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9135A - 计算机系统和数据转移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计算机系统和数据转移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29135A CN103229135A CN2011800568635A CN201180056863A CN103229135A CN 103229135 A CN103229135 A CN 103229135A CN 2011800568635 A CN2011800568635 A CN 2011800568635A CN 201180056863 A CN201180056863 A CN 201180056863A CN 103229135 A CN103229135 A CN 1032291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fer
- data
- transfer destination
- control module
- destination gr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7—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availabi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5—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changing the path, e.g. traffic rerouting, path reconfigur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46—Horizontal data movement in storage systems, i.e. moving data in between storage devices or systems
- G06F3/0647—Migration mechanis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62—Virtualisation aspects
- G06F3/0665—Virtualisation aspects at area level, e.g. provisioning of virtual or logical volum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在不依赖于主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配置的情况下,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形成路径,并且在保持最新数据的同时在存储装置之间转移具有复制功能的多个卷。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主机计算机以及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其中,该第二存储装置将多个转移源卷虚拟化为多个转移目的地卷,并且将其提供给主机计算机;并且如果第二存储装置接收到针对每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输入/输出请求,则经由每个转移目的地卷将数据反映在每个转移源卷中,并且主机计算机取消通往每个转移源卷的路径,并且登记通往每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路径;并且如果第二存储装置接收到写入请求,则将写入数据写入到每个转移目的地卷和每个转移源卷,并且转移复制处理控制信息和数据,直至转移处理终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系统和数据转移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适合在存储装置之间的数据转移中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一种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的可能配置是聚集要被视作一个系统的多个存储装置的配置。在这样的系统配置的可能示例中,存在一种可能的示例,在该示例中,随着存储装置的数目的增加,出于在存储装置之间的负载均衡的目的,特定存储装置的卷(volume)可能被转移到另一存储装置。
关于这样的计算机系统,期望能够在不停止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情况下转移卷。如果对转移源存储装置处的转移源卷应用复制功能,则期望该复制功能处理在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处也应当继续。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在不停止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的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的情况下在存储装置之间转移卷,使得在转移源存储装置处执行的复制功能处理在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处继续。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Kokai)公开No.2007-11522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关于专利文献1的方法,在主机计算机或网络设备中的替代路径程序将从主机计算机接收的输入/输出请求的接收方从转移源存储装置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当执行这样的转移时,替代路径程序执行特殊控制以在不通过向转移源存储装置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同时发出输入/输出请求的状态的情况下转移输入/输出请求接收方,以便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然而,如果由于原始使用的替代路径程序具有标准类型而导致无法执行上述特殊控制,则有必要替换该替代路径程序。当这样做时,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的数据发送和接收需要被停止。
而且,专利文献1的方法在主机计算机将输入/输出请求接收方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之后无法保持转移源卷的数据是最新的。因此,如果在转移期间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中发生了故障,则转移源存储装置的数据无法用于从该故障中恢复。
鉴于上述问题设计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和数据转移方法,该计算机系统和数据转移方法能够:在不依赖于主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配置的情况下,形成用于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转移卷的路径;以及在保持卷的数据是最新的同时,将作为本地复制的目标的多个卷从转移源存储装置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
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本发明包括:主机计算机、以及经由网络与主机计算机连接的第一存储装置和第二存储装置;其中,第一存储装置控制在构成复制处理目标的多个转移源卷之间的复制处理,并且存储用于该复制处理的控制信息;其中,第二控制单元将多个转移源卷虚拟化为属于第二存储装置的多个转移目的地卷,并且将它们提供给主机计算机;并且如果第二存储装置从主机计算机接收到对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输入/输出请求,则第二存储装置控制经由多个转移目的地卷输入到多个虚拟化的转移源卷以及经由多个转移目的地卷从多个虚拟化的转移源卷输出的数据;另一方面,如果第二存储装置向主机计算机提供多个虚拟化的转移目的地卷,则主机计算机将通往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路径登记为通往多个转移源卷的替代路径,取消对通往多个转移源卷的路径的登记,并且基于所登记的路径将输入/输出请求的接收方从第一存储装置改变为第二存储装置;并且其中,如果第二存储装置经由所登记的路径接收到作为对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输入/输出请求的写入请求,则在第二存储装置执行用于将写入数据写入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和多个转移源卷的处理,直至用于转移转移目标卷的转移处理终止的情况下,第二存储装置执行控制信息转移处理和数据转移处理作为用于转移转移目标卷的转移处理,该控制信息转移处理用于将由第一存储装置存储的用于复制处理的控制信息转移到第二存储装置,该数据转移处理用于将存储在各个转移源卷中的数据转移到各个转移目的地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不依赖于主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配置的情况下,形成用于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转移卷的路径,并且可以在保持这些卷的数据是最新的同时,将作为本地复制的目标的多个卷从转移源存储装置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整体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在转移源存储装置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中的存储区域的层级结构的配置图。
图3是在原理上示出用于转移源存储装置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的存储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
图4是在原理上示出逻辑单元管理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
图5是在原理上示出逻辑设备管理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
图6是在原理上示出虚拟设备管理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
图7是在原理上示出高速缓存管理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
图8是在原理上示出本地复制管理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
图9是在原理上示出用于主机计算机的存储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
图10是在原理上示出用于管理计算机的存储器的数据结构的数据配置图。
图11是在原理上示图输入/输出请求接收方转移处理的示意图。
图12是在原理上示出本地复制转移处理的示意图。
图13是在原理上示出数据转移处理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用于卷转移命令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用于转移源卷虚拟化开始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用于读取/写入高速缓存关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用于替代路径登记和登记取消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用于读取高速缓存开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9是用于复制处理转移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用于数据转移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21是用于写入高速缓存开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22是用于转移源卷虚拟化终止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用于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进行的读取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用于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进行的写入取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25是在原理上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卷转移处理的示意图。
图2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卷转移命令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整体配置的框图。
图28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用于转移源存储装置的存储器和用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的存储器的数据结构图。
图29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远程复制管理表的数据结构图。
图30是在原理上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卷转移处理的示意图。
图31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用于卷转移命令处理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1-1)该计算机系统的配置
图1是根据该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整体配置的框图。参考图1,计算机系统1包括主机计算机2、管理计算机3、两个存储装置4A、4B以及诸如SAN(存储区域网络)的网络5和LAN(局域网)6。主机计算机2经由SAN 5连接到各个存储装置4A、4B,并且管理计算机3经由LAN 6连接到主机计算机2和各个存储装置4A、4B。
主机计算机2包括CPU 10、存储器11、存储设备2、接口控制单元13以及多个端口14。CPU 10是用于控制整个主机计算机2的操作的处理器,将存储在存储设备12中的各种程序读取到存储器11并且执行该各种程序,并且发出输入/输出请求(存取请求),包括读取请求或写入请求。存储器11用于存储由CPU 10从存储设备12读取的各种程序,并且还用作用于CPU 10的工作存储器。
存储设备12由例如HDD(硬盘驱动)或SSD(固态驱动)组成,并且用于存储和保持各种程序和控制数据。接口控制单元13是用于将主机计算机2连接到LAN 6的适配器,并且每个端口14是用于将主机计算机2连接到SAN 5的适配器。
管理计算机3是用于管理主机计算机2和各个存储装置4A、4B的计算机设备,并且包括CPU 20、存储器21、存储设备22、输入设备24和显示设备25。
CPU 20是用于控制整个管理计算机3的操作的处理器,并且将存储在存储设备22中的各种程序读取到存储器21并执行该各种程序。
存储器21用于在激活管理计算机3时存储由CPU 20从存储设备22读取的各种程序,并且还用作用于CPU 20的工作存储器。
存储设备22由例如HDD或SSD组成,并且用于存储和保持各种程序和控制数据。接口控制单元23是用于将管理计算机3连接到LAN 6的适配器。输入设备24由例如键盘和鼠标组成;并且显示设备25由例如液晶显示器组成。
用作第一存储装置的存储装置4A包括多个存储设备30A和控制单元31A,该控制单元31A用于控制向存储设备30A输入的数据和从存储设备30A输出的数据。用作第二存储装置的存储装置4B包括多个存储设备30B和控制单元31B,该控制单元31B用于控制向存储设备30B输入的数据和从存储设备30B输出的数据。
每个存储设备30A、30B由例如HDD或SSD组成。多个存储设备30A、30B构成一个RAID(廉价磁盘冗余阵列)组,并且在由一个或多个RAID组提供的存储区域中设置一个或多个逻辑单元。来自主机计算机2的数据以块为单位被存储,其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指定的大小。
用作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单元31A包括CPU 40A、存储器41A、非易失性存储器42A、高速缓存存储器43A、多个主机侧端口44A、多个存储设备侧端口45A以及接口控制单元46A。用作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单元31B包括CPU 40B、存储器41B、非易失性存储器42B、高速缓存存储器43B、多个主机侧端口44B、多个存储设备侧端口45B以及接口控制单元46B。
CPU 40A、40B是用于控制整个存储装置4A、4B的操作的处理器,并且将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42A、42B中的各种程序读取到存储器41A、41B并执行该各种程序。
存储器41A、41B用于在激活存储装置4A、4B时存储由CPU 40A、40B从非易失性存储器42A、42B读取的各种程序,并且还用作用于CPU40A、40B的工作存储器。
非易失性存储器42A、42B用于存储和保持各种程序和控制数据,高速缓存存储器43A、43B主要用于临时存储在主机计算机2和存储设备30A、30B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数据。
主机侧端口44A、44B是用于将存储装置4A、4B连接到SAN 5的适配器,并且存储设备侧端口45A、45B是用于将控制单元31A、31B连接到存储设备30A、30B的适配器。接口控制单元46A、46B是用于将存储装置4A、4B连接到LAN 6的适配器。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存储装置4A是转移目标卷的转移源,并且存储装置4B是转移目标卷的转移目的地。它们在下文中将被称为转移源存储装置4A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
图2示出了在转移源存储装置4A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的存储区域的层级结构。
参考图2,转移源存储装置4A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向主机计算机2提供由存储设备30A、30B提供的存储区域作为逻辑单元52A、52B。在存储设备30A、30B和逻辑单元52A、52B之间提供用于使存储设备30A、30B与逻辑单元52A、52B相关联的多个中间存储层(storagetier)。在中间存储层中可以包括虚拟设备50A、50B和逻辑设备51A、51B。
虚拟设备50A、50B构成用于连接构成虚拟设备50A、50B的下存储层的存储设备30A、30B以及构成虚拟设备50A、50B的上存储层的逻辑设备51A、51B的中间存储层;并且在由存储设备30A、30B所构成的RAID组所提供的存储区域上定义虚拟设备50A、50B。
逻辑设备51A、51B构成用于连接构成逻辑设备51A、51B的下存储层的虚拟设备50A、50B以及构成逻辑设备51A、51B的上存储层的逻辑单元52A、52B的中间存储层;并且是通过聚集一个或多个虚拟设备50A、50B的全部或部分存储区域或者提取虚拟设备50A、50B的部分存储区域所获得的存储区域。
通过将构成逻辑单元52A、52B的下存储层的逻辑设备51A、51B与主机侧端口44A、44B相关联来获得逻辑单元52A、52B。即使逻辑单元52A、52B是彼此不同的逻辑单元,如果它们在它们的下存储层中具有相同的逻辑设备51A、51B,则这样的逻辑单元52A、52B经由不同的主机侧端口44A、44B向主机计算机2提供存储在逻辑设备51A、51B中的相同数据。
此外,转移源存储装置4A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具有将存储在每个逻辑设备51A、51B中的数据复制到相同存储装置中的不同逻辑设备51A、51B的本地复制功能。例如,转移源存储装置4A具有将存储在来自多个逻辑设备51A中的复制源逻辑设备51A中的数据复制到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的本地复制功能;并且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具有将存储在来自多个逻辑设备51B中的复制源逻辑设备51B中的数据复制到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B的本地复制功能。
此外,转移源存储装置4A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具有对外部存储装置中的逻辑设备进行虚拟化并且将它们提供给主机计算机2的外部连接功能。当使用外部连接功能时,虚拟设备50A、50B的下存储层由外部存储装置的逻辑单元构成。
图3示出了用于转移源存储装置4A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存储器41A、41B的数据结构。
参考图3,存储器41A、41B存储了存储层管理程序60A、60B,本地复制程序61A、61B,数据转移程序62A、62B,逻辑单元管理表63A、63B,逻辑设备管理表64A、64B,虚拟设备管理表65A、65B,高速缓存管理表66A、66B以及本地复制管理表67A、67B。
存储层管理程序60A、60B是用于管理转移源存储装置4A或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的存储层之间的对应关系的程序,并且基于存储在逻辑单元管理表63A、63B,逻辑设备管理表64A、64B,以及虚拟设备管理表65A、65B中的各种信息来执行稍后描述的各种处理。
本地复制程序61A、61B是用于实现在转移源存储装置4A或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的本地复制功能的程序,并且执行用于将存储在逻辑设备(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中的数据复制到在相同存储装置中的不同逻辑设备(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的处理。
数据转移程序62A、62B是用于控制从转移源存储装置4A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数据转移的程序。在该实施例中,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基于数据转移程序62B来将存储在转移源存储装置4A的存储设备30A中的数据复制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存储设备30B。
由转移源存储装置4A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进行的各种处理由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1A、41B中的各种程序的控制单元31A、31B来执行,并且此后有时可以被解释为由转移源存储装置4A或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进行的处理或者由各种程序进行的处理。
图4示出了逻辑单元管理表63A、63B的数据结构。
参考图4,逻辑单元管理表63A、63B是由存储层管理程序60A、60B使用以管理逻辑单元52A、52B的表;并且由分别与单独逻辑单元52A、52B相对应地提供的一个或多个逻辑单元管理条目85组成。
端口号71A、71B、LUN 72A、72B以及逻辑设备号73A、73B被登记在逻辑单元管理条目70A、70B中。端口号71A、71B是关于与逻辑单元52A、52B相关联的主机侧端口44A、44B的标识信息。
LUN 72A、72B是关于相关逻辑单元52A、52B的标识信息,并且用于标识与相同主机侧端口44A、44B相关联的多个逻辑单元52A、52B。逻辑设备号73A、73B是关于构成相关逻辑单元52A、52B的逻辑设备51A、51B的标识信息。
图5示出了逻辑设备管理表64A、64B的数据结构。
参考图5,逻辑设备管理表64A、64B是由存储层管理程序60A、60B使用以管理逻辑设备51A、51B的表;并且由分别与单独逻辑设备51A、51B相对应地提供的一个或多个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A、80B组成。
逻辑设备号81A、81B,虚拟设备号82A、82B,询问信息83A、83B,读取高速缓存模式84A、84B以及写入高速缓存模式85A、85B被登记在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A、80B中。
逻辑设备号81A、81B是关于与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A、80B相对应的逻辑设备51A、51B的标识信息;并且虚拟设备号82A、82B是关于构成相关逻辑设备51A、51B的虚拟设备50A、50B的标识信息。询问信息83A、83B是包含在由SCSI标准规定的询问命令中的信息,并且包括例如关于转移源存储装置4A或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标识信息以及关于逻辑设备51A、51B的标识信息。
读取高速缓存模式84A、84B是用于管理与逻辑设备51A、51B相对应地设置的操作模式的信息;并且是指示读取高速缓存模式是否被设置到相关逻辑设备51A、51B并且针对其设置了开或关的值的标志。如果读取高速缓存模式84A、84B是开,则当转移源存储装置4A或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向主机计算机2发送读取数据时,它将该读取数据临时存储在高速缓存存储器43A、43B中;并且如果它稍后接收到针对相同读取数据的读取请求,则执行用于将存储在高速缓存存储器43A、43B中的读取数据发送到主机计算机2的处理(下文中,有时称为读取高速缓存开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读取高速缓存模式84A、84B是关,则当转移源存储装置4A或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从主机计算机2接收到读取请求并且然后将读取数据发送到主机计算机2时,它执行用于总是从存储设备30A、30B读取数据(或者如果使用外部连接功能,则从外部存储装置读取该读取数据)并且将已经被读取的读取数据发送到主机计算机2的处理(下文中,有时称为读取高速缓存关处理)。
写入高速缓存模式85A、85B是用于管理与逻辑设备51A、51B相对应地设置的操作模式的信息;并且是指示写入高速缓存模式是否被设置到相关逻辑设备51A、51B以及针对其设置了开或关的值的标志。如果写入高速缓存模式85A、85B是开,则当转移源存储装置4A或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从主机计算机2接收到写入数据时,它执行下述处理:将该写入数据临时存储在高速缓存存储器43A、43B中,并且在将写入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30A、30B中之前(或者如果使用外部连接功能,则在将写入数据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中之前)向主机计算机2发送写入响应(下文中,有时称为写回(write back)或写入高速缓存开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写入高速缓存模式85A、85B是关,则当转移源存储装置4A或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从主机计算机2接收到写入数据时,它执行用于将写入数据存储在存储设备30A、30B中(或者如果使用外部连接功能,则将写入数据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中)并且然后向主机计算机2发送写入响应的处理(下文中,有时称为写通(write-through)或写入高速缓存关处理)。
图6示出了虚拟设备管理表65A、65B的数据结构。
参考图6,虚拟设备管理表65A、65B是由存储层管理程序60A、60B使用以管理虚拟设备50A、50B的表,并且由分别与单独虚拟设备50A、50B相对应地提供的一个或多个虚拟设备管理条目90A、90B组成。
作为关于相关虚拟设备50A、50B的标识信息的虚拟设备号91A、91B以及作为关于该虚拟设备50A、50B的下存储层的标识信息的下存储层标识信息92A、92B被登记在虚拟设备管理条目90A、90B中。
例如,如果下存储层是存储设备30A、30B,则关于存储设备30A、30B的标识信息被登记为下存储层标识信息92A、92B。另一方面,如果下存储层由外部存储装置的逻辑设备构成,则提供逻辑设备的数据的逻辑单元的LUN和光纤通道地址被登记为下存储层标识信息92A、92B。
图7示出了高速缓存管理表66A、66B的数据结构。
参考图7,高速缓存管理表66A、66B是用于管理临时存储在高速缓存存储器43A、43B中的数据的信息;并且由分别与单独高速缓存存储器43A、43B相对应地提供的一个或多个高速缓存管理条目100A、100B组成。
高速缓存地址101A、101B和数据标识信息102A、102B被登记在高速缓存管理条目100A、100B中。高速缓存地址101A、101B是其中存储了相关数据的高速缓存存储器43A、43B中的存储区域的开始地址。
此外,数据标识信息102A、102B是与相关数据有关的标识信息,并且是根据例如与存储该相关数据的逻辑设备51A、51B和其中存储了相关数据的逻辑设备51A、51B的存储区域有关的标识信息生成的。
图8示出了本地复制管理表67A、67B的数据结构。
参考图8,本地复制管理表67A、67B是用于管理由本地复制程序61A、61B进行的处理的信息,并且由主VOL逻辑设备号111A、111B,辅VOL逻辑设备号112A、112B,配对(pair)状态113A、113B以及差异管理信息114A、114B构成。主VOL逻辑设备号是关于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的标识信息,并且辅VOL逻辑设备号是关于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的标识信息。
配对状态113A、113B是示出在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和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之间由本地复制程序61A、61B执行的处理的状态的信息,并且PAIR或PSUS的值被设置为配对状态113A、113B。
如果配对状态113A、113B是PAIR,则本地复制程序61A、61B执行复制处理,并且禁止对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的写入请求。如果向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发出写入请求,则本地复制程序61A、61B将写入数据复制到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
该复制可以与写入请求同步或异步地被执行。当异步地执行复制时,本地复制程序61A、61B在对写入请求的处理期间不执行复制,并且在差异管理信息114A、114B中记录与对应于该写入请求的存储区域有关的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和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之间的差异的发生。然后,在与该写入请求不相关的时刻,本地复制程序61A、61B参考差异管理信息114A、114B,并且将差异发生的区域中的数据从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复制到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
如果配对状态113A、113B是PSUS,则本地复制程序61A、61B暂停复制处理,并且替代地对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和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中的数据执行差异管理。而且,允许对复制目的地设备51A、51B的写入请求。
如果向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或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发出写入请求,则本地复制程序61A、61B在差异管理信息114A、114B中记录与对应于该写入请求的存储区域有关的复制源逻辑设备和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之间的差异的发生。
然后,在配对状态从PSUS改变为PAIR的时刻,本地复制程序61A、61B参考差异管理信息114A、114B,并且将差异发生的区域中的数据从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复制到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具体地,当配对状态从PSUS改变为PAIR时,可以通过将差异发生的区域中的数据从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复制到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来使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的数据与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的数据相对应。
差异管理信息114A、114B是用于管理其中数据差异发生在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和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之间的存储区域的信息;并且例如是位图。
图9示出了用于主机计算机2的存储器11的数据结构。
参考图9,存储器11存储多个应用程序130、替代路径程序131以及路径管理表132。
应用程序130是用于根据用户的商业活动来执行处理的程序;并且经由对逻辑单元52A或逻辑单元52B分配的逻辑卷通过替代路径程序131从/向该逻辑单元52A或逻辑单元52B读取/写入数据。
替代路径程序131是用于基于登记在路径管理表132中的各种信息来向转移源存储装置4A或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发出输入/输出请求的程序。
路径管理表132是用于管理替代路径程序131的输入/输出请求接收方的表;并且由与单独逻辑卷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路径管理条目133组成。
作为关于相关逻辑卷的标识信息的逻辑卷号134以及作为关于连接到该逻辑卷的每个路径的标识信息的路径号135被登记在路径管理条目133中。如果由于冗余配置而设置了多个路径,则多个路径号135被登记在路径管理条目133中。
对一个逻辑卷设置的多个路径不必是通往相同逻辑单元的路径,并且可以是通往针对询问命令返回相同响应的逻辑单元的路径。因此,只要该多个路径是通往针对询问命令返回相同响应的逻辑单元的路径,则该多个路径就可以是通往不同存储装置中的逻辑单元的路径。
当向转移源存储装置4A或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发出输入/输出请求时,替代路径程序131参考路径管理表132,从与相关逻辑卷相关联的多个路径中选择一个路径,并且经由所选择的路径向转移源存储装置4A或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发出输入/输出请求。在对与路径管理表132中的新路径相对应的路径管理条目133的登记之后,该路径成为将由替代路径程序131选择的候选。如果取消了对路径管理表52中的路径管理条目的登记,则从将由替代路径程序131选择的候选中移除与被取消的路径管理条目相对应的路径。
此外,替代路径程序131由例如主机计算机2的操作系统提供为标准功能,并且不必能够执行上述范围外的特殊控制。
图10示出了用于管理计算机3的存储器21的数据结构。
参考图10,存储器21存储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卷转移命令程序140是用于控制在转移源存储装置4A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之间的卷转移的程序;并且在卷转移时向主机计算机2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必要的命令。
(1-2)该计算机系统中的卷转移处理
(1-2-1)该计算机系统中的卷转移处理的概况
接下来,将参考图11至图13来解释在计算机系统1中执行的用于将对其应用了本地复制功能的卷从转移源存储装置4A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处理的概况。
在该实施例中,转移源卷是转移源存储装置4A中的两个逻辑设备51A,并且由本地复制程序61A来执行在两个逻辑设备51A之间的复制处理(下文中有时称为本地复制处理)。该复制处理的复制源逻辑设备51A在下文中将被称为主转移源VOL 150A,并且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在下文中将被称为辅转移源VOL 150A。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转移目的地卷是在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的两个逻辑设备51B。作为主转移源VOL 150A的转移目的地的逻辑设备51B下文中将被称为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并且作为辅转移源VOL 151A的转移目的地的逻辑设备51B下文中将被称为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
根据该实施例的卷转移处理包括三个步骤:输入/输出请求接收方转移处理,用于将主机计算机2的输入/输出请求接收方从转移源存储装置4A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复制处理转移处理,用于将在转移源存储装置4A中执行的复制处理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下文中有时称为复制处理控制信息转移处理);以及数据转移处理,用于将存储在转移源存储装置4A中的数据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
图11在原理上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输入/输出请求接收方转移处理。
参考图11,该输入/输出请求接收方转移处理由主机计算机2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来执行,主机计算机2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的每一个根据从管理计算机3分别向主机计算机2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的命令来执行必要的处理。
首先,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根据从管理计算机3给出的命令(A11)来将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分别虚拟化为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SP160)。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分别关闭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和写入高速缓存模式(SP161)。作为上述处理的结果,主机计算机2可以在保持数据完整性的状态下,经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向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发出输入/输出请求。
在该情况下,经由端口44A、SAN 5和端口44B从外部连接主转移源VOL 150A和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并且经由端口44A、SAN 5和端口44B从外部连接辅转移源VOL 151A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因此,例如,如果从主机计算机2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发出写入请求,则在写入高速缓存模式是关的情形下,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中反映写入数据。
接下来,主机计算机2根据来自管理计算机3的命令(A12)来将通往与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相对应的逻辑卷的路径登记为通往与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相对应的逻辑卷的替代路径(SP162)。
接下来,主机计算机2经由通往上述逻辑卷的替代路径来取消对通往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的路径的登记(SP163)。作为上述处理的结果,可以通过使用作为替代路径程序131的标准功能的路径登记和路径登记取消来将主机计算机2的输入/输出请求接收方从转移源存储装置4A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
随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根据来自管理计算机3的命令(A11)来分别开启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SP164)。作为该处理的结果,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可以通过在后续复制处理转移处理和数据转移处理期间使用读取高速缓存来以高速处理读取请求。在步骤SP160至步骤SP164的执行期间,在转移源存储装置4A中执行用于将存储在主转移源VOL 150A中的数据复制到辅转移源VOL 151A的复制处理(A13)。
图12在原理上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复制处理转移处理。
参考图12,该复制处理转移处理由转移源存储装置4A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来执行,转移源存储装置4A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的每一个根据从管理计算机3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的命令和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向转移源存储装置4A给出的命令来执行必要的处理。
首先,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根据从管理计算机3给出的命令(A21)来临时停止对来自主机计算机2的输入/输出请求的处理(SP165)。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从转移源存储装置4A获得用于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之间的复制处理(A22)的控制信息(SP166)。作为上述处理的结果,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可以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时,从转移源存储装置4A获得用于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之间的复制处理(A22)的控制信息。
随后,转移源存储装置4A根据来自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命令(A23)来终止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之间的复制处理(A22)(SP167)。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通过使用在SP166中获得的控制信息来开始在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之间的复制处理(A24)(SP168)。作为上述处理的结果,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可以将在转移源存储装置4A中的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之间的复制处理(A22)作为在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之间的复制处理(A24)来继续。
然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恢复对来自主机计算机2的输入/输出请求的处理(SP169)。作为该处理的结果,停止输入/输出请求处理的时间长度可以被限制为从SP 165(当输入/输出请求处理被临时停止时)到SP 169(当输入/输出请求处理恢复时)的短时间段。
结果,可以通过由替代路径程序131重新发出输入/输出请求来使应用程序130不知道输入/输出请求处理的临时停止。
图13在原理上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据转移处理。
参考图13,该数据转移处理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来执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根据从管理计算机3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的命令来执行必要的处理。
首先,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根据来自管理计算机3的命令(A31)来将存储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中的数据分别转移到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SP170)。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针对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中的每一个将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从关改变为开(SP171)。通过将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保持为关,直至紧接在SP171之前为止,在紧接SP171之前一直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151A上执行写通(write-through)处理。因此,最新的数据可以被保持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中。因此,如果在卷转移处理期间在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发生故障,则可以返回以使用其中保持了最新数据的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
(1-2-2)每个程序的特定处理
接下来,以下将参考图14至图22来更详细地解释根据该实施例的与卷转移处理相关的各种处理的处理内容。
(1-2-2-1)卷转移命令处理
图14示出了由卷转移命令程序140执行的与根据该实施例的卷转移处理相关的卷转移命令处理的处理序列。
参考图14,当用于管理计算机3的卷转移命令程序140经由输入设备24从系统管理员接收到用于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151A的转移的命令时,其开始下面的处理。
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在图14的每个步骤中向主机计算机2或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命令。在接收到命令的情况下,主机计算机2或存储装置4B根据该命令来执行处理;并且在该处理完成之后,主机计算机2或存储装置4B向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发送完成通知。在从主机计算机2或存储装置4B接收到完成通知之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前进到下一步骤。
首先,卷转移命令程序140给出开始虚拟化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的命令(下文中称为转移源卷虚拟化开始命令)(SP180)。
接下来,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关闭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和写入高速缓存模式的命令(下文中称为读取/写入高速缓存关命令)(S181)。
随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主机计算机2给出将通往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路径登记为通往与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151A相对应的逻辑卷的替代路径并且取消对通往转移源存储装置4A的路径的登记的命令(下文中称为替代路径登记和登记取消命令)(SP182)。
然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开启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的命令(下文中称为读取高速缓存开命令)(SP183)。
接下来,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将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之间的复制处理从转移源存储装置4A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命令(下文中称为复制处理转移命令)(SP184)。
随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将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的数据分别转移到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命令(下文中称为数据转移命令)(SP185)。
然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开启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写入高速缓存模式的命令(下文中称为写入高速缓存开命令)(SP186)。
最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终止对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的虚拟化的命令(下文中称为转移源卷虚拟化终止命令)(SP187)。
(1-2-2-2)转移源卷虚拟化开始处理
图15示出了用于由在卷转移命令处理的步骤SP180中接收到转移源卷虚拟化开始命令的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的处理序列。以下将解释用于开始对主转移源VOL 150A的虚拟化的处理;然而,应当注意,在辅转移源VOL 151A上执行相同的处理。
首先,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进行设置以对主转移源VOL 150A进行虚拟化,并且将主转移源VOL 150A作为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提供到主机计算机2(SP190)。
具体说来,用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存储层管理程序60B将新的虚拟设备管理条目90B添加到虚拟设备管理表65B,并且登记逻辑单元52A的LUN和光纤通道地址,这将主转移源VOL 150A的数据提供为虚拟设备管理条目90B的下存储层标识信息92B。存储层管理程序60B将与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相对应的新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添加到逻辑设备管理表64B,并且将新添加的虚拟设备条目90B的虚拟设备号91B登记为该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的虚拟设备号82B。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进行设置以使得对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的询问命令的响应与对主转移源VOL 150A的询问命令的响应相同(SP191)。
具体说来,用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存储层管理程序60B将询问命令发送到主转移源VOL 150A,并且将包含在询问命令中的信息(例如,构成逻辑单元52A的逻辑设备51A的逻辑设备号)登记在与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相对应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的询问信息83B中。
作为步骤SP190和SP191的结果,替代路径程序131可以将通往提供主转移源VOL 150A的数据的逻辑单元52A的路径以及通往提供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的数据的逻辑单元52B的路径登记为通往相同逻辑卷的替代路径。
在完成用于开始对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二者的虚拟化的处理之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向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发送完成通知(SP192)。
作为上述处理的结果,经由端口44A、SAN 5和端口44B来从外部连接主转移源VOL 150A和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并且经由端口44A、SAN 5和端口44B来从外部连接辅转移源VOL 151A和辅转移目的地VOL151B。
(1-2-2-3)读取/写入高速缓存关处理
图16示出了用于由在卷转移命令处理的步骤SP181中接收到读取/写入高速缓存关命令的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的处理序列。以下将解释用于关闭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和写入高速缓存模式的处理;然而,在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上也将执行相同的处理。
首先,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关闭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SP200)。
具体说来,用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存储层管理程序60B针对与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相对应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84B登记关。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关闭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的写入高速缓存模式(SP201)。
具体说来,用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存储层管理程序60B针对与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相对应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的写入高速缓存模式85B登记关。
在完成用于关闭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二者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和写入高速缓存模式的处理之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向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发送完成通知(SP202)。
(1-2-2-4)替代路径登记和登记取消处理
图17示出了用于由在卷转移命令处理的步骤SP182中接收到替代路径登记和登记取消命令的主机计算机2执行的处理的处理序列。以下将解释用于登记通往与主转移源VOL 150A相对应的逻辑卷的替代路径以及取消对该替代路径的登记的处理;然而,在辅转移源VOL 151A上也将执行相同的处理。
首先,主机计算机2执行用于获得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提供到主机计算机2的逻辑单元52B的列表的发现处理(SP210)。
接下来,主机计算机2基于通过发现处理获得的逻辑单元52B的列表来将通往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的路径登记为通往与主转移源VOL 150A相对应的逻辑卷的路径(SP211)。
具体说来,替代路径程序131将新的路径号135添加到与主转移源VOL 150A相对应的路径管理条目133的路径号135,并且登记与通往提供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的数据的逻辑单元52B的路径有关的标识信息。
接下来,主机计算机2参考通往与主转移源VOL 150A相对应的逻辑卷的路径,并且取消对通往主转移源VOL 150A的路径的登记(SP212)。
具体地,替代路径程序131删除与主转移源VOL 150A相对应的路径管理条目133的路径号135,并且取消对与通往提供主转移源VOL150A的数据的逻辑单元的路径有关的标识信息的登记。
在完成用于对通往与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二者相对应的逻辑卷的替代路径的登记和取消登记的处理之后,主机计算机2向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发送完成通知(SP213)。
(1-2-2-5)读取高速缓存开处理
图18示出了用于由在卷转移命令处理的步骤SP183中接收到读取高速缓存开命令的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的处理序列。以下将解释用于开启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的处理;然而,在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上也将执行相同的处理。
首先,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开启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SP220)。
具体来说,用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存储层管理程序60B针对与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相对应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84B登记开。
在完成用于开启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二者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的处理之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向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发送完成通知(SP221)。
(1-2-2-6)本地复制转移处理
图19示出了用于由在卷转移命令处理的步骤SP184中接收到复制处理转移命令的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的处理序列。
首先,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临时停止对从主机计算机2到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输入/输出请求的处理(SP230)。
作为用于临时停止输入/输出请求处理的一种方法,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丢弃从主机计算机2到主转移目的地VOL 15O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输入/输出请求,直至其在步骤SP234中恢复输入/输出请求处理为止。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P234中输入/输出请求处理的恢复之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处理由替代路径程序131重新发出的输入/输出请求。
作为用于临时停止输入/输出请求处理的另一种方法,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将从主机计算机2到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输入/输出请求存储在存储器41B中,直至其在步骤SP234中恢复输入/输出请求处理为止。在该情况下,在步骤SP234中恢复输入/输出请求处理之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处理存储在存储器41B中的输入/输出请求。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将用于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之间的复制处理的控制信息从用于转移源存储装置4A的存储器41A转移到用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存储器41B(SP231)。
具体来说,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首先创建新的本地复制管理条目110B,并且将其添加到本地复制管理表67B。当这样做时,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将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逻辑设备号81B分别登记在该本地复制管理条目110B的主VOL逻辑设备号111B和辅VOL逻辑设备号112B中。然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将与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之间的复制处理相对应的本地复制管理条目110A中的差异管理信息114A和配对状态113A复制成新创建的本地复制管理条目110B的差异管理信息114B和配对状态113B。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向转移源存储装置4A给出终止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之间的复制处理的命令(SP232)。转移源存储装置4A根据该命令来终止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之间的复制处理。
具体来说,当向主转移源VOL 150A发出写入请求时,本地复制程序61A终止用于将写入数据从主转移源VOL 150A复制到辅转移源VOL151A的本地复制处理。在该情况下,本地复制程序61A可以终止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的差异管理。
另一方面,如果本地复制程序61A继续该差异管理并且存储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之间发生的数据的差异管理信息,并且在卷转移处理期间在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发生故障,则本地复制程序61A可以基于所存储的差异管理信息来提高用于返回以使用存储装置4A的处理的速度。
此外,即使终止了差异管理,本地复制程序61A也可以通过根据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的数据计算在主转移源VOL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之间的数据差异来重现与继续差异管理的情况相同的状态;然而,返回以使用存储装置4A所花费的时间长度将增加该计算所需要的时间长度。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开始在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之间的复制处理(SP233)。
具体来说,当从主机计算机2向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发出写入请求时,本地复制程序61B开始用于将写入数据从主转移目的地VOL150B复制到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本地复制处理以及在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之间的差异管理。然而,由于在步骤SP234之前临时停止了输入/输出请求处理,所以实际上是在步骤SP234之后,本地复制程序61B开始复制写入数据和更新差异管理信息114B。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恢复对从主机计算机2到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输入/输出请求的处理(SP234)。如果从主机计算机2到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输入/输出请求被存储在存储器41B中,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也开始其处理。
最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向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发送完成通知(SP235)。
(1-2-2-7)数据转移处理
图20示出了用于由在卷转移命令处理的步骤SP185中接收到数据转移命令的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的处理序列。以下将解释用于转移主转移源VOL 150A的数据的处理;然而,也将针对用于转移辅转移源VOL 151A的数据的处理执行相同的处理。
首先,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创建将要作为主转移源VOL 150A的数据的转移目的地的虚拟设备50B(SP240)。
具体说来,用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存储层管理程序60B将新的虚拟设备管理条目90B添加到虚拟设备管理表65B,并且将与存储设备30B有关的标识信息登记为该虚拟设备管理条目90B的下存储层标识信息92B。
接下来,当向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发出写入请求时,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开始更新复制处理,该更新复制处理用于将写入数据写入到与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相对应的虚拟设备50B,并且将写入数据复制到在步骤S240中创建的虚拟设备50B(SP241)。作为该更新复制的结果,能够防止已经被转移一次的数据变陈旧。该更新复制一直持续直至卷转移处理完成。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将存储在与主转移目的地VOL150B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复制源虚拟设备)50B中的数据复制到在步骤S240中创建的虚拟设备(复制目的地虚拟设备)50B。作为该处理的结果,存储在主转移源VOL 150A中的数据经由与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相对应的虚拟设备50B被复制到在步骤S240中创建的虚拟设备50B。
具体说来,用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数据转移程序62B首先选择与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相对应的虚拟设备50B中的一个单元存储区域(SP242)。
接下来,数据转移程序62B将存储在该单元存储区域中的数据复制到在步骤SP230中创建的虚拟设备50B(SP243)。
随后,数据转移程序62B判断是否已经完成了对与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相对应的虚拟设备50B中的所有单元存储区域的选择(SP244)。
如果数据转移程序62B在该步骤中获得了肯定结果,则确定已经完成了对所有单元存储区域的选择,数据转移程序62B前进到步骤SP245。另一方面,如果数据转移程序62B获得了否定结果,则确定还没有完成对所有单元存储区域的选择,数据转移程序62B返回到步骤SP242,并且然后重复SP242到步骤SP244的处理,同时从一个未选择的单元存储区域切换到要在步骤SP242中选择的另一单元存储区域。然后,当数据转移程序62B最终在步骤SP244中获得了肯定结果时,前进到步骤SP245。
在完成了用于转移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二者的数据的处理之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向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发送完成通知(SP245)。
(1-2-2-8)写入高速缓存开处理
图21示出了用于由在卷转移命令处理的步骤SP186中接收到写入高速缓存开命令的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的处理序列。以下将解释用于开启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的写入高速缓存模式的处理;然而,针对用于开启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写入高速缓存模式的处理也将执行相同的处理。
首先,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开启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的写入高速缓存模式(SP250)。
具体地,用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存储层管理程序60B针对与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相对应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的写入高速缓存模式85B登记开。
在完成用于开启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二者的写入高速缓存模式的处理之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向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发送完成通知(SP251)。
(1-2-2-9)转移源卷虚拟化终止处理
图22示出了用于由在卷转移命令处理的步骤SP187中接收到转移源卷虚拟化终止命令的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的处理序列。
首先,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从与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相对应的虚拟设备分别切换到在步骤S240中创建的虚拟设备50B。
具体说来,用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存储层管理程序60B将在步骤SP240中创建的虚拟设备(复制目的地虚拟设备)50B的虚拟设备号82B登记为分别与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151B相对应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的虚拟设备号82B。作为该处理的结果,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成为具有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的数据的逻辑设备51B,并且不再是对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0B进行虚拟化的逻辑设备51B。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向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发送完成通知(SP261)。
(1-2-3)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中的输入/输出处理
接下来,以下将解释在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的读取处理和写入处理。
(1-2-3-1)读取处理
图23示出了在接收到来自主机计算机2的读取请求时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读取处理的处理序列。
在接收到来自主机计算机2的读取请求之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开始该读取处理,并且首先标识从其读取数据的逻辑设备51B(SP270)。
具体说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首先从读取请求中提取LUN,并且通过参考逻辑单元管理表63B来标识与提取的LUN相对应的逻辑单元管理条目70B。然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参考逻辑设备管理表64B,并且由此标识与所标识的逻辑单元管理条目70B的逻辑设备号73B相对应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通过参考在步骤SP270中标识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86B来判断读取高速缓存模式是否被设置为开(SP271)。
如果在该判断中获得了否定结果,确定读取高速缓存模式为关,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P274;并且如果获得了肯定结果,确定读取高速缓存模式为开,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P272。
因此,如果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在参考图14至图22解释的前述卷转移处理的步骤SP200的执行之后并且在步骤SP220的执行之前,接收到从主机计算机2到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或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读取请求,则其前进到步骤SP274的处理;否则前进到步骤S272的处理。
如果作为步骤SP271的判断结果,读取高速缓存模式是开,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P272,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参考高速缓存管理表66B,并且判断与读取数据相对应的高速缓存管理条目100B是否存在(SP272)。
确定了与读取数据相对应的高速缓存管理条目100B存在的肯定结果意味着,读取数据被存储在高速缓存存储器43B中。因此,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然后从高速缓存存储器43B中读取该数据,并且将该读取数据发送到作为读取请求的发送方的主机计算机2(SP277)。随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终止该读取处理。
另一方面,确定了没有与读取数据相对应的高速缓存管理条目100B存在的步骤SP272中的判断的否定结果意味着,读取数据没有被存储在高速缓存存储器43B中。因此,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然后将与该数据相对应的高速缓存管理条目100B添加到高速缓存管理表66B(SP273)。
当这发生时,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将高速缓存存储器43B中的未使用区域的地址登记为高速缓存管理表66B中的高速缓存地址101B,并且还将包括在读取请求中的数据标识信息登记为高速缓存管理表66B中的数据标识信息102B。随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274。
在前进到步骤SP274的情况下,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参考虚拟设备管理表65B,并且基于在步骤SP270中标识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的虚拟设备号82B来标识对应的虚拟设备管理条目90B。随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基于在该虚拟设备管理条目90B中登记的下存储层标识信息92B来标识下存储层,并且将读取请求传送到所标识的下存储层(SP274)。
此外,在响应于读取请求而接收到从下存储层发送的响应(读取数据)(SP275)之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将接收到的读取数据存储在高速缓存存储器43B中(SP276)。此外,在步骤SP276中,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不将与该数据相对应的高速缓存管理条目100B添加到高速缓存管理表66B。因此,如果不执行步骤SP273,则仅使用高速缓存存储器43B作为临时存储数据的地方。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从高速缓存存储器43B中读取在步骤SP276中存储的数据,并且将该读取数据发送到作为读取请求的发送方的主机计算机2(SP277)。随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终止该读取处理。
(1-2-3-2)写入处理
图24示出了在接收到来自主机计算机2的写入请求时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写入处理的处理序列。
在接收到来自主机计算机2的写入请求之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开始该写入处理,并且首先标识将对其写入数据的逻辑设备51B(SP280)。
具体说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首先从写入请求中提取LUN,并且通过参考逻辑单元管理表63B来标识与提取的LUN相对应的逻辑单元管理条目70B。然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参考逻辑设备管理表64B,并且由此标识与所标识的逻辑单元管理条目70B的逻辑设备号73B相对应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
接下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通过参考在步骤SP280中标识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的写入高速缓存模式85B来判断写入高速缓存模式是否被设置为开(SP281)。
如果获得了否定结果,确定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为关,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P284;并且如果获得了肯定结果,确定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为开,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P282。
因此,如果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在参考图14至图22解释的前述卷转移处理的步骤SP201的执行之后并且在步骤SP250的执行之前,接收到对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或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写入请求,则其前进到步骤SP284的处理;否则前进到步骤S282的处理。
如果作为步骤SP281的判断结果,写入高速缓存模式是开,并且处理前进到步骤SP282,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参考高速缓存管理表66B,并且判断与写入数据相对应的高速缓存管理条目100B是否存在(SP282)。
确定没有与写入数据相对应的高速缓存管理条目100B存在的该判断的否定结果意味着,写入数据在被存储在存储设备30B(或者如果使用外部连接功能则外部存储装置)中之前没有被存储在高速缓存存储器42B中。因此,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然后将与该写入数据相对应的高速缓存管理条目100B添加到高速缓存管理表66B(SP283)。
当这发生时,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将高速缓存存储器43B中的未使用区域的地址登记为高速缓存管理表66B中的高速缓存地址101B,并且还将包括在写入请求中的数据标识信息登记为高速缓存管理表66B中的数据标识信息102B。随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284。
在前进到步骤SP284的情况下,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将该写入数据存储在高速缓存存储器43B中(SP284)。此外,在步骤SP284中,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不将与该数据相对应的高速缓存管理条目100B添加到高速缓存管理表66B。因此,如果在步骤S281中获得了确定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为关的否定结果,则高速缓存存储器43B仅被用作临时存储数据的地方。
随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通过参考在步骤SP280中标识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的写入高速缓存模式85B来再次判断写入高速缓存模式是否被开启(SP285)。
如果在该判断中获得了确定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为开的肯定结果,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P288。
另一方面,如果在该判断中获得了确定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为关的否定结果,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P286,参考虚拟设备管理表65B,并且基于在步骤SP280中标识的逻辑设备管理条目80B的虚拟设备号82B来标识对应的虚拟设备管理条目90B。随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基于在该虚拟设备管理条目90B中登记的下存储层标识信息92B来标识下存储层,并且将写入请求传送到所标识的下存储层(SP286)。
此外,在响应于写入请求而接收到从下存储层发送的响应(写入完成通知)(SP287)之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P288。如果由此在步骤SP285的判断中获得了确定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为关的否定结果,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写通处理。
在前进到步骤SP288的情况下,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判断本地复制功能是否被应用于在步骤SP280中标识的逻辑设备51B以及复制处理状态是否是PAIR。
具体说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首先参考本地复制管理表67B并且标识本地复制管理条目110B,其使得与在步骤SP280中标识的逻辑设备51B相对应的逻辑设备号81A作为主VOL逻辑设备号11B或辅VOL逻辑设备号112B。然后,如果这样的本地复制管理条目110B存在,并且本地复制管理条目110B的配对状态113B是PAIR,即,如果在步骤SP288的判断中获得了确定复制处理状态是PAIR的肯定结果,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P289。否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识别出在步骤SP288的判断中获得了确定复制处理状态不是PAIR的否定结果;并且然后前进到步骤SP293。
在前进到步骤SP289的情况下,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判断在步骤SP280中标识的逻辑设备51B是否是主VOL。
具体说来,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参考在步骤SP288中标识的本地复制管理条目110B的主VOL逻辑设备号111B;并且如果主VOL逻辑设备号111B匹配与在步骤SP280中标识的逻辑设备51B相对应的逻辑设备号81B,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认识到获得了确定在步骤SP280中标识的逻辑设备51B是主VOL的肯定结果;并且然后前进到步骤SP290。否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认识到获得了确定在步骤SP280中标识的逻辑设备51B不是主VOL的否定结果,其前进到步骤SP291。
在前进到步骤SP290的情况下,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参考在步骤SP280中标识的逻辑设备80B的写入高速缓存模式85,并且判断写入高速缓存模式是否被开启(SP290)。
如果在该判断中获得了确定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为开的肯定结果,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P291;并且如果在该判断中获得了确定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为关的否定结果,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P292。
然而,这是本地复制程序61B与该写入请求异步地执行复制的情况。如果本地复制程序61B与写入请求同步地执行复制,则步骤SP290是不必要的;并且如果在步骤SP290中获得了确定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为关的否定结果,则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P292。
在前进到步骤SP291的情况下,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在步骤SP288中标识的本地复制管理条目110B的差异管理信息114B中记录在与写入请求相对应的存储区域中的差异的发生。然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P293。
另一方面,在前进到步骤SP292的情况下,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将写入数据复制到与在步骤SP288中标识的本地复制管理条目110B的辅VOL逻辑设备号112B相对应的逻辑设备81B。作为该复制的结果,最新的数据存在于也与处于PAIR状态下的辅转移源VOL 151A有关的转移源存储装置4A中。然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前进到步骤SP293。
在前进到步骤SP293的情况下,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向作为写入请求的发送方的主机计算机2发送说明已经完成了写入处理的写入响应(SP293);并且然后终止该写入处理。
关于该实施例,如果主机计算机2将输入/输出请求接收方从转移源存储装置4A改变为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并且然后写入请求被接收为对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或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的输入/输出请求,则在用于对转移目标卷(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进行转移的转移处理的终止之前一直进行将写入数据写入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以及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的处理的情形下,控制单元31B执行控制信息转移处理以及数据转移处理,该控制信息转移处理用于将由控制单元31A存储的复制处理控制信息转移到控制单元31B,数据转移处理用于将存储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中的数据分别转移到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
具体说来,因为在用于对转移目标卷(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进行转移的转移处理的终止之前一直在主转移源VOL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上执行写通处理,所以可以在主转移源VOL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中保留最新数据。因此,如果在卷转移处理期间在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发生故障,则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 151A中保留的最新数据可以用于从该故障中恢复。
根据该实施例,用于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转移卷的路径可以在不依赖于主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配置的情况下形成,并且作为本地复制目标的多个卷可以从转移源存储装置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同时保持数据处于最新状态。
(第二实施例)
除了数据转移处理的一部分的处理内容不同之外,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相同的方式来配置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
根据该实施例,转移源卷是转移源存储装置4A中的多个逻辑设备51A;并且由本地复制程序61A在这些逻辑设备51之间执行复制处理(本地复制处理)。这些逻辑设备51A可以构成级联(一个逻辑设备51A可以是某个复制处理的复制源并且同时是另一复制处理的复制目的地)。替代地,这些逻辑设备51A可以被配置为多目标(一个逻辑设备51A可以是多个复制处理的复制源)。这些逻辑设备51A下文中将被称为转移源VOL 300A。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转移目的地卷是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的多个逻辑设备51B。这些逻辑设备51A在下文中将被称为转移目的地VOL 300B。
图25在原理上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卷转移处理。
参考图25,该实施例的主要特征是:以一对为基础临时停止输入/输出请求处理(SP310);以及以一对为基础转移复制处理控制信息(SP311)。结果,与一次性转移用于所有对的复制处理控制信息相比,能够减少停止对每个卷输入并且从每个卷输出的时间长度。
图26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用于由卷转移命令程序140执行的卷转移命令处理的处理序列。
参考图26,在经由输入设备24从系统管理员接收到转移一个转移源VOL 300A的命令之后,用于管理计算机3的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开始下面的处理。
首先,卷转移命令程序140从转移源存储装置4A获得本地复制管理信息(SP320)。
具体说来,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源存储装置4A给出用于发送本地复制管理信息的命令(A41)。响应于此,转移源存储装置4A向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发送本地复制管理表67B的内容,例如在转移源VOL 300A之间的本地复制处理(A42、A43、A44)的内容。
接下来,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用于开始对下述转移源VOL 300A的虚拟化的命令(A45):关于该转移源VOL 300A,已从系统管理员接收到转移命令(SP321)。因为在接收到该命令(A45)时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与步骤SP190至步骤SP192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
接下来,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用于关闭被视作下述转移源VOL 300A的转移目的地VOL 300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和写入高速缓存模式的命令(A45),该转移源VOL 300A被虚拟化并且系统管理员关于其发出了转移命令(SP322)。因为在接收到该命令(A45)时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与步骤SP200至步骤SP202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
接下来,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主机计算机2给出用于将通往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路径登记为通往与系统管理员已关于其发出了转移命令的转移源VOL 300A相对应的逻辑卷的替代路径的命令(A46),并且取消对通往转移源存储装置4A的路径的登记(SP323)。因为在接收到该命令(A46)时由主机计算机2执行的处理与步骤SP210至步骤SP213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
接下来,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用于开启被视作下述转移源VOL 300A的转移目的地VOL 300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的命令(A45)(SP324),该转移源VOL 300A被虚拟化并且系统管理员关于其发出了转移命令。因为在接收到该命令(A45)时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与步骤SP220至步骤SP221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
随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参考在步骤SP320中获得的本地复制管理信息,并且判断是否已经选择了作为系统管理员已经关于其发出了转移命令的转移源VOL 300A的复制目标的全部转移源VOL 300A(SP325)。如果在该判断中获得了确定还没有选择作为复制目标的全部转移源VOL 300A的否定结果,则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前进到步骤SP326;并且如果获得了确定已经选择了作为复制目标的全部转移源VOL 300A的肯定结果,则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前进到步骤SP326。
如果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前进到步骤SP326,则参考在步骤SP320中获得的本地复制管理信息,并且选择系统管理员已关于其发出了转移命令的、作为转移源VOL 300A的复制目标的一个转移源VOL 300A(SP326)。
接下来,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在步骤SP326中选择的转移源VOL300A上执行步骤SP321至步骤SP329(即,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在步骤SP326中选择的转移源VOL 300A上执行处理而不是在系统管理员关于其发出了转移命令的转移源VOL 30OA上执行处理)(SP327)。
随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用于将在系统管理员关于其发出了转移命令的转移源VOL 300A和在步骤SP326中选择的转移源VOL 300A之间的复制处理的控制信息从转移源存储装置4A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命令(A45)(SP328)。因为在接收到该命令(A45)时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与步骤SP230至步骤SP235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
此外,在该情况下,成对地转移用于在系统管理员关于其发出了转移命令的转移源VOL 300A和在步骤SP326中选择的转移源VOL 300A之间的复制处理的控制信息,例如,用于在转移源300A #1和转移源VOL 300A #2之间的本地复制处理(A42)的控制信息、用于在转移源300A #2和转移源VOL 300A #3之间的本地复制处理(A43)的控制信息、以及在转移源300A #2和转移源VOL 300A #4之间的本地复制处理(A44)的控制信息。
如果向转移目的地VOL 300B #1发出了写入请求,则开始用于将写入数据从转移目的地VOL 300B #1复制到转移目的地VOL 300B #2的复制处理(A47)。接下来,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在步骤SP326中选择的转移源VOL 300A上执行步骤SP330至步骤SP332(即,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在步骤SP326中选择的转移源VOL 300A上执行处理而不是在系统管理员关于其发出了转移命令的转移源VOL 300A上执行该处理)(SP329)。
接下来,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用于将系统管理员已经关于其发出了转移命令的转移源VOL 300A的数据转移到转移目的地VOL 300B的命令(A45)(SP330)。因为在接收到该命令(A45)时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与步骤SP240至步骤SP245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
接下来,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用于开启被视作下述转移源VOL 300A的转移目的地VOL 300B的写入高速缓存模式的命令(A45)(SP331),该转移源VOL 300A被虚拟化并且系统管理员关于其发出了转移命令。因为在接收到该命令(A45)时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与步骤SP250至步骤SP251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
最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用于终止对系统管理员关于其发出了转移命令的转移源VOL 300A的虚拟化的命令(A45)(SP332);并且然后终止该例程中的处理。因为在接收到该虚拟化终止命令(A45)时由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执行的处理与步骤SP260至步骤SP261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单元31A从多个转移源VOL 300A中选择两个或更多个对,其中的每个对都由复制源转移源VOL 300A和复制目的地转移源VOL 300A构成,并且控制该选择的两个或更多个对的复制处理;并且存储用于该两个或更多个对的复制处理的控制信息。作为用于对转移目标卷进行转移的转移处理,控制单元31B执行控制信息转移处理和数据转移处理,该控制信息转移处理用于将由控制单元31A存储的控制处理控制信息成对地转移到控制单元31A,该数据转移处理用于将存储在每个复制源转移源VOL 300A中的数据成对地转移到每个转移目的地VOL 300B。
因为根据该实施例按对地转移用于每个对的复制处理的控制信息,所以停止输入/输出请求处理的时间长度将能够被减少为比一次性转移用于所有对的复制处理的控制信息的情况更短。
(第三实施例)
图2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的整体配置的框图。参考图27,以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系统1相同的方式配置计算机系统340,除了:计算机系统340具有第三存储装置4C,转移源存储装置4A和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具有远程复制功能而不是本地复制功能,该远程复制功能将存储在逻辑设备51A、51B中的数据复制到不同存储装置中的逻辑设备51A、51B,并且用于管理计算机3的卷转移命令程序140的处理内容不同。
因为存储装置4C的配置与存储装置4A、4B的配置相同,所以省略其解释。此外,存储装置4C构成用于转移源存储装置4A的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此外,如果存储装置4B是转移源存储装置,则存储装置4C构成用于转移源存储装置4B的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存储装置4C是远程复制功能的复制目的地。下文中,这将被称为辅存储装置4C。
图28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用于转移源存储装置4A的存储器41A和用于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存储器41B的数据结构。作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关的解释,根据该实施例的存储器41A、41B的数据结构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存储器41A、41B的数据结构之间的差异在于,远程复制程序350A、350B和远程复制管理表351A、351B被存储,而不是本地复制程序61A、61B和本地复制管理表67A、67B被存储。
远程复制程序350A、350B是用于在转移源存储装置4A或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实现远程复制功能的程序;并且执行用于将存储在逻辑设备51A、51B中的数据复制到在不同存储装置中的逻辑设备(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的处理。
图29示出了远程复制管理表351A、351B的数据结构。远程复制管理表351A、351B是管理由远程复制程序350A、350B进行的处理的信息,并且由一个或多个远程复制管理条目360A、360B组成。
主VOL逻辑设备号361A、361B,辅VOL逻辑设备标识信息362A、362B,配对状态363A、363B以及差异管理信息364A、364B被登记在远程复制管理条目360A、360B中。主VOL逻辑设备号361A、361B是关于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的标识信息。而且,辅VOL逻辑设备标识信息362A、362B是提供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的数据的逻辑单元的光纤通道地址和LUN。
配对状态363A、363B是示出在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和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之间由远程复制程序350A、350B执行的处理的状态的信息,并且PAIR或PSUS的值被设置为配对状态363A、363B。
如果配对状态363A、363B是PAIR,并且远程复制程序350A、350B正在执行复制处理并且发出了对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的写入请求,则远程复制程序350A、350B将写入数据复制到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该复制与写入请求同步地被执行。
如果配对状态363A、363B是PSUS,则远程复制程序350A、350B暂停复制处理,并且替代地在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的数据和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的数据之间执行差异管理(差异信息的管理)。
例如,当向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发出写入请求时,远程复制程序350A、350B在差异管理信息364A、364B中记录在与对应于该写入请求的存储区域有关的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和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之间的差异的发生。然后,在配对状态从PSUS改变为PAIR的时刻,远程复制程序350A、350B参考差异管理信息364A、364B,并且将差异发生的区域中的数据从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复制到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
差异管理信息364A、364B是用于管理其中数据差异发生在复制源逻辑设备51A、51B和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51A、51B之间的存储区域的信息;并且例如是位图。
在该实施例中,转移源卷是转移源存储装置4A中的逻辑设备51A,并且由远程复制程序350A在上述逻辑设备51A和存储装置4C中的逻辑设备之间执行复制处理(远程复制处理)。用于该复制处理的复制源逻辑设备51A在下文中将被称为主转移源VOL 370A,并且复制目的地逻辑设备将被称为辅VOL 371。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转移目的地卷是在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的逻辑设备51B。该逻辑设备51B将被称为主转移目的地VOL 370B。
图30在原理上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卷转移处理。作为与第一实施例相关的解释,在主转移源VOL 150A和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以及辅转移源VOL 151A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上执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P160至步骤SP165和步骤SP169至SP171中的处理,而在该实施例中,仅在主转移源VOL 370A和主转移目的地VOL 370B上执行对应的(开始虚拟化的)步骤SP380至(临时停止输入/输出处理的)步骤SP385以及(恢复输入/输出处理的)步骤SP389至步骤SP391(写入高速缓存开)。
而且,在第一实施例中,针对主转移源VOL 150A和辅转移源VOL151A之间的复制处理(本地复制处理)(A13)执行步骤SP166和步骤SP167。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主转移源VOL 370A和辅VOL 370B之间的复制处理(远程复制处理)执行相应的步骤SP386(用于转移控制信息的处理)和(终止复制处理的)步骤SP387。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针对主转移目的地VOL 150B和辅转移目的地VOL 151B之间的复制处理执行步骤SP168。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主转移目的地VOL 370B和辅VOL 371之间的复制处理(A52)执行相应的(开始复制处理的)步骤SP388。
以该方式,可以通过在步骤SP391(写入高速缓存开)之前一直保持写入高速缓存关来在主转移源VOL 370A中保留最新数据。因此,如果在卷转移处理期间在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中发生故障,则能够返回以使用其中保留了最新数据的主转移源VOL 370A。
图31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由卷转移命令程序140执行的与卷转移处理相关的卷转移命令处理的处理序列。
在经由输入设备24从系统管理员接收到用于转移主转移源VOL370A的命令之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开始下面的处理。
首先,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开始虚拟化主转移源VOL 370A的命令(A53)(SP400)。
接下来,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关闭主转移目的地VOL 370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和写入高速缓存模式的命令(A53)(SP401)。
随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主机计算机2给出将通往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路径登记为通往与主转移源VOL 370A相对应的逻辑卷的替代路径,并且取消对通往转移源存储装置4A的路径的登记的命令(A54)(SP402)。
然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开启主转移目的地VOL 370B的读取高速缓存模式的命令(A53)(SP403)。
接下来,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将在主转移源VOL 370A和辅VOL 371A之间的复制处理(A51)从转移源存储装置4A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的命令(A53)(SP404)。
随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将主转移源VOL 370A的数据转移到主转移目的地VOL 370B的命令(A53)(SP405)。
然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开启主转移目的地VOL 370B的写入高速缓存模式的命令(A53)(SP406)。
最后,卷转移命令程序140向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给出终止对主转移源VOL 370A的虚拟化的命令(A53)(SP407)。
因为除了目标卷不同之外,用于由在步骤SP400至步骤SP407中接收到命令的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或主机计算机2执行的处理的处理序列与用于由在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P180至步骤SP187中接收到命令的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4B或主机计算机2执行的处理的处理序列相同,因此省略其解释。
根据该实施例,可以在不依赖于主机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配置的情况下,形成用于在主机计算机和存储装置之间转移卷的路径,并且可以在保持卷中数据更新的同时,将作为本地复制的目标的多个卷从转移源存储装置转移到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并且包括各种变体。例如,前述实施例已经被详细描述以便于以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解释,并且不必限于具有全部上述配置的那些实施例。此外,特定实施例的部分配置可以用另一实施例的配置来替代,并且另一实施例的配置可以被添加到特定实施例的配置。而且,每个实施例的部分配置可以被删除、或添加到另一配置的配置或者用另一配置的配置来替代。
此外,部分或全部上述配置、功能、处理单元等可以例如通过将其设计在集成电路中来由硬件实现。而且,前述配置、功能等中的每一个可以由解释和执行用于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的处理器来由软件实现。用于实现各个功能的诸如程序、表和文件的信息可以被记录和保留在存储器、诸如硬盘和SSD(固态驱动)的存储设备、或诸如IC(集成电路)卡、SD(安全数字)存储器卡和DVD(数字通用盘)的存储介质中。
附图标记列表
1 计算机系统
2 主机计算机
3 管理计算机
4A 转移源存储装置
4B、4C 转移目的地存储装置
5 SAN
6 LAN
11、21、41A、41B 存储器
63A、63B 逻辑单元管理表
64A、64B 逻辑设备管理表
65A、65B 虚拟设备管理表
66A、66B 高速缓存管理表
67A、67B 本地复制管理表
131 替代路径程序
140 卷转移命令程序
150A 主转移源VOL
150B 辅转移源VOL
151A 主转移目的地VOL
151B 辅转移目的地VOL
340 计算机系统
Claims (14)
1.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
主机计算机,所述主机计算机发出包括读取请求或写入请求的输入/输出请求;
经由网络与所述主机计算机连接的第一存储装置,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用于向所述主机计算机提供第一存储设备的存储区域作为第一逻辑单元;以及
经由所述网络与所述主机计算机连接的第二存储装置,所述第二存储装置用于向所述主机计算机提供第二存储设备的存储区域作为第二逻辑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具有包括第一存储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多个转移源卷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输入到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输出的数据,所述多个转移源卷是构成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的卷并且是转移目标卷;
其中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具有包括第二存储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的所述第二存储设备,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输入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和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输出的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在来自所述多个转移源卷中的复制源转移源卷与复制目的地转移源卷之间执行的复制处理,并且存储用于所述复制处理的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将所述多个转移源卷虚拟化为属于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多个转移目的地卷,并且将它们提供给所述主机计算机;并且如果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从所述主机计算机接收到针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输入/输出请求,则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控制经由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输入到虚拟化的所述多个转移源卷和经由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从虚拟化的所述多个转移源卷输出的数据;
其中如果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向所述主机计算机提供虚拟化的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则所述主机计算机将通往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路径登记为通往所述多个转移源卷的替代路径,取消对通往所述多个转移源卷的路径的登记,并且基于所登记的路径来将所述输入/输出请求的接收方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改变为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经由所登记的路径接收到作为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所述输入/输出请求的所述写入请求,则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用于将写入数据写入到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和所述多个转移源卷的处理直到用于转移所述转移目标卷的转移处理终止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信息转移处理和数据转移处理作为用于转移所述转移目标卷的所述转移处理,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处理用于将由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存储的用于所述复制处理的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数据转移处理用于将存储在所述转移源卷中的每一个转移源卷中的数据转移到所述转移目的地卷中的每一个转移目的地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包括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高速缓存存储器;并且如果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经由所登记的路径接收到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所述输入/输出请求,则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向所述主机计算机发送存储在所述高速缓存存储器中的数据作为所述输入/输出请求所请求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在临时停止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所述输入/输出请求处理之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开始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处理,然后恢复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所述输入/输出请求处理;并且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所述复制处理已经终止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基于已经通过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处理而被转移的、用于所述复制处理的所述控制信息,而在来自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中的复制源转移目的地卷与复制目的地转移目的地卷之间执行所述复制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具有多个复制源虚拟设备以及多个复制目的地虚拟设备,所述多个复制源虚拟设备属于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是连接到所述多个转移源卷的虚拟设备并且是复制源,所述多个复制目的地虚拟设备是用于存储在所述多个复制源虚拟设备中的数据的复制目的地;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在执行用于转移所述转移目标卷的所述转移处理的同时接收到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写入请求,则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更新复制处理,所述更新复制处理用于将写入数据写入到所述多个复制源虚拟设备,还将所述写入数据写入到所述多个转移源卷,并且将已经被写入到所述多个复制源虚拟设备的所述写入数据复制到所述多个复制目的地虚拟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对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处理的所述执行之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终止在所述复制源转移源卷与所述复制目的地转移源卷之间的所述复制处理;并且如果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然后接收到对所述复制源转移源卷的写入请求,则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管理在所述复制源转移源卷与所述复制目的地转移源卷之间的数据差异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从所述多个转移源卷中选择两个或更多个对,其中的每一个对由所述复制源转移源卷和所述复制目的地转移源卷构成,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对选出的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对的所述复制处理,并且存储用于对选出的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对的所述复制处理的所述控制信息;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控制信息转移处理和数据转移处理作为用于转移所述转移目标卷的所述转移处理,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处理用于针对所述对中的每一个对而将由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存储的用于所述复制处理的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数据转移处理用于针对所述对中的每一个对而将存储在所述转移源卷中的每一个转移源卷中的数据转移到所述转移目的地卷中的每一个转移目的地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包括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高速缓存存储器;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具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读取高速缓存模式和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中的每个模式的操作模式,作为用于管理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操作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将所述多个转移源卷分别虚拟化为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并且将它们提供给所述主机计算机,然后关闭所述读取高速缓存模式并且关闭所述写入高速缓存模式;并且
当从所述主机计算机接收到读取请求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读取高速缓存关处理作为所述读取高速缓存模式为关的情况下的处理,所述读取高速缓存关处理用于从虚拟化的所述多个转移源卷读取读取数据并且将已经被读取的所述读取数据发送到所述主机计算机;并且
当从所述主机计算机接收到写入数据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写通处理作为所述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为关的情况下的处理,所述写通处理用于将接收的所述写入数据存储在虚拟化的所述多个转移源卷中,然后向所述主机计算机发送写入响应;并且
其中当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经由所登记的路径接收到针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输入/输出请求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持续执行所述写通处理并且开启所述读取高速缓存模式,直到用于转移所述转移目标卷的所述转移处理终止;并且作为在所述读取高速缓存模式为开的情况下的处理,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将所述读取数据临时存储在所述高速缓存存储器中,然后在接收到针对存储在所述高速缓存存储器中的所述读取数据的读取请求时,执行用于将存储在所述高速缓存存储器中的所述读取数据发送到所述主机计算机的读取高速缓存开处理。
8.一种用于在计算机系统中将数据从第一存储装置转移到第二存储装置的数据转移方法,所述计算机系统包括:
主机计算机,所述主机计算机发出包括读取请求或写入请求的输入/输出请求;
经由网络与所述主机计算机连接的所述第一存储装置,所述第一存储装置用于向所述主机计算机提供第一存储设备的存储区域作为第一逻辑单元;以及
经由所述网络与所述主机计算机连接的所述第二存储装置,所述第二存储装置用于向所述主机计算机提供第二存储设备的存储区域作为第二逻辑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存储装置具有包括第一存储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和多个转移源卷的所述第一存储设备,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输入到所述第一存储设备和从所述第一存储设备输出的数据,所述多个转移源卷是构成所述第一逻辑单元的卷并且是转移目标卷;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具有包括第二存储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的所述第二存储设备,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输入到所述第二存储设备和从所述第二存储设备输出的数据;
其中所述数据转移方法包括:
由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控制在来自所述多个转移源卷中的复制源转移源卷与复制目的地转移源卷之间执行的复制处理,并且存储用于所述复制处理的控制信息;
由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将所述多个转移源卷虚拟化为属于所述第二逻辑单元的多个转移目的地卷,并且将它们提供给所述主机计算机;并且当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从所述主机计算机接收到针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输入/输出请求时,控制经由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输入到虚拟化的所述多个转移源卷以及经由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从虚拟化的所述多个转移源卷输出的数据;
当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向所述主机计算机提供虚拟化的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时由所述主机计算机执行的下述步骤:将通往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路径登记为通往所述多个转移源卷的替代路径,取消对通往所述多个转移源卷的路径的登记,并且基于所登记的路径来将所述输入/输出请求的接收方从所述第一存储装置改变为所述第二存储装置;以及
当经由所登记的路径接收到作为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所述输入/输出请求的所述写入请求时、在所述控制单元执行用于将写入数据写入到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和所述多个转移源卷的处理直到用于转移所述转移目标卷的转移处理终止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执行控制信息转移处理和数据转移处理作为用于转移所述转移目标卷的所述转移处理,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处理用于将由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存储的用于所述复制处理的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数据转移处理用于将存储在所述转移源卷中的每一个转移源卷中的数据转移到所述转移目的地卷中的每一个转移目的地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转移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包括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高速缓存存储器;并且
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当经由所登记的路径接收到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所述输入/输出请求时由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向所述主机计算机发送存储在所述高速缓存存储器中的数据作为所述输入/输出请求所请求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转移方法,进一步包括由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在临时停止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所述输入/输出请求处理之后,开始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处理,然后恢复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所述输入/输出请求处理;并且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所述复制处理已经终止的情况下,基于已经通过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处理而被转移的、用于所述复制处理的所述控制信息,而在来自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中的复制源转移目的地卷和复制目的地转移目的地卷之间执行复制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转移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具有多个复制源虚拟设备和多个复制目的地虚拟设备,所述多个复制源虚拟设备属于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是连接到所述多个转移源卷的虚拟设备并且是复制源,所述多个复制目的地虚拟设备是用于存储在所述多个复制源虚拟设备中的数据的复制目的地;并且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执行用于转移所述转移目标卷的所述转移处理的同时接收到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写入请求时由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执行更新复制处理,所述更新复制处理用于将写入数据写入到所述多个复制源虚拟设备,还将所述写入数据写入到所述多个转移源卷,并且将已经被写入到所述多个复制源虚拟设备的所述写入数据复制到所述多个复制目的地虚拟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转移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对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处理的所述执行之后由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终止在所述复制源转移源卷与所述复制目的地转移源卷之间的所述复制处理;并且当接收到对所述复制源转移源卷的写入请求时,管理在所述复制源转移源卷与所述复制目的地转移源卷之间的数据差异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转移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从所述多个转移源卷中选择两个或更多个对,其中的每一个对由所述复制源转移源卷和所述复制目的地转移源卷构成;控制对选出的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对的所述复制处理;并且存储用于对选出的所述两个或更多对的所述复制处理的所述控制信息;以及
由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执行控制信息转移处理和数据转移处理作为用于转移所述转移目标卷的所述转移处理,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处理用于针对所述对中的每一个对而将由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存储的用于所述复制处理的所述控制信息转移到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数据转移处理用于针对所述对中的每一个对而将存储在所述转移源卷中的每一个转移源卷中的数据转移到所述转移目的地卷中的每一个转移目的地卷。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转移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存储装置包括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高速缓存存储器;并且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具有用于开启或者关闭读取高速缓存模式和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中的每个模式的操作模式,作为用于管理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操作模式;并且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将所述多个转移源卷分别虚拟化为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并且将它们提供给所述主机计算机,然后关闭所述读取高速缓存模式并且关闭所述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以及
当从所述主机计算机接收到读取请求时由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执行读取高速缓存关处理作为所述读取高速缓存模式为关的情况下的处理,所述读取高速缓存关处理用于从虚拟化的所述多个转移源卷读取读取数据并且将已经被读取的所述读取数据发送到所述主机计算机;
当从所述主机计算机接收到写入数据时由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执行写通处理作为所述写入高速缓存模式为关的情况下的处理,所述写通处理用于将接收的所述写入数据存储在虚拟化的所述多个转移源卷中,然后向所述主机计算机发送写入响应;
当经由所登记的路径接收到针对所述多个转移目的地卷的输入/输出请求时由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持续执行所述写通处理并且开启所述读取高速缓存模式,直到用于转移所述转移目标卷的所述转移处理终止;以及
作为在所述读取高速缓存模式为开的情况下的处理而由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执行的下述步骤:将所述读取数据临时存储在所述高速缓存存储器中,然后在接收到针对存储在所述高速缓存存储器中的所述读取数据的读取请求时,执行用于将存储在所述高速缓存存储器中的所述读取数据发送到所述主机计算机的读取高速缓存开处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1/001217 WO2012117447A1 (en) | 2011-03-02 | 2011-03-02 | Computer system and data migration method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29135A true CN103229135A (zh) | 2013-07-31 |
CN103229135B CN103229135B (zh) | 2016-08-10 |
Family
ID=46754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56863.5A Active CN103229135B (zh) | 2011-03-02 | 2011-03-02 | 计算机系统和数据转移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92211B2 (zh) |
EP (1) | EP2633385A1 (zh) |
JP (1) | JP5860462B2 (zh) |
CN (1) | CN103229135B (zh) |
WO (1) | WO2012117447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60109A (zh) * | 2014-12-16 | 2016-07-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迁移方法和存储阵列 |
CN106716972A (zh) * | 2014-09-30 | 2017-05-24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半自动故障转移 |
CN110413213A (zh) * | 2018-04-28 | 2019-11-05 |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存储卷在存储阵列之间的无缝迁移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12713B2 (ja) * | 2011-03-18 | 2015-05-0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ストレージ装置 |
JP5971057B2 (ja) * | 2012-09-27 | 2016-08-1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ストレージ装置、設定方法および設定プログラム |
US8904133B1 (en) | 2012-12-03 | 2014-12-02 | Hitachi, Ltd. | Storage apparatus and storage apparatus migration method |
US9055044B2 (en) * | 2012-12-03 | 2015-06-09 | Hitachi, Ltd. |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mputer system |
WO2014174570A1 (ja) * | 2013-04-22 | 2014-10-3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ストレージ管理計算機、ストレージ管理方法、および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
US9720991B2 (en) | 2014-03-04 | 2017-08-01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Seamless data migration across databases |
JP6569476B2 (ja) * | 2014-12-19 | 2019-09-0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ストレージ装置、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トレージ制御プログラム |
WO2016117040A1 (ja) * | 2015-01-21 | 2016-07-2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計算機システム、計算機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の移行方法 |
US9658959B2 (en) * | 2015-02-20 | 2017-05-23 | PernixData, Inc. | Cache resource manager |
JP2016162261A (ja) * | 2015-03-03 | 2016-09-0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US10855759B2 (en) * | 2016-01-26 | 2020-12-01 | Pure Storage, Inc. | Utilizing a hierarchical index in a dispersed storage network |
JP6740911B2 (ja) * | 2017-01-16 | 2020-08-19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ポート切替プログラム、ポート切替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
US20220019366A1 (en) * | 2017-04-21 | 2022-01-20 | Pure Storage, Inc. | Providing Data Services During Migration |
US11003372B2 (en) | 2018-05-31 | 2021-05-11 | Portworx, Inc. | Protecting volume namespaces from corruption in a distributed container orchestrator |
US11182090B2 (en) * | 2018-11-19 | 2021-11-23 | Micron Technology, Inc. |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ata migration |
US11422851B2 (en) * | 2019-04-22 | 2022-08-23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Cloning running computer systems having logical partitions in a physical computing system enclosur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38308A1 (en) * | 2003-12-17 | 2005-06-23 | Noboru Morishita | Remote copy system |
US20050278492A1 (en) * | 2004-06-10 | 2005-12-15 | Stakutis Christopher J |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migrating source data to target data |
US20060005074A1 (en) * | 1993-04-23 | 2006-01-05 | Moshe Yanai | Remote data mirroring |
US20060085607A1 (en) * | 2004-10-15 | 2006-04-20 | Toshiyuki Haruma | Method of introducing a storage system, program, and management computer |
US7054893B2 (en) * | 2001-11-12 | 2006-05-30 | Hitachi,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ocating data related to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
US20070198604A1 (en) * | 2006-02-21 | 2007-08-23 | Hitachi, Ltd. | Computer system, computer system management console, and data recovery management method |
CN101075177A (zh) * | 2006-05-16 | 2007-11-2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计算机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85576A (ja) | 1997-09-04 | 1999-03-30 | Hitachi Ltd | データ移行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JP4115093B2 (ja) | 2000-07-06 | 2008-07-0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計算機システム |
US6766430B2 (en) | 2000-07-06 | 2004-07-20 | Hitachi, Ltd. | Data reallocation among storage systems |
GB2365557A (en) | 2000-08-04 | 2002-02-20 | Quantel Ltd | Stored data distribution in file server systems |
US6640291B2 (en) | 2001-08-10 | 2003-10-28 | Hitachi,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nline data migration with remote copy |
JP2003330781A (ja) * | 2002-05-17 | 2003-11-21 | Hitachi Ltd | データ多重保障方法 |
JP4183443B2 (ja) | 2002-05-27 | 2008-11-1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データ再配置方法及び装置 |
JP2004013215A (ja) | 2002-06-03 | 2004-01-15 | Hitachi Ltd |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ストレージサブ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らを含む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JP2004102374A (ja) | 2002-09-05 | 2004-04-02 | Hitachi Ltd | データ移行装置を有する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JP2004220450A (ja) | 2003-01-16 | 2004-08-05 | Hitachi Ltd | ストレージ装置、その導入方法、及びその導入プログラム |
JP4462852B2 (ja) | 2003-06-23 | 2010-05-1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及び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の接続方法 |
JP2005157867A (ja) * | 2003-11-27 | 2005-06-16 | Hitachi Ltd | 記憶システム、記憶制御装置及び記憶制御装置を用いたデータ中継方法 |
JP4320247B2 (ja) | 2003-12-24 | 2009-08-2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構成情報設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2005209055A (ja) | 2004-01-26 | 2005-08-04 | Hitachi Ltd | ストレージの負荷分散方法 |
JP4842593B2 (ja) | 2005-09-05 | 2011-12-2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ストレージ仮想化装置のデバイス制御引継ぎ方法 |
US7702851B2 (en) | 2005-09-20 | 2010-04-20 | Hitachi, Ltd. | Logical volume transfer method and storage network system |
JP4955996B2 (ja) | 2005-09-20 | 2012-06-2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ボリューム移行方法およびストレージ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JP4852298B2 (ja) | 2005-10-28 | 2012-01-1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仮想ボリュームを識別する情報を引き継ぐ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用いたストレージシステム |
JP4643456B2 (ja) | 2006-01-13 | 2011-03-0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アクセスの設定方法 |
JP5244332B2 (ja) * | 2006-10-30 | 2013-07-2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情報システム、データ転送方法及びデータ保護方法 |
JP4897499B2 (ja) | 2007-01-19 | 2012-03-1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記憶システム又はストレージ移行方法 |
JP2008047142A (ja) | 2007-09-18 | 2008-02-28 | Hitachi Ltd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ストレージ制御方法 |
-
2011
- 2011-03-02 EP EP11709503.4A patent/EP2633385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03-02 CN CN201180056863.5A patent/CN103229135B/zh active Active
- 2011-03-02 WO PCT/JP2011/001217 patent/WO201211744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3-02 US US13/063,433 patent/US9292211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3-02 JP JP2013522037A patent/JP586046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05074A1 (en) * | 1993-04-23 | 2006-01-05 | Moshe Yanai | Remote data mirroring |
US7054893B2 (en) * | 2001-11-12 | 2006-05-30 | Hitachi,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ocating data related to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
US20050138308A1 (en) * | 2003-12-17 | 2005-06-23 | Noboru Morishita | Remote copy system |
US20050278492A1 (en) * | 2004-06-10 | 2005-12-15 | Stakutis Christopher J |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for migrating source data to target data |
US20060085607A1 (en) * | 2004-10-15 | 2006-04-20 | Toshiyuki Haruma | Method of introducing a storage system, program, and management computer |
US20070198604A1 (en) * | 2006-02-21 | 2007-08-23 | Hitachi, Ltd. | Computer system, computer system management console, and data recovery management method |
CN101075177A (zh) * | 2006-05-16 | 2007-11-2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计算机系统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16972A (zh) * | 2014-09-30 | 2017-05-24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半自动故障转移 |
CN106716972B (zh) * | 2014-09-30 | 2020-12-15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半自动故障转移 |
CN105760109A (zh) * | 2014-12-16 | 2016-07-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迁移方法和存储阵列 |
CN105760109B (zh) * | 2014-12-16 | 2019-03-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迁移方法和存储阵列 |
CN110413213A (zh) * | 2018-04-28 | 2019-11-05 |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存储卷在存储阵列之间的无缝迁移 |
CN110413213B (zh) * | 2018-04-28 | 2023-06-27 |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存储卷在存储阵列之间的无缝迁移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292211B2 (en) | 2016-03-22 |
WO2012117447A1 (en) | 2012-09-07 |
JP2013543997A (ja) | 2013-12-09 |
EP2633385A1 (en) | 2013-09-04 |
CN103229135B (zh) | 2016-08-10 |
US20120226860A1 (en) | 2012-09-06 |
JP5860462B2 (ja) | 2016-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29135A (zh) | 计算机系统和数据转移方法 | |
CN103562879B (zh) | 透明文件系统迁移到新物理位置的方法和系统 | |
JP5138530B2 (ja) | ストレージ容量仮想化技術における障害管理方式 | |
CN100472423C (zh) | 逻辑卷传送方法和存储网络系统 | |
US7305584B2 (en) | Data restoring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using journal data and an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
CN102646064B (zh) | 支持迁移的增量虚拟机备份 | |
CN100570574C (zh) | 用于管理存储系统之间的数据拷贝的系统和方法 | |
CN1983153B (zh) | 数据处理系统中执行远程复制的方法和存储数据的方法 | |
CN100403268C (zh) | 对应用程序透明的自治可用性 | |
KR100376747B1 (ko) | 데이터 일관성을 유지하는 방법, 시스템 및 프로그램 제조물 | |
US6732231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mirrored storage devices storing device serial numbers | |
CN100356336C (zh) | 用于增量虚拟复制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154174B (zh) | 在raid数据重建和转移中使用文件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设备 | |
US8443160B2 (en) | Computer system and data migration method | |
US8285679B2 (en) | Creating a buffer point-in-time copy relationship for a point-in-time copy function executed to create a point-in-time copy relationship | |
US20070180168A1 (en) | Storage system,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apparatus | |
US20120036393A1 (en) |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failure recovery program and management server | |
CN104714756B (zh) | 用于在双向同步镜像环境中进行本地锁定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1826043A (zh) | 非同步资料卷复制的方法及其储存系统 | |
JP2005018193A (ja) | ディスク装置のインタフェースコマンド制御方法ならびに計算機システム | |
US20200192693A1 (en) | Container provision support system and container provision support method | |
US8533411B2 (en) | Multiple backup processes | |
CN103377090A (zh) | 多处理器系统中共享不同数据集的多个编目的方法和系统 | |
US10409629B1 (en) | Automated host data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 |
US7266652B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ata consistency between different data volumes on one or more data storage systems in a data storage environm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