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0710A - 一种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0710A
CN103250710A CN2012100351422A CN201210035142A CN103250710A CN 103250710 A CN103250710 A CN 103250710A CN 2012100351422 A CN2012100351422 A CN 2012100351422A CN 201210035142 A CN201210035142 A CN 201210035142A CN 103250710 A CN103250710 A CN 103250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thyl amino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
benayl aminopurine
plant growth
bena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51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0710B (zh
Inventor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Mei Bang Pharmaceutical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Meibang Pestici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Meibang Pestici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Meibang Pestici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351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50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50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0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0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有效活性成分含有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其中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重量比为80∶1~1∶80,有效活性成分加入助剂及赋型剂制成水分散粒剂、可溶性粉剂、可溶性粒剂、水剂,主要用于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增加作物产量。

Description

一种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化学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含有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技术背景
胺鲜酯,英文通用名: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分子式:C12H25NO2,化学名称: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胺鲜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类、生长素类、萘环类、腺嘌呤类等的替代产品,经国内外试验证明胺鲜酯是新发现的一种高效植物生长物质,对多种农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抗逆、抗病,改善品质、早熟等功效,具有很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它能与多种元素复配,还可以和杀菌剂复配使用,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杀菌效果;胺鲜酯以它独特的多功能作用,在农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分子式:C12H11N5。化学名称:6-(N-苄基)氨基嘌呤。苄氨基嘌呤是第一个人工合成的细胞分裂素。具有抑制植物叶内叶绿素、核酸、蛋白质的分解,保绿防老;将氨基酸、生长素、无机盐等向处理部位调运;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等多种效能,广泛用在农业、果树和园艺作物从发芽到收获的各个阶段。
对目标植物而言,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外源的非营养性化学物质,通常可在植物体内传导至作用部位,以很低的浓度就能促进或抑制其生命过程的某些环节,使之向符合人类的需要发展。每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有特定的用途,而且应用技术要求相当严格,只有在特定的施用条件(包括外界因素)下才能对目标植物产生特定的功效。往往改变浓度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例如在低浓度下有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下则变成抑制作用。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作用机理不同,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协同作用、使用方便、使用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效果好的含有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中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重量比为80∶1~1∶80。
所述的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中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重量比为60∶1~1∶40。
所述的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中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重量比为40∶1~1∶20。
所述的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增效活性配比为10∶1~1∶6。
所述的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中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0.1~80%,优选为0.5~60%。
所述的一种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的剂型选自水剂、可溶性粉剂、可溶性粒剂、水分散粒剂。
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增稠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稳定剂、抗冻剂等。
本发明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优选剂型为水剂、可溶性粉剂、可溶性粒剂、水分散粒剂。
组合物制成水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胺鲜酯0.1~50%,苄氨基嘌呤0.1~30%,湿润剂1~8%,去离子水余量。
将胺鲜酯原药、苄氨基嘌呤原药、润湿剂、去离子水等一起混合,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水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可溶性粉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胺鲜酯0.1~80%,苄氨基嘌呤0.1~8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填料余量。
将胺鲜酯原药、苄氨基嘌呤原药、分散剂、润湿剂、填料等一起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可溶性粉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可溶性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胺鲜酯0.1~80%,苄氨基嘌呤0.1~8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1~8%,填料余量。
将胺鲜酯原药、苄氨基嘌呤原药、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可溶性粒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胺鲜酯0.1~80%,苄氨基嘌呤0.1~8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1~8%,填料余量。
将胺鲜酯原药、苄氨基嘌呤原药、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产品。
本发明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的优点:低毒,对环境基本无污染,使用方便、安全;高效,渗透性强、内吸性好、便于储存。
本发明的水剂主要技术指标:
Figure BDA0000136222400000041
本发明的可溶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
Figure BDA0000136222400000042
本发明的可溶性粒剂主要技术指标:
Figure BDA0000136222400000043
Figure BDA0000136222400000051
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主要技术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联合作用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实施应用例一: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联合作用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供试作物为白菜,品种为农大早抗60。
先用分析纯酒精将两种原药溶解配制成1000mg/kg溶液,然后用去离子水稀释成5个浓度的测定药液。
1、胺鲜酯∶苄氨基嘌呤80∶1
2、胺鲜酯∶苄氨基嘌呤40∶1
3、胺鲜酯∶苄氨基嘌呤20∶1
4、胺鲜酯∶苄氨基嘌呤10∶1
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9∶1
6、胺鲜酯∶苄氨基嘌呤8∶1
7、胺鲜酯∶苄氨基嘌呤5∶1
8、胺鲜酯∶苄氨基嘌呤4∶1
9、胺鲜酯∶苄氨基嘌呤3∶1
1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2∶1
11、胺鲜酯∶苄氨基嘌呤1∶1
12、胺鲜酯∶苄氨基嘌呤1∶2
13、胺鲜酯∶苄氨基嘌呤1∶3
14、胺鲜酯∶苄氨基嘌呤1∶4
1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1∶5
16、胺鲜酯∶苄氨基嘌呤1∶8
17、胺鲜酯∶苄氨基嘌呤1∶9
18、胺鲜酯∶苄氨基嘌呤1∶10
19、胺鲜酯∶苄氨基嘌呤1∶20
2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1∶40
21、胺鲜酯∶苄氨基嘌呤1∶80
测定采用幼苗生长法。测定步骤如下:
挑选大小一致的白菜种子分别拨入铺有两层滤纸的9cm大小的培养皿中,每皿10粒,加入配置好的药液1.5ml,对照加蒸馏水,重复4次。盖上皿盖,放置到28±1℃的人工气候室内,光照10小时。于6天检查苗高和根长。
结果统计分析:
Figure BDA0000136222400000061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格1胺鲜酯和苄氨基嘌呤及其不同比例的混配液对白菜生长的促进作用
  供试药剂  配比   发芽率(%)   苗长cm   根长cm   生长率(%)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80∶1   91.5   2.09   2.83   9.82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40∶1   92.1   2.11   2.85   10.71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20∶1   94.6   2.15   2.92   13.17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10∶1   95.4   2.19   3.12   18.53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9∶1   96.9   2.24   3.15   20.31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8∶1   97.5   2.28   3.25   23.44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5∶1   98.1   2.30   3.29   24.78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4∶1   99.4   2.38   3.31   27.01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3∶1   100   2.45   3.38   30.13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2∶1   99.2   2.37   3.29   26.34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1∶1   98.9   2.31   3.20   22.99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1∶2   98.3   2.29   3.19   22.32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1∶4   97.6   2.26   3.15   20.76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1∶5   96.9   2.24   3.13   19.87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1∶8   95.8   2.21   3.11   18.75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1∶9   95.2   2.19   3.10   18.08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1∶10   94.3   2.15   3.06   16.29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1∶20   93.5   2.11   3.02   14.51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1∶40   90.4   2.08   2.99   13.17
  胺鲜酯∶苄氨基嘌呤  1∶80   89.6   2.04   2.95   11.38
  1%苄氨基嘌呤   88.3   2.02   2.93   10.49
  2%胺鲜酯   86.5   1.94   2.87   7.37
  空白对照   86.2   1.92   2.86   6.70
从表1可以看出胺鲜酯和苄氨基嘌呤混合使用后,可同时促进苗和根系生长,结果表明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在80∶1~1∶80的范围内配比,均有较强的增效作用。尤其是当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配比在20∶1至1∶20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经申请人试验,发现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优选配比为19∶1、18∶1、17∶1、16∶1、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其中以胺鲜酯∶苄氨基嘌呤=3∶1效果最好。
实施应用例二 实施配方例
实例1 81%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分散粒剂
胺鲜酯80%、苄氨基嘌呤1%、木质素磺酸盐6%、皂角粉5%、尿素3%、硅藻土加至100%,混合制得81%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分散粒剂。
实例2 3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分散粒剂
胺鲜酯20%、苄氨基嘌呤10%、烷基酚聚氧乙烯嘧5%、蚕沙4%、碳酸钠3.5%、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3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分散粒剂。
实例3 2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分散粒剂
胺鲜酯15%、苄氨基嘌呤5%、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7%、皂角粉3%、葡萄糖2%、淀粉加至100%,混合制得2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分散粒剂。
实例4 18%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分散粒剂
胺鲜酯15%、苄氨基嘌呤3%、萘磺酸甲醛缩合物7%、月桂醇硫酸钠3%、氯化铝3%、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18%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分散粒剂。
实例5 10.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分散粒剂
胺鲜酯10%、苄氨基嘌呤0.5%、聚羧酸盐7%、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碳酸氢钠3%、膨润土加至100%,混合制得10.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分散粒剂。
实例6 20.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剂
胺鲜酯20%、苄氨基嘌呤0.5%、月桂醇硫酸钠7%、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0.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剂。
实例7 2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剂
胺鲜酯18%、苄氨基嘌呤2%、十二烷基硫酸钠6%、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剂。
实例8 1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剂
胺鲜酯8%、苄氨基嘌呤2%、茶枯7%、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1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剂。
实例9 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剂
胺鲜酯2.5%、苄氨基嘌呤2.5%、无患子粉8%、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水剂。
实例10 40.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粉剂
胺鲜酯0.5%、苄氨基嘌呤40%、木质素磺酸盐7%、蚕沙6%、硅藻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40.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粉剂。
实例11 2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粉剂
胺鲜酯17%、苄氨基嘌呤3%、聚羧酸盐8%、月桂醇硫酸钠7%、硅藻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2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粉剂。
实例12 1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粉剂
胺鲜酯13.5%、苄氨基嘌呤1.5%、木质素磺酸盐4%、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轻质碳酸钙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1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粉剂。
实例13 8%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粉剂
胺鲜酯6.4%、苄氨基嘌呤1.6%、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7%、皂角粉6%、白炭黑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8%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粉剂。
实例14 5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粒剂
胺鲜酯50%、苄氨基嘌呤5%、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8%、无患子粉7%、膨润土2.5%、硅藻土加至100%,混合制得5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粒剂。
实例15 20.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粒剂
胺鲜酯0.5%、苄氨基嘌呤20%、萘磺酸甲醛缩合物8%、茶枯7%、轻质碳酸钙2.5%、硅藻土加至100%,混合制得20.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粒剂。
实例16 8%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粒剂
胺鲜酯6%、苄氨基嘌呤2%、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7%、拉开粉BX 5%、尿素3%、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8%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粒剂。
实例17 1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粒剂
胺鲜酯2%、苄氨基嘌呤8%、烷基酚聚氧乙烯嘧5%、茶枯6%、尿素3.1%、淀粉加至100%,混合制得10%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粒剂。
实例18 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粒剂
胺鲜酯0.5%、苄氨基嘌呤4.5%、萘磺酸甲醛缩合物5%、月桂醇硫酸钠5%、硫酸铵3.5%、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可溶性粒剂。
实施应用例三 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及其复配联合作用苹果树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蒲城县上王乡,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1%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自配)、2%胺鲜酯乳油(自配)。
于谢花期第一次施药,套袋后第二次施药,摘袋前第三次施药,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后10天调查苹果生长指数并计算生长率。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2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及其复配联合作用苹果树药效试验
由表2可以看出,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复配后能明显提高苹果生长率、促进果树生长。
实施应用例四 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及其复配联合作用黄瓜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1%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自配)、2%胺鲜酯乳油(自配)。
于谢花期第一次施药,第一次药后15天第2次施药,共施药2次。每次施药后10天调查黄瓜生长指数并计算生长率。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3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及其复配联合作用黄瓜药效试验
Figure BDA0000136222400000121
由表3可以看出,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复配后能明显提高黄瓜生长率、促进黄瓜生长。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应用例五 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及其复配联合作用梨树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1%苄氨基嘌呤可溶液剂(自配)、2%胺鲜酯乳油(自配)。
于谢花期第一次施药,套袋后第二次施药,摘袋前第三次施药,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后10天调查梨生长指数并计算生长率。
Figure BDA0000136222400000122
Figure BDA0000136222400000131
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4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及其复配联合作用梨树药效试验
由表4可以看出,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复配后能明显提高梨生长率,促进根系发达,促进作物对肥料的有效吸收,提高坐果率。实施应用例六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及其复配联合作用葡萄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1%苄氨基嘌呤可溶性液剂(自配)、2%胺鲜酯乳油(自配)。
于谢花期第一次施药,果实膨大期第二次施药,成熟期前第三次施药,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后7天调查葡萄生长指数并计算生长率。
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5胺鲜酯、苄氨基嘌呤及其复配联合作用葡萄药效试验
Figure BDA0000136222400000141
由表5可以看出,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复配后能明显提高葡萄生长率,促进根系发达,促进作物对肥料的有效吸收,提高坐果率。

Claims (8)

1.一种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重量比为80∶1~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重量比为60∶1~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重量比为40∶1~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重量比为10∶1~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0.1~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重量的0.5~6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可溶性粉剂、可溶性粒剂、水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用于促进梨树、苹果、葡萄、香蕉、黄瓜、番茄的生长的应用。
CN201210035142.2A 2012-02-16 2012-02-16 一种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Active CN103250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5142.2A CN103250710B (zh) 2012-02-16 2012-02-16 一种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5142.2A CN103250710B (zh) 2012-02-16 2012-02-16 一种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0710A true CN103250710A (zh) 2013-08-21
CN103250710B CN103250710B (zh) 2016-08-03

Family

ID=48955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5142.2A Active CN103250710B (zh) 2012-02-16 2012-02-16 一种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5071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2945A (zh) * 2015-03-16 2015-06-10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叶面肥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GB2523228A (en) * 2013-12-11 2015-08-19 Fine Agrochemicals Ltd Water-dispersible plant-growth regulating concentrate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CN105794842A (zh) * 2016-03-31 2016-07-27 郑龙 一种农作物防冻剂
CN105941474A (zh) * 2016-05-17 2016-09-21 梁文荣 一种苹果膨大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5961429A (zh) * 2016-05-17 2016-09-28 梁文荣 一种葡萄膨大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12660A (zh) * 2018-06-04 2018-11-16 佛山市普尔玛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氯化胆碱、胺鲜酯和苄氨基嘌呤的植物调节剂组合物
CN110754476A (zh) * 2019-11-13 2020-02-07 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6-苄氨基嘌呤制剂稳定性的可溶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0401A (zh) * 2020-09-23 2020-11-27 张绪林 一种病毒剿杀剂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3886A (zh) * 2008-02-01 2008-07-2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提高水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0762A (zh) * 2008-10-16 2010-06-09 广州植物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含胺鲜酯和矮壮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CN101828553A (zh) * 2010-05-31 2010-09-15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调节玉米生长的农药组合物
CN101836629A (zh) * 2010-06-17 2010-09-22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胺鲜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CN102144466A (zh) * 2010-12-15 2011-08-10 江苏大学 利用6-苄氨基嘌呤处理油菜花蕾促进角果生长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3886A (zh) * 2008-02-01 2008-07-2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提高水稻不育系柱头外露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0762A (zh) * 2008-10-16 2010-06-09 广州植物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含胺鲜酯和矮壮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CN101828553A (zh) * 2010-05-31 2010-09-15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调节玉米生长的农药组合物
CN101836629A (zh) * 2010-06-17 2010-09-22 陕西韦尔奇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一种含胺鲜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CN102144466A (zh) * 2010-12-15 2011-08-10 江苏大学 利用6-苄氨基嘌呤处理油菜花蕾促进角果生长的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23228A (en) * 2013-12-11 2015-08-19 Fine Agrochemicals Ltd Water-dispersible plant-growth regulating concentrate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GB2523228B (en) * 2013-12-11 2017-12-20 Fine Agrochemicals Ltd Water-dispersible plant growth regulating concentrate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CN104692945A (zh) * 2015-03-16 2015-06-10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叶面肥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CN105794842A (zh) * 2016-03-31 2016-07-27 郑龙 一种农作物防冻剂
CN105941474A (zh) * 2016-05-17 2016-09-21 梁文荣 一种苹果膨大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5961429A (zh) * 2016-05-17 2016-09-28 梁文荣 一种葡萄膨大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12660A (zh) * 2018-06-04 2018-11-16 佛山市普尔玛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氯化胆碱、胺鲜酯和苄氨基嘌呤的植物调节剂组合物
CN110754476A (zh) * 2019-11-13 2020-02-07 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6-苄氨基嘌呤制剂稳定性的可溶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0401A (zh) * 2020-09-23 2020-11-27 张绪林 一种病毒剿杀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0710B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0700A (zh) 一种含胺鲜酯与芸苔素内酯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3250710A (zh) 一种含胺鲜酯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CN101836645B (zh) 一种含赤霉酸与芸苔素内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CN103583532B (zh) 四霉素复配物及应用
CN101856028A (zh) 一种含苄氨基嘌呤与芸苔素内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CN103392712B (zh) 含有噁嗪草酮和五氟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3828828B (zh) 一种含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3563986A (zh) 一种含三十烷醇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3975916A (zh) 棘孢木霉可分散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18268A (zh) 一种杀菌制剂及其应用
CN105284818A (zh) 一种含氯化胆碱的组合物
CN105309436A (zh) 一种s-诱抗素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1731223A (zh) 一种含有嘧菌酯、乙嘧酚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836646A (zh) 一种含赤霉酸与苄氨基嘌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CN105340911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918658A (zh) 一种含有氰霜唑的复配杀菌组合物
CN104488893A (zh)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CN105309460A (zh) 一种含甲哌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物
CN105454236A (zh) 一种含四甲基戊二酸的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9329281A (zh) 一种含有大黄素甲醚和四霉素的杀菌剂组合物
CN105265454A (zh) 一种含s-诱抗素的组合物
CN103340208B (zh) 一种含有噁嗪草酮和吡嘧磺隆的除草组合物
CN105230620A (zh) 一种含s-诱抗素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组合物
CN105309429A (zh) 一种含氯化胆碱的农药组合物
CN101601397B (zh) 一种含粉唑醇与代森锌的杀菌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15500 Puche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Weinan, Shaanxi

Patentee after: Shaanxi Mei Bang Pharmaceutical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715500 Shaanxi Pucheng Weinan County agricultural base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Shaanxi Meibang Pesticid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