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80722A - 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80722A
CN103280722A CN2013102457869A CN201310245786A CN103280722A CN 103280722 A CN103280722 A CN 103280722A CN 2013102457869 A CN2013102457869 A CN 2013102457869A CN 201310245786 A CN201310245786 A CN 201310245786A CN 103280722 A CN103280722 A CN 103280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lead
wire harness
cabling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4578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80722B (zh
Inventor
彭志文
梁洪山
郭铁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XIAOYI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XIAOY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XIAOYI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XIAOY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457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807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80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0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80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80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包括:第一步工具准备,第二步下线,第三步走线,第四步接线,及第五步自检。其中,在下线步骤中,通过在电器元件的上方或醒目位置贴上元件标牌,方便连线时对各电器元件进行区分,有效提高布线的准确率,实用性好。同时,由于下线余量被控制在100mm以内,不仅满足布线要求,而且避免余量过多所带来的材料浪费,有效控制布线成本。此外,通过在相应导线的二端套上号码筒,对各导线进行区分,进一步提高布线准确性。特别地,当导线与电器元件连接时,通过在导线的接线端子处进行弯弧设置,当导线连接端子受到外力冲击时,其能提供一个弹性缓冲力,有效防止导线连接端子的受力脱落,可靠性好。

Description

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设备的二次线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气及自动化设计领域,一般将各种设备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其中,我们把直接用来生产、输送、分配电能的电气设备称为一次设备;而把对一次设备进行检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设备称为二次设备。
一次设备通过一次线构成一次电路,二次设备通过二次线与一次电路连接构成二次回路。从实质上讲,二次回路是为一次设备服务的,因此,二次回路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次电路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布线成本低、线路连接准确、安全性好的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工具准备,按接线图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2)下线,首先,按照接线图在电器元件的上方或醒目位置贴上元件标牌;然后,根据接线图要求选取相应导线,在接线图未作要求时,控制回路选用1.5mm2黑色绝缘软线,电流回路选用2.5mm2黑色绝缘软线,接地线选用2.5mm2黄、绿双色绝缘软线;
3)走线,包括线束走线和线槽走线,
线束走线适用于面板和盘内的一般配线,线束转弯时的弯曲半径为线束直径的1~4倍,每股线束的导线根数不超过30根,在每隔120mm~200mm用适当规格的捆线带捆紧;
线槽走线适用于盘内的一般配线,线槽不与各种开关和接触器的活动部位接触;
4)接线,首先按照线路图上线号对应实物,找到相应的接线端子;然后剥去相应导线两端的绝缘外皮、形成连接端子,最后将选取的相应导线连接到相应的接线端子上;当不能确定电器元件的接线端子时,采用校灯或万用表测出;当相应导线为软线时,在软线的两个连接端子套上接线鼻并压紧,当相应导线为硬线时,硬线的两个连接端子进行弯圈处理,弯圈的直径不大于连接垫圈的外径,弯圈接口的间隙不大于1mm,弯圈开始处与硬质导线绝缘外皮端部的间距不大于3mm;
5)自检,检查各相应导线的连接线头是否接紧,检查是否有导线遗漏连接。
作为改进地实施方案,所述工具准备步骤中,准备的工具包括:剥线钳、斜口钳、尖嘴钳、压线钳、螺丝刀、开口扳手、电烙铁、万用表;
准备的材料包括:
1.5mm2、2.5mm2聚氯乙烯软线,黄、绿双色接地线,捆线带,号码筒,接线鼻,固定夹,导线管,走线槽,焊锡丝。
作为改进地实施方案,在下线步骤中,每根导线的长度比相应两个接点的实际走线距离多出X,X≤100mm;根据接线图的线号,在每根导线的二端套有号码筒。
作为改进地实施方案,在线束走线步骤中,在线束上设有多个固定点,在横向上,每相邻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00mm,在纵向上,每相邻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起过400mm。
作为改进地实施方案,在线束走线步骤中,当线束过门时,线束不与柜、门磨擦;当门完全打开时,线束不承受拉力;当线束从门上的穿线孔中穿过时,线束本身或穿线孔的其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绝缘套。
作为改进地实施方案,在接线步骤中,相应导线的连接端子与电器元件连接时,在相应导线的连接端子处设有一定的弯孤。
作为改进地实施方案,在接线步骤中,每个连接端子上连接的导线数不大于三根;这样可保证每根导线都与连接端子可靠连接。
作为改进地实施方案,在接线步骤中,相应导线连接端子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方式包括螺栓连接的搪锡连接,当采用搪锡连接时,先将各导线绞在一起搪锡,然后套上绝缘管。
作为改进地实施方案,当二次线与一次母线的M8及以上规格的螺栓连接时,先在一次母线的M8及以上规格的螺栓上设置连接端钮,然后将二次线连接在连接端钮的M5规格的螺钉上。
本发明提供的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在下线步骤中,通过在电器元件的上方或醒目位置贴上元件标牌,方便连线时对各电器元件进行区分,有效提高布线的准确率,实用性好。同时,由于下线余量被控制在100mm以内,不仅满足布线要求,而且避免余量过多所带来的材料浪费,有效控制布线成本。此外,通过在相应导线的二端套上号码筒,对各导线进行区分,进一步提高布线准确性。
二、当走向经过门时,通过在线束本身或穿线孔的其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绝缘套,并将线束设置成不与柜、门磨擦,且保证门完全打开时,线束不承受拉力;避免因门的经常开闭而导致导线遭到破坏,安全性好。
三、由于弯圈的直径小于等于连接垫圈的外径,弯圈开始处与硬质导线绝缘外皮端部的间距小于等于3mm,有效控制了弯圈的裸露面积,方便后续的绝缘操作,即方便对接端子进行表面绝缘处理。同时,由于弯圈接口的间隙在1mm以内,不管导线的连接端子与何种规格的螺栓连接都不易发生脱落情况,可靠性好。
四、通过在导线的接线端子处进行弯弧设置,当导线连接端子受到外力冲击时,其能提供一个弹性缓冲力,有效防止导线连接端子的受力脱落,可靠性好。
五、当二次线与一次母线的M8及以上规格的螺栓连接时,采用连接端钮进行过渡,避免二次线直接与高电压的一次线连接,进一步提高布线的安全性。
六、在布线完成后,通过自检,有效避免因布线人员的失误而导致安全事故,确保布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七、当采用搪锡连接时,先将各导线绞在一起搪锡,然后套上绝缘管。通过一起搪锡然后套绝缘管的方式,有效消除不同连接端子间的间隙,避免飞弧放电,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的流程图;
图2所示为硬线弯圈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导线连接端子与电器元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连接端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包括:第一步step1工具准备,第二步step2下线,第三步step3走线,第四步step4接线,及第五步step5自检。
其中,所述第一步step1工具准备是指按接线图准备好工具和材料。具体地,准备的工具包括:剥线钳、斜口钳、尖嘴钳、压线钳、螺丝刀、开口扳手、电烙铁、万用表等。准备的材料包括:1.5mm2、2.5mm2聚氯乙烯软线,黄、绿双色接地线,捆线带,号码筒,接线鼻,固定夹,导线管,走线槽,焊锡丝等。
所述第二步step2下线包括:首先,按照接线图在电器元件的上方或醒目位置贴上元件标牌,该元件标牌上含有文字符号和元件编号;然后,根据接线图要求选取相应导线。通常,在接线图未作要求时,控制回路选用截面积为1.5mm2的黑色绝缘软线,电流回路选用截面积为2.5mm2黑色绝缘软线,接地线选用截面积为2.5mm2的黄、绿双色绝缘软线。通过在电器元件的上方或醒目位置贴上元件标牌,方便连线时对各电器元件进行区分,有效提高布线的准确率,实用性好。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下线时,每根导线的长度应根据其两个接点的具体位置、按走线的路径实际量出并留有一定的余量,其下线余量应不大于100mm。通过将下线余量控制在100mm以内,不仅满足布线要求,而且避免余量过多所带来的材料浪费,有效控制布线成本。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下线后还根据接线图的线号在相应导线的二端套上号码筒,以对各导线进行区分,提高布线准确性。优选地,所述号码筒上字体的方向要求为从左至右或从下到上,不允许出现在90°~120°或270°~300°范围内,观象者站在产品前右下侧看。对于一些电器元件本身连接的导线,号码筒省略,不限于本实施例。
所述第三步step3走线包括:线束走线和线槽走线。其中,线束走线适用于面板和盘内的一般配线,每股线束的导线根数不超过30根。在线束转弯时,其弯曲半径为线束直径的1倍以上,因为线束弯曲过小的话,就会带来的导线损坏现象。为此,本申请人针对导线截面积为2.5mm2、导线根数为30根的线束进行了500次实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弯曲半径与导线损坏几率关系
Figure BDA0000336757830000061
R代表线束直径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线束的弯曲半径在线束直径的0.5倍以内时,导线损坏率较高,难以满足线束弯曲要求,当线束的弯曲半径超过线束直径的1倍时,导线破坏率趋于稳定,表明这时导线的损坏受弯曲半径影响较小。而在实际弯制过程中,弯曲半径被限定在线束直径的1-4倍之间,因为弯曲半径过大又带来的导线浪费现象,不实用,增加走线成本。此外,为了走线的方便,优选线束每隔150mm还用适当规格的捆线带捆紧;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捆线带的间距为120mm,180mm或200mm不等,不限于本实施例。
而线槽走线适用于盘内的一般配线,线槽的规格根据盘内配线的多少而定,不能选得过大或过小,线槽安装做到横平、坚直外圈转角处应锯成45°,且不允许将线槽触及到各种开关和接触器的活动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线束走线过程中,线束上还设有多个固定点,以方便走线并提高走线的美观。优选地,在横向上,每相邻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00mm;优选地,在纵向上,每相邻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起过400mm。特别是,当线束过门时,线束不与柜、门磨擦;且保证门完全打开时,线束不承受拉力。而当线束从门上的穿线孔中穿过时,线束本身或穿线孔的其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绝缘套。通过以上设置,避免因门的经常开闭而导致导线遭到破坏,安全性好。
所述第四步step4接线包括:首先按照线路图上线号对应实物,找到相应的接线端子;然后剥去相应导线两端的绝缘外皮、形成连接端子,最后将选取的相应导线连接到相应的接线端子上。尤其,当不能确定电器元件的接线端子时,采用校灯或万用表测出。当相应导线为软线时,在软线的两个连接端子套上接线鼻并压紧,当相应导线为硬线时,硬线的两个连接端子进行弯圈处理,弯圈的直径D不大于连接垫圈的外径,弯圈接口的间隙B不大于1mm,弯圈开始处与硬质导线绝缘外皮端部的间距A不大于3mm;如图2所示。由于弯圈的直径小于等于连接垫圈的外径,弯圈开始处与硬质导线绝缘外皮端部的间距小于等于3mm,有效控制了弯圈的裸露面积,方便后续的绝缘操作,即方便对接端子进行表面绝缘处理。同时,由于弯圈接口的间隙在1mm以内,不管导线的连接端子与何种规格的螺栓连接都不易发生脱落情况,可靠性好。
所述第五步step5自检包括:检查各相应导线的连接线头是否接紧,检查是否有导线遗漏连接。通过自检,有效避免因布线人员的失误而导致安全事故,确保布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进一步地,在实际接线过程中,每个连接端子上连接的导线数不大于三根,以确保每根导线都能与连接端子可靠接触。当相应导线的连接端子与电器元件连接时,在相应导线的连接端子处设有一定的弯孤C,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弯弧的数量为一个,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弯弧本设置成弹簧状。通过弯弧的设置,当导线连接端子受到外力冲击时,其能提供一个弹性缓冲力,有效防止导线连接端子的受力脱落,可靠性好。特别是,当弯弧被设置成弹簧状时,外力冲击对连接端子的影响得到极大消弱,可靠性更好。
根据各接点的不同,相应导线连接端子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方式包括螺栓连接的搪锡连接,当采用搪锡连接时,先将各导线绞在一起搪锡,然后套上绝缘管。通过一起搪锡然后套绝缘管的方式,有效消除不同连接端子间的间隙,避免飞弧放电,安全性好。
特别地,如图4所示,当二次线与一次母线的M8及以上规格的螺栓连接时,不能将二次线的连接端子直接与M8及以上的一次母线连接,而是先在一次母线的M8及以上规格的螺栓上设置连接端钮E,连接端钮E上设有M6的螺栓孔,所述二次线通过M5的螺钉连接在连接端钮E上。通过连接端钮E的过渡,避免二次线直接与高电压的一次线连接,进一步提高布线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通过对电器元件贴元件标牌、对相应导线套号码筒,方便连线时对各电器元件和导线进行区分,布线准确率高。同时,在布线完成后,通过自检,有效避免因布线人员的失误而导致安全事故,确保布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当采用搪锡连接时,先将各导线绞在一起搪锡,然后套上绝缘管;通过一起搪锡然后套绝缘管的方式,有效消除不同连接端子间的间隙,避免飞弧放电,安全性好。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质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并不能以此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但凡依照本发明之实质,所做的简单改进、修饰或等效变换,都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工具准备,按接线图准备好工具和材料;
2)下线,首先,按照接线图在电器元件的上方或醒目位置贴上元件标牌;然后,根据接线图要求选取相应导线,在接线图未作要求时,控制回路选用1.5mm2黑色绝缘软线,电流回路选用2.5mm2黑色绝缘软线,接地线选用2.5mm2黄、绿双色绝缘软线;实际下线时,每根导线的长度比相应两个接点的实际走线距离多出X,X≤100mm;根据接线图的线号,在每根导线的二端套有号码筒;
3)走线,包括线束走线和线槽走线,
线束走线适用于面板和盘内的一般配线,线束转弯时的弯曲半径为线束直径的1~4倍,每股线束的导线根数不超过30根,在每隔120mm~200mm用适当规格的捆线带捆紧;
线槽走线适用于盘内的一般配线,线槽不与各种开关和接触器的活动部位接触;
实际走线时,在线束上还设有多个固定点,在横向上,每相邻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00mm,在纵向上,每相邻两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起过400mm;
4)接线,首先按照线路图上线号对应实物,找到相应的接线端子;然后剥去相应导线两端的绝缘外皮、形成连接端子,最后将选取的相应导线连接到相应的接线端子上;
当不能确定电器元件的接线端子时,采用校灯或万用表测出;
当相应导线为软线时,在软线的两个连接端子套上接线鼻并压紧;
当相应导线为硬线时,硬线的两个连接端子进行弯圈处理,弯圈的直径不大于连接垫圈的外径,弯圈接口的间隙不大于1mm,弯圈开始处与硬质导线绝缘外皮端部的间距不大于3mm;
当相应导线的连接端子与电器元件连接时,在相应导线的连接端子处设有一定的弯孤;
当二次线与一次母线的M8及以上规格的螺栓连接时,先在一次母线的M8及以上规格的螺栓上设置连接端钮,然后将二次线连接在连接端钮的M5规格的螺钉上;
5)自检,检查各相应导线的连接线头是否接紧,检查是否有导线遗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准备步骤中,准备的工具包括:剥线钳、斜口钳、尖嘴钳、压线钳、螺丝刀、开口扳手、电烙铁、万用表;
准备的材料包括:
1.5mm2、2.5mm2聚氯乙烯软线,黄、绿双色接地线,捆线带,号码筒,接线鼻,固定夹,导线管,走线槽,焊锡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线束走线步骤中,当线束过门时,线束不与柜、门磨擦;当门完全打开时,线束不承受拉力;当线束从门上的穿线孔中穿过时,线束本身或穿线孔的其中至少一个上设有绝缘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线步骤中,每个连接端子上连接的导线数不大于三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线步骤中,相应导线连接端子与接线端子的连接方式包括螺栓连接的搪锡连接,当采用搪锡连接时,先将各导线绞在一起搪锡,然后套上绝缘管。
CN201310245786.9A 2013-06-19 2013-06-19 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 Active CN1032807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5786.9A CN103280722B (zh) 2013-06-19 2013-06-19 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45786.9A CN103280722B (zh) 2013-06-19 2013-06-19 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0722A true CN103280722A (zh) 2013-09-04
CN103280722B CN103280722B (zh) 2016-12-28

Family

ID=49063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45786.9A Active CN103280722B (zh) 2013-06-19 2013-06-19 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8072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3102A (zh) * 2018-05-22 2018-10-19 苏州三通华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倪震等: "《维修电工实训指导教程》", 28 February 2010,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刘法治等: "《内线电工实用操作技术》", 31 May 2012,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孟庆龙等: "《电器结构、工艺及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30 November 1994,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朱晓慧: "《电气控制及应用》", 28 February 2013, 清华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3102A (zh) * 2018-05-22 2018-10-19 苏州三通华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配电箱生产过程中的二次配线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80722B (zh) 201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89239U (zh) 一种变压器试验接线通用装置
CN107635386B (zh) 一种高压电器绝缘屏蔽装置
CN205752622U (zh) 一种开关柜母线、电缆头末端两用接地线
CN202535016U (zh) Opgw进站光缆安全接地固定组件
CN205389056U (zh) 紧凑型电涌保护器
CN103280722A (zh) 低压成套设备二次布线方法
US20130062115A1 (en) Outdoor control cable
CN204333621U (zh) 中置式开关柜整体走线机构
CN106786315A (zh) 变电站出线架构上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接地机构
CN203673026U (zh) 10kV电缆中间接头应力锥错位局部放电模型
CN206452082U (zh) 变电站出线架构上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的接地机构
CN202487241U (zh) 一种步进电机信号电缆
CN201859680U (zh) 一种螺旋双色绝缘电线
CN103269031B (zh) 一种馈电柜
CN203895640U (zh) 一种电压互感器二次中性接地线的接地点转接装置
CN216250112U (zh) 一种橡皮绝缘布电线
CN104600466A (zh) 一种六边形电缆连接器
CN202720926U (zh) 一种新型的扁平电缆
CN203981723U (zh) 一种一次升流线
CN202996446U (zh) 复合绝缘子
CN216849828U (zh) 一种可拆卸软电缆装置
CN202797849U (zh) 电缆线与架空线的连接装置
JP2001249231A (ja) 光通信ケーブルの配線方法およびその配線用成端箱
CN204331104U (zh) 一种变电站的光缆终端向下调距装置
CN202871355U (zh) 一种屏蔽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he town of Nanhai District, Guangdong city of Foshan province 528200 Luo Village North Industrial Park No. 2 by a roadside Lake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Kitty Electr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8200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City Nanhai Luocun North Industrial Park No. 2 by a roadside Lake

Applicant before: Foshan City, XiaoYing Electric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FOSHAN CITY XIAOYING ELECTRIC CO., LTD. TO: GUANGDONG XIAOYING ELECTRIC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