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0813A - 主观验光仪和验光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观验光仪和验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0813A
CN103300813A CN2013102074787A CN201310207478A CN103300813A CN 103300813 A CN103300813 A CN 103300813A CN 2013102074787 A CN2013102074787 A CN 2013102074787A CN 201310207478 A CN201310207478 A CN 201310207478A CN 103300813 A CN103300813 A CN 1033008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ker
diopter
correction
human eye
imaging l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74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00813B (zh
Inventor
郭曙光
王辉
李鹏
朱晓湘
吴蕾
张德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ot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OPTIM IMAGING TECHNIQUE CO Ltd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OPTIM IMAGING TECHNIQUE CO Ltd,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OPTIM IMAGING TECHNIQU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074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00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00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081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3/087906 priority patent/WO2014190696A1/zh
Priority to US14/366,668 priority patent/US20150245764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00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0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2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 A61B3/028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for testing visual acuity; for determination of refraction, e.g. phoropters
    • A61B3/032Devices for presenting test symbols or characters, e.g. test chart proje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2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 A61B3/028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for testing visual acuity; for determination of refraction, e.g. phorop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075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provided with adjusting devices, e.g. operated by control leve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观验光仪包括成像透镜和标识物,受测人眼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焦点处,所述标识物和受测人眼分别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两侧,且所述标识物经设置可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前后移动,所述主观验光仪沿所述标识物的移动路径标记有用于辨识球镜度的值D1,移动位置x为所述标识物的物距减去焦距f0,受测人眼能看清楚所述标识物时,受测人眼应配眼镜的球镜度为所述标识物所在的移动位置x处对应的球镜度D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主观验光方法。与传统方案需要移动目镜镜头和人眼位置来实现屈光补偿不同,本发明的验光仪和验光方法不需要人眼和镜头移动,需要移动的只有标识物。采用本发明验光,简单方便且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主观验光仪和验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眼验光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主观验光仪和验光方法。
背景技术
用视力表查视力,检查的是眼睛的分辨能力。验光检查的是眼睛的屈光状态。虽说这两种不同的检查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两种检查的目的不同,不能互相取代。传统的视力表测试人眼视力的设备简单,容易操作,已经普及到普通家庭。而传统的验光设备结构复杂,需要医生操作,且价格昂贵,很难在家庭和社区普及,更不能作为自行检查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成本低的主观验光仪。
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方便、低成本的主观验光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主观验光仪,包括成像透镜和标识物,受测人眼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焦点处,所述标识物和和所述受测人眼分别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两侧,且所述标识物可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前后移动,所述主观验光仪沿所述标识物的移动方向对应地标记有用于辨识球镜度的值,所述球镜度D1与移动位置x满足下式:
D1=x/f0 2
所述移动位置x为所述标识物的物距减去所述成像透镜焦距f0
受测人眼的球镜度为受测人眼能看清楚所述标识物时,所述标识物所在的移动位置x处对应的所述球镜度D1
一种主观验光仪,包括成像透镜和标识物,受测人眼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焦点处,所述标识物的被观测平面设置有向多个方向延伸的标识,所述标识物和受测人眼分别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两侧,且所述标识物可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前后移动,所述主观验光仪沿所述标识物的移动方向对应地标记有用于辨识球镜度的值,球镜度D1与移动位置x满足下式:
D1=x/f0 2
所述移动位置x为所述标识物的物距减去焦距f0
若受测人眼能看清楚全部标识,受测人眼的球镜度为所述标识物所在的移动位置x处对应的球镜度D1,且受测人眼的柱镜度为0;
若受测人眼不能看清楚全部标识,则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和柱镜度Dc按照以下方式测量:
受测人眼在能看清某一个方向延伸的一个标识的第一个移动位置的球镜度为:D1=x/f0 2
受测人眼在能看清与前一个标识相垂直的另一个标识的第二个移动位置的球镜度为:D3=x3/f0 2
若D1为球镜度,则柱镜度Dc=D3-D1,轴位为x3对应的清晰标识的方位,
若D3为球镜度,则柱镜度Dc=D1-D3,轴位为x对应的清晰标识的方位。
所述标识物上的标识的形状可以是端点聚集在同一个中心点、并向四周各个方向发散的多条发散线。更具体来说,形式可以为:
其具有从一个中心点向四周均匀发散的多条发散线,多条发散线在360度圆周内均匀布置;或者
其具有从一个中心点向四周均匀发散的多条发散线,多条发散线在360度圆周内均匀布置,且每条发射线向外发射的一端标有角度,其中一条或多条发射线作为基准,标有基准角度如0度或180度,其他发射线所标的角度是其相对于基准发射线的夹角。
一种主观验光仪,包括成像透镜、柱透镜和标识物,受测人眼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焦点处,柱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标识物的被观测平面设置有向多个方向延伸的标识物,所述标识物、所述柱透镜、所述成像透镜和受测人眼依次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安置,且所述标识物和所述柱透镜可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前后移动,所述主观验光仪上沿所述标识物的移动路径标记有用于辨识球镜度的值,且沿所述柱透镜的移动路径标记有用于辨识柱镜度的值;
球镜度D1与移动位置x满足下式:
D1=x/f0 2
移动位置x为所述标识物相对成像透镜的物距减去焦距f0
若受测人眼在柱透镜和标识物叠在一起移动时能看清楚全部标识,受测人眼的球镜度为所述标识物所在的移动位置x处对应的球镜度D1,且受测人眼的柱镜度为0;
若受测人眼在柱透镜和标识物叠在一起移动时不能看清楚全部标识时,则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和柱镜度Dc按照以下方式测量:
受测人眼在能看清某一个方向延伸的一个标识的第一个移动位置的球镜度为:D1=x/f0 2
受测人眼在能看清与前一个标识相垂直的另一个标识的第二个移动位置的球镜度为:D3=x3/f0 2
如果柱透镜是负柱透镜,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取为在第一个移动位置和第二个移动位置中的较大值处的球镜度,并在所述较大值处调节柱透镜的方位,以使得柱透镜的轴与清晰标识的方位一致,然后移动柱透镜距离y,直至所有的标识都清晰;
如果柱透镜是正柱透镜,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取为在第一个移动位置和第二个移动位置中的较小值处的球镜度,并在所述较小值处调节柱透镜的方位,以使得柱透镜的轴与清晰标识的方位一致,然后移动柱透镜距离y,直至所有的标识都清晰;
受测人眼的柱镜度Dc与移动距离y满足下式:
D c = ( y + y f 2 y - f 2 ) / f 0 2
柱透镜的轴向为柱镜度的轴位。
一种主观验光方法,包括:
安置成像透镜、标识物和受测人眼,受测人眼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焦点处,所述标识物和受测人眼分别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两侧,
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前后移动所述标识物,若所述标识物在移动位置x处受测人眼能看清楚所述标识物,受测人眼的球镜度按照下式计算:
D1=x/f0 2
所述移动位置x为所述标识物的物距减去焦距f0
一种主观验光方法,包括:
安置成像透镜、标识物和受测人眼,受测人眼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焦点处,所述标识物的被观测平面具有向多个方向延伸的标识,所述标识物和受测人眼分别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两侧,
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前后移动所述标识物,若所述标识物在移动位置x处受测人眼能看清楚全部标识,受测人眼的球镜度按照下式计算:
D1=x/f0 2
所述移动位置x为所述标识物的物距减去焦距f0
且受测人眼的柱镜度为0;
若受测人眼不能看清楚全部标识,则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和柱镜度Dc按照以下方式测量:
受测人眼在能看清某一个方向延伸的一个标识的第一个移动位置x的球镜度为D1=x/f0 2
受测人眼在能看清与前一个标识相垂直的另一个标识的第二个移动位置x3的球镜度为D3=x3/f0 2
若D1为球镜度,则柱镜度Dc=D3-D1,轴位为x3对应的清晰标识的方位,
若D3为球镜度,则柱镜度Dc=D1-D3,轴位为x对应的清晰标识的方位。
一种主观验光方法,包括:
安置成像透镜、柱透镜和标识物,受测人眼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焦点处,柱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标识物的被观测平面具有向多个方向延伸的标识,所述标识物、所述柱透镜、所述成像透镜和受测人眼依次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安置;
将所述柱透镜和所述标识物叠在一起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移动,若标识物在在移动位置x处受测人眼能看清楚全部标识,受测人眼的球镜度按照下式计算:
D1=x/f0 2
所述移动位置x为所述标识物相对成像透镜的物距减去焦距f0
且受测人眼的柱镜度为0;
若受测人眼在柱透镜和标识物叠在一起移动时不能看清楚全部标识时,则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和柱镜度Dc按照以下方式测量:
受测人眼在能看清某一个方向延伸的一个标识的第一个移动位置的球镜度为D1=x/f0 2
受测人眼在能看清与前一个标识相垂直的另一个标识的第二个移动位置的球镜度为D3=x3/f0 2
如果柱透镜是负柱透镜,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取为在第一个移动位置和第二个移动位置中的较大值处的球镜度,并在所述较大值处调节柱透镜的方位,以使得柱透镜的轴与清晰标识的方位一致,然后移动柱透镜距离y,直至所有的标识都清晰;
如果柱透镜是正柱透镜,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取为在第一个移动位置和第二个移动位置中的较小值处的球镜度,并在所述较小值处调节柱透镜的方位,以使得柱透镜的轴与清晰标识的方位一致,然后移动柱透镜距离y,直至所有的标识都清晰;
受测人眼的柱镜度Dc与移动距离y满足下式:
D c = ( y + y f 2 y - f 2 ) / f 0 2
柱透镜的轴向为柱镜度的轴位。
本发明与传统的带屈光调节的显微镜目镜的相同之处在于:1、都具有屈光调节(或屈光补偿)功能,2、都是为看清标识物而设计,对于目镜来说,标识物即物镜成像面上的细节,对于本发明来说,标识物为可以是某一平面上的图样。
本发明与传统的带屈光调节的显微镜目镜的不同之处以及相应的优势在于:
1、对于带屈光调节的目镜来说,需要看清的平面是物镜的成像面,该平面是不能动的,因此,需要通过移动目镜的镜头来实现屈光补偿,相应地,人眼位置也要跟随移动;本发明的验光仪则不然,人眼和镜头都是不动的,需要移动的是标识物。
2、对于目镜来说,上述平面是物镜的成像面,该平面是一个概念,不存在一个实物与之对应;本发明的验光仪则不然,标识物是一个实物,例如经过设计的带有精细刻划的放射状线的一个平面。
3、目镜只有屈光补偿的需求,无须标示屈光补偿的度数,因此,对于人眼与镜片之间的距离也没有要求,一般尽可能地让人眼与镜片靠近;本发明要求对人眼进行验光,并为了实现球镜度(屈光度)的线性标度,采用人眼表面位于镜头焦点的设计理念。
4、目镜没有散光补偿的设计,本发明则可以进一步实现柱镜度(散光度)测量。
本发明的主观验光仪相对于传统的验光设备结构简单,小型化,且成本低,而且本发明的主观验光仪和主观验光方法操作起来十分简便,易于使用,普通用户均可使用该主观验光仪自行验光,特别适用于家庭、社区等场合的简易验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观验光仪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观验光仪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标识物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标识物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里,一种主观验光仪包括成像透镜103和标识物101,受测人眼104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103的焦点处,所述标识物101和受测人眼104分别沿所述成像透镜103的光轴位于所述成像透镜103的两侧,且所述标识物101设置可沿所述成像透镜103的光轴前后移动,所述主观验光仪沿所述标识物101的移动位置x对应地标记有用于辨识球镜度D1的值(未图示)。
应理解,本文中的成像透镜不限于是单个透镜,也可以是多个透镜的透镜组合。
如图1所示,在另一实施例里,一种主观验光仪包括成像透镜103、柱透镜102和标识物101,受测人眼104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103的焦点处,柱透镜102的焦距为f2,所述标识物101的被观测平面具有向多个方向延伸的标识(未图示),所述标识物101、所述柱透镜102、所述成像透镜103和受测人眼依次沿所述成像透镜103的光轴安置,且所述标识物和所述柱透镜102可沿所述成像透镜103的光轴前后移动,所述主观验光仪沿所述标识物101的移动路径对应地标记有用于辨识球镜度D1的值(未图示),且所述主观验光仪沿所述柱透镜102的移动方向对应地标记有用于辨识柱镜度的值(未图示)。所述值可以是预先算好的相应位置上的球镜度或柱镜度的值,也可以是可用于计算出球镜度或柱镜度的中间值。
应理解,本文中的柱透镜也不限于是单个柱透镜,也可以是多个透镜的透镜组合获得柱透镜功能。
如图2所示,在又一实施例里,一种主观验光仪包括成像透镜103、柱透镜102、标识物101、第一套筒111、第二套筒112和第三套筒113,受测人眼104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103的焦点处,柱透镜102的焦距为f2,所述标识物101的被观测物面具有向多个方向延伸的标识,所述标识物101、所述柱透镜102、所述成像透镜103和受测人眼104依次沿所述成像透镜103的光轴安置,成像透镜103固定在第一套筒111上,标识物101固定在第二套筒112上,第二套筒112可以在第一套筒111上滑动,调节第二套筒112可改变标识到成像透镜103的距离,柱透镜102固定在第三套筒113,在第二套筒112滑动时第三套筒113随着第二套筒112一起在第一套筒111上滑动,且第三套筒113可在第二套筒112上滑动并可以套筒轴为转动轴转动。可以从镜筒后方提供照明,可采用自然光或者在镜筒后方设置光源(未图示)。第一套筒111上可标示表示球镜度度数的值。第二套筒112可标示表示柱镜度度数的值。
在另一实施例里,也可以省去前一实施例主观验光仪的柱透镜102以及第三套筒113。
测量原理
测球镜度:
成像透镜103的焦距为f0,被测者人眼处于成像透镜103的焦距位置,标识物101相对于成像透镜103的物距为f0+x,x为标识物的移动距离,即标识物移动到该位置,人眼可清晰得看见标识物,像距为v,
则根据物像关系式可以得到:
1 f 0 + x + 1 v = 1 f 0
相对应的配镜的球镜度D1
1 v - f 0 = D 1 , 将其带入上式
1 f 0 + x + 1 f 0 + 1 D 1 = 1 f 0
推出D1=x/f0 2
即,通过上式,知道标识物移动的距离即可求出配镜球镜度,且标识物移动的距离与配镜球镜度成线性关系。
测柱镜度(通过柱透镜):
对于柱透镜102,其焦距为f2
标识物101相对于柱透镜102的物距为y(即柱透镜相对于标识物101的移动距离),标识物101的像的像距为v1,其物像关系式为:
1 y + 1 v 1 = 1 f 2
标识物101相对于柱透镜102的像方为成像透镜103的物方,则其物方距离为f1+x-y-v1,其像方距离为v2,物像关系式为:
1 f 1 + x - y - v 1 + 1 v 2 = 1 f 0
D2垂直于柱透镜轴方位的球镜度
1 v 2 - f 2 = D 2
结合上述公式,得到
v 1 = 1 / ( 1 f 2 - 1 y ) = y f 2 y - f 2
D1=x/f0 2
D 2 = x - y - v 1 f 0 2 = x - y - y f 2 y - f 2 f 0 2
Dc为柱镜度度数,即柱镜度
D c = D 1 - D 2 = ( y + y f 2 y - f 2 ) / f 0 2
柱镜度也可以通过省去柱透镜的实施例来进行测量。
实施例一
标识物101可以是一幅图片,其上有不同方位的条纹线或者类似于传统散光表的放射线等。在下文的描述中以放射线(标识物上标有
Figure BDA00003268789100086
符号,放射线状)为例。
当标识物移动至某一位置x,标识物
Figure BDA00003268789100087
所有方向的线同时清晰时,则被测者的球镜度即球镜度为D1=x/f0 2,此时被测者无散光或者散光很小可忽略不计,柱镜度即柱镜度为0。
当标识物
Figure BDA00003268789100088
所有方向的线不同时清晰时,则有两个位置使得互相垂直的两条放射线清晰;
参阅图1,测量时,标识物101前后移动,如果出现两个位置可以清晰的看见放射线某一方向的线,且该两个方向的放射线互相垂直,则
对第一个位置,算出的球镜度为:D1=x/f0 2
对第二个位置,算出的球镜度为D3=x3/f0 2
若D1为球镜度,则D3-D1为柱镜度,轴位为x3对应的放射线的方位;
若D3为球镜度,则D1-D3为柱镜度,轴位为x对应的放射线的方位。
该实施例不需要柱透镜即可实现球镜度和柱镜度的测量。
参见图3a和图3b,所述标识物上的标识的形状可以是端点聚集在同一个中心点、并向四周各个方向发散的多条发散线。
更具体来说,如图3a所示,所述标识物的形式可以是,具有从一个中心点向四周均匀发散的多条发散线,多条发散线在360度圆周内均匀布置。
如图3b所示,在图3a所示标识物的基础上,每条发射线向外发射的一端还标有角度,其中一条或多条发射线作为基准,具有基准角度,如图3b中处于水平方向的两条发射线,分别标为0度和180度,其他发射线所标的角度是其相对于这两条基准发射线的夹角。
每相邻两发射线的夹角以及发射线所标的角度与发射线的条数有关,比如,在图3b所示的标识物中,发射线的条数是12条,则每相邻两发射线的夹角为30度,发射线所标的角度也以30度为梯度而变化。
标角度的优点在于:在验人眼散光度的时候,转动主观验光仪的转筒,当眼睛看清能看清楚哪一条发射线的时候,就可以找到相对应的角度,从而方便确定散光度数。
标识物的发射线的条数是非限制性的,与之对应的角度也可以是多种的,比如,除图3b所示的发射线角度0,30,60,90,120,150,180之外,还可以是:
0,45,90,135,180,或者
0,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180等等。
即发射线的条数和相邻发射线的夹角可以灵活设定。
实施例二
同样,标识物101可以是一幅图片,具有不同方位的条纹线或者类似于传统散光表的放射线等。在下文的描述中以放射线(标识物上标有
Figure BDA00003268789100091
符号,放射线状)为例。本实施例利用到柱透镜102,柱透镜102和标识物101重叠在一起前后移动,也有两种情况:
当被测者在某一位置x能够很清晰地看见标识物
Figure BDA00003268789100092
符号中的所有线,则可根据上文中球镜度的计算方法算出被测者的球镜度度数,且可知被测人眼没有散光。
当移动到某两个位置,被测者可清晰地看见标识物符号中的相垂直两条线中的某一条线清晰时,可根据上文中球镜度的计算方法算出这两处的球镜度度数。且可知被测人眼具有散光,接下来可进行柱镜度数测量:
如果采用的是负柱透镜,调节至x较大值使放射线某一条最清晰,将该处的球镜度度数取为被测者的球镜度,接着调节柱透镜的方位,使柱透镜的轴与放射线最清晰的那条线的方位一致,然后移动柱透镜,直至所有的放射线都清晰,柱透镜移动的距离为y,根据上述公式即可求出柱镜度数;
如果采用的是正柱透镜,调节至x较小值使放射线某一条最清晰,将该处的球镜度度数取为被测者的球镜度,接着调节柱透镜的方位,使柱透镜的轴与放射线最清晰的那条线的方位一致,然后移动柱透镜,直至所有的放射线都清晰,柱透镜移动的距离为y,根据上述公式即可求出柱镜度数;
其中柱透镜的轴向为柱镜度的轴位。
实施例二相比于实施例一,采用柱透镜测柱镜度(柱镜度)的设计,显著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柱镜度的直接标注,便于读取测量结果。
实施例一相比于实施例二,优势在于设备更简单,成本更低。
同样,在实施例二中,标识物也可以采用如图3a和图3b所示的标识物的形式。
实施例三
参阅图2,所示为一个具体实施例。
透镜103被固定在第一套筒111中,受测人眼104角膜前表面位于透镜103的焦点处。标识物101同样可以是一幅图片、不同方位的条纹线、或者类似于传统散光表的放射线等。在下文的描述中以放射线为例。标识物101固定在第二套筒112上,第二套筒112可以在第一套筒111内滑动,调节第二套筒112可改变标识物到透镜的距离。柱透镜固定在第三套筒113上,第三套筒113可以在第二套筒112内滑动且以套筒轴为转动轴转动,调节第三套筒113可改变柱透镜的方位以及柱透镜到标识物的距离。调节第二套筒112时,第三套筒113随着第二套筒112一起在第一套筒111起滑动。
被测者人眼角膜需处于成像透镜103的焦点位置,此时,套筒上有标示的度数(球镜度)与标识物101移动的距离成线性关系。
当被测者近视或远视时,可通过旋转镜身上的套筒实现标识物101的移动,直到被测者能够清晰的看见标识物101,则停止旋转套筒,此时套筒上标示的球镜度数即为被测者的近视度数。
测量时,首先调节第三套筒113,使得柱透镜与标识物贴在一起,即柱透镜到标识物的距离为零。此时,柱透镜对标识物的成像没有贡献。标识物到透镜的初始距离为透镜的焦距f0。此时,标识物成像在无穷远处,如果受测者是正视眼,受测者就会看到清晰的放射线。即,当被测者球镜度为0(正常视力),标识物处于成像透镜的焦点位置时,被测者即可清晰得看见标识物101的放射线。
测量过程中,通过调节第二套筒112改变标识物到透镜的距离,直至放射线清晰或者放射线其中一个方向清晰。如果第二套筒112在某一个位置所有方向的放射线都同等清晰,说明受测者没有散光或者散光很小可以忽略;如果发现第二套筒112在某一个位置只能有一个方向的放射线清晰,则通过调节第二套筒112,一定能够找到另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受测者会发现只有与刚才清晰的放射线相垂直的放射线变得清晰。
通过记录套筒相应的移动位置,可通过查看预先计算好的数值获取球镜度和柱镜度。
实施例四
与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主观验光仪的柱透镜102以及第三套筒113。球镜度和柱镜度可按实施例一里的方法予以测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主观验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成像透镜和标识物,受测人眼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焦点处,所述标识物和所述受测人眼分别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两侧,且所述标识物经设置可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前后移动,所述主观验光仪沿所述标识物的移动路径标记有用于辨识球镜度的值,所述球镜度D1与移动位置x满足下式:
D1=x/f0 2
所述移动位置x为所述标识物的物距减去所述成像透镜焦距f0
受测人眼的球镜度为受测人眼能看清楚所述标识物时,所述标识物所在的移动位置x处对应的所述球镜度D1
2.一种主观验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透镜和标识物,受测人眼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焦点处,所述标识物的被观测平面设置有向多个方向延伸的标识,所述标识物和所述受测人眼分别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两侧,且所述标识物经设置可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前后移动,所述主观验光仪沿所述标识物的移动路径标记有用于辨识球镜度的值,球镜度D1与移动位置x满足下式:
D1=x/f0 2
所述移动位置x为所述标识物的物距减去焦距f0
若受测人眼能看清楚全部标识,受测人眼的球镜度为所述标识物所在的移动位置x处对应的球镜度D1,且受测人眼的柱镜度为0;
若受测人眼不能看清楚全部标识,则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和柱镜度Dc按照以下方式测量:
受测人眼在能看清某一个方向延伸的一个标识的第一个移动位置的球镜度为:D1=x/f0 2
受测人眼在能看清与前一个标识相垂直的另一个标识的第二个移动位置的球镜度为:D3=x3/f0 2
若D1为球镜度,则柱镜度Dc=D3-D1,轴位为x3对应的清晰标识的方位,
若D3为球镜度,则柱镜度Dc=D1-D3,轴位为x对应的清晰标识的方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观验光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成像透镜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标识物固定在所述第二套筒上,经设置所述第二套筒可以在第一套筒上滑动,调节第二套筒可改变标识到成像透镜的距离,用于辨识球镜度的值沿套筒轴标示在所述第一套筒或所述第二套筒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观验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物的形式为:
其具有从一个中心点向四周均匀发散的多条发散线,多条发散线在360度圆周内均匀布置;或者
其具有从一个中心点向四周均匀发散的多条发散线,多条发散线在360度圆周内均匀布置,且每条发射线向外发射的一端标有角度,其中一条或多条发射线为基准,标有基准角度如0度或180度,其他发射线所标的角度是其相对于基准发射线的夹角。
5.一种主观验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透镜、柱透镜和标识物,受测人眼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焦点处,柱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标识物的被观测平面设置有向多个方向延伸的标识,所述标识物、所述柱透镜、所述成像透镜和受测人眼依次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安置,且所述标识物和所述柱透镜可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前后移动,所述主观验光仪上沿所述标识物的移动路径标记有用于辨识球镜度的值,且沿所述柱透镜的移动路径标记有用于辨识柱镜度的值;
球镜度D1与移动位置x满足下式:
D1=x/f0 2
移动位置x为所述标识物对于成像透镜的物距减去焦距f0
若受测人眼在柱透镜和标识物叠在一起移动时能看清楚全部标识,受测人眼的球镜度为所述标识物所在的移动位置x处对应的球镜度D1,且受测人眼的柱镜度为0;
若受测人眼在柱透镜和标识物叠在一起移动时不能看清楚全部标识时,则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和柱镜度Dc按照以下方式测量:
测出能看清某一个方向延伸的一个标识的第一个移动位置的球镜度为:D1=x/f0 2
测出能看清与前一个标识相垂直的另一个标识的第二个移动位置的球镜度为:D3=x3/f0 2
如果柱透镜是负柱透镜,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取为在第一个移动位置和第二个移动位置中的较大值处的球镜度,并在所述较大值处调节所述柱透镜的方位,以使得所述柱透镜的轴与清晰标识的方位一致,然后移动所述柱透镜距离y,直至所有的标识都清晰;
如果所述柱透镜是正柱透镜,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取为在第一个移动位置和第二个移动位置中的较小值处的球镜度,并在所述较小值处调节柱透镜的方位,以使得柱透镜的轴与清晰标识的方位一致,然后移动柱透镜距离y,直至所有的标识都清晰;
受测人眼的柱镜度Dc与移动距离y满足下式:
D c = ( y + y f 2 y - f 2 ) / f 0 2
柱透镜的轴向为柱镜度的轴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观验光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三套筒,所述成像透镜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所述标识物固定在第二套筒上,经设置所述第二套筒可以在所述第一套筒上滑动,调节所述第二套筒可改变所述标识物到所述成像透镜的距离,所述柱透镜固定于所述第三套筒,在所述第二套筒滑动时第三套筒随着第二套筒起在第一套筒上滑动,且第三套筒可在第二套筒上滑动并可以第二套筒轴为转动轴转动,用于辨识球镜度的值沿套筒轴向标示在所述第一套筒上,用于辨识柱镜度的值沿套筒轴标示在所述第二套筒上。
7.一种主观验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置成像透镜、标识物和受测人眼,受测人眼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焦点处,所述标识物和受测人眼分别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两侧,
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前后移动所述标识物,若所述标识物在移动位置x处受测人眼能看清楚所述标识物,受测人眼的球镜度按照下式计算:
D1=x/f0 2
移动位置x为所述标识物的物距减去焦距f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观验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物为平面上的图样。
9.一种主观验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置成像透镜、标识物和受测人眼,受测人眼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焦点处,所述标识物的被观测平面具有向多个方向延伸的标识,所述标识物和受测人眼分别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两侧,
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前后移动所述标识物,若所述标识物在移动位置x处受测人眼能看清楚全部标识,受测人眼的球镜度按照下式计算:
D1=x/f0 2
所述移动位置x为所述标识物的物距减去焦距f0
且受测人眼的柱镜度为0;
若受测人眼不能看清楚全部标识,则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和柱镜度Dc按照以下方式测量:
受测人眼在能看清某一个方向延伸的一个标识的第一个移动位置x的球镜度为D1=x/f0 2
受测人眼在能看清与前一个标识相垂直的另一个标识的第二个移动位置x3的球镜度为D3=x3/f0 2
若D1为球镜度,则柱镜度Dc=D3-D1,轴位为x3对应的清晰标识的方位,
若D3为球镜度,则柱镜度Dc=D1-D3,轴位为x对应的清晰标识的方位。
10.一种主观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置成像透镜、柱透镜和标识物,受测人眼角膜前表面位于所述成像透镜的焦点处,柱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标识物的被观测平面具有向多个方向延伸的标识,所述标识物、所述柱透镜、所述成像透镜和受测人眼依次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安置;
将所述柱透镜和所述标识物叠在一起沿所述成像透镜的光轴移动,若标识物在在移动位置x处受测人眼能看清楚全部标识,受测人眼的球镜度按照下式计算:
D1=x/f0 2
所述移动位置x为所述标识物相对成像透镜的物距减去焦距f0
且受测人眼的柱镜度为0;
若受测人眼在柱透镜和标识物叠在一起移动时不能看清楚全部标识时,则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和柱镜度Dc按照以下方式测量:
测出能看清某一个方向延伸的一个标识的第一个移动位置的球镜度为D1=x/f0 2
测出能看清与前一个标识相垂直的另一个标识的第二个移动位置的球镜度为D3=x3/f0 2
如果柱透镜是负柱透镜,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取为在第一个移动位置和第二个移动位置中的较大值处的球镜度,并在所述较大值处调节柱透镜的方位,以使得柱透镜的轴与清晰标识的方位一致,然后移动柱透镜距离y,直至所有的标识都清晰;
如果柱透镜是正柱透镜,受测人眼的球镜度取为在第一个移动位置和第二个移动位置中的较小值处的球镜度,并在所述较小值处调节柱透镜的方位,以使得柱透镜的轴与清晰标识的方位一致,然后移动柱透镜距离y,直至所有的标识都清晰;
受测人眼的柱镜度Dc与移动距离y满足下式:
D c = ( y + y f 2 y - f 2 ) / f 0 2
柱透镜的轴向为柱镜度的轴位。
CN201310207478.7A 2013-05-29 2013-05-29 主观验光仪 Active CN103300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7478.7A CN103300813B (zh) 2013-05-29 2013-05-29 主观验光仪
PCT/CN2013/087906 WO2014190696A1 (zh) 2013-05-29 2013-11-27 主观验光仪和验光方法
US14/366,668 US20150245764A1 (en) 2013-05-29 2013-11-27 Subjective eye refractometer and refractometry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7478.7A CN103300813B (zh) 2013-05-29 2013-05-29 主观验光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0813A true CN103300813A (zh) 2013-09-18
CN103300813B CN103300813B (zh) 2014-12-24

Family

ID=49126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7478.7A Active CN103300813B (zh) 2013-05-29 2013-05-29 主观验光仪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245764A1 (zh)
CN (1) CN103300813B (zh)
WO (1) WO2014190696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54708A (zh) * 2013-11-14 2014-03-26 深圳市莫廷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视力检测装置及视力检测方法
WO2014190696A1 (zh) * 2013-05-29 2014-12-04 深圳市莫延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主观验光仪和验光方法
CN105662329A (zh) * 2016-02-19 2016-06-15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观验光装置及主观验光方法
CN106137116A (zh) * 2016-08-26 2016-11-23 四川远瞻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力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833388A (zh) * 2018-08-15 2020-02-25 碁音数码(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观验光系统
CN115590459A (zh) * 2022-10-25 2023-01-13 江苏鸿晨集团有限公司(Cn) 一种高精度的散光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87373A1 (en) * 2017-09-28 2020-08-05 Essilor International Vision measurem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measuring vision using the same
CN113693549A (zh) * 2021-08-31 2021-11-26 广东艾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力检测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09164A1 (de) * 1980-03-10 1981-09-24 Josef Priv.-Doz. Dr. 5000 Köln Reiner Geraet zur subjektiven refraktionsbestimmung
DE10017298A1 (de) * 2000-04-07 2001-10-11 Optik Jaudes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s Augenastigmatismus nach der Kreuzzylinder-Methode
US20030053027A1 (en) * 2001-04-16 2003-03-20 Sarver Edwin J. Subjective refraction by meridional power matching
WO2003090612A1 (en) * 2002-04-26 2003-11-06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ptometry measurement device
US20040174499A1 (en) * 2001-06-20 2004-09-09 Akio Toshima Eyeglass/contact lens power determining system, and its method
CN1653374A (zh) * 2002-03-13 2005-08-10 E-视觉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组件的电-光透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8846A (en) * 1981-02-02 1983-10-11 Andrew M. C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creasing visual acuity
US5483305A (en) * 1993-01-25 1996-01-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ye examining apparatus
US5455645A (en) * 1994-04-11 1995-10-03 Lacrimedics, Inc. Refractometer for measuring spherical refractive errors
US5675399A (en) * 1994-04-30 1997-10-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hthalmic apparatus
WO2004112576A2 (en) * 2003-06-20 2004-12-29 Visx,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on of objective visual acuity based on wavefront measurements
JP4699069B2 (ja) * 2005-03-31 2011-06-08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検眼装置
EP2077747A1 (en) * 2006-10-16 2009-07-15 Karan Aggarwal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bjectiv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fractive error of the eye
US8226238B2 (en) * 2010-02-10 2012-07-24 Carl Zeiss Vis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bjective refraction
CN103300813B (zh) * 2013-05-29 2014-12-24 深圳市莫廷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主观验光仪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009164A1 (de) * 1980-03-10 1981-09-24 Josef Priv.-Doz. Dr. 5000 Köln Reiner Geraet zur subjektiven refraktionsbestimmung
DE10017298A1 (de) * 2000-04-07 2001-10-11 Optik Jaudes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s Augenastigmatismus nach der Kreuzzylinder-Methode
US20030053027A1 (en) * 2001-04-16 2003-03-20 Sarver Edwin J. Subjective refraction by meridional power matching
US20040174499A1 (en) * 2001-06-20 2004-09-09 Akio Toshima Eyeglass/contact lens power determining system, and its method
CN1653374A (zh) * 2002-03-13 2005-08-10 E-视觉有限公司 具有集成组件的电-光透镜
WO2003090612A1 (en) * 2002-04-26 2003-11-06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ptometry measurement device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0696A1 (zh) * 2013-05-29 2014-12-04 深圳市莫延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主观验光仪和验光方法
CN103654708A (zh) * 2013-11-14 2014-03-26 深圳市莫廷影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视力检测装置及视力检测方法
WO2015070672A1 (zh) * 2013-11-14 2015-05-21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视力检测装置及视力检测方法
CN103654708B (zh) * 2013-11-14 2015-10-21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视力检测装置
CN105662329A (zh) * 2016-02-19 2016-06-15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观验光装置及主观验光方法
CN105662329B (zh) * 2016-02-19 2017-10-13 深圳市斯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观验光装置及主观验光方法
CN106137116A (zh) * 2016-08-26 2016-11-23 四川远瞻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力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833388A (zh) * 2018-08-15 2020-02-25 碁音数码(厦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观验光系统
CN115590459A (zh) * 2022-10-25 2023-01-13 江苏鸿晨集团有限公司(Cn) 一种高精度的散光板
CN115590459B (zh) * 2022-10-25 2023-07-07 江苏鸿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的散光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0813B (zh) 2014-12-24
WO2014190696A1 (zh) 2014-12-04
US20150245764A1 (en) 2015-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0813B (zh) 主观验光仪
Kaschke et al. Optical devices in ophthalmology and optometry: technology, design principl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CN104887176B (zh) 手持式自主视力测量装置及视力测量方法
CN103654708B (zh) 一种手持视力检测装置
US20220244568A1 (en) Ophthalmic lens
CN108204889A (zh) 一种新型的眼镜光学参数全局检测方法和装置
EP3369365A1 (en) Binocular optometry device and optometry method
JP6349751B2 (ja) 眼科用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EP3096179A1 (en) Toric intraocular lens
CN103417187A (zh) 数码检影验光系统
CN202636906U (zh) 检影验光显像装置
CN205234446U (zh) 主观验光仪
JPS60249931A (ja) 検眼装置
US9675242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reening a state of ophthalmic fatigue of an individual
CN202568203U (zh) 一种电脑验光仪的光学系统
CN1820699A (zh) 晶状体动态散光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7827825U (zh) 一种家用屈光度数测量设备
DE10341161B3 (de) Testvorrichtung für Intraokularlinsen
CN219895703U (zh) 连续变焦验光光学系统和便携式主观验光仪
CN105372041A (zh) 一种基于LabVIEW的双光栅同轴检焦装置和检焦方法
Sui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optical system for Placido-disc topography
JP6708955B2 (ja) 眼鏡処方補助装置,および,眼鏡処方補助プログラム
CN204666338U (zh) 一种基于LabVIEW的双光栅同轴检焦装置
CN213091132U (zh) 一种视度值达标检测装置
CN103969814B (zh) 一种光学变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7

Address after: 518000 803, block B, Jingang center, Jingang building, houye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ot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401, entrepreneurship Park, University Town, Lishan Road, Xili Tow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OPTIM IMAGING TECHNIQUE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ERTAIN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L302, Building 2, Skyworth Innovation Valley, No. 8 Tangtou 1st Road, Tangto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8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ot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803, block B, Jingang center, Jingang building, houye community, Xixi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mot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