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7427A - 一种适用于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7427A
CN103037427A CN2011103018249A CN201110301824A CN103037427A CN 103037427 A CN103037427 A CN 103037427A CN 2011103018249 A CN2011103018249 A CN 2011103018249A CN 201110301824 A CN201110301824 A CN 201110301824A CN 103037427 A CN103037427 A CN 1030374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se station
channel
information
wc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18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7427B (zh
Inventor
黄双红
王文焕
贺抗生
李翱翔
李文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3018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374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37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7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4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减少协作基站之间的数据交互量,提高小区边缘频率效率。所述方法包括:受到邻区干扰大于干扰门限的终端测量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以及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将得到的信道特征信息反馈给当前服务小区基站;当前服务小区基站接收邻小区基站发送的由其他终端根据当前服务小区对其他终端的干扰功率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根据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和第二信道特征信息,选择与终端波束方向不同的邻小区终端与终端组成一组,根据第一信道特征信息以及同组内其他终端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为终端计算预编码,采用该预编码向终端发送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CB(CoordinatedBeamforming,协同波束赋形)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CoMP,Coordinated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方法、终端及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LTE-A(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长期演进)技术的发展,小区边缘的频谱效率和干扰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LTE对于小区边缘处的干扰问题主要有一下三种:1.干扰随机化;2.干扰消除;3.干扰协调(躲避)。但这三种干扰处理方法,要么无法有效的消除干扰,要么无法充分的利用资源。
多点协作传输(CoMP)作为LTE-A中重要的增强传输技术,是解决小区边缘的频谱效率和干扰的有效方法。在CoMP技术中,联合处理(JointProcessing,简称JP)传输方式需要服务基站将待发射数据发送给协作基站,在服务基站和协作基站之间交互的数据量比较大,同时协作小区中的其他UE不能使用当前协作传输UE所占用的频率资源,降低了频率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减少协作基站之间的数据交互量,提高小区边缘频率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协同波束赋形(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包括:
受到邻区干扰大于干扰门限的终端测量当前服务小区基站的信道得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并根据自己接收到的邻小区干扰功率,测量邻小区基站的信道得到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将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和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反馈给当前服务小区基站;
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基站将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发送给邻小区基站,并接收邻小区基站发送的由其他终端根据当前服务小区对其他终端的干扰功率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
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基站根据所述终端反馈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和从邻小区基站接收到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选择与所述终端波束方向不同的邻小区终端与所述终端组成一组,根据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以及同组内其他终端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为所述终端计算预编码,采用所述预编码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包括:服务小区信道的PMI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对应的秩指示(PMI_RI);
所述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干扰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包括: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或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对应的秩指示(WCI_RI);
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对邻小区终端的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包括: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或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对应的秩指示(WCI_RI)。
进一步地,所述信道特征信息还包括:当前终端所占用的频率资源。
进一步地,所述选择与所述终端波束方向不同的邻小区终端与所述终端组成一组,包括:
对欲分组的终端进行以下处理:将收到的邻小区终端测量得到的WCI构造出矩阵,并求出该矩阵的特征向量,采用这些特征向量组成所述矩阵的零空间V,计算当前终端测量得到的服务小区信道的PMI到所述零空间V张成空间的距离,将该距离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如果满足门限要求则判断所述邻小区终端与所述当前终端分组成功,否则分组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分组失败,则选择LTE R8系统的传输方式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在分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为属于同组的终端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协同波束赋形(CB)模式多点协作的终端,包括判断模块、测量模块和上报模块,其中: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受到的邻区干扰是否大于干扰门限;
所述测量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受到邻区干扰大于干扰门限时,测量当前服务小区基站的信道得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并根据自己接收到的邻小区干扰功率,测量邻小区基站的信道得到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
所述上报模块,用于将所述测量模块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和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反馈给当前服务小区基站。
进一步地,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包括:服务小区信道的PMI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对应的秩指示(PMI_RI);
所述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干扰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包括: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或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对应的秩指示(WCI_RI)。
进一步地,所述信道特征信息还包括:当前终端所占用的频率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协同波束赋形(CB)模式多点协作的基站,包括交互模块、分组模块、预编码计算模块,其中:
所述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和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以及用于将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发送给邻小区基站,并接收邻小区基站发送的由其他终端根据当前服务小区对其他终端的干扰功率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反馈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和从邻小区基站接收到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选择与所述终端波束方向不同的邻小区终端与所述终端组成一组;
所述预编码计算模块,用于在所述分组模块分组成功后,根据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以及同组内其他终端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为所述终端计算预编码,所述预编码用于在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时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包括:服务小区信道的PMI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对应的秩指示(PMI_RI);
所述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干扰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包括: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或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对应的秩指示(WCI_RI);
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对邻小区终端的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包括: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或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对应的秩指示(WCI_RI)。
进一步地,所述分组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选择与所述终端波束方向不同的邻小区终端与所述终端组成一组:
所述分组模块对欲分组的终端进行以下处理:将收到的邻小区终端测量得到的WCI构造出矩阵,并求出该矩阵的特征向量,采用这些特征向量组成所述矩阵的零空间V,计算当前终端测量得到的服务小区信道的PMI到所述零空间V张成空间的距离,将该距离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如果满足门限要求则判断所述邻小区终端与所述当前终端分组成功,否则分组失败。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在CB(Coordinated Beamforming,协同波束赋形)模式下的协作传输方法和装置,只需要交互小区边缘用户分配资源上的干扰信道特征信息,基站依据交互的信息进行用户配对,根据配对情况来调整本基站的发送波束,达到抑制干扰的效果。在服务基站和协作基站之间交互的数据量很小,更易于实现。同时有效抑制小区间的干扰,提高小区边缘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多点协作传输方法的一种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多点协作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提出的实现多点协作传输的装置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网络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操作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网络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操作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网络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操作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网络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以上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配对的多点协作传输方法,场景如图1所示,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一,受到邻区干扰大于干扰门限的终端测量当前服务小区基站的信道得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并根据自己接收到的邻小区干扰功率,测量邻小区基站的信道得到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将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和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反馈给当前服务小区基站;
本文所述服务小区基站是指服务小区所属基站,所述邻小区基站是指邻小区所属基站。
图1所示场景中,归属于eNB1的UE1接收到服务小区基站eNB1的信道H11,以及邻小区基站eNB2的干扰信道H12;归属于eNB2的UE2接收到服务小区基站eNB2的信道H22,以及邻小区基站eNB1的干扰信道H21。UE1向eNB1,UE2向eNB2上报各自测量到的信道特征信息。
上述受到邻区干扰大于干扰门限的终端可能位于小区的任意位置,例如可能是位于小区边缘的终端,也可能是位于小区中心的终端。
信道特征信息包括以下信息的一种或几种:干扰信道所对应的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orst-Companion PMI,WCI)和秩指示(RankIndication,RI),服务小区信道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和秩指示(RankIndication,RI),以及对应用户所占用的频率资源等信息。为了区别干扰信道的秩指示和服务小区信道的秩指示,下文中用WCI_RI表示干扰信道的秩指示,用PMI_RI表示服务小区信道的秩指示。具体地,上述步骤一中提到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包括:服务小区信道的PMI信息,包括PMI,或PMI和PMI_RI;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干扰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即邻小区信道对应的WCI-1信息,包括:WCI-1,或WCI-1和WCI_RI-1;第二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对邻小区终端的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包括:WCI-2,或WCI-2和WCI_RI-2。第二信道特征信息是当前服务小区作为其他终端的邻小区时,由其他终端测量得到的,即该终端测量得到的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
步骤二,如图1所示,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基站将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发送给邻小区基站,并接收邻小区基站发送的由其他终端根据当前服务小区对其他终端的干扰功率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
优选地,eNB1和eNB2还可以交互各自得到的全部信道特征信息。
步骤三,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基站根据所述终端反馈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和从邻小区基站接收到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选择与所述终端波束方向不同的邻小区终端与所述终端组成一组,根据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以及同组内其他终端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为所述终端计算预编码,采用所述预编码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
分组可以是将2个终端分成一组,也可以将2个以上的终端分成一组。分组结果包括分组成功或分组失败,即当前两个或两个以上终端适合协作传输,或不适合协作传输。基站采用分组算法选择与所述终端属于同一组的邻小区终端。分组算法是利用收到邻小区基站交互来的其他终端测量得到的WCI信息和本小区终端测量得到的PMI信息,通过对WCI的特征矢量和PMI的特征矢量进行运算,然后作门限判断,来决定该些终端是否适合分为一组,即分组是否成功。上述进行的分组算法可以由所有基站执行,也可以仅由部分基站执行。例如包括:对欲分组的终端进行以下处理:将收到的邻小区终端测量得到的WCI构造出矩阵,并求出该矩阵的特征向量,采用这些特征向量组成所述矩阵的零空间V,计算当前终端测量得到的服务小区信道的PMI到所述零空间V张成空间的距离,将该距离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如果满足门限要求(如小于门限)则判断所述邻小区终端与所述当前终端分组成功,即该两个终端适合分为一组,否则分组失败。同一组中的终端的波束方向不同,最好的结果是选出的属于同一组的任意两个终端的波束方向正交。预设的门限根据分组精度确定,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来确定。如果分组成功,则同组内的UE可以协作传输,采用多点协作传输方式或单点协作传输方式发送数据,如果分组不成功,则选择LTE R8系统的传输方式,对UE调整频率资源并选择已有的预编码向UE下发数据。
所述终端的预编码与同一组其它终端的预编码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优选地,在分组之后,对于分组成功的同组UE分配相同资源,分组不成功的UE分配不同资源。分配的资源可用于下一次业务下发周期。
上述终端对信道的测量可以是仅对本终端所占用的频率带宽进行测量,也可以是对整个系统带宽进行测量。如果仅对本终端所占用的频率带宽进行测量,则在分组时,只能与同频段的邻小区终端分为一组。如果对整个系统带宽进行测量,则可能与其他频段的邻小区终端分为一组。换言之,参与分组的终端可以是占用相同频率资源,也可以是占用不同频率资源,根据分组的结果来确定是否为同组终端分配相同资源。对占用相同资源的UE分组失败情况下,可以对占用不同资源的UE进行分组,若成功,则为该些终端分配成一样的资源,用于下一周期的业务下发。
选择预编码时,可以是采用现有算法计算出来的预编码,也可以是从LTE协议标准中预编码码本中选择的预编码。
由于同组中终端发送数据的波束方向不同,从而避免组内终端间的干扰。由于根据信道特征信息来进行分组,终端与基站以及基站之间只需要交互信道特征信息,相对于JP模式减小了交互的信息量。
实现上述方法的终端如图3所示,包括判断模块、测量模块和上报模块,其中: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受到的邻区干扰是否大于干扰门限;
所述测量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受到邻区干扰大于干扰门限时,测量当前服务小区基站的信道得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并根据自己接收到的邻小区干扰功率,测量邻小区基站的信道得到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
所述上报模块,用于将所述测量模块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和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反馈给当前服务小区基站。
优选地,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包括:服务小区信道的PMI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对应的秩指示(PMI_RI);所述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干扰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包括: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或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对应的秩指示(WCI_RI)。进一步地,该信道特征信息还可以包括:当前终端所占用的频率资源。
实现上述方法的基站如图3所示,包括交互模块、分组模块、预编码计算模块,其中:
所述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和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以及用于将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发送给邻小区基站,并接收邻小区基站发送的由其他终端根据当前服务小区对其他终端的干扰功率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反馈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和从邻小区基站接收到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选择与所述终端波束方向不同的邻小区终端与所述终端组成一组;
所述预编码计算模块,用于在所述分组模块分组成功后,根据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以及同组内其他终端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为所述终端计算预编码,所述预编码用于在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时使用。
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包括:服务小区信道的PMI信息,包括PMI,或PMI和PMI_RI;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干扰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即邻小区信道对应的WCI-1信息,包括:WCI-1,或WCI-1和WCI_RI-1;第二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对邻小区终端的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包括:WCI-2,或WCI-2和WCI_RI-2
优选地,该分组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选择与所述终端波束方向不同的邻小区终端与所述终端组成一组:
所述分组模块对欲分组的终端进行以下处理:将收到的邻小区终端测量得到的WCI构造出矩阵,并求出该矩阵的特征向量,采用这些特征向量组成所述矩阵的零空间V,计算当前终端测量得到的服务小区信道的PMI到所述零空间V张成空间的距离,将该距离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如果满足门限要求则判断所述邻小区终端与所述当前终端分组成功,否则分组失败。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以下以两个终端为一组进行说明的实施例中,将分组称之为配对。
实施例一
该实施例是基于图4所示的服务小区UE在小区中心的情况,此情况下,基于用户配对的多点协作传输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假设UE43为基站41所在小区的小区边缘用户,UE44为基站42所在小区的中心用户。
步骤51:如果UE43和UE44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UE43会接收到来自服务小区基站42发射信号功率,通过测量干扰信道H46并计算出对应基站42的WCI和WCI_RI值。同时,UE43还会测量对应的本小区信道H45,计算出对应基站41的PMI和PMI_RI值;
步骤52:UE43将WCI和WCI_RI以及PMI和PMI_RI反馈给基站41;
步骤53:基站41将对应基站42的WCI和WCI_RI值以及UE43占用的频率资源通过X2接口交互给基站42;
在本实施例中,基站41将接收到的部分信道特征信息交互给基站42。在其他实施例中,基站41也可以将接收到的全部信道特征信息交互给基站42。
步骤54:可和步骤51并行进行,UE44测量对应其服务小区的信道H47,并计算出PMI和PMI_RI;
步骤55:UE44将PMI和PMI_RI反馈给基站42;
步骤56:基站42根据收到基站41交互过来的对应UE43的信道特征信息和本小区用户UE44的信道特征信息,对UE43和UE44进行配对判断,如果配对成功,执行步骤57,如果配对失败,执行步骤58(图5仅示出配对成功的流程);
步骤57:基站42根据接收到的WCI、WCI_RI信息和对应UE44的PMI、PMI_RI信息计算出用来发射UE44的业务信息的预编码W0;
步骤58:如果配对失败,基站42重新为UE44分配频率资源,对UE44按LTE R8系统发射方式,根据PMI从码本中选择预编码发射业务信息。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是2个小区作协作传输,2个分配相同频率资源的UE分布都在小区边缘附近(如图6所示),互相造成干扰。此情况下,基于用户配对的多点协作传输处理流程如图7所示。假设UE63为基站61所在小区的小区边缘用户,UE64为基站62所在小区的边缘用户,UE63与UE64分配的频率资源相同。
步骤701:UE63收到的信号中,不仅包含基站61发射的信号功率,还包含基站62发射的信号功率,UE63通过测量对应本小区的信道H66,计算出对应基站61的PMI1和PMI_RI1值,同时,还会测量干扰信道H68并计算出对应基站62的WCI1和WCI_RI1值;
步骤702:UE63将WCI1和WCI_RI1,以及PMI1和PMI_RI1反馈给基站61;
步骤703:基站61将WCI1和WCI_RI1以及UE63的频率资源和对应小区ID交互给基站62,执行步骤707;
步骤704:本步骤可以与步骤701并行执行,UE64测量信道H67和H65,分别计算出PMI2及PMI_RI2和WCI2及WCI_RI2;
步骤705:UE64反馈PMI2及PMI_RI2和WCI2及WCI_RI2给基站62;
步骤706:基站62将WCI2、WCI_RI2以及UE64的频率资源和对应小区ID交互到基站61;
步骤707:基站61根据本小区和邻小区的小区ID,按小区优先级排序判断是否进行用户配对,如果基站61的优先级高于基站62的优先级,则执行步骤709,如果基站61的优先级低于基站62的优先级,则结束;
所述的小区优先级排序是按照一定的算法来确定小区间的优先级,以兼顾小区间的公平性,如可以是按照系统帧号、子帧号来轮询对应不同小区的优先级,也可以是其它的排序算法。轮询优先级是为了兼顾小区间的公平性,确保每个小区配对的机会均匀。
步骤708:基站62根据小区ID和小区优先级排序判断是否进行用户配对,如果基站62的优先级高于基站61的优先级,执行步骤710,如果基站62的优先级低于基站61的优先级,则结束;
在其他实施例中,基站61和/或62也可不进行优先级判断,直接进行配对运算。
步骤709、710:根据优先级排序算法,优先级高的小区基站根据交互的信息,按照一定的配对算法对UE63和UE64进行用户配对运算,优先级低的小区基站则不作配对运算;
如果基站61进行了配对运算,即执行了步骤709,则继续执行步骤711,此时步骤710和712不会执行。如果是基站62进行了配对运算,即执行了步骤710,则继续执行步骤712,此时步骤709和711不会执行。
步骤711、712:进行配运算的基站会根据用户配对结果确定相应的预编码下发本小区UE的数据,若配对成功,则根据本小区和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PMI1和WCI2或PMI2和WCI1),计算出预编码;若配对失败,则重分配本小区UE(UE63或UE64)的频率资源,用本小区UE反馈的预编码矩阵指示(PMI1或PMI2)从R8系统码本中选择预编码下发本小区UE(UE63或UE64)的数据。
由于成功配对的UE63和UE64在发射功率的方向上避开了对应邻小区用户的方向,从而实现对邻小区用户的干扰抑制。同时,根据配对后计算出来的预编码下发本小区UE的数据,可能会对本小区的吞吐率有轻微的影响,但是对邻小区用户干扰的抑制,会对邻小区的吞吐率有很好的提高,这样整个系统的平均吞吐率会得到提高。而且,本发明仅通过一次基站间的数据交互来实现用户的配对和干扰的抑制,基站间交互的数据量小,容易实现。
实施例三
该实施例是3个小区作协作传输,3个UE分配相同频率资源,其中1个为中心用户,2个为边缘用户,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此情况下,基于用户配对的多点协作传输处理流程如图9所示。假设UE804为基站801所在小区的中心用户,UE805和UE806分别是基站802和803所在小区的边缘用户。
步骤901:中心用户UE804测量对应本小区基站801的信号信道H807,并计算PMI1和PMI_RI1,执行步骤904;
步骤902:边缘用户UE805测量本小区基站802的信号信道H809和对应邻小区的干扰信道H808和H811,计算出对应H809的PMI2、PMI_RI2,以及对应H808的WCI1、WCI_RI1和对应H811的WCI3、WCI_RI3,执行步骤905;
步骤903,边缘用户UE806测量对应本小区基站803的信号信道H812和对应邻小区的干扰信道H810,计算出对应H812的PMI3和PMI_RI3,以及对应H810的WCI2、WCI_RI2,执行步骤906;
上述步骤901、902和903可同时执行。
步骤904:UE804将计算出的反馈PMI1和PMI_RI1反馈给对应的服务小区基站801,执行步骤907;
步骤905:UE805将计算出的反馈PMI2和PMI_RI2,WCI1、WCI_RI1,以及WCI3、WCI_RI3反馈给对应的服务小区基站802,执行步骤908;
步骤906:UE806将计算出的反馈PMI3和PMI_RI3、WCI2、WCI_RI2反馈给对应的服务小区基站803,执行步骤909;
步骤907:由于UE804没有测量到邻小区的干扰信道,所以基站801只接收邻小区基站802交互来的WCI2,而没有发送WCI信息出去,执行步骤910;
步骤908:基站802与基站801和803进行WCI信息的交互,基站802向基站801发送WCI1,向基站803发送WCI3,并接收来自邻小区基站803发送的WCI2,执行步骤911;
步骤909:基站803与基站802进行WCI信息的交互,基站803向基站802发送WCI2,并接收来及基站802的WCI3,执行步骤912;
步骤910:基站801根据UE反馈的PMI1和接收到的WCI1的信息进行配对运算,PMI1和WCI1的信息可以包括RI的信息,执行步骤913;
步骤911:基站802根据小区优先级判断算法确定出本小区的优先级,来决定是否进行配对运算,如果基站802判断自己的优先级高于基站803的优先级,则执行配对运算,执行步骤914;
步骤912:基站803根据小区优先级判断算法确定出本小区的优先级,来决定是否进行配对运算,如果基站803判断自己的优先级高于基站802的优先级,则执行配对运算,执行步骤915;
在其他实施例中,基站802和803的操作也可与基站801的操作相同,即不进行优先级判断,均进行配对运算。
步骤913:如果配对成功,基站801根据UE804的PMI信息以及与UE804配对的终端的WCI信息来计算用于下发UE数据的预编码矩阵;如果配对失败,则直接从R8系统的码本表中选择PMI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UE数据下发,结束;
步骤914:如果配对成功,基站802根据UE805的PMI信息以及与UE805配对的终端的WCI信息来计算用于下发UE数据的预编码矩阵;如果配对失败或者没有进行配对,则直接从R8系统的码本表中选择PMI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UE数据下发,结束;
步骤915:如果配对成功,基站803根据UE806的PMI信息以及与UE806配对的终端的WCI信息来计算用于下发UE数据的预编码矩阵;如果配对失败或者没有进行配对,则直接从R8系统的码本表中选择PMI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进行UE数据下发,结束。
实施例四
该实施例是3个小区作协作传输,3个UE分配相同频率资源,并且3个用户都为边缘用户,每个UE都能测量到来自另外2个邻小区的干扰信道,3个小区基站互相交互WCI信息,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假设基站1001对应的小区为服务小区,此情况下,基于服务小区基站1001和UE1004的多点协作传输处理流程如图11所示。基于小区基站1002、1003的处理流程与基站1001的流程相同。
步骤1101:UE1004测量到对应本服务小区基站1001的信道H1007以及对应2个邻小区基站1002和1003的信道H1011和H1014,然后计算出相应PMI和WCI以及对应的RI值,并将上述计算出的参数都反馈给基站1001;
步骤1102:基站1001分别将对应基站1002和基站1003的WCI2和WCI3的信息发送给基站1002和1003,同时分别从基站1002和基站1003接收WCI2和WCI3的相应信息,其中WCI2是终端1005测量到的信道H1008的信道特征信息,WCI3是终端1006测量得到的信道1009的信道特征信息;
步骤1103:基站1001根据小区优先级判断算法确定本小区当前的优先级,并根据优先级确定是否进行分组运算,如果确定进行分组运算,则根据UE1004测量得到的信道特征信息以及基站1001接收到的其他终端的信道特征信息进行分组运算;
采用PMI1和WCI2来进行分组运算,如果分组成功,则UE1004与UE1005分成一组;采用PMI1和WCI3来进行分组运算,如果分组成功,则UE1004与UE1006分成一组;采用PMI1和WCI2及WCI3的信息来进行分组运算,如果分组成功,则UE1004、UE1005和UE1006分成一组。
在其他实施例中,基站1001也可不进行优先级判断,直接进行配对运算。
步骤1104:基站1001根据配对运算结果选择根据PMI1和WCI2或PMI1和WCI3或PMI1和WCI2及WCI3的信息计算下发UE1004的业务数据的预编码矩阵,或者从R8码本表中选择PMI1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下发UE1004的业务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适用于协同波束赋形(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包括:
受到邻区干扰大于干扰门限的终端测量当前服务小区基站的信道得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并根据自己接收到的邻小区干扰功率,测量邻小区基站的信道得到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将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和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反馈给当前服务小区基站;
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基站将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发送给邻小区基站,并接收邻小区基站发送的由其他终端根据当前服务小区对其他终端的干扰功率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
所述当前服务小区基站根据所述终端反馈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和从邻小区基站接收到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选择与所述终端波束方向不同的邻小区终端与所述终端组成一组,根据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以及同组内其他终端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为所述终端计算预编码,采用所述预编码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包括:服务小区信道的PMI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对应的秩指示(PMI_RI);
所述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干扰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包括: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或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对应的秩指示(WCI_RI);
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对邻小区终端的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包括: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或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对应的秩指示(WCI_RI)。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特征信息还包括:当前终端所占用的频率资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选择与所述终端波束方向不同的邻小区终端与所述终端组成一组,包括:
对欲分组的终端进行以下处理:将收到的邻小区终端测量得到的WCI构造出矩阵,并求出该矩阵的特征向量,采用这些特征向量组成所述矩阵的零空间V,计算当前终端测量得到的服务小区信道的PMI到所述零空间V张成空间的距离,将该距离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如果满足门限要求则判断所述邻小区终端与所述当前终端分组成功,否则分组失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分组失败,则选择LTE R8系统的传输方式发送数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分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为属于同组的终端分配相同的频率资源。
7.一种实现协同波束赋形(CB)模式多点协作的终端,包括判断模块、测量模块和上报模块,其中: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受到的邻区干扰是否大于干扰门限;
所述测量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受到邻区干扰大于干扰门限时,测量当前服务小区基站的信道得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并根据自己接收到的邻小区干扰功率,测量邻小区基站的信道得到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
所述上报模块,用于将所述测量模块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和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反馈给当前服务小区基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包括:服务小区信道的PMI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对应的秩指示(PMI_RI);
所述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干扰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包括: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或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对应的秩指示(WCI_RI)。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道特征信息还包括:当前终端所占用的频率资源。
10.一种实现协同波束赋形(CB)模式多点协作的基站,包括交互模块、分组模块、预编码计算模块,其中:
所述交互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上报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和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以及用于将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发送给邻小区基站,并接收邻小区基站发送的由其他终端根据当前服务小区对其他终端的干扰功率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
所述分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终端反馈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和从邻小区基站接收到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选择与所述终端波束方向不同的邻小区终端与所述终端组成一组;
所述预编码计算模块,用于在所述分组模块分组成功后,根据所述终端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以及同组内其他终端测量得到的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为所述终端计算预编码,所述预编码用于在向所述终端发送数据时使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一信道特征信息包括:服务小区信道的PMI信息,包括预编码矩阵指示(PMI),或预编码矩阵指示(PMI)和对应的秩指示(PMI_RI);
所述邻小区的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干扰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包括: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或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对应的秩指示(WCI_RI);
所述当前服务小区的第二信道特征信息包括:当前服务小区对邻小区终端的信道所对应的WCI信息,包括: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或最差伴随预编码矩阵(WCI)和对应的秩指示(WCI_RI)。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组模块是用于采用以下方式选择与所述终端波束方向不同的邻小区终端与所述终端组成一组:
所述分组模块对欲分组的终端进行以下处理:将收到的邻小区终端测量得到的WCI构造出矩阵,并求出该矩阵的特征向量,采用这些特征向量组成所述矩阵的零空间V,计算当前终端测量得到的服务小区信道的PMI到所述零空间V张成空间的距离,将该距离与预设的门限进行比较,如果满足门限要求则判断所述邻小区终端与所述当前终端分组成功,否则分组失败。
CN201110301824.9A 2011-09-30 2011-09-30 一种适用于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37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1824.9A CN103037427B (zh) 2011-09-30 2011-09-30 一种适用于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01824.9A CN103037427B (zh) 2011-09-30 2011-09-30 一种适用于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427A true CN103037427A (zh) 2013-04-10
CN103037427B CN103037427B (zh) 2017-05-24

Family

ID=48023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182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37427B (zh) 2011-09-30 2011-09-30 一种适用于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37427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83423A1 (zh) * 2013-05-16 2014-1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80938A (zh) * 2015-05-12 2015-10-14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基站间协作的上行干扰消除方法
CN105281865A (zh) * 2014-06-04 2016-01-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点协作系统的预编码方法、相关设备及多点协作系统
WO2016201672A1 (zh) * 2015-06-18 2016-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70055A (zh) * 2015-08-18 2017-03-01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基于用户特征空间信息交互的小区间协作传输方法及基站
WO2018228333A1 (zh) * 2017-06-15 2018-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174036A1 (en) * 2018-03-16 2019-09-19 Lenovo (Beijing) Limited Beam failure recovery
WO2021068655A1 (zh) * 2019-10-09 2021-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间干扰判断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1096A1 (en) * 2006-08-22 2008-02-28 Rao Anil M Method for adaptively controlling other cell interference
CN101626261A (zh) * 2008-07-11 2010-01-1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1801043A (zh) * 2009-02-09 2010-08-1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信号接收质量的上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1096A1 (en) * 2006-08-22 2008-02-28 Rao Anil M Method for adaptively controlling other cell interference
CN101626261A (zh) * 2008-07-11 2010-01-1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接收端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1801043A (zh) * 2009-02-09 2010-08-11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信号接收质量的上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RVELL: "《3GPP TSG-RAN WG1 #63bis R1-110268》", 21 January 2011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8050B (zh) * 2013-05-16 2019-07-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68050A (zh) * 2013-05-16 2014-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WO2014183423A1 (zh) * 2013-05-16 2014-1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US10469148B2 (en) 2013-05-16 2019-11-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nel information feedback
CN105281865A (zh) * 2014-06-04 2016-01-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点协作系统的预编码方法、相关设备及多点协作系统
CN105281865B (zh) * 2014-06-04 2018-06-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点协作系统的预编码方法、相关设备及多点协作系统
CN104980938A (zh) * 2015-05-12 2015-10-14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基站间协作的上行干扰消除方法
CN104980938B (zh) * 2015-05-12 2018-04-27 同济大学 一种基于基站间协作的上行干扰消除方法
WO2016201672A1 (zh) * 2015-06-18 2016-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470055B (zh) * 2015-08-18 2020-01-17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基于用户特征空间信息交互的小区间协作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06470055A (zh) * 2015-08-18 2017-03-01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基于用户特征空间信息交互的小区间协作传输方法及基站
WO2018228333A1 (zh) * 2017-06-15 2018-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174036A1 (en) * 2018-03-16 2019-09-19 Lenovo (Beijing) Limited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11601181B2 (en) 2018-03-16 2023-03-07 Lenovo (Beijing) Limited Beam failure recovery
US11943035B2 (en) 2018-03-16 2024-03-26 Lenovo (Beijing) Limited Beam failure recovery
WO2021068655A1 (zh) * 2019-10-09 2021-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间干扰判断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427B (zh) 201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7427A (zh) 一种适用于cb模式多点协作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US10771118B2 (en) Channel state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22063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US92879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beamforming
EP2842361B1 (e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communication between base-stations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US8565688B2 (en) Method of reducing feedback load and feedback overhead in a multi-cell cooperative network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3339873B (zh) 多节点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10710133B (zh) 波束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0710125B (zh) 波束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7615853A (zh) 移动台、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840907A (zh) 一种传输导频信号和信号测量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1511010A (zh) 发送和接收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01509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终端
JP7332717B2 (ja) ビーム選択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20140040829A (ko) 조율된 세트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CN103326764A (zh) 一种下行信道质量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2186212A (zh) 一种小区间协作调度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
CN102301785B (zh) 一种协作多点传输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06301692A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2308620A (zh) 一种协作多点传输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US2015036596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heduling resource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N109565315A (zh) 利用天线阵列的参考信令
US9220087B1 (en) Dynamic point selection with combined PUCCH/PUSCH feedback
CN104105211A (zh) 传输调度方法和设备
CN111937234A (zh) 用于毫米波mimo模式选择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