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91193A - 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91193A
CN103291193A CN2013101807742A CN201310180774A CN103291193A CN 103291193 A CN103291193 A CN 103291193A CN 2013101807742 A CN2013101807742 A CN 2013101807742A CN 201310180774 A CN201310180774 A CN 201310180774A CN 103291193 A CN103291193 A CN 103291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force
prevention plate
transparent prevention
fas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07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91193B (zh
Inventor
谢晓斌
邹彤
李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ian District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of Huai'an City
Original Assignee
YI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807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911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91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119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77238 priority patent/WO201418360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911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911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GSAFES OR STRONG-ROOMS FOR VALUABLES; BANK PROTECTION DEVICES; SAFETY TRANSACTION PARTITIONS
    • E05G7/00Safety transaction partitions, e.g. movable pay-plates; Bank drive-up windows
    • E05G7/002Security barriers for bank teller windows
    • E05G7/005Pass-boxes therefor, e.g. with stationary bottom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包括建筑主体、安装框体以及透明防护板,透明防护板通过安装框体安装于建筑主体或相邻透明防护板上;安装框体形成有第一安装槽,透明防护板的侧边插设于第一安装槽内,且透明防护板的侧边结合有一圈适配于第一安装槽的防逃逸框体,防逃逸框体与安装框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以及弹性缓冲件,防逃逸框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缓冲装置。弹性缓冲件与滑动缓冲装置的采用在防护板受到爆炸等冲击后的第一时间提供非常有效的缓冲作用,可明显减缓与降低防护板受到冲击后破碎的时间与概率,同时防逃逸框体的采用确保透明防护板受到冲击后不会从安装框体中脱出,可显著提高整个防护屏障的安全防护性能。

Description

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尤指一种对防护要求较高的接待窗口,如银行等金融营业场所、重要机关部门或监狱等场所接待窗口的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如今诸如防弹玻璃、防爆玻璃等透明防护板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国家对不同场所应用此类透明防护板的防护要求也有相应的标准规定。目前对透明防护板的具体运用通常是将其镶嵌于框架的U型槽或凹槽内,在透明防护板与凹槽之间设置定位块或衬垫物等,最后在周边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
如国家公安部发布的强制性规范《银行营业场所透明防护屏障安装规范》GA518-2004中附录A的图A.3和图A.5所示,透明防护板均为镶嵌于立柱或横梁的凹槽之内。然而安装时透明防护板的外形尺寸是略大于凹槽的外口尺寸的,可是当透明防护板受到爆炸等冲击荷载时,虽然防护板破碎后仍能基本保持完整,但已经向一侧弯曲变形,且此时防护板的外形尺寸很可能会小于凹槽的外口尺寸。因此透明防护板就可能整体从凹槽中脱离,而起不到其应有的防护作用,甚至造成更严重的二次伤害,其RET保持值虽然比普通玻璃大,但始终小于1而无法确保等于1。
规范同时规定:“在凹槽内的透明防护板周边与凹槽之间应填充衬垫物”。然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如果缓冲衬垫物选用较硬的材料,那么受到爆炸等冲击时透明防护板被该硬物所阻挡而无法产生保护性整体位移,缓冲衬垫物并没有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护板仍然容易受到瞬间冲击发生破碎和变形,甚至整体从凹槽内脱离而造成伤害;如果缓冲衬垫物选用较软的材料,那么自重较重的透明防护板必然会陷入其中,且防护板与衬垫物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受到冲击时透明防护板必须先克服与周边衬垫物的摩擦力方能产生向冲击方向的位移,因此缓冲的效果大打折扣。
还有,透明防护板在运输、安装、使用及维护保养的过程中,外部断面都处于暴露状态,形成断面直接搁置及直接受力,其自身的内应力平衡容易被破坏,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定位块及衬垫物等橡塑材料容易老化而逐渐失效,造成透明防护板的松动等不确定的安全隐患。
上述关于银行金融营业场所等防护要求较高的场所接待窗口透明防护板的安装方式及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且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与技术方案,因此相关安全隐患始终存在,也成为一直困扰相关技术人员的一大难题。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都在不断更新,人们对银行金融营业场所等接待窗口安全的要求也是有增无减,可是能够有效提升上述场所透明防护屏障安全性的技术仍未解决,针对此类影响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目前尚无更合理的解决方式,而本发明填补了此领域的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本发明所述透明防护板可根据需要选用防弹玻璃、防爆玻璃或防暴玻璃等等,不受任何限制。
本发明中的防逃逸边框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具有稳定预应力结构的紧固模块。预应力[prestressing force]一般是指材料制作中或其他物件形成过程中,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使用相应的技术和工艺引入的压应力,预引的压应力构成材料或物件的预应力结构。在材料或物件中引入压应力,形成稳定的预应力结构的技术和工艺一般统称为预应力技术。拥有预应力结构的材料或物件一般称为预应力材料或预应力物件。
众所周知,材料或物件的预应力结构可以改善材料或物件的使用性能。材料或物件的使用性能一般是指其自身刚性的提高,自身抗震动性能的提升,自身弹性强度的增强,从而增加材料或物件的耐久性和在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预应力技术古已有之,乃中国古人籍此改善生活用具性能,加固补偿劳作工具的一种工艺。如木桶套箍(引入预应力)可以耐久防漏等。最近五十多年,随着预应力技术的不断突破,预应力结构在建筑等领域获得了极大的应用,而预应力材料也突破了高强度钢材等的制约,逐步向强度高、自重轻、弹性膜量大的聚碳纤维和聚酯纤维类等非金属型转变。
但遗憾的是,预应力材料或物件至今的大部分应用依然还局限于改善材料和物件自身的物理性能领域。作为预应力材料,其物理性能固然有显著加强,但其内置的稳定的预应力结构必有其应有使用的创新领域。
在外力的作用下,材料或物件中引入压应力的过程,一般称为材料或物件内置预应力的产生过程。一般而言,任何弹性材料,在外力的作用下,都可产生内置预应力,外力的作用过程,就是弹性材料内置预应力产生的过程。对弹性材料内置预应力产生的动态过程用外物实施控制,就形成材料或物件的内置预应力的稳定结构。
本发明使用弹性紧固组件,通过压迫组件产生外力对其引入压应力,并使用被紧固组件来控制压应力引入的动态过程,最后形成压迫组件、紧固组件和被紧固组件一体的稳定的预应力结构,从而完成和达到透明防护板的紧固效果。由于预应力紧固组件的使用,透明防护板安装的牢固度、稳定度、安全度和便利度也大大加强。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银行等防护要求较高的场所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弹性材料预应力动态产生过程的激发和控制,形成稳定的预应力结构,并可在受到爆炸等冲击过程中进行有效缓冲从而大幅度提高防暴性能的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现了一种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包括建筑主体、安装框体以及透明防护板,所述透明防护板通过所述安装框体安装于所述建筑主体或相邻透明防护板上,所述安装结构开设有传递槽;所述安装框体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透明防护板的侧边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所述透明防护板的侧边结合有一圈适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防逃逸框体,所述防逃逸框体与所述安装框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一限位结构以及至少一弹性缓冲件。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框体包括框架和限位盖板,所述框架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限位盖板固定于所述框架上并配合所述框架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逃逸框体包括一压迫组件和一紧固组件,通过所述压迫组件与透明防护板的配合压迫所述紧固组件生成预应力进而紧固所述透明防护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夹持于所述透明防护板两侧的弓形臂,两弓形臂之间夹设形成一围合空间,所述弓形臂包括一第一力臂与一连接所述第一力臂的第二力臂,所述第一力臂与所述第二力臂的连接处形成一滑移端,所述第一力臂于远离所述第二力臂的一侧形成一受压端,所述第二力臂于远离所述第一力臂的一侧形成一紧固端,所述第一力臂的受压端接受所述压迫组件的压迫并配合所述透明防护板驱使所述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压迫组件包括第一压力条和第二压力条;
所述弓形臂的两滑移端抵靠于所述第一压力条的表面;所述弓形臂的两受压端抵靠于所述第二压力条的表面,所述弓形臂的两紧固端抵靠于所述透明防护板两侧面;
紧固所述第一压力条与所述第二压力条,所述第二压力条压迫所述弓形臂的两受压端向所述第一压力条方向位移,所述弓形臂的两滑移端于所述第一压力条的表面发生相互远离的位移,所述弓形臂的两紧固端受到所述透明防护板的限位,从而驱使所述第一力臂与所述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紧固所述透明防护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条的侧部间隔形成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弹性缓冲件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之间。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逃逸框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缓冲装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复数个透明防护板,相邻所述透明防护板的边缘部分相互重叠;两相邻所述透明防护板的重叠区域的第一压力条相向延伸形成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形成相互配合的钩件。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条形成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设有支撑条。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透明防护板的侧边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并结合有一T型件;所述T型件包括一背板和形成于所述背板的凸条,所述凸条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背板抵靠所述第二压力条,通过螺栓贯穿紧固所述第一压力条、所述第二压力条以及所述T型件的背板与凸条,从而驱使所述紧固组件的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紧固所述透明防护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透明防护板的侧边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压力条的中部形成凸条;所述凸条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通过螺栓贯穿紧固所述第一压力条、所述第二压力条以及所述凸条,从而驱使所述紧固组件的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紧固所述透明防护板。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弓形臂的受压端之间通过一弧形变形区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弓形臂的滑移端呈圆弧面或斜面。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力臂的厚度自所述滑移端至所述紧固端形成一由厚至薄的渐变。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紧固组件的弓形臂的受压端向下延伸形成有一旋转定位棱,所述第二压力块对应所述紧固组件的所述旋转定位棱形成有旋转定位槽。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中,压迫组件配合透明防护板一起压迫紧固组件生成预应力,透明防护板成为了生成预应力的一主控制件,紧固组件选用的是弹性材料,其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内部即形成稳定的预应力并储存起来,与透明防护板、压迫组件一起组成稳定的预应力和预应力特征的紧固体系,其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所述预应力结构受到外界影响时,其敏感性的缓冲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比如,当透明防护板等部件突然受到环境温度影响,由于材料本身的热冲击性能差而产生分布不均的内应力时;在安装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由于可能受到的外力撞击而产生分布不均的内应力时。此时整个预应力体系都可以通过弹性材料的形变大小来调节相应的预应力大小,以此对可能发生的不均衡内应力进行缓冲,从而起到对整个防护屏障的保护作用。
2.本发明在整个预应力紧固的实施过程中,都不会产生由于紧固对透明防护板造成不规则的压迫和表面形变,避免了由于各构件的误差和透明防护板本身的误差而可能导致的透明防护板既有的平整度和自身均衡的内应力的破坏,大大增强了整个防护屏障系统的安全性和抵抗外力的能力。
3.弹性缓冲件与滑动缓冲装置的采用在透明防护板受到爆炸等冲击后的第一时间提供非常有效的缓冲作用,可明显减缓与降低透明防护板受到冲击后破碎的时间与概率,显著提高了整个防护板的安全防护性能。
4.防护板四周结合有一防逃逸框体,且第一限位结构与限位盖板相互配合确保透明防护板受到冲击后不会从第一安装槽脱出。
5.透明防护板加工后即实现预应力结构包边,运输及安装使用过程不会造成断面的损坏,且透明防护板始终为平面受力、而非断面受力,不产生破坏性内应力,透明防护板自身的安全性能得到了保障。另外当透明防护板受到爆炸等冲击荷载时,预应力结构包边还可以为透明防护板提供向外的拉力来抵御冲击造成的形变,并且有效减缓形变产生的时间与程度,最大限度为室内人员提供防护。
6.本发明预应力紧固的实施过程是通过拧紧相关螺栓来压迫紧固组件而使其产生预应力,在具体操作时,通过前期的设计模块中对各个组件原材料的选择及几何形状的设计,后期工人只需将相关螺栓拧紧到位即可得到预设的紧固力,无须受到操作力度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大大降低了操作条件和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透明防护板左右重叠时的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截面剖视图;
图4为图3的F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的B-B截面剖视图;
图6为图2的C-C截面剖视图;
图7为图2的D-D截面剖视图;
图8为图2的E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9本发明透明防护板左右重叠时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的透明防护板与安装框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分解图;
图11为本发明透明防护板左右重叠时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的透明防护板与防逃逸框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分解图;
图13为本发明防逃逸框体与透明防护板的连接结构截面图;
图14为图13中紧固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15为图12中第二压力条的立体图;
图16为图12中第一压力条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3中紧固组件的弧形变形区受压变形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防逃逸框体与透明防护板的紧固过程原理示意图;
图19-21为本发明多种实施例的防逃逸框体截面图;
图22为本发明滑动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24为本发明透明防护板受到冲击时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透明防护板上下重叠时的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5的俯视图;
图27为图25的G-G截面剖视图;
图28为图25的H-H截面剖视图;
图29为图25的I-I截面剖视图;
图30为图25的J-J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31为本发明透明防护板不重叠时的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1的俯视图;
图33为图32的K-K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8所示,在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包括建筑主体5、安装框体1以及复数个透明防护板2,左右相邻的透明防护板2的边缘部分相互重叠;透明防护板2通过安装框体1安装于建筑主体5或相邻透明防护板2上,安装结构开设有传递槽15;安装框体1形成有第一安装槽10,透明防护板2的侧边插设于第一安装槽10内,且透明防护板2的侧边结合有一圈适配于第一安装槽10的防逃逸框体3,防逃逸框体3与安装框体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一限位结构34以及至少一弹性缓冲件35。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防暴领域,故透明防护板2采用的是夹胶玻璃(可根据需要选用防弹玻璃、防爆玻璃或防暴玻璃或者工程塑料等等,不受任何限制),其特征为受到子弹或爆炸的气浪等冲击时,不会如钢化玻璃般碎成颗粒,而是在冲击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冲击方向的形变并在内部胶体的作用下仍然保持一个整体。
安装框体1包括框架11和限位盖板12,框架11形成第一安装槽10;框架11的顶部通过预埋于建筑主体5上的预埋件7固定于建筑主体5;框架11的底部固定于基座6上,基座6外部铺设有表面饰材8;限位盖板12形成一固定槽121并通过穿设于固定槽121内的螺栓固定于框架11上并配合框架11形成第一安装槽10的槽口13;固定槽121内卡合有装饰板122;槽口13与透明防护板2之间设有橡胶条14。
请参阅图5-7,防逃逸框体3底部设置有滑动缓冲装置,本实施例中滑动缓冲装置采用滑轮组件33;安装有防逃逸框体3的透明防护板2通过滑轮组件33搁置于下部的框架11上。结合图22所示,滑轮组件33包括一滑轮座331和设置于滑轮座331内的滑轮332;其中滑轮座331通过螺栓紧固于防逃逸框体3上。滑轮组件33用于对防逃逸框体3提供滑动和缓冲的作用。
请参阅图9-12,防逃逸框体3包括一压迫组件31和一紧固组件32,压迫组件31配合透明防护板2压迫紧固组件32生成预应力进而紧固透明防护板2。
为便于描述现在该实施例中作以下定义:以图10中透明防护板2的水平安装方向作为X轴方向,以透明防护板2的厚度方向作为Y轴方向,以透明防护板2的垂直安装方向作为Z轴方向,且X轴垂直于Y轴,Z轴垂直于X轴与Y轴构成的平面;其中:
请参阅图13-14,紧固组件32包括两个对称夹持于透明防护板2两侧的弓形臂321,其材料应选用具有相当强度,同时兼具一定弹性与韧性的材料,如金属、工程塑料、高分子材料等;两弓形臂321之间夹设形成一围合空间320,弓形臂321包括一第一力臂3211与一连接第一力臂3211的第二力臂3212,第一力臂3211与第二力臂3212的连接处形成一滑移端3213,该滑移端3213呈圆弧面或斜面可以在保证在滑移过程中产生的阻力更小;第一力臂3211于远离第二力臂3212的一侧形成一受压端3214,该受压端3214向下延伸形成有一旋转定位棱3217;第二力臂3212于远离第一力臂3211的一侧形成一紧固端3215,紧固端3215上结合有一压板3216,且压板3216与第二力臂3212的连接区域向内凹陷形成一压板位置调节区3218,通过该压板位置调节区3218可在紧固过程中实现压板3216微小的自身位置调节,以使其更平整地贴附透明防护板2;第一力臂3211的受压端3214接受压迫组件31的压迫并配合透明防护板2驱使第一力臂3211与第二力臂3212生成预应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力臂3211为一短直臂,第二力臂3212为一弧形臂,且第二力臂3212的厚度自滑移端3213至紧固端3215形成一由厚至薄的渐变,该种结构可以保证整个弧形臂充分和均匀形变,不易折断。紧固组件32的两受压端3214之间配合形成有复数个螺栓孔。进一步的,两弓形臂321在两受压端3214之间通过设置一弧形变形区3219进行连接,当第一力臂3211的受压端3214受压时,弧形变形区3219自弧形被压迫成为直线型,弧形变形区3219的受压变形过程请参阅图17;弧形变形区3219的设计保证了紧固组件32具有一定的延展空间。压板3216与透明防护板2之间可设置胶垫或通过无影胶粘接。
请参阅图11-12、15-16;压迫组件31包括第一压力条311和第二压力条312;第一压力条311的侧部翻折形成一抵推部3111,抵推部3111的外侧间隔形成第一限位结构3112,同时第一压力条311形成支撑槽3113,支撑槽3113内设有支撑条3114(请参阅图11、16),支撑条3114与透明防护板2之间设有装饰板3115;弹性缓冲件35设置于相邻第一限位结构3112之间并位于抵推部3111与框架11之间;第二压力条312对应紧固组件32的旋转定位棱3217形成有旋转定位槽3121,第二压力条312的结构请参阅图15,旋转定位槽3121的半径等于或略大于旋转定位棱3217的半径,这样当整个紧固组件32在实施紧固过程中,旋转定位棱3217可以有效地在旋转定位槽3121内定位与进行转动,两滑移端3213才会在第一压力条311的表面仅沿相互远离的方向位移。
弓形臂321的两滑移端3213抵靠于第一压力条311的表面;弓形臂321的两受压端3214抵靠于第二压力条312的表面,弓形臂321的两紧固端3215抵靠于透明防护板2两侧面;
紧固第一压力条311与第二压力条312,第二压力条312压迫弓形臂321的两受压端向第一压力条311方向位移,弓形臂321的两滑移端3213于第一压力条311的表面发生相互远离的位移,弓形臂321的两紧固端3125受到透明防护板2的限位,从而驱使第一力臂3211与第二力臂3212生成预应力紧固透明防护板2。
两相邻透明防护板2的重叠区域的第一压力条311相向延伸形成第二限位结构3131、3132,第二限位结构形成相互配合的钩件3133。
请参阅图9-12、19,透明防护板2的侧边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21并结合有一T型件22;T型件22包括一背板221和形成于背板221的凸条222,凸条222嵌设并通过结构胶25固定于第二安装槽21内,背板221抵靠第二压力条312,且背板221与透明防护板2之间垫设有垫片24;第一压力条311、紧固组件32和第二压力条312形成相互配合的复数个通孔,背板221与凸条222形成与该通孔配合的复数个螺孔;通过螺栓贯穿紧固第一压力条311、紧固组件32、第二压力条312以及T型件22的背板221与凸条222,从而驱使紧固组件32的第一力臂3211与第二力臂3212生成预应力紧固透明防护板2。通过螺栓的紧固,第二压力条312压迫紧固组件32的弓形臂321的两受压端3214向第一压力条311方向位移,弓形臂321的两滑移端3213于第一压力条311表面发生相互远离的位移,弓形臂321的两紧固端3215受到透明防护板2的限位,从而驱使紧固组件32的第一力臂3211与第二力臂3212生成预应力紧固透明防护板2。
由于T型件22的凸条222通过结构胶25结合于第二安装槽21内增大了T型件22与透明防护板2的连接面积,从而加大了防逃逸框体3与透明防护板2的整体连接强度,同时T型件22为穿设于第一压力条311、紧固组件32和第二压力条312之间的螺栓增加了螺孔长度,使得该螺栓拥有更长的螺距,增强了第一压力条311与第二压力条312之间螺接的强度及可靠性,进一步保证了防逃逸框体3与透明防护板2的稳定牢固连接。
请参阅图9-13,在透明防护板2出厂时,首先通过结构胶将T型件22结合于透明防护板2各侧边的第二安装槽21,接着安装防逃逸框体3,将第一压力条311设置于紧固组件32第一力臂3211的外侧;第二压力条312设置于紧固组件32第一力臂3211和T型件22背板221之间,紧固组件32弓形臂321的两紧固端3215抵靠于透明防护板2的两侧面;然后通过依次穿设于第一压力条311、紧固组件32、第二压力条312和T型件22的螺栓紧固第一压力条311和第二压力条312,第二压力条312压迫紧固组件弓形臂321的两受压端3214向第一压力条311方向位移,弓形臂321的两滑移端3213于第一压力条的表面发生相互远离的位移,弓形臂321的两紧固端3215受到透明防护板2的限位,从而驱使弓形臂321生成预应力紧固透明防护板2。在透明防护板2底部的防逃逸框体3上安装滑轮组件33。
另外,可在第二力臂3212、防护板2以及第二压力条312之间的空隙内填充密封胶,从而实现更为稳定的紧固;可在第二力臂3212上开设溢流槽,溢流槽的采用防止了密封胶在干燥过程中的膨胀对紧固组件32产生的预应力的影响。
当安装透明防护板2时,先将框架11固定于建筑主体5与基座6上,然后将已安装有防逃逸框体3的透明防护板2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0内,此时左右相邻的透明防护板2边缘部分相互重叠,且第二限位结构3131、3132的钩件3133相互配合设置;然后将弹性缓冲件35设置于各透明防护板2的相邻第一限位结构3112之间并位于抵推部3111与框架11之间,并在各透明防护板2的支撑槽3113内设置支撑条3114;再将限位盖板12安装固定于框架11上,形成槽口13;将透明防护板2调整到预设位置后,在槽口13设置橡胶条14密封。
下面配合图12、18来进一步说明整个紧固过程的工作原理,弓形臂321的两受压端3214在第二压力条312的压迫作用下向第一压力条311方向位移,通过旋转定位棱3217与旋转定位槽3121的配合保证了竖向紧固组件32的受压端3214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X、Y轴方向上的偏移,两个弓形臂321受压端3214之间的距离在紧固过程中是可控不变的,同时两滑移端3213抵靠于第一压力条311沿Y轴方向发生相互远离的位移,而两紧固端3215沿Y轴方向发生相互靠近的位移直至抵靠于透明防护板2的侧面,因此两紧固端3215的压板3216间的距离也是可控的,其在透明防护板2上的紧固位置点也是可控的;进一步通过第二压力条312压迫两受压端3214沿Z轴方向上位移,进而驱使两滑移端3213沿Y轴方向继续远离,而两紧固端3215此时抵靠于透明防护板2的侧面并由此受到限位,第一力臂3211及第二力臂3212由此发生形变并生成预应力,至此透明防护板2获得紧固。而横向紧固组件32的紧固原理与竖向紧固组件32类同。同样,当预应力需要解除时,只要将螺栓松开,弓形臂321的形变会恢复到之前未紧固状态,此时预应力自动消失,整个紧固系统模块的部件都是可逆的、无损耗的和再次重复使用的,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也非常环保。
请参阅图23,当本发明的透明防护板2受到冲击时,若冲击力较小,透明防护板2不发生形变并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产生冲击方向的位移,压迫弹性缓冲件35和橡胶条14起到缓冲的效果,冲击力消失后透明防护板2可在弹性缓冲件35的作用下复位。
请参阅图24,当本发明的透明防护板2受到的冲击较大,由于透明防护板2采用防弹或防爆玻璃等夹胶玻璃,所以玻璃破碎后仍靠胶片粘接为一整体,此时虽然透明防护板2的中部受到冲击发生形变,但是由于防逃逸框体3的存在保证了透明防护板2的周边基本未产生形变收缩,从而防止了初步的逃逸;当透明防护板2发生的形变较大,从而带动其周边发生逃逸出第一安装槽10的位移时,透明防护板2的周边又进一步通过防逃逸框体3上的第一限位结构3112配合槽口13进行限位;进而防止了透明防护板2受到冲击后的整块脱出。
请参阅图19-21,本实施例中第二压力条312与透明防护板2的连接结构如图19所示;另外也可如图20所示,在第二压力条312本身的中部形成凸条,此时无需T型件22,可直接将第二压力条312的凸条通过结构胶25固定于第二安装槽21内,此时垫片24垫设于第二压力条312与透明防护板2之间。也可如图21所示,透明防护板2的侧边不开设第二安装槽21,也无需T型件22,只通过预应力结构对透明防护板2进行紧固。
请参阅图25-30,在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其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透明防护板2上下相邻的边缘部分相互重叠。
请参阅图31-33,在本发明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中,其主要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透明防护板2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叠,此时第一压力条311无需形成实施例一中图12所示的第二限位结构313和支撑槽3113。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包括建筑主体、安装框体以及透明防护板,所述透明防护板通过所述安装框体安装于所述建筑主体或相邻透明防护板上,所述安装结构开设有传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体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透明防护板的侧边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且所述透明防护板的侧边结合有一圈适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防逃逸框体,所述防逃逸框体与所述安装框体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第一限位结构以及至少一弹性缓冲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体包括框架和限位盖板,所述框架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限位盖板固定于所述框架上并配合所述框架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逸框体包括一压迫组件和一紧固组件,通过所述压迫组件与透明防护板的配合压迫所述紧固组件生成预应力进而紧固所述透明防护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两个对称夹持于所述透明防护板两侧的弓形臂,两弓形臂之间夹设形成一围合空间,所述弓形臂包括一第一力臂与一连接所述第一力臂的第二力臂,所述第一力臂与所述第二力臂的连接处形成一滑移端,所述第一力臂于远离所述第二力臂的一侧形成一受压端,所述第二力臂于远离所述第一力臂的一侧形成一紧固端,所述第一力臂的受压端接受所述压迫组件的压迫并配合所述透明防护板驱使所述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组件包括第一压力条和第二压力条;
所述弓形臂的两滑移端抵靠于所述第一压力条的表面;所述弓形臂的两受压端抵靠于所述第二压力条的表面,所述弓形臂的两紧固端抵靠于所述透明防护板两侧面;
紧固所述第一压力条与所述第二压力条,所述第二压力条压迫所述弓形臂的两受压端向所述第一压力条方向位移,所述弓形臂的两滑移端于所述第一压力条的表面发生相互远离的位移,所述弓形臂的两紧固端受到所述透明防护板的限位,从而驱使所述第一力臂与所述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紧固所述透明防护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条的侧部间隔形成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所述弹性缓冲件设置于相邻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钩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逸框体的底部设置有滑动缓冲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透明防护板,相邻所述透明防护板的边缘部分相互重叠;两相邻所述防护板的重叠区域的第一压力条相向延伸形成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形成相互配合的钩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条形成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设有支撑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护板的侧边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并结合有一T型件;所述T型件包括一背板和形成于所述背板的凸条,所述凸条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所述背板抵靠所述第二压力条,通过螺栓贯穿紧固所述第一压力条、所述第二压力条以及所述T型件的背板与凸条,从而驱使所述紧固组件的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紧固所述透明防护板。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护板的侧边凹陷形成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压力条的中部形成凸条;所述凸条嵌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通过螺栓贯穿紧固所述第一压力条、所述第二压力条以及所述凸条,从而驱使所述紧固组件的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生成预应力紧固所述透明防护板。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臂的受压端之间通过一弧形变形区连接。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弓形臂的滑移端呈圆弧面或斜面。
14.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力臂的厚度自所述滑移端至所述紧固端形成一由厚至薄的渐变。
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的弓形臂的受压端向下延伸形成有一旋转定位棱,所述第二压力块对应所述紧固组件的所述旋转定位棱形成有旋转定位槽。
16.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的对透明防护板进行安装的方法。
CN201310180774.2A 2013-05-16 2013-05-16 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 Active CN1032911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0774.2A CN103291193B (zh) 2013-05-16 2013-05-16 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
PCT/CN2014/077238 WO2014183609A1 (zh) 2013-05-16 2014-05-12 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0774.2A CN103291193B (zh) 2013-05-16 2013-05-16 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91193A true CN103291193A (zh) 2013-09-11
CN103291193B CN103291193B (zh) 2016-06-01

Family

ID=49092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0774.2A Active CN103291193B (zh) 2013-05-16 2013-05-16 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91193B (zh)
WO (1) WO201418360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83609A1 (zh) * 2013-05-16 2014-11-20 Xie Xiaobin 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
WO2014183597A1 (zh) * 2013-05-16 2014-11-20 一禾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防暴透明门窗结构及应用其安装玻璃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14846A (zh) * 1968-05-08 1968-09-30
US4030258A (en) * 1976-10-12 1977-06-21 Diebold, Incorporated Bank window construction
US4061093A (en) * 1976-04-12 1977-12-06 Chicago Bullet Proof Equipment Company Teller protection unit
CN2298329Y (zh) * 1997-06-20 1998-11-25 张昌亮 组合式单向防弹玻璃隔断
CN101812953A (zh) * 2009-02-20 2010-08-25 稳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门夹固轨道
CN202810491U (zh) * 2012-08-06 2013-03-20 南京合荣欣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银行营业场所的玻璃固定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28278A (en) * 1956-10-10 1960-02-17 United Carr Fastener Corp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edging strips for window panels
BE902247A (nl) * 1985-04-22 1985-08-16 Glas Art P V B A Bevestiging voor glas in metalen profielen.
CN2193417Y (zh) * 1994-07-20 1995-03-29 汕头经济特区龙亨自动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固定铝合金门窗玻璃的夹持器
CN2559762Y (zh) * 2002-06-21 2003-07-09 许淑贞 无侧框玻璃门上下夹体的楔形逼紧夹具
CN2670556Y (zh) * 2003-11-27 2005-01-12 张宝楼 一种改进型玻璃门结构
CN2777149Y (zh) * 2005-02-06 2006-05-03 张鸿联 一种改进的无框式玻璃门具结构
CN103291193B (zh) * 2013-05-16 2016-06-01 一禾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
CN103290953B (zh) * 2013-05-16 2016-09-14 一禾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暴透明隔断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14846A (zh) * 1968-05-08 1968-09-30
US4061093A (en) * 1976-04-12 1977-12-06 Chicago Bullet Proof Equipment Company Teller protection unit
US4030258A (en) * 1976-10-12 1977-06-21 Diebold, Incorporated Bank window construction
CN2298329Y (zh) * 1997-06-20 1998-11-25 张昌亮 组合式单向防弹玻璃隔断
CN101812953A (zh) * 2009-02-20 2010-08-25 稳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门夹固轨道
CN202810491U (zh) * 2012-08-06 2013-03-20 南京合荣欣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银行营业场所的玻璃固定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83609A1 (zh) * 2013-05-16 2014-11-20 Xie Xiaobin 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
WO2014183597A1 (zh) * 2013-05-16 2014-11-20 一禾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防暴透明门窗结构及应用其安装玻璃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83609A1 (zh) 2014-11-20
CN103291193B (zh) 2016-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6580B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透明防暴门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3290958B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暴玻璃幕墙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3290960B (zh) 防暴玻璃幕墙的安装结构及安装幕墙玻璃的方法
CN103306587B (zh) 防暴透明门窗结构及应用其安装玻璃的方法
CN103306409B (zh) 隐框玻璃幕墙安装结构及安装隐框玻璃幕墙的方法
CN105386603B (zh) 一种用于紧固系统的箱体式压迫组件
CN103290953A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防暴透明隔断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3290954B (zh) 防暴透明隔断安装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3291193A (zh) 接待窗口透明防护屏障安装结构及安装的方法
CN103290959B (zh) 防逃逸玻璃幕墙的安装结构及安装防逃逸玻璃幕墙的方法
KR100670938B1 (ko) 프리스트레스가 도입된 구조용 유리부재
CN104165016B (zh) 具有防爆缓冲功能的装甲车窗体紧固结构及其紧固方法
CN104165014B (zh) 具有防爆缓冲功能的战舰舰桥窗体紧固结构
JP2005068847A (ja) 板ガラスの支持構造
JP2005068848A (ja) ガラス壁構造体及びガラス柱構造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12

Address after: 102600 3 floor, 2 building, No. 4 Daxing District Garden Road, Beijing, 1 unit 317

Patentee after: Beijing informed investment hom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per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515, No. 9450, Hu min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YI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HANGHAI)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01

Address after: 233000 Shenghua road 285, Huaishang District, Bengbu, Anhui

Patentee after: Anhui JINDA Explosion-proof 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600 3 floor, 2 building, No. 4 Daxing District Garden Road, Beijing, 1 unit 317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informed investment hom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peratio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17

Address after: 314500, building 288, 2 Avenue, Indus street, Tongxiang, Zhejiang, Jiaxi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arvest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3000 No. 285 Shenghua Road, Huaishang District, Bengb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JINDA Explosion-proof Electric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029

Address after: 314500 No.1 xc1001-3, Gongnong Road, Nanmen, Chongfu Town,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xing Yunshijiao Electronic Commer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4500, building 288, 2 Avenue, Indus street, Tongxiang, Zhejiang, Jiaxing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harvest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4

Address after: 223300 No.23 Xichang street, Huai'an District, Hua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ian District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of Huai'an City

Address before: No.1 xc1001-3, Nanmen Gongnong Road, Chongfu Town, Tongxia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XING YUNSHIJIAO ELECTRONIC COMMER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