]和[以太网信道]这两个信道。
(b)因为从CDC设备11广播的<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中包括的目的地的物理地址是自身的物理地址[1.0.0.0],所以CDC设备12广播<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设为[1.0.0.0],并且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设为[0.0.0.0],其包括在<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中。此外,CDC设备12在<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中包括自身的功能信息。例如,该<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指示支持[音频返回信道]和[以太网信道]这两个信道。
因此,<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在CDC设备11和CDC设备12之间发送/接收,从而交换相互功能信息,即,指示是否是eHDMI兼容设备以及是否支持[音频返回信道]或[以太网信道]的信息。
(c)CDC设备11广播<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以与非CDC设备13交换功能信息。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设为[0.0.0.0],并且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设为[2.0.0.0],其包括在<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中。此外,CDC设备11将自身的功能信息包括在<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中。例如,该<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指示支持[音频返回信道]和[以太网信道]这两个信道。
(d)即使从CDC设备11广播的<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中包括的目的地的物理地址是自身的物理地址[2.0.0.0],非CDC设备13也完全没有反应。在此情况下,利用2秒限制规则,当即使经过两秒也没有反应时,CDC设备11识别非CDC设备13不支持[音频返回信道]和[以太网信道]这两个信道。
[激活(active)/不激活(inactive)序列]
接下来,将参照图16描述<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的使用示例。注意,该情况假设这样的情况,其中在如上所述具有图15所示的设备配置的AV系统10中,在已经使用<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交换功能信息的CDC设备11和CDC设备12之间执行通信。
(a)CDC设备11广播<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以确认实际要求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以便开始与CDC设备12的通信。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设为[0.0.0.0],并且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设为[1.0.0.0],其包括在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此外,CDC设备11将其自身要求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的信息放置在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例如,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指示请求激活[音频返回信道]和[以太网信道]这两个信道。
(b)因为从CDC设备11广播的<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包括的目的地的物理地址是自身的物理地址[1.0.0.0],所以CDC设备12广播<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设为[1.0.0.0],而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设为[0.0.0.0],其包括在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此外,CDC设备12将其中其自身同意请求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的信息布置在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例如,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指示批准激活[音频返回信道]和[以太网信道]这两个信道的请求。
因此,在CDC设备11和CDC设备12之间发送/接收<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从而CDC设备11和CDC设备12两者确认可以共享和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并且开始通信。在图16所示的示例的情况下,CDC设备11和CDC设备12两者可激活[音频返回信道]和[以太网信道],因此激活两个信道(发送格式),并开始通信。
(c)随后,例如,在试图停止[以太网信道]的通信以经由网络端子执行以太网通信的情况下,CDC设备12广播<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设为[1.0.0.0],而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设为[0.0.0.0],其包括在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此外,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指示CDC设备12自身要求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是[音频返回信道]的信道,并且移除[以太网信道]的信道。
(d)因为从CDC设备12广播的<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包括的目的地的物理地址是自身的物理地址[0.0.0.0],所以CDC设备11广播<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设为[0.0.0.0],而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设为[1.0.0.0],其包括在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此外,CDC设备11将其中其自身同意请求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的信息布置在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例如,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指示批准用于激活[音频返回信道]的信道的请求。
因此,在CDC设备11和CDC设备12之间发送/接收<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从而CDC设备11和CDC设备12两者重新确认可以共享和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停止与[以太网信道]的信道的通信。并且仅继续与[音频返回信道]的信道的通信。
接下来,将参照图17的序列图描述<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的使用的另一示例。注意,该情况假设这样的情况,其中在具有如上所述图15中示出的设备配置的AV系统10中,在已经使用<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交换功能信息的CDC设备11和CDC设备12之间执行通信。
(a)CDC设备11广播<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以确认实际要求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以便开始与CDC设备12的通信。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设为[0.0.0.0],并且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设为[1.0.0.0],其包括在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此外,CDC设备11将其自身要求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的信息放置在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例如,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指示请求激活[音频返回信道]和[以太网信道]这两个信道。
(b)因为从CDC设备11广播的<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包括的目的地的物理地址是自身的物理地址[1.0.0.0],所以CDC设备12广播<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设为[1.0.0.0],而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设为[0.0.0.0],其包括在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此外,CDC设备12将其中其自身同意请求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的信息布置在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中。例如,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指示批准用于激活[音频返回信道]的信道的请求。
因此,在CDC设备11和CDC设备12之间发送/接收<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从而CDC设备11和CDC设备12这两者确认可以共享和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并且开始通信。在图16所示的示例的情况下,CDC设备11要求[音频返回信道]和[以太网信道]这两个信道的激活,但是CDC设备12仅同意[音频返回信道]的信道的激活,因此,仅激活[音频返回信道]的信道,并开始通信。
注意,例如在使用<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交换功能信息之后,执行上述<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的发送/接收,并且两个功能对彼此都是已知的。此后,在任意定时(如改变期望的用于通信的信道时等)执行<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的发送/接收。
[CDC消息的有效性的改进]
如上所述,源(发起者)和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安排为无误地包括在CDC消息中。例如,在宿设备包括多个HDMI端子、其中源设备连接到其中HPD信号为“L”的预定端口(HDMI端子)的情况下,其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是不固定的。因此,当物理地址不固定时,上述CDC消息的有效性降低。因此,在此情况下,将在下面描述其中实现CDC消息的有效性的改进的示例。
[示例1]
利用该示例1,直接模式(Direct Mode)比特提供给<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和<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从而实现CDC消息的有效性的改进。在此情况下,<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和<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具有例如如下所述的数据结构。
[表2]
Figure BDA00003271631500301
将描述<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该<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包括第一字节到第五字节的五个字节的数据。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PhysicalAddress)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字节中,并且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PhysicalAddress)布置在第三和第四字节中。
此外,源(发起者)的功能信息布置在第五字节中。该功能信息具有指示其自身支持直接模式的信息。此外,该功能信息具有指示其自身是eHDMI兼容设备的信息,并且包括其自身可以支持的信道的信息。即,第五字节的一比特(例如,第七比特)指示是否支持直接模式。当支持直接模式时,该第五字节的一比特设为“1”,而当不支持直接模式时,其设为“0”。
此外,第五字节的另一比特(例如,第六比特)指示其自身是eHDMI兼容设备、以及是否支持上述SPDIF信号,即,是否支持[音频返回信道]。当支持[音频返回信道]时,第五字节的另一比特设为“1”,而当不支持[音频返回信道]时设为“0”。
此外,第五字节的另一比特(例如,第五比特)指示其自身是eHDMI兼容设备、以及是否支持上述以太网信号,即,是否支持[以太网信道]。当支持[以太网信道]时,第五字节的另一比特设为“1”,而当不支持[以太网信道]时设为“0”。此外,第五字节的剩余五比特(例如,第四比特到第零比特)设为保留位,并全部设为“0”。
接下来,将描述<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该<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包括第一字节到第五字节的五字节的数据。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PhysicalAddress)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字节中,并且目的地(目标)的物理地址(PhysicalAddress)布置在第三和第四字节中。此外,指示该消息是否是根据直接模式的消息的信息、以及源(发起者)要求激活的信道(发送格式)的信息布置在第五字节中。
也就是说,第五字节的一比特(例如,第七比特)指示该消息是否是根据直接模式的消息。在根据直接模式的消息时,该第五字节的该一比特设为“1”,而当不是根据直接模式的消息而是普通消息时,其设为“0”。第五字节的另一比特(例如,第六比特)指示其自身是否要求SPDIF信号的通信,即,激活[音频返回信道]信道。当请求激活时,该第五字节的该另一比特设为“1”,而当不要求激活时,其设为“0”。
此外,第五字节的另一比特(例如,第五比特)指示其自身是否要求以太网信号的通信,即,激活[以太网信道]信道。当要求激活时,该第五字节的该另一比特设为“1”,而当不要求激活时,其设为“0”。此外,第五字节的剩余五比特(例如,第四比特到第零比特)设为保留位,并全部设为“0”。
如上所述,在直接模式比特提供给每个消息的情况下,例如执行下面的操作。即,在根据<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交换功能信息时,进行确认是否支持与作为“L”的HPD信号的通信(即,直接模式)。随后,在已经确认支持直接模式的情况下,在直接模式下执行<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的发送/接收。
允许源(发起者)在支持直接模式的两个CDC设备之间以直接模式发送CDC消息。源(发起者)不发送相同的CDC消息到其他CDC设备,并且目的地(目标)也不传送接收的CDC消息到其他CDC设备。
例如,考虑如图18所示的AV系统20的配置示例。作为源(发起者)的CDC设备21包括三个端口21a到21c。作为目的地(目标)的CDC设备22包括四个端口22a到22d。连接CDC设备21的端口21a和作为目的地(目标)的CDC设备22的端口22a。
在此情况下,如果作为源(发起者)的CDC设备21发送CDC消息到作为目的地(目标)的CDC设备22,则该CDC设备22输出CDC消息到端口21a,但不将相同CDC消息输出到其他端口21b和21c。此外,作为源(发起者)的CDC设备21不将在直接模式下发送到端口22a的CDC消息传送到其他端口22b到22d。
如上所述,支持直接模式的CDC设备具有使CDC消息经历过滤的功能。然而,过滤的方法是设备内的处理的问题,因此不需要定义为发送标准。
如上所述,提供直接模式,从而可以单独在两个CDC设备之间执行CDC消息的发送/接收,因此,即使HPD信号是“L”、并且源设备侧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不固定,也不劣化CDC消息的有效性。
[示例2]
利用该示例2,除了<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和<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之外,添加了用于请求HPD信号设为“H”的<请求HPD=H>消息,允许源设备从宿设备读取自身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从而实现CDC消息的有效性的改进。该<请求HPD=H>消息具有例如如下所示的数据结构。
[表3]
<请求HPD=H>:无操作数
其中HPD信号是“L”、并且其自身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不固定的CDC设备(源设备)广播上述<请求HPD=H>消息。已经接收<请求HPD=H>消息的CDC设备至少在预定时间段(例如,仅五分钟)顺序将每个端口的HPD信号设为“H”。已经广播<请求HPD=H>消息的CDC设备在连接到自身的CDC设备(宿设备)的端口的HPD信号是“H”的时段期间,读出E-EDID以获取自身的物理地址。
因此,其中HPD信号是“L”、并且其物理地址不固定的CDC设备使用<请求HPD=H>消息,从而可以获得和确定自身的物理地址,并因此,可以改进CDC消息的有效性。
[示例3]
利用该示例3,同样,除了<支持交换的信道信息>消息和<支持激活的信道>消息之外,添加了用于请求HPD信号设为“H”的<请求HPD=H>消息,允许源设备从宿设备读取自身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从而实现CDC消息的有效性的改进。
在上述示例2的情况下,已经接收<请求HPD=H>消息的每个CDC设备顺序将每个端口处的HPD信号设为“H”。因此,已经输出<请求HPD=H>消息的CDC设备必须等待连接到自身的CDC设备(宿设备)的端口的HPD信号变为“H”。在此情况下,如果连接到自身的CDC设备的层次已知,并且仅该层次的CDC设备设置每个端口的HPD信号为“H”,则可以快速地执行物理地址的获得。
因此,将用于指定要求设置HPD信号为“H”的物理地址的层次的数据添加到该示例3的<请求HPD=H>消息。此外,利用该示例3,添加<报告HPD=H>消息。该<报告HPD=H>消息是已经设置HPD信号为“H”的CDC设备广播的CDC消息,并且包括该CDC设备的物理地址。<请求HPD=H>消息和<报告HPD=H>消息具有例如如下所示的数据结构。
[表4]
将描述<请求HPD=H>消息。该<请求HPD=H>消息包括用于指定物理地址的层次的第三比特到第零比特的四比特的数据。第三比特设为“1”,而其他比特设为“0”,从而指定物理地址的第一层次(最高有效层次)。此外,第二比特设为“1”,并且其他比特设为“0”,从而指定第二层次或物理地址的第一和第二层次。此外,第一比特设为“1”,并且其他比特设为“0”,从而指定第三层次或物理地址的第一到第三层次。此外,第零比特设为“1”,并且其他比特设为“0”,从而指定第四层次或物理地址的第一到第四层次。
此外,将描述<报告HPD=H>消息。该<报告HPD=H>消息包括两字节的数据。其HPD信号已经设为“H”的CDC设备的物理地址(即,源(发起者)的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布置在其两个字节中。
[示例4]
该示例4是其中替代使用如上述示例2和3的<请求HPD=H>消息、改变电源线的电压从而请求设置HPD信号为“H”的示例。具体地,连接到其HPD信号为“L”的CDC设备(宿设备)的预定端口的CDC设备(源设备)暂时将电源线的电压重置为地电压,如图19(b)所示,然后将电源线升高到+5V。
响应于该电源线的电压改变,CDC设备(宿设备)将预定端口的HPD信号设为“H”至少预定时间段(例如,仅五分钟),如图19(a)所示。因此,CDC设备(源设备)从CDC设备(宿设备)读出E-EDID,同时HPD信号的预定端口为“H”,以获得自身的物理地址。
因此,其中HPD信号为“L”并且自身的物理地址不固定的CDC设备(源设备)改变电源线的电压,从而可以从CDC设备(宿设备)获得并确定自身的物理地址,因此可以改进CDC消息的有效性。
注意,在上面的描述中,已经进行了这样的安排,其中例如在视频信号的消隐时段期间,从盘记录器210向电视接收器250插入和发送功能信息,或经由作为控制数据线的CEC线84发送功能信息,从而可以允许电视接收器250侧识别该盘记录器210是否是eHDMI兼容设备。
然后,可进行这样的安排,其中改变第一线(例如,HDMI电缆350的保留线)的电压,从而可以发送功能信息以及进一步的兼容发送格式信息。
[第一示例]
盘记录器210改变第一线(例如,HDMI电缆350的保留线)的电压,从而向电视接收器250通知其自身是eHDMI兼容设备。
电视接收器250检测保留线中的电压改变,从而获得指示盘记录器210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在此情况下,电视接收器250的CPU271构成功能信息获得单元。
此外,在电视接收器250经由HDMI电缆350连接到盘记录器210时,盘记录器210可自动改变保留线的电压,或者在从电视接收器250侧请求时可改变保留线的电压。盘记录器210根据第二线(例如,HDMI电缆350的HPD线)的电压改变确定是否有来自电视接收器250侧的请求。在此情况下,电视接收器250的CPU271构成功能信息请求单元,并且盘记录器210的CPU221构成电压改变检测单元。
此外,除了通知其自身是eHDMI兼容设备外,盘记录器210还可以通过在脉冲形状上改变保留线中的电压,向电视接收器250通知其自身支持的发送格式(应用)的信息。这里,发送格式信息是指示是否仅支持SPDIF信号、是否仅支持以太网信号、是否支持SPDIF信号和以太网信号两者等的信息。在此情况下,电视接收器250的CPU271构成格式信息获得单元。
例如,定义脉冲计数1仅与SPDIF信号兼容,脉冲计数2仅与以太网信号兼容,并且脉冲计数3与SPDIF信号和以太网信号两者兼容。
此外,例如,定义脉冲计数1与eHDMI(未知发送格式)兼容,脉冲计数2仅与SPDIF信号兼容,脉冲计数3仅与以太网信号兼容,并且脉冲计数4与SPDIF信号和以太网信号两者兼容。
此外,例如,定义脉冲计数1与eHDMI(未知发送格式)兼容,脉冲计数2仅与SPDIF信号兼容,脉冲计数3仅与以太网信号兼容,脉冲计数4与SPDIF信号和以太网信号两者兼容,并且脉冲计数5是保留的。
因此,在盘记录器210侧,在根据兼容发送格式在脉冲形状上改变保留线的电压的情况下,电视接收器250侧基于脉冲计数,可获得盘记录器210支持的发送格式的信息。注意,可预期,兼容发送格式(应用)用电压电平或脉冲相位而不是脉冲计数表示。
图20图示在如上所述改变保留线和HPD线的电压的情况下的盘记录器210和电视接收器250的配置示例。在图20中,对应于图8中的那些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并且将省略详细描述。
在盘记录器210中,HDMI端子211的管脚14经由由晶体管等构成的连接开关418接地。该连接开关418的开/关用来自CPU221的控制信号SW1控制(见图2)。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保留线的电压向电视接收器250通知盘记录器210是eHDMI兼容设备,并且其改变也用脉冲形状表示,从而还可以向电视接收器250通知兼容发送格式(应用)信息。在此情况下,连接开关418和CPU221构成功能信息发送单元和格式信息发送单元。
此外,在电视接收器250中,HDMI端子251的管脚19经由由晶体管等构成的连接开关450接地。该连接开关450的开/关用来自CPU271的控制信号SW2控制(见图3)。因此,电视接收器250可以通过改变HPD线的电压请求盘记录器210通知关于该盘记录器210是否是eHDMI兼容设备的信息。在此情况下,连接开关450和CPU271构成功能信息请求单元。利用该电视接收器250,可从HDMI端子251的管脚14的电压Vrsv获得指示盘记录器210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以及进一步的兼容发送格式信息。
图21图示在电视接收器(宿设备)250侧的HPD线的电压控制示例、以及在与其对应的盘记录器(源设备)210侧的保留线的电压控制示例。在该示例的情况下,首先,如图21(a)所示,电视接收器250的连接开关450从关状态设置为开状态仅预定时间段,并且HPD(eHDMI-)线的电压从低改变为高。因此,执行从电视接收器250到盘记录器210的请求以便通知功能信息等。
另一方面,在HPD线的电压恢复为高状态之后,盘记录器210的连接开关418从关状态设为开状态,保留线的电压从高改变为低,如图21(b)所示,并且指示盘记录器210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从盘记录器210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
此后,例如,在100msec期间,盘记录器210的连接开关418经历切换控制,并且保留线的电压根据盘记录器210可支持的发送格式,重复地从低改变为高。因此,盘记录器210可支持的发送格式信息从盘记录器210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最后,连接开关418返回关状态。
如图21(b)所示,保留线的电压已经改变,因此,在电视接收器250,检测保留线的电压,从而可以获得功能信息,其中例如,盘记录器210是eHDMI兼容设备,进一步脉冲计数是3,因此,例如盘记录器210支持SPDIF和以太网信号两者。
如上所述,在指示盘记录器210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之后,在电视接收器250确认从盘记录器210发送的兼容发送格式信息,并且在电视接收器250和盘记录器210之间开始eHDMI发送。
[第二示例]
在上述第一示例的情况下,改变第一线(例如,HDMI电缆350的保留线)的电压,从而将指示盘记录器210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和兼容发送格式信息从盘记录器210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
在该第二示例的情况下,也改变HDMI电缆350的保留线的电压,将电视接收器250可以支持的发送格式的信息从电视接收器250发送到盘记录器210。在该第二示例的情况下,将省略关于与第一示例中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的详细描述。
在通过检测保留线的电压改变获得指示盘记录器210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和兼容发送格式信息之后,电视接收器250在脉冲形状上改变保留线的电压,以向盘记录器210通知其自身支持的发送格式的信息。在此情况下,电视接收器250的CPU271构成格式信息发送单元。盘记录器210检测保留线的电压改变,从而获得电视接收器250支持的发送格式的信息。在此情况下,盘记录器210的CPU221构成格式信息获得单元。
图22图示如上所述在功能信息和兼容发送格式信息从盘记录器210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并且兼容发送格式信息也从电视接收器250发送到盘记录器210的情况下的、盘记录器210和电视接收器250的配置示例。在图22中,与图20中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电视接收器250的情况下,HDMI端子251的管脚14经由由晶体管等构成的连接开关451接地。该连接开关451的开/关用来自CPU271的控制信号SW3控制。因此,电视接收器250可以通过在脉冲形状上改变保留线的电压向盘记录器210通知其自身支持的发送格式的信息。在此情况下,连接开关451和CPU271构成格式信息发送单元。图22中的电视接收器250的其他配置与图20中的电视接收器250的那些配置相同。
注意,图22中的盘记录器210的配置与图20中的盘记录器210的配置相同。在该盘记录器210的情况下,如上所述,电视接收器250支持的发送格式的信息可以从HDMI端子211的管脚14的电压Vrsv获得。在此情况下,盘记录器210的CPU221构成格式信息获得单元。
图23图示在电视接收器(宿设备)250侧的HPD线的电压控制示例、以及在与其对应的盘记录器(源设备)210侧和电视接收器(宿设备)250侧的保留线的电压控制示例。
在该示例的情况下,首先,如图23(a)所示,电视接收器250的连接开关450从关状态设置为开状态仅预定时间段,并且HPD(eHDMI-)线的电压从低改变为高。因此,执行从电视接收器250到盘记录器210的请求以便通知功能信息等。
另一方面,在HPD线的电压恢复为高状态之后,盘记录器210的连接开关418从关状态设为开状态,保留线的电压从高改变为低,如图23(b)所示,并且指示盘记录器210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从盘记录器210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
此后,例如,在100msec期间,盘记录器210的连接开关418经历切换控制,并且保留线的电压根据盘记录器210可支持的发送格式,重复地从低改变为高。因此,盘记录器210可支持的发送格式的信息从盘记录器210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宣告源侧的可发送格式)。最后,连接开关418返回关状态。
此外,此后,在100msec期间,例如,电视接收器250的连接开关451经历切换控制,并且如图23(b)所示,保留线的电压根据电视接收器250可支持的发送格式,重复地从低改变为高。因此,电视接收器250可支持的发送格式的信息从电视接收器250发送到盘记录器210(宣告宿侧的可发送格式)。最后,连接开关451返回关状态。
如上所述,在电视接收器250,确认指示盘记录器210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以及从盘记录器210发送的兼容发送格式信息,并且在盘记录器210,确认从电视接收器250发送的兼容发送格式信息,然后在电视接收器250和盘记录器210之间开始eHDMI发送。
现在,将关于电视接收器250包括多个HDMI端子(HDMI端口)的情况进行描述。上面的图3中示出的电视接收器250包括单个HDMI端子。图24图示包括多个(例如,三个)HDMI端子的电视接收器250。在该图24中,与图3中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该电视接收器250包括HDMI端子251a到251c、HDMI切换器255、以及高速数据线接口253a到253c。HDMI切换器255选择性地将HDMI端子251a到251c连接到HDMI接收单元252。在HDMI接收单元252,经由HDMI电缆输入的视频(图像)和音频的数据在HDMI端子251a到251c中的、经由HDMI切换器255与其连接的HDMI端子处获得。
高速数据线接口253a到253c是由要连接到上面的HDMI端子251a到251c的HDMI电缆的预定线(保留线和HPD线)构成的双向通信路径接口。高速数据线接口253a到253c插入在以太网接口274和HDMI端子251a到251c之间。高速数据线接口253a到253c以与图3中的高速数据线接口253相同方式配置。
图24中的电视接收器250的其他单元以与图3中示出的电视接收器250的方式相同的方式配置,并且执行相同操作。
如上所述,盘记录器210在根据HPD线的电压改变,从电视接收器250接收用于功能信息的发送请求(触发)等之后,改变保留线的电压,并且将功能信息等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
因此,电视接收器250对于每个HDMI端子,可在任意定时关于如经由HDMI电缆连接到每个HDMI端子的盘记录器210等的设备,顺序执行功能信息等的发送请求,如图25(a)到(c)中所示。因此,预期减少微计算机(CPU271)的管脚数。
注意,在图25(a)到(c)中,“DDC5V”表示电源线的电压,“HPD”表示HPD线的电压,并且“Rsv”表示保留线的电压。图25(c)中的输入3图示在半途中设备的电源线已经接通、或已经执行连接。
此外,“源”表示指示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以及要从源设备(例如,盘记录器210)发送到宿设备(例如,电视接收器250)的兼容发送格式信息。此外,“宿”表示要从宿设备(例如,电视接收器250)发送到源设备(例如,盘记录器210)的兼容发送格式信息。
图26中的流程图图示在电视接收器(宿设备)250的CPU271执行关于预定HDMI输入的检测操作时的处理过程的示例。
在步骤ST1,CPU271开始处理,然后进行到步骤ST2的处理。在该步骤ST2,CPU271确定电源线的电压(DDC5V)是否是5V。
当电源线的电压(DDC5V)是5V时,在步骤ST3,CPU271确定另一HDMI输入是否当前正执行功能信息、兼容发送格式信息等的检测操作,在当前正执行另一输入的检测操作时,在步骤ST4,CPU271确定另一输入的检测是否结束。
在另一输入的检测已经结束时,CPU271进行到步骤ST5的处理。注意,当另一输入当前没有正执行检测操作时,CPU271立即进行到步骤ST5的处理。在该步骤ST5,CPU271将HPD线的电压从低改变为高,并且向伙伴侧的源设备(盘记录器210等)请求功能信息的发送等。
接下来,在步骤ST6,CPU271监视保留线的电压以确定是否已经从源设备接收到答复,即是否已经发送功能信息等。当没有接收到答复时,在步骤ST7,CPU271确定从在步骤ST5执行发送请求起是否已经经过100毫秒。在还没有经过100毫秒时,CPU271返回步骤ST6中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已经经过100毫秒时,在步骤ST8,CPU271确定伙伴侧的源设备是eHDMI不兼容设备。
图27图示在CPU271确定伙伴侧的源设备是eHDMI不兼容设备的情况下的HPD线和保留线的电压改变示例。注意,图27(a)图示电源线的电压(DDC5V),图27(b)图示HPD线的电压,而图27(c)图示保留线的电压。
如图27(b)所示,在电视接收器250,HPD线的电压已经从低改变为高,并且用于功能信息等的发送请求已经发送到伙伴侧的源设备(盘记录器210等)。然而,如图27(c)所示,此后,即使已经经过100毫秒,保留线的电压仍然高,并且还没有来自源设备的答复。
返回图26中的流程图,在已经在步骤ST6中接收答复时,在步骤ST9,CPU271识别到伙伴侧的源设备是eHDMI兼容设备,并且还从保留线中的电压改变检测伙伴侧的源设备的兼容发送格式。
接下来,在步骤ST10,CPU271在脉冲形状上改变保留线的电压,以将电视接收器250支持的发送格式(应用)的信息发送到伙伴侧的源设备。随后,在步骤ST11,CPU271开始与伙伴侧的源设备发送/接收eHDMI信号。
在图26中的流程图的处理的情况下,在即使已经经过100毫秒也还没有从源设备接收到答复时,CPU271立即确定源设备是eHDMI不兼容设备。然而,如图28(b)所示,在即使已经经过100毫秒也还没有从源设备接收到答复时,CPU271可执行重试处理,其中关于伙伴源设备(盘记录器210等),HPD线的电压从低改变为高若干次(图28(b)中仅示出一次)以请求功能信息等的发送。因此,在源设备由于忙碌状态而难以答复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立刻确定源设备是eHDMI不兼容设备的错误。
注意,图28(a)图示电源线的电压(DDC5V),图28(b)图示HPD线的电压,并且图28(c)图示保留线的电压。图28(a)和(c)与图27(a)和(c)相同。
图29中的流程图图示盘记录器210(源设备)210的CPU221的处理过程的示例。
在步骤ST21,CPU221开始处理,然后进行到步骤ST22的处理。在该步骤ST22,CPU221确定保留线的电压是否处于高状态。当保留线的电压不为高时,在步骤ST23,CPU221确定伙伴侧的宿设备(电视接收器250等)是eHDMI不兼容设备。
当保留线的电压为高时,CPU221进行到步骤ST24的处理。在该步骤ST24中,CPU221确定HPD线的电压是否已经从高、低和高改变。在这样的改变时,CPU221确定已经从伙伴侧的宿设备接收到用于功能信息等的发送请求。随后,在步骤ST25,CPU221改变保留线的电压,以将指示源设备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和兼容发送格式(应用)的信息发送到伙伴侧的宿设备。
接下来,在步骤ST26,CPU221监视保留线的电压,以确定是否已经从宿设备接收到答复,即,是否已经发送伙伴侧的宿设备可以支持的发送格式的信息。在还没有接收到答复时,在步骤ST27,CPU221确定自从在步骤ST25发送自身的功能信息等起是否已经经过100毫秒。在还没有经过100毫秒时,CPU221返回步骤ST26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已经经过100毫秒时,在步骤ST28,CPU221确定伙伴侧的宿设备是eHDMI不兼容设备,或不能在忙碌状态下发送。
在步骤ST26已经从宿侧接收到答复时,在步骤ST29,CPU221从保留线中的电压改变,检测伙伴侧的宿设备的兼容发送格式。随后,在步骤ST30,CPU221开始与伙伴侧的宿设备的eHDMI信号的发送/接收。
[第三示例]
利用上述第一示例和第二示例,改变第二线(例如,HDMI电缆350的HPD线)的电压,从而将用于功能信息等的发送请求从电视接收器(宿设备)250发送到盘记录器(源设备)210。
在该第三示例的情况下,以与功能信息、兼容发送格式信息等的发送相同的方式,通过改变第一线(例如,HDMI电缆350的保留线)的电压执行该发送请求。此外,在该第三示例的情况下,可从电视接收器250和盘记录器210两者输出用于功能信息等的发送请求。在该第三示例的情况下,将省略关于对应于第一示例或第二示例中的部分的部分的详细描述。
通过改变第一线(例如,HDMI电缆350的保留线)的电压,请求侧(宿设备或源设备)请求答复侧(源设备或宿设备)发送指示答复侧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条件发送的开始)。这里,请求侧的CPU构成功能信息请求单元。
接下来,答复侧监视保留线的电压,并且在从请求侧请求功能信息的发送(条件发送的开始)时,在其自身是eHDMI兼容设备的情况下,答复侧改变HDMI电缆350的保留线的电压,从而发送功能信息(能够条件发送的答复)发送到请求侧。请求侧监视保留线的电压以获得从答复侧发送的功能信息。在此情况下,答复侧构成电压改变检测单元和功能信息发送单元。此外,请求侧构成功能信息获得单元。
接下来,请求侧在脉冲形状上改变保留线的电压,从而将请求侧支持的发送格式信息发送到答复侧。答复侧监视保留线的电压,以获得请求侧支持的发送格式信息。在此情况下,请求侧构成格式信息发送单元,并且答复侧构成格式信息获得单元。
接下来,答复侧在脉冲形状上改变保留线的电压,从而将答复侧支持的发送格式信息发送到请求侧。请求侧监视保留线的电压,以获得答复侧支持的发送格式信息。在此情况下,答复侧构成格式信息发送单元,并且请求侧构成格式信息获得单元。
图30图示在从盘记录器210发送功能信息和兼容发送格式信息到电视接收器250、并且兼容发送格式信息也从电视接收器250发送到盘记录器210的情况下的盘记录器210和电视接收器250的配置示例。在该图30中,与图22中的部分对应的部分用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电视接收器250,通过改变第一线(例如,HDMI电缆350的保留线)的电压,执行功能信息的发送请求,从而消除对于电视接收器250的连接开关450的需要。该图30中的电视接收器250的其他配置与图22中的电视接收器250的配置相同。注意,图30中的盘记录器210的配置与图22中的盘记录器210的配置相同。
图31图示保留线的电压控制示例。图31(a)图示HPD线的电压,图31(b)图示保留线的电压。HPD线的电压仍然保持为高。
在该示例的情况下,首先,请求侧的连接开关(在电视接收器250是请求侧时的连接开关451、以及在盘记录器210是请求侧时的连接开关418)从关状态设置为开状态仅预定时间段,并且如图31(b)中所示,保留(eHDMI-)线的电压从低改变为高。因此,从请求侧向答复侧请求指示答复侧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的发送(条件发送的开始)。
此后,在经过最大两秒钟之后,答复侧的连接开关(在盘记录器210是答复侧时的连接开关418、以及在电视接收器250是答复侧时的连接开关451)从关状态设置为开状态仅预定时间段,并且如图31(b)中所示,保留(eHDMI+)线的电压从低改变为高。因此,指示答复侧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可发送的答复)从答复侧发送到请求侧。
此后,例如,因为经过100毫秒,所以例如在100毫秒期间,请求侧的连接开关经历切换控制,并且保留线的电压根据请求侧可支持的发送格式重复地从低改变为高。因此,请求侧可支持的发送格式的信息从请求侧发送到答复侧(宣告请求侧的可发送格式)。
此外,此后,例如在100毫秒期间,答复侧的连接开关经历切换控制,并且保留线的电压根据答复侧可支持的发送格式重复地从低切换到高。因此,答复侧可支持的发送格式的信息从答复侧发送到请求侧(宣告答复侧的可发送格式)。
如上所述,在请求侧确认从答复侧发送的、指示答复侧是eHDMI兼容设备的功能信息以及兼容发送格式信息,并且在答复侧还确认从请求侧发送的兼容发送格式信息,此后在请求侧和答复侧之间开始eHDMI发送。
现在,将关于包括多个HDMI端子(HDMI端口)的宿设备(见图24中的电视接收器250)的情况进行描述。
如上所述,在从答复侧发送功能信息(答复能够进行条件发送)之后,请求侧改变保留线的电压,以发送兼容发送格式信息到答复侧。
此后,即使对于每个HDMI端子在任意定时从源设备请求功能信息的发送(条件发送的开始)的情况下,多输入的宿设备(电视接收器250)可控制功能信息(可发送的答复)的发送定时,并且可根据自身的处理情况执行在每个HDMI端子的兼容发送格式信息的发送/接收。
注意,在图32(a)到(c)中,“DDC5V”表示电源线的电压,“HPD”表示HPD线的电压,并且“Rsv”表示保留线的电压。图32(b)中的输入2图示在半途中设备的电源线已经接通、或已经执行连接。
图33中的流程图图示在从宿设备输出请求的情况下的、该宿设备的CPU(此后,称为“CPUsi”)的处理过程的示例。
在步骤ST41,CPUsi开始处理,此后进行到步骤ST42中的处理。在该步骤ST42,CPUsi确定电源线的电压(DDC5V)是否是5V。
当电源线的电压(DDC5V)是5V时,在步骤ST43,CPUsi确定另一HDMI输入当前是否正执行功能信息、兼容发送格式信息等的检测操作。在当前执行另一输入的检测操作时,在步骤ST44,CPUsi确定另一输入的检测是否已经结束。
在另一输入的检测已经结束时,CPUsi进行到步骤ST45的处理。注意,当另一输入当前没有正执行检测操作时,CPUsi立即进行到步骤ST45的处理。在该步骤ST45,CPUsi将保留线的电压从低改变为高,并且向源侧请求功能信息的发送(条件发送的开始)。
接下来,在步骤ST46,CPUsi监视保留线的电压以确定是否已经从源设备接收到答复,即是否已经发送功能信息(可发送的答复)等。当没有接收到答复时,在步骤ST47,CPUsi确定自从在步骤ST5执行发送请求起是否已经经过两秒。在还没有经过两秒时,CPUsi返回步骤ST46中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已经经过两秒时,在步骤ST48,CPUsi确定伙伴侧的源设备是eHDMI不兼容设备。
图34图示在确定伙伴侧的源设备是eHDMI不兼容设备的情况下的保留的电压改变示例。注意,图34(a)图示电源线的电压(DDC5V),图34(b)图示HPD线的电压,而图34(c)图示保留线的电压。
如图34(c)所示,在宿设备,保留线的电压已经从低改变为高,并且用于功能信息等的发送(条件发送的开始)请求已经发送到伙伴侧的源设备。然而,如图34(c)所示,此后,即使已经经过两秒,保留线的电压仍然为高,并且还没有来自源设备的答复。
返回图33中的流程图,在已经在步骤ST46中接收答复时,在步骤ST49,CPUsi改变保留线的电压,以将宿设备支持的发送格式(应用)的信息发送到伙伴侧的源设备。
接下来,在步骤ST50,CPUsi监视保留线的电压。随后,CPUsi从保留线的电压改变检测伙伴侧的源设备的兼容发送格式。随后,在步骤ST51,CPUsi开始与伙伴侧的源设备的eHDMI信号的发送。
在图33中的流程图的处理的情况下,在即使已经经过两秒也没有从源设备接收到答复时,CPUsi立刻确定源设备是eHDMI不兼容设备。然而,如图35(c)所示,在即使已经经过两秒也没有从源设备接收到答复时,CPUsi可执行重试处理,其中保留线的电压从低改变为高若干次(图35(c)中仅示出一次)以将功能信息的发送请求(条件发送开始请求)发送到伙伴侧的源设备。因此,在源设备由于忙碌状态而难以答复时,可避免立刻确定源设备是eHDMI不兼容设备的错误。
注意,图35(a)图示电源线的电压(DDC5V),图35(b)图示HPD线的电压,并且图35(c)图示保留线的电压。图35(a)和(b)与图34(a)和(c)相同。
图36中的流程图图示在从源设备输出请求的情况下的宿设备的CPUsi的处理过程的示例。
在步骤ST61,CPUsi开始处理,然后进行到步骤ST62的处理。在该步骤ST62,CPUsi确定电源线的电压(DDC5V)是否是5V。
当电源线的电压(DDC5V)是5V时,在步骤ST63,CPUsi监视保留线的电压以检测从低到高的改变。随后,CPUsi确定从源侧进行功能信息的发送(条件发送的开始)的请求,并且进行到步骤ST64中的处理。在该步骤ST64中,CPUsi确定另一HDMI输入是否正当前执行功能信息、兼容发送格式信息等的检测操作。
在当前正执行另一输入的检测操作时,在步骤ST65,CPUsi确定自从在步骤ST63检测保留线的低到高的电压改变起是否已经经过两秒。在还没有经过两秒时,CPUsi返回步骤ST64的处理。在已经经过两秒时,在步骤ST66,CPUsi放弃功能信息(可发送的答复)的发送。注意,在试图执行功能信息(可发送的答复)的发送的情况下,从宿侧再次输出功能信息的发送(条件发送的开始)的请求。
当在步骤ST64另一输入当前没有执行检测操作时,CPUsi进行到步骤ST67的处理。在该步骤ST67,CPUsi将保留线的电压从低改变为高,以将功能信息(可发送的答复)发送到源设备。随后,在步骤ST68,CPUsi监视保留线的电压,以从保留线的电压改变检测伙伴侧的源设备的兼容发送格式。
接下来,在步骤ST69,CPUsi在脉冲形状上改变保留线的电压,以将宿设备支持的发送格式(应用)的信息发送到伙伴侧的源设备。随后,在步骤ST70,CPUsi开始与伙伴侧的源设备的eHDMI信号的发送/接收。
图37中的流程图图示在从源设备输出请求的情况下的源设备的CPUso的处理过程的示例。
在步骤ST81,CPUso开始处理,然后进行到步骤ST82中的处理。在该步骤ST82,CPUso确定保留线的电压是否处于高状态。当保留线的电压不为高时,在步骤ST83中,CPUso确定伙伴侧的宿设备是eHDMI不兼容设备。
当保留线的电压为高时,CPUso进行到步骤ST84中的处理。在该步骤ST84中,CPUso确定保留线的电压是否仍然为高。当保留线的电压不仍然为高时,CPUso进行到步骤ST85中的处理。在该步骤ST85,CPUso确定在预定时间段之后保留线的电压是否恢复为高。当没有恢复为高时,CPUso确定已经断开连接。另一方面,当恢复为高时,CPUso确定已经从宿设备出现请求,并且进行到后面描述的图38中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T104中的处理。
当在步骤ST84中保留线的电压仍然为高时,CPUso继续到步骤ST88中的处理。在该步骤ST88中,CPUso将保留线的电压从低改变为高,以请求功能信息的发送(条件发送的开始)。
接下来,在步骤ST89,CPUso监视保留线的电压,以确定来自宿设备的答复是否到达,即,是否已经发送功能信息(可发送的答复)。在还没有发送答复时,在步骤ST90,CPUso确定自从在步骤ST88中请求发送起是否已经经过两秒钟。在还没有经过两秒时,CPUso返回步骤ST89中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已经经过两秒时,在步骤ST91,CPUso确定到伙伴侧的宿设备的发送是不可能的,并返回步骤ST81中的处理开始。
在步骤ST89中答复已经到达时,在步骤ST92,CPUso在脉冲形状上改变保留线的电压,以将源设备支持的发送格式(应用)的信息发送到伙伴侧的宿设备。
接下来,在步骤ST93,CPUso监视保留线的电压。随后,CPUso从保留线的电压的改变检测伙伴侧的宿设备的兼容发送格式。随后,在步骤ST94,CPUso开始与伙伴侧的宿设备进行eHDMI信号的发送/接收。
利用图37中的流程图的处理,在即使经过两秒钟来自宿设备的答复也没有到达时,CPUso立刻确定发送是不可能的。然而,在即使经过两秒钟来自宿设备的答复也没有到达时,CPUso可执行重试处理,其中将保留线的电压从低改变为高若干次,以输出功能信息的发送请求(条件发送开始请求)到伙伴侧的宿设备。因此,在宿设备由于忙碌状态而难以答复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立刻确定发送是不可能的错误。
图38中的流程图图示在从宿设备输出请求的情况下的源设备的CPUso的处理过程的示例。
在步骤ST101,CPUso开始处理,然后进行到步骤ST102中的处理。在该步骤ST102,CPUso确定保留线的电压是否处于高状态。当保留线的电压不为高时,在步骤ST103,CPUso确定伙伴侧的宿设备是eHDMI不兼容设备。
当保留线的电压为高时,CPUso进行到步骤ST104中的处理。在该步骤ST104中,CPUso监视保留线的电压以检测低到高的改变。在此情况下,CPUso检测来自宿设备的功能信息的发送请求(条件发送开始请求)。
接下来,在步骤ST105,CPUso将保留线的电压从低改变为高,以将功能信息(可发送的答复)发送到伙伴侧的宿设备。随后,在步骤ST106,CPUso监视保留线的电压,以从保留线的电压的改变检测伙伴侧的宿设备的兼容发送格式。
接下来,在步骤ST107,CPUso在脉冲形状上改变保留线的电压,以将源设备支持的发送格式的信息发送到伙伴侧的宿设备。随后,在步骤ST108,CPUso开始与伙伴侧的宿设备进行eHDMI信号的发送/接收。
如上所述,利用图1中所示的AV系统200,当电视接收器250经由HDMI电缆350与其连接时,或当从电视接收器250接收到发送请求时,盘记录器210向电视接收器250通知指示其自身是eHDMI兼容设备的信息以及支持的发送格式(应用)的信息。
另一方面,例如,如图39所示,在其中eHDMI不兼容盘记录器210A和电视接收器250经由HDMI电缆350连接的AV系统200A中,上述功能信息和发送格式信息不从盘记录器210A向电视接收器250通知。
因此,电视接收器250可识别盘记录器210是否包括通信单元(高速数据接口、SPDIF接收电路),即,盘记录器210是否是eHDMI兼容设备,因此,可以防止不必要的信号经由由保留线和HPD线构成的通信路径,发送到作为eHDMI不兼容设备的盘记录器210A。
此外,电视接收器250可从作为eHDMI兼容设备的盘记录器210获得该盘记录器210支持的发送格式的信息,因此,可容易地得知该盘记录器210的以太网信号和SPDIF信号的兼容性。
注意,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从作为eHDMI兼容设备的盘记录器210向电视接收器250通知功能信息,这指示盘记录器210是eHDMI兼容设备。在识别盘记录器210是eHDMI兼容设备之后,电视接收器250可经由由HDMI电缆350的保留线和HPD线构成的通信路径,执行以太网信号或SPDIF信号的发送。
然而,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盘记录器210有意确定关断与通信单元(高速数据线接口213、SPDIF接收电路417)的通信。例如,该情况是网络端子225连接到网络并且使用该网络的通信被优先的情况、或CPU221的能力转移到设备内的另一处理的情况等。例如,CPU221确定通过通信单元的通信是否因此关断。这里,CPU221构成关断确定单元。
当确定关断通过上述通信单元的通信时,盘记录器210将指示通信的关断的通信信息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例如,盘记录器210在以与上述功能信息相同的方式、要使用上述TMDS信道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的视频信号的消隐期间插入上述通信信息,从而将该通信信息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这里,盘记录器210例如使用HDMI的AVI InfoFrame分组、GCP分组等,在视频信号的消隐时段期间插入上述通信信息。
在盘记录器210在要使用如上所述的TMD信道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的视频信号的消隐时段期间插入通信信息、从而将该通信信息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的情况下,电视接收器250从自盘记录器210接收的视频信号的消隐时段提取上述通信信息,从而接收该通信信息。
此外,例如,盘记录器210将上述通信信息经由作为HDMI电缆350的控制数据线的CEC线84,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在此情况下,电视接收器250经由CEC线84从盘记录器210接收通信信息。
电视接收器250可通过如上所述接收通信信息,识别到盘记录器210处于通信关断状态。因此,电视接收器250可防止不需要的信号经由上述通信路径发送到其中关断使用通信单元的通信的盘记录器210。注意,如上所述,在通信信息从盘记录器210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的情况下,盘记录器210的HDMI发送单元212构成信息发送单元,并且电视接收器250的HDMI接收单元252构成信息接收单元。
注意,在上面的描述的情况下,通信信息从盘记录器210发送到电视接收器250,从而允许在电视接收器250侧识别通过盘记录器210的通信单元的通信的关断。然而,盘记录器210可通过改变第一线(例如,HDMI电缆350的保留线)的电压,向电视接收器250通知盘记录器210处于通信关断状态。在此情况下,盘记录器210将连接开关418(见图20)从关状态设置为开状态,以减小保留线的电压。
电视接收器250可通过检测保留线的电压的改变,获得指示通过盘记录器210的通信单元的通信的关断的通信信息。在此情况下,电视接收器250的CPU271构成信息获得单元。如上所述,电视接收器250可通过检测保留线的电压以获得通信信息,识别到盘记录器210通过通信单元的通信的关断。因此,电视接收器250可防止不需要的信号经由上述通信路径发送到处于通信关断状态下的盘记录器210。
注意,在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下,已经假设符合HDMI标准的接口用作用于连接每个设备的发送路径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可应用到其他类似发送标准。此外,作为示例,盘记录器已经用作源设备,并且电视接收器已经用作宿设备,但是本发明可类似地应用到使用其他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情况。此外,上述实施例已经图示了电子设备用HDMI电缆连接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可类似地应用到电子设备无线地连接的情况。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允许信号适当地从接收设备发送到发送设备,并且可应用到其中源设备和宿设备经由HDMI电缆连接的AV系统等。

Claims (9)

1.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视频信号发送单元,配置为经由具有使用差分信号的多个信道的发送路径,发送视频信号到外部设备;
通信单元,配置为经由由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其中所述一对差分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使用DC偏置电势通知所述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的功能;
功能信息发送单元,配置为经由构成所述发送路径的控制数据线,将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包括所述通信单元的第一功能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功能信息包括指示是否支持音频返回信道或以太网信道的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每个单元的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设备,还包括:
图形生成电路,配置为处理所述视频信号。
3.一种发送方法,包括:
发送步骤,经由具有使用差分信号的多个信道的发送路径,发送视频信号到外部设备;
通信步骤,经由由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其中所述一对差分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使用DC偏置电势通知所述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的功能;以及
功能信息发送步骤,经由构成所述发送路径的控制数据线,将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包括所述通信单元的第一功能信息发送到所述外部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功能信息包括指示是否支持音频返回信道或以太网信道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方法,还包括:
处理步骤,处理所述视频信号。
5.一种接收设备,包括:
视频信号接收单元,配置为经由具有使用差分信号的多个信道的发送路径,从外部设备接收视频信号;
通信单元,配置为经由由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其中所述一对差分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使用DC偏置电势通知所述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的功能;
功能信息接收单元,配置为通过所述发送路径的控制数据线接收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一功能信息,所述第一功能信息包括指示是否支持音频返回信道或以太网信道的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配置为控制每个单元的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收设备,还包括:
音频输出单元,配置为可输出所述视频信号的音频。
7.一种接收方法,包括:
视频信号接收步骤,经由具有使用差分信号的多个信道的发送路径,从外部设备接收视频信号;
通信步骤,经由由所述发送路径中包括的一对差分发送路径构成的通信路径,与所述外部设备通信,其中所述一对差分发送路径的至少一个包括用于使用DC偏置电势通知所述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的功能;以及
功能信息接收步骤,通过所述发送路径的控制数据线接收从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一功能信息,所述第一功能信息包括指示是否支持音频返回信道或以太网信道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收方法,还包括:
音频输出步骤,通过音频输出单元输出所述视频信号的音频。
9.一种发送设备,包括:
网络端子单元,配置为连接至网络;
DTCP电路,配置为保护所述视频信号;
CPU,配置为控制所述发送设备;以及
DRAM,配置为所述CPU的工作区域。
CN201310208031.1A 2008-03-05 2009-03-05 发送设备、发送方法、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130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55576 2008-03-05
JP055576/08 2008-03-05
JP2008136063 2008-05-23
JP136063/08 2008-05-23
JP208302/08 2008-08-13
JP2008208302A JP5572929B2 (ja) 2008-03-05 2008-08-13 送信装置
CN2009800004813A CN101690215B (zh) 2008-03-05 2009-03-05 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0004813A Division CN101690215B (zh) 2008-03-05 2009-03-05 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3019A true CN103313019A (zh) 2013-09-18
CN103313019B CN103313019B (zh) 2017-05-03

Family

ID=4158579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803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7737B (zh) 2008-03-05 2009-03-05 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N2009800004813A Active CN101690215B (zh) 2008-03-05 2009-03-05 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N20131020803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13019B (zh) 2008-03-05 2009-03-05 发送设备、发送方法、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803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97737B (zh) 2008-03-05 2009-03-05 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N2009800004813A Active CN101690215B (zh) 2008-03-05 2009-03-05 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4) US8898727B2 (zh)
JP (4) JP5572929B2 (zh)
KR (1) KR101445899B1 (zh)
CN (3) CN103297737B (zh)
BR (1) BRPI0903496A2 (zh)
ES (1) ES2608822T3 (zh)
RU (1) RU2516289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69702B1 (ko) * 2007-01-11 2008-11-21 옵티시스 주식회사 디지털 영상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디지털 영상 시스템
KR100861769B1 (ko) * 2007-06-07 2008-10-06 옵티시스 주식회사 디지털 영상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디지털 영상 전송 시스템
JP5572929B2 (ja) * 2008-03-05 2014-08-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
KR101650793B1 (ko) 2008-12-11 2016-08-24 래티스세미컨덕터코퍼레이션 전력 공급 시스템 및 전력 공급 회로
EP2485480A1 (en) * 2009-09-29 2012-08-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eripheral device control system, display device, and peripheral device
KR101884255B1 (ko) * 2010-01-12 2018-08-01 래티스세미컨덕터코퍼레이션 홈 멀티미디어 네트워크에서의 비디오 관리 및 제어
JP5625373B2 (ja) * 2010-02-02 2014-11-19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音声送受信システム、音声送信装置、及び、音声受信装置
JP5533101B2 (ja) 2010-03-23 2014-06-25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オーディオアンプ装置
US8601173B2 (en) * 2010-06-30 2013-12-03 Silicon Image, Inc. Detection of cable connection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JP5598220B2 (ja) * 2010-09-30 2014-10-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送受信システム
TW201238334A (en) * 2011-03-03 2012-09-16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HDMI device and associate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JP2013085224A (ja) 2011-07-29 2013-05-09 D & M Holdings Inc コンテンツ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テンツデータ伝送方法
JP2013031087A (ja) 2011-07-29 2013-02-07 D & M Holdings Inc コンテンツ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テンツデータ伝送方法
CN104054037B (zh) 2011-12-16 2016-10-12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接收设备以及电力供给方法
CN103283221B (zh) * 2011-12-27 2016-03-1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通信电缆
JP5276738B1 (ja) * 2012-05-18 2013-08-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機器
JP6260926B2 (ja) * 2013-06-12 2018-0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の動作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684364B (zh) 2013-06-21 2020-02-01 日商新力股份有限公司 送訊裝置、高動態範圍影像資料送訊方法、收訊裝置、高動態範圍影像資料收訊方法及程式
WO2015137716A1 (ko) * 2014-03-12 2015-09-17 엘지전자(주) Hdmi를 사용한 데이터 송수신 기기 및 방법
WO2015166685A1 (ja) * 2014-05-01 2015-1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又は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US10404937B2 (en) * 2014-05-15 2019-09-03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4072090A1 (en) * 2014-06-12 2022-10-12 Sony Group Corporation Interface circuit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5532009B (zh) 2014-07-18 2021-03-12 索尼公司 发送设备、发送方法、接收设备和接收方法
JP6723734B2 (ja) * 2015-12-09 2020-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5898458A (zh) * 2015-12-10 2016-08-24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基于dp的视频输出无线适配方法、设备及系统
JPWO2018012102A1 (ja) * 2016-07-11 2019-04-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ロボット
US10405054B2 (en) * 2016-08-17 2019-09-03 Nuovo Solutions Llc System and method of remotely determining QoE
KR20180024616A (ko) * 2016-08-30 2018-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캘리브레이션 수행 방법
US10650621B1 (en) 2016-09-13 2020-05-12 Iocurrents, Inc. Interfacing with a vehicular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US10868624B2 (en) * 2017-07-07 2020-12-15 Sony Corporation Backward compatible mechanism to provide cable type signaling in HDMI
CN110557655B (zh) * 2019-09-06 2021-10-26 卓米私人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画面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43479A (zh) * 2020-03-04 2020-06-26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远距离传输场景中音视频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2565823A (zh) * 2020-12-09 2021-03-26 深圳市朗强科技有限公司 高清视频数据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28995A1 (en) * 2004-04-07 2005-10-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ourc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utput to sink device according to each content
CN1825899A (zh) * 2005-04-06 2006-08-30 深圳市广平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高清多媒体接口分路装置
WO2007049556A1 (ja) * 2005-10-26 2007-05-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映像音声出力装置
CN101127865A (zh) * 2006-08-15 2008-02-20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和收发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6712B1 (en) * 1998-09-02 2008-02-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Video signal transmission
TWI282691B (en) 2001-03-23 2007-06-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Data-transmission method, data-transmission device, data-reception method and data reception device
US8605623B2 (en) * 2002-05-31 2013-12-1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etermining and configuring a communication path in a network
JP3942986B2 (ja) * 2002-08-09 2007-07-11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ケーブル
US7487273B2 (en) 2003-09-18 2009-02-03 Genesis Microchip Inc. Data packet based stream transport scheduler wherein transport data link does not include a clock line
KR101092438B1 (ko) * 2004-08-05 2011-1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케이블 방송 수신기 및 그의 진단 방법
JP4150977B2 (ja) * 2004-09-30 2008-09-1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差動伝送路の配線パターン構造
US20060209880A1 (en) * 2004-12-10 2006-09-21 Mediatek Incorporation Method of audio data transmission and system thereof
US7499462B2 (en) 2005-03-15 2009-03-03 Radiospire Networks,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delivery of content from a generalized content source to a generalized content sink
US20060209892A1 (en) * 2005-03-15 2006-09-21 Radiospire Networks, Inc.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ly providing a display data channel between a generalized content source and a generalized content sink
JP2007173553A (ja) * 2005-12-22 2007-07-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基板搬送装置
JP4872408B2 (ja) * 2006-03-30 2012-0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映像出力装置、及び映像入力装置
KR100758915B1 (ko) * 2006-05-02 2007-09-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티브이 시스템의 영상 출력 전환 장치 및 방법
JP4830644B2 (ja) * 2006-06-07 2011-12-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コントロール機器、同期補正方法および同期補正プログラム
JPWO2008056709A1 (ja) * 2006-11-07 2010-02-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受信装置における遅延情報送信方法、音声出力装置および音声出力装置における遅延制御方法
CN103533269B (zh) * 2006-11-07 2017-01-11 索尼株式会社 发送设备和发送方法
JP5242111B2 (ja) * 2007-10-02 2013-07-24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送信装置、画像データ送信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における画像表示方法
JP5339573B2 (ja) * 2007-11-15 2013-11-13 ソニー エスパナ,エス.エー.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における番組情報表示方法、受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における信号送信方法
JP5572929B2 (ja) * 2008-03-05 2014-08-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28995A1 (en) * 2004-04-07 2005-10-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ourc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utput to sink device according to each content
CN1825899A (zh) * 2005-04-06 2006-08-30 深圳市广平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高清多媒体接口分路装置
WO2007049556A1 (ja) * 2005-10-26 2007-05-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映像音声出力装置
CN101127865A (zh) * 2006-08-15 2008-02-20 索尼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和收发设备
EP1890291A2 (en) * 2006-08-15 2008-02-20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ransmitting-receiv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13019B (zh) 2017-05-03
KR101445899B1 (ko) 2014-09-29
US20170055029A1 (en) 2017-02-23
CN103297737A (zh) 2013-09-11
US20150012961A1 (en) 2015-01-08
US9900653B2 (en) 2018-02-20
RU2516289C2 (ru) 2014-05-20
JP2014161052A (ja) 2014-09-04
BRPI0903496A2 (pt) 2015-06-23
KR20100126174A (ko) 2010-12-01
RU2009140780A (ru) 2011-05-20
JP2014161053A (ja) 2014-09-04
JP5720823B2 (ja) 2015-05-20
US8898727B2 (en) 2014-11-25
CN103297737B (zh) 2017-10-24
CN101690215B (zh) 2013-06-26
US9525908B2 (en) 2016-12-20
US9154831B2 (en) 2015-10-06
US20100132001A1 (en) 2010-05-27
JP2014161051A (ja) 2014-09-04
JP2010004510A (ja) 2010-01-07
JP5720822B2 (ja) 2015-05-20
ES2608822T3 (es) 2017-04-17
JP5572929B2 (ja) 2014-08-20
US20150326919A1 (en) 2015-11-12
CN101690215A (zh) 2010-03-31
JP5720824B2 (ja) 2015-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90215B (zh) 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CN101849413B (zh) 显示设备、用于显示设备的视频信号发送方法、发送设备和视频信号的发送方法
CN101803381B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中的数据传送方法、传送装置、以及传送装置中的数据接收方法
CN101127865B (zh) 通信系统和收发设备
US8269892B2 (en) Receiving device, and input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in receiving device
CN101573975B (zh) 接收器、用于接收器的延迟信息发送方法、音频输出装置、及用于音频输出装置的延迟控制方法
CN101448123B (zh) 传输设备、接收设备、以及在接收设备中传输操作信息的方法
EP247289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able to transmit and receive video data in parallel via one cable
CN100417206C (zh) 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和数据传输系统
EP4346217A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1998096A (zh) 电子设备
US8966566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EP2141925B1 (e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eception device
CN101394498B (zh) 影像显示器械及使用限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