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10841A - 一种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10841A
CN103210841A CN2013101829648A CN201310182964A CN103210841A CN 103210841 A CN103210841 A CN 103210841A CN 2013101829648 A CN2013101829648 A CN 2013101829648A CN 201310182964 A CN201310182964 A CN 201310182964A CN 103210841 A CN103210841 A CN 1032108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bridization
parent
male parent
day
fl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29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10841B (zh
Inventor
韩天富
张勇
孙�石
杨兴勇
吴存祥
侯文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of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3101829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10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10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0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10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108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父本先播种,母本后播种,自大豆出苗后按照如下方法对所述父本和所述母本进行光照处理,从而使父母本花期相遇:对所述父本进行补光处理,使每日光照时长为17-18h;将所述母本置于自然光照条件下,不进行补光处理,使每日光照时长为11-12h;2)在所述父母本进入花期后,对所述母本植株上的花朵进行去花冠处理但保留雄蕊,并将所述父本的花粉授于所述母本的柱头上完成杂交,从所述母本上获得杂交种子。利用该方法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可提供杂交效率、减少工序、降低成本,对提高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加快大豆育种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作物,适应范围较窄。目前,各地培育大豆品种时主要以当地主栽品种或与当地品种开花期、成熟期相近的品种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由于可选择的亲本范围有限,导致品种遗传基础变窄。东北春大豆产区是中国最主要的大豆产地,近十年来东北地区育成大豆品种的亲本几乎全部来源于该地区和少数美国、日本北部相近熟期组的材料,遗传基础存在严重的地区局限性,因此,加强地理远缘品种资源的相互交流,是东北地区拓宽大豆遗传基础的必经途径,更是未来大豆育种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我国东北春大豆产区地处高纬,日照偏长,无霜期较短,在东北春大豆主产区田间自然光照条件下种植黄淮和南方大豆品种时,常因外来大豆品种开花期比当地品种晚,致使花期不遇,难以实现杂交。通过人工短日处理虽可使不同地理来源品种花期相遇,但处理成本高,规模受限,且部分早熟品种在短日处理后会出现闭花授粉问题,杂交成活率极低。在海南冬繁时,可以实现地理远缘种质资源花期相遇,但是大多数材料尤其是来源于北方高纬度地区的材料开花过早、花器官太小且常出现闭花授粉现象,杂交成功率很低。目前,大豆育种单位一般不在海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冬季加代时配置杂交组合,难以充分利用冬季南繁季节。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对热带亚热带大豆杂交成功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在短日高温条件下大豆的杂交技术,提高杂交成功率,解决以上问题,提高大豆育种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1)将父本先播种,母本后播种,出苗(VE)后按照如下方法对所述父本和所述母本进行光照处理,从而使所述父本花器变大、花期延长,并和所述母本花期相遇:对所述父本进行补光处理,使每日光照时长为17-18h(补光长日照);将所述母本置于自然短光照条件下,不进行补光处理,使每日光照时长为11-12h(自然短日照);
(2)在所述父本和所述母本进入花期后,对所述母本植株上的花蕾进行去花冠处理但不去除雄蕊,并将所述父本的花粉授于所述母本的柱头上完成杂交,从所述母本上获得杂交种子。
在上述方法中,步骤(1)中所述出苗期(VE)是指大豆子叶出现在地面以上,且单叶尚未展开。步骤(2)中所述花期具体为始花期(R1),所述始花期(R1)是指主茎上第一朵花开放的日期。
在上述方法中,授粉时所选择的所述母本植株上的花蕾需同时满足如下(a1)或(a2)的条件:
(a1)将花蕾萼片及花冠去掉,看到柱头高于雄蕊且未与雄蕊接触,雄蕊位于萼片筒口处或略高出萼片筒口(大花);
(a2)将花蕾萼片及花冠去掉,看到柱头高于雄蕊,雄蕊位于萼片筒中部与萼片筒口处之间(中花)。
在上述方法中,对所述父本进行补光的时间为每日17:40到次日0:40。
在上述方法中,对所述父本进行补光的光源可为白炽灯,或可发出混合光的其它光源。所述光源距大豆植株顶部的距离可为0.5-1m,所述光源的分布密度可为每平方米2-6个。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具体为200W的白炽灯;所述光源距大豆植株顶部的距离具体为1m,所述光源的分布密度具体为每平方米6个。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杂交的时间可为一天中的9:00-12:00(如9:00-11:00或11:00-12:00),以9:00-11:00效果最好。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杂交时的气温最好处于24~28.5℃之间。如24~27℃或27~28.5℃。
在上述气温条件下,所述杂交时最好选择晴天(太阳直射)进行。
在本发明中,上述方法中所述的热带为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地处南纬23.5°至北纬23.5°之间的地区,如地处北纬20°至南纬20°的热带地区,更加具体的,如地处北纬18°的地区。
所述热带地区为海拔低于500米(如海拔7米)的地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带具体为我国海南三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之间;平均海拔7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父本和所述母本具体为如下(c1)-(c3)中任一:
(c1)所述母本为大豆品种北丰11,所述父本为大豆品种黑河43;
(c2)所述母本为大豆品种丰收25,所述父本为大豆品种克山1号;
(c3)所述母本为大豆品种合丰25,所述父本为大豆品种绥农14。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将作为父本的所述大豆品种黑河43播种后7天播种作为母本的所述大豆品种北丰11,两者花期相遇;将作为父本的所述大豆品种克山1号播种后8天播种作为母本的所述大豆品种丰收25,两者花期相遇;将作为父本的所述大豆品种绥农14播种后10天播种作为母本的所述大豆品种合丰25,两者花期相遇。
在上述方法中,用于授粉的所述父本的花粉最好满足如下条件:在花药上成堆存在。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母本植株上只留下准备授粉的l~2朵花。
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大豆杂交的方法,可提高在热带地区大豆杂交的效率,表现为杂交成活率的提高,同时保持了较高的真杂交种率。另外,该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还具有减少工序、降低成本的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可实现不同来源品种的杂交,解决不同地理来源大豆配制杂交的瓶颈,对提高大豆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加快大豆育种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大豆出苗期(VE)是指大豆子叶出现在地面以上,并且单叶尚未展开。始花期(R1)是指主茎上第一朵花开放的日期。
下述实施例选取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三、四积温带种植的主栽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为试验材料,共6个。具体名称和来源如下:
1、北丰11:国家农作物种质库(网址:http://icgr.caas.net.cn),统一编号为ZDD24332。购于黑龙江省北安农场局科研所。
2、黑河43:国家农作物种质库,统一编号为ZDD24325。购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3、丰收25:国家农作物种质库,统一编号为ZDD24382。购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4、克山1号:购于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国家农作物种质库没有统一编号)。
5、合丰25:国家农作物种质库,统一编号为ZDD06823。购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6、绥农14:国家农作物种质库,统一编号为ZDD22648。购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实施例1、热带地区大豆杂交试验
一、主要因素对热带地区大豆杂交效果的影响分析
(一)试验方法
1、田间设计
试验于2010-2011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位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平均海拔7米,热带季风气候)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三亚试验基地进行。
(1)各因素设置
杂交材料光照处理为因素A:杂交组合的父本和母本全是长日照(LD)处理为A1;父本和母本都为自然短日照(NSD)处理为A2;父本为长日照(LD)、母本为自然短日照(NSD)为A3
杂交技术为因素B:采用改良去雄蕊杂交技术杂交(简称去雄杂交技术)设为B1;采用不去雄蕊杂交技术设为B2
母本待授粉花蕾发育程度为因素C:大花(简称C1):柱头高于雄蕊并且与雄蕊分离,雄蕊位于萼片筒口处或高出萼片筒口;中花(简称C2):花药浅黄色,柱头高于雄蕊,雄蕊位于萼片筒中部与萼片筒口处之间;小花朵(简称C3):花药深黄色,有湿润状,雄蕊在萼片筒中部及中部以下位置,柱头高于雄蕊而低于萼片筒口处。
共18个处理分别为:⑴A1B1C1、⑵A1B1C2、⑶A1B1C3、⑷A1B2C1、⑸A1B2C2、⑹A1B2C3、⑺A2B1C1、⑻A2B1C2、⑼A2B1C3、⑽A2B2C1、⑾A2B2C2、⑿A2B2C3、⒀A3B1C1、⒁A3B1C2、⒂A3B1C3、⒃A3B2C1、⒄A3B2C2、⒅A3B2C3
18个处理中每个处理均配制如下3个杂交组合:北丰11×黑河43,丰收25×克山1号,合丰25×绥农14(“×”前表示母本;“×”后表示父本)。
试验中,对于每个杂交组合的每个处理,均保证杂交花朵数在30朵以上。
(2)补光处理
开展试验时(冬季)三亚平均日照时长为11-12h。对于杂交材料光照处理设为因素A中所述的自然短日照(NSD)处理,均不进行补光处理,其每日光照时长为11-12h。对于杂交材料光照处理设为因素A中所述的长日照(LD)处理,是按照如下方法进行补光后,使其每日光照时长达到17-18h:从出苗期(VE)至盛花期(R2)进行补光,补光时间为每天的17:40到次日的0:40;补光光源采用200W白炽灯,共6个,补光面积1m2,光源距大豆植株顶部的高度1m。灯具连接鸡舍光照控制器,设定时间后,自动按时开关电源,不用人工操作。
(3)播种时间及种植方式
播种时间:先同时播种父本和母本,之后再取母本错期播种。通过以上操作,使杂交材料光照处理因素A中的A1、A2和A3均可出现父本和母本花期相遇的情况。其中,对于因素A3(父本补光长日照,母本自然短日照)来说,将父本黑河43播种后7天播种母本北丰11,可使两者花期相遇;将父本克山1号播种后8天播种母本丰收25,可使两者花期相遇;将父本绥农14播种后10天播种母本合丰25,可使两者花期相遇。
种植方式:每个品种种1垄,垄上2行,行长6m,株距5cm,垄间距70~80cm。
(3)去雄杂交和不去雄杂交
选择晴天(太阳直射),上午9:00-11:00,温度处于27-28.5℃之间时进行杂交。
去雄杂交(B1):去雄蕊:首先选择适宜的花朵,之后把不入选的花蕾和开过的花摘掉,只留下准备去雄的l~2朵花,用左手的拇、食指轻捏花柄和花朵基部,右手拿稳摄子,先将花蕊的萼片上半部向下或斜向下轻轻地撕去,花冠露出,再用镊尖将旗瓣下部萼片撕下一个V型形状(因为柱头向旗瓣方向弯曲)后,从旗瓣向龙骨瓣方向斜向下(与花柄约呈45°角)夹住花冠上部约1/3(可避免夹伤柱头),微微斜向旗瓣方向轻轻拔起,去除花冠,将看到柱头下面的花药外露,然后很容易将柱头下单体雄蕊花药挑出,完成去雄蕊工作,这样不易伤到柱头。授粉:选择父本花色最艳、半开放或开放的花朵,用镊子尖端将龙骨瓣分开同时下压,露出雄蕊,花粉鲜黄色,选择花粉质量好的花药(即花粉量多,在花药上成小堆存在),用镊尖挟住花药(连同子房)的底部,一同拔出来,将这样的花粉轻轻碰到柱头上,完成授粉。最后挂好标签,用相近的活体叶片将其包上,用高粱茎皮别好。
不去雄杂交(B2):不去雄蕊:首先选择适宜的花朵,之后把不入选的花蕾和开过的花摘掉,只留下准备授粉的l~2朵花,后用左手的拇、食指轻捏花柄和花朵基部,右手拿稳摄子,先将花蕊的萼片上半部向下或斜向下轻轻地撕去,花冠露出,从旗瓣向龙骨瓣方向斜向下(与花柄约呈30°角)夹住花冠上部约1/4(可避免夹伤柱头),微微向上轻轻拔起,去除花冠,这样将看到完好的柱头及雄蕊。授粉同上。
2、杂交成活率和真杂种率的统计
(1)杂交成活率的统计
杂交成活率为母本接受父本花粉后所得杂交荚数占母本杂交花朵数的百分比。即:杂交成活率=杂交获得荚数/杂交花朵数×100%。
(2)真杂种率的统计
母本接受父本花粉所得杂交荚为F0世代。对F0豆荚真伪的鉴定方法如下:取出荚中豆粒,一个荚中豆粒种植一穴,间距20cm,利用大豆紫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由于以上所配置的三对杂交组合中的母本均为白花,父本均为紫花,F1代植株表现是紫花的,为真杂种,表现白花的单株,是伪杂种。按照如下公式计算真杂种率:
真杂种率=真杂交荚数/杂交获得荚数×100%。
3、数据处理方法
用Excel2003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用DPS(v7.0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试验结果
1、杂交成活率的比较分析
统计三个杂交组合的各自18个处理的杂交成活率,结果如表1所示。
(1)光照时长单因素影响分析
如表1所示,在特定的杂交技术因素B和母本待授粉花朵发育程度因素C下,杂交材料光照处理因素A对应的三种杂交材料的杂交成活率均表现为A3(父本补光长日照,母本自然光短日照)高于A1和A2。如:对于“大花/不去雄(B2C1)”处理组来说,⑷A1B2C1三个杂交组合的杂交成活率均值为35.42%,⑽A2B2C1三个杂交组合的杂交成活率均值为63.16%,⒃A3B2C1三个杂交组合的杂交成活率均值为70.53%,且经统计学分析,A3与A1(或A2)差异显著。
(2)杂交技术单因素影响分析
如表1所示,在特定的杂交材料光照处理因素A和母本待授粉花朵发育程度因素C下,杂交技术为因素B的两种处理方式对应的杂交成活率均表现为B2(不去雄)高于B1(去雄)。如:对于“父本补光长日照&母本自然光短日照/大花”(A3C1)处理组来说,⒀A3B1C1三个杂交组合的杂交成活率均值为62.15%,⒃A3B2C1三个杂交组合的杂交成活率均值为70.53%,且经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差异显著。
(3)母本待授粉花朵发育程度单因素影响分析
如表1所示,在特定的杂交材料光照处理因素A和杂交技术为因素B下,母本待授粉花朵发育程度为因素C的三种处理方式对应的杂交成活率均表现为C1(大花)高于C2(中花)高于C3(小花朵)。如:对于“父本补光长日照&母本自然光短日照/不去雄”(A3B2)处理组来说,⒃A3B2C1三个杂交组合的杂交成活率均值为70.53%,⒄A3B2C2三个杂交组合的杂交成活率均值为63.73%,⒅A3B2C3三个杂交组合的杂交成活率均值为22.98%,且经统计学分析,三者之间差异显著。
(4)多因素综合分析
对杂交组合间(指杂交试验配置的3个组合即北丰11×黑河43,丰收25×克山1号,合丰25×绥农14)和处理水平间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区组间杂交成活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处理间杂交成活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另外,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新复级差测验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
①在1%显著水平上,16、17、10、13号处理与8、4、1、5、18、6、2、12、15、3、9处理有极显著差异;在5%显著水平上,6号处理与11号处理有显著差异,而16、17、10、13、14、7号处理彼此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这6个处理中有4个处理属于A3(父本补光长日照,母本自然光短日照)类型,并且其中A3B2C1、A3B2C2分别排在第一名和第二名。这进一步说明在杂交试验中,以补光长日照材料为父本、自然短日照材料为母本,杂交成活率最好。
②在5%显著水平上,11、8、4号处理与6、2、12、15、3、9号处理有显著差异;6、2、12、15、3、9号处理彼此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也是杂交成活率最低的集团,在这个集团的6个处理中有5个处理是杂交时母本为小花朵(C3)。这进一步说明在杂交试验中,选择母本植株上的小花朵作为待授粉花朵杂交成活率低。
表1不同类型材料及处理杂交成活率及均值(单位:%)
Figure BDA00003205089200071
注:其中I代表杂交组合“北丰11×黑河43”,II代表杂交组合“丰收25×克山1号”,III代表杂交组合“合丰25×绥农14”。
表2不同处理杂交成活率的方差分析
Figure BDA00003205089200072
Figure BDA00003205089200081
表3杂交成活率新复极差测验
Figure BDA00003205089200082
2、真杂种率的比较分析
统计三个杂交组合的各自18个处理的真杂种率,结果如表4所示。
(1)光照时长影响分析
如表4所示,对于“中花/不去雄(B2C2)”处理组来说,A1B2C2三个杂交组合的真杂种率均值为85.51%,A2B2C2三个杂交组合的真杂种率均值为84.72%,A3B2C2三个杂交组合的真杂种率均值为91.87%,且经统计学分析,A3与A1(或A2)差异显著。存在相同显著性差异的处理组还有:“小花朵/不去雄(B2C3)”处理组、“小花朵/去雄(B1C3)”处理组。
对于“大花/不去雄(B2C1)”处理组来说,A1B2C1三个杂交组合的真杂种率均值为93.27%,A2B2C1三个杂交组合的真杂种率均值为100%,A3B2C1三个杂交组合的真杂种率均值为96.97%,且经统计学分析,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样差异不显著的处理组还有:“大花/去雄(B1C1)”处理组、“中花/去雄(B1C2)”处理组。
(2)杂交技术单因素影响分析
如表4所示,在特定的杂交材料光照处理因素A和母本待授粉花朵发育程度因素C下,杂交技术为因素B的两种处理方式对应的真杂种率均表现为B1(去雄)高于B2(不去雄)。这主要是因为,对于真杂种率真杂种率这一指标来说,不去雄处理势必会使母本具有发生自交的可能。但是,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对于大花(C1)和中花(C2)处理组,真杂种率这一指标在B1(去雄)与B2(不去雄)两种杂交技术中差别并不是很大,综合考虑以上步骤1分析的杂交成活率这一指标的结果,可知杂交技术为因素B中的B2(不去雄)是可行的。
(3)母本待授粉花朵发育程度单因素影响分析
如表4所示,在特定的杂交材料光照处理因素A和杂交技术为因素B下,母本待授粉花朵发育程度为因素C的三种处理方式对应的真杂种率均表现为C1(大花)和C2(中花)高于C3(小花朵)。如:对于“父本补光长日照&母本自然光短日照/不去雄”(A3B2)处理组来说,A3B2C1三个杂交组合的真杂种率均值为96.97%,A3B2C2三个杂交组合的真杂种率均值为91.87%,A3B2C3三个杂交组合的真杂种率均值为16.67%,且经统计学分析,三者之间差异显著。所以杂交时不去雄蕊杂交技术杂交母本选择大花,真杂种率高。
表4不同类型材料采用两种杂交技术时真杂种率的变化
Figure BDA00003205089200091
注:其中I代表杂交组合“北丰11×黑河43”,II代表杂交组合“丰收25×克山1号”,III代表杂交组合“合丰25×绥农14”。
综合以上步骤1和2对于三个杂交组合的各自18个处理的杂交成活率和真杂种率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得出:最佳处理方式为A3B2C1,其次是A3B2C2
二、其它因素对热带地区大豆杂交效果的影响分析
(一)试验方法
1、田间设计
试验于2010-2011年冬季在海南省三亚市(位于北纬18°09′34〃-18°37′27〃、东经108°56′30〃-109°48′28〃,平均海拔7米,热带季风气候)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三亚试验基地进行。
根据步骤一的结果选择主要因素的最优组合A3B2C1,即:杂交材料光照处理因素A选择A3:父本为长日照(LD)、母本为自然短日照(NSD)。杂交技术为因素B选择B2:采用不去雄蕊杂交技术。母本待授粉花朵发育程度为因素C选择C1:选择大花蕾(大花)。配制杂交组合:丰收25×克山1号(“×”前表示母本;“×”后表示父本)。试验中,对于每个杂交组合的每个处理,均保证杂交花朵数在30朵以上。
补光处理、播种时间及种植方式同步骤一所述。
不去雄杂交的操作方法同步骤一所述,但对杂交时间、杂交时气温以及天气情况这三个因素对杂交效果的影响进行进一步分析。
(1)杂交时间:选择晴天(太阳直射)、气温处于22.4~28.5℃之间时进行,杂交时间设置为如下四个时间段:9:00-11:00,11:00-12:00,12:00-14:00,14:00-17:25。
(2)杂交时气温:选择晴天(太阳直射)、上午9:00-11:00进行,杂交时气温设置如下:21~24℃、24~27℃、27~28.5℃。
(3)天气情况:选择上午9:00-11:00、气温处于22.4~28.5℃之间时进行,天气情况如下:晴天(太阳直射)、多云(遮阳)。
2、杂交成活率的统计
杂交成活率为母本接受父本花粉后所得杂交荚数占母本杂交花朵数的百分比。即:杂交成活率=杂交获得荚数/杂交花朵数×100%。
3、数据处理方法
用Excel2003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用DPS(v7.0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试验结果
1、杂交时间对杂交成活率的影响
结果如表5所示,杂交成活率随杂交时间的延后而降低,杂交时间在9:00~11:00之间,成活率最高为79.31%,其次是11:00~12:00成活率76.00%,再次是下午14:00~17:25为36.84%,成活率最低是12:00~14:00成活率25.00%。(注:在时间界限上杂交花朵数计算在上一个杂交时间内,下同)
表5A3材料杂交成活率随杂交时间变化表
Figure BDA00003205089200111
2、杂交时温度对杂交成活率的影响
结果如表6所示,在27~28.5℃时杂交成活率最高,达到71.43%,其次是24~27℃时63.64%,最低是21~24℃时51.85%。
表6A3材料杂交成活率随杂交气温变化表
Figure BDA00003205089200112
3、杂交时天气情况对杂交成活率的影响
结果如表7所示,杂交成活率随杂交时天气的变化,晴天(太阳直射)杂交成活率为73.33%,多云(遮阳)杂交成活率为58.57%。
表7A3材料杂交成活率随天气的变化表
综合以上步骤1-3的结果,可见选择晴天(太阳直射),上午9:00-11:00,温度处于27-28.5℃之间时进行杂交,效果最佳。

Claims (8)

1.一种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父本先播种,母本后播种,自大豆进入出苗期开始按照如下方法对所述父本和所述母本进行光照处理,从而使所述父本和所述母本花期相遇:对所述父本进行补光处理,使每日光照时长为17-18h;将所述母本置于自然光照条件下,不进行补光处理,使每日光照时长为11-12h;
(2)在所述父本和所述母本进入花期后,对所述母本植株上的花蕾进行去花冠处理但保留雄蕊,并将所述父本的花粉授于所述母本的柱头上完成杂交,从所述母本上获得杂交种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授粉时所选择的所述母本植株上的花朵同时满足如下(a1)或(a2)条件:
(a1)柱头高于雄蕊且尚未与雄蕊接触,雄蕊位于萼片筒口处或高出萼片筒口;
(a2)柱头高于雄蕊,雄蕊位于萼片筒中部与萼片筒口处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父本进行补光的时间为每日17:40到次日0:4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父本进行补光的光源为白炽灯或其它可发出混合光的光源,所述光源距大豆植株顶部高度为0.5-1m,所述光源的分布密度为每平方米2-6个。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杂交的时间为一天中的9:00-12: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杂交的时间为一天中的9:00-11:00。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中,所述杂交时的气温处于24~28.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法中,所述热带地区为地处北纬20°至南纬20°的热带地区。
CN201310182964.8A 2013-05-17 2013-05-17 一种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10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2964.8A CN103210841B (zh) 2013-05-17 2013-05-17 一种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2964.8A CN103210841B (zh) 2013-05-17 2013-05-17 一种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0841A true CN103210841A (zh) 2013-07-24
CN103210841B CN103210841B (zh) 2014-07-30

Family

ID=48809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296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10841B (zh) 2013-05-17 2013-05-17 一种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1084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8549A (zh) * 2014-04-28 2014-07-16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提高大豆种子出苗率的育种方法
CN104082126A (zh) * 2014-07-15 2014-10-08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大豆有性杂交方法
CN108834886A (zh) * 2018-07-06 2018-11-2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南方菜用大豆的杂交方法
CN109105254A (zh) * 2018-09-25 2019-01-0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提高大豆杂交效率的方法
CN114303851A (zh) * 2021-12-23 2022-04-12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州省香料研究所) 一种适于区间套作的高产耐荫大豆品种选育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70C (zh) * 1993-05-07 1998-09-16 湖南省杂交小麦研究中心 植物制种和栽培中光周期控制技术
US20070261139A1 (en) * 2006-05-04 2007-11-08 University Of Iiiinois Methods for producing fertile crosses between wild and domestic soybean species
CN101601368A (zh) * 2008-06-10 2009-12-16 沈天民 提高小麦和偃麦草杂交结实率的方法
WO2010028205A1 (en) * 2008-09-08 2010-03-11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for manipulating yield of plants and identifying yield gen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70C (zh) * 1993-05-07 1998-09-16 湖南省杂交小麦研究中心 植物制种和栽培中光周期控制技术
US20070261139A1 (en) * 2006-05-04 2007-11-08 University Of Iiiinois Methods for producing fertile crosses between wild and domestic soybean species
CN101601368A (zh) * 2008-06-10 2009-12-16 沈天民 提高小麦和偃麦草杂交结实率的方法
WO2010028205A1 (en) * 2008-09-08 2010-03-11 Monsanto Technology Llc Methods for manipulating yield of plants and identifying yield genes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rop Breeding and Applied Biotechnology》 20031231 Arlindo Harada et al., "Cultivar x day period interaction effects on soybean artificial cross efficiency" 第3卷, 第1期 *
《Plant Physiol.》 19831231 JOSEPHINE C. HEINDL & WILLIAM A. BRUN "Light and Shade Effects on Abscission and 14C-Photoassimilate Partitiioning among Reproductive Structures in Soybean" 第73卷, *
《作物学报》 20091231 费志宏等 "以光周期处理与分期播种试验综合鉴定大豆品种的光温反应" 第35卷, 第8期 *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0630 樊翠芹等 "影响大豆杂交成功率的因素及提高途径" 第13卷, 第2期 *
ARLINDO HARADA ET AL.,: ""Cultivar x day period interaction effects on soybean artificial cross efficiency"", 《CROP BREEDING AND APPLIED BIOTECHNOLOGY》, vol. 3, no. 1, 31 December 2003 (2003-12-31) *
JOSEPHINE C. HEINDL & WILLIAM A. BRUN: ""Light and Shade Effects on Abscission and 14C-Photoassimilate Partitiioning among Reproductive Structures in Soybean"", 《PLANT PHYSIOL.》, vol. 73, 31 December 1983 (1983-12-31) *
樊翠芹等: ""影响大豆杂交成功率的因素及提高途径"",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vol. 13, no. 2, 30 June 2009 (2009-06-30) *
费志宏等: ""以光周期处理与分期播种试验综合鉴定大豆品种的光温反应"", 《作物学报》, vol. 35, no. 8, 31 December 2009 (2009-12-31)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8549A (zh) * 2014-04-28 2014-07-16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提高大豆种子出苗率的育种方法
CN103918549B (zh) * 2014-04-28 2016-08-24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提高大豆种子出苗率的育种方法
CN104082126A (zh) * 2014-07-15 2014-10-08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大豆有性杂交方法
CN108834886A (zh) * 2018-07-06 2018-11-2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南方菜用大豆的杂交方法
CN109105254A (zh) * 2018-09-25 2019-01-0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提高大豆杂交效率的方法
CN114303851A (zh) * 2021-12-23 2022-04-12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贵州省香料研究所) 一种适于区间套作的高产耐荫大豆品种选育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10841B (zh) 201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0841B (zh) 一种在热带地区进行大豆杂交的方法
CN101690461B (zh) 一种制备植物三倍体植株的方法
CN104542274A (zh) 一种茄子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植株的培养基及其方法
CN102577969A (zh) 灰毡毛忍冬渝蕾1号组培种苗的繁育方法
CN103348910B (zh) 一种利用春化加代快速转育芥蓝不育系的方法
CN110122316B (zh) 棉花光敏核雄性不育突变体及其应用
CN103404428B (zh) 福红大樱桃杂交培育方法
CN104719123B (zh) 一种创制冬性蓝矮败小麦的方法
CN105284602A (zh) 一种观赏棉的杂交制种方法
CN105766620A (zh) 一种提高双无性系茶树杂交结实率的方法
CN101485288B (zh) 抗干耐热大花蕙兰选育方法
CN104719156A (zh) 一种活体诱导南高丛越橘四倍体的方法
CN109392697B (zh) 一种利用远缘杂交技术培育紫色大白菜新种质的方法
CN104521740B (zh) 乌塌菜纯合自交系和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同步转育方法
CN101228841B (zh) 一种利用花药培养快速选育新小麦光温敏不育系的方法
CN114831021B (zh) 一种适用于微型盆景的观赏油菜品种培育方法
CN104170725B (zh) 一种高产、抗病羽衣甘蓝的选育方法
CN103404432A (zh) 圣诞红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
CN102524045A (zh) 一种辣味型紫色辣椒选育方法
CN108575730B (zh) 一种结合远缘杂交和组织培养高效创制杜鹃新种质的方法
CN107396827A (zh) 一种节水抗旱稻三系不育系提纯繁殖方法
CN107347644B (zh) 一种利用大花六道木叶片进行离体再生的方法
CN101855991B (zh) 报春花的培育方法
CN106386461B (zh) 一种早花裂瓣牵牛花的选育方法
CN104686319B (zh) 一种无刺基本营养型杂交红麻组合的选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