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4327A -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方向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方向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4327A
CN103294327A CN2012100557139A CN201210055713A CN103294327A CN 103294327 A CN103294327 A CN 103294327A CN 2012100557139 A CN2012100557139 A CN 2012100557139A CN 201210055713 A CN201210055713 A CN 201210055713A CN 103294327 A CN103294327 A CN 103294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audio
output unit
audio output
operative ori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57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4327B (zh
Inventor
李涛
宋祎斐
彭绍平
杨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557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94327B/zh
Priority to US13/784,993 priority patent/US9445168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294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43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43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43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方向切换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音频输入单元;以及音频输出单元,并且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方向和第二工作方向,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为参考方向;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为所述参考方向,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端;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因此,本发明可以使得用户能够在不考虑电子设备的工作方向的情况下使用该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方向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方向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平板电脑(PAD)、移动电话、多媒体播放器、个人数字助理(PDA)之类的电子设备越发普及。然而,目前所有电子设备的使用都具有方向的限制。
例如,在现有技术中,用户必须以正确的姿势或手势来握持并使用移动电话才能进行诸如通话、发短信、拍照等操作。当用户由于疏忽而以错误的方式(上下颠倒地)使用移动电话时,或者儿童由于不明白移动电话的原理而以错误的方式使用移动电话,可能将导致用户的嘴部无法对准移动电话的麦克风并且同时用户的耳朵也无法对准移动电话的扬声器,从而造成诸如通话之类的操作无法正常完成。
因此,本发明人发现市面上的电子设备对用户的操作具有一定的不方便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音频输入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息,并且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入单元;以及音频输出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输出第二音频信息,并且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出单元,并且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方向和第二工作方向,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为参考方向;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为所述参考方向,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端;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方向切换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音频输入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息,并且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入单元;以及音频输出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输出第二音频信息,并且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出单元,并且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方向和第二工作方向,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为参考方向;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为所述参考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使得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端;以及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使得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及其方向切换方法,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如果电子设备的工作方向发生变化,则可以使得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发声部分(诸如,用户的嘴部或其他音源)可以始终对准电子设备的音频输入单元。因此,本发明可以使得用户能够在不考虑电子设备的工作方向的情况下使用该电子设备,从而增加了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的便利性,并且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向切换方法。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于第一工作方向中的电子设备。
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于第二工作方向中的电子设备。
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一中的移动电话。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二中的移动电话。
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三中的移动电话。
图8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
图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第一实现方式。
图10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第二实现方式。
图1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第三实现方式。
图1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处于第一工作方向中的电子设备。
图1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一中的移动电话。
图1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二中的移动电话。
图1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三中的移动电话。
图1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
图1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第一实现方式。
图18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第二实现方式。
图1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第三实现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和2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及其方向切换方法。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
如图1所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100包括:
壳体110,具有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
音频输入装置12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内,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息,并且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入单元;以及
音频输出装置13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内,用于输出第二音频信息,并且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出单元,并且
所述电子设备100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方向和第二工作方向,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为参考方向;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为所述参考方向,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120位于所述第二端;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120位于所述第一端。
图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向切换方法。
如图2所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方向切换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图示的电子设备100。并且,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S210中,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使得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端;以及
在步骤S220中,当所述电子设备10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使得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
由此可见,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及其方向切换方法,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如果电子设备的工作方向发生变化,则可以使得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相应地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发声部分(诸如,用户的嘴部或其他音源)可以始终对准电子设备的音频输入单元。因此,本发明可以使得用户能够在不考虑电子设备的工作方向的情况下使用该电子设备,从而增加了在使用电子设备时的便利性,并且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和图4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及其方向切换方法。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将移动电话作为电子设备的示例来进行说明,该移动电话至少可以用于通过麦克风来接收用户的语音信号,将它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向基站发送,并且还可以用于从基站接收无线信号,将它转换为语音信号并通过扬声器来向用户发送。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此处通过将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及其方向切换方法应用于移动电话来说明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多媒体播放器、固定电话、录音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图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于第一工作方向中的电子设备,而图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处于第二工作方向中的电子设备。
如图3或图4所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是移动电话300,它包括:壳体110,具有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为了进行区分,利用填充有灰色阴影的长方形区域来表示所述第一端111,而利用未进行填充的长方形区域来表示该第二端112。
该移动电话300还包括:音频输入装置12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内,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息,并且包括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位于该第二端112,而该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位于该第一端111。
该移动电话300还包括:音频输出装置13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内,用于输出第二音频信息,并且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出单元。
该移动电话300具有第一工作方向和第二工作方向,当该移动电话3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一端111至所述第二端112的方向为参考方向(例如,重力方向);并且当该移动电话30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二端112至所述第一端111的方向为所述参考方向。如图3或图4中箭头所图示的,可以将该参考方向选择为从图纸的上部延伸到图纸的下部的方向。在此情况下,当所述移动电话3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该第一端111处于图纸的上部,而该第二端处于图纸的下部,如图3所图示的;而当所述移动电话30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该第一端111处于图纸的下部,而该第二端处于图纸的上部,如图4所图示的。
此外,所述移动电话300还包括:方向检测装置140,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电话300是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还是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以及切换单元150,用于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140检测出所述移动电话3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入所述第一音频信息;并且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140检测出所述移动电话30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入所述第一音频信息。
如背景技术所述,传统的移动电话的使用具有方向限制。例如,用户一般在站立状态下使用移动电话。这时,用户通常必须竖直地握持移动电话,即将移动电话的显示平面与地平面保持垂直,具有显示屏幕的一侧朝向脸部,具有扬声器的一端保持在上方,与用户的耳朵贴近,并且具有麦克风的一端保持在下方,与用户的嘴部贴近。也可以说,从移动电话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重力方向。
然而,当用户没有以上述正确姿势使用移动电话时,例如,当用户由于疏忽而将移动电话拿反(即,将扬声器一端保持在下方,而将麦克风一端保持在上方)时,将导致位于用户脸部下方的嘴部无法对准移动电话的麦克风,使得移动电话无法正常接收用户发出的语音信号。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音频输入装置120包括位于移动电话300第二端112(即,正确使用方向的下方)的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位于移动电话300第一端111(即,正确使用方向的上方)的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
在此情况下,方向检测装置140实时地、随机地或者周期性地检测移动电话300当前处于的方向。当方向检测装置140发现用户正在以正确姿势来使用移动电话300时,它通知切换单元150将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切换到工作状态,以便在最小噪声的情况下接收用户发出的语音信号。相反地,当方向检测装置140发现用户正在相反的方向中握持移动电话并进行通话时,它通知切换单元150将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将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具有最小衰耗的用户的语音信号。
优选地,当方向检测装置140发现用户正在以正确姿势来使用移动电话300时,它可以不将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切换到非工作状态,而是将它保持在工作状态,以接收周围环境中的背景噪声,从而在处理电路中从通过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接收到的用户的语音信号中去除环境噪声,以便提高通话质量。同样地,当方向检测装置140发现用户正在相反的方向中握持移动电话并进行通话时,它也可以使得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保持在工作状态,以接收背景噪声。
由此可见,采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方向切换方法,可以通过方向检测装置来检测移动电话当前所处的工作方向,当移动电话当前处于第一工作方向时,将处于移动电话第二端的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而当移动电话当前处于第二工作方向时,将处于移动电话第一端的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从而使得用户的嘴部可以始终对准一个音频输入单元,以接收用户发出的音频信号。因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可以使得用户能够在不考虑移动电话的工作方向的情况下使用该移动电话,以向该移动电话输入诸如语音之类的音频信号,从而避免了由于在错误的方向中握持移动电话而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移动电话的问题。
下面,将参考图5到图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各示例的移动电话。
图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一中的移动电话500。
与图3或图4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相似的,如图5所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一中的移动电话500同样包括:壳体110、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音频输出装置130、方向检测装置140、以及切换单元150。其中,特别地,该音频输出装置130包括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用于通过第一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在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一中,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可以是位于移动电话500任意位置的外放扬声器。此外,该方向检测装置140可以是方向传感器,诸如重力传感器,它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悬臂式位移器,与采用弹性敏感元件制成的储能弹簧来驱动电触点,完成从重力变化到电信号的转换。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此处以重力传感器来说明方向传感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还可以使用陀螺仪等其他传感器件。该陀螺仪与重力传感器不同之处在于:重力传感器只能够测量由于重力引起的加速度,进而计算出电子设备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而陀螺仪可以进一步对转动、偏转等动作进行测量,以便精确分析判断出用户对于电子设备的实际动作。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当用户处于站立状态时,他/她通常在移动电话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重力方向的情况下使用移动电话。在此情况下,当重力传感器140发现用户正在重力方向中使用移动电话500时,切换单元150将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切换到工作状态,而当重力传感器140发现用户正在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中使用移动电话500时,切换单元150将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说出的话音。同时,无论从移动电话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是否为重力方向,移动电话500都将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保持在工作状态,以用于通过外放的方式(高音量)来输出移动电话从基站接收到的对方通话者的语音信号。
优选地,还可以通过衰减电路(未示出)调低该外放扬声器所输出的语音强度来减小语音信号的输出音量,以防止由于外放声音过大而导致用户的耳朵不适和/或通话内容外泄。
此外,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一中的移动电话5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显示处理单元(未示出),以用于动态地调整显示屏幕中的显示界面。例如,当重力传感器140发现用户正在以正确姿势来使用移动电话300时,即当移动电话500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重力方向时,它通知显示处理单元将在移动电话500的显示屏幕中显示的用户界面调整为按照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进行显示。而当移动电话500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为重力方向时,重力传感器140通知显示处理单元将该用户界面调整为按照从第二端到第一端的方向进行显示。
此外,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情况不同的,除了在站立状态下使用移动电话之外,用户也可以在躺倒状态下使用移动电话。然而,在用户躺倒状态下,显然将无法使用方向传感器来检测移动电话当前所处的工作方向。此时,优选地,将本发明的移动电话设置为,当方向传感器检测出移动电话处于重力方向或重力方向的相反方向时,激活切换单元,以对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进行切换,而当方向传感器检测出移动电话处于重力方向的垂直方向或其他方向时,禁用切换单元,以避免产生错误的切换。其后,还可以进一步将本发明的移动电话设置为,使得方向传感器周期性地检测移动电话的工作方向并且当移动电话再一次处于重力方向或重力方向的相反方向时,重新激活切换单元进行切换。
因而,采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一中的移动电话,可以通过方向传感器来检测移动电话当前所处的工作方向,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下方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发出的音频信号,并且将外放扬声器始终保持在工作状态,以通过外放的方式向用户输出音频信号。
图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二中的移动电话600。
与图3或图4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相似的,如图6所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二中的移动电话600同样包括:壳体110、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音频输出装置130、方向检测装置140、以及切换单元150。其中,特别地,该音频输出装置130包括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和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一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而该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位于该第一端111,并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在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二中,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可以是位于移动电话600任意位置的外放扬声器,并且该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可以是位于移动电话600第一端111的普通通话听筒。此外,该方向检测装置140可以是握姿检测单元,它用于通过判断用户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方式来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的工作方向。
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情况不同的,除了在站立状态下使用移动电话之外,用户也可以在躺倒状态下使用移动电话。这时,用户通常如下地握持移动电话,即将移动电话的显示平面与地平面保持垂直(在用户平躺状态下)或者将移动电话的显示平面与地平面保持水平(在用户侧躺状态下),具有显示屏幕的一侧朝向脸部,具有扬声器的一端保持在用户的头顶方向,与用户的耳朵贴近,并且具有麦克风的一端保持在用户的下颚方向,与用户的嘴部贴近。也可以说,从移动电话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水平方向。
在此情况下,握姿检测单元140通过布置在移动电话外表面上的传感器,来检测用户在移动电话上的手纹图案,通过分析该手纹图案来判断移动电话所处的方向。例如,当发现用户的大拇指朝向第一端111时,握姿检测单元140判断出第一端111位于用户的头顶方向、而第二端112位于用户的下颚方向。此时,切换单元150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发出的声音,并且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接近于用户耳朵的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切换到工作状态,以通过听筒向用户输出对方通话者的音频信号。
相反地,例如,当发现用户的大拇指朝向第二端111时,握姿检测单元140判断出第一端111位于用户的下颚方向、而第二端112位于用户的头顶方向。此时,切换单元150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发出的声音,并且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位于任何位置的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切换到工作状态,以通过外放扬声器的方式向用户输出音频信号。
显然,本示例不但可以应用于用户处于躺倒状态下的情况,也可以应用于用户处于站立状态乃至倾斜状态下的其他情况。为了简要,而省略其他情况的具体描述。
替换地,握姿检测单元140还可以通过检测用户的握持位置来判断移动电话或其他电子设备所处的方向。例如,在移动电话体积较大的情况下,当用户握持的位置靠近第二端112时,则握姿检测单元140认为第一端111位于用户的头顶方向、而第二端112位于用户的下颚方向。相反地,当用户握持的位置靠近第一端111时,则握姿检测单元140认为第一端111位于用户的下颚方向、而第二端112位于用户的头顶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此处以手纹图案和握持位置来说明握姿检测单元,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还可以使用通过其他特征来进行检测的其他传感器件。
因而,采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二中的移动电话,可以通过握姿检测单元来检测移动电话当前所处的工作方向,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发出的音频信号,并且将接近于用户耳朵的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或将外放扬声器切换到工作状态,以通过听筒或外放的方式向用户输出音频信号。
图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三中的移动电话700。
与图3或图4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相似的,如图7所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三中的移动电话700同样包括:壳体110、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音频输出装置130、方向检测装置140、以及切换单元150。其中,特别地,该音频输出装置130包括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和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位于该第二端112,并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而该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位于该第一端111,并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在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三中,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可以是位于移动电话700第二端112的普通通话听筒,并且该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可以是位于移动电话700第一端111的普通通话听筒。此外,该方向检测装置140可以是强度比较单元,它用于通过判断用户所发出的音频信号的强度来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正处于的工作方向。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当用户处于站立状态时,他/她通常在移动电话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重力方向的情况下使用移动电话。在此情况下,强度比较单元140命令切换单元150首先将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都切换到工作状态,以分别接收与用户发出的语音对应第一语音信号和第二语音信号,并且对它们的强度进行比较。当第一语音信号的强度大于第二语音信号的强度时,说明了与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相比,用户的嘴部更接近于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换言之,强度比较单元140判断出第一端111位于用户的头顶方向、而第二端112位于用户的下颚方向。此时,切换单元150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保持在工作状态中,以接收用户发出的声音,并将接近于用户耳朵的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切换到非工作状态,以降低功耗,或将该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保持在工作状态中,以用于去除环境噪声;并且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接近于用户耳朵的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切换到工作状态,以通过听筒向用户输出对方通话者的音频信号。
相反地,当第一语音信号的强度小于第二语音信号的强度时,说明了与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相比,用户的嘴部更远离于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换言之,强度比较单元140判断出第一端111位于用户的下颚方向、而第二端112位于用户的头顶方向。此时,切换单元150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保持在工作状态中,以接收用户发出的声音;并且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接近于用户耳朵的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切换到工作状态,以通过听筒向用户输出对方通话者的音频信号。
显然,本示例不但可以应用于用户处于站立状态下的情况,也可以应用于用户处于躺倒状态乃至倾斜状态下的其他情况。为了简要,而省略其他情况的具体描述。
因而,采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三中的移动电话,可以通过强度比较单元来检测移动电话当前所处的工作方向,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发出的音频信号,并且将接近于用户耳朵的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通过听筒的方式向用户输出音频信号。
图8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800。
与图3或图4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相似的,如图8所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800同样包括:壳体110、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音频输出装置130、方向检测装置140、以及切换单元150。其中,特别地,该音频输出装置130包括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此外,该移动电话800还包括传送装置160,该传送装置16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内,并且用于当该移动电话800处于第一工作方向时,将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传送到该第一端111;并且当该移动电话800处于第二工作方向时,将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传送到该第二端112。
在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四中,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可以是能够移动到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的普通通话听筒。此外,该传送装置160与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实现方式之一来实现,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将音频输出单元始终保持在用户耳朵附近,以通过听筒的方式向用户输出音频信号。
下面,将参考图9到图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800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的三种实现方式。
图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800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的第一实现方式。
如图9所图示的,根据第一实现方式的传送装置160包括:滑动轨道161,设置在该传送装置160内,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以及配重单元162,安装在该滑动轨道161上,其中该配重单元161的质量大于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质量。
在第一实现方式中,该滑动轨道161可以是自由滑动的链条、铰链、滑轨等。此外,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可以是位于固定地安装(例如,焊接、铆接、粘贴等)在该滑动轨道161上、以随着该滑动轨道161进行移动的普通通话听筒。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当用户处于站立状态时,他/她通常在移动电话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重力方向的情况下使用移动电话。在此情况下,当例如重力传感器140发现用户正在重力方向中使用移动电话800时,切换单元150将处于移动电话800下方的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发出的声音。同时,由于该配重单元161的质量大于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质量,所以该配重单元162拖动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在该滑动轨道161上滑动,使得在将该配重单元162保持在移动电话800的下方(即,第二端112)的同时,将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保持在移动电话800的上方(即,第一端111),以通过听筒向用户输出对方通话者的音频信号。
相反地,当重力传感器140发现用户正在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中使用移动电话800时,切换单元150将处于移动电话800下方的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说出的话音。同时,该配重单元162仍然拖动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在该滑动轨道161上滑动,使得在将该配重单元162保持在移动电话800的下方(即,第一端111)的同时,将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保持在移动电话800的上方(即,第二端112),以通过听筒向用户输出对方通话者的音频信号。
因而,采用根据第一实现方式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可以通过方向检测装置来检测移动电话当前所处的工作方向,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发出的音频信号,并且利用质量大的物理比质量小的物体更重的原理来将音频输出单元始终保持在重力方向中的上方,以通过听筒的方式向用户输出音频信号。
图10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800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的第二实现方式。
如图10所图示的,根据第二实现方式的传送装置160包括:容纳介质163,设置在该传送装置160内,其中容纳有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并且在该容纳介质163中,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所受到的浮力大于所受到的重力。
在第二实现方式中,该容纳介质163可以是具有浮力的气体、液体等。此外,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可以是漂浮在容纳介质163中、以在容纳介质163中移动的普通通话听筒,并且例如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比重小于该容纳介质163的比重。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当用户处于站立状态时,他/她通常在移动电话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重力方向的情况下使用移动电话。在此情况下,当重力传感器140发现用户正在重力方向中使用移动电话800时,切换单元150将处于移动电话800下方的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发出的声音。同时,由于在该容纳介质163中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所受到的浮力大于所受到的重力,所以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在该容纳介质163中向上浮动,使得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保持在移动电话800的上方(即,第一端111),以通过听筒向用户输出对方通话者的音频信号。
相反地,当重力传感器140发现用户正在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中使用移动电话800时,切换单元150将处于移动电话800下方的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说出的话音。同时,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在该容纳介质163中向上浮动,使得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保持在移动电话800的上方(即,第二端112),以通过听筒向用户输出对方通话者的音频信号。
因而,采用根据第二实现方式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可以通过方向检测装置来检测移动电话当前所处的工作方向,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发出的音频信号,并且利用浮力与重力的平衡原理来将音频输出单元始终保持在重力方向中的上方,以通过听筒的方式向用户输出音频信号。
图1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800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的第三实现方式。
如图11所图示的,根据第三实现方式的传送装置160包括:致动单元164,设置在该传送装置160内,与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机械地连接。
在第三实现方式中,该致动单元164可以是电动机,该电动机例如有一机械杆与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顶部或底部连接,以延伸或收缩该机械杆,从而沿着相同或不同的轨道来将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输送到移动电话800的第一端111或第二端112。替换地,该机械杆还可以与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侧面连接,以通过枢转的方式来将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抬升或推降到移动电话800的第一端111或第二端112。
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情况相同或不同的,用户可以在站立状态(与重力方向平行)、躺倒状态(与重力方向垂直)或倾斜状态(与重力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下使用移动电话。在任一情况下,当方向检测装置140(诸如,握姿检测单元或强度比较单元等)判断出第一端111位于用户的头顶方向、而第二端112位于用户的下颚方向时,切换单元150将处于移动电话800第二端112的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发出的声音。同时,该致动单元164将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输送到移动电话800的第一端111,以通过听筒向用户输出对方通话者的音频信号。
相反地,当方向检测装置140判断出第一端111位于用户的下颚方向、而第二端112位于用户的头顶方向时,切换单元150将处于移动电话800第一端111的第二音频输入单元122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发出的声音。同时,该致动单元164将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输送到移动电话800的第二端112,以通过听筒向用户输出对方通话者的音频信号。
因而,采用根据第三实现方式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可以通过方向检测装置来检测移动电话当前所处的工作方向,将接近于用户嘴部的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接收用户发出的音频信号,并且通过机械推拉原理来将音频输出单元始终保持在重力方向中的上方,以通过听筒的方式向用户输出音频信号。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2和图1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及其方向切换方法。
图12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处于第一工作方向中的电子设备。
如图12所图示的,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是移动电话1200,它包括:壳体110,具有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音频输出装置13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内,用于输出第二音频信息,并且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出单元。该移动电话1200具有第一工作方向和第二工作方向。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该移动电话1200包括:音频输入装置12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内,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息,并且包括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
此外,该移动电话1200还包括:传送装置16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内,并且用于当该移动电话1200处于第一工作方向时,将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传送到第二端112;并且当该移动电话1200处于第二工作方向时,将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传送到所述第一端111。该传送装置160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滑动轨道、容纳介质和致动单元。
由此可见,采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方向切换方法,可以当移动电话当前处于第一工作方向时,将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并将该音频输入单元传送到移动电话的第二端,而当移动电话当前处于第二工作方向时,将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传送到移动电话的第一端,从而使得用户的嘴部可以始终对准该音频输入单元,以接收用户发出的音频信号。因此,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以使得用户能够不必看准麦克风的位置就能拨打电话。
下面,将参考图13到图16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各示例的移动电话。
图13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一中的移动电话1300。
与图1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相似的,如图13所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一中的移动电话1300同样包括:壳体110、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音频输出装置130、以及传送装置160。其中,特别地,该音频输出装置130包括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用于通过第一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在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一中,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可以是位于移动电话1300任意位置的外放扬声器。此外,该传送装置160可以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滑动轨道。如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第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该滑动轨道可以是自由滑动的链条、铰链、滑轨等。此外,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可以是位于固定地安装(例如,焊接、铆接、粘贴等)在该滑动轨道上、以随着该滑动轨道进行移动的麦克风。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当用户处于站立状态时,他/她通常在移动电话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重力方向的情况下使用移动电话。在此情况下,当用户正在重力方向中使用移动电话1300时,由于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具有一质量,所以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拖动自身在该滑动轨道161上向重力方向的下方滑动,使得将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保持在移动电话1300的下方(即,第二端112)。相反地,当用户正在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中使用移动电话1300时,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拖动自身在该滑动轨道161上向重力方向的下方滑动,使得将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保持在移动电话1300的下方(即,第一端111)。
同时,无论从移动电话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是否为重力方向,都将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保持在工作状态,以用于通过外放的方式(高音量)来输出移动电话从基站接收到的对方通话者的语音信号。
因而,采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一中的移动电话,可以无需通过方向传感器来检测移动电话当前所处的工作方向,而是利用重力原理来将音频输入单元始终保持在重力方向中的下方,以接收用户发出的音频信号,并且将外放扬声器始终保持在工作状态,以通过外放的方式向用户输出音频信号。
图14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二中的移动电话1400。
与图1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相似的,如图14所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二中的移动电话1400同样包括:壳体110、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音频输出装置130、以及传送装置160。其中,特别地,该音频输出装置130包括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和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一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而该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位于该第一端111,并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此外,该移动电话1400还包括:方向检测装置140和切换单元150。
在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二中,通过传送装置160来将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保持在用户的嘴部附近。通过方向检测装置140来检测移动电话1400是处于第一工作方向还是处于第二工作方向。切换单元150当方向检测装置140检测出该移动电话14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并且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该移动电话140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因而,采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二中的移动电话,可以将音频输入单元始终保持在重力方向中的下方(即,接近于用户的嘴部),以接收用户发出的音频信号,并且通过方向检测单元来检测移动电话当前所处的工作方向,将接近于用户耳朵的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或将外放扬声器切换到工作状态,以通过听筒或外放的方式向用户输出音频信号。
图1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三中的移动电话1500。
与图1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相似的,如图15所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三中的移动电话1500同样包括:壳体110、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音频输出装置130、以及传送装置160。其中,特别地,该音频输出装置130包括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和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位于该第二端112,并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而该第二音频输出单元132位于该第一端111,并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此外,该移动电话1500还包括:方向检测装置140和切换单元150。
在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三中,通过传送装置160来将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保持在用户的嘴部附近。通过方向检测装置140来检测移动电话1500是处于第一工作方向还是处于第二工作方向。切换单元150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该移动电话15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并且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该移动电话150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因而,采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三中的移动电话,可以将音频输入单元始终保持在重力方向中的下方(即,接近于用户的嘴部),以接收用户发出的音频信号,并且通过方向检测单元来检测移动电话当前所处的工作方向,将接近于用户耳朵的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通过听筒的方式向用户输出音频信号。
图16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1600。
与图1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电话相似的,如图16所图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1600同样包括:壳体110、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音频输出装置130、以及传送装置160。其中,特别地,该音频输出装置130包括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此外,该传送装置160还用于当该移动电话1600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传送到所述第一端;并且当该移动电话1600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传送到所述第二端。
下面,将参考图17到图19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1600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的三种实现方式。
图17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1600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的第一实现方式。
如图17所图示的,根据第一实现方式的传送装置160包括:滑动轨道161,设置在该传送装置160内,其上安装有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并且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的质量大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的质量。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当用户处于站立状态时,他/她通常在移动电话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重力方向的情况下使用移动电话。在此情况下,当用户正在重力方向中使用移动电话1600时,由于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的质量大于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质量,所以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拖动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在该滑动轨道161上滑动,使得在将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保持在移动电话1600的下方(即,第二端112)的同时,将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保持在移动电话1600的上方(即,第一端111)。
相反地,当用户正在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中使用移动电话1600时,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拖动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在该滑动轨道161上滑动,仍然使得在将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保持在移动电话1600的下方(即,第一端111)的同时,将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保持在移动电话1600的上方(即,第二端112)。
因而,采用根据第一实现方式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可以利用质量大的物理比质量小的物体更重的原理来在将音频输入单元始终保持在重力方向中的下方的同时,将音频输出单元始终保持在重力方向中的上方,以通过听筒的方式向用户输出音频信号。
图18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1600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的第二实现方式。
如图18所图示的,根据第二实现方式的传送装置160包括:容纳介质163,设置在该传送装置160内,其中容纳有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并且在该容纳介质163中,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所受到的浮力小于所受到的重力,并且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所受到的浮力大于所受到的重力。例如,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的比重大于该容纳介质163的比重,而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比重小于该容纳介质163的比重。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当用户处于站立状态时,他/她通常在移动电话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为重力方向的情况下使用移动电话。在此情况下,当用户正在重力方向中使用移动电话1600时,由于在该容纳介质163中,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所受到的浮力小于所受到的重力,并且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所受到的浮力大于所受到的重力,所以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在该容纳介质163中向下沉降,而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在该容纳介质163中向上浮动,使得在将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保持在移动电话1600的下方(即,第二端112)的同时,将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保持在移动电话1600的上方(即,第一端111)。
相反地,当用户正在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中使用移动电话1600时,仍然使得在将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保持在移动电话1600的下方(即,第一端111)的同时,将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保持在移动电话1600的上方(即,第二端112)。
因而,采用根据第二实现方式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可以利用浮力与重力的平衡原理来在将音频输入单元始终保持在重力方向中的下方的同时,将音频输出单元始终保持在重力方向中的上方。
图19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例四中的移动电话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的第三实现方式。
如图19所图示的,在第三实现方式中,移动电话还包括:方向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该移动电话1600是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还是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此外,根据第三实现方式的传送装置160包括:致动单元164,设置在该传送装置160内,与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机械地连接。
与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情况相同或不同的,用户可以在站立状态(与重力方向平行)、躺倒状态(与重力方向垂直)或倾斜状态(与重力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下使用移动电话。在任一情况下,当方向检测装置140判断出第一端111位于用户的头顶方向、而第二端112位于用户的下颚方向时,该致动单元164在沿着第一轨道将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输送到移动电话1600的第二端112的同时,沿着第二轨道将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输送到移动电话1600的第一端111,该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轨道。
相反地,当方向检测装置140判断出第一端111位于用户的下颚方向、而第二端112位于用户的头顶方向时,该致动单元164在将该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输送到移动电话1600的第一端111的同时,将该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输送到移动电话1600的第二端112。
因而,采用根据第三实现方式的传送装置160与第一音频输入单元121和第一音频输出单元131的组合结构,可以机械推拉原理来在将音频输入单元始终保持在重力方向中的下方的同时,将音频输出单元始终保持在重力方向中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此处通过将诸如方向检测装置和传送装置之类的各种构成装置应用于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中的特定示例来进行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将各种构成装置替换地使用在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示例或实现方式中。
此外,尽管此处通过将音频输入单元和音频输出单元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上下两端来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将它们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上下左右四端,并且通过检测用户握持电子设备的方向来动态调整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使得用户可以在无需确认电子设备方向的情况下,以任何方式来使用该电子设备,从而彻底解决了电子设备的方向性问题,实现了一种全方位的对称电子设备。
在上面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组合或子组合,并且这样的修改应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音频输入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息,并且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入单元;以及
音频输出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输出第二音频信息,并且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出单元,并且
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方向和第二工作方向,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为参考方向;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为所述参考方向,
其中,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端;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频输入装置包括:
第一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端;以及
第二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并且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方向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还是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以及
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入所述第一音频信息;并且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入所述第一音频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音频输出单元,用于通过第一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一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以及
第二音频输出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并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并且
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并且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端,并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第二音频输出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并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并且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音频输出单元,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并且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传送到所述第一端;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传送到所述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
滑动轨道,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内,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
配重单元,安装在所述滑动轨道上,并且所述配重单元的质量大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的质量,使得利用所述配重单元的质量拖动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在所述滑动轨道上滑动,以便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在将所述配重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二端的同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一端;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在将所述配重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一端的同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二端。
8.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
容纳介质,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内,其中容纳有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并且在所述容纳介质中,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所受到的浮力大于所受到的重力,使得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一端;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
致动单元,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内,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机械地连接,并且用于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沿第一轨道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输送到所述第一端;并且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沿第二轨道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传送到所述第二端。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和所述第二音频输入单元还用于输入第三音频信息,并且
所述切换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入所述第三音频信息;并且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入所述第三音频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频输入装置包括:
第一音频输入单元,并且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传送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且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传送到所述第二端;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传送到所述第一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音频输出单元,用于通过第一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一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以及
第二音频输出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并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并且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方向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还是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以及
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并且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端,并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第二音频输出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并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方向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还是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以及
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并且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非工作状态,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包括:
第一音频输出单元,用于通过第二音量输出所述第二音频信息,并且
所述传送装置还用于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传送到所述第一端;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传送到所述第二端。
16.根据权利要求3-6和12-15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量大于所述第二音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
滑动轨道,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内,其上安装有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和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并且
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的质量大于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的质量,使得利用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的质量拖动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在所述滑动轨道上滑动,以便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在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二端的同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一端;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在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一端的同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二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
容纳介质,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内,其中容纳有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和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并且
在所述容纳介质中,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所受到的浮力小于所受到的重力,而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所受到的浮力大于所受到的重力,使得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在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二端的同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一端;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在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一端的同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保持在所述第二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方向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还是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并且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
致动单元,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内,与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和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机械地连接,并且用于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在沿第二轨道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输送到所述第二端的同时,沿第一轨道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输送到所述第一端;并且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在沿第一轨道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输送到所述第一端的同时,沿第二轨道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出单元输送到所述第二端。
20.根据权利要求2、13、14和19中任一项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是握姿检测单元,用于通过判断用户对于所述电子设备的握持方式来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还是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
21.一种电子设备的方向切换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
音频输入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输入第一音频信息,并且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入单元;以及
音频输出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输出第二音频信息,并且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出单元,并且
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具有第一工作方向和第二工作方向,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为参考方向;并且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方向为所述参考方向,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使得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端;以及
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使得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音频输入装置包括:
第一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端;以及
第二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并且
所述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使得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端、以及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使得处于工作状态的音频输入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端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是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还是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以及
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入所述第一音频信息;并且当所述方向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工作方向时,将所述第二音频输入单元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输入所述第一音频信息。
CN201210055713.9A 2012-03-05 2012-03-05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方向切换方法 Active CN1032943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5713.9A CN103294327B (zh) 2012-03-05 2012-03-05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方向切换方法
US13/784,993 US9445168B2 (en) 2012-03-05 2013-03-05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rection switching method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5713.9A CN103294327B (zh) 2012-03-05 2012-03-05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方向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4327A true CN103294327A (zh) 2013-09-11
CN103294327B CN103294327B (zh) 2016-03-30

Family

ID=49095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5713.9A Active CN103294327B (zh) 2012-03-05 2012-03-05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方向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9432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127A (zh) * 2013-09-27 2014-01-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终端通话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3699203A (zh) * 2013-11-21 2014-04-02 苏州斯普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电子设备能耗的方法
CN105117194A (zh) * 2015-08-11 2015-12-02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音频输入的选择方法及其终端
CN105630153A (zh) * 2014-11-20 2016-06-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多个输入/输出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CN109791436A (zh) * 2016-08-26 2019-05-21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发现
CN113347290A (zh) * 2021-04-30 2021-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2177A (zh) * 2003-11-25 2005-07-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终端中记录音频和视频
EP1615407A1 (en) * 2004-07-10 2006-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tivating the keypads and displays of a foldable wireless terminal depending on the folded state
CN201315612Y (zh) * 2008-12-23 2009-09-2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1562905A (zh) * 2009-05-18 2009-10-21 惠州市德赛视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双向使用的多卡手机
CN201667668U (zh) * 2010-04-16 2010-12-08 北京景山创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位操作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02316188A (zh) * 2010-07-09 2012-01-11 厦门青年网络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方向性无线电话听筒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42177A (zh) * 2003-11-25 2005-07-2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终端中记录音频和视频
EP1615407A1 (en) * 2004-07-10 2006-01-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ctivating the keypads and displays of a foldable wireless terminal depending on the folded state
CN201315612Y (zh) * 2008-12-23 2009-09-23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1562905A (zh) * 2009-05-18 2009-10-21 惠州市德赛视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双向使用的多卡手机
CN201667668U (zh) * 2010-04-16 2010-12-08 北京景山创新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方位操作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02316188A (zh) * 2010-07-09 2012-01-11 厦门青年网络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方向性无线电话听筒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3127A (zh) * 2013-09-27 2014-01-2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终端通话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3699203A (zh) * 2013-11-21 2014-04-02 苏州斯普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电子设备能耗的方法
CN105630153A (zh) * 2014-11-20 2016-06-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多个输入/输出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CN105117194A (zh) * 2015-08-11 2015-12-02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的音频输入的选择方法及其终端
CN109791436A (zh) * 2016-08-26 2019-05-21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发现
CN109791436B (zh) * 2016-08-26 2022-04-22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提供虚拟场景的装置及方法
CN113347290A (zh) * 2021-04-30 2021-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CN113347290B (zh) * 2021-04-30 2024-05-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4327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4327B (zh)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方向切换方法
US10091590B2 (en) Hearing aid detection
US9065410B2 (en) Automatic audio equalization using handheld mode detection
US8189429B2 (en) Microphone proximity detection
CN108769432B (zh) 主耳机切换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US944516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irection switching method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JP5327060B2 (ja) 携帯情報表示端末
US20140295758A1 (en) Docking station for a handheld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1501768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false accepts of trigger phrases
CN105162950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实现通话中切换麦克风的方法
CN106845422B (zh)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75573B (zh) 一种切换通话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EP2768211A1 (en) Mobile phone and call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for same
CN107124513A (zh) 通话状态下的息屏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25713A (zh) 一种应用程序控制方法、穿戴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4065794A (zh) 来电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06834B (zh) 通话中添加背景音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025172A (zh) 手机通话应答装置及其通话应答方法
JP2012095286A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102833370A (zh) 一种手机终端
CN107728990B (zh)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5224992B2 (ja) ハンズフリー機能付き携帯電話機
KR20150048065A (ko) 스피커 제어 전자 기기 및 전자 기기를 이용한 스피커 제어 방법
CN108702596B (zh) 一种提示呼叫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3201494A (ja) 携帯無線電話機、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