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8732A - 移动终端和卡容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和卡容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8732A
CN103248732A CN2013102003813A CN201310200381A CN103248732A CN 103248732 A CN103248732 A CN 103248732A CN 2013102003813 A CN2013102003813 A CN 2013102003813A CN 201310200381 A CN201310200381 A CN 201310200381A CN 103248732 A CN103248732 A CN 1032487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k
button
face
key
porta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003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国华
周雁冰
冯伍兵
曾俊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Dongguan Yulong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003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487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48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87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卡座和按键,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卡座上;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卡座插入所述开槽内,所述按键位于所述开槽的开口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卡容纳装置。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终端设计中,将卡座与终端的侧边按键结合起来,减少了终端壳体侧边开孔的数量,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同时达到实用美观的效果。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和卡容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和一种卡容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侧边按键一般包括音量键、电源键、锁屏键和拍照键。而大多数手机卡座的设计位置与侧边按键的位置毫不相干,分别设置在手机的不同侧边。
由于手机侧边按键与卡座的出卡位置分开设计,所以在生产时,在对应的手机壳体侧边都需要单独开孔,生产制造成本高,壳体开孔多,手机美观程度下降。
因此,如何减少终端侧面的开孔设置,降低工艺难度和生产成本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卡座设计,将卡座与终端的侧边按键结合起来,减少手机壳体侧边开孔的数量,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卡座和按键,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卡座上;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卡座插入所述开槽内,所述按键位于所述开槽的开口处。
本发明中的卡座可以从移动终端中取出,在需要装入移动终端时,通过移动终端的一侧面上的开槽插入,卡座完全插入开槽内之后,设置在卡座上的按键正好位于移动终端的侧面上,同时由于只需设置一个开槽,减少了终端侧面上的开孔数量,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降低工艺难度,同时达到了实用美观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按键与所述卡座通过第一弹性部件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按键与卡座之间通过弹性部件相连,可以使用户很容易地(用较小的力)对按键进行按压,提升用户的操控体验。同时,按键在被用户按压之后通过弹性部件可快速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方便用户再次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弹性片。
当然,卡座与按键的连接也可以通过一柔性的柱体,在卡座与按键相连接的面中间分别设置一个小孔,将所述的柔性柱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小孔里面,以连接卡座和按键。卡座与按键连接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在卡座侧面设置一柔性滑槽,在按键上设置一与滑槽对应的滑块,通过将滑块卡入滑槽来将按键固定到卡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平行的伸出端,所述按键与所述伸出端通过所述弹性片相连。
通过设置伸出端,可以方便地将按键连接至卡座,进一步降低工艺难度,并且可提高按键按压的灵活性。伸出端与按键连接之后的侧边长度应该与移动终端侧面上的开槽长度相等,以使卡座插入开槽之后,保证移动终端侧面的密封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伸出端的外端面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共面。
通过设置伸出端的外端面与卡座的外露面共面,可以确保卡座与伸出端的一体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片的板面一端与所述按键上与键面相对的面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伸出端上与其外露面相对的面相连。
上述的设计方式可以降低工艺难度,除了上述实现方式之外,还可以将弹性片的一端插入伸出端内,另一端插入按键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卡座与所述按键为一体结构,所述按键的键面由柔性材料制成。
可以将卡座与按键设置为一体结构,以增强卡座与按键的整体性,当然,在一体结构中可以设定按键的操控区域(即所述按键的键面),而卡座与按键的一体结构是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因此可以确保在对按键的操控区域进行按压时,不会导致卡座的偏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按键的键面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不共面。
通过设置按键的键面与卡座的外露面不共面,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区分出按键所在的位置,以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按键的键面结构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结构不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按键的键面高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或所述按键的键面低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
通过设置按键的键面高于/低于卡座的外露面,可以增加用户的直观感受,以方便用户区分按键所在的位置。当然也可以在按键的键面上设置凸点、凹槽和/或纹状图案,或者将按键的键面形状设置为圆形、三角形等以区分按键所在的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移动终端内还设置有弹出装置,所述弹出装置可与所述卡座卡合,在所述卡座接收到外部压力时,所述弹出装置将所述卡座连同所述按键弹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弹出装置,可以方便用户对卡进行更换,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出装置包括与所述卡座的背面设置的一空腔配合的弹块、第二弹性部件,其中,所述弹块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的主板上的预设位置上,在所述卡座被推进所述移动终端内时,所述弹块与所述空腔扣合,所述卡座的内端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压合;在所述卡座的外露侧边上还设置有控制孔,所述控制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操作部件穿过所述控制孔推动所述弹块,使所述卡座连同所述按键弹出。
通过设置控制孔,一方面可以在对卡进行更换时方便地控制卡座的弹出,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移动终端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卡座的误操作而影响移动终端的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块为楔形或圆球体,在所述弹块为楔形时,所述楔形的斜面朝向所述控制孔。
将弹块设置为具有弧面和斜面的部件,其目的是为了在操作部件插入控制孔推动弹块时,可弹块向下运动,通过主板上的第二弹性部件将卡座弹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卡座的卡槽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
SIM大卡槽、Micro SIM小卡槽、T-Flash卡槽、SD卡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按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
音量键、电源键、拍照键、锁屏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卡容纳装置,包括:按键和卡座,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卡座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按键设置在卡座上,减少了终端侧面上的开孔数量,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同时达到了美观实用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按键与所述卡座通过第一弹性部件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按键与卡座之间通过弹性部件相连,可以使用户很容易地对按键进行按压,提升用户的操控体验。同时,按键可以在用户按压之后通过弹性部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方便用户再次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弹性片,所述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平行的伸出端,所述按键与所述伸出端通过所述弹性片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伸出端,可以方便地将按键连接至卡座。伸出端与按键连接之后的长度应该与移动终端侧面上的开槽长度相等,以使卡座插入开槽之后,保证移动终端侧面的密封性。当然,卡座与按键的连接也可以通过一柔性的柱体,在卡座与按键相连接的面中间分别设置一个小孔,将所述的柔性柱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小孔里面,以连接卡座和按键。卡座与按键连接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在卡座侧面设置一柔性滑槽,在按键上设置一与滑槽对应的滑块,通过将滑块卡入滑槽来将按键固定到卡座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伸出端的外端面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共面。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伸出端的外端面与卡座的外露面共面,达到美观的效果,同时,可以确保卡座与伸出端的一体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弹性片的板面一端与所述按键上与键面相对的面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伸出端上与其外露面相对的面相连。
通过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提升用户的按压体验,同时在用户对按键按压之后,方便按键的恢复,另一方面也简化了制作工艺,减少生产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按键的键面结构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的结构不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按键的键面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不共面;和/或,所述按键的键面的形状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的形状不相同;和/或,在所述按键的键面上设置有凸点、凹槽和/或纹状图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按键的键面与卡座的外露面不共面,以及设置按键的键面的形状与卡座的外露面的形状不相同,可以使用户方便地区分出按键所在的位置,以提升用户的操作体验。具体地,可以将按键的键面设置为弧形,或者将按键突出与卡座的外露面设置,或者将按键设置为圆形、三角形等。或者通过在按键的键面上设置凸点和/或凹槽,可以方便用户对按键进行按压,提升用户的操控体验。具体地,可以在按键的中央设置凹槽,使按键的边缘高于中央,然后在中央的位置设置凸点,以方便用户对按键进行按压。当然,也可以只设置凸点或者凹槽。而通过设置纹状图案,可以将按键的功能直观地呈现给用户,方便用户的选择。所述的纹状图案被纹刻在按键的键面上,比如在拍照键的键面上纹刻照相机的图案等,以方便用户的区分。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在终端设计中,将卡座与终端的侧边按键结合起来,减少了手机壳体侧边开孔的数量,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和生产工艺难度,同时达到实用美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卡容纳装置的俯视图;
图2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卡容纳装置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卡容纳装置安装在移动终端内部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卡容纳装置安装在移动终端内部的俯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卡容纳装置安装在移动终端内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卡座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卡容纳装置100,包括按键104和卡座102,按键104设置于卡座102上。在将该卡容纳装置100应用在移动终端上时,由于按键104设置在卡座102上,因此无需在移动终端的侧面上为每个部件开孔,从而减少了终端侧面上的开孔数量,简化了制作工艺和步骤,也达到了美观实用的效果。按键104可以是音量键、电源键、拍照键、锁屏键中的一种或多种。
卡容纳装置100的外露面上的预定区域为按键104的键面,其他区域为卡座102的外露面,按键104可以与卡座102一体设计,也可以分体设计,无论是分体设计还是一体设计,为了使用户能够快速定位到键面,可以使按键104的键面结构和卡座102的外露面的结构不相同。虽然卡容纳装置100的外露面包括按键104的键面和卡座102的外露面,实际上按键的键面也可以覆盖整个卡座的外露面,即卡容纳装置的外露面全部是按键的键面。
在一体设计时,按键104与卡座102为一体结构,该卡容纳装置的外露面(如图1所示,在卡座完全插入卡槽内时,外露的条状可以被设计成按键)可以是由柔性材料构成的,或者,将卡容纳装置100的外露面上的某一部分区域设置为按键的键面,仅该键面用柔性材料构成,以确保在对按键104进行按压时,不会导致卡座102的偏移。
在分体设计时,如图1所示,按键104与卡座102通过第一弹性部件106相连,通过这样的分体设计,可以使用户很容易地(用较小的力)对按键104进行按压,同时,按键104可以在用户按压之后通过弹性部件106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方便用户再次操作,第一弹性部件可以为弹性片或其他用弹性材料制作的部件。
在按键104与卡座102分体设计时,为了减小工艺难度以及增加按键104的灵活性,在卡座102上设置有与卡座102的外露面平行的伸出端108(参考图1),按键104与伸出端108通过弹性片相连。
如图2所示,为了确保卡座102与伸出端108的一体性,可以设置伸出端108的外端面与卡座102的外露面216共面。
继续参考图1,卡座102上设置有小卡槽110和大卡槽112,在本实施例中,仅示出了两个卡槽,应理解,该卡座102上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安装不同类型以及不同数量的卡,如SIM大卡槽、Micro SIM小卡槽、T-Flash卡槽、SD卡槽等。具体地,可以设置卡座包含SIM大卡槽、MicroSIM小卡槽、T-Flash卡槽、SD卡槽中的一种或多种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第一弹性部件106为弹性片时,在具体实施时,该弹性片的板面一端与按键104上与键面218相对的面相连(如图1所示),另一端与伸出端108上与其外露面(在图2中由于伸出端108的端面与卡座102的外露面共面,因此伸出端108的外露面实际上就是216)相对的面相连,一方面可以提升用户的按压体验,同时在用户对按键按压之后,方便按键的恢复,另一方面也简化了制作工艺,减少生产成本。
除了图1和图2中弹性部件的设置方式之外,还可以将弹性片的一端插入伸出端108,另一端插入按键104,这种方式同样既可以增加按键被按压的灵活性,也能连接按键104和卡座102。当然,卡座102与按键104分体设计时,它们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通过一柔性的柱体,在卡座102与按键104相连接的面中间分别设置一个小孔,将所述的柔性柱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小孔里面,以连接卡座102和按键104。卡座102与按键104连接的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在卡座侧面设置一柔性滑槽,在按键102上设置一与滑槽对应的滑块,通过将滑块卡入滑槽来将按键104固定到卡座102上。
无论按键与卡座是一体结构还是分体结构,为了使用户能够快速区分按键104和卡座102,本发明采用了以下实施方式的一种或组合来设计卡容纳装置,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可以设置按键104的键面218与卡座102的外露面216(或者伸出端108的外露面)不共面(按键104的键面218高于或低于卡座102的外露面),以使用户方便地区分出按键104的所在位置,或者也可以设置按键104的键面218与卡座的外露面216(或者伸出端108的外露面214)的形状不相同(图中未示出),具体地,可以将按键104的键面设置为弧形,或者将按键104设置为圆形、三角形等,或者,按键的键面为柔性材料制作而成,卡座的外露面以非柔性材料制作而成。
如图4所示,在按键104的键面218上设置有纹状图案420(该纹状图案可以是画上去的,也可以是刻上去的),以将按键的功能直观地呈现给用户,如在音量键上设置“-”和“+”来区分音量的增减键。当然也可以在按键104的键面218上设置凸点和/或凹槽来方便用户对按键104的按压(图中未示出)。具体地,可以在按键的中央设置凹槽,使按键的边缘高于中央,然后在中央的位置设置凸点,以方便用户对按键进行按压。当然,也可以只设置凸点或者凹槽。
为了使卡容纳装置100能够与移动终端内的卡弹出装置配合使用,在卡座102的外露面(外露面216)上还设置有控制孔422。以及在卡座102上设置一空腔,该空腔可以与移动终端内的弹块相配合。
下面参看图5至图7详细说明将卡容纳装置100应用在移动终端上的实现方式。
如图5和图6所示,在移动终端的内部设置有弹出装置,弹出装置包括与卡座102的背面设置的一空腔530配合的弹块524,以及第二弹性部件526。该弹出装置可与如图3所示的卡容纳装置卡合,在所述卡座接收到外部压力时,该弹出装置将卡座102连同按键104弹出。
其中,弹块524可设置在移动终端的主板528上,第二弹性部件526设置在主板528上的预设位置上,当卡座102被推进移动终端内时,弹块524与卡座102上的空腔530扣合,卡座102的内端532与第二弹性部件526压合。
控制孔422(如图7中所示)与空腔530连通,操作部件(例如针)可穿过控制孔422推动弹块524,在操作部件推动弹块524时,弹块524向下运动,第二弹性部件526推动卡座102,使卡座102连通按键104弹出。
为了使操作部件在推动弹块524时可以使弹块524向下运动,可将弹块524设置为楔形,该楔形的斜面朝向空腔530。当然也可以将弹块设置为圆球形,任何可使操作部件作用在弹块524上的力被分解为向下的力的结构均可以应用于此。其他可将卡座弹出的装置均可以应用在本申请的移动终端中。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在现有技术中,终端侧边按键与卡座位置分开设计,生产对应的手机壳体侧边都需要单独开孔,生产制造成本高,壳体开孔多,手机美观程度下降。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在终端设计中,将卡座与终端的侧边按键结合起来,减少了手机壳体侧边开孔的数量,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同时达到实用美观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座和按键,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卡座上;
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开槽,所述卡座插入所述开槽内,所述按键位于所述开槽的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与所述卡座通过第一弹性部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弹性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平行的伸出端,所述按键与所述伸出端通过所述弹性片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端的外端面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共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的板面一端与所述按键上与键面相对的面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伸出端上与其外露面相对的面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与所述按键为一体结构,所述按键的键面由柔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的键面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不共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的键面高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或所述按键的键面低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内还设置有弹出装置,所述弹出装置可与所述卡座卡合,在所述卡座接收到外部压力时,所述弹出装置将所述卡座连同所述按键弹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的卡槽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
SIM大卡槽、Micro SIM小卡槽、T-Flash卡槽、SD卡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或其组合:
音量键、电源键、拍照键、锁屏键。
13.一种卡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和卡座,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卡座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与所述卡座通过第一弹性部件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卡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为弹性片,所述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平行的伸出端,所述按键与所述伸出端通过所述弹性片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端的外端面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共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的板面一端与所述按键上与键面相对的面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伸出端上与其外露面相对的面相连。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卡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的键面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的结构不相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容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的键面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不共面;和/或
所述按键的键面的形状与所述卡座的外露面的形状不相同;和/或
在所述按键的键面上设置有凸点、凹槽和/或纹状图案。
CN2013102003813A 2013-05-24 2013-05-24 移动终端和卡容纳装置 Pending CN1032487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03813A CN103248732A (zh) 2013-05-24 2013-05-24 移动终端和卡容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003813A CN103248732A (zh) 2013-05-24 2013-05-24 移动终端和卡容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8732A true CN103248732A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27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003813A Pending CN103248732A (zh) 2013-05-24 2013-05-24 移动终端和卡容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48732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4836A (zh) * 2013-09-13 2013-12-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插micro sim卡和TF卡的托盘连接器
CN103929516A (zh) * 2014-04-30 2014-07-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一体式卡托按键模组
CN103929517A (zh) * 2014-04-30 2014-07-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一体式卡托按键模组
CN104065771A (zh) * 2014-06-16 2014-09-2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带有按键结构的sim卡托
CN105072234A (zh) * 2015-07-16 2015-1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按键结构、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WO2016180231A1 (zh) * 2015-09-25 2016-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卡托取出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CN106657475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卡托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5333559A (zh) * 2022-08-10 2022-11-11 汉门电子(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电话卡的卡槽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0021A (ja) * 2002-11-27 2004-06-24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端末装置
CN202535414U (zh) * 2012-03-27 2012-11-14 深圳市鸿宇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
CN202816744U (zh) * 2012-08-31 2013-03-20 深圳市比维视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按键组件的电子设备
CN203340127U (zh) * 2013-05-24 2013-12-11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卡容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0021A (ja) * 2002-11-27 2004-06-24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端末装置
CN202535414U (zh) * 2012-03-27 2012-11-14 深圳市鸿宇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
CN202816744U (zh) * 2012-08-31 2013-03-20 深圳市比维视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按键组件的电子设备
CN203340127U (zh) * 2013-05-24 2013-12-11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卡容纳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4836A (zh) * 2013-09-13 2013-12-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插micro sim卡和TF卡的托盘连接器
CN103474836B (zh) * 2013-09-13 2016-04-1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防误插micro sim卡和TF卡的托盘连接器
CN103929516A (zh) * 2014-04-30 2014-07-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一体式卡托按键模组
CN103929517A (zh) * 2014-04-30 2014-07-16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一体式卡托按键模组
US9893753B2 (en) 2014-06-16 2018-02-13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SIM card holder assembly with a button structure for a mobile terminal
CN104065771A (zh) * 2014-06-16 2014-09-2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带有按键结构的sim卡托
WO2015192698A1 (zh) * 2014-06-16 2015-12-23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带有按键结构的sim卡托
EP3157231A4 (en) * 2014-06-16 2018-02-28 JRD Communication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sim card tray thereof having a button structure
CN104065771B (zh) * 2014-06-16 2017-05-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带有按键结构的sim卡托
CN105072234A (zh) * 2015-07-16 2015-11-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按键结构、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WO2016180231A1 (zh) * 2015-09-25 2016-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卡托取出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US10313499B2 (en) 2015-09-25 2019-06-04 Zte Corporation Card tray withdraw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657475A (zh) * 2016-12-29 2017-05-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卡托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657475B (zh) * 2016-12-29 2020-09-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卡托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5333559A (zh) * 2022-08-10 2022-11-11 汉门电子(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电话卡的卡槽及使用方法
CN115333559B (zh) * 2022-08-10 2023-07-21 汉门电子(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电话卡的卡槽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8732A (zh) 移动终端和卡容纳装置
CN102778956B (zh) 扩充键盘装置
CN205230013U (zh) 移动终端
CN204011169U (zh) 开关以及使用该开关的键盘
US8792233B2 (en) Aesthetically pleasing universal dock
CN205029706U (zh) 卡托取出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CN203340126U (zh) 移动终端
CN203340127U (zh) 移动终端和卡容纳装置
CN102752416A (zh) 移动终端
CN203218145U (zh) 具有发光体的按钮开关
CN203492067U (zh) 卡托和移动终端
CN103401091A (zh) 卡座组件及具有该卡座组件的电子装置
US6479184B1 (en) PDA battery buckling device
CN100539615C (zh) 集成的可收缩皮带夹
CN202363329U (zh) 按键模组
CN203368526U (zh) 移动终端
EP2153741A2 (en) Zipper assembly with a circuit actuating capability and bag having the zipper assembly
WO2017008601A1 (zh) 电力通断机构及具有该电力通断机构的移动终端
CN105654165B (zh) 芯片卡及其承载用载板与成型方法
JP5850482B2 (ja) 共有カードスロット空間のためのフールプルーフ構造
CN103730280B (zh) 一种按键及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CN106775008A (zh) 一种电容笔装置
CN109980411A (zh) 一种多路滑动式插头
CN21004190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668611U (zh) 卡用托架以及卡用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