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70795B - 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控制上行功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控制上行功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70795B
CN103270795B CN201180062862.1A CN201180062862A CN103270795B CN 103270795 B CN103270795 B CN 103270795B CN 201180062862 A CN201180062862 A CN 201180062862A CN 103270795 B CN103270795 B CN 103270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area
mobile platform
messag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28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70795A (zh
Inventor
郑仁旭
郭真三
柳麒善
李旭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KR2011/00832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2060640A2/ko
Publication of CN103270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70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70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3Power depending on the position of the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宽带无线接入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切换期间或区域的改变期间有效地确定由终端执行的对目标基站或目标区域的测距的功率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种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针对终端从第一区域到第二区域的网络再进入控制上行功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第一区域接收包含要应用于第二区域的功率控制参数的媒体访问控制(MAC)管理消息;以及通过应用功率控制参数来执行到所述第二区域的测距。

Description

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控制上行功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效地决定在切换或区域切换期间由移动台执行的到目标基站或目标区域的测距的功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切换(HO)表示移动台从一基站的无线接口移动到另一基站的无线接口。以下将描述在一般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系统中的切换过程。
在IEEE802.16网络中,服务基站(SBS)可以通过相邻广告(MOB_NBR-ADV)消息来广播相邻基站信息以向移动台(MS)通知关于基础网络配置的信息(拓扑)。
MOB_NBR-ADV消息包含与服务基站和相邻基站相关的诸如前导索引、频率、切换(HO)优化度、下行信道描述符(DCD)/上行信道描述符(UCD)信息这样的系统信息。
DCD/UCD信息包括移动台为了通过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收发信息而应该知道的信息。例如,DCD/UCD信息包括切换(HO)触发信息、基站的媒体访问控制(MAC)版本、媒体独立切换(MIH)容量等。
一般的MOB_NBR-ADV消息仅包含与IEEE802.16e类型的相邻基站相关的信息。结果,与除IEEE802.16e类型的相邻基站以外的其它类型相邻基站相关的信息可以通过服务标识信息广告(SII-ADV)消息广播给移动台。因此,移动台可以请求服务基站发送SII-ADV消息以获取关于该类型基站的信息。
下面将参照图1更详细地描述通过上述方法获取相邻基站的信息的移动台在IEEE802.16网络中执行切换的处理。
图1是示出在一般的IEEE802.16系统中可以执行的切换过程的示例的图。
参照图1,移动台(MS)可以访问服务基站(SBS)以与服务基站交换数据(S101)。
通过MOB_NBR-ADV消息,服务基站可以周期性地向移动台广播与服务基站所处于的相邻基站相关的信息(S102)。
在与服务基站通信的同时,移动台可以使用切换(HO)触发条件开始扫描备选的切换基站(HOBS)。当满足切换条件时,即当超过预定的磁滞边界值(hysteresismarginvalue)时,移动台可以发送切换请求(MOB_MSHO-REQ)消息以请求服务基站执行切换过程(S103)。
服务基站可以通过HO-REQ消息向包含在MOB_MSHO-REQ消息中的备选切换基站(HOBS)通知来自移动台的切换请求(S104)。
备选切换基站(HOBS)可以针对请求切换的移动台执行预处理,并通过HO-RSP消息向服务基站发送关于切换的信息(S105)。
服务基站可以通过切换响应(MOB_BSHO-RSP)消息向移动台发送与来自备选切换基站的通过HO-RSP消息获取的切换相关的信息。MOB_BSHO-RSP消息可以包含执行切换所需要的信息,诸如动作时间、切换标识符(HO-ID)和专用的切换码分多址(CDMA)测距码(专用的HOCDMA测距码)(S106)。
移动台可以在多个备选切换基站中基于包含在从服务基站接收到的MOB_BSHO-RSP消息中的信息来确定一个目标基站。结果,移动台可以通过向确定的目标基站发送CDMA码来试图执行测距(S107)。
在接收到CDMA码后,目标基站可以通过测距响应(RNG-RSP)消息向移动台发送对是否成功地执行了测距进行表示的信息以及物理修正值(S108)。
随后,移动台可以向目标基站发送用于验证的测距请求(RNG-REQ)消息(S109)。
在从移动台接收到测距请求消息时,目标基站可以通过测距响应消息向移动台提供诸如可以在相应的基站中使用的连接标识符(CID)这样的系统信息(S110)。
当目标基站成功地执行了移动台的验证并发送了全部更新信息时,目标基站可以通过切换完成(HO-CMPT)消息向移动台的服务基站通知是否已经成功地执行了切换(S111)。
随后,移动台可以与已经执行了切换的目标基站交换信息(S112)。
假设遵循IEEE802.16e系统(WirelessMAN-OFDMAR1参考系统)在移动台和基站之间执行上述切换处理。在IEEE802.16m(WirelessMAN-高级空中接口)系统中所限定的切换过程中,包含在MAC管理消息中的某些媒体访问控制(MAC)管理消息和参数可以彼此不同。例如,测距请求/响应(RNG-REQ/RSP)消息可以被替换为高级测距请求/响应(AAI-RNG-REQ/RSP)消息,并且切换响应(BSHO-RSP)消息可以被替换为切换命令(AAI-HO-CMD)消息。
当移动台在切换处理期间首先并直接地向目标基站发送上行信号时(例如,当移动台如在步骤S107中那样发送测距码时),由于最优发射功率未被识别,所以使用由系统预定的缺省功率来发送上行信号。如果功率太低,则会无法正确地发送信号。另一方面,如果功率太高,则信号会干扰另一移动台发送的信号,或者移动台的电池会被耗尽。为此,最优的上行功率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在IEEE802.16m系统中,基站向移动台发送测距确认(AAI_RNG-ACK)消息,作为对从移动台发送的测距码的响应。移动台可以确定是否检测到测距码并识别诸如物理修正值这样的信息,并确定是否需要通过测距确认消息重发测距码。在缺省功率不适合于当前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信道环境的情况下,测距确认消息的测距状态字段被设置为“继续”,并且功率修正值被包含在相应的消息中。在该情况下,移动台使用已经应用了修正值的发射功率向目标基站重发测距码。然而,在该过程中,产生了不必要的延迟时间。为此,需要一种有效的上行功率确定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即使在移动台在工作在混合模式下的基站中执行区域切换的情况下也会同样地产生与功率控制相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考虑到上面的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的上行功率确定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当在切换期间执行到目标基站的测距时或当在区域切换期间执行到目标区域的测距时有效地确定上行发射功率的方法。
由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面的技术问题,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下面的描述来理解其它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通过提供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移动台针对从第一区域到第二区域的网络再进入来执行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可以实现上面的目的,该功率控制方法包括:从所述第一区域接收包含要应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功率控制参数的媒体访问控制管理(MAC管理)消息;以及应用所述功率控制参数以执行对所述第二区域的测距。
第一区域可以是服务基站(S-ABS),并且第二区域可以是目标基站(S-ABS)。另外,媒体访问控制管理消息可以是切换命令(AAI-HO-CMD)消息。
切换命令消息还可以包含专用测距码,并且执行测距的步骤可以包括向目标基站发送专用测距码。
第一区域可以是工作在混合模式中的基站的传统区域(LZone)并且第二区域可以是基站的移动台支持区域(MZone)。另外,媒体访问控制管理消息可以是测距响应(RNG-RSP)消息。
测距响应消息还可以包含针对MZone的用以临时地标识移动台的临时站标识符(TSTID),执行所述测距的步骤可以包括发送带宽请求(BR)信息以请求上行资源向MZone发送测距请求消息,并且可以将所述功率控制参数应用于所述带宽请求(BR)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提供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考虑到由移动台执行的上行功率控制的服务基站支持切换的方法来实现上面的目的,支持切换的方法包括:从目标基站接收专用测距码和功率控制信息;并且向移动台发送切换命令(AAI-HO-CMD)消息,切换命令(AAI-HO-CMD)消息包含专用测距码以及要应用于目标基站的功率控制参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考虑到由移动台执行的上行功率控制的工作在混合模式中的基站支持区域切换的方法来实现上面的目的,支持区域切换的方法包括:向所述移动台发送测距响应消息,所述测距响应消息包含通过第一区域对在第二区域处的所述移动台进行识别的临时标识符以及要应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功率控制参数;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区域接收包含所述临时标识符的带宽请求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可以通过提供针对从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第一区域到第二区域的网络再进入执行上行功率控制的高级移动台(AMS)来实现上面的目的,该高级移动台包括:处理器;以及射频(RF)通信模块,所述射频(RF)通信模块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向外部设备进行发送并且从外部设备进行接收,其中,在从所述第一区域接收到包含要应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功率控制参数的MAC管理消息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接收到的功率控制参数的应用以执行对所述第二区域的测距。
第一区域可以是服务基站(S-ABS),并且第二区域可以是目标基站(S-ABS)。另外,媒体访问控制管理消息可以是切换命令(AAI-HO-CMD)消息。
切换命令消息还可以包含专用测距码,并且处理器可以在功率控制参数被应用于专用测距码的状态下控制专用测距码发送到目标基站。
第一区域可以是工作在混合模式中的基站的LZone,并且第二区域可以是基站的MZone。另外,媒体访问控制管理消息可以是测距响应(RNG-RSP)消息。
测距响应消息还可以包含针对MZone的用以临时地标识移动台的临时站标识符(TSTID),并且所述处理器可以控制带宽请求(BR)信息以在功率控制参数被应用于所述带宽请求(BR)信息的状态下请求上行资源发送要发送到所述MZone的测距请求消息。
在上面的实施方式中,功率控制参数可以包括频率划分的干扰对热值(iotFP:interferenceoverThermalvalueofFrequencyPartition)和偏移控制(offsetControl)值。
有利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效果。
首先,使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移动台在切换期间可以有效地确定测距码的发射功率。
其次,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移动台在区域切换期间可以有效地确定针对到目标区域的带宽请求的发射功率。
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根据下面的描述,本文未描述的其它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可以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e系统中执行的切换过程的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效地确定从移动台发送到目标基站以执行切换的测距码的发射功率的处理的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以由移动台执行的区域切换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以由移动台执行的区域切换过程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执行区域切换时控制发射功率以执行测距的示例的流程图;并且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元件和特征的组合。除非另外地提到,否则元件或特征可以被认为是选择性的。可以在不与其它元件或特征接合的情况下实践各个元件或特征。此外,可以通过组合部分的元件和/或特征来构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重新设置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操作顺序。任何一种实施方式的某些构造可以被包括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并可以被替换为另一实施方式的相应的构造。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以在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关系为中心进行描述。基站是网络的终端节点,其直接与移动台通信。根据情况,描述为由基站执行的特定的操作可以由基站的上级节点来执行。
也就是说,明显的是,在由包括基站的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中,为了与移动台通信而执行的各种操作可以由基站或基站以外的网络节点来执行。可以由术语“固定站”、“节点B”、“演进的节点B(eNodeB或eNB)”、“接入点(AP)”等来替代术语“基站(BS)”。可以由术语“用户设备(UE)”、“移动台(MS)”、“移动订户站(MSS)”、“订户站(SS)”等来替代术语“移动台(或终端)”。
更具体地,为了方便,在该说明书中,术语“传统系统”或“R1系统”被给予应用了包括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e标准的一般技术的系统。另外,术语“传统移动台”或“R1MS”被给予应用了传统技术的移动台,并且术语“传统基站”或“R1BS”被给予应用了传统技术的基站。此外,术语“传统模式”被给予应用了一般技术的移动台或基站的操作模式。
另外,术语“高级MS(AMS)”或“高级移动台”被给予应用了比一般技术更高级的包括IEEE802.16m标准(WirelessMAN-OFDMA高级空中接口)的技术的移动台。术语“高级BS(ABS)”或“高级基站”被给予应用了高级技术的基站。此外,术语“高级模式”被给予应用了高级技术的移动台或基站的操作模式。
高级基站还可以包括支持AMS和YMS二者的ABS(WirelessMAN-OFDMAR1参考系统/WirelessMAN-OFDMA高级共存系统)。术语“混合模式基站”被给予支持AMS和YMS二者的ABS,即传统模式和高级模式,并且术语“混合模式”被给予这样的基站的操作模式。
假设R1BS仅具有传统区域(LZone),传统区域(LZone)具有适用于传统系统的物理信道帧结构,并且在ABS仅支持AMS(仅WirelssMAN-OFDMA高级系统)的情况下ABS仅具有高级移动台支持区域(MZone:16M区域),高级移动台支持区域(MZone:16M区域)具有应用于高级系统的物理信道帧结构。另外,假设支持AMS和R1MS二者的ABS(WirelessMAN-OFDMAR1参考系统/WirelessMAN-OFDMA高级共存系统:可支持传统)具有传统区域和高级移动台支持区域二者,并且假设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按照时间来划分ABS(TDD:时分双工),例如按照帧或子帧进行划分。
另外,假设根据AMS和R1MS二者可以服务AMS。也就是说,假设可以由高级移动台支持区域或传统区域来服务AMS,并执行在传统系统中限定的切换执行处理以及在高级系统中限定的切换执行处理二者。
可以由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这样的各种方式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当使用硬件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时,可以使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等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实施方式。
在固件或软件配置中,可以按照模块、程序、功能等的形式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如,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单元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可以经由各种已知的方式向处理器发送数据并且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由针对从诸如IEEE802系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系统、3GPP长期演进(3GPPLTE)系统、LTE-高级(LTE-A)系统和3GPP2系统中所选择的至少一个所公开的标准文件所支持。也就是说,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而未描述的步骤或部分可以由这些文件支持。此外,本文所阐述的全部术语可以由标准文件来说明。具体地说,可以由从诸如针对IEEE802.16系统的P802.16-2005、P802.16e-2009、P802.16Rev2和P802.16m文件这样的标准文件中选择的至少一个来支持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提供用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特定的术语以帮助理解本发明。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这些特定术语可以被其它术语替代。
一般的上行发射功率控制过程
以下将描述在IEEE802.16m系统中的上行功率控制(ULPC)程序。
上行功率控制是要控制小区间的干扰水平。为此,上行功率控制支持初始校准和周期性调整以防止数据丢失。另外,上行功率算法补偿路径损耗、遮蔽(shadowing)和快衰落以确定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发射功率。
充当发射端的移动台必须保持发射的功率密度,直到发射的功率密度达到最大的功率水平。也就是说,如果分配给用户的有效的逻辑资源单元(LRU)的数量降低,只要功率控制参数不再改变,移动台的总发射功率就与LRU的数量成比例地减少。另一方面,如果LRU的数量增加,移动台的总发射功率就与LRU的增加的数量成比例地增加。但是,基于信号完整性或要求,发射功率水平不超过最大功率水平。
移动台通过移动台基本容量请求(AAI-SBC-REQ)消息的最大发射功率字段(MAXTxPower字段)向基站报告针对初始网络进入的载波的可能的最大功率。针对干扰水平控制,每个基站的当前干扰水平可以与其它基站进行分享。可以通过下面的等式1来计算每个子载波的功率以及每个流的功率。
等式1
P(dBm)=L+SINRTarget+N/+Offset
在等式1中,P指示在当前的发射中的每个流/每个载波的发射功率水平(TX功率水平),L指示由移动台计算的与路径传输损耗有关的参数,并且NI指示在基站中估计的噪声和干扰的平均功率水平。另外,偏移(offset)指示移动台特定的功率补偿值,并且SINRTarget指示目标上行信号对基站中的干扰加噪声的比率(SINR)。
在初始网络进入/再进入后,执行成功的初始测距过程,接着基站向移动台发送码分多址(CDMA)分配映射信息元素(CDMAAllocationA-MAPIE)。映射信息元素包括关键功率控制参数,诸如所估计的噪声/干扰的平均功率水平(NI)或OffsetControl。在移动台通过CDMAAllocationA-MAPIE成功地获取CDMA关键功率控制参数的情况下,该参数被应用于上行功率控制。其它上行功率控制参数具有缺省值。
下面的表1指示了缺省的上行功率控制参数的示例。
表1
[表1]
但是,功率控制假设成功地执行了初始测距过程。因此,需要一种在初始测距过程中移动台有效地确定上行发射功率的方法。
以下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台有效地确定上行发射功率的方法。
在切换过程中的功率控制
首先,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在切换状态中的上行发射功率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移动台为了在切换过程中执行测距来控制上行发射功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要应用于从服务基站发送到目标基站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参数;并且将所获取的发射功率参数应用于发射功率控制。
要应用于要发送到目标基站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参数可以是频率划分的干扰对热值(iotFP:InterferenceoverThermalvalueofFrequencyPartition)和offsetControl。iotFP是用于移动台资源分配的频率划分的干扰对热值,并且offsetControl是以0.5dB的步长设置的功率偏移值。可以根据通过骨干网络在服务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的信息交换来确定发射功率参数。
如上所述的发射功率参数可以发送给移动台,同时在切换处理中被包含在切换命令(AAI-HO-CMD)消息中。对移动台是否使用CDMA测距码来执行到目标基站的测距进行指示的字段(即,CDMA_RNG_FLAG)存在于切换命令消息中。如果CDMA_RNG_FLAG字段被设置为0,则移动台向目标基站发送测距请求消息,而不使用CDMA码来执行测距。另一方面,如果CDMA_RNG_FLAG字段被设置为1,则移动台使用CDMA码来执行到目标基站的测距。下面将基于CDMA_RNG_FLAG字段的值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切换过程。
1)CDMA_RNG_FLAG字段为0的情况
在AAI-HO-CMD消息的CDMA_RNG_FLAG字段被设置为0的情况下,移动台不使用CDMA测距码来执行到目标基站的测距。移动台而是根据包含在AAI-HO-CMD消息中的与发射功率相关的参数(例如,偏移数据值和/或偏移控制值)来控制上行发射功率。针对没有包含在AAI-HO-CMD消息中的与发射功率相关的参数,应用于服务基站的上行发射功率参数值也可以应用于目标基站。
2)CDMA_RNG_FLAG字段为1的情况
在AAI-HO-CMD消息的CDMA_RNG_FLAG字段被设置为1的情况下,基于专用的CDMA测距码是否包含在相应的消息中可以执行不同的过程。
在不包含专用CDMA测距码的情况下,移动台可以通过根据如上所述的一般的上行功率控制过程的处理来确定上行发射功率。
另一方面,在包含专用CDMA测距码的情况下,移动台可以将应用于专用的测距码传输的上行发射功率参数的iotFP值和offsetControl值设置为包含在AAI-HO-CMD消息中的值。也就是说,在专用的CDMA测距码被包含在AAI-HO-CMD消息中的情况下,基站可以在相应的消息中包含iotFP值和offsetControl值。可以通过根据如上所述的一般的上行功率控制过程的处理来确定除iotFP值和offsetControl值以外的其它上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当然,其它的上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还可以具有应用于服务基站的值。
将参照图2描述如上所述地在AAI-HO-CMD消息的CDMA_RNG_FLAG字段被设置为1并且包含专用测距码的情况下的切换处理。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有效地确定从移动台发送到目标基站以执行切换的测距码的发射功率的处理的示例的图。
参照图2,移动台与服务基站执行数据交换(S201)。由于满足切换触发条件,所以移动台向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AAI-HO-REQ)消息(S202)。
结果,服务基站可以与目标基站交换信息以获得目标基站的专用的测距码,并确定要应用于目标基站的iotFP值和offsetControl值。
服务基站向移动台发送包含专用的测距码以及iotFP值和offsetControl值的切换命令(AAI-HO-CMD)消息(S203)。同时,切换命令消息的CDMA_RNG_FLAG值被设置为1。在下面表2中指示了AAI-HO-CMD消息形式的示例。
表2指示了AAI-HO-CMD消息形式的示例,其中包含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上行发射功率控制的参数。
表2
[表2]
参照表2,在专用的CDMA测距码被包含在AAI-HO-CMD消息中的情况下,iotFP值和offsetControl值也可以被包含在对应的消息中。
由于切换命令消息的CDMA_RNG_FLAG值被设置为1并且包含专用的测距码,所以移动台使用专用的测距码来尝试到目标基站的CDMA测距(S204)。此时,应用于专用的测距码传输的上行发射功率控制参数的iotFP值和offsetControl值可以是包含在AAI-HO-CMD消息中的值。
在成功地接收到从移动台发送的专用的测距码时,基站将测距状态字段设置为“成功”并向移动台发送测距状态字段(S205)。
结果,移动台可以与目标基站交换测距请求/响应消息(S206和S207)并完成到目标基站的网络再进入过程以正常地执行数据交换(S208)。
在区域切换过程中的上行功率控制
以下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在区域切换过程中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
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上行功率控制方法之前,将参照图3和图4描述可以由IEEE802.16m系统执行的区域切换过程。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以由移动台执行的区域切换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参照图3,在与传统的服务基站的通信期间,移动台(AMS)可以使用切换触发(HO触发)条件开始扫描备选的基站(备选的HOBS)。当满足切换条件时,例如当超过预定的磁滞边界值时,移动台可以向服务基站发送切换请求(MOB_MSHO-REQ)消息以请求服务基站执行切换过程(S301)。
服务基站可以通过切换响应(MOB_MSHO-RSP)消息向移动台发送从备选基站获得的与切换有关的信息。MOB_MSHO-RSP消息可以包含用于切换执行的信息,诸如切换的动作时间、切换标识符(HO-ID)和专用的切换CDMA测距码(专用的HOCDMA测距码)(S302)。
移动台可以基于在从服务基站接收到的MOB_MSHO-RSP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来将备选的基站的传统的支持的ABS确定为目标基站。结果,移动台可以向服务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消息(S303)。
随后,移动台向目标基站的LZone发送测距请求(RNG-REQ)消息(S304)。
此时,测距请求消息可以包含移动台的媒体访问控制版本(MAC版本)信息,并且可以将MAC版本信息的值设置为与AMS相对应的值。另外,测距请求消息可以包含区域切换容量(ZoneSwitchCapability)字段,该字段指示可以由移动台执行的区域切换的形式。
通过包含在测距请求消息中的MAC版本信息和区域切换容量字段或者从先前的传统服务基站所获得的信息,基站可以识别出发射了测距消息的移动台是高级移动台(AMS),并执行到MZone的区域切换。
为此,目标基站向移动台发送测距响应(RNG-RSP)消息,测距响应(RNG-RSP)消息包含移动台所请求的用于区域切换的信息(区域切换TLV,以下称为“ZSTLV”)(S305)。
此时,ZSTLV可以包含在下面的表3中所指示的信息。
表3指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包含在RNG-RSP消息中的ZSTLV信息的示例。
表3
[表3]
参照表3,ZSLTV可以包含MZone中所使用的前导索引(MZoneA-前导索引)、对在TDD帧结构中在LZone和MZone之间的界面(或比率)进行指示的时间偏移信息、对在区域切换处理期间是否保持移动台连接到LZone进行指示的区域切换模式信息、对MZone中的移动台进行临时标识的临时站标识符(临时STID)信息以及对临时站标识符的有效时间进行指示的测距开始最终期限信息。另外,尽管在表1中未示出,但是可以包含用于生成成对的主密钥(PMK)的nonce_basestation(NONCE_ABS)值。
随后,移动台使用包含在ZSTLV中的信息来执行与目标ABS的MZone的同步(S306),并请求上行资源发送用于执行区域切换的测距请求(AAI_RNG-REQ)消息(针对AAI_RNG-REQ的BR请求)(未示出)。
当从MZone分配所请求的上行资源时,移动台向MZone发送测距请求(AAI_RNG-REQ)消息(S307)。此时,测距请求消息的测距目的指示字段的值被设置为对从LZone到MZone的区域切换进行指示的值(例如,0b1010)。
目标ABS向移动台发送测距响应(AAI_RNG-RSP)消息,作为对由移动台发送的测距请求消息的响应(S308)。
随后,移动台可以完成到MZone的区域切换,并通过MZone与目标ABS执行正常通信(S309)。
在以上参照图3所描述的方法中,在移动台未完成到目标基站的LZone的网络再进入的状态下执行到MZone的区域切换。另选地,在移动台完成了到LZone的网络再进入后可以执行到MZone的区域切换,这将在下面参照图4进行描述。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以由移动台执行的区域切换过程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4的步骤S401到步骤S404类似于图3的步骤S301到步骤S304。因此,为了说明书的简化,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已经从移动台接收到RNG-REQ消息的目标基站可以通过包含在测距请求消息中的MAC版本信息或者从之前的服务传统基站所获得的信息识别出已经发送了测距消息的移动台是高级移动台(AMS)并且使AMS能够执行到MZone的区域切换。但是,由于在LZone和MZone之间的负荷平衡,目标基站可以保留由移动台执行的区域切换。
结果,目标基站可以向移动台发送不包含ZSTLV的测距响应(RNG-RSP)消息(S405),并且移动台可以在完成了到目标基站的网络进入后执行正常的通信(S406)。
随后,在目标基站确定指示相应的移动台执行到MZone的区域切换的情况下,目标基站可以向未经请求的移动台发送包含ZSTLV的测距响应(RNG-RSP)消息(S407)。
结果,使用包含在ZSTLV中的信息,移动台执行与目标ABS的MZone的同步(S408),并请求上行资源发送用于执行区域切换的测距请求(AAI_RNG-REQ)消息(针对AAI_RNG-REQ的BR请求)(未示出)。
当从MZone分配所请求的上行资源时,移动台向MZone发送测距请求(AAI_RNG-REQ)消息(S409)。此时,测距请求消息的测距目的指示字段的值被设置为对从LZone到MZone的区域切换进行指示的值(例如,0b1010)。
目标ABS向移动台发送测距响应(AAI_RNG-RSP)消息,作为对由移动台发送的测距请求消息的响应(S410)。
随后,移动台可以完成到MZone的区域切换,并通过MZone与目标ABS执行正常通信(S411)。
在以上参照图3和图4所描述的上面的过程中,作为切换处理的示例而执行区域切换。结果,实质的区域切换过程可以对应于图3的步骤S305到步骤S309以及图4的步骤S407到布置S411。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另一方面中,提出了一种在切换过程中在区域切换期间移动台控制上行发射功率以执行到MZone的测距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得要应用于要从LZone发送到MZone的上行信号的发射功率参数;并且将所获得的发射功率参数应用于发射功率控制。也就是说,提出一种之前工作在混合模式中的基站向移动台通知要通过LZone应用于MZone的上行功率控制参数的方法。
要应用于要发送到MZone的上行信号的上行功率控制参数可以是iotFP和offsetControl。诸如iotFP和offsetControl这样的功率控制参数可以被包含在测距响应(RNG-RSP)消息中,其中,测距响应(RNG-RSP)消息在区域切换期间以ZS-TLV的形式通过LZone发送。具体地说,功率控制参数在ZS-TLV包含针对MZone的临时站标识符(TSTID)以临时地标识移动台的情况下是有用的。更具体地,在ZS-TLV包含TSTID和功率控制参数的情况下,当省略了CDMA测距并且直接向MZone请求上行资源以发送高级测距请求消息(BR:带宽请求)时,可以将参数应用于应用到了BR的上行功率控制。可以通过带宽请求报头(BR报头)或带宽请求消息(BR消息)的发送或者以驮运模式(piggybackmode)执行BR。
同时,在上述方法中,假设直接执行BR,而不对MZone进行CDMA测距,并且当分配与其相应的资源时,发送测距请求消息。在ZS-TLV包含专用的CDMA测距码的情况下,移动台可以在向MZone发送专用测距码时将包含在ZS-TLV中的功率控制参数应用至码发送。在成功地完成测距码发送时,移动台向MZone发送AAI-RNG-REQ消息。在TSTID被包含在ZS-TLV中的情况下,在TSTID被包含在AAI-RNG-REQ消息中的状态下发送AAI-RNG-REQ消息。
在上面的描述中,基于是否执行了CDMA测距通过两个过程来执行功率控制。在这两个过程中,应用于LZone的除包含在ZS-TLV中的iotFP和offsetControl以外的其它上行功率控制参数的值也可以应用于MZone。下面将参照图5更详细地描述基于上面两个过程的区域切换方法。
图5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执行区域切换时控制发射功率以执行测距的示例的流程图。
假设图5的步骤在图4的步骤S304或图4的步骤S406之后执行。
首先,移动台可以通过测距响应消息从工作在混合模式中的基站的LZone获得包含诸如iotFP和offsetControl这样的上行功率控制参数的ZS-TLV信息(S501)。
在ZS-TLV信息中包含专用的CDMA测距码的情况下,在所获得的功率控制参数被应用于相应的测距码的状态下将ZS-TLV信息发送到MZone(S502)。基站通过MZone向移动终端发送测距应答(AAI-RNG-ACK)消息,作为对测距码的响应(S503)。
在ZS-TLV信息中不包含专用的测距码但包含功率控制参数和TSTID的情况下,移动台使用TSTID直接执行到MZone的带宽请求而无需CDMA测距过程(S504)。此时,将包含在ZS-TLV中的上行功率控制参数应用于带宽请求(BR)。
随后,当从基站分配根据BR的资源时,移动台通过相对应的资源向MZone发送测距请求(AAI_RNG-REQ)消息(S505),并接收测距响应(AAI_RNG-RSP)消息作为对其的响应(S506)。
当成功地完成了测距过程并且完成了网络再进入过程时,移动台可以完成到MZone的网络再进入,并执行正常的数据交换(S507)。
在上面的描述中,根据本发明在切换和区域切换处理期间执行上行功率控制。当通过切换或区域切换完成了网络再进入时,系统配置描述符(AAI-SCD)消息、上行功率控制噪声/干扰(AAI-ULPC-NI)消息和上行功率调整(AAI-UL-POWER-ADJ)消息可以被接收以更新上行功率控制参数。
移动台和基站的配置
下面,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将描述执行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台(FBS)和基站(MBS)。
移动台可以充当上行链路上的发射器并且充当下行链路上的接收器。另一方面,基站可以充当上行链路上的接收器并且充当下行链路上的发射器。也就是说,移动台和基站可以包括用于信息或数据传输的发射器和接收器。
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包括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处理器、模块、部件和/或装置。具体地说,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包括对消息编码的模块(装置)、对经编码的消息解码的模块以及用于发射和接收消息的天线。以下将参照图6描述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示例。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发射端和接收端的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参照图6,图6的左侧示出了发射端的配置,并且图6的右侧示出了接收端的配置。发射端和接收端可以分别包括天线5和10、处理器20和30、发射模块(Tx模块)40和50、接收模块(Rx模块)60和70以及存储器80和90。各个组件可以执行彼此对应的功能。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各个组件。
天线5和10将从发射模块40和50生成的信号发送到外部设备或者接收外部无线信号并将外部无线信号发送到接收模块60和70。在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功能的情况下,发射端和接收端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天线。
天线、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构成射频(RF)模块。
处理器20和30一般地控制移动台的总体操作。例如,它可以执行为了执行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所必需的控制器功能、根据服务特性和传输环境可变地控制媒体访问控制(MAC)帧的功能、切换功能以及认证和加密功能等。更具体地,处理器20和30可以执行总体控制操作以执行在图2到图5中所示出的切换处理或区域切换。
具体地说,当执行切换时,通过从服务基站接收到的切换命令(AAI-HO-CMD)消息,移动台(AMS)的处理器可以接收iotFP和offsetControl信息,并对发送到目标基站的专用的测距码的发射功率应用所接收到的信息。
另一方面,当执行区域切换时,移动台的处理器可以将通过包含在RNG-RSP消息中的ZS-TLV所获得的iotFP和offsetControl信息应用于在将测距码发射到目标区域或请求带宽以发送测距请求消息中的发射功率控制。
另外,移动台的处理器可以执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总体控制操作。
发射模块40和50可以针对由处理器20和30所调度的并发送到外部装置的数据执行预定的编码和调制,并接着将经编码和调制的数据发送到天线10。
接收模块60和70可以针对通过天线5和10所接收的外部无线信号执行解码和解调,以将信号恢复为原始的数据形式,并将所恢复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20和30。
存储器80和90可以存储程序以执行处理器20和30的处理和控制,或临时地存储输入/输出数据。另外,存储器80和90可以包括从闪存型存储器、硬盘型存储器、微型多媒体卡存储器、卡式存储器(例如,SD或XD存储器)、随机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和光盘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存储介质。
同时,基站通过上述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执行控制器功能以执行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正交频分复用(OFDMA)分组调度功能、时分双工(TDD)分组调度和信道复用功能、根据服务特性和传输环境可变地控制MAC帧的功能、高速业务实时控制功能、切换功能、验证和加密功能、针对数据传输的分组调制和解调功能、高速分组信道编码功能和实时调制解调器控制功能,或者还可以包括附加的装置、模块或部件以执行这些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本质特性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本文阐述的具体形式以外的其它具体形式实施本发明。因此,上面的描述在所有方面中被解释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的合理的解释来确定,并且落入本发明的等价范围内的全部变化旨在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彼此未明确引用的权利要求可以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组合地存在,或者在提交申请后通过随后的修改被包括作为新的权利要求。
工业适用性
如根据上面的描述明显的,针对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更有效的区域切换的功率控制方法以及用于执行功率控制方法的移动台的配置被应用于IEEE802.16m系统。但是,功率控制方法和执行功率控制方法的移动台的配置还可以应用于除IEEE802.16m系统以外的诸如3GPP和3GPP2系统这样的各种移动通信系统。

Claims (6)

1.一种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由高级移动台AMS针对从基站的第一区域到所述基站的第二区域的网络再进入执行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所述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从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一区域接收包含要应用于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区域的功率控制参数的测距响应消息;以及
应用用于发送与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区域有关的带宽请求的所述功率控制参数,
其中,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一区域是基站的MS支持区域,并且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区域是所述基站的AMS支持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中,所述功率控制参数包括频率划分的干扰对热值iotFP和偏移控制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测距响应消息还包含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用以临时地标识移动台的临时站标识符TSTID,所述功率控制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带宽请求,以请求用于发送与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区域有关的测距请求消息的上行资源。
4.一种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针对从基站的第一区域到所述基站的第二区域的网络再进入执行上行功率控制的高级移动台AMS,所述高级移动台包括:
处理器;以及
射频RF通信模块,所述射频RF通信模块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向外部设备进行发送并且从外部设备进行接收,其中,
所述射频RF通信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区域接收包含要应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功率控制参数的测距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应用所接收的用于发送与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区域有关的带宽请求的功率控制参数,
其中,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一区域是基站的MS支持区域,并且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区域是所述基站的AMS支持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级移动台,其中,所述功率控制参数包括频率划分的干扰对热值iotFP和偏移控制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级移动台,其中
所述测距响应消息还包含针对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区域的用以临时地标识移动台的临时站标识符TSTID,并且
所述射频RF通信模块还被配置为发送所述带宽请求,以请求用以发送与所述基站的所述第二区域有关的测距请求消息的上行资源。
CN201180062862.1A 2010-11-03 2011-11-03 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控制上行功率的方法 Active CN1032707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0993710P 2010-11-03 2010-11-03
US61/409,937 2010-11-03
KR1020110032175A KR101759940B1 (ko) 2010-11-03 2011-04-07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전력 제어 방법
KR10-2011-0032175 2011-04-07
PCT/KR2011/008326 WO2012060640A2 (ko) 2010-11-03 2011-11-03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 전력 제어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70795A CN103270795A (zh) 2013-08-28
CN103270795B true CN103270795B (zh) 2016-06-29

Family

ID=46266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2862.1A Active CN103270795B (zh) 2010-11-03 2011-11-03 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控制上行功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9026116B2 (zh)
JP (1) JP5715706B2 (zh)
KR (1) KR101759940B1 (zh)
CN (1) CN1032707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6410B2 (en) 2007-07-06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when sharing downlink bandwidth between wide area network usage and peer to peer signaling
WO2009022948A1 (en) * 2007-08-10 2009-0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e-utran and handover
US8977313B2 (en) * 2012-05-18 2015-03-1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optimizing uplink power-control parameters in LTE
US9872230B2 (en) * 2012-10-19 2018-01-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communications system scanning
CN105207725A (zh) * 2014-06-20 2015-12-30 美国博通公司 通信装置及由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
US9992748B2 (en) * 2014-06-20 2018-06-05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Initial ranging transmission power
US10212670B2 (en) * 2014-09-10 2019-0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obtaining nominal power and pathloss compensation factor of a power control proces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3771A (zh) * 2004-06-08 2009-06-10 Lg电子株式会社 一种用于将移动用户站的通信从服务基站转移到目标基站的方法
WO2009107910A1 (en) * 2008-02-28 2009-09-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Handover management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00002573A (ko) * 2008-06-30 2010-0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메시지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107746D0 (en) * 2001-03-28 2001-05-16 Nokia Networks Oy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25584B1 (en) * 2001-07-30 2010-05-25 Western Digital Ventures, Inc.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to synchronize a mobile terminal based on data type
KR20060032466A (ko) 2004-10-12 2006-04-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의 핸드오버를 위한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시스템 및 그 시스템에서의 이동 단말기의 핸드오버 방법
KR101314314B1 (ko) * 2005-12-08 2013-10-1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시간 분할 송수신 방식의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레인징신호를 이용한 상향 링크 시간 동기 방법 및 장치
US20090047962A1 (en) 2007-08-14 2009-02-19 Rao Anil M Transfer-of uplink power control parameters during handovers
US20090103465A1 (en) * 2007-10-19 2009-04-23 Jerry Chow Synchronized multi-bs mbs for improved idle mode power savings in higher-order frequency reuse networks
JP5082766B2 (ja) * 2007-10-26 2012-11-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装置
TWI527485B (zh) * 2007-12-31 2016-03-2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在cell_fach及待機模式中無線鏈結同步化及功率控制之方法及裝置
KR101572882B1 (ko) * 2008-01-25 2015-11-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핸드오버 지연시간 감소 기법
JP4337007B1 (ja) * 2008-05-23 2009-09-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端末、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
US9173138B2 (en) * 2008-07-07 2015-10-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handoff during connected mode of a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 in mixed deployment
CN101651648B (zh) * 2008-08-12 2013-12-25 易卡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初始同步的系统和方法
US20100069073A1 (en) * 2008-09-12 2010-03-1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stem switch and handover betwe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743826B2 (en) * 2008-10-06 2014-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canning for neighbor base stations in time synchron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804658B2 (en) * 2008-10-22 2014-08-12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between IEEE 802.16e and 802.16m systems
CN101772180A (zh) * 2008-12-31 201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和系统
KR101595025B1 (ko) 2009-01-07 2016-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영역 변경 방법
KR101533091B1 (ko) 2009-02-06 2015-07-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접속 통신시스템에서 레인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8837396B2 (en) * 2009-02-10 2014-09-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apping user data onto a time-frequency resource grid in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tem
WO2010098626A2 (ko) 2009-02-26 2010-09-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상태에 따른 레인징 수행 방법
WO2010120026A1 (en) * 2009-04-14 2010-10-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uncontrolled handover
KR20110048974A (ko) * 2009-11-04 2011-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마스터 세션 키를 갱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379619B2 (en) * 2009-11-06 2013-02-19 Intel Corporation Subcarrier permutation to achieve high frequency diversity of OFDMA systems
US8295335B2 (en) * 2009-12-31 2012-10-23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uplink power
US8588205B2 (en) * 2010-02-12 2013-11-19 Mediatek Inc. Uplink power control message indexing in wireless OFDMA systems
WO2012037704A1 (en) * 2010-09-21 2012-03-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ir-interface timing synchronization sharing
US8675602B2 (en) * 2010-10-12 2014-03-1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an uplink power control mechanis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3771A (zh) * 2004-06-08 2009-06-10 Lg电子株式会社 一种用于将移动用户站的通信从服务基站转移到目标基站的方法
WO2009107910A1 (en) * 2008-02-28 2009-09-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Handover management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00002573A (ko) * 2008-06-30 2010-0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메시지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및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47191A (ko) 2012-05-11
US20160249304A1 (en) 2016-08-25
US20150099521A1 (en) 2015-04-09
JP5715706B2 (ja) 2015-05-13
KR101759940B1 (ko) 2017-07-21
US20130281093A1 (en) 2013-10-24
US9674794B2 (en) 2017-06-06
US9026116B2 (en) 2015-05-05
JP2013545394A (ja) 2013-12-19
CN103270795A (zh) 2013-08-28
US9369972B2 (en) 2016-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0795B (zh) 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控制上行功率的方法
CN102405666B (zh) 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切换期间更新系统信息的方法
KR101237441B1 (ko) 광대역 통신시스템에서 부하균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965505B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优化切换的系统与方法
CN102474348B (zh) 用于在多载波系统中执行载波管理过程的方法及其设备
KR101002879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프 방법
CN102037761B (zh) 使用空闲模式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之间进行系统间切换以快速地重新连接到第一网络
US923748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hando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88120B2 (en) Method for handover in multi-carrier system
US9042341B2 (en) Method of zone switch in a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EP214920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neighbor bs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160418A (zh) 用于在wimax移交中选择最佳服务得到支持的目标基站的方法和系统
US7953411B1 (en) Virtual soft hand over in OFDM and OF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754482B (zh) 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在切换操作期间更新目标基站的控制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02577512B (zh) 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
KR101131695B1 (ko) 멀티캐스트 브로드캐스트 서비스 지원방법 및 장치
US8873509B2 (en) Efficient handover method in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system
CN102763455B (zh) 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通过区域转换执行切换的方法
CN103098517B (zh) 用于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中的有效区域切换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