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7270A - 测量高速列车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动模型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测量高速列车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动模型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7270A
CN103217270A CN2013101334236A CN201310133423A CN103217270A CN 103217270 A CN103217270 A CN 103217270A CN 2013101334236 A CN2013101334236 A CN 2013101334236A CN 201310133423 A CN201310133423 A CN 201310133423A CN 103217270 A CN103217270 A CN 103217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motor train
speed
train unit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334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17270B (zh
Inventor
杨明智
梁习锋
黄莎
李燕飞
周丹
李志伟
张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Hydrogen Hunan Hydroge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1334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172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17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7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17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7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高速列车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动模型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动模型方法包括场地设备准备、采集数据、绘制速度曲线、绘制加速度曲线、计算隧道空气阻力系数;其主要步骤以下:a、动车组模型摆放在带隧道的动模型试验台上与加速机构连接;b、设定光线反射带;c、安装光电探头;d、安装数据采集装置;e、在动车组模型停止状态时连接计算机;f、动车组模型以设定的初速度运行到隧道入口前设定距离时开始自由滑行并穿过隧道直到停止;g、光电探头发出可见光线到光线反射带上并接收反射光信号保存;绘制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将动车组模型的质量、速度和加速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和Davis经验公式计算隧道空气阻力系数。

Description

测量高速列车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动模型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高速列车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动模型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列车受到的阻力不断增大,其中空气阻力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列车空气阻力与列车运行速度平方成正比,当列车速度达到200km/h时,列车空气阻力约占列车总阻力的70%左右;当列车速度超过300km/h时,则要占85%以上。因此通过车体流线化,改善列车气动性能,实现减阻、节能,是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关键技术课题。
国内外在开发高速铁路、研制高速列车的过程中,对测定列车空气阻力的方法及减小空气阻力的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的实验方法有实车实验和风洞试验。但对于高速列车初期研制选型,实车试验是不可能的,因此基本为风洞试验,只在定型后进行少量验证性实车实验。
尽管风洞模型试验是研究列车气动特性中应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其无法模拟列车、空气、地面和隧道四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所以无法在风洞实验中模拟列车穿越隧道的过程,也就无法利用风洞来测量列车穿越隧道过程的阻力系数。
因此,目前国内外,仍然没有有效的实验手段,在设计阶段测量和评估列车通过隧道的阻力系数。但是列车穿越隧道过程的阻力系数,是决定列车牵引功率的最关键的因素,工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能真实模拟列车、空气、地面和隧道之间的相对运动的测量高速列车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动模型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动模型方法:
包括采用带隧道的动模型试验台和动车组模型;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场地设备准备、采集数据、绘制速度曲线、绘制加速度曲线、计算隧道空气阻力系数;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地设备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动车组模型为2-8节的1:10-30的实车模型,质量为10-30公斤,将动车组模型摆放在带隧道的动模型试验台的钢轨上,并与加速机构连接;
b、所述带隧道的动模型试验台的两根轨道之间设置一条设定宽度的光线反射带;所述光线反射带的长度为隧道入口前设定距离,隧道全长和隧道出口后设定距离的总和;所述光线反射带由一组设定长度的黑色线段和一组设定长度的白色线段黑白相间交替连接而成,同组中的黑色线段等长,表面粗糟,反光性弱;同组中的白色线段等长,表面光亮,反光性强;
c、在指定动车组模型的底部,位于光线反射带的上方安装一个光电探头,光电探头的下平面与动车组模型底部的下平面平齐,尽量避免或减少光电探头对动车组模型底部流场的干扰;
d、在指定动车组模型的合适部位安装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光电探头,数据采集装置内设置数据存贮单元;
e、在动车组模型处于停止状态时,数据采集装置能够连接安装有专用软件的计算机,计算机获取数据存贮单元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所述采集数据的方法是: 
f、在加速机构的作用下,动车组模型以设定的初速度运行到隧道入口前设定距离时开始自由滑行并穿过隧道,当动车组模型离开隧道出口设定距离时开始制动直到停止;
g、在动车组模型经过光线反射带上方的时间段里,光电探头的光源装置发出可见光线直射到光线反射带上,光线反射带的白色线段将可见光线反射到光电探头,光电探头的信号接收装置将接收到的反射光信号经过数字转化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在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存贮单元中;
所述绘制速度曲线的方法是:
计算机连接数据采集装置,从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存贮单元中读取数据;
建立一个反射信号和时间的坐标体系,将白色线段反射的反射信号和对应的时间标注在时间坐标轴上;根据已知的动车组模型质量和滑行初速度,白色线段和黑色线段的长度,反射信号在时间坐标轴上的位置及时间长度,求得动车组模型通过相邻两同色线段之间距离的平均速度,绘制出动车组模型通过整个隧道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曲线并保存。 
所述绘制加速度曲线的过程在计算机中进行,其方法是:
根据速度曲线,利用相邻两点的速度差和时间差之比,直接计算出被测模型列车通过相邻两同色线段之间距离的加速度,绘制出被测模型列车通过整个隧道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加速度曲线并保存。
所述计算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过程在计算机中进行,提取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的数据,其计算方法如下:
将动车组模型的质量、速度和加速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和Davis经验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动车组模型的总阻力=动车组模型的质量×加速度
Davis经验公式:动车组模型的总阻力=隧道空气阻力+轮轨摩擦阻力;其中,
隧道空气阻力=0.5×空气密度×速度的平方×动车组模型横截面积×隧道空气阻力系数;
轮轨摩擦阻力:与动车组模型的质量成正比;
根据加速度曲线,依时间顺序每次选用2个相邻的加速度数据和对应的速度数据,建立两个方程求解出局部隧道空气阻力系数,最后绘制出局部隧道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的隧道阻力系数曲线。
将上述动模型方法在高速铁路线上的实际应用如下:
在高速铁路线上进行,并采用上述的方法和步骤;
所述计算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将被测列车的质量、速度和加速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和Davis经验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被测列车的总阻力=被测列车的质量×加速度
Davis经验公式:被测列车的总阻力=隧道空气阻力+轮轨摩擦阻力+空调等换气引起的阻力;其中,
隧道空气阻力=0.5×空气密度×速度的平方×被测列车横截面积×隧道空气阻力系数;
轮轨摩擦阻力:与实车的质量成正比;
空调等换气引起的阻力:与实车运行速度成正比;
根据加速度曲线,依时间顺序每次选用3个相邻的加速度数据和对应的速度数据,建立三个方程求解出局部隧道空气阻力系数,最后绘制出局部隧道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的隧道阻力系数曲线。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提出测量列车过隧道过程阻力系数新方法,该方法科学合理,操作简单易行;二、能够真实地模拟列车、地面和空气和隧道四者之间的相对运动,测量精度高;三、能真实地测量列车过隧道时的阻力系数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速度曲线;
图2为实施例1的加速度曲线;
图3的实施例1的阻力系数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动模型方法:
包括采用带隧道的动模型试验台和动车组模型;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场地设备准备、采集数据、绘制速度曲线、绘制加速度曲线、计算隧道空气阻力系数;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地设备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动车组模型为2-8节的1:10-30的实车模型,质量为10-30公斤,将动车组模型摆放在带隧道的动模型试验台的钢轨上,并与加速机构连接;
b、所述带隧道的动模型试验台的两根轨道之间设置一条设定宽度的光线反射带;所述光线反射带的长度为隧道入口前设定距离,隧道全长和隧道出口后设定距离的总和;所述光线反射带由一组设定长度的黑色线段和一组设定长度的白色线段黑白相间交替连接而成,同组中的黑色线段等长,表面粗糟,反光性弱;同组中的白色线段等长,表面光亮,反光性强;
c、在指定动车组模型的底部,位于光线反射带的上方安装一个光电探头,光电探头的下平面与动车组模型底部的下平面平齐,尽量避免或减少光电探头对动车组模型底部流场的干扰;
d、在指定动车组模型的合适部位安装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光电探头,数据采集装置内设置数据存贮单元;
e、在动车组模型处于停止状态时,数据采集装置能够连接安装有专用软件的计算机,计算机获取数据存贮单元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所述采集数据的方法是: 
f、在加速机构的作用下,动车组模型以设定的初速度运行到隧道入口前设定距离时开始自由滑行并穿过隧道,当动车组模型离开隧道出口设定距离时开始制动直到停止;
g、在动车组模型经过光线反射带上方的时间段里,光电探头的光源装置发出可见光线直射到光线反射带上,光线反射带的白色线段将可见光线反射到光电探头,光电探头的信号接收装置将接收到的反射光信号经过数字转化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在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存贮单元中;
所述绘制速度曲线的方法是:
计算机连接数据采集装置,从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存贮单元中读取数据;
建立一个反射信号和时间的坐标体系,将白色线段反射的反射信号和对应的时间标注在时间坐标轴上;根据已知的动车组模型质量和滑行初速度,白色线段和黑色线段的长度,反射信号在时间坐标轴上的位置及时间长度,求得动车组模型通过相邻两同色线段之间距离的平均速度,绘制出动车组模型通过整个隧道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曲线并保存。 
所述绘制加速度曲线的过程在计算机中进行,其方法是:
根据速度曲线,利用相邻两点的速度差和时间差之比,直接计算出被测模型列车通过相邻两同色线段之间距离的加速度,绘制出被测模型列车通过整个隧道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加速度曲线并保存。
所述计算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过程在计算机中进行,提取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的数据,其计算方法如下:
将动车组模型的质量、速度和加速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和Davis经验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动车组模型的总阻力=动车组模型的质量×加速度
Davis经验公式:动车组模型的总阻力=隧道空气阻力+轮轨摩擦阻力;其中,
隧道空气阻力=0.5×空气密度×速度的平方×动车组模型横截面积×隧道空气阻力系数;
轮轨摩擦阻力:与动车组模型的质量成正比;
根据加速度曲线,依时间顺序每次选用2个相邻的加速度数据和对应的速度数据,建立两个方程求解出局部隧道空气阻力系数,最后绘制出局部隧道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的隧道阻力系数曲线。
将上述动模型方法在高速铁路线上的实际应用如下:
在高速铁路线上进行,并采用上述的方法和步骤;
所述计算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将被测列车的质量、速度和加速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和Davis经验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被测列车的总阻力=被测列车的质量×加速度
Davis经验公式:被测列车的总阻力=隧道空气阻力+轮轨摩擦阻力+空调等换气引起的阻力;其中,
隧道空气阻力=0.5×空气密度×速度的平方×被测列车横截面积×隧道空气阻力系数;
轮轨摩擦阻力:与实车的质量成正比;
空调等换气引起的阻力:与实车运行速度成正比;
根据加速度曲线,依时间顺序每次选用3个相邻的加速度数据和对应的速度数据,建立三个方程求解出局部隧道空气阻力系数,最后绘制出局部隧道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的隧道阻力系数曲线。
在以下实施例中,所述光电探头和采集板的采样频率为10k。
实施例1:
在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平台上,对城际动车组的模型进行空气阻力系数的测试,具体步骤如下:
a、动车组模型为3节的1:16.8的城际动车组的模型,质量为23公斤,将动车组模型摆放在带隧道的动模型试验台的钢轨上,并与加速机构连接;
b、带隧道的动模型试验台的隧道全长50米,在两根轨道之间设置一条长度为73米,宽度为2cm的光线反射带;光线反射带的长度为隧道入口前20米,隧道出口后3米;光线反射带由一组长度为10cm的黑色线段和一组长度为10cm的白色线段黑白相间交替连接而成;黑色段颜色要求比较深,表面粗糟,尽量不反光或反光非常弱;白色段颜色浅表面光洁,反射光强。
c、在指定动车组模型的底部,位于光线反射带的上方安装一个光电探头,光电探头的下平面与动车组模型底部的下平面平齐,尽量避免或减少光电探头对动车组模型底部流场的干扰;
d、在指定动车组模型的合适部位安装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光电探头,数据采集装置内设置数据存贮单元;
e、在动车组模型处于停止状态时,数据采集装置能够连接安装有专用软件的计算机,计算机获取数据存贮单元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所述采集数据的方法是: 
f、在加速机构的作用下,动车组模型以每小时200公里的初速度运行到隧道入口前25米左右距离时开始自由滑行并穿过隧道,当动车组模型离开隧道出口10米左右距离时开始制动直到停止;
g、在动车组模型经过光线反射带上方的时间段里,光电探头的光源装置发出可见光线直射到光线反射带上,光线反射带的白色线段将可见光线反射到光电探头,光电探头的信号接收装置将接收到的反射光信号经过数字转化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在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存贮单元中;
绘制速度曲线的方法是:
计算机连接数据采集装置,从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存贮单元中读取数据;
建立一个反射信号和时间的坐标体系,将白色线段反射的反射信号和对应的时间标注在时间坐标轴上;根据已知的动车组模型质量和滑行初速度,白色线段和黑色线段的长度,反射信号在时间坐标轴上的位置及时间长度,求得动车组模型通过相邻两同色线段之间距离的平均速度,绘制出动车组模型通过整个隧道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曲线并保存。 
绘制加速度曲线的过程在计算机中进行,其方法是:
根据速度曲线,利用相邻两点的速度差和时间差之比,直接计算出被测模型列车通过相邻两同色线段之间距离的加速度,绘制出被测模型列车通过整个隧道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加速度曲线并保存。
计算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过程在计算机中进行,提取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的数据,其计算方法如下:
将动车组模型的质量、速度和加速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和Davis经验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动车组模型的总阻力=动车组模型的质量×加速度
Davis经验公式:动车组模型的总阻力=隧道空气阻力+轮轨摩擦阻力;其中,
隧道空气阻力=0.5×空气密度×速度的平方×动车组模型横截面积×隧道空气阻力系数;
轮轨摩擦阻力:与动车组模型的质量成正比;
根据加速度曲线,依时间顺序每次选用2个相邻的加速度数据和对应的速度数据,建立两个方程求解出局部隧道空气阻力系数,最后绘制出局部隧道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的隧道阻力系数曲线。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采用实车进行。
所述计算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将被测列车的质量、速度和加速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和Davis经验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被测列车的总阻力=被测列车的质量×加速度
Davis经验公式:被测列车的总阻力=隧道空气阻力+轮轨摩擦阻力+空调等换气引起的阻力;其中,
隧道空气阻力=0.5×空气密度×速度的平方×被测列车横截面积×隧道空气阻力系数;
轮轨摩擦阻力:与实车的质量成正比;
空调等换气引起的阻力:与实车运行速度成正比;
根据加速度曲线,依时间顺序每次选用3个相邻的加速度数据和对应的速度数据,建立三个方程求解出局部隧道空气阻力系数,最后绘制出局部隧道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的隧道阻力系数曲线。

Claims (6)

1.一种测量高速列车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动模型方法,包括采用带隧道的动模型试验台和动车组模型;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场地设备准备、采集数据、绘制速度曲线、绘制加速度曲线、计算隧道空气阻力系数;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地设备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a、所述动车组模型为2-8节的1:10-30的实车模型,质量为10-30公斤,将动车组模型摆放在带隧道的动模型试验台的钢轨上,并与加速机构连接;
b、所述带隧道的动模型试验台的两根轨道之间设置一条设定宽度的光线反射带;所述光线反射带的长度为隧道入口前设定距离,隧道全长和隧道出口后设定距离的总和;所述光线反射带由一组设定长度的黑色线段和一组设定长度的白色线段黑白相间交替连接而成,同组中的黑色线段等长,表面粗糟,反光性弱;同组中的白色线段等长,表面光亮,反光性强;
c、在指定动车组模型的底部,位于光线反射带的上方安装一个光电探头,光电探头的下平面与动车组模型底部的下平面平齐,尽量避免或减少光电探头对动车组模型底部流场的干扰;
d、在指定动车组模型的合适部位安装数据采集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光电探头,数据采集装置内设置数据存贮单元;
e、在动车组模型处于停止状态时,数据采集装置能够连接安装有专用软件的计算机,计算机获取数据存贮单元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数据的方法是: 
f、在加速机构的作用下,动车组模型以设定的初速度运行到隧道入口前设定距离时开始自由滑行并穿过隧道,当动车组模型离开隧道出口设定距离时开始制动直到停止;
g、在动车组模型经过光线反射带上方的时间段里,光电探头的光源装置发出可见光线直射到光线反射带上,光线反射带的白色线段将可见光线反射到光电探头,光电探头的信号接收装置将接收到的反射光信号经过数字转化处理后的数据保存在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存贮单元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制速度曲线的方法是:
计算机连接数据采集装置,从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存贮单元中读取数据;
建立一个反射信号和时间的坐标体系,将白色线段反射的反射信号和对应的时间标注在时间坐标轴上;根据已知的动车组模型质量和滑行初速度,白色线段和黑色线段的长度,反射信号在时间坐标轴上的位置及时间长度,求得动车组模型通过相邻两同色线段之间距离的平均速度,绘制出动车组模型通过整个隧道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速度曲线并保存。
4.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绘制加速度曲线的过程在计算机中进行,其方法是:
根据速度曲线,利用相邻两点的速度差和时间差之比,直接计算出被测模型列车通过相邻两同色线段之间距离的加速度,绘制出被测模型列车通过整个隧道过程中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加速度曲线并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过程在计算机中进行,提取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的数据,其计算方法如下:
将动车组模型的质量、速度和加速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和Davis经验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动车组模型的总阻力=动车组模型的质量×加速度
Davis经验公式:动车组模型的总阻力=隧道空气阻力+轮轨摩擦阻力;其中,
隧道空气阻力=0.5×空气密度×速度的平方×动车组模型横截面积×隧道空气阻力系数;
轮轨摩擦阻力:与动车组模型的质量成正比;
根据加速度曲线,依时间顺序每次选用2个相邻的加速度数据和对应的速度数据,建立两个方程求解出局部隧道空气阻力系数,最后绘制出局部隧道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的隧道阻力系数曲线。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在高速铁路线上的实际应用,其特征在于:
在高速铁路线上进行,并采用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和步骤;
所述计算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将被测列车的质量、速度和加速度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和Davis经验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被测列车的总阻力=被测列车的质量×加速度
Davis经验公式:被测列车的总阻力=隧道空气阻力+轮轨摩擦阻力+空调等换气引起的阻力;其中,
隧道空气阻力=0.5×空气密度×速度的平方×被测列车横截面积×隧道空气阻力系数;
轮轨摩擦阻力:与实车的质量成正比;
空调等换气引起的阻力:与实车运行速度成正比;
根据加速度曲线,依时间顺序每次选用3个相邻的加速度数据和对应的速度数据,建立三个方程求解出局部隧道空气阻力系数,最后绘制出局部隧道阻力系数随时间变化的隧道阻力系数曲线。
CN201310133423.6A 2013-04-17 2013-04-17 测量高速列车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动模型方法及其应用 Active CN103217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3423.6A CN103217270B (zh) 2013-04-17 2013-04-17 测量高速列车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动模型方法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33423.6A CN103217270B (zh) 2013-04-17 2013-04-17 测量高速列车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动模型方法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7270A true CN103217270A (zh) 2013-07-24
CN103217270B CN103217270B (zh) 2016-08-17

Family

ID=48815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33423.6A Active CN103217270B (zh) 2013-04-17 2013-04-17 测量高速列车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动模型方法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1727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0367A (zh) * 2020-04-20 2020-06-19 沈阳天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消防炮射流补偿角的计算方法
CN111649903A (zh) * 2020-05-29 2020-09-11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动模型实验间接测量气动阻力系数的方法
CN115638951A (zh) * 2022-12-05 2023-01-24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桥上车辆全自由度移动风洞试验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66088B2 (ja) * 1993-12-01 2003-01-14 東海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走行実験装置
JP2004198317A (ja) * 2002-12-19 2004-07-15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風洞試験装置
CN101441138A (zh) * 2009-01-07 2009-05-27 中南大学 列车气动性能模拟试验装置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1441136A (zh) * 2009-01-07 2009-05-27 中南大学 列车气动性能模拟试验装置的同步发射测控方法及系统
CN101498622A (zh) * 2008-12-25 2009-08-05 中南大学 列车气动性能模拟动模型试验方法及其装置
KR20120010339A (ko) * 2010-07-26 2012-02-03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초고속 튜브 트레인 아진공 열차주행 시험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66088B2 (ja) * 1993-12-01 2003-01-14 東海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走行実験装置
JP2004198317A (ja) * 2002-12-19 2004-07-15 Railway Technical Res Inst 風洞試験装置
CN101498622A (zh) * 2008-12-25 2009-08-05 中南大学 列车气动性能模拟动模型试验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41138A (zh) * 2009-01-07 2009-05-27 中南大学 列车气动性能模拟试验装置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1441136A (zh) * 2009-01-07 2009-05-27 中南大学 列车气动性能模拟试验装置的同步发射测控方法及系统
KR20120010339A (ko) * 2010-07-26 2012-02-03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초고속 튜브 트레인 아진공 열차주행 시험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诰珪 等: "汽车空气阻力系数的二次滑行测量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王伟: "高速列车动模型试验系统建模及测控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0367A (zh) * 2020-04-20 2020-06-19 沈阳天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消防炮射流补偿角的计算方法
CN111649903A (zh) * 2020-05-29 2020-09-11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动模型实验间接测量气动阻力系数的方法
CN115638951A (zh) * 2022-12-05 2023-01-24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桥上车辆全自由度移动风洞试验装置
CN115638951B (zh) * 2022-12-05 2023-03-10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桥上车辆全自由度移动风洞试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7270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origatti et al. Crosswind effects on the stability of a model passenger train—A comparison of static and moving experiments
Li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speed train on a truss bridge: A moving model test
CN103398834B (zh) 一种环形轨道、车辆、桥梁模型风洞试验系统
CN207268608U (zh) 列车轮对尺寸动态检测系统
CN101441138A (zh) 列车气动性能模拟试验装置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5128693B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列车气隙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3940572B (zh) 轨道车辆实车撞击试验系统
CN106043356A (zh) 一种城轨列车轮缘顶点圆直径在线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3217270B (zh) 测量高速列车隧道空气阻力系数的动模型方法及其应用
CN202853580U (zh) 一种动态测量车辆外轮廓尺寸及重量的装置
CN103528834A (zh) 一种地铁车辆制动性能实时检测分析装置
CN203651812U (zh) 货运重载铁路综合检测列车
CN105702070A (zh) 一种隧道速度预警的车路协同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09668515A (zh) 列车轮对尺寸动态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1650255B (zh) 列车风作用下侧向人员安全退避距离确定方法及测试系统
CN102252627A (zh) 一种高铁轨道轨距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7339982B (zh) 高铁线路测绘方法
CN208780812U (zh) 测速雷达测试平台
CN202400107U (zh) 铁路轨道动态检测钢轨侧面磨耗检测装置
CN104074111A (zh) 一种用于测量铁路轨道数据的道尺及测量方法
CN105486264A (zh) 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起重机制动下滑量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108594237B (zh) 一种降水类天气现象测试装置
CN108413945A (zh) 一种轨道坐标点经纬高测量装置及方法
CN207029202U (zh) 一种左右轨道间距检测装置
CN212513635U (zh) 一种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仿真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4

Address after: 410006 No. 557, building 1, R & D headquarters, Science Park,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Yuelushan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Yuel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nohydro (Hunan) Rail Transit Co.,Ltd.

Address before: Yuelu District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83 Changsha Lushan Road No. 932

Patentee befor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9

Address after: No. 501, Building 1, Zhongnan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R&D), Yingzuo Road, Yuelu Street, Yuel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after: China hydrogen (Hunan) Hydroge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006 No. 557, building 1, R & D headquarters, Science Park,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Yuelushan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Yuel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nohydro (Hunan) Rail Transi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