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38608A - 一种含氟嘧菌酯与抗生素类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氟嘧菌酯与抗生素类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38608A CN103238608A CN2012100265291A CN201210026529A CN103238608A CN 103238608 A CN103238608 A CN 103238608A CN 2012100265291 A CN2012100265291 A CN 2012100265291A CN 201210026529 A CN201210026529 A CN 201210026529A CN 103238608 A CN103238608 A CN 1032386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luoxastrobin
- active component
- disease
- polyoxin
- jinggangmeisu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嘧菌酯与抗生素类的杀菌组合物,包括活性组分A与B,活性组分A选自氟嘧菌酯,活性组分B选自以下任意一种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且活性组分A、B的重量比为60∶1~1∶40。本发明组合物可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扩大了杀菌谱,对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病毒病、软腐病、叶霉病、枯萎病、霜霉病、恶苗病,香蕉叶斑病、苹果腐烂病都有较高活性;并且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减轻了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氟嘧菌酯与抗生素类的杀菌组合物在作物病害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氟嘧菌酯,相对分子质量:458.8,分子式:C21H16ClFN4O5。
氟嘧菌酯应用适期广,无论在真菌侵染早期如孢子萌发、芽管生长以及侵入叶部,还是在菌丝生长期都能提供非常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但对孢子萌发和初期侵染最有效。因具有的优异的内吸活性,它能被快速吸收,并能在叶部均匀地向顶部传递,故具有很好的耐雨水冲刷能力。
然而,在农业生产的实际过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病菌抗药性的产生。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病菌很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农药的复配效果都是加和效应,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复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显、增效比值很高的复配就更少了。经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将氟嘧菌酯和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复配后能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并且关于氟嘧菌酯和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复配的相关报道尚未公开。
发明内容
一种含氟嘧菌酯与抗生素类的杀菌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A、B重量比为60∶1~1∶40,所述的活性组分A选自氟嘧菌酯,活性组分B选自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中的一种。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40∶1~1∶2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嘧菌酯与井冈霉素的重量比为20∶1~1∶1。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嘧菌酯与多抗霉素的重量比为20∶1~1∶1。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嘧菌酯与春雷霉素的重量比为20∶1~1∶1。
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60∶1~1∶40。通常组合物中活性的重量百分含量为总重量的0.5~90%,较佳的为5%~85%。根据不同的制剂类型,活性组分含量范围有所不同。通常,液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1~70%活性物质,较佳地为5~50%;固体制剂含有按重量计5~85%的活性物质,较佳地为10~80%。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表面活性剂,以利于施用时活性成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制剂总重量的5~30%,余量为固体或液体稀释剂。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所选用的表面活性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可以选自分散剂、湿润剂、粘结剂或消泡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不同剂型,制剂中还可以含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崩解剂、抗冻剂等。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烷基萘磺酸盐、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嘧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嘧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稳定剂选自:BHT、亚磷酸三苯酯、环氧氯丙烷、有机酸、有机碱、酯类、醇类、抗氧剂、表面活性物、磷酸三丁酯、三乙醇胺、二乙醇胺、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经稀释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通常的加工方法制备,即将活性物质与液体溶剂或固体载体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分散剂、稳定剂、湿润剂、粘合剂、消泡剂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农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其中优选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微乳剂、水乳剂。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氟嘧菌酯0.1%~60%、活性成分B 0.1%~60%、分散剂5%~10%、湿润剂2%~10%、填料余量。
将活性成分氟嘧菌酯、活性成分B、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本发明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氟嘧菌酯0.1%~60%、活性成分B 0.1%~6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粘结剂1%~8%、填料余量。
将活性成分氟嘧菌酯、活性成分B、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再加入粘结剂等其它助剂,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水分散粒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活性成分氟嘧菌酯0.1%~50%、活性成分B 0.1%~5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1%~1%、粘结剂0.1%~2%、抗冻剂0.1%~8%、去离子水加至100%。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活性成分氟嘧菌酯、活性成分B,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本发明组合物的悬浮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悬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氟嘧菌酯0.1%~50%、有效活性成分B 0.1%~50%、乳化剂2%~12%,分散剂2%~10%、消泡剂0.1%~2%、增稠剂0.1%~2%、抗冻剂0.1%~8%、稳定剂0.05%~3%、水加至100%。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稳定剂经过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氟嘧菌酯原药,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氟嘧菌酯悬浮剂,然后将有效活性成分B原药、乳化剂及各种助剂用高速搅拌器直接乳化到悬浮剂中,制得本发明组合物悬乳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水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氟嘧菌酯0.1%~50%、活性成分B 0.1%~50%、溶剂2%~10%、乳化剂2%~12%,分散剂2%~10%、共乳化剂0.2%~5%、抗冻剂0.1%~8%、消泡剂0.1%~2%、增稠剂0.1%~2%,去离子水加至100%。
将上述配方中有原药、溶剂、乳化剂、共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去离子水、分散剂、抗冻剂、消泡剂、增稠剂混合在一起,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水相慢慢滴入油相,制成本发明组合物分散良好的水乳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微乳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氟嘧菌酯0.1%~50%、活性成分B 0.1%~50%,乳化剂5%~15%,溶剂2%~10%,抗冻剂5%~10%,稳定剂0.5%~3%,去离子水加至100%。
将上述配方中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入母液调制釜中,制得均匀油相,将去离子水、抗冻剂等混合均匀注入产品调制釜中,经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制成本发明组合物透明或半透明的微乳剂产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氟嘧菌酯和活性成分B复配后,具有明显持续增效作用;(2)扩大了杀菌谱,对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病毒病、软腐病、叶霉病、枯萎病、霜霉病、恶苗病,香蕉叶斑病、苹果腐烂病等病害均有较高活性;(3)本发明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易产生药害,便于运输及储藏;(4)减少了农药的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降解很快,减轻了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应用实施例一
实例1 30%氟嘧菌酯·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
氟嘧菌酯24%、井冈霉素6%、聚羧酸盐6%、润湿渗透剂F 4%、硅藻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30%氟嘧菌酯·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
实例2 61%氟嘧菌酯·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
氟嘧菌酯60%、井冈霉素1%、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8%、无患子粉5%、膨润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61%氟嘧菌酯·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
实例3 50%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水分散粒剂
氟嘧菌酯40%、井冈霉素10%、烷基萘磺酸盐9%、拉开粉BX 5%、碳酸氢钠2.5%、凹凸棒土加至100%,混合制得50%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水分散粒剂。
实例4 54%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水分散粒剂
氟嘧菌酯48%、井冈霉素6%、木质素磺酸盐6%、月桂醇硫酸钠4%、膨润土加至100%,混合制得54%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水分散粒剂。
实例5 15%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悬浮剂
氟嘧菌酯8%、井冈霉素7%、烷基苯磺酸钙盐5%、十二烷基硫酸钠4%、羟乙基纤维素1%、硅酮类化合物0.4%、丙二醇2%、水加至100%,混合制得15%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悬浮剂。
实例6 30%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悬浮剂
氟嘧菌酯20%、井冈霉素10%、双(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8%、润湿渗透剂F 3%、硅酮类0.2%、硅酸铝镁0.8%、二甘醇2.5%、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悬浮剂。实例720.5%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悬乳剂
氟嘧菌酯0.5%、井冈霉素2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7%、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黄原胶1.1%、聚乙二醇2.8%、硅油0.3%、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7%、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0.5%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悬乳剂。
实例8 35%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悬乳剂
氟嘧菌酯25%、井冈霉素10%、萘磺酸甲醛缩合物6%、拉开粉BX 5%、甲基纤维素0.9%、乙二醇3%、硅酮类化合物0.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8%、水加至100%,将前述配方料混合,混合制得35%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悬乳剂。
实例9 10%氟嘧菌酯·井冈霉素微乳剂
氟嘧菌酯5%、井冈霉素5%、甲苯4%、植物油6%、600#磷酸酯6%、三甘醇2%、C8~10脂肪醇类0.2%,去离子水加至100%,经混合制得10%氟嘧菌酯·井冈霉素微乳剂。
实例10 18%氟嘧菌酯·井冈霉素微乳剂
氟嘧菌酯6%、井冈霉素12%、环己酮7%、乙二醇甲醚3%、聚乙二醇2.1%、丙烯酸钠0.9%、蓖麻油聚氧乙烯醚7%、硅油0.1%,去离子水加至100%,经混合制得18%氟嘧菌酯·井冈霉素微乳剂。
实例11 18%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水乳剂
氟嘧菌酯10%、井冈霉素8%、三甲基环己烯酮5%、丙酮4%、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5%、丙二醇2.5%、硅酮类化合物0.4%,去离子水加至100%,经混合制得18%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水乳剂。
实例12 32%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水乳剂
氟嘧菌酯24%、井冈霉素8%、N-吡咯烷酮6%、甲醇7%、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7%、聚乙二醇2.6%、羟乙基纤维素0.8%、硅酮类0.2%,去离子水加至100%,经混合制得32%氟嘧菌酯·井冈霉素水乳剂。
实例13 30.5%氟嘧菌酯·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氟嘧菌酯30%、多抗霉素0.5%、木质素磺酸盐8%、茶枯6%、高岭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30.5%氟嘧菌酯·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实例14 50%氟嘧菌酯·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氟嘧菌酯40%、多抗霉素10%、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7%、皂角粉6%、硅藻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50%氟嘧菌酯·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实例15 36%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水分散粒剂
氟嘧菌酯32%、多抗霉素4%、烷基苯磺酸钙盐6%、润湿渗透剂F 6%、膨润土加至100%,混合制得36%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水分散粒剂。
实例16 60%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水分散粒剂
氟嘧菌酯40%、多抗霉素20%、聚羧酸盐9%、拉开粉BX 5%、硫酸铵2.5%、凹凸棒土加至100%,混合制得60%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水分散粒剂。
实例17 18%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悬浮剂
氟嘧菌酯12%、多抗霉素6%、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6%、蚕沙5%、甲基纤维素0.7%、硅油0.2%、三甘醇3%、水加至100%,混合制得18%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悬浮剂。
实例18 35%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悬浮剂
氟嘧菌酯20%、多抗霉素15%、木质素磺酸盐7%、无患子粉5%、硅油0.2%、硅酸铝镁0.8%、丙二醇2%、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5%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悬浮剂。
实例19 25%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悬乳剂
氟嘧菌酯20%、多抗霉素5%、聚羧酸盐6%、月桂醇硫酸钠4%、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基醚8%、黄原胶0.9%、二甘醇2.5%、硅酮类化合物0.2%、水加至100%,将前述配方料混合,即制得25%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悬乳剂。
实例20 40%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悬乳剂
氟嘧菌酯25%、多抗霉素15%、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8%、无患子粉6%、甲基纤维素1%、聚乙二醇2.1%、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6%、水加至100%,将前述配方料混合,即制得40%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悬乳剂。
实例21 20%氟嘧菌酯·多抗霉素微乳剂
氟嘧菌酯10%、多抗霉素10%、丙醇4%、N,N-二甲基甲酰胺5%、苯乙基酚聚氧乙基聚丙烯基醚8%、硅酸铝镁0.7%、乙二醇2%、硅酮类化合物0.1%,去离子水补足100%,混合制得20%氟嘧菌酯·多抗霉素微乳剂。
实例22 25%氟嘧菌酯·多抗霉素微乳剂
氟嘧菌酯10%、多抗霉素15%、N-辛基吡咯烷酮6%、甲苯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三甘醇2.8%、C8~10脂肪醇类0.2%,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25%氟嘧菌酯·多抗霉素微乳剂。
实例23 12%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水乳剂
氟嘧菌酯4%、多抗霉素8%、环己酮6%、植物油5%、乙二醇2.6%、烷基联苯醚二磺酸镁盐7%、硅酮类化合物0.3%,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12%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水乳剂。
实例24 20%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水乳剂
氟嘧菌酯15%、多抗霉素5%、N-辛基吡咯烷酮5%、甲苯6%、甲基纤维素1.1%、丙三醇2.5%、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7%、硅油0.2%,去离子水补足100%,制得20%氟嘧菌酯·多抗霉素水乳剂。
实例25 30%氟嘧菌酯·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氟嘧菌酯27%、春雷霉素3%、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十二烷基硫酸钠4%、凹凸棒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30%氟嘧菌酯·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实例26 60%氟嘧菌酯·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氟嘧菌酯50%、春雷霉素10%、聚羧酸盐7%、月桂醇硫酸钠5%、硅藻土加至10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60%氟嘧菌酯·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实例27 30%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
氟嘧菌酯25%、春雷霉素5%、烷基苯磺酸钙盐6%、十二烷基苯磺酸钠4%、氯化铝2.8%、高岭土加至100%,混合制得30%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
实例28 48%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
氟嘧菌酯42%、春雷霉素6%、木质素磺酸盐8%、月桂醇硫酸钠7%、膨润土加至100%,混合制得48%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水分散粒剂。
实例29 20%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悬浮剂
氟嘧菌酯15%、春雷霉素5%、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5%、无患子粉4%、硅油0.2%、聚乙烯吡咯烷酮1.7%、丙三醇1.4%、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0%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悬浮剂。
实例30 24%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悬浮剂
氟嘧菌酯20%、春雷霉素4%、芳基酚聚氧乙烯丁二酸酯磺酸盐6%、拉开粉BX 4%、硅酮类化合物0.1%、黄原胶1%、二甘醇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4%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悬浮剂。
实例31 20%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悬乳剂
氟嘧菌酯16%、春雷霉素4%、木质素磺酸盐7%、皂角粉5%、C8~10脂肪醇类0.2%、聚乙二醇2%、羟乙基纤维素1.1%、烷基芳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8%,水加至100%,混合制得20%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悬乳剂。
实例32 30.5%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悬乳剂
氟嘧菌酯30%、春雷霉素0.5%、烷基苯磺酸钙盐8%,润湿渗透剂F 6%、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3%、乙二醇1.4%、硅酮类化合物0.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水加至100%,混合制得30.5%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悬乳剂。
实例33 11%氟嘧菌酯·春雷霉素微乳剂
氟嘧菌酯1%、春雷霉素10%、甲苯7%、环己酮5%、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8%、聚乙二醇2.8%、硅酸铝镁1.9%、硅油0.3%,去离子水加至100%,混合制得11%氟嘧菌酯·春雷霉素微乳剂。
实例34 36%氟嘧菌酯·春雷霉素微乳剂
氟嘧菌酯30%、春雷霉素6%、丙醇7%、N-吡咯烷酮9%、甲基纤维素0.9%、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5%、二甘醇2.5%、硅酮类化合物0.1%,去离子水补足100%,制得36%氟嘧菌酯·春雷霉素微乳剂。
实例35 4%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水乳剂
氟嘧菌酯2%、春雷霉素2%、植物油5%、甲苯7%、苯基酚聚氧乙基醚8%、丙二醇2.1%、丙烯酸钠0.8%、硅油0.3%,去离子水补足100%,制得4%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水乳剂。
实例36 40%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水乳剂
氟嘧菌酯30%、春雷霉素10%、丙酮5%、甲苯6%、烷基苯磺酸钙6%、乙二醇2%、羟乙基纤维素1%、硅酮类0.2%,去离子水加至100%,制得40%氟嘧菌酯·春雷霉素水乳剂。
本发明的可湿性粉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水分散粒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悬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水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的微乳剂主要技术指标: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氟嘧菌酯与活性成分B(B选自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之一种)复配对作物病害室内毒力测定。
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别设5个剂量处理,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作物病菌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b分别为活性成分氟嘧菌酯和活性成分B(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A 为氟嘧菌酯;
B 为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中的一种。
实施应用例二
氟嘧菌酯与井冈霉素复配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嘧菌酯、井冈霉素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3氟嘧菌酯、井冈霉素及其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3可知,氟嘧菌酯、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的EC50分别为1.45mg/L和0.69mg/L。氟嘧菌酯与井冈霉素配比在60∶1至1∶4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嘧菌酯与井冈霉素两者在60∶1至1∶4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8∶1至1∶2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其中当氟嘧菌酯与井冈霉素重量比为2∶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试验发现,当氟嘧菌酯与井冈霉素的配比在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时对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病毒病、软腐病、叶霉病、枯萎病、霜霉病、恶苗病,香蕉叶斑病、苹果腐烂病,增效作用明显,增效比值均大于1.5。
实施应用例三
氟嘧菌酯与多抗霉素复配对黄瓜霜霉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嘧菌酯、多抗霉素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4氟嘧菌酯、多抗霉素及其复配对黄瓜霜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4可知,氟嘧菌酯、多抗霉素对黄瓜霜霉病的EC50分别为1.63mg/L和0.76mg/L。氟嘧菌酯与多抗霉素配比在60∶1至1∶4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嘧菌酯与多抗霉素两者在60∶1至1∶4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8∶1至1∶2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其中当氟嘧菌酯与多抗霉素重量比为2∶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试验发现,当氟嘧菌酯与多抗霉素的配比在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时对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病毒病、软腐病、叶霉病、枯萎病、霜霉病、恶苗病,香蕉叶斑病、苹果腐烂病,增效作用明显,增效比值均大于1.5。
实施应用例四:
氟嘧菌酯与春雷霉素复配对水稻稻瘟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计:经过预备试验确定氟嘧菌酯、春雷霉素原药及二者不同配比混剂的有效抑制浓度范围。
毒力测定结果
表5氟嘧菌酯、春雷霉素及其复配对水稻稻瘟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5可知,氟嘧菌酯、春雷霉素对水稻稻瘟病的EC50分别为1.52mg/L和0.39mg/L。氟嘧菌酯与春雷霉素比在60∶1至1∶40时,增效比值SR均大于1.5,说明氟嘧菌酯与春雷霉素两者在60∶1至1∶40范围内混配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尤其是当二者的配比在15∶1至1∶5时,增效作用更为明显突出,其中当氟嘧菌酯与春雷霉素重量比为5∶1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试验发现,当氟嘧菌酯与春雷霉素的配比在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1∶10时对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病毒病、软腐病、叶霉病、枯萎病、霜霉病、恶苗病,香蕉叶斑病、苹果腐烂病,增效作用明显,增效比值均大于1.5。
应用实施例五氟嘧菌酯与井冈霉素及其复配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广西省南宁市郊区,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10%氟嘧菌酯乳油(市购)、5%井冈霉素水剂(市购)。
药前调查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于发病初期施药,7日后第二次施药,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6氟嘧菌酯、井冈霉素及其复配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试验
由表6可以看出,氟嘧菌酯与井冈霉素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经过在全国各地的试验发现,氟嘧菌酯与井冈霉素复配同时对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病毒病、软腐病、叶霉病、枯萎病、霜霉病、恶苗病,香蕉叶斑病、苹果腐烂病等病害的防效均在95%以上,防效优于对照药剂,增效作用明显。
应用实施例六氟嘧菌酯与多抗霉素及其复配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礼泉县西张堡乡,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10%氟嘧菌酯乳油(市购)、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市购)。
药前调查黄瓜霜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10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7氟嘧菌酯、多抗霉素及其复配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
由表7可以看出,氟嘧菌酯与多抗霉素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经过在全国各地的试验发现,氟嘧菌酯与多抗霉素复配同时对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病毒病、软腐病、叶霉病、枯萎病、霜霉病、恶苗病,香蕉叶斑病、苹果腐烂病等病害的防效均在95%以上,防效优于对照药剂,增效作用明显。
应用实施例七氟嘧菌酯与春雷霉素及其复配防治水稻稻瘟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长安区,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10%氟嘧菌酯乳油(市购)、2%春雷霉素水剂(市购)。
药前调查水稻稻瘟病病情指数,于发病初期施药,7日后第二次施药,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8氟嘧菌酯、春雷霉素及其复配防治水稻稻瘟病药效试验
由表8可以看出,氟嘧菌酯与春雷霉素复配后能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单剂的防效。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不良影响,经过在全国各地的试验发现,氟嘧菌酯与春雷霉素复配同时对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病毒病、软腐病、叶霉病、枯萎病、霜霉病、恶苗病,香蕉叶斑病、苹果腐烂病等病害的防效均在95%以上,防效优于对照药剂,增效作用明显。
Claims (8)
1.一种含氟嘧菌酯与抗生素类的杀菌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助剂以及填料,其特征在于:活性组分A、B重量比为60∶1~1∶40,所述的活性组分A选自氟嘧菌酯,活性组分B选自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B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比为40∶1~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嘧菌酯与井冈霉素的重量比为20∶1~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嘧菌酯与多抗霉素的重量比为20∶1~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嘧菌酯与春雷霉素的重量比为20∶1~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悬乳剂、微乳剂、水乳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蔬菜、果树上的病害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害包括锈病、颖枯病、网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角斑病、水稻白叶枯病、病毒病、软腐病、叶霉病、枯萎病、霜霉病、恶苗病,香蕉叶斑病、苹果腐烂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265291A CN103238608A (zh) | 2012-02-08 | 2012-02-08 | 一种含氟嘧菌酯与抗生素类的杀菌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0265291A CN103238608A (zh) | 2012-02-08 | 2012-02-08 | 一种含氟嘧菌酯与抗生素类的杀菌组合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38608A true CN103238608A (zh) | 2013-08-14 |
Family
ID=48918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0265291A Pending CN103238608A (zh) | 2012-02-08 | 2012-02-08 | 一种含氟嘧菌酯与抗生素类的杀菌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38608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42832A (zh) * | 2016-08-29 | 2017-01-25 | 田文华 | 一种含氟嘧菌酯和大黄素甲醚的杀菌组合物 |
CN106614669A (zh) * | 2016-08-29 | 2017-05-10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嘧菌酯和代森锌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7691456A (zh) * | 2017-09-15 | 2018-02-16 | 安徽古尔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氟嘧菌酯和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
EP3888464A1 (en) * | 2020-04-02 | 2021-10-06 | Rotam Agrochem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 Plant protection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penetration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15865A1 (en) * | 2004-08-12 | 2006-02-16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Fungicidal compositions |
CN101039578A (zh) * | 2004-10-12 | 2007-09-19 |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 含氟嘧菌酯的杀菌活性组分结合物 |
CN102256492A (zh) * | 2008-12-16 | 2011-11-23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协同增效杀真菌混合物 |
-
2012
- 2012-02-08 CN CN2012100265291A patent/CN10323860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15865A1 (en) * | 2004-08-12 | 2006-02-16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Fungicidal compositions |
CN101039578A (zh) * | 2004-10-12 | 2007-09-19 | 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 含氟嘧菌酯的杀菌活性组分结合物 |
CN102256492A (zh) * | 2008-12-16 | 2011-11-23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协同增效杀真菌混合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薛玉华: "应用多抗霉素生产绿色蔬菜", 《农药市场信息》, no. 15, 31 December 2010 (2010-12-31), pages 39 - 40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42832A (zh) * | 2016-08-29 | 2017-01-25 | 田文华 | 一种含氟嘧菌酯和大黄素甲醚的杀菌组合物 |
CN106614669A (zh) * | 2016-08-29 | 2017-05-10 | 南京华洲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含氟嘧菌酯和代森锌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CN107691456A (zh) * | 2017-09-15 | 2018-02-16 | 安徽古尔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氟嘧菌酯和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
CN107691456B (zh) * | 2017-09-15 | 2020-10-02 | 陕西大成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氟嘧菌酯和申嗪霉素的杀菌组合物 |
EP3888464A1 (en) * | 2020-04-02 | 2021-10-06 | Rotam Agrochem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 Plant protection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penetration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24822B (zh) | 一种含氯溴异氰尿酸与抗生素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258039A (zh) | 一种含丙硫菌唑与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334493B (zh) | 一种含氟吡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210309A (zh) | 一种含有啶氧菌酯与三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204536A (zh) | 一种含有啶氧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369939A (zh) | 一种含氟吡菌胺与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365956A (zh) | 一种含氟吡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428934B (zh) | 一种含烯丙苯噻唑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238608A (zh) | 一种含氟嘧菌酯与抗生素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057908B (zh) | 一种含二氰蒽醌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239863B (zh) | 一种含有啶氧菌酯与硫代氨基甲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396484A (zh) | 一种含异菌脲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057913B (zh) | 一种含有氟菌唑与三唑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428953A (zh) | 一种含硅噻菌胺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238621A (zh) | 一种含硅噻菌胺与三唑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845442B (zh) | 一种含多抗霉素与异丙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197820A (zh) | 一种含有啶氧菌酯与苯并咪唑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217619B (zh) | 一种含烯肟菌酯与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150683B (zh) | 一种含有腈苯唑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 |
CN102037974B (zh) | 一种含灭菌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204544A (zh) | 一种含有啶氧菌酯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 |
CN102165957B (zh) | 一种含有腈苯唑与三唑类化合物的增效杀菌组合物 | |
CN102217618B (zh) | 一种含肟菌酯与抗生素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057916A (zh) | 一种含有腈苯唑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067862A (zh) | 一种含有种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