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26350A - 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26350A
CN103226350A CN2013101408795A CN201310140879A CN103226350A CN 103226350 A CN103226350 A CN 103226350A CN 2013101408795 A CN2013101408795 A CN 2013101408795A CN 201310140879 A CN201310140879 A CN 201310140879A CN 103226350 A CN103226350 A CN 103226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ement
line control
manufacture
me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408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26350B (zh
Inventor
崔素萍
李琛
孟宪策
王宏涛
龚先政
王志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1014087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26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26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6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26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26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lay, And Manufacture Of Mixtures Containing Clay Or Cement (AREA)

Abstract

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属于水泥生产的水资源管理领域,其特征在于,是在一个受控于中控计算机的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系统中完成的,在中控计算机控制下,实时测量新鲜补充水量、循环水量、排出水量和有效利用水量,据此计算出综合用水量和损失水量,以及水资源循环率、有效利用率和损失率,依次判断水资源循环率是否达标、水资源损失率和水资源循环率是否同时满足设定阈值,水资源有效利用率是否高于50%,并对应于不同阶段采取故障消除措施,直到满足设定的目标为止;本发明有利于在节约利用水资源条件下推进水泥行业绿色化进程,并且有利于节省初期投资费用及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泥生产的水资源管理领域,具体涉及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系统,属于水泥生产的水资源管理领域。
“水足迹”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不仅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各行业间差距悬殊。水泥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之一,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水泥企业的总产量超过18.8亿吨,占同期世界水泥产量的50%以上,产量连续二十余年位居世界第一。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我国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目前我国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已经逐渐走出了基于经验的粗放型阶段,正在向注重高效节能的集约型阶段过渡,将进入全面发展资源循环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型阶段、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部分先进的水泥企业在快速发展中,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持续强化研发环境友好型和资源循环型技术,逐步向环保都市型工业转型。如今,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大型水泥企业已经由监管部门强制实施环境保护措施而发展为将水泥工业发展定位在与自然环境协调共融的绿色产业。水泥生产中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循环利用,也将逐步走上科学化管理轨道。
水泥生产的水足迹是指,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全部工序所需要的水资源总量。如何对水泥生产中的各个工序的综合水量、循环水量、新鲜水补充量、有效利用耗水量、排出水量、损失水量等精确计量,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提高循环使用率,并且通过计量结果实时调整用水量,对水泥生产水资源的使用进行科学化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还没有文献及专利涉及这种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保证水泥稳定生产的基础上,对水泥生产中原材料的储存和制备、生料粉磨、煤粉的制备和储存、熟料煅烧、水泥粉磨和储存、以及供电、供水、供风和供暖的动力系统等工序所用水量进行实施精确计量和监测,并且通过计量结果对水资源的使用进行记录和分析,控制使用量,并且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对水泥生产水资源的使用进行科学化管理和自动控制。本发明对水泥生产中的各个工序的综合水量、循环水量、新鲜水补充量、有效利用耗水量、排出水量、损失水量进行精确计量,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提高循环使用率,并且通过计量结果实时调整用水量,对水泥生产水资源的使用进行科学化管理,据此有效地指导并推进水泥行业的绿色化进程,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用水量的精确信息,为进入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持,具有环保、节约资源、以及投资及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本发明在水泥厂原有设施和中控计算机上建立了水资源循环与使用的存储记录模块,方便企业管理,帮助决策,设有自动提示功能,当出现用水量超过临界值时,会自动报警。在不增加企业成本负担和不干扰水泥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提高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
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一个受控于中央控制计算机的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系统中,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1)、构建一个受所述的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系统,其中,除了中央控制计算机还包括:
新鲜补充水流量计,安装于水井处,测量新鲜补充水量Ws,单位为“m3/h”,下同,
水泥生产设备冷却用的循环水流量计,安装在凉水池处,测量循环水量Wr,其中,水泥厂生产用水所需的水是设备冷却水,用于设备冷却的水使用后温度升高,有一部分水进入凉水池,经降温后经中央水泵室泵入生产系统继续循环使用,这部分水定义为循环水,认为始终在生产系统内循环不外排,并且与新鲜补充水一起由水泵泵入生产系统进行循环使用,
排出水流量计,安装在污水池处,测量排出水量Wo,其中,排出水不进入凉水池,作为废水进入污水池,经处理后排出水泥厂,
有效利用水流量计,有多个分别安装在水泥窑、煤磨、生料磨、水泥磨、增湿塔、余热发电取水处、动力系统取水处、绿化灌溉系统取水处,以及消防系统取水处,测量有效利用水量We,其中,在水泥窑、煤磨、生料磨、水泥磨和增湿塔的有效利用水主要用于喷淋冷却设备,
在凉水池处安装液体流量计,读数显示的即为循环水量,用Ws表示,
损失水量Wl,至少管线损失和外漏的损失水,为计算值,
水泥生产的水足迹是指,水泥生产中所需要的综合用水量Wt,Wt=Ws+Wr,为新鲜补充水量Ws与循环水量Wr之和,其中:
新鲜补充水量Ws为:排出水量Wo、有效利用水量We与损失水量Wl之和,
Ws=Wo+We+Wl
Wl=Ws-(Wo+We),
定义以下参数:
ηr=Wr/Wt,称为水资源循环率,
ηe=We/Ws,称为水资源有效利用率,
ηl=Wl/Ws,称为水资源损失率;
步骤(2)、所述中央控制计算机依次按以下步骤实现水泥生产水足迹的在线控制:
步骤(2.1)、实时测量Ws、Wr、Wo、We,并计算Wt和Wl
步骤(2.2)、实时计算ηr、ηe和ηl
步骤(2.3)、实时判断:ηr≥80%否,
若:ηr<80%,则发出操作指令,采用部分循环水以代替新鲜补充水来作为增湿塔的喷淋水,使用后作为循环水送至凉水池进行冷却,同时检查甚至更换密闭式散热器,使其达到正常运行状态,再启动循环水的电动阀,以增加循环水进入凉水池的流量,,直到ηr≥80%为止,并执行步骤(2.4),
若:ηr≥80%,则执行步骤(2.4),
步骤(2.4)、判断ηl>20%否,
若:ηl≤20%时,则执行步骤(2.5),
若:ηl>20%,则执行步骤(2.4.1),
步骤(2.4.1)、当ηl>20%时,判断同时ηr<95%否,
若:ηr≥95%时,则执行步骤(2.5),
若:ηr<95%时,则发出下降指令,改变水箱水位,启动液位电动阀,防止水溢流,直到ηl≤20%为止,并执行步骤(2.5);
步骤(2.5)、判断ηe≥50%否,
若:ηe<50%,则发出检查动力系统的锅炉供水情况的指令,直到ηe≥50%为止,
若:ηe≥50%,则转入下一个在线控制周期,直到设定的在线控制周期数终止。
本发明的效果是:
(1)在保证水泥稳定生产的基础上,对水泥生产中原材料的储存和制备、生料粉磨、煤粉的制备和储存、熟料煅烧、水泥粉磨和储存、以及供电、供水、供风和供暖的动力系统等工序所用水量进行实施精确计量和监测,并且通过计量结果对水资源的使用进行记录和分析,控制使用量,并且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对水泥生产水资源的使用进行科学化管理和自动控制。
(2)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系统,与中控计算机相连,对水泥生产中的各个工序的综合水量、循环水量、新鲜水补充量、有效利用耗水量、排出水量、损失水量进行精确计量,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提高循环使用率,并且通过计量结果实时调整用水量,对水泥生产水资源的使用进行科学化管理,具有环保、节约资源等优点,有利于节省初期投资费用及运行成本。
(3)本发明可以有效地指导并推进水泥行业的绿色化进程,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用水量的精确信息,为进入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有力支持,在水泥厂原有设施和中控计算机上建立了水资源循环与使用的存储记录模块,方便企业管理,帮助决策,设有自动提示功能,当出现用水量超过临界值时,会自动报警,在不增加企业成本负担和不干扰水泥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提高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水泥生产过程排出水、循环水和新鲜补充水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系统的计算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图1和图2,以及实施例对该发明进一步做出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一个受控于中央控制计算机的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系统中,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1)、构建一个受所述的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系统,其中,除了中央控制计算机还包括:
新鲜补充水流量计,安装于水井处,测量新鲜补充水量Ws,单位为“m3/h”,下同,
水泥生产设备冷却用的循环水流量计,安装在凉水池处,测量循环水量Wr,其中,水泥厂生产用水所需的水是设备冷却水,用于设备冷却的水使用后温度升高,其中一部分水进入凉水池,经降温后经中央水泵室泵入生产系统继续循环使用,这部分水定义为循环水,认为始终在生产系统内循环不外排,并且与新鲜补充水一起由水泵泵入生产系统进行循环使用,
排出水流量计,安装在污水池处,测量排出水量Wo,其中,排出水不进入凉水池,作为废水进入污水池,经处理后排出水泥厂,
有效利用水流量计,有多个分别安装在水泥窑、煤磨、生料磨、水泥磨、增湿塔、余热发电取水处、动力系统取水处、绿化灌溉系统取水处,以及消防系统取水处,测量有效利用水量We,其中,在水泥窑、煤磨、生料磨、水泥磨和增湿塔的有效利用水主要用于喷淋冷却设备,
在凉水池处安装液体流量计,读数显示的即为循环水量,用Ws表示,
损失水量Wl,至少管线损失和外漏的损失水,为计算值,
水泥生产的水足迹是指,水泥生产中所需要的综合用水量Wt,Wt=Ws+Wr,为新鲜补充水量Ws与循环水量Wr之和,其中:
新鲜补充水量Ws为:排出水量Wo、有效利用水量We与损失水量Wl之和,
Ws=Wo+We+Wl
Wl=Ws-(Wo+We),
定义以下参数:
ηr=Wr/Wt,称为水资源循环率,
ηe=We/Ws,称为水资源有效利用率,
ηl=Wl/Ws,称为水资源损失率;
步骤(2)、所述中央控制计算机依次按以下步骤实现水泥生产水足迹的在线控制:
步骤(2.1)、实时测量Ws、Wr、Wo、We,并计算Wt和Wl
步骤(2.2)、实时计算ηr、ηe和ηl
步骤(2.3)、实时判断:ηr≥80%否,
若:ηr<80%,则发出操作指令,采用部分循环水以代替新鲜补充水来作为增湿塔的喷淋水,使用后作为循环水送至凉水池进行冷却,同时检查甚至更换密闭式散热器,使其达到正常运行状态,再启动循环水的电动阀,以增加循环水进入凉水池的流量,直到ηr≥80%为止,并执行步骤(2.4),
若:ηr≥80%,则执行步骤(2.4),
步骤(2.4)、判断ηl>20%否,
若:ηl≤20%时,则执行步骤(2.5),
若:ηl>20%,则执行步骤(2.4.1),
步骤(2.4.1)、当ηl>20%时,判断同时ηr<95%否,
若:ηr≥95%时,则执行步骤(2.5),
若:ηr<95%时,则发出下降指令,改变水箱水位,启动液位电动阀,防止水溢流,直到ηl≤20%为止,并执行步骤(2.5);
步骤(2.5)、判断ηe≥50%否,
若:ηe<50%,则发出检查动力系统的锅炉供水情况的指令,直到ηe≥50%为止,
若:ηe≥50%,则转入下一个在线控制周期,直到设定的在线控制周期数终止。
根据上述系统设定,现在进入第一个在线控制周期T,为方便各区域水资源管理,对水泥生产系统进行划分,其中熟料车间包括水泥窑、煤磨、生料磨和增湿塔等设备,水泥制备车间主要包括水泥磨等设备。
测量并计算出熟料车间的水足迹如下:
循环水量Wr:88m3/h,新鲜补充水量Ws:40m3/h。
计算得到水泥生产中熟料车间所需要的综合用水量Wt=Ws+Wr=128m3/h,
排出水量Wo:10.7m3/h、有效利用水量We:20m3/h,
计算得到损失水量Wl=Ws-(Wo+We)=9.3m3/h,
水资源循环率ηr=Wr/Wt=68.75%,
由于ηr<80%,则发出操作指令,采用部分循环水以代替新鲜补充水来作为增湿塔的喷淋水,使用后作为循环水送至凉水池进行冷却,同时检查甚至更换密闭式散热器,使其达到正常运行状态,再启动循环水的电动阀,以增加循环水进入凉水池的流量。
继续监测,测量并计算出熟料车间的水足迹,如下:
循环水量Wr:101m3/h,新鲜补充水量Ws:25m3/h。
计算得到水泥生产中熟料车间所需要的综合用水量Wt=Ws+Wr=126m3/h,
排出水量Wo:5m3/h,有效利用水量We:19.9m3/h,
计算得到损失水量Wl=Ws-(Wo+We)=0.1m3/h,
水资源循环率ηr=Wr/Wt=80.16%,经判断,ηr>80%,达标,
水资源损失率ηl=Wl/Ws=0.40%,经判断,ηl<20%,达标,
水资源有效利用率ηe=We/Ws=79.60%,经判断,ηe>50%,达标,
则转入下一周期,继续监测。
再对水泥制备车间进行测量,并计算出水泥制备车间的水足迹,如下:
循环水量Wr:481.5m3/h,新鲜补充水量Ws:9.9m3/h。
计算得到水泥生产中熟料车间所需要的综合用水量Wt=Ws+Wr=491.2m3/h,
排出水量Wo:6.7m3/h,有效利用水量We:0.1m3/h,
计算得到损失水量Wl=Ws-(Wo+We)=3.1m3/h,
水资源循环率ηr=Wr/Wt=98.02%,经判断,经判断,ηr>80%,达标,,
水资源损失率ηl=Wl/Ws=31.31%,经判断,虽然ηl>20%,但这时ηr>95%,由于循环水量较大,这些损失在合理的范围内,达标,
水资源有效利用率ηe=We/Ws=79.60%,经判断,ηe>50%,达标。
继续监测,并转入下一个在线控制周期,直到设定的在线控制周期数终止。

Claims (1)

1.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一个受控于中央控制计算机的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系统中,依次按照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1)、构建一个受所述的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系统,其中,除了中央控制计算机还包括:
新鲜补充水流量计,安装于水井处,测量新鲜补充水量Ws,单位为“m3/h”,下同,
水泥生产设备冷却用的循环水流量计,安装在凉水池处,测量循环水量Wr
排出水流量计,安装在污水池处,测量排出水量Wo
有效利用水流量计有多个,分别安装在水泥窑、煤磨、生料磨、水泥磨、增湿塔、余热发电取水处、动力系统取水处、绿化灌溉系统取水处,以及消防系统取水处,测量有效利用水量We
损失水量Wl,至少包括管线损失和外漏的损失水,为计算值,
水泥生产的水足迹是指,水泥生产中所需要的综合用水量Wt,Wt=Ws+Wr,为新鲜补充水量Ws与循环水量Wr之和,其中:
新鲜补充水量Ws为:排出水量Wo、有效利用水量We与损失水量Wl之和,
Ws=Wo+We+Wl
Wl=Ws-(Wo+We),
定义以下参数:
ηr=Wr/Wt,称为水资源循环率,
ηe=We/Ws,称为水资源有效利用率,
ηl=Wl/Ws,称为水资源损失率;
步骤(2)、所述中央控制计算机依次按以下步骤实现水泥生产水足迹的在线控制:
步骤(2.1)、实时测量Ws、Wr、Wo、We,并计算Wt和Wl
步骤(2.2)、实时计算ηr、ηe和ηl
步骤(2.3)、实时判断:ηr<80%否,
若:ηr<80%,则发出操作指令,采用部分循环水以代替新鲜补充水来作为增湿塔的喷淋水,使用后作为循环水送至凉水池进行冷却,同时检查甚至更换密闭式散热器,使其达到正常运行状态,再启动循环水的电动阀,以增加循环水进入凉水池的流量,直到ηr≥80%为止,并执行步骤(2.4),
若:ηr≥80%,则执行步骤(2.4),
步骤(2.4)、判断ηl>20%否,
若:ηl≤20%时,则执行步骤(2.5),
若:ηl>20%,则执行步骤(2.4.1),
步骤(2.4.1)、当ηl>20%时,判断同时ηr<95%否,
若:ηr≥95%时,则执行步骤(2.5),
若:ηr<95%时,则发出下降指令,改变水箱水位,启动液位电动阀,防止水溢流,直到ηl≤20%为止,并执行步骤(2.5);
步骤(2.5)、判断ηe<50%否,
若:ηe<50%,则发出检查动力系统的锅炉供水情况的指令,直到ηe≥50%为止,
若:ηe≥50%,则转入下一个在线控制周期,直到设定的在线控制周期数终止。
CN201310140879.5A 2013-04-22 2013-04-22 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226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0879.5A CN103226350B (zh) 2013-04-22 2013-04-22 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40879.5A CN103226350B (zh) 2013-04-22 2013-04-22 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6350A true CN103226350A (zh) 2013-07-31
CN103226350B CN103226350B (zh) 2015-06-03

Family

ID=48836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40879.5A Active CN103226350B (zh) 2013-04-22 2013-04-22 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2635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0648A (zh) * 2014-03-05 2014-05-21 东华大学 基于区域与季节水资源压力指数产品工业水足迹核算方法
CN110197011A (zh) * 2019-05-10 2019-09-03 刘华 一种洗衣液全生命周期水足迹的测量计算方法
CN110850831A (zh) * 2019-11-21 2020-02-2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玻璃基板生产水足迹核算与在线控制方法
CN112364483A (zh) * 2020-10-14 2021-02-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水足迹分析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8674A (zh) * 2001-12-26 2003-07-09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五维水平衡节水技术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040225412A1 (en) * 2003-04-25 2004-11-11 George Alexanian Irrigation controller water management with temperature budgeting
CN101622952A (zh) * 2009-08-13 2010-01-13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结构体系
US20100127095A1 (en) * 2007-04-27 2010-05-27 Bernard Nicolas Vitkovsky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flow of water, sprinkler pistol and system
CN103034772A (zh) * 2011-10-10 2013-04-10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解决生态和农业用水矛盾冲突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8674A (zh) * 2001-12-26 2003-07-09 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五维水平衡节水技术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040225412A1 (en) * 2003-04-25 2004-11-11 George Alexanian Irrigation controller water management with temperature budgeting
US20100127095A1 (en) * 2007-04-27 2010-05-27 Bernard Nicolas Vitkovsky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 flow of water, sprinkler pistol and system
CN101622952A (zh) * 2009-08-13 2010-01-13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灌区用水管理信息化结构体系
CN103034772A (zh) * 2011-10-10 2013-04-10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解决生态和农业用水矛盾冲突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春太 等: "立窖水泥厂合理用水及节水技术应用研究", 《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
范金生: "水泥企业节水潜力与途径", 《中国建材》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0648A (zh) * 2014-03-05 2014-05-21 东华大学 基于区域与季节水资源压力指数产品工业水足迹核算方法
CN103810648B (zh) * 2014-03-05 2017-03-01 东华大学 基于区域与季节水资源压力指数产品工业水足迹核算方法
CN110197011A (zh) * 2019-05-10 2019-09-03 刘华 一种洗衣液全生命周期水足迹的测量计算方法
CN110850831A (zh) * 2019-11-21 2020-02-2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玻璃基板生产水足迹核算与在线控制方法
CN110850831B (zh) * 2019-11-21 2021-03-1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玻璃基板生产水足迹核算与在线控制方法
CN112364483A (zh) * 2020-10-14 2021-02-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水足迹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2364483B (zh) * 2020-10-14 2023-01-10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一种水足迹分析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6350B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ang et al.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hydropower station operation: A case study of Longyangxia st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China
CN103226350B (zh) 水泥生产水足迹的计量与在线控制方法
CN103942613B (zh) 广义联络线模式下网省两级实时发电计划协调优化方法
CN201071782Y (zh) 一种用于工业循环水的余能回收利用装置
CN109324583B (zh) 一种基于三维显示的火力发电厂给排水网络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2052564A (zh) 一种循环冷却水输送系统优化方法
CN103147421B (zh) 一种水温层化动态实验装置
CN103853137A (zh) 电厂用水全数字化监测方法及自平衡水务系统
CN102701203A (zh) 一种电石炉冷却水带压循环新工艺
CN204779155U (zh) 型钢生产污水处理系统
CN103862561A (zh) 用于混凝土构件的换热装置以及水化热的利用方法
CN205503389U (zh) 一种煤矿压风机、矿井水能源回收利用系统
CN203529959U (zh) 一种钢铁企业分质梯级补排水、循环节水系统
CN203930457U (zh) 电厂用水全数字化监测系统及自平衡水务系统
CN104848380A (zh) 一种换热机组的定压补水装置
CN109899279B (zh) 一种泵站节能调度系统及其调度方法
CN102287615B (zh) 一种高位循环水系统降低循环泵扬程的方法及装置
CN206432846U (zh) 冷却水反冲可视系统
CN205227493U (zh) 一种智能热水供应系统
CN218864554U (zh) 冷却机冲洗水再利用系统
CN105020085A (zh) 一种冷却塔回水发电装置及用其发电的方法
CN205448459U (zh) 一种泵站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16894713U (zh) 一种罐式煅烧炉冷却循环水回水势能发电系统
CN206071834U (zh) 一种石灰厂用空压机循环水降温装置
CN204454729U (zh) 一种用于好氧生化池的地源降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