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9162A - 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9162A
CN103249162A CN2012100301508A CN201210030150A CN103249162A CN 103249162 A CN103249162 A CN 103249162A CN 2012100301508 A CN2012100301508 A CN 2012100301508A CN 201210030150 A CN201210030150 A CN 201210030150A CN 103249162 A CN103249162 A CN 1032491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information
pairing
same frequency
frequency resources
serving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015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9162B (zh
Inventor
黄双红
贺抗生
李萌辉
席志成
王文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03015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49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49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9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9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服务小区管辖的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满足预定门限的邻区管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UE与该服务小区对应的信道信息,其中,该第一UE与第二UE占用相同频率资源;根据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第二UE对应的信道信息将该第一UE与第二UE进行配对,该配对用于第一UE在不影响自身正确解调的情况下使第一UE的信号对第二UE的信号的能量泄露小于预定要求;根据该配对的结果确定第一UE的传输方式,以及第一UE和第二UE的调度方式,并进行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本发明克服了相关技术中多点协作数据传输中无法结合多种协作模式进行处理,导致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提高了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简称为LTE-A)技术的发展,小区边缘的频谱效率和干扰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LTE对于小区边缘处的干扰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1.干扰随机化;2.干扰消除;3.干扰协调(躲避)。但这三种干扰处理方法,要么无法有效的消除干扰,要么无法充分的利用资源。
多点协作传输(Coordinated multiple pom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简称为CoMP)作为LTE-A中重要的增强传输技术,是解决小区边缘的频谱效率和干扰的有效方法。在CoMP技术中,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简称为JP)协作模式通过协作集的基站同时向同一个边缘用户传输业务数据,消除了小区间干扰,并提高了该边缘用户的增益;协作调度/波束赋形(Coordinated Scheduling/Beamforming,简称为CS/CB)协作模式则通过一定的协作调度来确定预编码矩阵,来抑制协作小区间的干扰,达到整体性能最优。
针对相关技术的多点协作数据传输中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效率比较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的多点协作数据传输中无法结合多种协作模式进行处理,导致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服务小区管辖的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满足预定门限的邻区管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UE与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占用相同频率资源;根据所述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所述第二UE对应的信道信息将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进行配对,所述配对用于所述第一UE在不影响自身正确解调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UE的信号对所述第二UE的信号的能量泄露小于预定要求;根据所述配对的结果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以及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的调度方式,并进行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
优选地,根据所述配对的结果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包括:如果所述第一UE与全部的所述第二UE配对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为CS/CB;否则,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为JP。
优选地,根据所述配对的结果确定调度方式包括:如果所述第一UE与全部的所述第二UE配对成功,则确定在每个调度周期内,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调度;否则,不同的时间上,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包括:根据小区优先级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
优选地,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所述服务小区信道的PMI和RI,以及所述邻区干扰信道的WCI和RI。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小区管辖的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满足预定门限的邻区管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UE与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占用相同频率资源;配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所述第二UE对应的信道信息将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进行配对,所述配对用于使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的信道信息的参数正交;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对模块配对的结果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以及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的调度方式,并进行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
优选地,所述传输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UE与全部的所述第二UE配对成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为CS/CB;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UE不能与全部的所述第二UE配对成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为JP。
优选地,所述传输模块还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UE与全部的所述第二UE配对成功的情况下,确定在每个调度周期内,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调度;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UE不能与全部的所述第二UE配对成功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上,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
优选地,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包括:调度单元,用于根据小区优先级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
优选地,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之一:所述服务小区信道的PMI和RI,以及所述邻区干扰信道的WCI和RI。
通过本发明,根据服务小区管辖的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满足预定门限的邻区管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UE与该服务小区对应的信道信息,并根据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和第二UE对应的信道信息进行配对,用于第一UE在不影响自身正确解调的情况下使第一UE的信号对第二UE的信号的能量泄露小于预定要求,根据该配对的结果确定该第一UE的传输方式,以及该第一UE和该第二UE的调度方式进行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克服了相关技术中多点协作数据传输中无法结合多种协作模式进行处理,导致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提高了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网络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处理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网络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2至步骤S106。
步骤S102:接收服务小区管辖的第一用户设备(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满足预定门限的邻区管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UE与该服务小区对应的信道信息,其中,该第一UE与该第二UE占用相同频率资源;
步骤S104:根据该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该第二UE对应的信道信息将该第一UE与该第二UE进行配对,该配对用于第一UE在不影响自身正确解调的情况下使第一UE的信号对第二UE的信号的能量泄露小于预定要求;
步骤S106:根据该配对的结果确定该第一UE的传输方式,以及该第一UE和该第二UE的调度方式,并进行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
通过上述步骤,根据服务小区管辖的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满足预定门限的邻区管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UE与该服务小区对应的信道信息,并根据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和第二UE对应的信道信息进行配对,用于第一UE在不影响自身正确解调的情况下使第一UE的信号对第二UE的信号的能量泄露小于预定要求,根据该配对的结果确定该第一UE的传输方式,以及该第一UE和该第二UE的调度方式,并进行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克服了相关技术中多点协作数据传输中无法结合多种协作模式进行处理,导致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提高了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的效率。
其中,上述配对是调整第一UE的信号波束方向,使之到第二UE的信号的能量泄漏小于预定要求,例如预定的泄露门限,同时不影响自身的信号解调;但在有的信道条件下,并不能做到泄漏小于门限同时还不影响自身的解调,所以,配对有成功和失败两种结果。
优选地,步骤S104中的预定要求可以采用相关技术中的多种已有方案来确定,在本申请中并未进行详细描述。只要是可以达到现有的配对的预定要求的技术方案均可以应用于本申请中。仅列举一种方式进行说明。
例如:可以设定为一个门限值,此门限值可根据系统所在场景和允许的UE解调的误码率进行设定,例如,在确定的场景下,允许的解调误码率前提下使得配对的机会最大,则可以将该值设定为配对判定的门限值。该门限值通常可以结合系统的应用场景根据仿真所得到的经验值来确定。
作为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步骤S106根据该配对的结果不同确定该第一UE的传输方式为以下之一:
方式一:确定出该第一UE与全部的该第二UE配对成功,则确定该第一UE的传输方式为协作调度(CS)/波束赋形(CB)。
方式二:确定出该第一UE没有与全部的该第二UE配对成功,确定该第一UE的传输方式为联合处理(JP)。该优选实施方式确定在第一UE与全部的第二UE配对成功的情况下,确定CS/CB的方式作为第一UE的传输方式。
该优选实施方式根据配对的结果确定第一UE的不同的传输方式,实现了多种传输方式的使用,提高了协作分集的数据传输的效率。
作为另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步骤S106中根据该配对的结果的不同确定调度方式包括以下方式:
方式一:如果该第一UE与全部的该第二UE配对成功,则确定在每个调度周期内,在该第一UE与该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该第一UE调度。
方式二:如果该第一UE没有与全部的该第二UE配对成功,在不同的时间上,在该第一UE与该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该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
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根据配对的结果确定第一UE和第二UE传输数据的不同的传输方式,实现了多种调度方式的使用,提高了协作分集的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上述方式二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例如:可以按照预定的小区顺序,或者可以按照预定顺序调度或者按照随机顺序调度。比较优的,根据小区优先级在该第一UE与该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该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该优选实施方式,提高了调度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作为又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该信道信息包括以下之一:该服务小区信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秩指示RI,以及该邻区干扰信道的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RI。该优选实施方式提高了配对的准确性。
对应于上述方法,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基站侧,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下面对该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装置中涉及到的模块进行说明。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接入模块22、配对模块24、和传输模块26。下面对上述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服务小区管辖的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满足预定门限的邻区管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UE与服务小区对应的信道信息,其中,第一UE与第二UE占用相同频率资源;
配对模块24,与接收模块22相连,用于根据接收模块22接收到的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第二UE对应的信道信息将第一UE与第二UE进行配对,该配对用于使第一UE与第二UE的信道信息的参数正交;传输模块26,与配对模块24相连,用于根据配对模块24配对的结果确定第一UE的传输方式,以及第一UE和第二UE的调度方式,并进行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结构,根据接收模块22接收到的服务小区管辖的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满足预定门限的邻区管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UE与该服务小区对应的信道信息,并根据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和第二UE对应的信道信息使用配对模块24进行配对,用于第一UE在不影响自身正确解调的情况下使第一UE的信号对第二UE的信号的能量泄露小于预定要求,根据配对结果确定该第一UE的传输方式,以及该第一UE和该第二UE的调度方式,使用传输模块26进行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克服了相关技术中多点协作数据传输中无法结合多种协作模式进行处理,导致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提高了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的效率。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优选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上述传输模块26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32,与配对模块24相连,用于在第一UE与全部的第二UE配对成功的情况下,确定第一UE的传输方式为CS/CB;第二确定单元34,与配对模块24相连,用于在第一UE不能与全部的第二UE配对成功的情况下,确定第一UE的传输方式为JP。
或者,上述传输模块26还可以包括:第三确定单元36,与配对模块24相连,用于在第一UE与全部的第二UE配对成功的情况下,确定在每个调度周期内,在第一UE与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第一UE调度;第四确定单元38,与配对模块24相连,用于在第一UE不能与全部的第二UE配对成功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上,在第一UE与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
优选地,上述第四确定单元38可以包括:调度单元382,用于根据小区优先级在上述第一UE与上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上述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
优选地,上述信道信息可以是以下参数之一:服务小区信道的PMI和RI,以及邻区干扰信道的WCI和RI。
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下述优选实施例结合了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持多点协作传输(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transmition and reception,简称为CoMP)的方法和系统。考虑到在多点协作传输CoMP中缺少结合多种协作模式进行处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点协作传输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JP和CB协作模式的特点,在JP和CB协作模式之间根据传输信道的情况进行自适应选择协作模式,使系统在抑制干扰和调度性能之间更加平衡,系统传输获得更好的综合效果,同时易于实现。
上述多点协作传输的方法包括:小区用户测量对应测量集内所有小区的信道,并将对应服务小区和满足干扰门限的干扰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反馈给服务小区基站,服务小区基站将上述用户的用户信息与上述用户对本小区和干扰小区信道的信道特征信息交互给相应的干扰邻小区基站,服务小区基站根据邻小区交互过来的用户信息,选择上述服务小区中与邻小区交互来的用户信息所对应的用户占用相同频率资源的用户进行配对,根据配对的结果确定相应的传输方式以及调度方式。
优选地,上述测量集可以由基站通过信令通知用户,用户在每个测量周期根据信令指示确定测量集,不同测量周期的测量集包含的小区可以不同。
优选地,上述干扰门限可以为预先设定的门限值,该门限值用于判断是否上报相应干扰信道特征信息,判断的方法为:根据上述用户测量到的服务小区和干扰邻小区的RSRP值,分别得到服务小区对应的RSRP与所有干扰邻小区对应的RSRP值的差值(或比值),将上述差值(或比值)与上述门限作比较,对满足判断要求的差值(或比值)所对应的干扰邻小区,上述用户将上述干扰邻小区对应的信道特征信息反馈给服务基站。
优选地,上述用户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上述用户占用的频率资源信息和对应服务小区的小区优先级信息。
优选地,上述交互给干扰邻小区基站的信道特征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对应服务小区信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简称为PMI)和秩指示(Rank Indication,简称为RI),以及对应干扰信道的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orst-Companion PMI,简称为WCI)和秩指示(Rank Indication,简称为RI)。
优选地,上述配对可以是对分配在相同频率资源属于不同小区的用户进行配对,配对的用户数可以是2个或多个;配对依据的信息为上述用户反馈的对应服务小区的PMI及RI与对应干扰邻小区交互来的邻小区用户对应本小区的WCI及RI,和/或上述用户反馈的对应干扰邻小区的WCI及RI与对应干扰邻小区交互来的邻小区用户对应上述邻小区的PMI及RI。
优选地,上述配对可以选择现有的具体算法完成对配对用户的配对,上述服务小区基站根据邻小区交互过来的用户信息中的频率资源信息,选择上述服务小区中占有相同频率资源的用户作为参与配对的用户,并与所有邻小区交互过来的用户信息中分配相同频率资源的邻小区用户组成配对用户组。
上述根据配对的结果确定相应的传输方式是指系统根据配对结果进行自适应地选择传输模式。例如,若配对成功,则选择CB的协作模式为本小区用户传输业务数据;若配对失败,则选择JP的协作模式在不同时间分别为参与配对的用户组中的用户传输业务数据。
上述的调度方式是指根据配对来对用户进行调度。例如,如果配对成功,则每一个调度周期都在上述配对的频率资源上调度本小区参与配对用户,通过配对信息来计算得到本小区上述配对用户的预编码矩阵。如果配对失败,则根据配对用户组中用户个数,配对用户组中的用户所属小区的基站在上述配对的频率资源上分别于不同调度时间上为各自小区中的参与配对的用户进行调度,并交互预编码矩阵和业务数据给协作小区基站,在没有调度本小区参与配对的用户的调度周期中,服务小区基站接收协作小区交互过来的业务数据和预编码矩阵,为上述邻小区的参与配对的用户作协同传输;同时,在该调度周期,为小区中心用户或不对协作小区中边缘用户产生干扰的本小区其它边缘用户进行调度。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法,根据信道条件不同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协作模式进行传输,例如,当信道特征信息满足边缘用户配对时采用CB协作模式,抑制了对邻小区边缘用户的干扰,同时调度方法简单易实现;当信道特征信息不满足边缘用户配对时采用JP传输方式,消除了小区间的干扰,小区提高了边缘用户的数据传输可靠性,同时通过时分和空分调度,避免了频谱效率的降低。对整个系统来说,获得了最佳的综合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基于相邻小区之间的小区边缘用户存在由于在频率资源上的重叠而相互产生干扰的情况。小区边缘的用户,根据基站指示的测量测量对应的小区的RSRP,根据对RSRP作门限判断来确定对本用户有不能忽略的干扰的邻小区,并反馈对应该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给上述用户所在小区的基站,基站将此信道特征信息和对应用户信息交互给对应的邻小区基站,并根据收到来自邻小区基站交互过来的信道特征信息和用户信息,来确定与本小区边缘用户相互干扰的用户。对本小区没有收到邻小区干扰的边缘用户,可以按照非协作模式下用户的调度方式进行调度。
在本实施例中以2个小区作协同传输的情况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网络结构图,如图4所示,UE103收到基站102的干扰满足干扰门限要求,UE104收到基站101的干扰也满足干扰门限要求,且UE103和UE104占用频率资源相同,组成配对用户组。以基站101所属小区为服务小区描述,且假设基站101所属小区优先级高于基站102所属小区优先级。基于图4的网络结构,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处理流程图,如图5所示,基站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0:UE103测量信道H105和H107,并计算出相应的信道特征信息参数PMI0、PMI_RI0和WCI1、WCI_RI1,其中,PMI0、PMI_RI0对应信道H105,WCI1、WCI_RI1对应信道H107。
步骤S501:UE103将PMI0、PMI_RI0和WCI1、WCI_RI1反馈给基站101。
步骤S502:基站101将PMI0、PMI_RI0和WCI1、WCI_RI1信息,以及服务小区优先级和UE103的频率资源交互给基站102;并接收从基站102交互过来的PMI1和WCI0的信息,以及基站102所在小区的优先级和UE104的频率资源,其中PMI1和WCI0的信息是指基站102收到UE104反馈的信道特征信息,包括PMI1、PMI_RI1和WCI0、WCI_RI0,相应地,PMI1、PMI_RI1对应信道H108,WCI0、WCI_RI0对应H106。
步骤S503:基站101在服务小区找到与UE104同频的UE103,组成配对用户组,根据PMI0、PMI_RI0、WCI0及WCI_RI0进行配对处理,作为配对1处理;根据PMI1、PMI_RI1、WCI1及WCI_RI1进行配对处理,作为配对2处理。配对可以采用现有已有的配对算法。
步骤S504:判断步骤S503的配对1和配对2是否都成功。
步骤S505:如果配对1和配对2都成功,则基站101对UE103按CB方式进行协作传输,每个调度周期都调度UE103。
步骤S506:基站101根据步骤S503中配对的信息计算出预编码矩阵W0,下发UE103的业务数据,抑制了对UE104的干扰。同样基站102也会根据配对信息计算出预编码矩阵W1,下发UE104的业务数据,抑制对UE103的干扰。
步骤S507:如果配对1和配对2不是都成功,则基站101对UE103作JP方式进行协作传输,判断服务小区优先级高于干扰邻小区,则在奇数子帧号的调度周期调度UE103,偶数子帧号上不调度UE103。
步骤S508:在奇数子帧号,基站101根据PMI0的信息得出预编码矩阵W0,根据WCI1的信息得出预编码矩阵W1,并将W1和UE103的业务数据交互给基站102,基站101和基站102协同传输UE103的数据。
步骤S509:在偶数子帧号,基站101不调度UE103,只是接收基站102交互过来的预编码矩阵W0和UE104的业务数据,为UE104作协同传输。
系统充分利用了信道特征信息,在信道条件适合用户配对时,选择CB方式协同传输,抑制了小区间干扰,提高了频谱效率;在信道条件不适合用户配对时,选择JP方式协同传输,提高了边缘用户的数据传输可靠性,获得的综合效果更好。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基于相邻小区之间的小区边缘用户存在由于在频率资源上的重叠而相互产生干扰的情况。小区边缘的用户,根据基站指示的测量测量对应的小区的RSRP,根据对RSRP作门限判断来确定对本用户有不能忽略的干扰的邻小区,并反馈对应该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给上述用户所在小区的基站,基站将此信道特征信息和对应用户信息交互给对应的邻小区基站,并根据收到来自邻小区基站交互过来的信道特征信息和用户信息,来确定与本小区边缘用户相互干扰的用户。对本小区没有收到邻小区干扰的边缘用户,可以按照非协作模式下用户的调度方式进行调度。
在本实施例中以3个小区作协同传输的情况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网络结构图,如图6所示,UE304受到基站302和基站303的干扰都满足干扰门限要求,同样,UE305受到基站301和基站303的干扰,以及UE306受到基站301和基站302的干扰也都满足干扰门限要求,且UE304、UE305和UE306占用频率资源相同,组成配对用户组。以基站301所属小区为服务小区描述,且假设基站301所属小区优先级最高,基站302所属的优先级居中,而基站303所属小区的优先级最低。基于图6的网络结构,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处理流程图,如图7所示,基站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0:UE304测量信道H307、H311和H314,并计算出PMI0、PMI_RI0,WCI01、WCI_RI01以及WCI02、WCI_RI02。其中PMI0、PMI_RI0对应信道H307,WCI01、WCI_RI01对应信道H311,WCI02、WCI_RI02对应信道H314。
步骤S701:UE304反馈PMI0、PMI_RI0,WCI01、WCI_RI01以及WCI02、WCI_RI02给基站301。
步骤S702:基站301将PMI0、PMI_RI0,WCI01、WCI_RI01,WCI02、WCI_RI02,和服务小区的优先级以及UE304的频率资源交互给基站302和基站303;并分别接收基站302交互来的PMI1、PMI_RI1,WCI10、WCI_RI10,WCI12、WCI_RI12以及基站302所属小区优先级和UE305的频率资源,和基站305交互过来的PMI2、PMI_RI2,WCI20、WCI_RI20,WCI21、WCI_RI21以及基站303所属小区优先级和UE306的频率资源。
步骤S703:基站301在服务小区找到与UE305、UE306同频的UE304组成配对用户组,分别根据PMI0、PMI_RI0,WCI10、WCI_RI10,WCI20、WCI_RI20进行配对,作为配对1处理;根据PMI1、PMI_RI1,WCI01、WCI_RI01,WCI21、WCI_RI21进行配对,作为配对2处理;根据PMI2、PMI_RI2,WCI02、WCI_RI02,WCI12、WCI_RI12进行配对,作为配对3处理。配对算法可以选择现有配对算法。
步骤S704:判断步骤S703的配对1、配对2和配对3是否都成功。
步骤S705:若步骤S703的配对1、配对2和配对3都成功,则基站301对UE304按CB方式进行协作传输,每个调度周期都调度UE304。
步骤S706:基站301根据步骤S703中配对的信息计算出预编码矩阵W0,下发UE304的业务数据,抑制了对UE305和UE306的干扰。同样基站302也会根据配对信息计算出预编码矩阵W1,下发UE305的业务数据,抑制对UE304和UE306的干扰,基站303也会根据配对信息计算出预编码矩阵W2,下发UE306的业务数据,抑制对UE304和UE305的干扰。
步骤S707:如果配对1、配对2和配对3不是都成功,则基站301对UE304作JP方式进行协作传输,判断服务小区优先级高于2个干扰邻小区,则根据调度算法,在能够被3整除的子帧号上调度UE304,不能被3整除的子帧号上不调度UE304。
步骤S708:在能被3整除的子帧号,基站301根据PMI0的信息得出预编码矩阵W0,根据WCI10的信息得出预编码矩阵W10,根据WCI20的信息得出预编码矩阵W20,并将W10和UE304的业务数据交互给基站302,将W20和UE304的业务数据交互给基站303,基站301、基站302和基站303协同传输UE304的数据。
步骤S709:在不能被整除的子帧号,基站301不调度UE304,分别在不通过调度周期接收基站302交互过来的预编码矩阵W01和UE305的业务数据,为UE305作协同传输;接收基站303交互过来的预编码矩阵W02和UE306的业务数据,为UE306作协同传输。
在某些应用场景下,上述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可以互相转化,实施例二在增加一个干扰小区情况下可以扩展到实施例三,实施例三在一个干扰小区退出情况下可以退化到实施例二。另外,在具体实施中,在JP协作模式和CB协作模式下,参与协作的边缘用户还可以考虑与本小区其它非协作用户之间按照MU-MIMO方式进行调度和传输。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克服了相关技术中多点协作数据传输中无法结合多种协作模式进行处理,导致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提高了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的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服务小区管辖的第一用户设备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满足预定门限的邻区管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UE与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占用相同频率资源;
根据所述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所述第二UE对应的信道信息将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进行配对,所述配对用于所述第一UE在不影响自身正确解调的情况下使所述第一UE的信号对所述第二UE的信号的能量泄露小于预定要求;
根据所述配对的结果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以及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的调度方式,并进行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对的结果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UE与全部的所述第二UE配对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为协作调度CS/波束赋形CB;
否则,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为联合处理J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对的结果确定调度方式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UE与全部的所述第二UE配对成功,则确定在每个调度周期内,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调度;
否则,不同的时间上,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包括:
根据小区优先级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服务小区信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秩指示RI,以及所述邻区干扰信道的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RI。
6.一种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小区管辖的第一用户设备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满足预定门限的邻区管辖的一个或多个第二UE与所述服务小区对应的信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占用相同频率资源;
配对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UE对应的信道信息以及所述第二UE对应的信道信息将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进行配对,所述配对用于使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的信道信息的参数正交;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对模块配对的结果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以及所述第一UE和所述第二UE的调度方式,并进行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UE与全部的所述第二UE配对成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为协作调度CS/波束赋形CB;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UE不能与全部的所述第二UE配对成功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UE的传输方式为联合处理JP。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UE与全部的所述第二UE配对成功的情况下,确定在每个调度周期内,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调度;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UE不能与全部的所述第二UE配对成功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上,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单元包括:
调度单元,用于根据小区优先级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所占用的相同频率资源上对所述第一UE和第二UE分别进行调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信息包括以下之一:
所述服务小区信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秩指示RI,以及所述邻区干扰信道的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RI。
CN201210030150.8A 2012-02-10 2012-02-10 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3249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0150.8A CN103249162B (zh) 2012-02-10 2012-02-10 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0150.8A CN103249162B (zh) 2012-02-10 2012-02-10 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9162A true CN103249162A (zh) 2013-08-14
CN103249162B CN103249162B (zh) 2018-07-20

Family

ID=48928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0150.8A Active CN103249162B (zh) 2012-02-10 2012-02-10 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4916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7753A (zh) * 2013-12-17 2015-06-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非正交通信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4980938A (zh) * 2015-05-12 2015-10-14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基站间协作的上行干扰消除方法
WO2017185330A1 (zh) * 2016-04-29 2017-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输出mu-mimo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WO2018171732A1 (zh) * 2017-03-24 2018-09-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及通信节点、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0631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之间的协作式调度方法和基站
US20110013710A1 (en) * 2009-07-16 2011-01-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CN101997583A (zh) * 2009-08-21 2011-03-30 索尼株式会社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的上行多用户mimo用户配对方法和装置
CN101998301A (zh) * 2009-08-21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CoMP场景下多用户MIMO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0631A (zh) * 2009-02-27 2010-09-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之间的协作式调度方法和基站
US20110013710A1 (en) * 2009-07-16 2011-01-20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ation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CN101997583A (zh) * 2009-08-21 2011-03-30 索尼株式会社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的上行多用户mimo用户配对方法和装置
CN101998301A (zh) * 2009-08-21 201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CoMP场景下多用户MIMO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7753A (zh) * 2013-12-17 2015-06-1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非正交通信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4717753B (zh) * 2013-12-17 2019-09-13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非正交通信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4980938A (zh) * 2015-05-12 2015-10-14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基站间协作的上行干扰消除方法
CN104980938B (zh) * 2015-05-12 2018-04-27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基站间协作的上行干扰消除方法
WO2017185330A1 (zh) * 2016-04-29 2017-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输出mu-mimo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09076510A (zh) * 2016-04-29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用户多输入输出mu-mimo的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US10742296B2 (en) 2016-04-29 2020-08-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U-MIMO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WO2018171732A1 (zh) * 2017-03-24 2018-09-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配置方法及通信节点、存储介质
US11553465B2 (en) 2017-03-24 2023-01-10 Zte Corporation Channel configur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9162B (zh) 2018-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79827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notifying and determining antenna port position relationship
CN105359569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信道状态报告的方法及其设备
KR101840642B1 (ko) 분산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5995030B2 (ja) ジョイントチャネル補正方法、ジョイントチャネル補正ユニット及び基地局
CN108599832B (zh) 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1815331B (zh) 参与协同传输的协同小区选择方法、服务基站及通信系统
CN102342032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comp操作和发送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80756A (zh) 多点协作传输的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04508997A (zh)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的非周期性和周期性csi反馈模式
CN104428998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05669A (zh) 用于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导频加扰的装置和方法
CN102487532B (zh) 一种协作多点传输系统的信号发送方法及其装置
CN103650368A (zh) 信道状态信息发射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信道状态信息接收方法和基站
CN104106223A (zh)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其支持方法及所述方法的设备
CN10460428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估计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604166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5069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7930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86212A (zh) 一种小区间协作调度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
CN105530075A (zh) 一种fd-mimo 通信中的csi 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05122675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3905346A (zh) 一种干扰信号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3037427A (zh) 一种适用于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3249162A (zh) 多点协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3169986A2 (en) Signaling scheme for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6

Address after: 210012 No. 68 Bauhinia Road, Yuhuatai District, Jiangsu, Nanjing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55,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ZTE Corpor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8

Address after: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dong Province, South Road, No. 55, No.

Patentee after: ZT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Yuhuatai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0012 Bauhinia Road No. 68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