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9750B - 钵苗移栽机 - Google Patents

钵苗移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9750B
CN103299750B CN201310270551.5A CN201310270551A CN103299750B CN 103299750 B CN103299750 B CN 103299750B CN 201310270551 A CN201310270551 A CN 201310270551A CN 103299750 B CN103299750 B CN 1032997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transport tape
pot seedling
body frame
seedling transplan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705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9750A (zh
Inventor
张文强
马锃宏
李伟
李南
李涛
农克俭
耿长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GRIBO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GRIBO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GRIBO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GRIBOT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705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997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99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9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9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97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钵苗移栽机,包括主架,所述主架上设有:滚筒,该滚筒位于该主架的前部;传输带,该传输带和该滚筒联动,且该传输带前端高、后端低;开沟植苗器,该开沟植苗器前部设有开沟器,该开沟器后部设有落苗通道,且该落苗通道的上端连接该传输带的后端;座位平台,该座位平台位于该开沟植苗器上方;镇压覆土轮,该镇压覆土轮和该开沟植苗器相配;调高轮,该调高轮位于该主架的后部。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通用性较强,且结构简单,利于推广。

Description

钵苗移栽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钵苗移栽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旱地农作物主要靠播种栽培。随着育苗移栽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育苗移栽的优越性日益凸显。原因在于:育苗移栽可改善作物栽培农艺;提前农作物播种期、延长农作物生育期;有助于壮苗、保证幼苗存活率;提高农作物抵抗寒冷、干旱、盐碱和病虫害的能力。一言概之,育苗移栽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在实际应用中,育苗移栽技术适用于玉米、棉花、甘薯、甜菜、蔬菜、烟草等多种农作物。
然而,现在育苗移栽大部分需要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工作重复性高、工时消耗长,增加了劳动力成本投入,降低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为此,市场上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旱地移栽机,但每种机型只能移栽特定的一种或几种农作物,通用性不强。而且,大部分旱地移栽机结构复杂,推广使用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钵苗移栽机,它具有通用性较强,且结构简单,利于推广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钵苗移栽机,包括主架,所述主架上设有:
——滚筒,该滚筒位于该主架的前部;
——传输带,该传输带和该滚筒联动,且该传输带前端高、后端低;
——开沟植苗器,该开沟植苗器前部设有开沟器,该开沟器后部设有落苗通道,且该落苗通道的上端连接该传输带的后端;
——座位平台,该座位平台位于该开沟植苗器上方;
——镇压覆土轮,该镇压覆土轮和该开沟植苗器相配;
——调高轮,该调高轮位于该主架的后部。
所述传输带和该滚筒的联动方式为:该滚筒的中心轴上固定有大链轮,该传输带的上端套绕在一带轮上,该带轮不可旋转的套在一传输主动轴上,且该传输主动轴上固定有小链轮,同时,该大链轮和该小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且该大链轮和该链条的外侧咬合,该小链轮和该链条的内侧咬合。
所述大链轮和该链条的外侧咬合且该小链轮和该链条的内侧咬合的实现方式为:该大链轮的两边侧分别设有一固定中间链轮以及一活动中间链轮,且该固定中间链轮、活动中间链轮均与该链条的内侧咬合。
所述活动中间链轮能够活动的实现方式为:该活动中间链轮位于一摆杆上,该摆杆铰连于该主架上,且该摆杆连接有调节螺栓。
所述带轮不可旋转的套在该传输主动轴上的实现方式为:该带轮的侧壁上螺接有紧固螺钉。
所述传输带为同步带,且该传输带外侧面设有凹凸齿,同时,该传输带的外部固定有张紧折板,该张紧折板上设有调节槽,该调节槽内滑动连接有和该传输带的外侧表面相配的尼龙轮。
所述开沟器的入土角为75°、迎面切角为45°,且该开沟器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所述落苗通道包括:2个侧板,该2个侧板的中间前部设有前挡板,该前挡板的后方位于该2个侧板之间设有后挡板,同时,该侧板的前部下侧向下延伸形成有回土挡板,且该前挡板和该回土挡板的后侧边之间的距离为8~12mm。
所述后挡板包括横向移动挡板,该横向移动挡板的前部设有竖向移动挡板。
所述镇压覆土轮包括“V”型双轮,且该“V”型双轮铰连在该主架上,同时,该“V”型双轮和该主架之间设有调高螺栓。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通用性较强,且结构简单,利于推广。本发明的钵苗移栽机的滚筒在拖拉机的拖动下向前滚动,经过链传动后,该滚筒带动传输带运动,该过程中,坐在座位平台上的操作者均匀的投放钵苗到运动的传输带上,而传输带输送钵苗到开沟植苗器的入口,钵苗自由下落到开沟形成的沟槽中,在开沟回流土壤和镇压覆土轮的作用下完成钵苗栽植。这样的钵苗移栽机无需采用复杂的电子控制等方式,从而结构较为简单、操作较为方便。而且,该钵苗移栽机的移栽行距、株距均可调节,亦可通过调节开沟植苗器上的落苗通道大小等参数来适应不同农作物的移栽,从而通用性较强,极具可推广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滚筒和传输带联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传输带及其连接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开沟植苗器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A-A向视图;
图7是图5的B-B向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镇压覆土轮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0、主架;20、滚筒,21、大链轮,211、固定中间链轮,212、活动中间链轮,213、摆杆,214、调节螺栓;30、传输带,31、带轮,311、紧固螺钉,32、凹凸齿,33、传输主动轴,34、小链轮,351、张紧折板,3511、调节槽,352、尼龙轮;40、开沟植苗器,41、开沟器,42、落苗通道,421、侧板,4211、回土挡板,422、前挡板,423、后挡板,4231、横向移动挡板,4232、竖向移动挡板;50、座位平台;60、镇压覆土轮,61、“V”型双轮,62、调高螺栓;70、链条;80、调高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钵苗移栽机,包括主架10,该主架10上设有:滚筒20、传输带30、开沟植苗器40、座位平台50、镇压覆土轮60和调高轮80。
具体的讲:
该滚筒20位于该主架10的前部。比如,该滚筒20具体位于该主架10的前端下部,用于将土壤表面压实平整。同时,该滚筒20上方亦可设有三层结构的穴盘支架。
该传输带30和该滚筒20联动,即,该滚轮20转动后带动该传输带30动作。而且,该传输带30前端高、后端低。比如,该传输带30用于输送钵苗的一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呈30°。当然,该传输带30可以是多条。
该开沟植苗器40前部设有用于在土壤上形成沟槽的开沟器41,该开沟器41后部设有供钵苗下落的落苗通道42,且该落苗通道42的上端连接该传输带30的后端。即,从该传输带30上输送过来的钵苗落至该落苗通道42内。
该座位平台50用于放置钵苗以及供操作者坐或站,从而该座位平台50位于该开沟植苗器40上方。
该镇压覆土轮60和该开沟植苗器40相配。即,该镇压覆土轮60位于该开沟植苗器40的正后方,用于覆盖已经载入钵苗的沟槽并将土壤压实。
该调高轮80位于该主架10的后部。该调高轮80起到和该滚轮20共同支撑该主架10的作用,且能够起到调节该主架10的后部高度的作用。显然,调节该调高轮80即可调整该开沟器41的开沟深度。当然,为了减小该钵苗移栽机的稳定性,该调高轮80可以是3组。
结合图3和图4所示,该传输带30和该滚筒20的联动方式为:该滚筒20的中心轴上固定有大链轮21,该传输带30的上端套绕在一带轮31上,该带轮31不可旋转的套在一传输主动轴33上,且该传输主动轴33上固定有小链轮34。同时,该大链轮21和该小链轮34之间通过链条70连接,且该大链轮21和该链条70的外侧咬合,该小链轮34和该链条70的内侧咬合。即,该大链轮21和该小链轮34反向旋转。当然,该大链轮21和该小链轮34的齿数配合能够更换,从而使该传输带30和该滚筒20具有不同的传动比。显然,这样的联动方式稳定可靠,且较为简单。
该大链轮21和该链条70的外侧咬合且该小链轮34和该链条70的内侧咬合的实现方式为:该大链轮21的两边侧分别设有一固定中间链轮211以及一活动中间链轮212,且该固定中间链轮211、活动中间链轮212均与该链条70的内侧咬合。也就是说,该固定中间链轮211和该活动中间链轮212引导该链条70的走向,从而使该链条70和该大链轮21、该小链轮34分别位于该链条70的外侧和内侧。
该活动中间链轮212能够活动的实现方式为:该活动中间链轮212位于一摆杆213上,该摆杆213铰连于该主架10上,且该摆杆213连接有调节螺栓214。即,该调节螺栓214能够调节该摆杆213的位置,从而使该活动中间链轮212位置变化,进而调节了该链条70的张紧程度。
该带轮31不可旋转的套在该传输主动轴33上的实现方式为:该带轮31的侧壁上螺接有紧固螺钉311。也就是说,旋紧该紧固螺钉311后,该紧固螺钉311的前端顶在该传输主动轴33上,即可使该带轮31相对于该传输主动轴33不可旋转。当然,松动该紧固螺钉311后,可使该带轮31在该传输主动轴33上移动。
该传输带30采用同步带。即,该传输带30用于传动的一面为同步带结构。这样,避免了该传输带30在运动过程中打滑而影响移栽株距的均匀性。而且,该传输带30外侧面均匀的设有凹凸齿32。即,该传输带30用于输送钵苗的一面为条齿状结构,且该条齿方向与该传输带30的运动方向垂直。这样,避免钵苗在传输过程中相对于该传输带30进行滑动。当然,为了给人工投放钵苗到该传输带30上的钵苗的苗间距具有一致性提供有效的参照,该传输带30上用于输送的一面上每隔相同间距可以设有一条醒目的标记线。同时,该传输带30的外部固定有张紧折板351,该张紧折板351上设有调节槽3511,该调节槽3511内滑动连接有和该传输带30的外侧表面相配的尼龙轮352。显然,该张紧折板351和该传输带30具有一夹角,从而该尼龙轮352沿着该调节槽3511滑动后,该尼龙轮352对该输送带30的压力能够加大或减小,实现对该输送带30张力的调节。
结合图5至图7所示,经过大量实验,该开沟器41的入土角为75°、迎面切角为45°,且该开沟器41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这样,该开沟器41在工作时,受到土壤的压力最小,且形成的沟槽在钵苗放入沟槽内之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合拢。
该落苗通道42包括:2个侧板421,该2个侧板421的中间前部设有前挡板422,该前挡板422的后方位于该2个侧板421之间设有后挡板423。即,该落苗通道42由该2个侧板421以及该前挡板422、后挡板423所围成。同时,该侧板421的前部下侧向下延伸形成有回土挡板4211,且经大量试验后,该前挡板422和该回土挡板4211的后侧边之间的距离为8~12mm,该距离使土壤能够以合适的速度合拢。
该后挡板423包括横向移动挡板4231,该横向移动挡板4231的前部设有竖向移动挡板4232。即,该横向移动挡板4231使该竖向移动挡板4232能够前后移动,从而操作者能够根据钵苗叶的伸展范围来调节该横向移动挡板4231的位置,进而改变该落苗通道42的大小,以使该钵苗呈竖直状态的顺利通过该落苗通道42。同时,操作者能够根据钵苗高度来调节该竖向移动挡板4232的上下位置,使钵苗下落至土壤而栽植后能从该竖向移动挡板4232下面通过。
结合图8所示,该镇压覆土轮60包括“V”型双轮61。所谓“V”型双轮61指的是,从上往下看,该“V”型双轮61的两个轮呈前大后小的“V”型。这样,该“V”型双轮61能够进一步合拢土壤且进行压实,而钵苗从该“V”型双轮61的两个轮之间顺利通过。同时,该“V”型双轮61铰连在该主架10上,且该V”型双轮61和该主架10之间设有调高螺栓62。即,调节该调高轮80而调整了该开沟器41的开沟深度后,旋动该调高螺栓62后,可使该“V”型双轮61能够始终压实土壤。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
1)通过调节各传输带30的带轮31在传输主动轴33上的轴向位置来调整相邻传输带30的间距,达到移栽需要的行距。当然,该传输带30另一端的轴向位置相应的进行调整。
2)选择合适的大链轮21和小链轮34的齿数配合,从而得到不同的传动比,达到移栽需要的株距。
3)通过三点悬挂连接拖拉机与该钵苗移栽机。
4)调节该调高轮80使该开沟器41入土到合适深度。
5)调节该调高螺栓62使该镇压覆土轮40到合适的覆土深度。
5)根据钵苗叶子的伸展范围来调节该横向移动挡板4231以改变该落苗通道42的大小,根据钵苗高度来调节该竖向移动挡板4232以使钵苗下落至土壤栽植后能从该竖向移动挡板4232下面通过。
6)取一定量的待移栽的装满钵苗的穴盘存放于该主架10上。比如装满钵苗的穴盘存放在层状的穴盘支架上。
7)投放钵苗的操作者站或坐在该座位平台50上,面向该传输带30。当该传输带30为多条时,一个操作者对应一条传输带30。
8)启动拖拉机匀速前进。同时,操作者均匀无间断地投放钵苗到该传输带30上,投放时每个钵苗的基质朝下,苗朝上。而且,当该传输带30上具有标记线时,钵苗的基质下边沿与传输带30上标记线对齐。
9)拖拉机拖动该钵苗移栽机的滚筒20滚动前进,该滚筒20带动该传输带30运动,该传输带30输送钵苗到该开沟植苗器40,钵苗在该落苗通道42的导向作用下自由下落到该开沟器41开沟形成的沟槽中,开沟回流的土壤立即从两侧掩埋钵苗根部,随后该镇压覆土轮60进一步掩埋压实钵苗根部,从而完成钵苗的移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钵苗移栽机,包括主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10)上设有:
——滚筒(20),该滚筒(20)位于该主架(10)的前部;
——传输带(30),该传输带(30)和该滚筒(20)联动,且该传输带(30)前端高、后端低;
——开沟植苗器(40),该开沟植苗器(40)前部设有开沟器(41),该开沟器(41)后部设有落苗通道(42),且该落苗通道(42)的上端连接该传输带(30)的后端;
——座位平台(50),该座位平台(50)位于该开沟植苗器(40)上方;
——镇压覆土轮(60),该镇压覆土轮(60)和该开沟植苗器(40)相配;
——调高轮(80),该调高轮(80)位于该主架(10)的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钵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30)和该滚筒(20)的联动方式为:该滚筒(20)的中心轴上固定有大链轮(21),该传输带(30)的上端套绕在一带轮(31)上,该带轮(31)不可旋转的套在一传输主动轴(33)上,且该传输主动轴(33)上固定有小链轮(34),同时,该大链轮(21)和该小链轮(34)之间通过链条(70)连接,且该大链轮(21)和该链条(70)的外侧咬合,该小链轮(34)和该链条(70)的内侧咬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钵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链轮(21)和该链条(70)的外侧咬合且该小链轮(34)和该链条(70)的内侧咬合的实现方式为:该大链轮(21)的两边侧分别设有一固定中间链轮(211)以及一活动中间链轮(212),且该固定中间链轮(211)、活动中间链轮(212)均与该链条(70)的内侧咬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钵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中间链轮(212)能够活动的实现方式为:该活动中间链轮(212)位于一摆杆(213)上,该摆杆(213)铰连于该主架(10)上,且该摆杆(213)连接有调节螺栓(214)。
5.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钵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31)不可旋转的套在该传输主动轴(33)上的实现方式为:该带轮(31)的侧壁上螺接有紧固螺钉(3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钵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30)为同步带,且该传输带(30)外侧面设有凹凸齿(32),同时,该传输带(30)的外部固定有张紧折板(351),该张紧折板(351)上设有调节槽(3511),该调节槽(3511)内滑动连接有和该传输带(30)的外侧表面相配的尼龙轮(3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钵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器(41)的入土角为75°、迎面切角为45°,且该开沟器(41)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钵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落苗通道(42)包括:2个侧板(421),该2个侧板(421)的中间前部设有前挡板(422),该前挡板(422)的后方位于该2个侧板(421)之间设有后挡板(423),同时,该侧板(421)的前部下侧向下延伸形成有回土挡板(4211),且该前挡板(422)和该回土挡板(4211)的后侧边之间的距离为8~12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钵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423)包括横向移动挡板(4231),该横向移动挡板(4231)的前部设有竖向移动挡板(42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钵苗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镇压覆土轮(60)包括“V”型双轮(61),且该“V”型双轮(61)铰连在该主架(10)上,同时,该“V”型双轮(61)和该主架(10)之间设有调高螺栓(62)。
CN201310270551.5A 2013-06-28 2013-06-28 钵苗移栽机 Active CN1032997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0551.5A CN103299750B (zh) 2013-06-28 2013-06-28 钵苗移栽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70551.5A CN103299750B (zh) 2013-06-28 2013-06-28 钵苗移栽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9750A CN103299750A (zh) 2013-09-18
CN103299750B true CN103299750B (zh) 2015-11-25

Family

ID=49125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70551.5A Active CN103299750B (zh) 2013-06-28 2013-06-28 钵苗移栽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997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1707B (zh) * 2015-01-09 2016-08-17 浙江理工大学 蔬菜自动移栽机
CN108990493B (zh) * 2018-09-20 2023-12-19 莱州慧能机械研发制造有限公司 一体式大姜种植装置
CN110574531B (zh) * 2019-08-30 2022-07-12 内蒙古民族大学 变垄距生物质钵体育苗种植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7041Y (zh) * 1997-06-17 1998-11-18 山东工程学院 自动喂入式钵苗栽植机
CN201345818Y (zh) * 2008-11-21 2009-11-18 中国农业大学 葱苗移栽机栽植器
CN201509459U (zh) * 2009-10-23 2010-06-23 朱晓景 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及配套使用的插秧器
CN202310554U (zh) * 2011-11-04 2012-07-1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一种由水稻插秧机改进的蔬菜移栽机
CN202435823U (zh) * 2012-01-18 2012-09-19 陈凤 一种甘草移栽机
CN203327530U (zh) * 2013-06-28 2013-12-11 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钵苗移栽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06545A (ja) * 2003-06-18 2005-01-13 Iseki & Co Ltd 苗移植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7041Y (zh) * 1997-06-17 1998-11-18 山东工程学院 自动喂入式钵苗栽植机
CN201345818Y (zh) * 2008-11-21 2009-11-18 中国农业大学 葱苗移栽机栽植器
CN201509459U (zh) * 2009-10-23 2010-06-23 朱晓景 水稻秧苗分株带土旱育秧盘及配套使用的插秧器
CN202310554U (zh) * 2011-11-04 2012-07-1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一种由水稻插秧机改进的蔬菜移栽机
CN202435823U (zh) * 2012-01-18 2012-09-19 陈凤 一种甘草移栽机
CN203327530U (zh) * 2013-06-28 2013-12-11 苏州博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钵苗移栽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9750A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27530U (zh) 钵苗移栽机
CN105247998B (zh) 一种少耕与肥料兼施的宽苗带小麦精密播种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05093107U (zh) 一种少耕与肥料兼施的宽苗带小麦精密播种机
CN203537806U (zh) 马铃薯垄膜沟植播种联合机组
CN105850256B (zh) 小麦旋耕宽苗带下位施肥播种机
JP2016526902A (ja) 農作植物の苗を定植及び処理するための装置
CN203120438U (zh) 一种马铃薯播种机
CN102845170B (zh) 吊桶式农作物半自动移栽机
CN103250483A (zh) 自走式马铃薯起垄施肥种植机
CN102668779B (zh) 玉米制种仿形组合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CN103299750B (zh) 钵苗移栽机
CN103190230A (zh) 根茎类作物全自动覆膜种植机
CN205611186U (zh) 小麦旋耕宽苗带下位施肥播种机
CN103477765B (zh) 一种用于旱地抗旱播种的联合机组
CN103477759A (zh) 均匀播种机
CN102626013A (zh) 滴灌膜种植的方法
KR20180042609A (ko) 고구마 정식기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N201797716U (zh) 多功能畜力播种收割机
CN202435823U (zh) 一种甘草移栽机
CN205864987U (zh) 一种马铃薯高垄侧播播种装置
Pandirwar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semi-automatic six row onion seedlings transplanter
CN203167554U (zh) 播种机
CN207854453U (zh) 旱地水稻钵体钵苗移栽机
Chaudhuri et al. Refinement and adoption of mechanical vegetable transplanters for Indian conditions
CN204741745U (zh) 一种简易播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