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组合使用的单元模块化折叠活动房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适于组合使用的单元模块化折叠活动房屋包括顶板、前可折叠框架、后可折叠框架、前门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和底板;所述前、后可折叠框架结构相同,均包括上横撑、上立柱、下立柱、下立柱立杆和下横撑;上立柱、下立柱和下立柱立杆在上横撑的左右两侧下方对称设有两套;上横撑两端左右内侧分别与两个上立柱的顶端相铰接,两个下立柱上端外侧分别与相应的上立柱下端外侧相铰接;两个下立柱下端内侧分别与相应的下立柱立杆的内侧相铰接,两个下立柱立杆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横撑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后可折叠框架上横撑的左右两端部于上横撑的下侧面与后侧面的交接棱处分别设有挂接轴;所述前门板由右门板、左门板组成,所述左右门板、分别通过铰链与底板铰接;所述右侧板由右上翻板、右中调整板、右下翻板、右下底翻板和右下底翻板转轴组成;所述右上翻板上端内侧与顶板下侧铰接,右上翻板下端外侧与右中调整板上端外侧相铰接;所述右下翻板上端与右中调整板的下端螺栓连接;右下翻板下端内侧与右下底翻板上端内侧相铰接;所述右下底翻板前后两侧底部分别通过旋转轴与前、后可折叠框架的下立柱立杆相铰接;所述左侧板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所述左侧板的前部分由上至下包括左侧前上板、左侧前中板和左侧前下连接板;所述左侧板的中间部分由上至下包括左侧中上板、左侧中间板和左侧中下连接板;所述左侧板的后部分由上至下包括左侧后上板、左侧后中板和左侧后下连接板;所述左侧前上板、左侧中上板和左侧后上板的上端分别与顶板左侧相铰接;所述左侧前上板、左侧中上板和左侧后上板的下端分别与左侧前中板、左侧中间板和左侧后中板的上端一一对应通过铰链相铰接;所述左侧前中板、左侧中间板和左侧后中板的下端分别与左侧前下连接板、左侧中下连接板和左侧后下连接板一一对应通过铰链相铰接;所述左侧前下连接板、左侧中下连接板、左侧后下连接板分别与底板左侧螺栓连接;所述左侧前上板、左侧前中板的前侧与前可折叠框架的上立柱、下立柱的左侧面一一对应通过铰链相铰接;所述左侧前上板和左侧前中板的后侧分别与左侧中上板、左侧中间板的前侧螺栓连接;所述左侧后上板和左侧后中板的后侧分别与后可折叠框架的上立柱、下立柱的左侧面一一对应通过铰链相铰接;所述左侧后上板和左侧后中板的前侧分别与左侧中上板、左侧中间板的后侧一一对应并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后板由后上板和后下板组成,所述后上板的下端与后下板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后下板下端与底板通过铰链相铰接;所述后上板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挂接轴相适配的挂钩。
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架。
所述底架优选采用由金属型材构成的框架,其前后边框与前后可折叠框架的下横撑固定连接。
所述底架四角下部固定连接有可折叠支腿。
所述挂接轴的轴线与上横撑的下侧面与后侧面的交接棱重合。
所述顶板包括复合保温板以及连接在复合保温板四边的金属型材骨架。
所述底板优选采用由金属骨架、绝热材料和内外蒙皮组成的常规复合保温板材。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 本发明实现在活动房屋高度方向上进行折叠,节省运输空间,便于运输。
2. 本发明的折叠活动房屋实现单元模块化设计,各单元房既可单独使用,又可在长度、宽度方向或长宽交叉方向上进行两个以上单元房的无数量限制的对接组合,对接处各单元内部连通、底板内平面平齐,无台阶障碍,也可进行2~3层上下组合使用。
3. 本折叠活动房屋各活动部件均采用铰接方式连接,所以在拆装和组合过程中安全系数高、施工方便快捷且省力。
4. 本折叠活动房屋可人工或使用小型专用配套机械工具即可完成拆装和组合工作,不需要吊装设备,特别适合野外使用。本发明的适于组合使用的单元模块化折叠活动房屋在所有缝隙处均设置防雨罩和带有橡胶密封条的固定装饰板,抗风、防雨效果良好。
总之,本发明的适于组合使用的单元模块化折叠活动房屋采用单元模块化设计,既可单独使用,又可在长度、宽度方向或长宽交叉方向上进行多个单元房的无数量限制的对接组合,对接处各单元内部的连通,底板内平面平齐,无台阶障碍。也可进行2~3层上下组合使用。各活动部件均采用铰接方式连接,所以在拆装和组合过程中安全、快捷且省力,并且还可根据各单元房侧板板块结构特征,进行多功能开发利用。如将右侧板上翻板向外上翻,则行成售货房结构;也可将左侧板的前部分(包括左侧前上板、左侧前中板和左侧前下连接板)和左侧板的后部分(包括左侧后上板、左侧后中板和左侧后下连接板)作为侧门使用等。本发明具有便于运输,拆装和组合安全便捷,同时具备防雨、防风、抗震和保暖功能等优点,可广泛适应于抢险救灾、野外施工宿营等活动中。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的左向为本发明的前向。本发明中所述“外侧”意指远离本发明的折叠活动房屋中心的一侧,本发明中所述“内侧”意指某部件靠近本发明的折叠活动房屋中心的一侧。各视图中的曲线箭头表示相应部件的旋转方向,直线箭头表示相应部件的直线运动方向;除图4外,各视图中虚线所示是组合使用状态下相应部件的打开位置。图4中虚线所示是折叠或撑开过程中各部件的中间状态,以及撑开状态下各部件的状态。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适于组合使用的单元模块化折叠活动房屋包括顶板15、前可折叠框架、后可折叠框架、前门板、左侧板、右侧板、后板、底板20、底架21和可折叠支腿34。
所述顶板15包括复合保温板以及连接在复合保温板四边的金属型材骨架,金属型材骨架构成顶板边框。此种结构为常规技术,图未详示顶板15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前、后可折叠框架结构相同,均包括上横撑1、上立柱2、下立柱4、下立柱立杆5和下横撑6。其中上立柱2、下立柱4和下立柱立杆5在上横撑1的左右两侧下方对称设有两套。前、后可折叠框架中各部件具体的连接关系是:
上横撑1两端左右内侧分别与两个上立柱2的顶端通过一铰链9铰接,两个下立柱4上端外侧分别通过一铰链9与相应的上立柱2下端外侧相铰接,两个下立柱4下端内侧分别通过一铰链9与相应的下立柱立杆5的内侧相铰接。两个下立柱立杆5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下横撑6上表面的左右两侧。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前可折叠框架上的左右两侧的上立柱2和左右两侧的下立柱4的前外侧分别固定有铰链9。
如图1和图6所示,后可折叠框架上横撑1的左右两端部于上横撑1的下侧面与后侧面的交接棱处分别设有挂接轴51,挂接轴51的轴线与所述交接棱重合。
如图2和图1所示,所述前门板由右门板31、左门板32组成,所述左右门板31、32分别通过铰链9与底板20铰接。由于图2是图1的左视图,而图1中的左向为本发明的前向,因此图2中图示的左向实际上是本发明的右向。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右侧板由右上翻板24、右中调整板25、右下翻板26、右下底翻板27和右下底翻板转轴28组成。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右上翻板24上端内侧(即左侧)通过铰链9与顶板15的右边框下侧铰接。
右上翻板24下端外侧(即右侧)通过铰链9与右中调整板25上端外侧(即右侧)铰接;所述右下翻板26上端与右中调整板25的下端螺栓连接;右下翻板26下端内侧(即左侧)通过铰链9与右下底翻板27上端内侧相铰接;所述右下底翻板27前后两侧底部分别通过旋转轴28与前、后可折叠框架的下立柱立杆5相铰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左侧板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所述左侧板的前部分由上至下包括左侧前上板8、左侧前中板10和左侧前下连接板11。
所述左侧板的中间部分由上至下包括左侧中上板12、左侧中间板13和左侧中下连接板14。
所述左侧板的后部分由上至下包括左侧后上板16、左侧后中板17和左侧后下连接板18。
所述左侧前上板8、左侧中上板12和左侧后上板16的上端分别与顶板15左侧下边框(顶板边框为现有技术,图未示)相铰接。
所述左侧前上板8、左侧中上板12和左侧后上板16的下端分别与左侧前中板10、左侧中间板13和左侧后中板17的上端一一对应通过铰链9相铰接。
所述左侧前中板10、左侧中间板13和左侧后中板17的下端分别与左侧前下连接板11、左侧中下连接板14和左侧后下连接板18一一对应通过铰链9相铰接。
所述左侧前下连接板11、左侧中下连接板14、左侧后下连接板分别与底板20左侧的内上边框(底板20的边框为现有技术,图未示)螺栓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左侧前上板8、左侧前中板10的前侧与前可折叠框架的上立柱2、下立柱4的左侧面一一对应通过铰链9相铰接。
如图1所示,所述左侧前上板8和左侧前中板10的后侧分别与左侧中上板12、左侧中间板13的前侧螺栓连接。
所述左侧后上板16和左侧后中板17的后侧分别与后可折叠框架的上立柱2、下立柱4的左侧面一一对应通过铰链9相铰接。
所述左侧后上板16和左侧后中板17的前侧分别与左侧中上板12、左侧中间板13的后侧一一对应并螺栓连接在一起。
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至图6,所述后板由后上板22和后下板23组成,所述后上板22的下端与后下板23上端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连接在一起,后下板23下端与底板20通过铰链9相铰接。
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底板20的底部与底架21固定连接。本发明中各处板材(如底板20)均优选采用由金属骨架、绝热材料和内外蒙皮组成的常规复合保温板材。
所述底架21优选采用由金属型材构成的框架,其前后边框与前后可折叠框架的下横撑6固定连接,底架21四角下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的可折叠支腿34。
如图7、图6以及如图1至图5所示(各视图中的曲线箭头表示相应部件的旋转方向,直线箭头表示相应部件的直线运动方向;图7的视向为由上向下的俯视方向),后上板22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挂接轴51相适配的挂钩7,将后上板22向上翻时,将挂钩7挂在挂接轴51上,使后上板22能够以挂接轴51为铰接点旋转上翻,以便使后上板22作为前后单元连接部分65的顶板。
本发明的适于组合使用的单元模块化折叠活动房屋在所有缝隙处均设置防雨罩和橡胶密封条,抗风、防雨效果良好。本发明中各处所述铰链9均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适于组合使用的单元模块化折叠活动房屋既可单独使用,又可将多个本发明的折叠式活动房屋组合起来使用。
单独使用方法包括撑起方法和折叠方法。
撑起方法是:
将处于折叠状态的单元折叠房置于平地,支起底架21,翻转折叠支腿34,使之垂直地面;调整各个折叠支腿34的高度,使底架21平行于地面。使用外力撑起折叠房,使上立柱2和下立柱4展开在同一竖向直线上。拉起前门板的左、右门板32、31和后门板的后上板22、后下板23,并使其分别垂直于底板20,使用铰链9螺栓连接前可折叠框架的左右两侧的上立柱2、下立柱4与相应的左、右门板32、31(此处铰链9一直连接在上立柱2和下立柱4上,此时仅需将相应的铰链9通过螺栓连接到左、右门板32、31上即可)。
然后拆除左右门板32、31与底板铰接的铰链9,使左右门板32、31能以(与上立柱2、下立柱4相连接的)铰链9为转轴向外旋转并作房门使用。 固定锁紧并密封除左右门板32、31与上立柱2、下立柱4相连的铰链9以外的所有铰接部位,完成撑起作业过程。
折叠步骤是撑起步骤的逆操作。
组合使用方法分为前后组合方法和左右组合方法。图3中上下左右的虚线所示为组合时各处板材的旋转位置。图1中前后(图中的左右)虚线所示为该处板材在组合状态下的旋转位置。图2中上下左右的虚线所示为组合时各处板材的旋转位置。
图7中,标号61、62、63、64各表示一个适于组合使用的单元模块化折叠活动房屋单元,分别称为第一单元61、第二单元62、第三单元63和第四单元64。第一单元61和第二单元62、第三单元63和第四单元64为前后组合,第一单元61和第三单元63、第二单元62和第四单元64则为左右组合。
前后方向组合方法是:如图6、图7以及图1所示,将需要组合的第一单元61、第二单元62沿前后方向同向前后对齐,第一单元61在前,第二单元62在后,间距适当。调节可折叠支腿34将第一、第二单元61、62的底板高度调平。将第一单元61的后上板22和后下板23之间的连接螺栓拆除。
将第一单元61的后上板22上的挂钩7挂在第一单元61后可折叠框架上上横撑1上的挂接轴51上,使后上板22以挂接轴51为铰接点旋转上翻至与顶板15平齐的位置并固定密封;以后下板23与底板20的铰链9为旋转中心,将后下板23向外(即向后)旋转至与底板20平齐的位置并固定密封。
如图1中右侧虚线(即本发明的适于组合使用的单元模块化折叠活动房屋的后侧处的虚线)所示,后上板22和后下板23作为前后单元连接部分65的顶板和底板。
移动第二单元62,使第二单元62的前可折叠框架的上横撑1和下横撑6的前侧与第一单元61的后上板22和后下板23相接触。水平向外旋转第二单元62前门板的右门板31和左门板32,组成前后单元连接部分65的左右侧板。
连接固定各重合部件,形成前后方向上的组合,组合后各单元的底板20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重复以上过程,可进行前后方向的无数量限制的组合连接。
左右方向组合方法是:如图7所示,将需要组合的第一单元61和第三单元63按长度方向前后同向对齐,间距适当。调节可折叠支腿34将第一单元61和第三单元63的底板20的高度调平。
将第三单元63的右侧板上的右中调整板25以及右中调整板25与右上翻板24之间的铰链9拆除,将右上翻板24沿其上端与顶板15间的铰链9向上旋转90度,将右下翻板26和右下底翻板27沿旋转轴28向下旋转90度。
如图2中左侧(即本发明的适于组合使用的单元模块化折叠活动房屋的右侧)虚线位置所示,旋转后的第三单元的右上翻板24作为左右单元连接部分66的顶板,旋转后的右下翻板26和右下底翻板27作为左右单元连接部分66的底板。
分别拆除第一单元61上的左侧中上板12、左侧中间板13和左侧中下连接板14,移动第三单元63,使展开的第三单元的右上翻板24、右下翻板26的外框(外边缘)与第一单元61的顶板15和底板20的左边框(边缘)接触。
将第一单元61的左侧板的左侧前上板8和左侧前中板10,以及第一单元左侧板的后部分的左侧后上板16和左侧后中板17分别(沿其与上立柱2或下立柱4的铰接点)水平向外旋转90度。如图3中图示下侧虚线所示,旋转后的左侧前上板8和左侧前中板10作为左右单元连接部分的前侧板,旋转后的左侧后上板16和左侧后中板17作为左右单元连接部分的后侧板。
连接固定各重合部件,形成左右方向上的组合,组合后各单元的底板20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以此类推,重复以上过程,可进行左右方向的无数量限制的组合连接。
分别重复以上前后和左右组合步骤,即可形成前后和左右方向无数量限制的交叉组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