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8752B - 便携式终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终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8752B
CN103248752B CN201210031898.XA CN201210031898A CN103248752B CN 103248752 B CN103248752 B CN 103248752B CN 201210031898 A CN201210031898 A CN 201210031898A CN 103248752 B CN103248752 B CN 1032487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able terminal
server
descriptor
call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18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8752A (zh
Inventor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318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487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48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87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87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87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请求;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基于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生成呼叫提示图像;以及显示所述呼叫提示图像。

Description

便携式终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的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终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便携式终端中,如果用户的便携式终端中没有存储特定联系人的诸如姓名的信息,则当所述特定联系人呼叫所述用户时,所述便携式终端上只能显示所述特定联系人的呼入号码。这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造成某些不便。
例如,当用户从原有的第一便携式终端变为使用新的第二便携式终端时,如果没有将第一便携式终端中的联系人信息导入到第二便携式终端,则当特定联系人通过第二便携式终端呼叫用户时,即便所述特定联系人是用户认识的且已经将其信息存储在第一便携式终端中,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上仍然无法显示其信息。
类似地,当用户将第二便携式终端设置为第一便携式终端的呼叫转移目的地时,只要没有将第一便携式终端中的联系人信息导入到第二便携式终端,仍然会遭遇到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其能够在被叫便携式终端中未存储呼叫方信息的情况下获取并显示呼叫方信息,从而改进了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请求;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基于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生成呼叫提示图像;以及显示所述呼叫提示图像。
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可以由第三便携式终端发送到所述第一服务器。
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可以由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预先设置作为呼叫转移的目的地;并且,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可以响应于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三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预先设置第一便携式终端作为呼叫转移目的地,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呼叫转移通知,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以及响应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从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接收的描述信息相关联地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基于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而生成呼叫提示图像。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三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预先设置第一便携式终端作为呼叫转移目的地,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呼叫转移通知,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以及响应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第二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将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关联,并生成呼叫提示图像。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呼叫请求接收单元,通过第一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请求;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接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生成单元,基于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生成呼叫提示图像;以及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呼叫提示图像。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所述便携式终端预先设置第一便携式终端作为呼叫转移目的地,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呼叫转移通知接收单元,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呼叫转移通知,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以及描述信息发送单元,响应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从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接收的描述信息相关联地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基于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而生成呼叫提示图像。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所述便携式终端预先设置第一便携式终端作为呼叫转移目的地,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呼叫转移通知接收单元,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呼叫转移通知,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以及描述信息发送单元,响应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第二服务器,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将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关联,并生成呼叫提示图像。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中,在被叫便携式终端中未存储呼叫方信息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呼叫方信息,并基于所获取的呼叫方信息生成并显示呼叫提示画面,从而改进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主要配置的框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主要配置的框图;以及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主要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便携式终端中。所述便携式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便携式终端能够通过网络,例如经由基站(服务器)与其他便携式终端通信。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被叫方的便携式终端(以下,适当时称为第一便携式终端)。
如图1所示,首先,在步骤S101,所述信息处理方法通过第一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请求。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是主叫方的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一服务器例如为基站服务器。
接下来,在步骤S102,所述信息处理方法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
所述标识信息例如为与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相关联的第二芯片卡的号码信息。所述描述信息例如为与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第二芯片卡相关联的联系人的联系人信息。所述联系人信息例如包括姓名信息、图像信息等中的至少一个。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第一服务器不仅将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请求转发至第一便携式终端,还将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从而,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接收所述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可以由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自身预先上传(发送)到所述第一服务器。
替代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在第一便携式终端与第二便携式终端以外的另一便携式终端(以下,适当时称为第三便携式终端)中存储有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由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发送到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预先发送描述信息的时刻可以是任意的,只要其在第二便携式终端对第一便携式终端的呼叫时刻之前即可。这在用户更换便携式终端的情况下特别有用。也就是说,用户在将原有的第三便携式终端更换为新的第二便携式终端、同时保持芯片卡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预先将第三便携式终端中所存储的与所述芯片卡相关联的描述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服务器。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由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预先设置作为呼叫转移的目的地。也就是说,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在所述第一服务器中将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注册为其呼叫转移目的地。由此,当诸如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其他便携式终端通过第一服务器对第三便携式终端进行呼叫时,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呼叫转移到第一便携式终端。
此外,此时,所述第一服务器还将呼叫转移通知发送到第三便携式终端。所述呼叫转移通知用于向第三便携式终端通知: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响应于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服务器。
具体地,所述呼叫转移通知中可以包括呼叫方(即,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中提取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在自身所存储的通讯录中搜索到与所述标识信息匹配的描述信息。此后,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将搜索到的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服务器,以便由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描述信息与所述标识信息相关联地转发给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
在步骤S103,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基于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生成呼叫提示图像。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可以生成各种形式的呼叫提示图像,只要其中包括标识信息和描述信息即可。当然,在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为触摸显示屏的情况下,所述呼叫提示图像中还可包括诸如应答软键和拒绝软键等的控件图像,其具体实现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在此不再详述。
此后,在步骤S104,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显示所述呼叫提示图像。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作为被叫方的第一便携式终端、且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中没有存储呼叫方信息的情况。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除了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呼叫方的标识信息,还能够获得呼叫方的描述信息,由此生成并显示呼叫提示画面,使得原本不能显示呼叫方的描述信息(如姓名)的第一便携式终端能够在显示呼叫请求的同时显示所述描述信息,从而改进了用户体验。
下面,将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同样应用于便携式终端中。所述便携式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便携式终端能够通过网络,例如经由基站(服务器)与其他便携式终端通信。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被叫方的便携式终端(以下,适当时称为第三便携式终端)。
此外,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预先设置第一便携式终端作为呼叫转移目的地。也就是说,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在所述第一服务器中将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注册为其呼叫转移目的地。由此,当诸如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其他便携式终端通过第一服务器对第三便携式终端进行呼叫时,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呼叫转移到第一便携式终端。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中,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中例如以通信录的方式,预先将诸如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其他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与标识信息相关联地存储。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中,当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通过第一服务器对第三便携式终端进行呼叫时,所述第一服务器将呼叫转移通知发送到第三便携式终端。所述呼叫转移通知用于向第三便携式终端通知: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
在第三便携式终端中,相应地,首先,在步骤S201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呼叫转移通知。如上所述,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
此后,在步骤S202中,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响应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更具体地,所述呼叫转移通知中可以包括呼叫方(即,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所述信息处理方法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中提取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并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在本地搜索到与所述标识信息匹配的描述信息。此后,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将搜索到的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服务器。
所述第一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描述信息之后,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从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接收的描述信息相关联地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具体地,例如,所述第一服务器可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包含在呼叫请求消息中,并将所述呼叫请求消息发送到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在接收到所述呼叫请求消息后,提取出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并基于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而生成呼叫提示图像。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作为被叫方的第三便携式终端、第三便携式终端将第一便携式终端设为呼叫转移目的地、且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中没有存储呼叫方信息的情况。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当第二便携式终端呼叫第三便携式终端时,由于呼叫转移的设置,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能响应于呼叫转移通知而发送存储于本地的、作为呼叫方的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从而使得第一便携式终端除了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呼叫方的标识信息,还能够获得呼叫方的描述信息,由此生成并显示呼叫提示画面,使得原本不能显示呼叫方的描述信息(如姓名)的第一便携式终端能够在显示呼叫请求的同时显示所述描述信息,从而改进了用户体验。
以下,参照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同样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第三便携式终端。在步骤S301,所述信息处理方法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呼叫转移通知,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在步骤S302,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响应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步骤S301和S302的操作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步骤S201和S202的操作类似,在此不再详述。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不同的是,在此实施例中,在步骤S302,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与第一服务器不同的第二服务器。
由此,一方面,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在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中,当接收到来自第一服务器的标识信息和来自第二服务器的描述信息时,例如基于两者的接收时间间隔小于预定间隔的判断,将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关联。当然,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可基于其他标准而将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关联。例如,所述第一服务器可将标识信息与预定配信息包含到第一消息中而发送,所述第二服务器可将描述信息与预定匹配信息包含到第二消息中而发送。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从中分别提取出各自的匹配信息,并识别出两者相匹配,由此,将从第一消息中提取的标识信息与从第二消息中提取的描述信息相关联,并进一步生成呼叫提示图像。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同样,所述信息处理方法也可以使得原本不能显示呼叫方的描述信息的第一便携式终端能够在显示呼叫请求的同时显示所述描述信息,从而改进了用户体验。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使得将描述信息发送到专门的服务器,从而减轻了作为通信基站服务器的第一服务器的负担,提高了效率。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下面,将参照图4-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可以以便携式终端的形式体现。所述便携式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首先,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400包括:呼叫请求接收单元401、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接收单元402、生成单元403和显示单元404。
具体地,呼叫请求接收单元401通过第一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请求。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接收单元402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生成单元403基于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生成呼叫提示图像。显示单元404显示所述呼叫提示图像。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500包括:呼叫转移通知接收单元501和描述信息发送单元502。所述便携式终端500预先设置第一便携式终端作为呼叫转移目的地。
具体地,呼叫转移通知接收单元501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呼叫转移通知,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描述信息发送单元502响应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从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接收的描述信息相关联地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基于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而生成呼叫提示图像。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600包括:呼叫转移通知接收单元601和描述信息发送单元602。所述便携式终端600预先设置第一便携式终端作为呼叫转移目的地。
具体地,呼叫转移通知接收单元601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呼叫转移通知,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描述信息发送单元602响应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将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关联,并生成呼叫提示图像。
以上,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中,在被叫便携式终端中未存储呼叫方信息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网络获取呼叫方信息,并基于所获取的呼叫方信息生成并显示呼叫提示画面,从而改进了用户体验。
以上,参照图1到图6描述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一系列处理不仅包括以这里所述的顺序按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而且包括并行或分别地、而不是按时间顺序执行的处理。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全部通过硬件来实施。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单元/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单元/模块并且实现该单元/模块的规定目的。
在单元/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单元/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请求;
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
基于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生成呼叫提示图像;以及
显示所述呼叫提示图像;
其中,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由第三便携式终端响应于从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到呼叫转移通知而发送到所述第一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由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预先设置作为呼叫转移的目的地;并且,
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响应于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到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
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三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预先设置第一便携式终端作为呼叫转移目的地,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呼叫转移通知,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以及
响应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从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接收的描述信息相关联地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基于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而生成呼叫提示图像。
4.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三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预先设置第一便携式终端作为呼叫转移目的地,所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呼叫转移通知,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以及
响应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将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关联,并生成呼叫提示图像。
5.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
呼叫请求接收单元,通过第一服务器接收来自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请求;
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接收单元,通过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
生成单元,基于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生成呼叫提示图像;以及
显示单元,显示所述呼叫提示图像;
其中,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由第三便携式终端响应于从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到呼叫转移通知而发送到所述第一服务器。
6.一种便携式终端,所述便携式终端预先设置第一便携式终端作为呼叫转移目的地,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
呼叫转移通知接收单元,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呼叫转移通知,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以及
描述信息发送单元,响应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与从所述第三便携式终端接收的描述信息相关联地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基于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而生成呼叫提示图像。
7.一种便携式终端,所述便携式终端预先设置第一便携式终端作为呼叫转移目的地,所述便携式终端包括:
呼叫转移通知接收单元,从第一服务器接收呼叫转移通知,所述呼叫转移通知表示来自于第二便携式终端的呼叫将转移至第一便携式终端;以及
描述信息发送单元,响应于所述呼叫转移通知,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第二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标识信息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第二便携式终端的描述信息发送至第一便携式终端,所述第一便携式终端将所接收的标识信息与描述信息关联,并生成呼叫提示图像。
CN201210031898.XA 2012-02-13 2012-02-13 便携式终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32487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1898.XA CN103248752B (zh) 2012-02-13 2012-02-13 便携式终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1898.XA CN103248752B (zh) 2012-02-13 2012-02-13 便携式终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8752A CN103248752A (zh) 2013-08-14
CN103248752B true CN103248752B (zh) 2015-08-26

Family

ID=48927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1898.XA Active CN103248752B (zh) 2012-02-13 2012-02-13 便携式终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4875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3917A (zh) * 2004-12-03 2006-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叫名片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1009735A (zh) * 2007-02-02 2007-08-01 周洋 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1252701A (zh) * 2008-03-20 2008-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彩像主叫名片的终端实现方法
CN101296419A (zh) * 2008-05-12 2008-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叫名片的定制方法、业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90087B2 (en) * 2006-10-26 2012-01-03 Apple Inc. Method, system,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king conference call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83917A (zh) * 2004-12-03 2006-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主叫名片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01009735A (zh) * 2007-02-02 2007-08-01 周洋 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CN101252701A (zh) * 2008-03-20 2008-08-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媒体彩像主叫名片的终端实现方法
CN101296419A (zh) * 2008-05-12 2008-10-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主叫名片的定制方法、业务的实现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8752A (zh)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59470B (zh) 一种业务数据上链方法及装置
US10219150B2 (en) Method, client terminal and server for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CN109639636A (zh) 业务数据转发、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243517A (zh) 不同终端之间的内容分享方法及装置
CN105187676A (zh) 一种呼叫请求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US8909206B2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device with dialing fun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102761853A (zh) 终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578385A (zh) 电子设备收发数据的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03581889A (zh) 网络配置参数自动更新方法及系统
CN105704106B (zh) 一种可视化ivr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327467A (zh)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系统
CN105515887A (zh) 应用测试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EP2854429A1 (en) Terminal device,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 device, missing call remind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5682083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双调制解调器系统的通信方法
CN104917905A (zh) 陌生来电的处理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9525629A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5245438B (zh) 一种内容共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248752B (zh) 便携式终端及其信息处理方法
CN102655690A (zh) 一种信息通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193419A (zh) 通话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511118A (zh) 无线局域网访问异常处理方法、移动终端和usim卡
US9456077B2 (en) Communication serv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CN105611067B (zh) 移动终端及其升级方法
CN113541981B (zh) 网络切片的成员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6559411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