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9760A - 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9760A
CN103229760A CN2013101570188A CN201310157018A CN103229760A CN 103229760 A CN103229760 A CN 103229760A CN 2013101570188 A CN2013101570188 A CN 2013101570188A CN 201310157018 A CN201310157018 A CN 201310157018A CN 103229760 A CN103229760 A CN 103229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at
herbicide
field
weeds
killer herbic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570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笑宇
周洪友
赵桂琴
刘景辉
伊卫东
谷雪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15701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2976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229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9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它使用的除草剂田普为450g/L二甲戊灵微胶囊剂,用药量为2250~2700mL/hm2,水用量为675~900kg/hm2。播后苗前土壤喷施,施用前先平整土地,保证充分封闭,施用后避免破坏药土层。播种前浅耕10~12cm,除去部分杂草。下透雨或浇水后施用,用药保证形成2~3cm厚的药土层。燕麦播种的行间距控制在12~15cm。在播种期内适当晚播。本方法除草效果好,可直接用于燕麦田除草,对禾本科草、黎、马齿苋、猪毛菜防效显著。对燕麦品质和环境影响小,且具有增产作用。

Description

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技术,特别指一种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
背景技术
燕麦是一种重要的粮、经、饲及药多用途作物,属于世界性栽培作物。我国是裸燕麦的发源地,种植历史悠久,燕麦在产区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些年,我国燕麦产业发展较快,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的冷凉地区。随着燕麦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杂草问题成为影响燕麦生产的重要因素。杂草根系庞大吸取水肥能力极强,与燕麦争水、肥及光能,严重降低了燕麦的产量和品质,并妨碍收割脱粒。有的地区杂草群落庞大,整体危害较重;有的地区由于多年连作,杂草群落发生变化,个别优势杂草危害严重。燕麦田主要分布的是旱生杂草,如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黎(Chenopodium alb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exus)、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等。在西部地区5月中旬至6月上旬,燕麦生长期间遇雨水杂草成批长出。目前,在燕麦种植区,有很多农户不采取任何除草措施,造成大量减产。危害严重时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但是成本过高。化学除草剂以其省工、省时不损伤农作物的特点已成为农业增产的有利措施之一。迄今为止,我国尚未有燕麦田注册的除草剂,没有专门针对燕麦田禾本科草的除草剂可以使用。燕麦田除草主要沿用小麦田的方法,而燕麦与小麦的种植地区以及对除草剂的敏感性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其除草效果很不稳定,给燕麦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燕麦田的禾本科草,使用除禾本科草的苗期喷雾处理的除草剂,药害严重。值得一提的是,燕麦生产中有的使用除草剂2,4-D丁酯,防效虽好,但是田间观察,该除草剂会引起生长植株根部畸形,根长势慢,根系减少,分蘖减少,籽粒较秕,带壳率增加,降低燕麦的品质和产量。近几年也有一些关于燕麦田除草剂使用的报道,但是单独使用除草剂也很难达到最佳的除草效果。因此,从生态除草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农业栽培措施控草的作用,并结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寻找燕麦田的环保、安全、高效的综合除草剂技术是燕麦生产的迫切需求。
除草剂田普是45%微胶囊剂(CS),是德国巴斯夫(BASF)公司开发的二甲戊灵新型除草剂。微胶囊剂最显著的特点是能控制农药有效成分缓慢释放,增加对作物的安全性,延长药剂的有效期,巩固防治效果。另外,田普以水作为基质,避免了传统乳油剂型中有机溶剂对作物根部的伤害。田普为二硝基苯胺类土壤封闭性除草剂,作用机理是抑制芽尖、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有丝分裂。可用于多种蔬菜及棉花、花生、大豆、玉米、水稻、马铃薯、胡萝卜等70多种旱田作物。但是在燕麦田未见有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即使用活性高、成本低、杀草谱广、安全性好、低残留、操作简单、增产作用明显的环境友好型除草剂,并结合使用合理的农业栽培措施,使除草效果最佳、产量效益最大化。使用除草剂田普,结合使用调整播期和土壤湿度,控制行间距以及播种前浅耕的农业栽培措施控制燕麦田杂草。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如下方案来实现: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其特征是,应用于旱地燕麦田的除草剂田普为450g/L二甲戊灵微胶囊剂,用药量为2250~2700mL/hm2,用水量为675~900kg/hm2。施用前先平整土地,保证充分封闭。播种前浅耕10~12cm,除去出苗的部分杂草。下透雨或浇水后施用除草剂田普,用药后不能破坏土层,保证形成2~3cm厚的药土层,除草剂现用现兑。行距控制在12~15cm。在播种期内适当晚播。
本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在播种期内适当晚播。在西部燕麦种植区播种时间应控制在5月20日至6月1日。晚播播种时,部分杂草已经出苗,播种操作就能除去部分杂草,且晚播气温已经较高,杂草出芽快而整齐,在喷施除草剂初期就能一次性除去杂草。如果燕麦播种过早,在生长后期接近成熟的阶段,天气仍较热如遇雨水较多,由于燕麦苗枯黄发干,失去竞争力,田间杂草成为主要的生长类群,长势加快,对燕麦危害也非常严重。甚至在收获后,已经长出地面的杂草由于没有燕麦苗的竞争和遮挡,生长加速,部分杂草种子以及落在地里的燕麦种子继续萌发生长,产生大量种子,会造成第二年杂草危害严重(图1)。
应用本燕麦田综合除草技术需合理密植,通过控制行距,以苗压草来控制杂草。由于西部地区地力较差,行距应控制在15cm,种子用量20kg/亩,既能封垄,遮挡住杂草,增加燕麦苗的竞争优势,又能使燕麦苗适当分蘖,产量达到最高。
应用本燕麦田综合除草技术播种之前浅耕10cm,能除去大部分前期生长的杂草。前期生长的杂草是危害燕麦田的主要杂草,后期生长的杂草由于燕麦苗的遮挡危害较轻。浅耕还能使大部分杂草种子处于耕作层,如下透雨或浇水后,多数杂草快速出苗,出苗整齐,在除草剂喷施早期能一次性控制杂草。
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中重点使用的除草剂田普除草效果好,杀草谱广,对旱地几种主要杂草黎、猪毛菜和狗尾草等效果显著,尤其对禾本科草具有较好的防除作用,解决了燕麦田中不能使用除禾草的除草剂这个难题。除草剂田普对燕麦安全性好、无药害、残效期适中,一次使用基本保持当季燕麦免受杂草危害,且对环境影响小、无残留,对下茬作物无风险,具有增产作用。2.本发明作为一种用于西北寒冷地区的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从生态除草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农业栽培措施的控草作用。播前浇水浅耕及晚播的措施能除去前期危害较重的大部分杂草;控制行距,以苗压草,再结合使用除草剂,能控制整个生长期的杂草,效果显著。本发明大大节省了劳动力,使产量、效益最大化,是一种极具开发和应用前景的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早播收获后的田间杂草。
图2为播种后50d行距为25cm时的垄间杂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做作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除草剂田普的田间防效试验
于2010年和2012年在内蒙古萨拉齐、清水河、武川县多个点进行除草剂田普的田间防效试验。用药量设为2250mL/hm2、2700mL/hm2,用水量设为675kg/hm2、900kg/hm2,播后苗前土壤喷雾处理。于施药后25d和45d调查除草剂对燕麦的安全性和除草效果,收获后测定产量。经田间观察植株表现,及所测株高和株密度结果显示,各使用量对燕麦均安全,没有药害。25d和45d调查总草株数防效均在81.41%以上,最高达93.45%,对禾本科草的株数防效均在88.97%以上,最高的达到100%,对田间主要杂草,黎、马齿苋、苍耳防效显著。产量测定结果显示,该除草剂增产作用明显,最高增产效率达20.00%。
株数防效用下列公式计算:
株数防效=对照株数-处理株数/对照株数×100%
实施例2:不同播期对燕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影响
于2010年和2012年在内蒙古武川上秃亥和毛黑沟村进行不同播期对燕麦田杂草发生的影响试验,在5月份共设5个播期,7月11日调查各播期燕麦田杂草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随播种时间的推后,田间几种主要的杂草的相对密度逐渐减小,最后一个播期杂草的相对密度最小。
表1不同播期下燕麦田几种主要杂草的相对密度(上秃亥)
Figure BSA00000887374600051
相对密度:某杂草平均密度与各种杂草密度之和的比值。
实施例3:不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杂草发生的影响
2012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萨拉齐试验基地和武川县毛黑沟村进行了不同行距对燕麦田杂草影响的试验,共设10cm、15cm、20cm、25cm及30cm几个行间距,调查了杂草发生情况,收获后测产。发现,在行距大于20cm时田间杂草相对较多;大于25cm时杂草在垄间成行长出(图2),后期难以控制;15cm是最佳行距,杂草相对较少,产量也较高。
实施例4:除草剂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进行的田间试验,在施用二种除草剂后0d、25d、45d及收获后取土样测定衡量土壤质量的几个指标,即土壤微生物量、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施用除草剂后土壤微生物量及几种酶活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该除草剂对土壤质量影响小,属于环境友好型除草剂。
实施例5:除草剂对燕麦质量的影响
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进行的田间试验,收获后取燕麦籽粒进行燕麦品质的测定,共测定了5个指标,分别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和Vc。结果表明,施用除草剂后衡量燕麦质量的指标都没有明显的变化,除草剂对燕麦品质无不良影响。

Claims (1)

1.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旱地燕麦田的除草剂田普为450g/L二甲戊灵微胶囊剂,用药量为2250~2700mL/hm2,水用量为675~900kg/hm2,播种前浅耕10~12cm,除去出苗的部分杂草,下透雨或浇水后施用除草剂田普,用药后形成2~3cm厚的药土层,行距控制在12~15cm,在播种期内适当晚播。
CN2013101570188A 2013-04-15 2013-04-15 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 Pending CN1032297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70188A CN103229760A (zh) 2013-04-15 2013-04-15 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70188A CN103229760A (zh) 2013-04-15 2013-04-15 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9760A true CN103229760A (zh) 2013-08-07

Family

ID=48877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570188A Pending CN103229760A (zh) 2013-04-15 2013-04-15 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2976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4611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中国北方燕麦田间杂草防治技术及适用的除草剂
CN110876329A (zh) * 2019-12-19 2020-03-13 秦敬波 一种黄芩控草方法
CN112998002A (zh) * 2021-03-06 2021-06-22 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荞麦田的除草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7908A (zh) * 2007-07-16 2008-01-23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小麦田杂草控制方法
CN101243789A (zh) * 2008-03-21 2008-08-20 卢秀清 藕田除草方法
CN101379926A (zh) * 2008-10-14 2009-03-1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茶园杂草的控制方法
CN102017879A (zh) * 2010-09-20 2011-04-20 新疆农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苜蓿幼苗防除杂草的有效方法
CN102835227A (zh) * 2011-06-23 2012-12-26 庞兵 高寒地区燕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07908A (zh) * 2007-07-16 2008-01-23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小麦田杂草控制方法
CN101243789A (zh) * 2008-03-21 2008-08-20 卢秀清 藕田除草方法
CN101379926A (zh) * 2008-10-14 2009-03-1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茶园杂草的控制方法
CN102017879A (zh) * 2010-09-20 2011-04-20 新疆农业大学 一种适用于苜蓿幼苗防除杂草的有效方法
CN102835227A (zh) * 2011-06-23 2012-12-26 庞兵 高寒地区燕麦的高产栽培技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高明等: "45%二甲戊灵微胶囊剂防除冬小麦田杂草试验", 《现代农药》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4611A (zh) * 2015-11-27 2017-06-09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 中国北方燕麦田间杂草防治技术及适用的除草剂
CN110876329A (zh) * 2019-12-19 2020-03-13 秦敬波 一种黄芩控草方法
CN110876329B (zh) * 2019-12-19 2021-12-31 秦敬波 一种黄芩控草方法
CN112998002A (zh) * 2021-03-06 2021-06-22 通辽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荞麦田的除草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101716A4 (en) A Sustainable Planting Mode Based on Intercropping of Wheat and Maize with Green Manure
CN103609319B (zh) 华北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休闲种植方法
US10278341B2 (en) Method of drip irrigation under plastic film for rice cropping
CN102124898B (zh) 一种机械化收获冬油菜的方法
CN103598051B (zh) 水稻固定厢沟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方法
CN105191654A (zh) 一种玉米与饭豆间作的栽培方法
CN101233841B (zh) 直播、套播稻田中杂草稻及杂草的防除方法
CN106358748A (zh) 一种基于秸秆还田的旱地春玉米种植方法
Kar et al. Productivity trade-off with different water regimes and genotypes of rice under non-puddled conditions in Eastern India
CN102273368A (zh) 油菜花荚期还田做绿肥提高水稻产量的种植方法
CN105660108A (zh) 一种半干旱区紫花苜蓿高产栽培方法
Ali et al. Performance of late sown wheat crop under different planting geometries and irrigation regimes in arid climate
CN106613233A (zh) 一种盐碱地油葵花生间作高产的栽培方法
CN105532206A (zh) 一种绿豆高产栽培的新技术
CN110150058A (zh) 一种油稻两熟区油菜丰产高效栽培的方法
CN112243813A (zh) 一种寒地玉米与大豆立体带状复合套种间作栽培方法
CN108713435A (zh) 一种有机茶的栽培方法
CN104855086A (zh) 苏北沙潮土地区冬至前后播种稻茬小麦的栽培方法
CN104718967A (zh) 春小麦田夏秋闲地复种燕麦的方法
CN107172983B (zh) 冬小麦的节水丰产栽培方法
CN103229760A (zh) 燕麦田综合除草方法
CN104285652A (zh) 一种贝母套种油葵的栽培方法
CN109452107A (zh) 一种旱地玉米调温抗旱保护性耕作方法
Dhakad et al. Influence of seed-cum-fertilizer drill machine on the growth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soybean (Glycine max L.) at farmer's fields.
CN110367052A (zh) 一种野菊花的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