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6346B - 控制振动装置之间的振动传递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控制振动装置之间的振动传递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6346B
CN103246346B CN201310013867.6A CN201310013867A CN103246346B CN 103246346 B CN103246346 B CN 103246346B CN 201310013867 A CN201310013867 A CN 201310013867A CN 103246346 B CN103246346 B CN 1032463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vibrating device
virtual
values
mov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38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6346A (zh
Inventor
任洙彻
朴浚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246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63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6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63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4Hand-worn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e.g. data glov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5Out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8Out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responding to control signals received from the game device for affecting ambient conditions, e.g. for vibrating players' seats, activating scent dispensers or affecting temperature or light
    • A63F13/285Generating tactile feedback signals via the game input device, e.g. force feedbac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3Force feedback applied to a gam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4Force feedback applied to GUI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控制振动装置之间的振动传递的设备和方法。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可以根据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改变多个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触感。

Description

控制振动装置之间的振动传递的设备和方法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2月10日提交到韩国知识产权局的第10-2012-0013775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利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被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多个装置之间的振动传递的设备和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感觉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正在研究通过向接口添加基于振动的触觉反馈向用户传送附加信息的技术。
传统的振动装置可以通过振动向用户提供关于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是否接收到消息或者发生事件)的信息,从而允许用户强烈地感知到变化。
然而,当用户使得虚拟对象或内容移动时,与虚拟对象或内容的移动关联的感觉可能不能够被提供给用户。
因此,期望一种通过控制多个振动装置经由振动向用户提供虚拟对象或内容的移动的感觉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振动值确定单元(振动值确定器),根据与振动源对应的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确定多个振动装置的振动值;振动装置控制器,根据确定的振动值控制所述多个振动装置,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感觉。
振动值确定单元可以确定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以及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振动值确定单元可以增大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并且减小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
振动值确定单元可以基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速度确定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的变化速度以及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的变化速度。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该设备包括:振动值确定单元,当虚拟振动体位于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振动装置和布置在与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二区域中的振动装置之间时,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确定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与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不同;振动装置控制器,基于确定的振动值控制振动装置。
该设备还可以包括:虚拟振动体控制器,用于控制虚拟振动体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周期性地移动,其中,振动值确定单元基于对虚拟振动体的控制确定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和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振动值确定单元可以确定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与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相同,并且确定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定时与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定时不同。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根据与振动源对应的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确定多个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以及根据确定的振动值控制所述多个振动装置,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感觉。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当虚拟振动体位于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振动装置和布置在与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二区域中的振动装置之间时,确定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与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不同;基于确定的振动值控制振动装置。
根据实施例,可以通过根据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改变多个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感觉。
根据实施例,当虚拟振动体位于振动装置之间时,通过改变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向用户提供触觉,所述触觉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位于振动装置之间的感觉。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位置识别器,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识别虚拟振动体的位置、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以及多个振动装置的位置;振动装置控制器,根据振动值控制所述多个振动装置,以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感觉。
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可以包括:振动值确定器,用于根据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确定多个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识别虚拟振动体的位置、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以及多个振动装置的位置;根据振动值控制所述多个振动装置,以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感觉。
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可以包括:根据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确定多个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至少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介质用于存储执行实施例的方法的计算机可读指令。
实施例的另外方面将部分地在下面描述中进行阐述并且基于该描述部分地清楚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进行学习。
附图说明
通过在下文中结合附图描述实施例,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将变得清楚并且更易于理解,这些附图如下: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整体系统结构;
图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的详细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的示例;
图4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使用振动频率传递振动的方法的示例;
图5示出了根据示例的使用振动幅度传递振动的方法的示例;
图6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的示例;
图7示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使用振动频率传递振动的方法的示例;
图8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的另一示例;
图9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抓握的形式的振动装置的示例;
图10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手套的形式的振动装置的示例;
图1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键盘和鼠标的形式的振动装置的示例;
图1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振动器和鼠标的形式的振动装置的示例;
图1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弓接口的形式的振动装置的示例;
图14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方向盘的形式的振动装置的示例;
图15示出了当包括多个振动装置时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
图16示出了当包括多个振动装置时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
图17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以及
图18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示出,其中,相同标号始终指示相同部件。在下面通过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以解释本公开。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整体系统结构。
参照图1,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30的移动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可以对应于产生振动的装置,并且可以根据由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确定的振动值改变振动幅度、频率、振动加速度和振动定时中的至少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虚拟振动体130可对应于使用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提供给用户的振动的振动源。具体地讲,虚拟振动体130可对应于虚拟振动体、虚拟现实中的虚拟对象和由用户操纵的内容。
例如,当用户在双手持握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的同时通过向右手侧晃动左手产生从左手向右手移动的振动流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确定与振动源对应的虚拟振动体130从左手向右手移动,并且通过控制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30从左手向右手移动的感觉。具体地讲,通过减小用户左手中持握的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由于与虚拟振动体130的距离随时间增加)以及增大用户右手中持握的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由于与虚拟振动体130的距离随时间减小),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30从左手向右手移动的感觉。
当用户使用接口操纵内容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通过根据内容的移动控制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使得用户经由振动感觉内容的移动。
当虚拟振动体130在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之间处于静止状态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使得虚拟振动体130在第一振动装置110或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方向上无限小地往返,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30位于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之间的感觉。
图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的详细结构。
参照图2,用于控制振动传递100的设备可以包括位置识别单元(位置识别器)210、虚拟振动体控制器220、振动值确定单元(振动值确定器)230和振动装置控制器240。
位置识别单元210可以识别虚拟振动体的位置、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和振动装置的位置。
虚拟振动体控制器220可以控制位于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振动装置和布置在与第一区域相对布置的第二区域中的振动装置之间的虚拟振动体。具体地讲,当虚拟振动体位于振动装置之间时,虚拟振动体控制器220可以基于虚拟振动体将振动装置分类成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振动装置和布置在与第一区域相对布置的第二区域中的振动装置,并且使得虚拟振动体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周期性地往返。将参照图6和图16进一步描述虚拟振动体控制器220的操作。
振动值确定单元230可以根据与振动源对应的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确定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在这种情况下,当虚拟振动体控制器220控制虚拟振动体时,振动值确定单元230可以基于由虚拟振动体控制器220执行的对虚拟振动体的控制确定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和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在这种情况下,振动值确定单元230可以确定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以及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这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可对应于虚拟振动体靠近所沿的方向,并且与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可对应于虚拟振动体离开所沿的方向。
例如,振动值确定单元230可增加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并且减小与和移动方向相对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
振动值确定单元230可以增加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频率,并且减小与和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频率。
振动值确定单元230可以增加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加速度,并且减小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加速度。
振动值确定单元230可以减小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定时间隔,并且增加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定时间隔。
振动值确定单元230可以基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速度,确定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的变化速度以及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的变化速度。
例如,当用户使得虚拟振动体130快速移动时,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可随时间快速增加,并且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可以快速减小。当用户使得虚拟振动体130缓慢移动时,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可以随时间缓慢增加,并且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可以缓慢减小。
振动装置控制器240可以根据由振动值确定单元230确定的振动值控制多个振动装置。
图3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的示例。
参照图3,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可对应于这样的方法:当如箭头330所示,与振动源对应的虚拟振动体130从用户左手310持握的第一振动装置110向用户右手320持握的第二振动装置120移动时,由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控制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
首先,当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为相对靠近第一振动装置110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确定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值大于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值,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为相对靠近左手310的感觉。
然后,当通过用户操纵或应用使得虚拟振动体130朝向第二振动装置120移动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减小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值并且增加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值,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30从左手310向右手320移动的感觉。
当虚拟振动体130移动到相对靠近第二振动装置120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确定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值大于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值,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为相对靠近右手320的感觉。
将参照图4和图5描述根据虚拟振动体130的移动的振动值的变化。
即,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通过根据虚拟振动体130的位置改变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值,来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30从左手310附近的位置向右手320附近的位置移动的感觉。
图4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使用振动频率传递振动的方法的示例。
参照图4,当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为相对靠近第一振动装置110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确定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频率410和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频率420。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振动装置120以小于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频率420的振动频率410进行振动,所以用户可以感觉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在振动相对频繁的第一振动装置110附近。
然后,当通过用户操纵或应用使得虚拟振动体130移动到被布置在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之间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确定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频率411与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频率421彼此相同(如图4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分别以彼此相同的振动频率421和振动频率411进行振动,所以用户可以感觉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在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之间。
当虚拟振动体130移动到相对靠近第二振动装置120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确定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频率412和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频率422(如图4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振动装置120以大于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频率422的振动频率412进行振动,所以用户可以感觉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在振动相对频繁的第二振动装置120附近。
即,由于最初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频率相对大并且随时间减小,并且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频率随时间增大,所以用户可以感觉虚拟振动体130从第一振动装置110侧向第二振动装置120侧移动。
图5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使用振动幅度传递振动的方法的示例。
参照图5,当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为相对更靠近第一振动装置110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确定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幅度510和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幅度520。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振动装置120以小于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幅度520的振动幅度510进行振动,所以用户可以感觉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在以相对大振动幅度振动的第一振动装置110附近。
然后,当通过用户操纵或应用使得虚拟振动体130移动到被布置在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之间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确定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幅度511与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幅度521彼此相同(如图5中所示)。具体地讲,当通过用户操纵或应用使得与虚拟振动体130关联的对象移动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根据对象的移动来使得虚拟振动体130移动。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分别以相同幅度(即,振动幅度521和振动幅度511)进行振动,所以用户可以感觉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在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之间。
当虚拟振动体130移动到相对靠近第二振动装置120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确定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幅度512和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幅度522(如图5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二振动装置120以大于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幅度522的振动幅度512进行振动,用户可以感觉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在以相对大振动幅度振动的第二振动装置120附近。
即,由于最初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幅度相对大并且随时间减小,并且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幅度随时间增大,所以用户可以感觉虚拟振动体130从第一振动装置110侧向第二振动装置120侧移动。
图6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的示例。
参照图6,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可对应于当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在用户左手310持握的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用户右手320持握的第二振动装置120之间时经由振动向用户提供与振动源对应的虚拟振动体130的位置的方法。
当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为相对更靠近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中的一个时,相对靠近虚拟振动体130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可增大,从而通过振动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30的位置。
然而,当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在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的中间,并且基于虚拟振动体130与振动装置之间的距离确定振动值时,在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中可以发生相同的振动,由此,用户可能不能确定虚拟振动体130的位置。
因此,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在朝向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方向610和朝向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方向620上使得虚拟振动体130周期性地移动,并且根据移动的虚拟振动体130的位置控制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30存在于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的中间而进行振动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虚拟振动体130在方向610上移动的无穷小距离和虚拟振动体130在方向620上移动的无穷小距离,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使得用户感觉虚拟振动体130在中间进行振动而非移动。
将参照图7描述根据虚拟振动体130的移动的振动值的变化。
通过确定振动幅度或振动频率在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之间相同以及确定振动定时或振动加速度在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之间不同,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明确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在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中间。例如,当在从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开始过去大约0.5秒的时间段之后第二振动装置120以与第一振动装置110相同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进行振动时,用户可以感觉虚拟振动体130存在于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的中间。
图7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使用振动频率传递振动的方法的示例。
当虚拟振动体130被布置在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的中间时,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根据虚拟振动体13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之间的距离以及虚拟振动体130与第一振动装置110之间的距离,确定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频率710与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频率720彼此相同。
然后,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在朝向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方向610上使得虚拟振动体130移动,并且根据移动的虚拟振动体130的位置确定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频率711和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频率721。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振动频率从振动频率710变成振动频率711,所以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的次数可增加,并且由于振动频率从振动频率720变成振动频率721,所以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的次数可以减小。因此,用户可以感觉虚拟振动体130朝向振动的次数增加的第二振动装置120移动。
然后,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在朝向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方向620上使得虚拟振动体130移动,并且根据移动的虚拟振动体130的位置确定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频率712和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频率722。
然后,由于振动频率从振动频率711变成振动频率712,所以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的次数可以减小,并且由于振动频率从振动频率721变成振动频率722,所以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的次数可以增加。因此,用户可以感觉虚拟振动体130朝向振动的次数增加的第一振动装置110移动。
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通过周期性地向第二振动装置120发送振动频率711和振动频率712以及周期性地向第一振动装置110发送振动频率721和振动频率722,来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30存在于第一振动装置110与第二振动装置120的中间的感觉。
图8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的另一个示例。
当具有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的用户选择终端的屏幕800上的对象810并且使得选择的对象810横向移动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根据屏幕800上的对象810的移动811控制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向右侧移动的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对象810可对应于可由用户在终端环境中进行选择并使其移动的诸如菜单、文件夹和文件的对象。
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根据对象810的移动811,减小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值并且增加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值。
即,当用户使得对象810在屏幕800上移动时,用户可以经由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感觉虚拟振动体在相同的方向812上移动,并且由此除了通过除视觉之外,还通过触觉确定对象810的移动。
图9到图14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振动装置的示例。
如图9所示,根据实施例的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可对应于由用户在左手910和右手920中抓握的装置。
如图10所示,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可被包括在用户佩戴的手套1000中。
如图11所示,第一振动装置110可以被包括在由用户使用左手310控制的键盘中,并且第二振动装置120可被包括在由用户使用右手320控制的鼠标1120中。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与通常使用的接口对应的键盘1110和鼠标1120而不使用单独的振动装置来感觉振动传递。即,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使用振动通过键盘1110和鼠标1120向用户提供使用键盘和鼠标二者的计算机游戏中的单元的移动或对象的移动,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觉来感觉通过视觉识别的移动。当用户使用键盘1110和鼠标1120拖拽例如地图的对象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通过根据拖拽的方向或期望位置的移动改变虚拟振动体130的位置来反馈触觉。
如图12中所示,当用户使用鼠标1120而不使用键盘1110执行操作时,可以在单独的振动器1200中构造第一振动装置110,从而用户可以在左手310中使用振动器1200,由此根据鼠标1120的操作向用户提供振动传递。
如图13中所示,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可以被包括在弓接口中的由左手310持握的部分1310和由右手320持握的部分1320中。在这种情况下,当用户在屏幕1300上指挥弓接口并且拉拽和释放由右手320持握的部分1320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减小第二振动装置120的振动值并且增大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值,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330朝向屏幕1300移动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当虚拟振动体1330与由左手310持握的部分1310相比更靠近屏幕1300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逐渐减小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振动值,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330朝向屏幕1300移动以远离第一振动装置110的感觉。
如图14所示,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可以被包括在用于方向盘或虚拟驾驶仿真的方向盘型接口1400中的由左手310持握的部分和由右手320持握的部分中。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根据在虚拟驾驶仿真上显示的对象的移动或者使用单独的相机测量的真实对象的移动来控制第一振动装置110和第二振动装置120,从而当用户从注意前进方向分散注意力以利用后视镜或侧视镜时使得用户可以感觉对象的移动。
例如,当车辆突然从另一条路线并线时,通过相机识别车辆并线的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将识别的车辆的位置设置成虚拟振动体的位置,并且根据车辆并线的方向使得虚拟振动体移动,从而允许用户不用观看前进方向就可以根据振动的变化识别车辆并线的方向。
图15示出了当包括多个振动装置时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
参照图15,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使用多个振动装置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的移动。
当虚拟振动体1511被布置在第一振动装置1501与第二振动装置1502之间时(对应于情况1510),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确定第一振动装置1501和第二振动装置1502的振动值彼此相同,并且确定第三振动装置1503和第四振动装置1504的振动值小于第一振动装置1501和第二振动装置1502的振动值。
然后,当虚拟振动体1511朝向第二振动装置1502与第三振动装置1503之间的位置移动时(对应于情况1502),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减小第一振动装置1501的振动值,并且增大第三振动装置1503的振动值,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511正在移动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当虚拟振动体1511朝向第二振动装置1502移动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增大第二振动装置1502的振动值,并且从虚拟振动体1511经过第二振动装置1502的位置的时刻开始减小第二振动装置1502的振动值。
当虚拟振动体1511朝向第三振动装置1503与第四振动装置1504之间的位置移动时(对应于情况1530),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减小第一振动装置1501和第二振动装置1502的振动值,并且增大第四振动装置1504的振动值,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1511正在移动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当虚拟振动体1511朝向第三振动装置1503移动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增大第三振动装置1503的振动值,并且从虚拟振动体1511经过第三振动装置1503的位置的时刻开始减小第三振动装置1503的振动值。
图16示出了当包括多个振动装置时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
如框1610中所示,当虚拟振动体1611被布置在包括第一振动装置1601、第二振动装置1602、第三振动装置1603和第四振动装置1604的多个振动装置的中间时,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可以基于穿过虚拟振动体1611的线1612设置第一区域1613和第二区域1614。
如框1620中所示,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使得虚拟振动体1611向第一区域1613移动,并且根据虚拟振动体1611的移动确定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增大第一振动装置1601和第二振动装置1602的振动值,并且减小第三振动装置1603和第四振动装置1604的振动值。
如框1630中所示,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可以使得虚拟振动体1611向第二区域1614移动,并且根据虚拟振动体1611的移动确定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减小第一振动装置1601和第二振动装置1602的振动值,并且增大第三振动装置1603和第四振动装置1604的振动值。
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使得虚拟振动体1611移动用户可感觉振动值的变化的最小距离,从而允许用户感觉虚拟振动体1611在多个振动装置的中间进行振动而非移动。
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100可以确定第一振动装置1601和第二振动装置1602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分别与第三振动装置1603和第四振动装置1604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相同,并且确定第一振动装置1601和第二振动装置1602的振动定时与第三振动装置1603和第四振动装置1604的振动定时不同,从而允许用户感觉虚拟振动体1611存在于第一振动装置1601、第二振动装置1602、第三振动装置1603和第四振动装置1604的中间。
例如,当在从第一振动装置1601和第二振动装置1602的振动开始过去大约0.5秒的时间段之后第三振动装置1603和第四振动装置1604以与第一振动装置1601和第二振动装置1602相同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进行振动时,用户可以感觉虚拟振动体1611存在于第一振动装置1601、第二振动装置1602、第三振动装置1603和第四振动装置1604的中间。
图17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
在操作1710中,位置识别单元210可以识别虚拟振动体的位置、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和振动装置的位置。
在操作1720中,虚拟振动体控制器220可以基于在操作1710中识别的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和振动装置的位置,识别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以及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
在操作1730中,振动值确定单元230可以基于在操作1710中识别的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确定在操作1720中识别的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具体地讲,振动值确定单元230可以根据流逝的时间段,增大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并且减小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在操作1740中,振动装置控制器240可以根据在操作1730中确定的振动值控制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感觉。
图18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
在操作1810中,位置识别单元210可以识别虚拟振动体的位置、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和振动装置的位置。
在操作1820中,虚拟振动体控制器220可以确定在操作1810中识别的虚拟振动体的位置是否在振动装置之间以及虚拟振动体是否移动。
在操作1830中,当确定虚拟振动体的位置在振动装置之间并且虚拟振动体不移动时,虚拟振动体控制器220可以使得虚拟振动体移动。具体地讲,虚拟振动体控制器220可以基于虚拟振动体将振动装置分类成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振动装置和布置在与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二区域中的振动装置,并且使得虚拟振动体朝向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中的一个移动。
在操作1840中,振动值确定单元230可以根据在操作1830中移动的虚拟振动体的位置,确定在操作1830中分类的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和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在操作1850中,振动装置控制器240可以根据在操作1840中确定的振动值控制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振动装置和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振动装置。
在操作1860中,虚拟振动体控制器220可以确定预定时间间隔是否过去。
在操作1870中,当在操作1860中确定预定时间间隔过去时,虚拟振动体控制器220可以使得虚拟振动体在和与操作1830对应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当操作1870被首先执行时,虚拟振动体控制器220可以使得虚拟振动体在和与操作1870对应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虚拟振动体。
根据实施例的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可以被记录(存储)在一个或多个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这些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可由计算机实现以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或运行程序(计算机可读指令)的程序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该介质还可以单独包括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或者包括与程序指令结合的数据文件、数据结构等。该介质和程序指令可以是被专门设计和构造的,或者它们可以是公知类型的并且计算机软件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获取。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诸如硬盘、软盘和磁带的磁介质、诸如CD ROM盘和DVD的光学介质、诸如光盘的磁光介质、以及专门构造为存储并执行程序指令的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等的硬件装置。程序指令的示例包括如由编译器生成的机器码以及含有可由计算机使用解释器执行的高级代码的文件。所述硬件装置可被构造为用作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从而执行上述的实施例的操作,或者反之亦然。此外,一个或更多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分布在经由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中,并且计算机可读代码或程序指令可以以分布式方式进行存储和执行。此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在至少一个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中进行实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这些实施例中进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4)

1.一种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振动值确定器,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根据与振动源对应的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确定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以及
振动装置控制器,根据确定的振动值控制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感觉,
其中,虚拟振动体位于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振动装置和布置在与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振动装置之间,
其中,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彼此分离并且提供对用户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随着虚拟振动体在第一振动装置与第二振动装置之间的区域中朝着第二振动装置移动,振动值确定器在同时减小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的同时,增大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振动值确定器增大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并且减小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振动值确定器增大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频率,并且减小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振动值确定器增大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加速度,并且减小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加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振动值确定器减小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定时间隔,并且增大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定时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振动值确定器基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速度,确定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的变化速度以及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的变化速度。
8.一种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振动值确定器,当虚拟振动体位于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振动装置和布置在与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振动装置之间时,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确定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与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不同;以及
振动装置控制器,基于确定的振动值控制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
其中,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彼此分离并且提供对用户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振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虚拟振动体控制器,控制虚拟振动体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周期性地移动,
其中,振动值确定器基于对虚拟振动体的控制,确定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和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振动值确定器确定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与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相同,并且确定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定时与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定时不同。
11.一种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根据与振动源对应的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确定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以及
根据确定的振动值控制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从而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感觉,
其中,虚拟振动体位于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振动装置和布置在与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振动装置之间,
其中,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彼此分离并且提供对用户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振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确定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以及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增大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并且减小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增大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频率,并且减小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频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增大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加速度,并且减小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加速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减小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定时间隔,并且增加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定时间隔。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基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速度确定与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对应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的变化速度以及与和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对应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的变化速度。
18.一种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虚拟振动体位于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振动装置和布置在与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振动装置之间时,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确定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与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不同;以及
基于确定的振动值控制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
其中,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彼此分离并且提供对用户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振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控制虚拟振动体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周期性地移动,
确定步骤包括:基于对虚拟振动体的控制,确定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和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步骤包括:确定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与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幅度和振动频率相同,并且确定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定时与布置在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中的振动定时不同。
21.一种用于控制振动传递的设备,包括:
位置识别器,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识别虚拟振动体的位置、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以及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的位置;以及
振动装置控制器,根据振动值控制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以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感觉,
其中,虚拟振动体位于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振动装置和布置在与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振动装置之间,
其中,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彼此分离并且提供对用户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振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振动值确定器,用于根据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确定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23.一种控制振动传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使用至少一个处理器识别虚拟振动体的位置、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以及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的位置,以及
根据振动值控制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以向用户提供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感觉,
其中,虚拟振动体位于布置在第一区域中的第一振动装置和布置在与第一区域相对的第二区域中的第二振动装置之间,
其中,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彼此分离并且提供对用户身体的不同部位的振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虚拟振动体的移动的方向确定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的振动值。
CN201310013867.6A 2012-02-10 2013-01-15 控制振动装置之间的振动传递的设备和方法 Active CN1032463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13775A KR102024006B1 (ko) 2012-02-10 2012-02-10 진동 장치간 진동 전달을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KR10-2012-0013775 2012-0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6346A CN103246346A (zh) 2013-08-14
CN103246346B true CN103246346B (zh) 2018-01-30

Family

ID=47678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3867.6A Active CN103246346B (zh) 2012-02-10 2013-01-15 控制振动装置之间的振动传递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448627B2 (zh)
EP (1) EP2626770B1 (zh)
JP (1) JP6222934B2 (zh)
KR (1) KR102024006B1 (zh)
CN (1) CN1032463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6759B2 (ja) * 2013-08-23 2017-05-31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9164587B2 (en) * 2013-11-14 2015-10-20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spatialization system
US9619029B2 (en) 2013-11-14 2017-04-11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trigger control system
US9671826B2 (en) 2013-11-27 2017-06-06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ody-mediated digital content transfer and haptic feedback
US9248840B2 (en) 2013-12-20 2016-02-02 Immersion Corporation Gesture based input system in a vehicle with haptic feedback
JP6341417B2 (ja) 2014-06-10 2018-06-13 任天堂株式会社 振動生成システム、振動生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振動生成方法
CN104166482B (zh) * 2014-08-18 2020-04-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和输入装置
JP6483379B2 (ja) * 2014-09-10 2019-03-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触感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触感制御方法
KR102437373B1 (ko) 2014-10-31 2022-08-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상의 진동을 출력하는 포터블 디바이스 및 기계적 진동을 이용한 디바이스 간의 통신 방법
US10185396B2 (en) 2014-11-12 2019-01-22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trigger modification system
CN109661639B (zh) * 2016-09-08 2022-04-26 索尼公司 输出控制设备、输出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6597093B (zh) * 2016-11-28 2018-11-13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输电线路各档距间传递振动谱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JP6650890B2 (ja) 2017-01-06 2020-02-19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システム、ゲーム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ゲーム制御方法
JP6832712B2 (ja) * 2017-01-13 2021-02-24 任天堂株式会社 振動制御システム、振動制御装置、振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振動制御方法
JP7000683B2 (ja) * 2017-01-20 2022-01-19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123753B2 (en) * 2017-03-28 2018-11-13 Coleridge Design Associates Llc Haptic feedback and interface systems for reproducing internal body sounds
US10123764B2 (en) 2017-03-28 2018-11-13 Coleridge Design Associates Llc Vibro-acoustic transducer
JP6837921B2 (ja) 2017-06-02 2021-03-03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613267B2 (ja) 2017-06-02 2019-11-27 任天堂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JP6653293B2 (ja) 2017-06-05 2020-02-26 任天堂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07610678B (zh) * 2017-09-28 2021-06-29 胡振强 盲人助学钢琴
US10917180B2 (en) 2018-07-24 2021-02-0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trolling vibration output from a computing device
US11775071B1 (en) * 2022-03-08 2023-10-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aptic feedback from a computing accessory
CN117122902B (zh) * 2023-10-25 2024-02-0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振动交互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0978A (zh) * 2007-12-31 2010-12-08 苹果公司 电子设备中的触觉反馈
CN102111496A (zh) * 2009-12-24 2011-06-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便携终端中产生振动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40361A1 (en) * 1994-09-21 2003-02-27 Craig Thorne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tactile feedback via relatively low-burden and/or zero burden telemetry
JP2000501033A (ja) 1995-11-30 2000-02-02 ヴァーチャ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触覚をフィードバックする人間/機械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US6219032B1 (en) * 1995-12-01 2001-04-17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viding force feedback to a user of an interface device based on interactions of a controlled cursor with graphical elements in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6028593A (en) * 1995-12-01 2000-02-22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imulated physical interactions within computer generated environments
GB2339427A (en) * 1998-07-09 2000-01-26 Zeneca Ltd 3-Cyano-8-substituted-8-azabicyclo[3.2.1]octanes
EP1330811B1 (en) * 2000-09-28 2012-08-22 Immersion Corporation Directional tactile feedback for haptic feedback interface devices
US9457281B1 (en) * 2001-09-22 2016-10-04 Peter Ar-Fu Lam Electronics toy play set
US8010180B2 (en) * 2002-03-06 2011-08-30 Mako Surgical Corp. Haptic guidance system and method
CN104063056B (zh) 2006-04-06 2018-04-20 意美森公司 用于增强的触觉效果的系统和方法
JP2008122644A (ja) 2006-11-13 2008-05-29 Casio Comput Co Ltd 演奏教習システムおよび演奏教習方法
KR100868888B1 (ko) 2007-02-28 2008-11-14 강원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진동촉각 공간마우스 및 진동촉각 공간마우스 시스템
JP2008257295A (ja) * 2007-03-30 2008-10-23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触覚刺激提示方法
JP4395572B2 (ja) * 2007-04-13 2010-01-13 株式会社エスシーエー 形状記憶合金の機械振動を情報伝達手段とする触覚による情報伝達装置
JP2009294844A (ja) 2008-06-04 2009-12-17 Saitama Univ マウス及びマウスパッド
KR101474963B1 (ko) * 2008-07-01 2014-1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5302610B2 (ja) * 2008-10-01 2013-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
KR101049297B1 (ko) * 2008-12-11 2011-07-14 한국기술교육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디바이스에서 이동 진동파를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004259B1 (ko) 2009-01-21 2010-12-31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진동촉각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진동 방법
KR101234094B1 (ko) 2009-05-22 2013-02-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촉각 피드백을 제공하는 모션 기반 포인팅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190077113A (ko) * 2009-07-22 2019-07-02 임머숀 코퍼레이션 플랫폼에 걸쳐 햅틱 피드백을 갖는 상호작용 터치 스크린 게임 메타포
KR20110019144A (ko) * 2009-08-19 2011-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동 패턴 발생 장치 및 방법
JP2011090575A (ja) * 2009-10-23 2011-05-06 Ricoh Co Ltd 情報表示装置、情報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
KR101419150B1 (ko) * 2009-10-30 2014-07-11 고쿠리츠다이가쿠호우징 카가와다이가쿠 정보를 생체로 전달하는 장치
KR100970574B1 (ko) 2009-12-29 2010-07-16 (주)마이크로텍시스템 모바일기기용 게임 악세서리
JP2011183374A (ja) * 2010-02-10 2011-09-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子機器
KR101108145B1 (ko) 2010-05-07 2012-02-06 광주과학기술원 고해상도 타일드 디스플레이를 지원하는 햅틱기반 네트워크 가상환경 구현 장치 및 방법
CN103003775A (zh) 2010-06-28 2013-03-27 Tp视觉控股有限公司 增强内容观看体验
KR101307419B1 (ko) 2011-09-08 2013-09-11 국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햅틱 변환기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0978A (zh) * 2007-12-31 2010-12-08 苹果公司 电子设备中的触觉反馈
CN102111496A (zh) * 2009-12-24 2011-06-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便携终端中产生振动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26770B1 (en) 2019-04-03
CN103246346A (zh) 2013-08-14
EP2626770A1 (en) 2013-08-14
JP2013164845A (ja) 2013-08-22
US10152127B2 (en) 2018-12-11
KR20130092195A (ko) 2013-08-20
US9448627B2 (en) 2016-09-20
US20170052592A1 (en) 2017-02-23
US20130207792A1 (en) 2013-08-15
JP6222934B2 (ja) 2017-11-01
KR102024006B1 (ko)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6346B (zh) 控制振动装置之间的振动传递的设备和方法
KR102292522B1 (ko) 물리 엔진을 이용한 물리적 장난감 제어
Parisi A counterrevolution in the hands: The console controller as an ergonomic branding mechanism
CN105556423B (zh) 用于基于压力的触觉效果的系统和方法
KR101300429B1 (ko) 수동 및 능동 모드 간의 햅틱 피드백 기능을 시프트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205034A (zh) 使用手势创建三维图形
CN107930119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WO2019038888A1 (ja) 振動制御装置
JPWO2020090477A1 (ja) Vr酔い低減システム、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vr酔い低減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2425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relating to movement in a virtual reality environment
JP4114822B2 (ja) 画像生成装置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Cabaret et al. Perception of spatialized vibrotactile impacts in a hand-held tangible for virtual reality
JP5876600B1 (ja)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KR102154337B1 (ko) 맞춤형 햅틱 효과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시스템
JP7140465B2 (ja) ゲーム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ゲーム処理方法
JP4397410B2 (ja) 画像生成装置及び情報記憶媒体
JP6147357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KR102233004B1 (ko) 가상현실 노래방 인터랙션 방법 및 장치
JP2014142869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6903137B2 (ja) 振動制御装置
KR20200052540A (ko) 밀도를 이용한 포스 피드백 방법 및 시스템, 기계로 읽을 수 있는 저장 매체
KR20200129454A (ko) 이동 진동파를 제공할 수 있는 vr 또는 게임 컨트롤러 및 그 제어 방법, 이를 구비한 vr 시스템
JP3631890B2 (ja) 電子遊戯装置
CN116149474A (zh) 近眼显示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近眼显示设备
Babu et al. HelloHapticWorld: A haptics educational kit for interacting with robo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