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3213B - 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3213B
CN103263213B CN201310226050.7A CN201310226050A CN103263213B CN 103263213 B CN103263213 B CN 103263213B CN 201310226050 A CN201310226050 A CN 201310226050A CN 103263213 B CN103263213 B CN 1032632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 body
preparation
compound
sheet
bottom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260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3213A (zh
Inventor
蔡修海
林宗杰
卓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260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632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63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3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3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32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工艺制造的复底锅热效率低、耗电多以及受热不够均匀的问题。本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复底片;B、制作夹层片;C、制作锅体片;D、焊接;E、加热复合;F、锅体成型。本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具有生产效率高、能源与人力消耗低以及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带夹层的复底铝锅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复底锅是炊具锅体中的一种,其主要包括铝制的锅体以及固连于锅体底部外侧的采用不锈钢或不锈铁等材料制成的复底片(或者称为均热盘),其通过设置于锅体底部的复底片来使整个锅体在受热时导热均匀,不易糊锅。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复底锅的蓄热能力和导热能力仍显不足,存在热效率低、耗电多、烹调时间长以及受热不够均匀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结构合理的带夹层的复底锅和制作该种夹层复底锅的工艺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制作带夹层的复底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复底片:在不锈钢或不锈铁原料上剪裁下符合尺寸的复底片;
B、制作夹层片:在铝质原料上剪裁下符合尺寸的夹层片;
C、制作锅体片:在铝质原料上剪裁下符合尺寸的锅体片;
D、焊接:将复底片焊接夹层片一侧,将夹层片另一侧焊接在锅体片上;锅体片、夹层片以及复底片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E、加热复合:将焊接在一起的复底片、夹层片以及锅体片加热后放入复合模具中,采用普通的热压复合方法进行复合;
F、锅体成型:将复合后的带有复底片和夹层片的锅体片放入成型模具中,通过普通的拉深成型或压力成型方法成型为锅体。
本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将剪裁后的复底片、夹层片以及锅体片焊接在一起后通过普通的加热复合方法进行复合,然后再进行拉深成型或压力成型,整个加工简单方便,加工效率较高,能源和人力消耗少。
在上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后将复底片进行清洗。
在上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步骤B后将夹层片进行清洗。
在上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步骤C后将锅体片进行清洗。
分别对锅体片、夹层片以及复底片进行清洗可清除原料表面的杂质,使得三者在结合以后更牢固,不易分离,而上述的清洗采用普通的清洗方法。
在上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步骤D中采用点焊将复底片、夹层片和锅体片三者焊接。焊接后再进行冲压可使三者的位置不会发生偏移,生产质量得到了保证。
在上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步骤D中将复底片、夹层片和锅体片牢固的紧贴在一起后再进行焊接。三者可通过定位夹具将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并形成有效的定位以方便焊接。
在上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步骤D中焊接电流为250A—800A。
在上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步骤E中将焊接在一起的复底片、夹层片和锅体片加热至300~550摄氏度后放入摩擦压力机位上的复合模具中,通过普通的热压复合方法进行复合。
在上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步骤F中将复合后的带有复底片和夹层片的锅体片放入液压机位的成型模具中通过普通的拉深成型或压力成型方法成型为锅体。
在上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摩擦压力机为1000~5000T的吨位。采用高吨位的压机进行冲压可使复底片、夹层片和锅体片之间的结合更牢固。
在上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拉深成型方法所采用的液压机为200~550T的吨位,所述的压力成型方法所采用的液压机为3000~8000T的吨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通过将复底片、夹层片以及锅体片焊接定位后再通过普通的热复合方式复合,之后再通过液压机将锅体成型,该加工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且降低了能源与人力的消耗。同时,本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如汤锅、煎锅、炒锅和烤盘等铝制炊具产品,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中将复底片、夹层片和锅体片焊接固定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中通过摩擦压力机进行加热复合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中拉深成型或冲压成型为锅体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复底片;2、夹层片;3、锅体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本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复底片1:在不锈钢或不锈铁原料上剪裁下符合尺寸的复底片1。
A1、清洗复底片1:对复底片1进行普通的清洗,清洗后得到清洁的复底片1。
B、制作夹层片2:在铝质原料上剪裁下符合尺寸的夹层片2。
B1、清洗夹层片2:对夹层片2进行普通的清洗,清洗后得到清洁的夹层片2。
C、制作锅体片3:在铝质原料上剪裁下符合尺寸的锅体片3。
C1、清洗锅体片3:对锅体片3进行普通的清洗,清洗后得到清洁的锅体片3。分别对锅体片3、夹层片2以及复底片1进行清洗可清除原料表面的杂质,使得三者在结合以后更牢固,不易分离,而以上的清洗方式均采用普通的方法。
D、焊接:将清洗后的复底片1、夹层片2和锅体片3放置到点焊机中并采用相应的定位夹具将三者按复底片1、夹层片2和锅体片3的顺序牢固的紧贴在一起并形成有效的定位,再以点焊的方式将上述三者焊接在一起。其中,锅体片3、夹层片2以及复底片1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点焊的焊接电流为250A~800A。
E1、加热:将点焊后固定在一起的复底片1、夹层片2和锅体片3加热至300~550摄氏度。该加热过程在普通的中频机或者烘道炉中进行,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相应地调整以上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
E2、复合:将连接在一起且加热后的复底片1、夹层片2、锅体片3放入摩擦压力机位上的复合模具中,通过普通的热压复合方法进行复合。
F、锅体拉深成型:将复合后的复底片1、夹层片2和锅体片3放入液压机位的成型模具中,通过普通的拉深成型或压力成型方法成型为锅体。在本实施例中,摩擦压力机采用2500T的吨位;拉深成型方法所采用的液压机采用350T的吨位;压力成型方法成型方法所采用的液压机采用4800T的吨位。
本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将剪裁后的复底片1、夹层片2以及锅体片3经过清洗、点焊定位、加热、复底以及拉深成型的工艺流程来完成带夹层的复底铝锅的加工,整个加工较为方便,加工效率较高,能源和人力消耗少。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复底片(1):在不锈钢或不锈铁原料上剪裁下符合尺寸的复底片(1);
B、制作夹层片(2):在铝质原料上剪裁下符合尺寸的夹层片(2);
C、制作锅体片(3):在铝质原料上剪裁下符合尺寸的锅体片(3);
D、焊接:将复底片(1)焊接夹层片(2)一侧,将夹层片(2)另一侧焊接在锅体片(3)上;
E、加热复合:将焊接在一起的复底片(1)、夹层片(2)以及锅体片(3)加热后放入复合模具中,采用普通的热压复合方法进行复合;
F、锅体成型:将复合后的带有复底片(1)和夹层片(2)的锅体片(3)放入成型模具中,通过普通的拉深成型或压力成型方法成型为锅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E中将焊接在一起的复底片(1)、夹层片(2)和锅体片(3)加热至300~550摄氏度后放入摩擦压力机位上的复合模具中,通过普通的热压复合方法进行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F中将复合后的带有复底片(1)和夹层片(2)的锅体片(3)放入液压机位的成型模具中通过普通的拉深成型或压力成型方法成型为锅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压力机为1000~5000T的吨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深成型所采用的液压机为200~550T的吨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成型所采用的液压机为3000~8000T的吨位。
CN201310226050.7A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 Active CN1032632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6050.7A CN103263213B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26050.7A CN103263213B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3213A CN103263213A (zh) 2013-08-28
CN103263213B true CN103263213B (zh) 2015-08-26

Family

ID=49006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26050.7A Active CN103263213B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632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65260B (zh) * 2013-11-22 2016-01-27 浙江万生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合金铝与热锻压覆底不粘锅的生产方法
CN104095520B (zh) * 2014-07-18 2016-10-05 德奥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不锈钢复合锅底的铝锅的制造工艺
CN104523131A (zh) * 2014-12-20 2015-04-22 江门市安诺特炊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汤锅制作工艺
CN105595796A (zh) * 2016-03-10 2016-05-25 浙江钛美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钛锅具及其复底工艺
CN106820939B (zh) * 2017-02-20 2018-12-14 浙江康家宝炊具有限公司 复合底锅具的生产工艺
CN109848319A (zh) * 2017-11-30 2019-06-07 上海冠华不锈钢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锅的加工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96359C (zh) * 2006-01-27 2009-06-10 胡志明 三层复合板多种炉具通用的炊具及其制作方法
CN101015892B (zh) * 2007-02-28 2010-09-22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烹调器具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CN201012032Y (zh) * 2007-02-28 2008-01-30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烹调器具
CN100584253C (zh) * 2008-05-14 2010-01-27 朱金洪 压铸复底锅及其压铸成型制造工艺
TW201102027A (en) * 2009-07-03 2011-01-16 Asd Internat Taiwan Co Ltd Complex bottom aluminum pan and the production mode thereof
CN103017520A (zh) * 2012-12-07 2013-04-03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镀锌锅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3213A (zh)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3213B (zh) 一种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
CN101015892B (zh) 一种复合烹调器具的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CN205162726U (zh) 双层复合锅
CN102151980B (zh) 钛铝复合金属炊锅的制造方法
CN103565287B (zh) 一种复合铝底的钛锅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31251B (zh) 炊具锅体的制作方法
CN103417100A (zh) 无油烟铁锅
CN201012032Y (zh) 一种复合烹调器具
CN103349492B (zh) 不锈钢不粘炒锅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
CN205162824U (zh) 新型复合锅
CN2899675Y (zh) 底部采用多层材料覆合的无油烟铁锅
CN212761609U (zh) 一种不锈钢电热器具的底面钎焊装置
CN111035226B (zh) 一种具有复合锅底的锅具的制备方法
CN205162727U (zh) 复合复底锅
CN201234915Y (zh) 少油烟不锈铁锅
CN212878996U (zh) 一种电饼铛铛体
CN205162730U (zh) 一种聚油平底锅
CN203483263U (zh) 一种复合底电加热锅用铝均热盘
CN205162728U (zh) 复合锅
CN210582105U (zh) 一种电磁灶复合锅体
CN201200292Y (zh) 电磁炉专用防焦糊钢精锅
CN102987900A (zh) 铁质炒锅
KR20200137108A (ko) 전기 가열장치용 웍
CN103330475B (zh) 一种复合底电加热锅用铝均热盘的复合工艺
CN104625596A (zh) 快速导热锅体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