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6018A - 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6018A
CN103286018A CN 201210047818 CN201210047818A CN103286018A CN 103286018 A CN103286018 A CN 103286018A CN 201210047818 CN201210047818 CN 201210047818 CN 201210047818 A CN201210047818 A CN 201210047818A CN 103286018 A CN103286018 A CN 103286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tube
pipe
tube body
interior
soakaway tre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0478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淑女
吴英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1004781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86018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86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6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渗水管,包含:一个内管单元,及一个套设在该内管单元外围的外管单元。所述渗水管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在一片内软布层的内周面涂布一层内防水层而成为一个内管本体,且在一片外软布层的内周面涂布一层外防水层而成为一个外管本体,再利用一条内连接线将该内管本体的两侧边车缝连接,并利用一条外连接线将该外管本体的两侧边车缝连接,最后将该外管单元套设在该内管单元外围,且令外连接线与内连接线位于两相反侧。所以不使用时,即可将该渗水管压扁收纳,以缩小体积,较不占用空间,易于收藏。

Description

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设置于植栽周围并可让水液渗流至土壤的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植栽的灌溉设计中,除了以往利用手动或自动的喷水设备外,近年来更发展出一种如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数第M277256号专利案所公开的渗水管,其包含一支中空且设有多个穿孔的水管本体,及一个包覆在该水管本体的外表面且可供水液渗出的渗透外套。该水管本体可由硬质或软质塑料材料,或是铜、铁等金属材料制成。而该渗透外套则是由具有吸水及渗水特性的泡棉材料制成。
使用时,将水流导入该水管本体中,水液就会由所述穿孔向外流出,而后再经该渗透外套渗出,直接进入土壤并被植栽根部吸收。
虽然上述渗水管可让水液自动渗流至土壤,以利于植栽根部吸收。然而该渗水管在使用上却具有下列不理想的部分:
一、材积大且不易收藏:如果该水管本体是由硬质塑料或金属材料制成,则其不但材积大且无法收藏,所以使用机动性不佳,又如果该水管本体是由软质塑料材料制成,就是一般的塑料软管,由于其具有预定的厚度及形状,纵算不导水使用时,该渗水管仍呈截面圆形的中空管状,整体材积也很大,欲收藏时只能将之盘卷成圆圈状,而无法缩减体积,所以非常占用存放空间,在搬运或携带上也不方便。
二、不易回收处理:该渗水管是由塑料制或金属制的水管本体,及泡棉制的渗透外套所构成,由于塑料与泡棉或金属与泡棉为两种不相同的材料,因此在回收处理时,必须将该渗透外套剥离该水管本体,而后再将两者分别回收处理,回收上相当麻烦不便,回收成本也较高,恐会导致使用者或回收人员没有分类回收的意愿,进而造成不当回收或没有被回收的情况。
三、不适用于低温环境:如果该水管本体是由硬质塑料制成,则其通常是由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材料一体制成,由于该渗水管一般是使用于户外环境,所以在低温环境(例如零下温度)下,该水管本体容易发生低温脆化的情况,往往导致渗水管破裂而严重损毁的情形,使用寿命较短。
四、水流易被阻断:如果该水管本体是由软质塑料材料制成,则当该渗水管被弯折或受到压迫时,该弯折处的水流将会被阻断,不但造成弯折处的后段部位不能渗水灌溉,且其弯折处的前段部位将因水量蓄积,而导致水液大量快速的喷出,使用上较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材积较小且易于搬运或收藏的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渗水管,包含一个沿着一条中心线长向延伸的内管单元,及一个套设在该内管单元外围的外管单元;该内管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两个平行于该中心线的内侧边部的内管本体,及一条车缝连接该内管本体相对叠置的所述内侧边部的内连接线,使该内管本体界定出一个沿着该中心线长向延伸的内管通道,及数个彼此间隔地设置在该内连接线处且由该内管通道往外连通的内管缝隙,而该内管本体还具有一片内软布层,及一层被覆结合在该内软布层邻近该中心线的一内周面的内防水层;该外管单元包括一个包覆该内管本体且具有两个平行于该中心线的外侧边部的外管本体,及一条车缝连接该外管本体相对叠置的所述外侧边部的外连接线,所述外侧边部位于远离所述内侧边部的一侧,且该外管本体与该内管本体间界定出一个外管通道,及数个彼此间隔地设置在该外连接线处且由该外管通道往外连通的外管缝隙,而该外管本体还具有一片外软布层,及一层被覆结合在该外软布层邻近该内管单元的一内周面的外防水层。
较佳地,该内管本体还具有一个远离所述内侧边部且邻近所述外侧边部的内连接部,该外管本体还具有一个远离所述外侧边部且邻近所述内侧边部的外连接部。
本发明渗水管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复合涂层:在一片内软布层上涂布一层内防水层,而复合成一个内管本体,并在一片外软布层上涂布一层外防水层,而复合成一个外管本体;
内管结合:让该内防水层位于内侧地将该内管本体对折,使其两个内侧边部相对叠置,接着利用一条内连接线车缝连接所述内侧边部,以制成一个内管单元;及
外管结合:让该外防水层位于内侧地将该外管本体对折,使其两个外侧边部相对叠置,接着利用一条外连接线车缝连接所述外侧边部,以制成一个外管单元,最后将该外管单元套设在该内管单元外围,并使所述外侧边部与所述内侧边部位于两相反侧,以制成该渗水管。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在于:由于该内管本体是由内覆有内防水层的内软布层车缝制成,且该外管本体是由内覆有外防水层的外软布层车缝制成,不使用时,即可将该渗水管压扁收纳,使得整体材积小,较不占用空间,所以容易携带或收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回收处理的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所述渗水管,该内软布层、该内防水层、该外软布层及该外防水层的材质皆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在于:该渗水管的内管本体与外管本体,皆采用相同材质制成,所以能达到易于回收处理的目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的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所述渗水管,该内软布层、该内防水层、该外软布层及该外防水层的材质皆为聚酯纤维。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在于:由于该内管本体及该外管本体的材质可抗低温脆化,所以可适用于低温环境中。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流不会被阻断的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所述渗水管,该内管单元还包括一片被夹置在该内管本体的所述内侧边部间且局部突伸入该内管通道的内管夹条,且该外管单元还包括一片被夹置在该外管本体的所述外侧边部间且局部突伸入该外管通道的外管夹条。
本发明所述渗水管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内管夹条的横剖面宽度均一,且该外管夹条的横剖面宽度均一。
本发明所述渗水管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内管夹条具有一个被夹置在所述内侧边部间的内夹衬部,及一个由该内夹衬部往该内管通道突伸扩大的内凸扩部,该外管夹条具有一个被夹置在所述外侧边部间的外夹衬部,及一个由该外夹衬部往该外管通道突伸扩大的外凸扩部。
本发明所述渗水管制造方法,还包含一个在该复合涂层步骤之前的备置材料步骤,该备置材料步骤是裁剪一片内软布层、一片外软布层、一片内管夹条,及一片外管夹条,于该内管结合步骤中,在进行该内连接线的车缝连接前,先将该内管夹条夹置入所述内侧边部间,而后再利用该内连接线将所述内侧边部及该内管夹条车缝连接在一起,而于该外管结合步骤中,在进行该外连接线的车缝连接前,先将该外管夹条夹置入所述外侧边部间,而后再利用该外连接线将所述外侧边部及该外管夹条车缝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内管夹条与该外管夹条的设置,可以分别撑开所述内侧边部与所述外侧边部,所以当受到弯折或压迫时,该内管通道与该外管通道内的水流,仍可分别由该内管夹条与该外管夹条周围的缝隙通过,而不会被阻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渗水管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部份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部份剖视示意图;
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制程方块图,说明本发明渗水管制造方法;
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制造流程示意图,说明本发明渗水管制造方法;
图5是本发明渗水管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部份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渗水管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部份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类似的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渗水管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用于设置在至少一株图未示出的植栽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壤中,该渗水管包含一个沿着一条中心线1长向延伸的内管单元2,及一个包围套设在该内管单元2外围的外管单元3。
该内管单元2包括一个剖切面略呈U型且开口闭合的内管本体21,该内管本体21具有两个分别位于该开口处且上下平行于该中心线1的内侧边部211,及一个位于弯折处且远离所述内侧边部211的内连接部212。
就结构来看,该内管本体21还具有一片位于外围的内软布层213,及一层被覆结合在该内软布层213邻近该中心线1的一内周面214的内防水层215。该内软布层213及该内防水层215的材质相同,本实施例皆是以聚酯纤维(polyester,PES,俗称特多龙)制成,只是该内软布层213及该内防水层215的成型方式不同,使得位于外围的内软布层213具有可被撑张、弯折或压扁的柔软性,并使得位于内围的内防水层215具有不渗透水液的防水性,而该内软布层213及该内防水层215的成型方式并非本发明重点,所以在此不再说明。
该内管单元2还包括一条车缝连接该内管本体21相对叠置的所述内侧边部211的内连接线22。通过该内连接线22车缝连接所述内侧边部211,即能缝合该内管本体21的开口,使得该内管本体21界定出一个沿着该中心线1长向延伸的内管通道216,及数个彼此间隔地设置在该内连接线22处且由该内管通道216往外连通的内管缝隙217。所述内管缝隙217就是该内连接线22车缝所述内侧边部211所形成的缝隙,当然所述内管缝隙217的大小与该内连接线22车缝针脚的疏密有关,实施时可依需要而改变,在此不再说明。
该外管单元3的构造相同于该内管单元2,只是该外管单元3的尺寸较大且设置方向相反于该内管单元2。该外管单元3包括一个剖切面略呈U型且开口闭合的外管本体31,该外管本体31包覆在该内管本体21外围,并具有两个分别位于该开口处且上下平行于该中心线1的外侧边部311,及一个位于弯折处且远离所述外侧边部311的外连接部312。所述外侧边部311分别邻近该内连接部212且位于远离所述内侧边部211的一侧。该外连接部312邻近所述内侧边部211且位于远离该内连接部212的一侧。
同样地就结构来看,该外管本体31还具有一片间隔位于该内软布层213外围的外软布层313,及一层被覆结合在该外软布层313邻近该内管单元2的一内周面314的外防水层315。在本实施例中,该外软布层313与该外防水层315的材质,皆相同于该内软布层213及该内防水层215的材质,且该外软布层313的成型方式相同于该内软布层213,该外防水层315的成型方式相同于该内防水层215,在此不再说明。
该外管单元3还包括一条车缝连接该外管本体31相对叠置的所述外侧边部311的外连接线32。通过该外连接线32车缝连接所述外侧边部311,能缝合该外管本体31的开口,使得该外管本体31与该内管本体21间界定出一个沿着该中心线1长向延伸的外管通道316,及数个彼此间隔地设置在该外连接线32处且由该外管通道316往外连通的外管缝隙317。
参阅图2、图3与图4,本发明渗水管制造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下列步骤:
备置材料:如图4的状态(1)所示,先依所设定尺寸裁剪出该内软布层213及该外软布层313。
复合涂层:接着如图4的状态(2)所示,在该内软布层213上涂布该内防水层215,而复合成该内管本体21,并在该外软布层313上涂布该外防水层315,而复合成该外管本体31。当然,也可以先执行该复合涂层步骤后,再执行该备置材料步骤,实施顺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内管结合:再如图4的状态(3)所示,让该内防水层215位于内侧地将该内管本体21对折,令所述内侧边部211相对叠置,接着利用该内连接线22车缝连接所述内侧边部211,以制成该内管单元2。
外管结合:最后如图4的状态(4)所示,本实施例是先单独制成该外管单元3,再将该外管单元3与该内管单元2套接在一起,也就是说让该外防水层315位于内侧地将该外管本体31对折,令所述外侧边部311相对叠置,接着利用该外连接线32车缝连接所述外侧边部311,以制成该外管单元3。最后将该外管单元3套设在该内管单元2外围,并使所述外侧边部311与所述内侧边部211位于两相反侧,以制成该渗水管。
当然在实施上,也可以在该外管单元3成型的同时,就让该内管单元2容置在该外管单元3内,也就是说将该内管单元2放在该外管本体31的外防水层315上,并使该外防水层315位于内侧地将该外管本体31对折,令所述外侧边部311远离所述内侧边部211且相对叠置,以包覆该内管单元2,最后利用该外连接线32车缝连接所述外侧边部311,以制成套设在该内管单元2外围的外管单元3,所以实施上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参阅图1及图2,使用前将该渗水管设置于植栽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壤中。使用时将水流注入该渗水管,当水液进入该内管通道216中,即会由所述内管缝隙217渗出,并流入该外管通道316,再经所述外管缝隙317渗出,使得土壤可以吸收水分而湿润,以利于植栽获得适当的水分供给。当不使用欲收藏时,即可沿其长向将该渗水管压成扁平带状,并卷绕成圆筒状,或依Z字形反复折叠,以缩小体积,而利于搬运或收藏。
参阅图5,本发明渗水管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同的部分:本实施例的该内管单元2还包括一片沿其长向延伸的内管夹条23,该内管夹条23是被夹置在该内管本体21的所述内侧边部211间,且局部突伸入该内管通道216。该外管单元3还包括一片沿其长向延伸的外管夹条33,该外管夹条33是被夹置在该外管本体31的所述外侧边部311间,且局部突伸入该外管通道316。本实施例该内管夹条23的横剖面宽度均一,且该外管夹条33的横剖面宽度均一。本实施例的内管夹条23与外管夹条33可分别伸入该内管通道216与该外管通道316,所以当渗水管受到弯折或压迫时,水流仍可分别由该内管夹条23与该外管夹条33周围的缝隙通过,而不会被阻断。
参阅图6,本发明渗水管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大致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不同的部分:本实施例该内管夹条23具有一个被夹置在所述内侧边部211间的内夹衬部231,及一个由该内夹衬部231往该内管通道216突伸扩大的内凸扩部232。该外管夹条33具有一个被夹置在所述外侧边部311间的外夹衬部331,及一个由该外夹衬部331往该外管通道316突伸扩大的外凸扩部332。本实施例通过该内凸扩部232及该外凸扩部332的突扩设计,可分别在该内管通道216与该外管通道316内形成更大的缝隙,所以能具有更佳的防止水流被阻断功效。
由于第二、三实施例增加了该内管夹条23及该外管夹条33的设置,所以本发明渗水管制造方法在各步骤中,须加入该内管夹条23及该外管夹条33的制造过程。以下是以第三实施例为例来说明。参阅图4及图6,在备置材料步骤中,还需裁剪出该内管夹条23及该外管夹条33。于该内管结合步骤中,在进行该内连接线22的车缝连接前,先将该内管夹条23夹置入所述内侧边部211间,而后再利用该内连接线22将所述内侧边部211及该内管夹条23车缝连接在一起。而于该外管结合步骤中,在进行该外连接线32的车缝连接前,先将该外管夹条33夹置入所述外侧边部311间,而后再利用该外连接线32将所述外侧边部311及该外管夹条33车缝连接在一起。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发明具有下列优于以往渗水管之处:
一、材积小且容易收藏:由于本发明采用软性塑料材料制成,令位于外围的内软布层213及外软布层313具有柔软性,且位于内围的内防水层215及外防水层315具有防水性,所以当其内有水液流通时,水流压力可使其膨胀成环圈管形,而当其内没有水流压力时则会恢复成扁平带状,欲收藏时即可压扁以卷绕成圆筒状或依Z字形折叠,以缩小其整体体积,较不占用存放空间,并能便于搬运、携带或收藏。
二、容易回收处理:本发明渗水管采用材质相同的内软布层213、内防水层215、外软布层313与外防水层315,因此在回收处理时,不须另外分类回收,即可一起回收处理,回收上较为方便容易,也可以大幅降低回收成本。
三、适用于低温环境:由于本发明的内管单元2及外管单元3是采用可抗低温脆化的聚酯材质,因此使用于低温环境(例如零下温度)下,使用寿命相对较长,适用性也较广泛。
四、水流不会被阻断:通过该内管夹条23及该外管夹条33局部突伸入该内管通道216及该外管通道316,而能具有中介撑开通道的功能,所以当渗水管被弯折或受压迫时,该内管本体21对应邻近该内管夹条23伸入该内管通道216的部位,以及该外管本体31对应邻近该外管夹条33伸入该外管通道316的部位,皆无法相对叠合,使得该内管通道216及该外管通道316仍保留有缝隙,因此水液仍能流通,不会被阻断,使用上较方便。

Claims (10)

1.一种渗水管,包含一个沿着一条中心线长向延伸的内管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内管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两个平行于该中心线的内侧边部的内管本体,及一条车缝连接该内管本体相对叠置的所述内侧边部的内连接线,使该内管本体界定出一个沿着该中心线长向延伸的内管通道,及数个彼此间隔地设置在该内连接线处且由该内管通道往外连通的内管缝隙,而该内管本体还具有一片内软布层,及一层被覆结合在该内软布层邻近该中心线的一内周面的内防水层;
该渗水管还包含一个套设在该内管单元外围的外管单元,该外管单元包括一个包覆该内管本体且具有两个平行于该中心线的外侧边部的外管本体,及一条车缝连接该外管本体相对叠置的所述外侧边部的外连接线,所述外侧边部位于远离所述内侧边部的一侧,且该外管本体与该内管本体间界定出一个外管通道,及数个彼此间隔地设置在该外连接线处且由该外管通道往外连通的外管缝隙,而该外管本体还具有一片外软布层,及一层被覆结合在该外软布层邻近该内管单元的一内周面的外防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水管,其特征在于:该内管单元还包括一片被夹置在该内管本体的所述内侧边部间且局部突伸入该内管通道的内管夹条,且该外管单元还包括一片被夹置在该外管本体的所述外侧边部间且局部突伸入该外管通道的外管夹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水管,其特征在于:该内管夹条的横剖面宽度均一,且该外管夹条的横剖面宽度均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水管,其特征在于:该内管夹条具有一个被夹置在所述内侧边部间的内夹衬部,及一个由该内夹衬部往该内管通道突伸扩大的内凸扩部,该外管夹条具有一个被夹置在所述外侧边部间的外夹衬部,及一个由该外夹衬部往该外管通道突伸扩大的外凸扩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水管,其特征在于:该内管本体还具有一个远离所述内侧边部且邻近所述外侧边部的内连接部,该外管本体还具有一个远离所述外侧边部且邻近所述内侧边部的外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水管,其特征在于:该内软布层、该内防水层、该外软布层及该外防水层的材质皆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渗水管,其特征在于:该内软布层、该内防水层、该外软布层及该外防水层的材质皆为聚酯纤维。
8.一种渗水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复合涂层:在一片内软布层上涂布一层内防水层,而复合成一个内管本体,并在一片外软布层上涂布一层外防水层,而复合成一个外管本体;
内管结合:让该内防水层位于内侧地将该内管本体对折,使其两个内侧边部相对叠置,接着利用一条内连接线车缝连接所述内侧边部,以制成一个内管单元;及
外管结合:让该外防水层位于内侧地将该外管本体对折,使其两个外侧边部相对叠置,接着利用一条外连接线车缝连接所述外侧边部,以制成一个外管单元,最后将该外管单元套设在该内管单元外围,并使所述外侧边部与所述内侧边部位于两相反侧,以制成该渗水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渗水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渗水管制造方法还包含一个在该复合涂层步骤之前的备置材料步骤,该备置材料步骤是裁剪一片内软布层,及一片外软布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渗水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备置材料步骤中,还裁剪一片内管夹条,及一片外管夹条,于该内管结合步骤中,在进行该内连接线的车缝连接前,先将该内管夹条夹置入所述内侧边部间,而后再利用该内连接线将所述内侧边部及该内管夹条车缝连接在一起,而于该外管结合步骤中,在进行该外连接线的车缝连接前,先将该外管夹条夹置入所述外侧边部间,而后再利用该外连接线将所述外侧边部及该外管夹条车缝连接在一起。
CN 201210047818 2012-02-28 2012-02-28 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32860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47818 CN103286018A (zh) 2012-02-28 2012-02-28 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47818 CN103286018A (zh) 2012-02-28 2012-02-28 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6018A true CN103286018A (zh) 2013-09-11

Family

ID=49087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047818 Pending CN103286018A (zh) 2012-02-28 2012-02-28 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8601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7754A (zh) * 2019-02-27 2019-04-26 林长征 一种软管包装结构
CN111593815A (zh) * 2020-06-24 2020-08-28 深圳市金源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景观园林渗排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7754A (zh) * 2019-02-27 2019-04-26 林长征 一种软管包装结构
CN111593815A (zh) * 2020-06-24 2020-08-28 深圳市金源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景观园林渗排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33021A (en) Waterproof foot covering
US8677539B2 (en) Waterproof footwear and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US20070298681A1 (en) Brassiere with under breast support
US2003014594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body heating and cooling garments
EP3167733B1 (en) Glove intermediate membrane having moisture permeability and waterproof functions and to be simultaneously coupled to outer shell and inner liner, gloves using sam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3286018A (zh) 渗水管及其制造方法
EP2732720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waterproof coil zipper
US20150082835A1 (en) Composite waterproof breathable elastic hats and methodology and dies used to manufacture such hats
CN202425699U (zh) 一种可折叠的无底防雨鞋套
CN101797075A (zh) 一种可水洗的西服及其加工方法
CN209359172U (zh) 一种林业树木防冻装置
CN103008129B (zh) 一种包膜式滴灌管/带及生产方法
CN110801088A (zh) 一种直转角手提包的制作方法
US2011012062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king a heat exchanging garment
CN101275696A (zh) 管接头
TW201332428A (zh) 滲水管及其製造方法
CN207406948U (zh) 一种便携式高强度塑料盲沟
CN106753020A (zh) 涂胶布及其制作方法
CN207003127U (zh) 一种涂胶布
CN208676393U (zh) 一种防寒保暖型男士风衣
CN207185406U (zh) 用于日光温室大棚的保温棉
KR101202910B1 (ko) 토시 제조방법
KR200487846Y1 (ko) 골프백
CN201774863U (zh) 省水育苗床
Handra-Luca et al. Multiple mixed adenoma-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of the liver associated with spontaneous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a new type of vascular mal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multiple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 syndro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