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62563A - 用于将电信网的功能集成到数据网中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电信网的功能集成到数据网中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62563A
CN103262563A CN2011800623435A CN201180062343A CN103262563A CN 103262563 A CN103262563 A CN 103262563A CN 2011800623435 A CN2011800623435 A CN 2011800623435A CN 201180062343 A CN201180062343 A CN 201180062343A CN 103262563 A CN103262563 A CN 103262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sta
server
xmpp
ccgw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623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62563B (zh
Inventor
C.里斯特
S.科德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fy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Enterprise Communication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3262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2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62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625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58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main exchange and sub-exchange or satellite
    • H04Q3/62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main exchange and sub-exchange or satellite for connecting to private branch exch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34A/D conversion, code compression/expan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3Personal computer, P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96Connection circuit/link/trunk/junction, bridge, router, gatew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4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2PB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389LAN, intern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在一种用于将电信网(TN)的功能集成到数据网(DN)中的方法中,电信网的交换系统(PBX)与数据网的IM服务器(XS)通过如下装置(CCGW)连接:借助所述装置(CCGW)使IM服务器能够给数据网的通信用户提供交换系统(PBX)的计算机电话集成业务。

Description

用于将电信网的功能集成到数据网中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电信网的功能集成到数据网中的方法。电信网主要用于电信用户的借助电信终端设备、诸如电话进行的通信。数据网主要用于将计算机联网,例如将PC与所谓的服务器联网。在计算机上安装的应用控制和监控通信设备和通信连接的方法和装置一般作为 CTI 解决方案 (CTI =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计算机电话集成))而公知。在此,一方面可以控制和监控通信设备的端子而另一方面控制和监控在这些端子之间的连接。所述连接分别是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的两个或更多个用户之间的临时通信信道。
背景技术
在CTI解决方案工作时,带有控制和状态信息的数据分别在通信设备与 CTI 应用 (CTI应用程序)之间被传输。为此,通信设备拥有用于交换数据的特定接口、即CTI接口。同样,应用或PC拥有用于数据交换的相对应的CTI接口。为此,通信设备的CTI接口和应用的CTI接口通过数据线路或者通过数据网彼此连接。由于通信设备上的CTI接口的最大数目有限,所以在通信设备与应用之间常常连接电话服务器。
出版文献WO 98/51092 A1“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 gateway(计算机电话集成网关)”表明了一种具有多个通信设备的公用通信网络和具有多个域的专用通信网,所述域分别具有带有用于控制和/或监控公用通信网的资源的计算机。所表明的装置具有“CTI网关”作为评定装置(Umwertungseinrichtung),该CTI网关改变为了控制和/或监控资源而从公用通信网被发送至专用通信网的数据,使得这些数据被表示为唯一的公用通信设备的数据,并且相反地改变由专用通信网与应用一起发送至公用通信网的数据,好像所述数据会已从专用通信网与仅一个应用一起被发送。
DE 000010159636 B4描述了一种用于借助在通信设备与至少一个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来控制和/或监控资源和连接的方法,其中数据分别具有区分资源和连接的标记,其中资源的标记在交换时被评定,使得这些数据对于其中一个应用或每个应用都被表示为带有用户端子的唯一通信设备的标记,其特征在于,在不同通信设备的资源之间的连接的标记分别包括参与该连接的通信设备的本地连接号(呼叫ID(Call-ID))并且包括全局连接号(呼叫ID),而且通过评定将全局连接号(呼叫ID)传输至该应用,使得该应用不能区分全局连接号与本地连接号(呼叫ID)。
发明内容
如下可以被看作为本发明的任务:说明了用于将电信网的功能集成到数据网中的其他解决方案。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设置了一种用于将电信网的功能集成到数据网中的方法,其中电信网的交换系统 (PBX)与数据网的IM服务器(XS)通过如下装置(CCGW)连接:借助所述装置(CCGW)使 IM 服务器能够给数据网的通信用户提供交换系统 (PBX) 的计算机电话集成业务。
XMPP 客户端优选地通过XMPP服务器向PBX(专用小交换机(Private branch exchange))订阅CTI业务,所述PBX优选地通过呼叫控制网关(CCGW,Call Control Gateway)提供这些业务的功能。CCGW 根据本发明是在PBX的CTI与XMPP服务器之间的优选连接。由于CSTA (计算机支持的电信应用(Computer Supported Tele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对于每个服务都需要唯一的调用ID(InvokeID),所以该任务首先是将客户端特定的通过XMPP产生的CSTA调用ID转换到唯一的CSTA特定的调用ID。为了解决该任务,优选地进行CSTA特定的调用ID到XMPP客户端的元组(Tupple)Jabber ID (JID)和XMPP会话ID的映射。该映射使得能够获得至CSTA调用ID的唯一关联(Zuordnung),而在XMPP之内无需传输和同步CSTA调用ID。
本发明与功能性和用户界面方面的优点相联系。在XMPP 环境内对CTI 业务的动态关联能够实现XMPP 环境中的所谓的第三方呼叫控制(Third Party Call Control)(通过第三方进行呼叫控制)。不再需要手动调整(Nachregeln)。相对于现有技术被简化的存在管理(Praesenzverwaltung)和 CTI集成节省了时间和与其相联系的成本。
在这个上下文中,电信网要被理解为如下装置:所述装置支持用户通过所谓的交换系统的通信。这种电信网的重要例子是具有线路交换的网络、尤其是电话网。电信中的线路交换(也称作电路交换,英语为cirucit switching、line switching)是交换技术的方法,其中与消息连接暂时关联有具有恒定带宽的被连通的传输信道,即使没有传输信息,该传输信道也接着为了排他性使用而可供该连接支配,(http://de.wikipedia.org/wiki/Leitungsvermittlung)。利用线路交换建立连接的也许最熟悉的网络是经典的电话网络。
在实际消息交换可开始之前,所述连接在通常情况下基于由进行呼叫的终端站输入的目标信息而被建立。在结束消息交换之后,拆除所述连接。消息连接的建立和拆除的控制由交换中心进行。所述交换中心为此目的与终端站或彼此交换控制信息,这被称作信号发送(Zeichengabe)或者信令。借助控制信息执行路径寻找、交通管制(Verkehrslenkung)和耦合区连通(Koppelfeld-Durchschaltung)的任务。
由于交换中心在连接建立期间获悉所有所需的信息,所以消息在连接建立时不必被暂存(英语存储和转发(Store and forward))到中间站上并且不必包含附加的目标信息。线路交换具有如下优点:在传输速度方面的业务品质在任何时间都能够保持并且信号传播时间恒定,也就是说,在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只出现已知且恒定的传播时间的延迟。然而,连接建立是费时的。与多方的通信关系需要重复的建立并且两个用户必须以相同的容量来发送和接收。
虚拟连接(英语:Virtual circuit(虚拟电路))可以基于分组交换的技术和线路交换的仿真。在此,建立连接并且将分组按正确的顺序传输。
分组交换利用比线路交换花费更高的机制,在分组交换中,传输信道并非排他性地被用于一个消息连接而是同时被用于多个连接。线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组合利用早期分组网、譬如Datex-P。
在这个上下文中,数据网要被理解为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数据网优选地根据分组交换的原理来工作。分组交换(英语为packet switching)是网络中的存储交换的特定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较长的消息被划分成各个数据分组并且作为数据报通过事先建立的虚拟连接来传送。因此,分组交换是消息交换的方法。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作为不相关的且独立的单元穿越网络并且可以被暂存在交换节点中。这是主要优点,因为现在在各个子路段之间的传输速度不再是限制。然而,该架构好像等候队列的网络。每个要经过的网络节点都接收分组并且将其引导至其输出接口,但是该输出接口可以是多个发送的目标,使得形成过载情况的倾向。等候队列的存在一方面产生分组递送的延迟或者分组丢失,所述分组递送的延迟或者分组丢失导致重传并且由此导致进一步使传输路径承担负荷。对于应用者而言,该过程是透明的。该过程不需要并且没有获得关于传输路径的任何信息。通常,该过程也不会获得这些信息,因为传输路径动态地改变。
在这个上下文中,交换系统要被理解为电信网之内的节点。交换系统的重要例子是电话网、电话设备中的交换装置或者专用小交换机。
在这个上下文中,IM服务器要被理解为所谓的即时消息服务器或者在功能上相对应的装置。即时消息 (缩写为IM) (英语为“Instant Messaging”)或者消息即时发送是一种通信方法(http://de.wikipedia.org/wiki/lnstant_Messaging),其中两个或更多个用户通过文本消息交谈(这也称作“聊天”)。在此,传输以推送方法来实现,使得消息直接到达接收方。用户为此必须利用计算机程序(所谓的“客户端”)经由如因特网这样的网络直接或通过服务器、IM服务器或即时消息服务器彼此连接。许多客户端附加地支持文件以及视频流和音频流的传输。用户可以彼此表现在其联系列表中并且接着凭借存在信息看其他用户是否准备通话。
IM服务器的重要例子是所谓的XMPP服务器。可扩展消息和存在协议(XMPP;“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 (较早期的Jabber,英语为“Jabber”)是由IETF作为RFC 6120-6122以及3922、3923而公布的针对XML路由的因特网标准。XMPP遵循XML 标准并且主要被用于即时消息。XMPP的扩展是由XSF公布的XMPP 扩展协议(http://de.wikipedia.org/wiki/Extensible_Messaging_and_Presence_Protocol)。
在这个上下文中,计算机电话集成业务要被理解为如下业务:利用该业务实现电信与电子数据处理的链接(http://de.wikipedia.org/wiki/Computer_Telephony_lntegration)。由于计算机程序,CTI能够实现自动建立、接受和结束电话通话、建立电话会议、发送和接收传真消息、电话预定业务以及通话的转交。
通过自动呼叫方识别可以将来自具有客户数据的数据库的匹配的数据组带到屏幕上。此外,CTI程序(视供应商而定)可以对所进行的通话做日志。该技术主要是被呼叫中心使用。
在单方解决方案 (第一方呼叫控制(First Party Call Control))与多方解决方案 (第三方呼叫控制)之间进行区分。在单方解决方案中,电话被集成到计算机中或者直接与计算机连接。在多方解决方案中,通常在计算机网与电话网或电话设备之间连接有特定服务器,该特定服务器承担了对电话的控制。计算机电话集成是多个电话设备支持的性能特征。
计算机支持的电信应用(CSTA)是由ECMA标准化的协议规范之一的名称,其被用于在电话设备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数据通信。该协议规范在ASN.1撰写电信中有多少其他协议。CSTA协议只限定了所传输的数据,但并不限定传输层。为了对数据流进行编码,使用基本编码规则(CSTA 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 以及XML编码规则 (CSTA 第三阶段)。CSTA协议可以通过不同的介质(串行、ISDN、TCP/IP)来输送。
最新变型方案是uaCSTA (ECMA技术报告TR/87)。针对所谓的用户代理引入的变型方案曾在有限范围的情况下被提供,该有限范围仅使用XML来进行编码。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形式(所述优选实施形式的特征也可以与其他实施形式的特征组合),设置了一种方法,其中使IM服务器能够给数据网的通信用户提供交换系统(PBX)的计算机电话集成业务,其方式是:所述IM服务器使IM客户端(XC)能够订阅交换系统(PBX)的这种计算机电话集成业务。
在这个上下文中,IM客户端(XC)或即时消息客户端要被理解为如下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即时消息业务的范围中与其他计算机程序(即IM服务器)进行联系,以便利用其业务性能。所基于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能够实现将任务分布到计算机网中的计算机上并且由此减轻所述主机中的多个主机的任务。客户端并不解决确定的任务本身,而是由为此提供业务的服务器解决该任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形式(所述另一优选实施形式的特征也可以与其他实施形式的特征组合),设置了一种方法,其中装置 (CCGW)引起一方面为CSTA特定的调用ID (CSTA-IID)与IM 客户端的Jabber标识符 (JID) 和/或XMPP会话ID(XSID)之间的映射。
在这个上下文中,CSTA特定的调用ID (CSTA-IID)要被理解为如下标识符:该标识符在CSTA 的范围中被使用,以便将询问(请求(Request))与应答(响应(Response))连接(CSTA 服务接口编程指南,www.ctiforum.com/factory/Dialogic/ct.. 7cstaprog.pdf)。
在这个上下文中,Jabber标识符是如下标识符:所述标识符能够实现在XMPP网络内对“实体”(此处为真正的用户、Bot、XMPP服务器、业务或者上述的混合)(http://de.wikipedia.org/wiki/Jabber_ldentifier) 的寻址。该标识符具有aliceexample.com/home的形式并且在此想起电子邮件地址:地址的第一部分是说明用户名称的节点(在此为alice)。该第一部分是可选的,然而通常仅在服务器或者业务的情况下缺少该第一部分。通过“”分开地,其后跟随域 (在此为example.com,可替换地也为IP地址),所述域确定其上登记账号的XMPP 服务器。资源的说明(在此为home)同样是可选的,其在“/”之后。该字符串可由用户自由选择。
由节点和域(例如,形式为aliceexample.com <aliceexample.com>)构成的Jabber ID也被称作裸(Bare)Jabber ID。如果给该裸 Jabber ID附加地还添加资源(例如 aliceexample.com <aliceexample.com>/home),则称为全Jabber ID。“全Jabber标识符以下被简称为Jabber 标识符、Jabber ID或者 JID”。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形式(所述另一优选实施形式的特征也可以与其他实施形式的特征组合),设置了一种方法,其中在该装置(CCGW)与IM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被实施为服务器-服务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形式(所述另一优选实施形式的特征也可以与其他实施形式的特征组合),设置了一种方法,其中在该装置(CCGW)与IM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被实施为服务器-客户端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形式(所述另一优选实施形式的特征也可以与其他实施形式的特征组合),设置了一种方法,其中在装置(CCGW)与IM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通过根据XEP 0114或者其他可比得上XEP 0114的Jabber部件协议的服务器部件来实施。Jabber部件协议在XMPP 标准基金会的文献http://xmpp.org/extensions/xep-0114.html中被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形式(所述另一优选实施形式的特征也可以与其他实施形式的特征组合),设置了一种方法,其中所谓的调用ID被用于将请求与相关的响应关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形式(所述另一优选实施形式的特征也可以与其他实施形式的特征组合),设置了一种方法,其中用于将请求与相关的响应关联所使用的调用ID在所有请求中是唯一的。
CSTA 调用ID的范围受限并且循环地被分配。该标识符的唯一性由此得到:CSTA请求被配备有空闲的调用ID,所使用的调用ID 于是被标记为“被使用的”,并且只要还没有接收到带有相对应的调用ID的CSTA响应,就不用于其他请求。在获得CSTA响应之后,在那里包含的调用ID又被释放并且供重新使用支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形式(所述另一优选实施形式的特征也可以与其他实施形式的特征组合),设置了一种方法,其中为了通过XMPP输送CSTA而使用IQ节(Stanza),所述IQ节具有请求-响应机制,该请求-响应机制可比得上由CSTA所使用的请求-响应机制。术语“XMPP IQ节”详细地被限定在Jabber软件基金会的网络工作组的文献http://xmpp.org/rfcs/rfc3920.html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形式(所述另一优选实施形式的特征也可以与其他实施形式的特征组合),设置一种方法,其中IM客户端生成与同一IM客户端的其他 XMPP会话ID不同的XMPP会话ID。
附图说明
以下依据优选的实施例并且借助附图阐述了本发明。在此,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系统部件的第一布局;
图 2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的系统部件的第二布局;
图3依据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了XMPP Jabber ID和XMPP会话ID对CSTA调用ID的动态分配;
图 4依据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过程的第一方面;
图5依据实施例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过程的第二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公知的基于XMPP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与电话异步运行。在XMPP环境内对CTI业务的动态关联在此没有被设置。电话的传输或者链接(例如在电话上打电话)在基于XMPP的客户端/服务器架构中如果情况确实如此则手动地进行。因为CSTA对于每个单独的服务都需要唯一的调用ID,所以任务首先是将客户端特定的通过XMPP产生的CSTA调用ID转换到唯一的CSTA特定的调用ID。
为此,优选地将CSTA特定的调用ID关联(“映射”) 到XMPP 客户端的元组Jabber ID (JID)和XMPP会话ID。该映射能够实现获得对CSTA调用ID的唯一关联,而不要求在XMPP之内传输和同步CSTA调用ID。
交换中心PBX和 XMPP 服务器(XS)借助呼叫控制网关 (CCGW)连接。CCGW 是在PBX的CTI与XMPP 服务器之间的连接。通过该呼叫控制网关,XMPP客户端可以订阅并且提供CTI 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在一种实施形式中涉及在ECMA-269中所描述的CSTA呼叫控制服务和事件。
图1和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CCGW到整个系统中的嵌入。图2尤其是示出了CCGW到整个系统中的嵌入,该嵌入以OpenScape Office MX为例来执行。
如在图1中所示出的那样,将由电信终端设备T1、T2、T3、T4和交换系统 PBX以及必要时其他部件构造的电信系统TN的功能集成到数据网 DN中,其方式是:电信网的交换系统PBX与数据网的IM服务器XS通过装置CCGW连接,其中在数据网中客户端C1、 C2、 C3 和 C4 通过IM服务器XS进行通信,借助所述装置CCGW使IM服务器能够给数据网的通信用户提供交换系统PBX的计算机电话集成业务。
在一方面,经由CSTA XML在此借助所谓的CSTA服务提供商(CSP)连接到特征处理FP(Feature Processing)。在另一方面,CSTA通过XMPP被传输给XMPP服务器XS。借助CCGW,XMPP客户端S1、S2可以订阅CTI业务。在CCGW与XMPP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可以被实施为服务器-服务器连接或者服务器-客户端连接,以及通过根据XEP 0114或者其他可比得上XEP 0114的Jabber部件协议的服务器部件来实施。
在图2中所示的例子中,IM服务器XS也建立客户端S1、S2至因特网IN的连接。V1标识终端设备T1上的通信的可视化(也即例如可能存在的呼叫转接的图形整理(Aufbereitung)等)。
在CSTA(在根据图2的实施例中通过CSP表示)中,为了将请求与相关的响应关联而使用所谓的调用ID。该调用ID在所有请求中应是唯一的,以便保证无错误的关联。
为了通过XMPP输送CSTA可以使用IQ节(XMPP IQ 消息),该IQ节具有与CSTA所使用的请求-响应机制类似的请求-响应机制。完全与在 CSTA中一样,此处同样使用在XMPP中称为会话ID的ID来进行关联。由XMPP客户端(在根据图2的实施例中通过S1、S2来示出)通过XMPP输送的CSTA请求被CCGW接受,并且CSTA消息从IQ节得知,而且有利地配备有目前未使用的调用ID以及传送给CSP。CCGW此外还存储全Jabber ID、XMPP会话ID和所分配的CSTA调用ID。因此,在通过XMPP输送CSTA时避免了输送CSTA调用ID,因为CCGW就其而言负责在其与CSP之间的CSTA调用ID 是唯一的。
由全Jabber ID、XMPP会话ID和CSTA调用ID构成的组合能够实现CSTA消息的唯一映射,CCGW从CSP获得所述CSTA消息。上面所描述的映射的使用能够实现向XMPP客户端寄送 CSTA响应,该XMPP客户端也寄送CSTA请求。
上面所提及的XMPP会话ID 由XMPP客户端生成,并且可以被自由选择。选择会话ID时的唯一限制在于所需的唯一性,其中该唯一性仅须针对XMPP客户端被给定,不同的XMPP 客户端也允许同时使用相同的会话ID。在使用全Jabber时,XMPP IQ消息被发送给客户端,否则XMPP服务器自己应答。
在图 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示出了XMPP Jabber ID和XMPP会话ID 33与CSTA调用ID 35的动态关联。在CCGW与CSP通信32时,由CCGW为每个CSTA消息配备有CSTA调用ID 35。CSTA调用ID 38接着在CSP的相对应的应答36中存在,以便能够实现响应37与CCGW的相关请求31的唯一关联。由于CCGW可以同时与多于一个的XMPP客户端进行通信,所以所获得的响应36也要被转发给正确的XMPP客户端。
为了能够实现CSTA服务与XMMP客户端的正确关联,CCGW执行在CSTA调用ID 35、38与元组Jabber ID 40以及会话ID 41之间的关联(“映射”),其方式是:在XMPP客户端的CSTA请求31每次到达时,针对该请求分配CSTA调用ID 35并且将该CSTA调用ID 35与XMPP客户端的Jabber ID 40和由其分配的会话ID 41结合地存储。随后,CSTA请求从XMPP消息中得知,添加所关联的CSTA调用ID并且将所关联的CSTA调用ID寄送给CSP。
如果CCGW从CSP获得CSTA响应36,则来自该响应的CSTA调用ID 38被隔离并且接着被用于在所存储的数据中找寻请求31的原始发送方40。如果针对所获得的CSTA调用ID 38寄存会话ID 41和Jabber ID(JID)40,则CSTA 响应36在不带有CSTA调用ID的情况下被封装到IQ节39中,被配备有所存储的会话ID 41并且被寄送给所确定的Jabber ID 40。最后,Jabbber ID、会话ID和CSTA调用ID的所存储的关联被清除并且CSTA调用ID因而可供可能的其他重新使用支配。
为了连接到PBX,CCGW建立至CSP的连接。通过所述一个连接,展开所有参与的具有CSTA能力的XMPP客户端的所有CSTA服务和事件。这意味着,CCGW获得所有XMPP客户端的CSTA事件,并且接着必须判定须将所获得的CSTA事件转发给哪个XMPP客户端。类似的内容适用于CSTA服务响应,因为所有所连接的XMPP客户端的CCGW接受CSTA服务请求并且将所述CSTA服务请求转发给CSP,相对应的CSTA服务响应也到达CCGW处。在获得这种CSTA服务响应之后,CCGW必须实现,CSTA服务响应通过XMPP也被递送给相关的CSTA服务请求的发送方。CCGW在通过XMPP或经由至CSP的连接接收到消息之后的行为方式在图4和图5中示出。对CSTA服务响应和CSTA事件如何与正确的XMPP用户进行关联的详细描述处于接下来的两个子章节中。
在通过XMPP输送CSTA时,CSTA调用ID优选地并不一同被传输,因为调用ID可在多个具有CSTA能力的XMPP客户端中重叠。如果两个不相关的具有CSTA能力的XMPP客户端同时将CSTA服务器请求通过XMPP发送给CCGW并且偶然地使用相同的调用ID,则CCGW不能将两个CSTA服务请求不改变地转发给CSP,因为否则将CSTA服务响应唯一关联到相对应的XMPP客户端是不可能的。
为了绕开缺乏的唯一性的问题,CCGW优选地为所有请求独立地分配CSTA调用ID,CCGW将CSTA调用ID转发至CSP。所有当前分配的调用ID被寄存在列表中并且被补充了发送方的JabberID和由发送方分配的XMPP会话ID。即使期望能够仅仅将XMPP用作CSTA的传输介质时,但超出实际输送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以便能够实现通过XMPP对CSTA响应的正确递送。
如果现在CCGW从CSP获得CSTA服务响应,则依据CSTA服务响应的调用ID从所有调用ID的列表中确定响应必须被转发给其的的JabberID和要使用哪个XMPP会话ID。在通过XMPP转发CSTA服务响应之后,从CSTA调用ID、JabberID和XMPP会话ID清除数据组。CSTA调用ID现在供重新使用支配。如从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中要得知的那样,不需要将调用ID从具有CSTA能力的XMPP客户端传输至CCGW,因为该传输没有用于递送响应。
通过XMPP递送CSTA事件造成与递送CSTA服务响应类似的问题。然而,区别在于,在事件的准备阶段中,CSTA服务请求不是始终通过CCGW被发送。代替于此,所有CSTA事件用调用ID 9999来表征。CSTA事件与XMPP用户的关联因此是不可能的,代替于此,在CCGW中需要其他列表。在该列表中,与CSTA CrossRefID关联有XMPP JabberID。
现在如果CCGW从CSP获得带有调用ID 9999的CSTA消息,则CCGW可以将该消息识别为CSTA 事件。在紧接着的步骤中,找寻事件的CSTA CrossRefID并且借助其和已知的CrossRefID的列表接着可以确定该事件要被转发给其的JabberID。为了能够完全填充已知的CrossRefID的列表,所有CSTA 服务响应必须据此检验是否涉及“监控器起动结果(MonitorStartResult)”服务响应。如果情况如此,则CrossRefID从该消息中被隔离并且结合CSTA服务响应被转发给其的JabberID被纳入到已知的CrossRefID的列表中。
紧接着,CSTA服务响应完全惯常地通过XMPP来递送。为了使已知的CrossRefID的列表没有不必要地增长,CSTA服务响应也就“监控器停止结果(MonitorStopResult)”进行检验。如果情况如此,则此处也确定CSTA CrossRefID并且于是从已知的CrossRefID的列表中去除相对应的录入项。可选地,如果到达的CSTA事件的CrossRefID不应在已知的CrossRefID的列表中存在以便中断其他不可递送的事件的获得,则由CCGW可自动地将“监控器停止(MonitorStop)”发送给CSP。
如果具有CSTA能力的XMPP客户端在服务询问的发送与服务响应的获得之间或者但是当该具有CSTA能力的XMPP客户端在CSP想为XMPP客户端递送事件的时刻突然不再可用,则iq节的机制奏效。XMPP服务器以类型“错误(error)”的iq节来应答代表不再可用的所提到的XMPP客户端的CCGW。这为CCGW给出了借助(已知的CrossRefID的)该列表废除相对应的用户的所订阅的事件并且这样中断不必要传输的事件的可能性。代替等待直至出现事件,也要使用可能的直接存在(direct presence)并且这样还更快速地识别具有CSTA能力的XMPP客户端未意料到地不再可用。
每个XMPP用户都拥有由服务器管理的花名册(Roster)。该花名册是朋友列表或者联系列表,用户可以将其他XMPP用户纳入到所述朋友列表或者联系列表中。同时,通过花名册管理花名册所有者想要与哪些XMPP用户共享其存在状态(存在)(细节参见RFC-6120)。如果XMPP用户没有处于其他XMPP用户的花名册中,则该XMPP用户也不被自动通知其存在或花名册所有者的存在状态的改变。尽管如此还向其他XMPP用户通知自己的存在状态的可能性在于,花名册所有者何时向其他XMPP用户直接寄送自己的存在状态(直接存在)。在此,特别之处此外还在于,直接存在的被访地址(Adressat)没有自动被通知其他状态变换,除外的是,花名册所有者何时从XMPP服务器注销(或者在该被访地址与XMPP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丢失)。
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点,每个具有CSTA能力的XMPP客户端都必须在其向CCGW注册的过程中将直接存在寄送给该CCGW。CCGW可以忽略存在节。然而重要的是,客户端何时从其XMPP服务器注销并且CCGW因而获得类型为“不可用(unavailable)”的存在节,也无需在XMPP用户的花名册中的情况下进行。一旦CCGW可以获得这种存在节,则如已在前面的章节中所描述的那样,CCGW可负责废除相对应的XMPP用户的可能存在的监控点。
为了通过XMPP输送CSTA对统一且标准化的节的使用负责CSTA-XML的透明传输。标准化的元件、如iq节和其他XMPP和CSTA协议参数的后续应用以及专有扩展的完全省去是根据本发明的架构的稳定性的标志。
图4示出了由CCGW接收到的iq节至CSP的转发的过程。在通过XMPP 接收41名字空间csta:query的iq节之后,检查42:该节是否具有类型“错误”。如果情况如此,则进行检查44:发送方是否具有监控点。如果情况不是如此,则结束48该过程。否则,进行47从针对每个监控点的“监控器停止”至CSP的发送。此后,同样结束该过程。如果检查42得到否定结果,则确定43空闲的调用ID。紧接着,会话ID和JabberID被寄存45在所选择的调用ID处。最后,对至CSP的消息进行准备和发送46。此后结束48该过程。
在图5中所示的过程中,在由其从CSP接收51 CSTA消息之后进行检查52:调用ID是否具有9999的值。如果情况如此,则涉及如下事件:该事件包含CrossRefID。借助CrossRefID在已知的CrossRefID的列表中找寻53 JabberID。如果检查55 CrossRefID是否曾被找到带来肯定结果,则通过XMPP对消息进行63准备和发送。紧接着,结束64该过程。如果对CrossRefID是否曾被找到的检查55带来否定结果,则进行58带有该CrossRefID的“监控器停止”向CSP的发送。紧接着结束64该过程。
如果对调用ID是否具有值9999的检查52得到否定结果,那么通过调用ID确定54 JabberID和会话ID。如果找到56调用ID,那么释放57该调用ID用于重新使用。否者,结束64该过程。在释放57该调用ID用于重新使用之后,进行检查60:所获得的CSTA服务是否在“监控器起动结果”中。如果情况如此,则将CrossRefID和JabberID插入61到监控点的列表中。如果情况不是如此,则进行检查59:所获得的CSTA服务是否在“监控器停止结果”中。如果情况如此,则将CrossRefID和JabberID从监控点的列表中清除62。紧接着,通过XMPP对消息进行63准备和发送。此后结束64该过程。

Claims (10)

1. 一种用于将电信网 (TN)的功能集成到数据网 (DN)中的方法,其中,电信网的交换系统 (PBX) 与数据网的 IM 服务器 (XS)通过如下装置 (CCGW) 连接:借助所述装置(CCGW)使IM服务器能够给数据网的通信用户提供交换系统 (PBX) 的计算机电话集成业务。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IM服务器使IM客户端(XC)能够订阅交换系统(PBX)的计算机电话集成业务而使所述IM服务器能够给数据网的通信用户提供交换系统 (PBX) 的这种计算机电话集成业务。
3.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IM客户端是XMPP客户端,并且其中装置(CCGW)引起一方面为CSTA特定的调用ID(CSTA-IID)与IM客户端的Jabber-标识符(JID)和/或XMPP会话ID(XSID)之间的映射。
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装置(CCGW)与IM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被实施为服务器-服务器连接。
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装置(CCGW)与IM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被实施为服务器-客户端连接。
6.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装置(CCGW) 与IM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通过根据XEP 0114或其他可比得上XEP 0114的Jabber部件协议的服务器部件来实施。
7.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谓的调用ID来将请求与相关的响应关联。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为了将请求与相关的响应关联而使用的调用ID在所有请求中是唯一的。
9.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IQ节来经由XMPP输送CSTA,所述IQ节具有请求-响应机制,该请求-响应机制能比得上由CSTA所使用的请求-响应机制。
10.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IM客户端生成不同于同一IM客户端的其他XMPP会话ID的XMPP会话ID。
CN201180062343.5A 2010-12-23 2011-12-22 用于将电信网的功能集成到数据网中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2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016048 2010-12-23
EP10016048.0 2010-12-23
EP11006516.6 2011-08-08
EP11006516.6A EP2469885B8 (de) 2010-12-23 2011-08-08 Verfahren zur Integration von Funktionen eines Telekommunikationsnetzes in ein Datennetz
PCT/EP2011/006513 WO2012084249A1 (de) 2010-12-23 2011-12-22 Verfahren zur integration von funktionen eines telekommunikationsnetzes in ein datennetz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62563A true CN103262563A (zh) 2013-08-21
CN103262563B CN103262563B (zh) 2017-09-19

Family

ID=44581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6234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62563B (zh) 2010-12-23 2011-12-22 用于将电信网的功能集成到数据网中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19436B2 (zh)
EP (1) EP2469885B8 (zh)
CN (1) CN103262563B (zh)
WO (1) WO20120842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63499B2 (en) * 2013-03-07 2018-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Non-cloud based communication platform for an environment control system
US20150052197A1 (en) * 2013-08-14 2015-02-1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erating an appliance
US9491264B2 (en) * 2014-02-20 2016-11-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 (XMPP) based software-service-defined-network (SSDN)
US11991136B1 (en) 2022-06-09 2024-05-2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inal message composition for sidebar communication threads
US11968160B2 (en) * 2022-06-09 2024-04-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idebar communication threads within pre-existing threads
US11943190B2 (en) 2022-06-09 2024-03-2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ork and return point selection for sidebar communication thread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0493A1 (en) * 2001-03-29 2002-10-1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Protocol conversion
CN1889444A (zh) * 2006-07-31 2007-01-03 范多彧 多网融合互动系统
CN1910883A (zh) * 2004-01-20 2007-02-07 西门子通讯公司 利用电话机的即时消息传递
US20070064672A1 (en) * 2005-08-31 2007-03-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BX phone from multiple PC endpoints
CN101729685A (zh) * 2008-10-22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方法、计算机电话集成cti设备及网络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4479A (en) 1997-05-06 2000-07-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 gateway
US6731609B1 (en) * 1998-12-31 2004-05-04 Aspect Communications Corp. Telephony system for conducting multimedia telephonic conferences over a packet-based network
DE10159636B4 (de) 2001-12-05 2005-10-20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und/oder Überwachung von Ressourcen und Verbindungen
EP1345457A1 (de) * 2002-03-12 2003-09-17 Tenovis GmbH & Co. KG Vernetzung von Telefonanlagen
US7418094B2 (en) * 2003-01-06 2008-08-26 Genesys Tele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media interaction routing according to agent capacity sets
US7920692B2 (en) * 2005-10-03 2011-04-05 Verizon Data Services Llc PBX call management
JP4251207B2 (ja) * 2006-04-28 2009-04-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再接続制御方法、機器装置、再接続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4548503B2 (ja) * 2008-04-01 2010-09-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データ転送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224667B1 (en) * 2009-02-27 2014-07-16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conference calls using multiple media streams
EP2282502B1 (en) * 2009-07-31 2017-05-10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Integration of heterogenous VoIP servers such as IP-PBX and presence servers
US9215079B2 (en) * 2010-04-18 2015-12-15 Tropo, Inc. Servlet API and method for XMPP protocol
EP2653004B1 (en) * 2010-12-17 2015-02-1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Enabling a communication server to use msc-s related function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0493A1 (en) * 2001-03-29 2002-10-10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Protocol conversion
CN1910883A (zh) * 2004-01-20 2007-02-07 西门子通讯公司 利用电话机的即时消息传递
US20070064672A1 (en) * 2005-08-31 2007-03-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BX phone from multiple PC endpoints
CN1889444A (zh) * 2006-07-31 2007-01-03 范多彧 多网融合互动系统
CN101729685A (zh) * 2008-10-22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请求方法、计算机电话集成cti设备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15231A1 (en) 2013-11-28
EP2469885B8 (de) 2014-09-03
WO2012084249A1 (de) 2012-06-28
EP2469885A1 (de) 2012-06-27
CN103262563B (zh) 2017-09-19
US9319436B2 (en) 2016-04-19
EP2469885B1 (de) 201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6563B2 (en) Interworking gateway and method
RU2438267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массовой рассылки сообщений
CN101374118B (zh) 一种消息互连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19215B (zh) 通信路由器
CN103262563A (zh) 用于将电信网的功能集成到数据网中的方法
JP2005318503A (ja) プレゼンスサーバ、セッション制御サーバ、パケット中継システム、サーバ、及びシステム
JP2008527784A (ja) 仮想移動通信番号提供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309233A (zh) 实现即时通讯tcp连接复用的方法
CN101223746B (zh) 寻呼模式消息收发
JP4959803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配信レポート
CN1984132A (zh) 一种对会话能力信息进行处理的方法和终端
US20030140145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in
CN101061699A (zh) 在直接通信的网络中的呼叫分配
CN101150443B (zh) 电信网络管理消息的处理方法
CN103222255B (zh) 自动启动用于文本通信的通信终端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1933312A (zh) 用于传送用户标识符的方法、电信节点和用户设备
CN101222372B (zh) 一种话务台采用网络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1557352A (zh) 一种实现群组消息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05623A (zh) 用于确定具有控制功能的pt服务器的方法和装置
US9521096B2 (en) Computer telephony integration with connection of the computer via a presence-server
CN1533145B (zh) 一种ip电话系统内呼叫控制的路由方法
KR20040037363A (ko) 전화교환망과 인스턴트 메시지 망을 결합한 환경하에서의호 처리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01291274A (zh) 一种确定路由网关的方法、网络及装置
JP2005317001A (ja) プレゼンスサーバ、セッション制御サーバ、パケット中継システム
CN202565303U (zh) 多媒体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91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